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体积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
龙泉中心小学 李丹
说课内容
学法 教法 教学 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
说
1、教材分析
“圆锥的体积”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立体图 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基础上,认识了圆
柱和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突出了探索体积公式的过程,引导学生在
装沙和装米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公式推导。
创 设 情 境 , 引 入 课 题
合 作 交 流 , 探 索 新 知
运 用 新 知 , 解 决 问 题
归 纳 总 结 , 促 进 发 展
布 置 作 业 , 形 成 技 能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把沙子缓慢倒在桌子上,形成一个近似的圆锥,学 生观察是什么形状?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圆锥的体积 怎么求呢?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3、解决实际问题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圆锥的小麦堆, 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 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 克?
1.2米 4米
全课总结,促进发展
1、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互说中系统整理) 2、用什么方法获取的?你认为 哪组表现最棒?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 么新的想法?还有什么问题?
1、必做题:课本第27页第3题 第28页第8题 2、选做题: 在课外选一个实物圆锥体, 自己测量,算 出它的体Biblioteka Baidu。
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
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基础练习
解决问题
圆锥体积=底面积×高× 1/3 用字母表示 V=1/3Sh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三:全班交流,汇报结果
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
V柱=3V锥=3Sh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
知道底面积和高就可以求出体积,但在实际中,底面积 测量不出来时,还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①、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r和高h,如何求体积V? ②、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d和高h,如何求体积V? ③、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C和高h,如何求体积V?
一、合理猜想,指引方向
选择哪种立体图形研究圆锥的体积更合适?为什么? 我们用实验法来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二:教师指导,探索实验
实验一 用空圆锥向等底等高的空圆柱中倒沙子。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操作。 (1)用空圆锥装满沙,倒进空圆柱中,可以倒几次? (2)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二 用空圆锥向不等底或者是不等高的空圆柱中倒沙子。 你发现了什么?
在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制的等底等高、等高不等底、 等底不等高圆柱与圆锥分别装沙实验入手。通过学生自 己动手测量、实验操作后总 结实验规律。 在公式运用方面:采取逐步深入的模式,让学生讨 论如何使用公式计算。然后通过让学生列举身边的实例, 引入实际运用。
•
1、学生在学习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时,通过自己动手 进行操作实验、观察比较、讨论小结,最终推导出圆锥的 计算公式,从而初步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索新知识。 •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 自己做,学生能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想,学生能说的尽量 让学生自己说。学生不能想的,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想。 • 3、教师提出与所学课程内容有关的恰当合理的问题, 让学生在分析、讨论、探索的前提下争取自己解决,对于 有一定困难的问题,老师再从中提醒、点拨。从而挖掘学 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以 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三种立体 图形及认识了圆锥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研 究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转化思 想”和“类推能力”。在展开研究中, 学生分组操作,通过量一量、倒沙子的 实验,亲身感受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 体积间的3倍关系。
3、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2、公式的展示和提升
①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7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 圆锥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②求下面圆锥的体积: a、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6分米; b、底面周长是62.8厘米,高是30厘米。 以上三道题,要求学生板书解题过程,集体订 正。 (3)学习课本中的例3,让学生自己讲,教师 加以补充。
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 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中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觉养成合作交流与 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
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实际水平,以及教 学内容的特点,本节课我以自主探究、小组合 作学习方式为主,以讨论法、练习法为辅。
龙泉中心小学 李丹
说课内容
学法 教法 教学 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
说
1、教材分析
“圆锥的体积”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立体图 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基础上,认识了圆
柱和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突出了探索体积公式的过程,引导学生在
装沙和装米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公式推导。
创 设 情 境 , 引 入 课 题
合 作 交 流 , 探 索 新 知
运 用 新 知 , 解 决 问 题
归 纳 总 结 , 促 进 发 展
布 置 作 业 , 形 成 技 能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把沙子缓慢倒在桌子上,形成一个近似的圆锥,学 生观察是什么形状?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圆锥的体积 怎么求呢?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3、解决实际问题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圆锥的小麦堆, 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 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 克?
1.2米 4米
全课总结,促进发展
1、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互说中系统整理) 2、用什么方法获取的?你认为 哪组表现最棒?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 么新的想法?还有什么问题?
1、必做题:课本第27页第3题 第28页第8题 2、选做题: 在课外选一个实物圆锥体, 自己测量,算 出它的体Biblioteka Baidu。
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
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基础练习
解决问题
圆锥体积=底面积×高× 1/3 用字母表示 V=1/3Sh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三:全班交流,汇报结果
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
V柱=3V锥=3Sh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
知道底面积和高就可以求出体积,但在实际中,底面积 测量不出来时,还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①、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r和高h,如何求体积V? ②、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d和高h,如何求体积V? ③、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C和高h,如何求体积V?
一、合理猜想,指引方向
选择哪种立体图形研究圆锥的体积更合适?为什么? 我们用实验法来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二:教师指导,探索实验
实验一 用空圆锥向等底等高的空圆柱中倒沙子。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操作。 (1)用空圆锥装满沙,倒进空圆柱中,可以倒几次? (2)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二 用空圆锥向不等底或者是不等高的空圆柱中倒沙子。 你发现了什么?
在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制的等底等高、等高不等底、 等底不等高圆柱与圆锥分别装沙实验入手。通过学生自 己动手测量、实验操作后总 结实验规律。 在公式运用方面:采取逐步深入的模式,让学生讨 论如何使用公式计算。然后通过让学生列举身边的实例, 引入实际运用。
•
1、学生在学习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时,通过自己动手 进行操作实验、观察比较、讨论小结,最终推导出圆锥的 计算公式,从而初步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索新知识。 •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 自己做,学生能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想,学生能说的尽量 让学生自己说。学生不能想的,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想。 • 3、教师提出与所学课程内容有关的恰当合理的问题, 让学生在分析、讨论、探索的前提下争取自己解决,对于 有一定困难的问题,老师再从中提醒、点拨。从而挖掘学 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以 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三种立体 图形及认识了圆锥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研 究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转化思 想”和“类推能力”。在展开研究中, 学生分组操作,通过量一量、倒沙子的 实验,亲身感受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 体积间的3倍关系。
3、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2、公式的展示和提升
①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7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 圆锥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②求下面圆锥的体积: a、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6分米; b、底面周长是62.8厘米,高是30厘米。 以上三道题,要求学生板书解题过程,集体订 正。 (3)学习课本中的例3,让学生自己讲,教师 加以补充。
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 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中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觉养成合作交流与 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
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实际水平,以及教 学内容的特点,本节课我以自主探究、小组合 作学习方式为主,以讨论法、练习法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