开发教学资源挖掘教学价值--对一道课本例题教学的思考
挖掘课本资源,打造高效课堂
挖掘课本资源,打造高效课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时刻关注着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
而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如何挖掘课本资源,充分利用教材的价值,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本文将从挖掘课本资源的角度探讨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一、理清课本知识结构,做好前期准备在挖掘课本资源的过程中,首先要理清课本知识结构,做好前期准备。
要深入研读教材,了解课本的内容构架和知识聚焦点,并且对课本中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有清晰的认识。
只有通过系统地学习课本,才能够充分挖掘课本资源,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在理清课本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还要深入了解课本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充分挖掘课本资源。
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概念,可以参考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案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只有深入挖掘课本资源,才能够为教学提供更加全面和丰富的素材。
二、灵活运用课本资源,提升教学效果在挖掘了课本资源之后,就需要灵活运用这些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可以通过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制定教学实例、编写教学案例等方式,将课本资源转化为实际的课堂教学素材。
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引用课本中的例题、引用课本中的知识点等方式,加强对课本资源的利用。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有趣。
三、加强课本资源的拓展应用挖掘课本资源之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课本资源的拓展应用,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
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案例、故事等素材,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本知识。
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可以设置一些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挖掘课本资源,打造高效课堂,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
只有通过深入挖掘课本资源,灵活运用教学素材,加强课本资源的拓展应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才能够真正打造出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资源开发反思
教学资源开发反思教学资源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和素材,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有效传递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从事教学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我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开发方式和方法。
下面是对我教学资源开发工作的一些反思和思考。
首先,教学资源的开发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背景。
在开发教学资源之前,我会进行一些调查和访谈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和学习方法等。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需求,并在开发教学资源时考虑他们的特点和需求。
其次,教学资源的内容要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匹配。
在开发教学资源时,我会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并整合相关的素材和资源。
这样一来,我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使用这些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教学资源的形式和呈现方式也需要灵活多样。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我会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资源形式,比如视频、图片、音频等。
在资源的呈现方式上,我会考虑使用合适的展示工具,使得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知识。
此外,教学资源的开发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和反馈。
我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在开发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
同时,在使用教学资源时,我也会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对资源进行修正和改进,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的来说,在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我注重了解学生需求、匹配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资源形式和呈现方式,以及关注学生的参与和反馈。
通过这些反思和经验总结,我相信我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资源开发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
该文中采用了"教学资源开发反思"为主题,逐一论述了在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并提出了自己的反思和思考。
文章内容清晰、有条理,语句通顺,能够流畅地传递给读者相关的信息。
同时,没有出现任何影响阅读体验的问题,排版整洁美观。
挖掘课本资源,打造高效课堂
挖掘课本资源,打造高效课堂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变革和教学模式的更新,教师们也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课堂更加高效。
而课本资源是教师们最为重要的教学工具之一,如何挖掘课本资源,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一、充分理解课本内容从课本中挖掘资源,首先要充分理解课本内容。
只有对课本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利用课本资源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仔细阅读课本,了解其中的知识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进而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二、灵活运用课本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课本资源,例如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教学活动等,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多元化教学手段除了课本资源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互联网资源等,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注重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更加活跃。
教师可以利用课本资源,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使课堂更加互动和高效。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课本资源,打造高效课堂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教师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灵活运用课本资源,注重多元化教学手段和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高效。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利用教材习题开发实验的教学价值
利用教材习题开发实验的教学价值胡家良摘要: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教材习题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将二者结合——利用教材习题开发实验可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更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
以《液体的压强》一节为例简述了利用教材习题开发实验融入新课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教材习题;开发实验;教学价值教材习题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利用好教材习题可以实现教材价值的最大化,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需要对习题的教学价值进行深度挖掘。
实验是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跨越障碍的重要教学手段。
教师不仅要用好教材实验,用好实验室装备仪器,还要想方设法多开发实验。
教材习题中的一些情境往往能够给开发实验有益的启发。
挖掘教材习题价值,不仅是要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变式教学,还可以利用教材习题开发实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1用好教材习题的重要性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教师组织教学、实施国家课程方案、贯彻新课标理念、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重要依托。
教材中的习题是教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限于教材篇幅,教材习题数量往往不易过多,故而教材的编者在选择习题时需要深思熟虑、精挑细选,在习题编排顺序上也是反复琢磨。
用好教材习题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参考,教材的课后习题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习题质量较高,因此广大一线教师要加强对课后习题的研究,拓宽教材习题的使用策略,挖掘教材习题的使用价值,充分用好教材中的习题。
”[1]教材习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构建知识网络,还可以通过习题教学渗透物理方法教育。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习题的价值,需要根据课程标准、考试要求、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习题进行二次开发。
“要实现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变,就必须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指导下对教材进行增删、取舍、重组、整合的艺术加工和处理,即‘教材的二次开发。
教材教案二:如何挖掘教材中的价值,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
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人们的能力和思想,而教材则是教育中最为基本的载体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挖掘教材中的价值,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是每个教师都需要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从教材中提炼出有趣、富有启示性的内容,以及实现教学的最大化效益。
一.课堂内容的挖掘每个教材都有它的独特之处,但不同的教材内容能否成功地被教授,关键在于教师是否以正确的方式挖掘教材中的价值。
以下是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内容的建议。
1.寻找启示性的内容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从教材中挑选有趣的案例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例如,在道德教育中,教师可以讲述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行为方式并积极参与到学科中去。
2.引入多媒体元素教材不仅可以提供文字和图片,还可以结合多媒体元素来呈现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利用视频、音频和互动演示等元素来强调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和理解。
3.引领学生思考教育不是单向传授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来引领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例如,语文教育中,引导学生分析一篇古文的意义和背景,在理解文本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以上三点只是挖掘教材中内容的一些例子,实际上根据教材的类型和学科的不同,还有许多可供挖掘的内容要素。
只有教师能够发现它们并运用它们,才会让教育的成效最大化。
二、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讲课可以说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
只有教师能够将教材内容精彩呈现,才会使课堂更加有趣和吸引人。
下面是一些讲课技巧的建议。
1.创造轻松、积极的课堂氛围学生在放松、积极的氛围中更容易学习。
教师可以在开始课堂时安排一些简单而有趣的问题,以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2.提供视觉、听觉、动手的体验利用多重感官的体验,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吸收课堂内容,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例如,对于英语课程,教师会采用听力和口语练习,利用多重感官进行教学。
3.设计富有趣味性的互动互动式的课堂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从而高他们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使用与挖掘反思
教学资源使用与挖掘反思在现代教育中,教学资源使用与挖掘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然而,教师在教学资源使用与挖掘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教学资源的使用与挖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反思。
一、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特点教学资源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实物资源、数字资源和社会资源等。
实物资源包括书籍、实验器材等,数字资源包括电子图书、多媒体课件等,社会资源包括实地考察、专家讲座等。
这些资源具有直观、多样、及时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教学资源使用的方式和方法教学资源使用的方式和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讲解、展示、讨论、实践等方式来使用教学资源。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教学资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展情景式教学,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三、教学资源挖掘的目标和意义教学资源挖掘是指发掘和利用教育资源中的潜在价值和涵义,为教学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创新。
教学资源挖掘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挖掘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挖掘的途径和方法教学资源挖掘的途径和方法多样,教师可以通过自主挖掘、互动交流、合作探究等方式来发掘教学资源。
例如,教师可以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增加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还可以加强与教学资源提供者的合作,互相交流学习,促进资源的共享和创新。
五、教学资源使用与挖掘的问题和挑战教学资源使用与挖掘虽然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资源更新速度慢、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有效利用率低等。
此外,教师在使用与挖掘教学资源时可能会遇到技术门槛高、课程目标不明确等问题。
因此,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提升教学资源使用与挖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使用与挖掘的经验和启示教学资源使用与挖掘需要注重教学实践和创新,教师应积极探索并总结经验。
挖掘课本习题价值 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得+2% (80-+)(120-+),解得+%48.
两 解 法 : 方 法 1看似比方法2简 捷 ,但两种方
法的
是不一样的,方 法 1
三角形
图5
图6
初 中 十 * ? 龙 ,? 9 5
2018年 7 月
从图3,4,5中,我们可以观察并猜想到这些正方形 EFHG的面积最大.
的第四个顶点排列规律:在同一条直线上.为了使第四 个顶点在A " # C的边上,我们用图6 ,作法 如 下 :
三 、横 向 变 式 构 建 模 式
(2)
如 图 9,在 !" # $ 中 ,# $ - 3 ,#$边 上 的 高 "2-4,
矩 形 的 顶 点 ' ,& 分别在边" B ," $ 上 ,顶 点 (,%在
边 # $ 上 ,求 矩 形 面 的
为______ (用含
a,4 的代
).
(3 ) 如图 10,有一块“缺角矩形 ”" B$ 2 E ," B-32,B$-
应用1 X 中考题(1)如图8,是一张直角三角 形 纸 片 ,' B-90。, 想 从 中 出 一 个 以 ' B为
(1)作 正 方 形 使 它 的 顶 点 %,& ,' 在边
面
的矩形, 过
作
#$上.
2 E ,E F 下 时 ,所得的矩形的面
(2) 作 射 线 交 边 4 C于点
验证了其正 ,并 得 出 :矩形的
40mm.
价值 分析: 本题突出了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通
过面
线的 ,
,用
配方法出
的. 从的
挖掘课本例习题教育价值的几点体会
挖掘课本例习题教育价值的几点体会作者:何慧梅来源:《黑河教育》2016年第12期[摘要]当前课本中的例习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导向性,且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课本中有不少例习题都已演变成各地的高考数学试题。
但在调研中发现教师通常会觉得课本例习题过于简单、缺乏新意,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也就没法悟到课本例习题的设计意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用好用“活”课本例题习题,引导、培养学生发现数学本质,提高问题的洞察力和鉴别力。
这里结合多年的基层教学工作经验就挖掘课本例习题的教育价值问题谈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数学;课本例习题;教育价值课本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材料与依托,课本中的例习题不是盲目随意拼凑的,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的认识和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然而调研中发现教师通常会觉得课本例习题过于简单,缺乏新意,而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教师应仔细地品味“原题”,让课本例习题“舞”起来,下面针对挖掘课本例习题的教学价值谈几点体会:一、在课本例习题教学中理解概念很多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的学科。
例如对于概念理解的问题,学生总觉得晦涩难解,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例习题,让学生在可能中探究,以达到授业解惑的目的。
题1、如果椭圆 + =1上一点P到焦点F1的距离等6,则点P到另一个焦点F2的距离是。
(选修2-1P42练习1)题2、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0,-2)(0,2),并且椭圆经过点(-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选修2-1P40例1 )题3、已知椭圆 + =1的右焦点F2作垂直于轴x的直线AB,交椭圆于A,B两点, F1是椭圆的左焦点。
(1)求△AF1B的周长;(2)如果AB不垂直于x轴,△AF1B的周长有变化吗?为什么?(选修2-1P43 练习3)题4、一动圆与圆外切,同时与圆x2+y2-6x-91=0内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x2+y2+6x+5=0,并说明它是什么样的曲线。
教学资源开发总结与反思
教学资源开发总结与反思引言教学资源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材料、工具、设备和技术手段等,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对于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与反思,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1. 教学资源的开发在教学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同时,还需要注重资源的质量和有效性,确保资源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1.1 课件的开发课件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资源,它可以帮助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播和学生的理解。
在课件开发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 简洁明了:课件内容应精简,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2) 多样性:课件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良好的设计:课件的设计要注重美学原则,使其具有较高的视觉效果和吸引力。
1.2 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关注。
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方式,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
在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创新性:多媒体教学资源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 包容性:多媒体教学资源应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 互动性:多媒体教学资源应具有一定的互动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增强学习效果。
2. 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学资源的开发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这些资源。
教师在使用教学资源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1 融入教学实践教师在使用教学资源时,应将其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使之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相匹配。
只有这样,教学资源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挖掘课本习题价值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挖掘课本习题价值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桂文通【期刊名称】《中学数学》【年(卷),期】2018(000)014【总页数】3页(P95-97)【作者】桂文通【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教育局教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第58页有如下一道习题,为方便我们称为引例. 引例如图1,一块材料的形状是锐角三角形ABC,边BC=120mm,高AD=80mm,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本文想结合引例,就如何挖掘课题习题的价值,构建一类问题解决的基本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作一点探讨.一、“出入相补”创新解法我们可以运用下面两种方法解决引例:方法1(常规解法):设加工成的正方形为EFHG,边长为xmm,边GH在BC 上,顶点E,F分别在AB,AC上,高线AD与EF相交于点K.由EF∥BC,得△AEF∽△ABC,于是=,解得x=48.答:加工成的正方形零件的边长为48mm.图1图2方法2(出入相补法):将图1补成矩形BCNM,如图2,图中的面积关系有:S△ARE=S△A KE,S△ABD=S△ABM,S△OBE=S△GBE,所以S矩形OMRE=S矩形EGDK.同理:S矩形QNPF=S矩形KFHD.于是S矩形OMRE+S矩形QNPF=S正方形EFHG.设GE=EF=x,则MR+QN=120-x,OM=80-x,列方程得x2=(80-x)(120-x),解得x=48.比较两种解法:方法1看似比方法2简捷,但两种方法的知识储备是不一样的,方法1需要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解法2的门槛要低得多,只需运用面积的计算即可.方法2给人一种意外的惊喜,让人感受到数学方法的朴实之美,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其实方法2运用了中国古代数学中“出入相补原理”,吴文俊院士在《出入相补原理》一文中指出:“一个平面图形从一处移置他处,面积不变.又若把图形分割成若干块,那么各部分面积的和等于原来图形的面积,因而图形移置前后诸面积间的和、差有简单的相等关系.”借鉴古人的思想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发散思维,让学生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力量,从而启迪智慧增强信心,也能体现数学的文化意义. 二、“以退为进”探求作法如果此题中的正方形没有画出,我们是否可以借用尺规画出呢?要求作一个正方形,使它的四个顶点在△ABC的三条边上.可以如下思考:“只保留条件的一部分,而丢掉其他部分.”(波利亚语)很显然画出一个有两个顶点在△ABC边上的正方形很容易,画三个顶点在△ABC边上的正方形也可以.于是我们可以尝试画出有三个顶点在△ABC边上的正方形,如图3,4,5.图3图4图5图6从图3,4,5中,我们可以观察并猜想到这些正方形的第四个顶点排列规律:在同一条直线上.为了使第四个顶点在△ABC的边上,我们用图6,作法如下:(1)作正方形MNPQ,使它的顶点M,N,P在边AB和BC上.(2)作射线BQ交边AC于点F.(3)过点F分别作EF∥BC交AB于点E,作FH⊥BC,垂足为点H,过点E作EG⊥BC,垂足为点G.由作法知四边EFHG是矩形,而在图6中,由EF∥MQ,FH∥PQ,得.又因为MQ=PQ,得EF=FH.所以矩形EFHG是正方形.其实,上面的作法采取了位似变换作图法.通过作图尝试,让学生观察出第四个顶点的轨迹,体现了“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教学策略;通过弱化条件,可以向学生渗透“以退为进”的数学思想.数学家华罗庚对“以退为进”的数学思想解释为:“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重要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三、横向变式构建模式例1 如果原题中所要加工的零件只是一个矩形EFHG,如图7,此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不能确定,但这个矩形面积有最大值,求达到这个最大值时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分析与解:设EF=xmm,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列出比例式,并用x表示出EG,然后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解答.设EF=xmm,由条件可得△AEF∽△ABC,得=,解得EG=80-x.图7于是2400,所以S的最大值为2400mm2,此时EF=60mm,EG=40mm.价值分析:本题突出了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通过面积与有关线段的关系,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再利用配方法求出二次函数的最值.从问题的解决中,我们可以提炼一个重要结论:当EF是△ABC的中位线时,矩形EFHG的面积最大.应用1 (盐城中考题)(1)如图8,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B=90°,小明想从中剪出一个以∠B为内角且面积最大的矩形,经过多次操作发现,当沿着中位线DE,EF剪下时,所得的矩形的面积最大,随后,他通过证明验证了其正确性,并得出:矩形的最大面积与原三角形面积的比值为______ .图8图9(2)如图9,在△ABC中,BC=a,BC边上的高AD=h,矩形PQMN的顶点P,N分别在边AB,AC上,顶点Q,M在边BC上,求矩形PQMN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用含a,h的代数式表示).(3)如图10,有一块“缺角矩形”ABCDE,AB=32,BC=40,AE=20,CD=16,小明从中剪出了一个面积最大的矩形(∠B为所剪出矩形的内角),求该矩形的面积.图10图11(4)如图11,现有一块四边形的木板余料ABCD,经测量AB=50cm,BC=108cm,CD=60cm,且tanB=tanC=,木匠徐师傅从这块余料中裁出了顶点M,N在边BC上且面积最大的矩形PQMN,求该矩形的面积.分析与解:(1)、(2)就是例2结论的一般化,答案分别为:-.(3)将图10补成图8的形式,如图12,延长BA,DE交于点F,延长BC,ED 交于点G,延长AE,CD交于点H,取BF中点I,FG的中点K.注意要说明中位线IK的两端点在线段AB和DE上,可求该矩形的面积为720.图12图13(4)同(3),将图11补成图9的形式,如图13,延长BA,CD交于点E,过点E作EH⊥BC于点H,再作中位线PQ,作矩形PQMN,可求该矩形的面积为1944cm2.例1给我们分别提供了解决不同问题的基本模式.数学家笛卡尔也说过“我所解决的每一个问题都将成为一个模式,以用于解决其他相关问题”,我们的解题教学应该多提炼模式、多积累模式,让学生自觉地运用模式去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提高解题效率.四、纵向引申深度拓展例2 如图14,一块材料的形状是锐角三角形ABC,三边分别为a,b,c,且a>b>c,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四个顶点都在三角形边上,问正方形的两个顶点放在哪条边上可使加工出来正方形零件的面积最大?分析与解:设a,b,c三边上的高分别为ha,hb,hc,△ABC的面积为S,落在a,b,c三边上的正方形边长分别为xa,xb,xc.图14又因为a>b,于是xa<xb.同理xb<xc,从而xa<xb<xc.所以当正方形的两个顶点放在最短边上可使正方形零件面积最大.从例2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这样的命题,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接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反之,它的逆命题呢?即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接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个命题直观上感觉是正确的,但需要我们进行严格证明.例3 如图14,设△ABC三边上的三个内接正方形的面积相等,求证:△ABC为等边三角形.(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题)分析与解:由例2知由已知xa=xb=xc,所以又因为aha=bhb=chc,所以a+ha=b+hb=c+hc即由(1)知,正数a,b,c适合方程t+=k,因为t≠0,所以t2-kt+2S=0,(2)故a,b,c是二次方程(2)的根,但二次方程至多只有两个相异的根,所以a,b,c中某两数必相同,不妨设a=b.若a≠c,则由(1)得因为a-c≠0,所以ac=2S=aha,故c=ha.这样△ABC是∠B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b为斜边,于是b>a,这与a=b矛盾,故a=c.所以a=b=c,即△ABC为等边三角形.例2通过纵向引申,开放思维形式,分类讨论来探求结论的一般性;例3是对例2的一个引申结论的逆命题的探索.两个例题的探究过程都能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深度思考,需要很强的综合问题解决能力,除了运用引例所蕴含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外,还综合运用了许多代数的方法,比如例2的作差比较法、因式分解法;例3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理论和反证法思想的运用.这些思维训练,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是最经济、实惠的题库,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源,教师用好教材可以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为学生打开一扇天窗,促进他们的核心素养的提高.习题教学经常做到几问:该题涉及哪些知识点、以什么为主?教学难点在何处?有哪些基本模型和基本方法?有哪些变式或拓展?如何挖掘出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等?如何将它的知识价值、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唯有如此,才能理深刻理解教材,才能让学生脱离题海,回归数学教学本质.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周玉俊.注重挖掘“题根”,关注数学本质[J].中学数学(下),2017(11).2.段春炳.对一道中考题的解读[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2008(12).3.桂文通.构造一元二次方程解几何题[J].中学数学杂志(初中),2004(10).F。
浅谈如何挖掘初中数学例题的教学价值
教育管理J IAOY UGUANLI192古人云:“知其然,要知其所以然。
”数学例题是把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联系起来的桥梁,是“悟”出数学知识“所以然”的必备杀手锏。
然而许多教师在数学例题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环节的所谓“流畅”性,结果使得教学成为低效或无效的“走马观花”式的逛商场,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并且强调题海战术,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一点用都没有。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创造性地和个性化地运用教材,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外部课程的被动消费者,而是积极的开发者。
教师对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例题,就需要挖掘其教学价值,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课程知识,创造新的课程经验,成为自己专业生活的主人,同时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这里就如何挖掘初中数学例题的教学价值,粗浅的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一、吃透教材上的知识点,给例题配上厚重的知识背景例题是数学学以致用的体现,那么所学的知识就是支撑起它的强大后盾。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知识作一个深刻的剖析,如概念、定理、结论、公式的关键点,又如前后知识的区别与联系等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一种深刻的认识。
在研究例题时以这些为基础精抠细挑,让它们成为支撑起例题的钢架,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的目的。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等腰三角形一节的例1:各角的度数。
求上,且在点中,如图,在A BC AD BCBDA C D A C AB A BC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遇到的思维困难是:题中只有边的关系,没有一个与角有关的条件,却要求三角形各角的度数。
看似无从下手,但如果对“等边对等角”这个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能作以恰当的铺垫,学生就会发现这一结论是将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的重要依据。
这也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性背景。
这道例题的价值就在于对这个知识点的巧妙的渗透,使学生体会数学联想能力的重要性。
若此题对学生有一定的启示,那么学生所获得的不仅仅是消化已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分析和揣摩运用的悟性会提升。
挖掘一道课本习题的教学价值
教师教育 2019.19 108 挖掘一道课本习题的教学价值陆建根摘 要:课本例题、习题既是如何运用知识解题的经典,也是思维训练的范例。
教师要加强对课本例题习题的研究,通过对一道例题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究,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法则、定理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在解题的准确性、灵活性和敏捷性上达到新的水平,而且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例题习题;研究;一题多解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9-108-1 教材的例题习题都是很典型的,是经过专家精选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课本例题习题的教学相当的重要。
而要搞好例题习题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要熟悉例题习题的编写意图和例题习题的来龙去脉。
就一道例题,对解题方法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做到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同一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可以得到不同的启迪。
苏教版必修五第2章《数列》复习题第11题为: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Sp=q,Sq=p(p≠q),求Sp+q的值。
同学们如果能从多方位去探求各种不同的解法,不仅能系统梳理、复习等差数列的有关的基础知识,而且对等差数列的内在的本质的属性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为便于全面的挖掘本题的教学价值,我们先把问题特殊化,先考虑下列问题: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S10=100,S100=10,求S110的值。
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前项和为Sn。
解法1:由S10=100,S100=10得∴10a1+10×92d=100,(1)100a1+100×992d=10,(2烅烄烆)解得a1=1099100,d=-1150。
所以S110=110a1+110×1092d=-110注:该解法思路自然,是一种常规解法,但运算量较大。
解法2:数列S10,S20-S10,S30-S20,…,S60-S50,…,S100-S90,S110-S100(*)成等差数列,设公差为D,该数列前10项和为10S10+10×92D=S100=10,∴D=-22,该数列第11项为S110-S100=S10+(11-1)(-22)=-120,∴S110=-110。
挖掘课本资源,打造高效课堂
挖掘课本资源,打造高效课堂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而要制作一份好的教案,就需要充分挖掘课本资源,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本文将探讨如何挖掘课本资源,以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充分了解课本内容要挖掘课本资源,首先要对课本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通过仔细阅读课本,我们可以了解到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识点、案例和实例等内容,将这些内容有选择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灵活运用课本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课本资源,例如通过讲解课本中的例题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或者通过课本中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
还可以借助课本中的图片、图表和实验等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灵活运用课本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合课本内容设计教案在设计教案时,我们可以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设计,将课本中的知识点、案例和实例等资源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教学任务和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提高。
也可以设计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课外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四、与课本内容相互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与课本内容相互补充,通过介绍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新颖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丰富的知识体验。
也可以通过引用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真实案例和新闻事件,增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通过与课本内容相互补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加综合和全面的知识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挖掘课本资源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掘教案的教学价值,增强教学效果
教案是一份全面详细的教学计划,它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反复打磨、逐步完善的产物。
一个好的教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而为了让教师能够更好地挖掘并利用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教案在教育中的教学价值和如何增强教学效果。
一、发掘教案的教学价值1.优化教学计划教案是教师教学前的一份详细计划,它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安排,提前了解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避免过程出现偏差,最终保证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深入挖掘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和课程安排,在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技能,以提高教学水平。
3.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通过对教案的研究,教师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4.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教师通过对教案的研究和挖掘,可以更加高效地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也可以通过对教案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二、增强教学效果的方法1.注重课前准备和课后总结教师在研究教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课前的充分准备和课后的总结,将课堂教学的收获和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积极反思,不断完善教学计划,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和质量。
2.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课堂教学、讲解、实验演示、互动探究、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3.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作为班级中的主导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4.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挖掘课本资源,打造高效课堂
挖掘课本资源,打造高效课堂作为老师,我们常常面对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时间有限的挑战。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够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是每位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课本资源是我们的宝藏,而挖掘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我们打造高效课堂。
本文将探讨如何挖掘课本资源,打造高效课堂,以期能给广大老师以一些启发和帮助。
挖掘课本资源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课本是我们教学的重要参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教学资源。
通过仔细研读课本,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宝贵的教学资源,如精彩的案例、生动的故事、深刻的思想等。
这些资源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应该善于利用课本资源,挖掘其中的教学价值,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去。
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课本资源。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PPT、视频、音频等形式将课本资源呈现给学生。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更加生动直观的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展示课本资源,使之更加系统和完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定期更新教材也是挖掘课本资源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教材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教材的更新,及时了解最新的知识和教学资源。
这样可以保持我们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我们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挖掘课本资源,打造高效课堂。
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利用课本资源,使之更加富有张力和生命力。
我们可以通过讲解、讨论、实验、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使教学更具丰富性和趣味性。
挖掘课本资源,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位老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我们应该善于发掘课本中的教学价值,借助多媒体技术,不断更新教材内容,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课外拓展和补充,以期能够更好地利用课本资源,打造高效的课堂。
小学数学例题教学的价值和策略浅思考
小学数学例题教学的价值和策略浅思考作为教育者,小学数学例题教学的价值和策略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例题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将从教学价值和教学策略两方面进行浅思考,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1.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例题中,问题都是精心设置的,将问题拆分成多个步骤,从而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通过解决例题,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寻找问题的答案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数学例题中,学生需要根据题目描述自己思考、分析。
如何展开思考与验证、如何能自己完成计算运算,需要学生自主思考。
完成所有例数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学、自查,从而锻炼出独立思考的能力。
3.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数学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通过解释数学例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运用数学例题将学生运用到相关实际生活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1.理性设置例题的难度在我们进行例题的设置时,需要使用适当难度的例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果学生在解决例题时遇到困难,可以一步步引导,帮助学生从基础开始,逐渐提升难度,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应对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学习。
2.将例题和实际问题结合通过将数学例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更好地帮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吸取数学知识。
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知识,并将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3.鼓励学生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注重让学生参与。
老师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帮助学生逐渐理解问题并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例题教学是学习数学的必要过程。
在例题教学中,老师应注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挖掘教材问题 引发积极思考
挖掘教材问题引发积极思考【摘要】教材问题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挖掘教材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本文将探讨教材问题的重要性,挖掘教材问题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教材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同时也将分析教师在挖掘教材问题中的作用,以及学生在积极思考中的成长。
通过挖掘教材问题,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文将总结挖掘教材问题对教学的积极意义,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探索更多教材问题,为教学注入更多的创新与活力。
【关键词】挖掘教材问题、积极思考、教材问题的重要性、方法、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教师作用、学生成长、教学意义、共同努力、探索、鼓励。
1. 引言1.1 挖掘教材问题引发积极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材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挖掘教材中隐藏的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还能引发他们的积极思考和探究精神。
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挖掘教材问题引发积极思考,对于教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思考和探究。
而学生在积极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材问题不仅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终点,它能够促使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得到成长和进步。
本文将探讨教材问题的重要性、挖掘教材问题的方法、利用教材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师在挖掘教材问题中的作用以及学生在积极思考中的成长。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挖掘教材问题引发积极思考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教材问题的重要性教材问题的重要性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多个方面。
教材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
通过挖掘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反思
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反思在教育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教学资源的开发进行反思,以期能够不断完善和提升教学实践。
一、教学资源开发的意义教学资源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准备的各种教学材料和教学工具。
教学资源的开发对于教师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学资源能够为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使得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教学资源的开发还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创新,鼓励他们在教学中寻求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教学资源的开发是一项必要而重要的工作。
二、教学资源开发的方法在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来获取和整理教学资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资源开发方法:1. 教材资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从教材中挖掘相关的教学素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
2. 网络资源:互联网是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教师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和教育网站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等。
3. 学生作业:学生的作业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
4. 同事分享:与同事的交流与分享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开发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与同事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从中获取借鉴和启发。
三、教学资源开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教学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教学资源的准备时间:教师在准备教学资源时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有效性。
同时,还要考虑到教学进度的安排,确保教学资源的及时性。
2. 教学资源的选取和整理:教师在选择和整理教学资源时,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选择地进行整理和调整,确保教学资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教学资源的更新和维护: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和维护教学资源,保持其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以及时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大 的价值.笔者持不 同的观 点 ,学生 的这个 问题有极 高 的价
值 ,就是对这节课 的学习也有极 高的价值.
笔者听 了 6节同题异构课 ( 圆的一般方程) ,这 6节课无一
其理 由一 :学生 出现上 面的 困惑 ,说明对 圆一般 方程产生
例外 的都 只得到了另一种解 法 :根据 三角形外接 圆的作法 ,用 的过程没有理解 ,更没有理解学习圆一般方程的必要性.帮助解 三角形 两边的垂直平分线 的交点 ,求 出圆心坐标 ,求出圆 的半 决学 生这个 问题 ,会加深 学生对 圆的一 般方程 的理解 ,这样 的 径 ,依据圆的标 准方程 ,写出圆的方程 . 其具体过程为 : 教学还是 围绕圆的一般方程这个中心 的. 笔者 当时的想法 :引导学生再 次学 习圆 的标 准方程与 圆的
因为点 A,日,C在所求 的圆上 ,故有
fD +3 4 E+F+2 5=0 ,
} +F+ 1=0. D
课堂 中老 师没有关心学生 出现 的这 个问题 ,就匆 忙讲 补充
例 题 了.
『 =一 , D 6
【 F=5 .
贝 {D +2 05 E+F+2 9=0 争E=一 , ,= { 2
一
 ̄ 2线 A的 点 标 ( , 一 即孚 } , i : 段 中 坐 为 ) (, ) d { ,
直 B的 线A 斜率为k 孚= = 1 所以 =斗 一 一, 线段A 的 B 垂直平分线 )
般方程之间的关 系.
圆 的一 般 方 程 + + + +F:0 怎 样 产 生 的 ? 是
2 1 年 第 12 0 2 —期
\
Jun lo hn s te t sE u a o o ra fC iee Mahmai d ct n c i
N — 2t O12 02
张乃 贵 ( 苏省兴化 市周庄 高级 中学) 江
摘 要 :从课 本 中的一 个不显眼的例题 出发 ,谈教 学 中要 关 注 学生中出现 的典型有教 学价 值的疑难 问题 ,适 时捕捉 、开发 教 学资 源;引导学生反 思,揭 示知识 、方法之 间的 内在 的本质
的 联 系 ,促 进 学 生 思 维 的 发展 ,优 化认 知 结 构 ;深入 研 读课 本 ,
所以 线段A 的垂直平 C 分线的方 程为y ÷ = 1 (一 1 一 一・ ÷ ,
二 、 二
B +Y一4=0,(
由①②解得 圆心坐标为( ,1 , 3 )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r=( —1 1 )=5 2 3 )+( —0 , 故所求圆的方程是( 一32 Y一1一 5 +( ) .
要 的任 务 .
观 察 右 图 ,猜 想 A B上AC ,进而 们无法 回避 的矛盾.所以培养学生的运算 能力是解析几何一个重 尝试证 明. 可 以计算 A B,AC的斜 率 ,证 明 分析学 生产生 困惑 的原 因 ,初 中不涉及三元 一次方程 组 的 k ・ =一 ;也 可 以用 向量 法 ,利 用 k。 1 解法 ,更不涉及三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 .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等. 了解 学生 的知 识结 构 ,能力状 况 ,面对束 手无 策 的学生 , 老师做学生学习 的帮助者.
故有 { 一 )+ 2 b r ④ ( Ⅱ (一 ) 2 5 = , 【1 Ⅱ + 0 b r ⑤ (一 ) (一 ) 2 = , f 一8 +b 一6 0 b+2 =r, ⑥ 5 2
即 {2 O +b 一 b+2 . 7 C一la 4 t 9=/ ) 2 ,(
12 a 0 =r —2 +b +1 2 C t . ( 8 )
由⑥一⑦得 。 一b一2=0 ,⑨ ⑥—⑧得 1 一4=0 3 , +b ,⑩
f 一
由 ⑨⑩解得t 一 ’ = : 代入⑧得r 5 . = b 1.
故所求 圆的方程是( 一3 Y一1。 . )+( )=5
二 、反 思 思 维 成 果 ,生 成 教 学 资 源
- P d=0 - ,其ee =( 一 e ̄ - 5 ,2 Y , 一 )
初等数学 ( 曲线) 圆锥 、数 学竞赛研 究.
8 4
—
—
釜
y
深对 圆的一般方程 的理解.进而感悟一般方程解决这类 问题 的优 成分 .所 以我们 解决解 析几何 的步骤往 往是 ,根 据题 目中的条
越性 ,学习 圆的标准方程 的必要性.为进一步学会合理选择 圆的 件 ,画出相应 的图形 ,将几何 条件要代数 语言来表征 ,然后用 方程 ,减少运算量 ,优化解题过程做好铺垫 . 另外 ,整体换元是 解析几何的工具来处理几何问题 . 处理解析几何 中多变元问题的有效方法 . 画 出本题 的图形 ,你 发现了什 么? 其理 由二 :解 析几何是 用代数 的方法来解 决几何 问题 ,计 可 以证 明吗 ? 算是不 可避免 的 ,一些稍 复杂 的计算 的出现是 必然 的 ,这是我
⑥⑦⑧存在相 同的二次项.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哪些方法?
为 段B 的 点f 线 C 中
、
二
, 寺 1 l ,)由 间 距 ,J 1 两点 的 离  ̄3 . (
二 ,
代入消元法 、加减消元法.
通 过这样 的对 话后 ,学 生会用 加减 消元 法 ,消去二 次项 , 将 3 问题变为 2 问题 ,将高次问题变为低次 问题 ,走 出困惑. 元 元
线A 的 率 } = , C 斜 为k : 1
收稿 E期 :2 1 - 6 2 t 0 10 — 8
采用整体代换{ 一b E: 2 ,
便得到圆的一般方程.
I:2b r Fa 2 + 一
有 了上 面的引导 ,学 生 自己会用整 体换元解决 问题 ,并 加
作者简介 :张乃贵 (96 ) 16一 ,男,江苏兴化人 , 中学高级教 师,江苏省 中学数 学特级教 师 ,主要从事 中学数 学教育 ( 堂教 学与学 习心理) 课 、
由圆的标 准方程( 一0 Y—b 。 2 )+( )=r展开得 + 一2x一 a
2 y+ +b 一r =0. b 2
的 程 一 一. 一 )即 Y 2 0 ① 方 为Y 】 ( , — 一 =, 5=
f 一a D= 2 ,
线 4 的 点 标 ( , 1即} 孚1直 段 c 中 坐 为 三 , ( , ,
由③⑤得到 、 二= /
问题具体分析 ,获得简捷的解法 ,是思维灵活性 的具体体现. 至此 ,我们解读了教材 编写者 的良苦用心 和独到的匠心.编
写者设计 一个特殊 的问题 ,让 学生的思维 的触 角可 以从多个 方
面介入 ,让不同思维层 次的学生都有所作为.
四 、一 点 感 ・ 晤
( 一5 ( ) 一1 +( ) Y一2 ( 0 =0 )y一 ) ,
=( 一 1 ,0一 ) Y ,所以
展开得 AAB C外接圆的方 程 + 一 一2 y+5 . =0 解法 4 、解法 5考虑到 问题 的特殊性 ,发现 AB上A C,具体
引导学生反思 :由⑥—⑦得 。 b 2 0 ⑨ 一 一 = , 《—⑧得 n 一 = , — +b 4 0 ⑩ 它们的几何含义是什么? 将⑨⑩两式与①②两式做 比较 , 发现 了什 么? 你 ⑨⑩两式与①②结构相同. 由③④得到 、 = /
挖掘文本背后 隐藏 的玄机 ,开发 新的教 学资源. 关键词 :教 学资源;教学价值 ;教 学思考
解法 2 已知 到未知 ,是综合法 ,几何味道浓厚. 从 江苏教育 出版社 出版的数学课本 必修 2 》第 9 —9 8 9页有
这 样 一 道 例题 :
引起笔者思考 的是 ,本题果真只有这另一种解法吗? 关 注 学 生 困惑 ,捕 捉 教 学 资 源
具体过程为 :
公式得 r=( 2 3—1 1 )=5 )+( —0 。 , 故所求圆的方程是 ( 一3 Y )=5 )+( 一1 . 既然发现了 ABLA C,说明线段 B C为 △ C外接圆的方程 B 的直径.我们 就可 以用轨迹法迅速写出AA C外接 圆的方程. B 解法 5 :设点 尸 ) AA C外接圆上的任意一点 ,则葡 ( ,y是 B ・
此题是学生学 习了圆的一般方程后 ,课本给 出的例题. 生 学 学 习圆的方程的顺序是 ,先学 圆的标 准方程 ,再学 圆的一般 方 程. 这道 例题 初看似平淡无奇 ,没有 多大的教学价值 . 不知 , 殊 就是在这些看似平淡 的地方 ,如果我们老 师关 注学生学 习中出 现的问题 ,引导学生研读课本 ,与文本对话 ,深入挖掘 、探索 、
_
0 \ c
/
解法4 为直线A , C 斜率 :因 BA 的 分别为k 孚 = 1 =‘ 二 一 , l— D
kc ^=
‘ 一 . I
观察 、比较⑥⑦⑧三式 ,有什么共 同点 ?
=1 ,所 以 kB・ =一 , 所 以 A 4c,所 以 圆 心 kc 1 B上
因为点 A,B ,C在所求 的圆上,
『4— ) +( ( 0 3一b 2 ( )=r , 3 )
发现 ,能够开发 出新的有较高价值 的教学资源.
课本选择 圆的一般方 程 ,采用待定系数法 ,其解题过程为 :
解法 1 :设 AA C外 接 圆 的 方程 为 + 。 + +F=0 B Y+ ,
当然 我们 还 可 以将 ( 4一n 3一b 2③ ;( ) +( )=r 5一o 学生所 思 ,以人 为本 ,充分尊 重学生 的思考 ,教学力求触及 学 )+ 为了及时判 断课堂教学中生成的 ( 一b z 2④ ;( —0 : 0一b z 2⑤ 分别看作三个等 圆的 生心灵 的深处 ,实现有效教 学. 2 )=r 1 )+( )=r 问题 的价值性 ,教 师要不 断学 习 ,更新教 学观念 ,提高教学 能 方程 ,③—④ 、③—⑤ 分别得 到两圆公共 弦 ( 或公切 线) 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