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经验
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d33bb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0.png)
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抗旱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抗旱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品种选择、土壤改良、灌溉管理、栽培措施等方面,分析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1. 品种选择抗旱玉米品种是抗旱高产的基础。
选择早熟、中熟早收、中熟玉米品种,这样可以缩短生育期,减少对水分的依赖。
要选择耐旱性强、适应干旱条件的品种,如膨果69、南糜南等。
2. 土壤改良干旱地区土壤通常贫瘠,土壤改良是提高土壤保水能力的关键。
深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添加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持水量。
应避免在高温天气进行耕作,以免造成土壤水分蒸发过快。
3. 灌溉管理合理的灌溉是抗旱玉米的关键。
干旱地区可以采用滴灌、地下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
在旱季和干旱程度较大时,要及时进行灌溉,保证土壤水分供给,尽量避免土壤干旱,保持土壤湿润。
4. 栽培措施抗旱玉米的栽培措施也很重要。
适时播种是关键,要根据当地气象条件,确定合理的播种时间,避免遇到干旱期。
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适量密植可以减少地上部分的无用蒸腾,增加水分利用效率。
及时进行深耕,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
要加强除草管理,减少杂草对水分的竞争。
5. 科学施肥合理的施肥是抗旱玉米高产的保证。
干旱地区要注意提高土壤肥力,通过施用有机肥料、磷肥、钾肥等,增加土壤养分含量。
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配比氮、磷、钾等肥料,提供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
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品种选择、土壤改良、灌溉管理、栽培措施和科学施肥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选择耐旱品种,改良土壤水分保持能力,科学管理灌溉和施肥,可以提高抗旱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实现抗旱玉米的高产稳产。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bae8e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f.png)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北方旱地玉米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产量和服务农民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一、土壤改良北方旱地玉米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主要包括土壤深厚、排水良好和保水能力强等。
首先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可以通过施入有机肥、翻耕整地、深松土壤等方式来改善土壤条件。
二、品种选择在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中,品种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要选择适应北方旱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如抗旱性强、耐寒性好、抗病虫害能力高的品种。
可以选择抗倒伏的品种,可以使玉米植株生长更加健壮,减少倒伏损失。
三、合理施肥旱地玉米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因此施肥是旱地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旱地玉米在不同生育期需要的营养元素也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合理施肥。
可以通过基肥、追肥的方式提供足够的养分。
四、适时灌溉旱地玉米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因此适时灌溉是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要根据玉米的生长需要,合理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量,保证土壤的湿润度,提高玉米的产量。
五、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中的重要问题,会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要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合理的灭菌消毒、间作轮作、合理的施药等,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六、调整密度和行距旱地玉米的密度和行距对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密度过大会导致植株之间的竞争,使得产量下降;密度过小则会浪费土地资源,减少产量。
要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合理调整密度和行距,以保证良好的生长环境和高产。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土壤改良、品种选择、合理施肥、适时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操作。
只有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才能提高北方旱地玉米的产量,为农民增加经济效益,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fd997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6.png)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北方地区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和市场需求。
由于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不同于南方,对于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要求也有所不同。
我们有必要对北方旱地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为农民朋友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种植方法,实现更好的产量和效益。
一、土壤选择北方地区大部分为黄土地区,土壤肥力较低,酸碱度偏高。
在选择土壤时,应优先选择肥力较好的土壤,并进行合理施肥。
肥力较好的土壤通常为黑色或棕色,质地细腻,土壤质地轻松、排水性好的土壤,对玉米的生长有利。
使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更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因此在土壤调节方面,应及时进行石灰调节,保持土壤的适宜PH值。
二、品种选择北方旱地玉米的种植期多为春季,这就要求我们选择具有早熟性的玉米品种。
在品种选择方面,我们应该选择耐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抗逆能力。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以获取更好的产量和质量。
三、密植栽培在北方旱地玉米的栽培过程中,适当的密植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
因为在较为干旱的气候条件下,适量的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和光照资源,增加玉米的养分和水分吸收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密植也需要有一定的限度,过于密植也会导致植株竞争过于激烈,影响玉米的生长和生长,在密植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合理的控制。
四、合理施肥施肥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北方旱地玉米的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和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以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
在播种前,应根据土壤的检测结果进行基础施肥,根据玉米的灌浆期和抽雄期追施磷钾肥,保证玉米的养分供应和生长需求。
五、科学灌溉北方地区的旱地气候条件较为严格,因此科学的灌溉对于玉米的生长尤为关键。
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需根据土壤含水量和玉米生长的需水量,进行合理的灌溉控制。
特别是在抽雄期和疏果期,需增加灌水量,以确保玉米的充足供水,从而获得更好的产量和品质。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抗旱措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抗旱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e40838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f.png)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抗旱措施玉米作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人类的主要食品之一。
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不断变化,玉米栽培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包括干旱。
采取一些合适的栽培技术和抗旱措施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抗旱措施,帮助农民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一、土壤选择与改良玉米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因此选择合适的土壤非常重要。
通常来说,玉米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上。
农民可通过土壤测试来了解土壤的情况,如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
通过测试结果选择合适的土壤,并进行土壤改良,如施加有机肥、磷酸二铵等,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湿润。
二、合理施肥玉米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才能保证高产。
合理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
一般来说,玉米生长期需要施用氮、磷、钾等养分。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施用不同种类和量的肥料,如播种前要施入底肥,拔节期和抽雄期进行追肥等。
可以利用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肥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科学密植科学密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控制玉米的栽植密度,可有效地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水分的竞争,增加空气流通和光照,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通常情况下,适宜的密植度为每亩10-15万株,具体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等因素来确定。
四、合理灌溉合理灌溉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
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合理灌溉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在灌溉管理上,要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需要和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合理的水肥配比和灌溉控制,避免土壤水分过剩或不足,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也可以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五、抗旱措施在干旱地区种植玉米,抗旱措施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选择抗旱性强的品种来抵抗干旱,培育耐旱玉米。
适时播种,利用早熟或宽适应的品种,避开旱季和高温季节,降低玉米的干旱风险。
还可以采用覆膜栽培、中耕培土等措施,保持土壤湿润,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833db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7.png)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是指在北方旱地环境下进行的玉米高产栽培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北方旱地环境不同于南方湿润气候,它具有干旱、风沙、大范围低温等特点。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北方旱地的土地资源,实现旱地玉米的高产、高效、高质,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一、科学的耕作技术1.深耕、假播和秸秆还田深耕是指在农田基础上进行的深层翻耕,促进土壤通气、保墒、改良土壤结构等效果,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和良好的环境条件。
假播是指在旱晾时期,将玉米种子播入作物旁的农田,以节约用水。
秸秆还田是指将秸秆还原到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质地等。
2.翻沙、盖沟和防风北方旱地的土壤硬化,表面容易出现结皮现象,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渗透性。
翻沙是指利用技术手段将土壤覆盖物翻起来,增加土壤透气性,使玉米根系发展更为健康。
盖沟是指在作物根系范围内,将沟面覆盖物用草坪等覆盖,以减少水分蒸发。
防风是指在农田周边设置遮挡物,减少风沙的影响,保护玉米作物的生长。
二、合理的种植方式1.选用适宜的品种北方旱地气候条件恶劣,冬天较长,夏天热烈,且大风多,所以应选用抗寒、抗旱、抗风、强适性的玉米品种,如高粱杂交、北方12等品种。
2.适时播种、施肥和浇水春季干旱时期,应及时进行玉米的播种和营养肥料的施入,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在干旱期间,需要增加浇水次数,保持土壤水分,提高玉米的产量。
三、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1.植物间作用在玉米田里,可以选植一些具有吸收病原菌、调节土壤微生物、提高作物抗病性等特点的绿肥作物来保护玉米作物。
2.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采取一系列物理方法来防治玉米病虫害,如铜钴、紫棠壳粉剂、火焰灸等。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主要是采用防治药剂来杀死病虫害。
但是,这种方法会对环境和生态产生影响,所以应该采取科学、可行的方法来控制。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5c423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f.png)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一、介绍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北方旱地玉米种植面积广阔,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从土壤培肥、密植栽培、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分析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二、土壤培肥1. 土壤改良:北方旱地多为砂质土壤,通透性好但保水能力较弱。
应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如深翻、耕地松土、施加有机肥、磷、钾等营养元素,并进行灌溉,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 施肥技术: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应根据生长期特点,科学施肥。
在播种前应施足底肥,如施有机肥、磷肥等,保证幼苗期的养分供应;玉米拔节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期,应根据生长状况及土壤养分情况及时追施氮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三、密植栽培1. 选择适宜品种:密植栽培需要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如玉米对密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枝叶生长旺盛,茎秆细弱,不易倒伏,适合密植栽培。
选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进行栽培,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
2. 密植比例:密植栽培的密植比例一般在5:1左右,即每亩播种以不超过10000株为宜。
适当的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产量,但也需要注意避免过密导致养分竞争过大,影响玉米生长发育。
3. 摘心控蘖: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摘心控蘖,促使玉米充分利用养分和光照,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摘心控蘖可以提高玉米穗粒的灌浆率,增加产量。
四、水肥一体化1. 科学灌溉:北方旱地玉米栽培需要合理用水,充分利用雨水和地下水资源,科学灌溉,保证玉米生长需要的水分供应。
合理的灌溉可以促进玉米生长,降低病虫害发生,提高产量。
2. 施肥灌溉结合:水肥一体化是一种科学的施肥方式,通过灌溉系统将肥料溶液与水混合一起施入农田,使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同时可以减少肥料的浪费,提高施肥利用率。
五、病虫害防治1. 预防为主:在北方旱地玉米栽培中,病虫害防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21ff1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8.png)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引言: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北方旱地玉米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品种选择、田间管理、施肥技术等方面,对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进行分析。
一、品种选择:北方旱地玉米品种选择应根据当地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种植技术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应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势旺的品种。
常见的北方旱地玉米品种有:丰乐系、晚稻系、松花系等。
这些品种都有较好的早熟性、抗旱性和抗病虫害能力,适合北方旱地的种植。
二、土壤管理:北方旱地玉米的土壤管理是确保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播种前应进行耕作整地,使土壤平整透气,去除杂草和病虫害的部分,保持土壤的肥力。
应合理施用有机肥料,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保持土壤的保水能力。
在播种后,要注意松土,保持土壤的湿度和通气性。
三、施肥技术:1.基肥:北方旱地玉米在播种前应适量施入底肥。
宜采用农家肥垄作为基肥,同时加入适量的磷、钾肥料。
底肥的追施量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和编号玉米的需肥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追施量在亩施用20-30公斤的氮肥、15-20公斤的磷肥和15-20公斤的钾肥。
2.追肥:在玉米生长中期和后期,应适时追施追肥。
追肥的时间应在玉米抽穗前后,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和需肥量确定施肥量。
追肥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玉米生长期的养分需求,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四、田间管理:1.密度管理:根据玉米品种的生长势和生育期的长短,合理调整密度,保证每株玉米的生长环境,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一般情况下,亩栽玉米可选择6667株、8000株、10000株等密度。
2.间套作物管理:北方旱地玉米可以与其他作物进行间套作物种植,如大豆、豌豆、绿肥等,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产量和效益。
3.冬季管理:北方旱地的冬季较为寒冷,玉米在冬季可能受到冻害。
在冬季前,要对玉米进行适当的冬季管理,如及时修剪枯叶,覆盖保暖等。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af43c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a.png)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引言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北方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玉米生产区之一。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对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农民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土壤选择和准备选择适宜的土壤是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
北方旱地玉米适宜的土壤类型主要有黄绵土、黄壤和灰黄土。
这些土壤肥力较好,透水性强,排水性好,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有利。
在进行土壤准备时,首先要进行深翻耕和耙地,保持土壤松软透气。
然后根据土壤肥力和PH值进行施肥和调整,保证土壤养分充足,PH值适宜。
二、品种选择在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中,品种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目前,针对北方旱地玉米所推出的优良品种有很多,如玉米杂交种和抗旱品种等。
在选择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栽培技术水平来进行合理选择。
一般来说,抗旱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稳定的玉米品种更受农民欢迎。
三、适时播种北方旱地玉米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为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
在选择播种时间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温度来进行合理安排,避免遇到严寒或者干旱的天气。
在播种前,可以进行返青醇的处理,提高玉米的抗性和抗旱能力。
在播种时要注意适量密植,一般每亩播种量在22500-30000株之间为宜。
四、合理施肥玉米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因此合理施肥是玉米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在施肥时,可以分别进行追基肥和追施肥。
追基肥一般在播种前进行,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合理施肥,主要包括有机肥、磷肥和钾肥。
追施肥主要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进行,根据玉米的生长期和气候条件来进行施肥,主要包括复合肥和尿素等。
五、灌溉管理北方旱地玉米一般需要进行灌溉管理,以保证玉米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在进行灌溉管理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水分情况来进行合理安排。
一般在播种后的初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待玉米开始抽雄时要适当增加水分供应,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ce645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3.png)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干旱地区玉米的种植面积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在北方干旱地区,由于缺少充足的水资源,给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要想在北方旱地获得高产的玉米,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
本文将对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进行分析,为农民提供一些种植玉米的建议和技术支持。
一、品种选择在北方旱地种植玉米,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玉米品种。
这些品种应该具有抗旱性强、抗逆性强、杂病抗性好、产量高的特点。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许多适合旱地种植的抗旱玉米品种,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
二、合理施肥在北方旱地种植玉米,施肥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
在施肥的时候,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尤其是氮肥的施用要特别注意。
选择有机肥和复合肥进行施用效果更佳,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玉米的产量。
三、合理播种密度玉米的播种密度是影响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合理的播种密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壤养分和光照资源。
一般来说,北方旱地玉米的合理播种密度在5.3~7.5万株/公顷左右为宜。
太密植会使得每株玉米的养分和水分争夺,从而影响产量;而太疏植又会造成土壤养分的浪费,降低产量。
四、科学灌溉干旱地区玉米生长所需的水分相对更加紧缺,因此科学的灌溉技术对于提高玉米产量至关重要。
在播种前,要根据土壤墒情和气候特点,合理确定灌溉制度和灌溉量。
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要及时补充适量的水分,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五、密植整枝在北方旱地种植玉米时,可以适量地进行密植整枝,通过合理控制株行数和穗数来提高玉米的产量。
一般来说,保持每株玉米1~2个穗,密植整枝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籽粒数,提高每穗的粒重和产量。
六、土壤管理在北方旱地种植玉米时,要注意做好土壤的保水保肥工作。
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去杂草、松土松苗,保持土壤湿润;在长势旺盛时,适当覆土培土,保持土壤水分和温度,增加养分吸收和光合作用效率。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7012e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6e.png)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北方旱地玉米生产受限于不利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干旱、土壤瘠薄等因素,玉米产量普遍偏低。
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玉米产量至关重要。
下面就分析一下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关键点。
一、选用适宜的品种选用适宜的玉米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北方旱地玉米适宜选用早熟、耐旱性强、抗病性好的品种。
同时,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来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如防病能力强的品种,以避免受病害影响而降低产量。
二、选择合适的播期播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选择播期能够保证玉米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充足的温度、光照和水分等生长条件。
北方旱地玉米适宜在4月底到5月初进行播种,以避免低温、大风等恶劣气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同时,需要在播种前进行耕田,以达到松土、保水保肥的效果。
三、科学施肥科学合理的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
北方旱地玉米种植时应注意与灌溉相结合,选用相应的肥料进行施用。
通常采用的是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混合施用方法。
常见的有机肥有畜禽粪肥、农家肥等,常见的化肥有氮、磷、钾肥等。
合理使用肥料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适时施用,能够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提高整体产量。
但是要注意,过度施肥会使土壤污染,降低土地的肥力。
四、合理灌溉北方旱地玉米的适宜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配合,而缺水则会导致玉米生长受挫、产量降低,因此,合理灌溉是确保高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灌溉的方法可以根据灌水设施的不同来进行选择,常见的灌溉方法有喷灌、滴灌、渗灌等。
灌溉的原则是在玉米生长期内使土壤保持适度的水分含量。
但是要注意,过度灌溉会造成土地水分过多,导致玉米根系缺氧,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五、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玉米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北方旱地玉米可能受到的病虫害包括玉米螟、玉米象、玉米病毒病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用物理、生物或化学防治方法进行抑制。
物理防治包括栽培技术、机械措施等。
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0f2b6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e.png)
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抗旱是玉米栽培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水分,然而干旱气候会对其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歉收。
因此,采用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非常重要。
一、土壤改良
适当翻耕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水分的蒸发。
对于长时间干旱的地区,可以选择土壤保水剂进行喷施,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保证玉米的水分供应。
二、科学施肥
合理的施肥是玉米高产的关键,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增加农民的收入。
在高温干旱时期,要采用一些长效、节水的肥料,如控释肥、有机肥、复合肥等。
此外,在施肥方式上也需要根据当地的土质、气候等因素进行调整。
三、科学管理
除了施肥和土壤改良外,玉米农作物的生长管理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如定期浇水、松土、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并降低因病虫害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四、选用抗旱种
在玉米选择方面,应该优先选择抗旱的品种,这些品种能够在干旱条件下适应、生存和繁殖,保证玉米的产出。
此外,定期更换种苗也是非常必要的,避免因为多年种植导致种质退化。
总之,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目前玉米种植中比较先进的种植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可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节水和环保的目标,为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和农民的经济收入做出积极贡献。
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3892f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3.png)
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也是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但由于我国气候干旱,土地资源有限,导致玉米生产遇到很多困难。
为了实现玉米高产,抗旱,必须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根据经验和研究总结,分析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土壤处理要法:保持土壤湿润1.增施有机肥和磷肥有机肥和磷肥是促进玉米生长的关键。
适量添加有机肥和磷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的肥力和含水量,并能够增加土壤对水分的保持能力,从而改善土壤条件。
2.翻深耕作深深孔养深根,深埋更贴近水层,并能够保持土壤含水量,十分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经常翻深耕作,并定时深耕作可使土壤的肥力和水分发生变化,为玉米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
3.面浆措施玉米是一种灵活、抗旱能力较强的作物,不仅能够承受长时间的旱灾,而且能够通过面浆措施,保持土壤湿润。
在玉米生长的初期和中期,可采用面浆措施,帮助玉米承受干旱环境,提高玉米的产量。
二、水分管理要法: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1.旱地玉米用水方法在干旱的环境中,旱地玉米用水方法十分重要。
用水时必须适量增施水肥,并且根据地形和土壤特性采取不同的灌溉方法,保持土壤湿润。
2.适时开渠补水、灌溉在玉米的生长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时的补水和灌溉,另外也可以采取喷洒、滴灌、膜泵等灌溉技术,这些技术有利于保持土壤湿润,提高玉米的产量。
三、换季栽培要法:科学施肥选优良品种1.科学施肥在玉米的生长中,科学合理的施肥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根据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等因素来确定最优化的施肥方案。
同时也要根据需要适时补充营养,使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获得充分的营养。
2.选优良品种玉米品种的选择对于玉米高产效益的影响十分关键,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在灌溉和管理方面也有非常细致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玉米高产。
综上,玉米高产主要是通过保持土壤湿润、提高抗旱能力、科学施肥和选优良品种等多种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实现的。
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环境,选择最适合和最优化的技术方法,才能够实现玉米高产和抗旱生产。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8d85e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2.png)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北方旱地是玉米主要的生长区域之一,由于该地区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气温较低,对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本文将分析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合适的品种北方旱地气温较低,季节短暂,需要选用短周期的玉米品种。
同时,由于西北地区的旱地灌溉面积小,受水资源的限制,需要选择耐旱品种,推荐使用抗逆性强、叶片色泽翠绿、株型紧凑、组穗均匀、籽粒大、光滑、生产适应性强的玉米品种。
二、把握适宜的播期北方旱地地区常年缺水,需要把握适宜的播期,避开水分缺乏的旱季。
较为适宜的播期是在谷雨前后和惊蛰前后,要尽量避开冻害和霜害期。
三、科学施肥施肥是高产栽培不可或缺的一环节,北方旱地地区气温低,农家肥少,土壤养分贫瘠,需要科学施肥。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以合适的无机肥,根据玉米生长期和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选取配比合理的肥料进行施用。
特别要注意在缺水的情况下,尽量少施化肥,以免造成根系受损。
四、合理管理田间水分北方旱地地区水资源匮乏,需要科学管理田间水分。
在播种前要搞好水分的储备工作,保证播种后的土壤湿润。
在生长期内,要注意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状态,避免干旱或过度积水,定时测量土壤水分含量,合理开展浇水。
五、合理密植北方旱地地区土地资源匮乏,需要合理密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根据品种、整地条件、较为适宜的密植度为5.3万~7.5万株/亩。
六、定时除草以上分析是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内容,在实际栽培过程中还要考虑当地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有无灌溉水源的问题,在科学施肥、合理管水、除草等环节上做好管理工作,才能实现玉米的高产。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2db03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6.png)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人口的增长,农业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方旱地地区作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区域,玉米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如何提高北方旱地玉米的产量,增强其产业竞争力,是当前农业科技研究和生产实践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就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一、土壤管理北方旱地地区土地多为钙质土和草甸土,土地疏松、透气性差,土壤肥力低,且一年一作的耕作制度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因此,应注意加强土壤管理。
1、加强有机质管理有机质是保持土壤结构稳定性,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手段。
在旱地玉米种植过程中,应加强有机肥料的施用,如厩肥、秸秆等,同时加强绿肥的管理,如大豆、赤豆等,为土壤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2、优化施肥方式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求进行营养物质的施用,避免浪费和过度施肥。
在种植前,应进行地力调查和肥料试验,正确掌握施肥量和比例,充分考虑农田土壤的实际情况,科学地施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二、水分管理旱地作物困境在于水分管理。
旱涝保收是玉米种植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水分适宜不仅决定着玉米产量,也影响着其品质和口感。
1、科学保墒旱地种植玉米,水分是关键因素。
在旱季,应及时进行水分管理,科学保墒。
在旱涝交替时期,要及时掌握天气情况,进行合理的浇水和排水,保持玉米生长所需的湿度和适宜质量。
2、提高水分利用率提高玉米对水分的利用率,是实现旱涝保收的关键,可以采取深耕深翻,提高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应减少灌溉量,尽量采用雨水自然把玉米,避免过浇水导致土壤固结和养分流失。
三、病虫害防治玉米病虫害较多,是制约玉米高产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玉米种植前,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防范。
1、选择适宜品种应选择抗病虫害的适宜品种,以提高抗性和产量。
在品种选择上,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和玉米生长特点等因素。
2、综合治理在玉米长势适宜时进行综合防治,可采用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如割草、深耕、人工喷药、灭虫等,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量。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c9d8b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f.png)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北方旱地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栽培管理的优化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进行分析。
首先是合理选择品种。
北方旱地气候干旱,夏季高温,晴天较多,因此需要选择耐旱、耐热、抗倒伏的品种。
耐旱杂交种“珍珠”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同时增加了侧深根系的发育,有利于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
其次是适时密植。
北方旱地玉米一般采用单穴移栽方式,每穴2株或3株移栽,株行间距60厘米,穴距40厘米。
这样既可以增加单穴的生产潜力,又可以减少穴间竞争,提高玉米的光合效益。
再次是科学施肥。
旱地玉米需注意适度施肥,以提高玉米养分利用效率。
一般来说,春季在播前施足底肥,夏季玉米苗期播后立即施追肥。
施肥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生长需要进行量化和定型,合理选用不同种类的肥料。
要注意合理控制病虫害。
常见的玉米病虫害有玉米螟、玉米秧蚜、玉米灰飞虱等。
针对不同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比如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等,以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和高产。
最后是科学灌溉。
北方旱地玉米栽培过程中,合理的灌溉对于玉米的正常生长至关重要。
夏季高温时期,需适时进行灌溉,以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一般来说,玉米苗期保持表土湿润,抽穗期和灌浆期加大水分供应,有利于玉米成熟。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合理选择品种、适时密植、科学施肥、合理控制病虫害和科学灌溉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各个环节都做好管理,才能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使农民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cde65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4.png)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北方旱地玉米生产面临着干旱、高温、风沙等不利环境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如何实现高产是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
以下是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
1. 种植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北方旱地的耐旱玉米品种是实现高产的起点。
对于北方旱地来说,选择早熟、耐旱、耐热的玉米品种是关键。
耐旱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能够适应旱情,抵抗干旱环境的逆境。
耐热品种能够在高温情况下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提高产量。
2. 土壤改良北方旱地通常土壤贫瘠,含水量低,不利于玉米生长。
进行土壤改良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取深翻、耕作层犁盘深松、添加有机肥料等方法来改良土壤。
深翻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深层的水分储存能力;耕作层犁盘深松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添加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
3. 合理施肥北方旱地的土壤肥力一般较低,因此合理施肥是实现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玉米的生长周期和养分需求特点,采取分段施肥、定期追肥的方式进行施肥。
早期喜氮磷,中晚期喜钾,注重追施氮肥,保持足够的磷钾元素供应。
注重有机肥的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养分供应,有利于玉米生长。
4. 合理密植北方旱地环境恶劣,农田水分有限,因此合理密植是必要的。
根据品种的生长特点和土壤水分条件,确定合理的株行距和穴距。
一般情况下,株距控制在30-40厘米,穴距控制在60-70厘米。
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增加产量。
5. 控制病虫害北方旱地气候干旱,病虫害较少,但仍需注意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病虫害防治:选用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进行轮作和间作,破坏病虫害的生长环境;喷洒病虫害防治剂,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处理感染的植株。
6. 灌溉管理北方旱地玉米生产面临着水分不足的情况,因此灌溉管理至关重要。
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玉米生长需水量,合理安排灌溉。
旱地玉米种植通常以滴灌、潜穴灌等方式进行,减少水分的流失和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62dd5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3.png)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在北方干旱地区采用有效的栽培措施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栽培技术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充分利用水资源。
由于北方干旱地区的降水较少,玉米生长期需要供水量大,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可以通过建设灌溉设施,合理安排灌溉时间,精确控制灌溉量,增加土壤保水能力等方式来提高水利利用效率,保证玉米生长需要的水分。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和改善土壤肥力。
干旱地区土壤水分缺乏,容易导致玉米生长不良。
要采取措施保持土壤湿润,如覆盖保墒、保持土壤表面覆盖物等。
还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化肥等手段改善土壤肥力,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合理选择品种和适应推前种植。
在干旱地区栽培玉米,要选择早熟、抗旱性好的品种,以适应北方干旱地区的气候和生长条件。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秋季降雨情况,合理调整播种时间,推前种植玉米,以便利用早秋时节的较多降雨量。
第四,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科学施肥和合理密植。
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科学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合理调整氮磷钾等养分的比例,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
要合理密植,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密,以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严格管理病虫害。
干旱地区的病虫害较少,但也需要注意防治措施。
可以采取合理的轮作制度,使用抗病虫害的品种,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保证玉米的生长和发育不受干扰。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需要综合运用水利措施、土壤管理、品种选育、施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的措施和技术手段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为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8bba4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4.png)
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抗旱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可分为前期管理技术、栽培技术和灌溉管理技术三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前期管理技术1.选择适宜的品种:要选择具有较强抗旱性的品种,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询问专家来选择合适的品种。
2.合理施肥:在播前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根据测试结果合理施肥,保证玉米在抗旱条件下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
3.加强水分管理:在种植前进行灌溉,使土壤中的水分达到较好的保水状态,为后期幼苗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保障。
二、栽培技术1.合理密植:根据玉米品种、土壤条件和农民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密植程度,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2.适时播种:根据气温、天气预测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提前做好准备,以确保幼苗正常生长。
3.深松土壤:在播种前进行适当的耕作或翻土,使土壤松软,增加土壤通气性和水分渗透性,有利于玉米根系的发育和吸收水分。
三、灌溉管理技术1.科学制定灌溉方案:根据土壤的含水量、玉米的生育期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科学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避免过度灌溉或干旱情况的发生。
2.滴灌技术:滴灌是一种节水灌溉技术,可将水分直接送到玉米根系附近,减少水分的损失,提高水利用效率。
3.灌溉频次和量的控制:根据土壤的含水量和玉米的需水量,合理控制灌溉的频次和量,避免造成土壤水分过度或不足的情况,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前期管理技术、栽培技术和灌溉管理技术三个方面。
通过选择适宜的品种、合理施肥、加强水分管理,合理密植、适时播种和深松土壤,科学制定灌溉方案、应用滴灌技术以及控制灌溉频次和量,可以增加玉米的产量和抗旱能力,提高玉米的品质。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82510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d.png)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是指在北方旱地地区,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将从品种选择、施肥管理、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
面进行分析。
品种选择是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的关键。
北方旱地地区气候条件干旱,夏季气
温较高,降水不足。
选择适应这种气候条件的抗旱性强、耐高温的玉米品种十分重要。
常
用品种有耐旱型品种如甦75、川682等,适合旱地生产。
施肥管理也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环节。
在北方旱地地区,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容易
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施肥应注重玉米对水分的需求。
在播种前应充分施足基肥,
常用有磷肥、钾肥、有机肥等,以充分满足玉米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
在生长中期还可以
进行追肥,补充养分。
灌溉管理也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北方旱地气候干燥,降水不足,因此
需要采取灌溉措施,保证玉米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
常用的灌溉方式有滴灌、喷灌等,可
以根据土壤水分含量和玉米生长的需要进行合理的灌溉量和频次控制。
病虫害防治也是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的重点。
北方旱地地区常见的玉米病虫害
有玉米花叶病、赤眼蜂等。
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关键是加强田间管理,如合理排水、及时
清除秸秆、间作轮作等措施。
可以采用化学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67547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8.png)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一、背景介绍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北方旱地主要的农作物之一。
在北方旱地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广,产量较高,对解决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北方旱地地区气候条件复杂、土壤状况较为复杂,玉米的栽培技术也有其独特性。
本文将对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旨在为农民朋友们提供一些可行的栽培技术指导,以提高玉米产量,增加收入。
二、土壤条件北方旱地的土壤通常是黄棕色土、沙质土、壤土等类型,土层较浅,排水性较好。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玉米的产量。
1.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手段。
在北方旱地玉米种植中,应定期施入有机肥、绿肥和矿质肥,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可以利用秸秆还田、翻耕等措施,改善土壤水分保持能力,提高土壤肥力。
2. 种植前土壤调理在播种前,应对土壤进行深松,改善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
在干旱地区适当增加土壤深松深度,有利于玉米根系的发育和生长,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
三、适宜品种选择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在北方旱地种植玉米,应选择抗旱性强、矮秆粒种较少、抗倒伏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玉米品种。
例如气候型号适宜、生育期合适、抗倒伏性好的玉米品种都是我们在选择种子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四、科学的播种密度和密植控制1. 播种密度选择北方旱地玉米的播种密度应根据玉米品种、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等情况综合考虑。
通常在北方旱地地区播种密度在 60,000 株/公顷至 75,000 株/公顷之间较为合适。
2. 密植控制在种植玉米时,密植控制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
在北方旱地地区,玉米密植率通常在 18 株/平方米左右。
适当的密植可以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从而提高单株产量。
五、合理施肥1. 基肥和追肥在北方旱地玉米种植中,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的重要环节。
在播种前需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 34粒 。 出苗 后 , 时 查 苗 、 苗 、 苗 、 苗 , 弱 ~ 及 补 间 定 对
苗 、 苗 要 及 时施 肥 攻 苗 , 地 下 害 虫 及 鼠害 严 重 的 小 对
地方 , 在定苗时要多留 3%~0 0 5%的预备苗( 3 5 : 即 %~% 节 省成本 3 0元 以上 。 0 的穴定苗时留双株 )直至拔节期再把弱小植株拔掉 。 : ,
千克, 氯化钾 81 千克, ~0 过磷酸钙与农家肥需在播种前 :
堆沤 1 个月 , 播种 时再 与氯 化钾 混合 施用 ; 玉米 攻苗 肥 , 4 5叶期 亩施尿 素 8 ~ 千克 ; 攻秆 肥 , ̄ 8 9叶期 亩施 尿 素 5 ^
千克 、 氯化 钾 1 ~ 5千 克 ; 21 攻苞 肥 , 雄前 7 l ( 喇 抽 ~ 0天 大 叭 口期 ) 施尿 素 l O千 克 。合 计 每亩 每造 施肥 总量 亩 52 为 : 家肥 80 10 农 0 — 0 0千克 、 素 2 ~ 3千 克 、 磷 酸钙 尿 83 过 : ¥
司F
..... — . .
玉
培 经 验
荤
:广中心等单位组织实施南
- =】 =
l. I一 \
:宁 市科委下达的 《 旱地吨
粮田 项目
米 +
同
r
产吨 亩产
主 要
土 壤
錾 二 疆一 一 嚣 r 羹
匾 叙运 21 每 0 1
本 编 黄思 栏 辑:文
2~ 0 克 、氯化 钾 2 ~ 5 克 。 化肥 施 用 量为 氮 素 53 千 02 千
l.8 1.8千 克 、五 氧 化 二 磷 4 48千 克 、氧 化 钾 28 ~ 51 ~.
度 , 于 出苗 前后 的管 理 , 秧 苗 出 苗整 利 使
齐 , 好地 控制 父 母本 秧 苗 长势 , 而提 较 从 播授 粉 。 取这 种播 种 方法 , 拉花授 粉 采 在 时, 东边 拉 粉 的人要 跑 在 前边 , 行错 位 进
问带 开沟 机 的三 麦精 量 直播 机 改装 成水
稻 直 播机 , 直 播 制种 杂 交 稻母 本 时 ( 在 催
芽 后)只在播 种机 左右 两边 的一 边播 种 , , 使 直播 的母 本稻 行 幅为 18 ( .米 含沟 ) 宽 1垄 。实 行 这 种 一 边 18米 宽 带 沟 的播 . 种 ,有 两 个作 用 :一 是 能加 快进 排 水速
#
《
》
…
《
谛¨
《
* ‘ …
¨
…
玉米 是 我 县 主 要 粮 饲 兼 用 作 物 之
一
在 8 1 ̄情 况 下起 到 “ 上 促 下 、 根壮 ~5 C 控 发
,
年 种植 面积 2 0多 万亩 。 为提 高
玉米 产 量 , 保 粮 食 安 全 , 进 确 促 养殖 业 的发展 , 县农 业技 术 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合 理施 肥是增 产 的关 键 技术 。 旱地 吨粮 田采 取 的施
肥原 则是 : 方施 肥 , 、 、 合理 搭 配 ; 足基 肥 、 配 氮 磷 钾 施 早
施苗肥 、 施攻 秆肥 、 攻苞 肥 。具体 施 肥方 法是 : 适 重施 基
¥
肥 , 亩每 造施 农 家肥 8 0 10 每 0 ~ 0 0千 克 , 磷 酸钙 2 ~ 0 过 5 3
月下旬 , 时温 度较 高 , 以栽插 不 仅 人 此 所 员紧 张 、 累 , 且成 本 高 。怎 样 才能 保 劳 而
证 制 种杂 交稻 父母 本 花期 相 遇 又节 省 劳 力 和 成本 呢 ?临 海农 场 制种 技 术人 员 和 农 机 人员 经过反 复试 验 ,把宽 36米 、 . 中
1~5 21 千克, 三者比例为 3: : 。 1 3 : 高花 期 相遇 率 ;二 是利 于父 母 本 花期 传 玉米抽雄前 1 o天至此后 2 0天是需 水临界期 , : 对
水 反应 敏感 。水 分适 宜 ,有利 于根 系对 营 养 物质 的吸 收, 促进 支 持 根 大量 生 长 , 强 叶 片 的光 合 强 度 , 累 增 积
同 时 , 注 意 搞 好 中耕 除 草 、 要 防倒 伏 和 病 虫 鼠害 的 防 ^
治工 作 。
六 、 理施肥 灌水 合
为 了保证 父母 本 花 期相 遇 ,以往 制
藏
种 杂 交稻 采取 先 父后 母 栽插 ,父本 比例 小 , 本 比例较 大 , 母 由于母 本 栽 插适 逢 6
《 《 : 噍 … … 《
里 二
《 … … … ~
: 皇 二 垒 ! 适 二 璺
… … 0
丝堑
制 种 杂交 稻栽 培 , 年来 实行 的是 东西 向横 行 人工 栽 历 插, 这种 栽 培方 法 的好 处 , 是有 利于 拉花 授 粉 , 是易 于 一 二
塑 I
《 《 … 啦 。 糟 《 …
皇 i y 1 电 : — 81— 1 二 l h@2 : W 6 话) 68863 ( 668 8 1 0
… 《 》
本 编 :文 栏 辑黄 思
)糍 … 《 《 《 ‘ ~ 《 ~
,
《
*
》
粒 、 碎 粒 、 杂 粒及 虫 咬粒 等 , 破 混 以确 保 种 子 质 量 。在 这一 基 础上 适 当增 加 播 种 量 , 亩播 种 25 3千 克 , 每 .~ 穴
花粉 传 播 ( 正值 夏 天 , 东南 风 多 )但 难 以实 现 大 面积 机 械 , 操 作 。为 了解 决这 一 难题 , 今年 江苏 省农 垦 临海 农 场试 行
拉花 粉 , 这样 有利 于花 粉 的传播 。 今 年 ,该 场 采用 水 稻精 量 直播 机播 种 制 种 田母本 稻后 , 仅省 工 省成 本 , 不 而
且 较好 地 解决 了在炎 热 天气 大批 量 地雇 工 移栽 母 本稻 的难 题 。由于 采用 精 量直 播 机播 种 , 上 科学 管理 , 期相 遇 率达 加 花 到 7 %,异交 结实 率 比人 工 移栽 的制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