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学》临床,蛙肌、神经
生理学学生实验报告..
![生理学学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117a413f111f18583d05ad6.png)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生理学实验报告(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实验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 实验目的1.学习机能学实验基本的组织分离技术;2.学习和掌握制备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方法;3.了解刺激的种类。
[2] 实验原理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恒温动物相似,若将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其兴奋性在几个小时内可保持不变。
若给神经或肌肉一次适宜刺激,可在神经和肌肉上产生一个动作电位,肉眼可看到肌肉收缩和舒张一次,表明神经和肌肉产生了一次兴奋。
在机能学实验中常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和肌肉收缩的特征等,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机能学实验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
[3] 实验对象蛙[4] 实验药品任氏液[5] 仪器与器械普通剪刀、手术剪、眼科镊(或尖头无齿镊)、金属探针(解剖针)、玻璃分针、蛙板(或玻璃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电子刺激器。
[6] 实验方法与步骤①破坏脑、脊髓取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勿用手搓)。
左手握住蛙,使其背部向上,用大拇指或食指使头前俯(以头颅后缘稍稍拱起为宜)。
右手持探针由头颅后缘的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椎管(图3-1-1)。
然后将探针改向前刺入颅腔内,左右搅动探针2~3次,捣毁脑组织。
如果探针在颅腔内,应有碰及颅底骨的感觉。
再将探针退回至枕骨大孔,使针尖转向尾端,捻动探针使其刺入椎管,捣毁脊髓。
此时应注意将脊柱保持平直。
针进入椎管的感觉是,进针时有一定的阻力,而且随着进针蛙出现下肢僵直或尿失禁现象。
若脑和脊髓破坏完全,蛙下颌呼吸运动消失,四肢完全松软,失去一切反射活动。
此时可将探针反向捻动,退出椎管。
如蛙仍有反射活动,表示脑和脊髓破坏不彻底,应重新破坏。
图2-1-1 捣毁蟾蜍脊髓②剪除躯干上部、皮肤及内脏用左手捏住蛙的脊柱,右手持粗剪刀在前肢腋窝处连同皮肤、腹肌、脊柱一并剪断(图3-1-2),然后左手握住蛙的后肢,紧靠脊柱两侧将腹壁及内脏剪去(注意避开坐骨神经),并剪去肛门周围的皮肤,留下脊柱和后肢(图2-1-3)。
牛蛙机能实验报告分析(3篇)
![牛蛙机能实验报告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49ba9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2.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牛蛙作为生理学实验中常用的动物模型,其心脏、神经肌肉系统等生理机能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对牛蛙进行离体心脏灌流实验、神经肌肉标本制备实验等,旨在分析牛蛙的心脏功能、神经肌肉兴奋传导等生理学特性。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牛蛙心脏生理特性,分析不同离子及药物对离体蛙心脏的影响。
2. 掌握神经肌肉标本制备方法,研究神经肌肉兴奋传导规律。
3. 探讨牛蛙生理学实验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三、实验方法1. 离体心脏灌流实验- 实验对象:牛蛙- 实验材料:BL-420机能实验系统、蛙心夹、机械-电换能器、铁支架、试管夹、蛙心插管、蛙手术器械、滴管、烧杯、棉线、任氏液、0.65% NaCl、1% KCl、1:10000去甲肾上腺素、1:100000乙酰胆碱等溶液、3% 乳酸、2.5% NaHCO-3。
- 实验步骤:1. 制备蛙心插管,将插管插入牛蛙心脏,进行灌流。
2. 改变灌流液的组成成分,观察心脏活动变化。
3. 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NaCl、KCl、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溶液,观察心脏活动变化。
2. 神经肌肉标本制备实验- 实验对象:牛蛙- 实验材料:RM624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张力换能器、标本槽、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丝线、棉球、任氏液、乙酰胆碱液。
- 实验步骤:1. 制备蛙腹直肌标本,将其悬挂于盛有任氏液的标本槽中。
2. 配制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溶液,观察标本收缩力变化。
3. 绘制量效曲线,求EC50、pD2。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离体心脏灌流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改变灌流液的组成成分对离体蛙心脏活动有显著影响。
当灌流液中Na+浓度增加时,心脏收缩力增强;K+浓度增加时,心脏收缩力减弱;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均能增强心脏收缩力。
- 分析:Na+是维持心脏兴奋和收缩的重要离子,K+则对心脏兴奋和收缩具有抑制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作为心脏兴奋剂,能增强心脏收缩力。
《机能实验学》临床-蛙肌、神经
![《机能实验学》临床-蛙肌、神经](https://img.taocdn.com/s3/m/3333cf17aaea998fcd220e21.png)
【实验原理】
当刺激强度增大到某一值时,肌肉出 现最大收缩反应。刚能引起肌肉出现最 大收缩的最小刺激强度称最大刺激强度
肌肉一次单收缩的过程包括潜伏期、 缩短期和舒张期。改变刺激频率,当刺 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将出现不 完全强直收缩;当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 缩短期,将出现完全强直收缩。
【实验对象】
【实验项目】
3、神经兴奋不应期的测定
*随着双刺激波间隔的减小,前后两个双 相动作电位逐渐靠近。当第二个动作电位幅 度开始降低时,此时第二个与第一个刺激方 波的时间间隔(波间隔)即为不应期。当第 二个动作电位消失时,此时的“波间隔”为 绝对不应期近似值。不应期减去绝对不应期 即为相对不应期。复合动作电位的超常期和 低常期判断误差大。记录不应期、绝对不应 期和相对不应期的时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项目】
3、神经兴奋不应期的测定
*点击“实验”菜单,选择“肌肉神经” 栏目中“神经干兴奋不应期的自动测定”项, 系统即自动设置好实验参数、弹出刺激器对 话框并处于记录状态。用鼠标点击刺激器对 话框中的“开始刺激”键,系统即自动以双 刺激脉冲输出,并产生前后两个双相动作电 位。双刺激的波间隔从20ms 开始逐步减小, 直至减小到0.3ms。
2、学习肌张力的记录方法。 3、观察刺激强度与频率对肌 肉收缩的影响。
【实验原理】
提问:
﹡兴奋性的概念 ﹡兴奋性的衡量指标是什么?
两者关系?
【实验原理】
活的神经肌肉组织具有兴奋性,能接受刺 激产生兴奋。骨骼肌收缩是其兴奋的外在表 现。肌肉的收缩强度和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与 刺激的强度和频率有关。
一块肌肉中各条肌纤维的兴奋性并不相同, 当电刺激肌肉时,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 引起肌肉收缩。刚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最小刺 激强度称阈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 强度的增大,肌肉收缩也逐步增大,这些超 过阈强度的刺激称阈上刺激;
《机能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临床等)
![《机能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临床等)](https://img.taocdn.com/s3/m/7a6d359f6bec0975f465e23f.png)
《机能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等专业使用)Ⅰ前言机能实验学是以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为基础,通过对三学科实验教学的优化、融合、重组形成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实践课,是以动物实验和人体功能观察为手段,探讨人体机能活动规律及其在疾病状态或药物干预下的变化规律及其机制的综合性实验课程,是机能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实验技能、基本的经典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掌握常用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局部手术操作;掌握常用实验溶液的配制方法:学会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数据处理;学会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整理和实验报告的正确书写,从而提高对功能学科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科学思维的能力,培养对科学工作严谨求实的作风,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临床妇产、急救医学、眼耳鼻喉科学、医学美容、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法医学专业(方向)医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中每一实验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68学时。
四使用教材:《机能学实验指导》,自编,石京山,4版,2006年。
Ⅱ正文实验一概述一教学目的(一)明确机能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做好每一次实验,在实验中不断掌握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掌握BL-410、BL-420E和ASB240U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操作。
《人体生理学实验》牛蛙
![《人体生理学实验》牛蛙](https://img.taocdn.com/s3/m/d1d3c430f111f18583d05a77.png)
人体生理学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2:掌握生理学实验手术常用器械的使用和基本操作方法;3:学习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操作;二、实验原理:1:生理学实验中常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 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和肌肉收缩的特征;2:蛙的离体组织、器官保持活性所需的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盒掌握; 3:任氏液是比较接近两栖动物内环境的液体,可以用来延长蛙心脏在体外 跳动时间,保持其它离体组织器官生理活性等;三、实验设备及材料:对 象:牛蛙设 备: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眼科镊、毁髓针、玻璃分针)、 玻璃板、锌铜弓、培养皿、滴管、任氏液、粗剪刀、蛙板、蛙 钉、粗棉线药品与试剂:任氏液四、实验方法:1.制备离体蛙心(1)取一只蛙,捣毁脑和脊髓,将蛙仰卧固定于蛙板上。
从剑突下将腹部 皮肤向上剪开,然后剪开胸骨,打开心包,暴露心脏,分离左、右主 动脉。
(2)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根线,此头端结扎作插管时牵引用,在主动脉干班 级 11应用心理 姓 名 张红 学 号 2011326670130 实验日期 2012.10.12 指导教师 胡信奎 实验名称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作下方穿一根线,在动脉圆锥上系以松结用于结扎固定蛙心管。
(3)左手持左主动脉上方的结扎线,用眼科剪在松结上方左主动脉根部剪一小口,右手将盛有少许任氏液的大小适宜的蛙心管由此切口处插入动脉圆锥。
插管头到达动脉圆锥时,用镊子夹住动脉圆锥少许,将插管拔出后退,并转向心室中方向,镊子向插管的平行方向提拉,心室收缩期时将插管插入心室。
蛙心插管进入心室后管内任氏液的液面会随心室的收缩而上下波动。
蛙心插管进入心室后,用预先准备好的松结扎紧,扎线系在蛙心插管的侧钩上打结并固定。
剪断主动脉左右分支。
注意:勿扎住静窦脉,插管不可插入过深,以免心室壁堵住下口。
(画心室图,见26页)(4)轻轻提起蛙心插管以略高心脏,用一线在动脉干与腔脉交界处作一结扎,结扎线应尽量下压,以防伤及动脉干,在结扎处外侧剪断所有组织,将蛙心游离出来。
生理实验:实验三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及骨骼肌收缩性质观察
![生理实验:实验三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及骨骼肌收缩性质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b830f908561252d381eb6e3e.png)
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 • 蟾蜍(中华蟾蜍指名亚种,Zhuoshan Toad)
2、药品(drug) • 任氏液
• 任氏液由无机盐和蒸馏水配置而成,每 升溶液含NaCl 6.5g、KCl 0.14g、CaCl2 0.12g,、NaHCO3 0.20g、NaH2PO4 0.01g。 任氏液的理化特性与蛙的组织液近似。 可用于蛙的组织、器官润湿和营养。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实验原理
-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
刺激器
输入通道
+-
R1- Rr1+ R2- R2+
S
Δt
传导速度测定 υ= SAC
Δt
实验步骤
1、制备坐骨神经干
1
• 蟾蜍下肢背面向上置于蛙板上,剪去
尾椎;
• 标本腹面向上,用玻璃分针分离脊柱
两侧神经丛,用线在近脊柱处结扎,
剪断神经;
• 将神经干从腹面移向背面。标本背面
刺激神经使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兴奋延神经纤维传到通过神经肌接头的化学传递使肌肉终板膜上产生终板电位终板电位可引起肌肉产生兴奋即动作电位传遍整个肌纤维再通过兴奋收缩偶联使肌纤维中粗细肌丝产生相对滑动宏观上表现为肌肉收缩
实验三 蟾蜍坐骨神经-腓 肠肌标本制备及骨骼肌收
缩性质观察
实验目的
• 掌握制备具有正常收缩功能的蛙类坐骨神经腓肠 肌标本的基本操作技术。掌握蛙类手术器械的使 用方法,制备完好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向上固定,从大腿至跟腱分离坐骨神 经。坐骨神经标本置任氏液中备用。
2
3
实验步骤
2、仪器连接和参数
• 神经干标本盒两对引导电极分别接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1、 2通道。 开机,选择实验-肌肉神经-神经干兴奋传导速度测 定。仪器参数:1、2通道时间常数0.02s、滤波频率3KHz、 灵敏度5mV,采样频率:100KHz,扫描速度:0.2ms/div。 单刺激激方式,刺激幅度1.0V,刺激波宽0.1ms,延迟1ms, 同步触发。
生理实验五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作及刺激与反应的关系
![生理实验五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作及刺激与反应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c800adb551810a6f52486ba.png)
实验目的:
• 掌握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 应用电刺激方法测出肌肉阈刺激、阈上刺
激与最适刺激的强度值
• 了解刺激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实验原理
• 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恒温
动物相似,其离体组织器官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 单,并且易于控制和掌握,因此在生理试验中常用 蟾蜍或蛙类的离体组织器官作为试验标本。蛙类坐 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研究神经冲动和肌肉收缩机
3.
当刺激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肌肉收缩的幅度与之成正比。因为坐骨神经干中含有数千 万条粗细不等的神经纤维,其兴奋性各不相同。弱刺激只能使其中少量兴奋性高的神经纤维 先兴奋,并引起它所支配的少量肌纤维收缩。
4.
随着刺激强度逐渐增大,发生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逐渐增多,其所引起收缩的肌纤维数目亦
增多,结果肌肉收缩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刺激达到某一强度时,神经干中全部
•
刺激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其中,刺激强度就是
电刺激的脉冲电压,刺激时间就是某个单刺激所持续的时间。
• 1. 2.
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固定刺激的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 单根神经纤维或肌纤维对刺激的反应是“全或无”式的。 但在神经纤维肌肉标本中,则表现为当刺激强度很小时(阈下刺激),不能引起神经纤维动 作电位的产生和肌肉的收缩;
① 单收缩曲线
② 复合收缩 ③ 强直收缩
注意事项
• 在制备标本时,避免过度牵拉、手或金属器械触碰神经干;不 能使动物皮肤分泌物,血液等污染神经和肌肉,不可用水冲洗, • 制备标本及实验中,随时用任氏液润湿神经和肌肉,防止干燥。 • 刺激参数确认后,再进行刺激,防止神经肌肉损伤。 • 每改变一次刺激频率后,应休息0.5-1 min, 每次刺激 • 不要超过3-4 秒,以免标本疲劳。 • 选择刺激时,选程控刺激 • 刺激时注意观察肌肉的反应
机能学实验设计 溶液PH值对蛙坐骨神经3
![机能学实验设计 溶液PH值对蛙坐骨神经3](https://img.taocdn.com/s3/m/8f9e2022ccbff121dd36833a.png)
广东药学院机能实验第四室1组临床医学10(3)班组员:黎楚杏袁汝康刘伟珍苏彩凤神经内环境PH值对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收缩的影响【实验目的】神经内环境PH值对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收缩的影响【实验原理】1、离体的神经—腓肠肌肉标本在一定条件下,能保持其特有的生理特征。
经查阅现阶段我们的教材与实验设计中是都是测定不同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能力的影响。
而内环境PH值的变化是否对肌肉收缩也产生很大影响,在现目前的实验教材中并无太多介绍,对此的研究也不是很多。
本设计实验主要通过不同PH值的任氏液对肌肉收缩产生的影响。
2.、蛙类动物内环境的PH值在6.5—7.0之间,内环境PH值的的改变会神经传导纤维上Na+--K+通道蛋白的活性,从而Na+、K+进出细胞的量会减少。
Na+内流的减少会影响动作电位0期除极化,使得动作电位幅度也相应下降,即动作电位的上升支相比正常动作电位时的上升支会比较低。
由于动作电位的下降支是由钾离子外流所致,所以当钾外流降低时,动作电位的下降支没有下降到正常值,造成动作电位的异常。
而电位复极化的不完全导致传导至神经-肌接头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异常,影响接头前膜去极化,使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异常,Ga2+进入神经末梢减少,突触囊泡与接头前膜融合不足、乙酰胆碱释放减少,乙酰胆碱结合并激活Ach受体通道异常,Ach被胆碱酯酶分解异常,使得终板膜对Na+、Ka+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肌膜动作电位异常,因此影响肌肉的收缩功能。
通过观察肌肉的收缩功能的变化来反应内环境PH值的变化对神经活性的影响【实验对象】蛙【实验器材及材料】18只青蛙、蛙类常用手术器械,张力换能器,肌动器(肌槽),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铁架台,双凹夹,任氏液,PH计,浓盐酸(氯化氢的质量分数在38%左右),NaOH固体,10ml滴量管,容量瓶(100ml)、小烧杯,玻璃棒,蒸馏水,天平,棉线等。
【实验方法】一,药物的配置:、1、配置浓度为2%HCl溶液用10ml滴量管吸取浓盐酸溶液5.25ml滴加在100ml的容量瓶,再滴加蒸馏水至90ml左右,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混匀,再用胶头滴管吸取蒸馏水滴加至100ml刻度处2、2%NaOH溶液用天平称取2gNaOH固体,置于100ml的容量瓶中,再加入蒸馏水90ml左右,用玻璃棒搅拌是NaOH固体溶解,再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00ml刻度处3、配置PH值不同的任氏液1)校整PH计,先将“PH—mv”开关拨到PH位置。
机能实验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和兴奋不应期的测定
![机能实验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和兴奋不应期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1c730a4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d.png)
【实验目的与原理】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蛙类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记录方并观察几种因素对 动作电位波形的影响,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与不应期,并观察神经干 动作电位的兴奋性变化以及损伤后波形的改变。
当前第5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9点
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全或无”特性,即动作电位幅度不随 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引起动作电位产生的刺激需要有一定强度,刺激达不到阈强 度,动作电位就不出现;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就引发动作电位,而且动作电位的幅度也就 达到最大值,再继续加大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幅度不会随刺激的加强而增加;(二)可扩 布性,即动作电位产生后并不局限于受刺激部位,而是迅速向周围扩布,直至整个细胞膜都 依次产生动作电位.因形成的动作电位幅值比静息电位到达阈电位值要大数倍,所以,其扩 布非常安全,且呈非衰减性扩布,即动作电位的幅度、传播速度和波形不随传导距离远近 而改变.动作电位幅度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的原因主要是其幅度大小接近于K+ 平衡电位与Na+平衡电位之和,以及同一细胞各部位膜内外Na+、K+浓差都相同的原故.
4.如何记录神经干动作电位?神经功干动作电位波形与神纤维作电位有何不同?
神经组织是可兴奋的组织,当收到阈强度的刺激时,膜电位将发生一短暂的变化,即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可沿神经纤维 传导,使已兴奋的部位的神经细胞外表面带负电,未兴奋部位带正电。如果将两个引导电极分别置于正常的神经干表面 (细胞外记录),当神经干兴奋从一端向另一端传导依次通过这两个记录电极时,则可记录到两个方向相反的电位偏转 波形,此即神经干的动作电位,形成的波形为双向,而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记录为细胞内记录,将无关电极置于细胞外, 记录电极插入细胞内,记录到的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时程很短,呈尖峰状单波形。神经干动作电位是用细胞外记录法记录 到的已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的电位差。
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及不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及不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f4fc17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1.png)
机能学实验课教案机能学基础一、实验学概述机能实验学,也叫实验生理学。
它是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三门学科的实验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门新型的实验性课程。
它的内容不但包括各科实验中的一些经典实验,比如生理学实验: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及不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和离体蛙心灌流实验;药理学实验:PD2的测定、药物半衰期的测定、钙镁拮抗、有机磷中毒及解救;病理生理学实验如休克实验。
它还包括一些综和性的实验如心衰、肾衰和呼衰,这些实验通过对各种动物的正常状态、病理模型复制、药物解救,把生理、病理生理、药理三门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
通过这些实验的学习,不但可以巩固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仪器器械的使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为以后进入临床打好基础。
二、机能学实验的基本要求1.实验前要复习一下与本次实验有关的生理、药理和病理生理三学科的知识,预习一下实验讲义,想一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以便在实际操作中及时纠正。
2.实验中⑴要遵守课堂纪律,不要迟到早退,不要在课堂上大声喧哗,保持正常的课堂秩序。
⑵爱护我们的实验仪器设备,特别是今天要用到的微机、张力换能器,其中的生物信号采集软件不太好使用。
⑶爱惜我门的实验器械,领器械时仔细检查,发现有损坏的器械,及时向老师反应。
⑷仔细耐心地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结果;对于实验结果,应做如下思考:①取得了什么结果?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③出现这种结果有何实际或理论意义?④出现非预期结果的原因何在?3.实验后⑴班长要安排同学值日,把实验室整理干净。
⑵同学门自己要填写实验记录,清洗器械,把桌子擦干净,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报告的书写文字简练,通畅,书写清楚,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四、实验室守则要求同学们自己学习。
软件的使用上区1、标题栏2、菜单栏输入信号CH1、2、3、4通道可接受压力、张力、动作电位、神经放电、肌电、脑电、心电、慢速电信号、呼吸及温度等生物信号。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009724f7e21af45b307a870.png)
生理学实验报告封面信息丢失实验一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方法2、掌握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操作技术,为此后有关的神经肌肉实验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恒温动物相似,将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其兴奋性在几个小时内可保持不变。
若给神经或肌肉一次适宜刺激,可在神经和肌肉上产生一个动作电位,肉眼可看到肌肉收缩和舒张一次,表明神经和肌肉产生了一次兴奋。
在机能学实验中常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和肌肉收缩的特征等。
三、实验对象、器材及药品实验对象:蛙实验药品:任氏液实验器材:普通剪刀、手术剪、眼科镊(或尖头无齿镊)、金属探针(解剖针)、玻璃分针、蛙板(或玻璃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电子刺激器。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双毁髓:左手握蟾蜍,背部向上。
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压住躯干的背部,使头向前俯;右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中线向后方划触,触及两耳后腺之间的凹陷处即是枕骨大孔的位置。
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枕骨大孔,然后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以毁脑组织。
再将毁髓针退至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刺入椎管,以捣毁脊髓。
脊髓彻底捣毁时,可看到蟾蜍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此时的动物为双毁髓动物。
2、剥制后肢标本:左手持手术镊提起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右手持手术剪横向剪断皮肤,然后往后肢方向撕剥皮肤。
剪开腹壁肌肉,用手术镊提起内脏,翻向头部,在看清支配后肢的脊神经发出部位后,于其前方剪断脊柱。
3、分离两后肢:将去皮的后肢腹面向上置于解剖盘上,右手持金冠剪纵向剪开脊柱,再剪开耻骨联合,使两后肢完全分离。
4、分离坐骨神经:将一侧后肢的脊柱端腹面向上,用玻璃分针沿脊神经向后分离坐骨神经,股部沿腓肠肌正前方的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裂缝,找出坐骨神经,剪断盖在上方的梨状肌,完全暴露坐骨神经,剪去支配腓肠肌之外的分支,再剪去脊柱及肌肉,只保留坐骨神经发出部位的一小块脊柱骨。
机能实验学 蛙类基本操作、肌肉收缩性质实验报告
![机能实验学 蛙类基本操作、肌肉收缩性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b1cb9d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b.png)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蛙类基本操作、肌肉收缩性质1.实验目的学习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观察骨骼肌的收缩形式,掌握神经冲动的频率与强度和肌肉收缩强度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掌握阈刺激、最适刺激的概念和对应电压的测定方法掌握单收缩和强直收缩的概念和在软件中对应的波形2.实验原理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刺激需在强度、持续时间、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中的某一方面达到最小值。
阈值:如果刺激时间一定,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或阈强度,刺激强度低于阈值的刺激无法引起组织兴奋。
最大收缩:将刺激强度逐步增大,肌肉收缩反应也相应增大,当肌肉收缩不再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大时的收缩,称最大收缩,此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最适刺激。
单收缩:整块骨骼肌或单个肌细胞受到一次短促的刺激时,先是产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出现一次机械收缩,称为单收缩。
强直收缩:如果给肌肉以连续的脉冲刺激,当刺激频率增加到某一限度时,后来的刺激在前一次收缩未结束前即到达肌肉,于是肌肉在自身尚处于一定程度的缩短或张力存在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收缩,发生所谓的收缩融合,称强直收缩。
强直收缩的幅度和时间均大于单收缩。
3.材料与方法3.1实验对象牛蛙3只3.2实验器材与试剂器材:蛙类手术器械2套,刺蛙针1根,锌铜弓1只,玻璃分针2根,万能支架,任氏液,医用计算机实验系统,张力换能器3.3实验方法与步骤(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用刺蛙针穿过枕骨大孔捣毁牛蛙脑组织和脊髓,用大剪刀除去牛蛙坐骨神经以上的躯干,剥去牛蛙表皮,将标本以腓肠肌向上的方式固定在蛙板上。
用玻璃分针游离坐骨神经,用大剪刀截去股骨下端1.5cm以上除坐骨神经以外的部分。
用玻璃分针分离出腓肠肌后,取手术线穿过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间隙,采取器械打结方式在腓肠肌和肌腱连接处打手术结,用组织剪剪去其余部分得到与坐骨神经相连的腓肠肌,即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2)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影响:用锌铜弓刺激坐骨神经,观察标本腓肠肌是否收缩,若腓肠肌收缩则标本活性良好。
蛙神经实验报告
![蛙神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573f5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c.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蛙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掌握蛙神经实验的操作方法;3. 通过观察蛙神经系统的兴奋传导和反射等现象,加深对神经生理学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神经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系统之一,主要由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神经冲动。
神经纤维是神经元的长轴突,负责将神经冲动传递到靶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到支持和营养作用。
在实验中,通过观察蛙神经系统的兴奋传导和反射等现象,可以了解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过程,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青蛙、任氏液、蛙板、镊子、剪刀、解剖针、玻璃分针、显微镜、刺激器等;2. 实验仪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刺激器、放大器、记录仪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准备工作:将青蛙放入装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保持蛙的生理活性。
用解剖针从蛙的背部穿入,穿过颅骨,暴露出脑和脊髓。
用剪刀剪开蛙的头部皮肤,暴露出脑和脊髓。
用镊子轻轻夹住脑和脊髓,用解剖针将脑和脊髓从颅骨中取出。
2. 观察蛙神经系统的兴奋传导:(1)将蛙的脊髓固定在蛙板上,用刺激器对蛙的脊髓进行电刺激;(2)观察蛙的脊髓反应,记录刺激强度与反应的关系;(3)逐渐增加刺激强度,观察蛙的脊髓反应,记录刺激强度与反应的关系。
3. 观察蛙神经系统的反射现象:(1)将蛙的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暴露出来,用刺激器对坐骨神经进行电刺激;(2)观察腓肠肌的反应,记录刺激强度与反应的关系;(3)逐渐增加刺激强度,观察腓肠肌的反应,记录刺激强度与反应的关系。
4. 观察蛙神经系统的传导速度:(1)将蛙的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暴露出来,用刺激器对坐骨神经进行电刺激;(2)用放大器和记录仪记录刺激强度与传导速度的关系;(3)逐渐增加刺激强度,观察传导速度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蛙神经系统的兴奋传导: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蛙的脊髓反应逐渐增强。
蛙类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3篇)
![蛙类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93d50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f.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 理解神经肌肉兴奋传导的原理。
3. 研究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蛙离体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4. 学习使用生理记录装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机能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其兴奋性在任氏液中可以保持数小时。
当给予适宜的刺激时,神经和肌肉上会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引起肌肉收缩。
通过改变刺激强度和频率,可以观察肌肉收缩的变化,从而了解刺激参数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蛙2. 实验药品:任氏液3. 仪器与器械:BL-420F生理记录装置、张力换能器、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装置、剪刀、手术剪、眼科镊、金属探针、玻璃分针、蛙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电子刺激器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1.1. 洗净实验动物,取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勿用手搓)。
1.2. 双毁髓:左手握住蛙,使其背部向上,用大拇指或食指使头前俯(以头颅后缘稍稍拱起为宜)。
右手持探针由头颅后缘的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椎管,然后将探针改向前刺入颅腔内,左右搅动探针。
1.3. 剥制后肢,分离一侧后肢。
1.4. 分离坐骨神经,穿线备用。
1.5. 游离腓肠肌,肌腱结扎备用。
1.6. 标本检验:检查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是否完整,有无损伤。
2. 连接实验装置2.1. 将换能器的输出线接至BL-420F生理记录装置的1通道。
2.2. 保护电极接至电脉冲输出通道。
2.3. 将制备好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棉线的另一端接在张力换能器上。
2.4. 将坐骨神经通过保护电极接至电脉冲刺激输出通道。
2.5. 腓肠肌肌腱端的棉线与张力换能器簧片相连,保持适度松紧并与桌面垂直。
3. 实验记录3.1. 开机后进入实验,先用单刺激,找出阈强度、最适刺激强度。
3.2. 固定最适刺激强度,用连续单刺激,找出出现完全强直收缩时的最小刺激频率。
3.3. 记录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下肌肉收缩的张力值。
最新生理学实验报告2蛙腓肠肌与刺激频率、强度的关系.
![最新生理学实验报告2蛙腓肠肌与刺激频率、强度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680b8ffa2161479161128ae.png)
生理学实验报告2蛙腓肠肌与刺激频率、强度的关系.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一、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二、骨骼肌收缩的实验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老师:实验人:院系专业:学号:2010年10月20日实验内容一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4-1)【实验目的】1、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与双毁髓的方法。
2、学习并掌握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实验原理】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恒温动物相似,而其离体组织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
因此在实验中常用蟾蜍或青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观察兴奋与兴奋性、刺激与肌肉收缩等基本生理现象和过程。
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室生理学实验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实验器材】常用手术器械(包括粗剪刀、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金属探针、玻璃分针)、固定针、锌铜弓、蜡盘、培养皿、废物缸、棉线、纱布、滴管、任氏液。
【实验对象】蛙【实验步骤】1、毁脑和脊髓取青蛙一只,用纱布包裹青蛙的四肢和躯干,露出头部。
左手握住青蛙,并用食指按压头部前端,拇指按压背部使头部前俯;右手找到青蛙枕骨大孔所在位置。
将探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刺破皮肤即进入枕骨大孔,这时将探针由枕骨大孔转向头方,向前探入颅腔内,然后向各个方向搅动探针,以捣毁脑组织。
如探针确实在颅腔内,可感觉出针在四面皆壁的腔内。
脑组织捣毁后,将探针退出,在由枕骨大孔刺入并转向尾方,与脊髓平行刺捻入椎管,以破坏脊髓。
椎管较细,故若已刺入椎管针则不能摆动。
脊髓被破坏时蛙腿后瞪挺直。
要确定脑和脊髓是否完全被破坏可检查蛙四肢肌肉紧张性是否完全消失。
2、剥制后肢标本自青蛙两侧腋部以下完全剥离皮肤(注意:可事先剪去尾椎末端及泄殖腔附近的皮肤,使剥离更容易)。
而后倒提蛙腿,使其头部向下,用手术间横向剪开腹部肌肉,看清脊神经后,用粗剪刀剪断脊柱(注意勿损伤坐骨神经)。
把标本浸泡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将手及用过的剪刀、镊子等全部手术器械洗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项目】
1、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
﹡以后每点击“开始刺激” 键一次,波形 即刷新一次。同时,系统自动将每幅波形作 为一个子文件保存起来(为临时文件,退出 系统前应正式保存文件),以后翻页查找。
﹡改变刺激强度,观察动作电位的波形: 调节刺激模式为“强度递增”,同步触发 打钩,强度递增量为0.3,强度为0。点击 “开始刺激”键,观察动作电位的变化,直 至动作电位不再增大,点击 “开始刺激”为 止。记录阈强度、最大刺激强度(“停止记录”后进入
【实验原理】
本实验所引导的动作电位为许多阈值不同 的神经纤维所组成的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其动作电位的幅值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 的增大而增高;由于在神经干表面放置两对 引导电极,根据上下线相应两个动作电位的 时间差可计算神经干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利用参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相继刺激,改变其 刺激间隔的时间,观察第二个刺激所引起的 动作电位幅度变化,可以判定神经组织的兴 奋性的变化。
2、学习肌张力的记录方法。 3、观察刺激强度与频率对肌
肉收缩的影响。
【实验原理】
提问:
﹡兴奋性的概念 ﹡兴奋性的衡量指标是什么? 两者关系?
【实验原理】
活的神经肌肉组织具有兴奋性,能接受刺 激产生兴奋。骨骼肌收缩是其兴奋的外在表 现。肌肉的收缩强度和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与 刺激的强度和频率有关。 一块肌肉中各条肌纤维的兴奋性并不相同, 当电刺激肌肉时,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 引起肌肉收缩。刚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最小刺 激强度称阈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 强度的增大,肌肉收缩也逐步增大,这些超 过阈强度的刺激称阈上刺激;
蛙。
【实验用品】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换能 器,蛙手术器械,铁支架,双凹夹, 肌槽,任氏液,滴管,培养皿,细线, 纱布,刺激电极,银针。
【实验方法】
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实验1 2、标本、仪器连接: ﹡张力换能器接于RM6240通道1输入口,刺激 电极接RM6240的刺激器输出口。 ﹡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股骨残端插入肌槽 固定孔内,神经搭在肌槽的刺激电极上。 ﹡将腓肠肌肌腱上的结扎线与张力换能器的 金属片相连。张力换能器标签面朝上,操 作柔和,勿损伤受力片。调节张力换能器 位置,使之与肌腱结扎线垂直,松紧适当 ﹡将刺激器的输出与肌槽刺激电极相连。
﹡点击“实验”菜单,选择“肌肉神经”栏 1.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目中“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项,系 统即自动设置好实验参数,并弹出刺激器对话 框。 ﹡点击系统的“开始示波”键,观察曲线。 (与实验4比较)。 ﹡可先增大刺激器对话框中的“强度”(0.1V) 和“强度增量”(0.05V);在“标尺及处理区”的 “显示刺激标注”中选择“强度”标注;试找阈 下刺激. ﹡点击系统的“开始记录”键,进入记录状
【注意事项】
1、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注 意事项见实验1。 2、标本装入肌槽时神经干应与每个
电极密切接触,且不可打折。
3、标本与张力换能器连接时操作要
柔和,勿损伤换能器受力片。
4、张力换能器标签面朝上;换能器
与肌腱结扎线垂直,松紧适当。
【思考题】
1、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刺
激强度,肌肉收缩的幅度也增加?
实验对象】
蛙。
【实验用品】
蛙手术器械,任氏液,滴管, 培养皿,丝线, 纱布。
【实验方法】
1、破坏脑和脊髓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 3、剥皮
【实验方法】
4、分离两腿
5、游离坐骨神经
6、检查标本兴奋性
【注意事项】
1、避免蟾蜍体表毒液污染标本。 2、分离神经时要用玻璃分针,不能 用金属器械触碰或夹持,以免损伤标本。 3、在操作过程中,应经常给神经和
3、神经兴奋不应期的测定
*点击“实验”菜单,选择“肌肉神经” 栏目中“神经干兴奋不应期的自动测定”项, 系统即自动设置好实验参数、弹出刺激器对 话框并处于记录状态。用鼠标点击刺激器对 话框中的“开始刺激”键,系统即自动以双 刺激脉冲输出,并产生前后两个双相动作电 位。双刺激的波间隔从20ms 开始逐步减小, 直至减小到0.3ms。
【实验项目】
2.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点击“实验”菜单,选择“肌肉神经”栏 目中“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项,并 选择常规实验项,系统即自动设置好实验参数、 弹出刺激器对话框。 ﹡点击系统的“开始示波”键,观察曲线。 ﹡设置最适宜的刺激强度(1-2V)和频率增 量(2-3Hz)。 ﹡点击系统的“开始记录”键,进入记录状 态。
肌肉滴加任氏液,防止表面干燥而影响 标本兴奋性。 4、标本制成后须放在任氏液中浸泡 数分钟,使标本兴奋性稳定后 再开始实验。
【思考题】
用各种刺激检验坐骨神经-腓
肠肌标本兴奋性时,为什么要从 神经中枢端开始?
实验2
刺激与反应 P69
【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蛙或蟾蜍坐骨
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肌肉
收缩形式有何变化?为什么?
3、为什么刺激坐骨神经能引起
腓肠肌发生收缩?
实验3 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兴奋
传导速度及不应期的测定
P73
【实验目的】
学习神经干动作电位的细胞外
引导记录方法,了解电生理实验的
基本技术,观察并分析神经干复合
动作电位的波形及刺激强度对神经
干动作电位的影响,测定神经兴奋 的传导速度和不应期。
【实验项目】
3、神经兴奋不应期的测定
*系统在不应期自动测定中预设置了若
干组波间隔,每一次刺激产生的波形都以
临时文件自动记录到硬盘上(退出系统前
执行保存命令即可长期保存),以后可用
“Pgup”与“PgDn”翻页查找波形。可以看 到,随“波间隔”的逐步减小,第二个动 作电位向第一个动作电位逐步靠近。
【实验项目】
【实验原理】
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在去极过程 中负电位沿神经纤维表面扩布,当负电位传 到第一个电极时,而第二个电极仍为正电位 即产生电位差,形成上向的电位曲线。当负 电位传到第二个电极时,两个电极间的电位 又相等,电位曲线 回到零电位水平。
【实验原理】
在复极过程中,当第一个电极已复极为正电位 而第二个电极仍为负电位时,又产生第二次电 位差,但方向与第一次相反,形成下向的电位 曲线。待到第二个电极也复极为正电位后,两 个电极间的电位又消失,电位曲线又回到零电 位水平。这就是本实验记录到的双相动作电位 如果在两个记录电极之间阻止神经冲动的传导 使它不能到达第二个 记录电极,就只能记 录到单相动作电位。
【实验结果编辑与打印】
1.保存实验数据:选“文件”中“合并所有子 文件为” →命名并保存文件。 2.重显资料:打开文件→ “反演”(或用 “+/-” “浏览视图”、或利用界面下方的滚动条)。 3.编辑实验数据:“数据编辑”按钮→“数据 剪 辑工具”→“剪切”或“保留剪切” 。 ﹡编辑后的曲线要有:阈下刺激、阈刺激、阈 上刺激、最大刺激;单收缩、复合收缩、不 完全和完全强直收缩的图形(图)。 4.打印实验结果:准备好打印机→“打印模式
【实验项目】
3、神经兴奋不应期的测定
*随着双刺激波间隔的减小,前后两个双 相动作电位逐渐靠近。当第二个动作电位幅 度开始降低时,此时第二个与第一个刺激方 波的时间间隔(波间隔)即为不应期。当第 二个动作电位消失时,此时的“波间隔”为 绝对不应期近似值。不应期减去绝对不应期 即为相对不应期。复合动作电位的超常期和 低常期判断误差大。记录不应期、绝对不应 期和相对不应期的时间。
【实验项目】
2.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点击刺激器对话框中的“开始刺激”键, 刺激器即自动按“频率增量” 递增发出刺激 脉冲。当出现完全强直收缩后,用鼠标点击 刺激器对话框中的“停止刺激”键,再点击 系统的停止记录键(此时系统处于分析状态) ﹡观察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曲线的变化, 分析单收缩、不完全 强直收缩和完全 强直收缩波形。
【实验对象】
蛙。
【实验用品】
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蛙类手术 器械,任氏液,培养皿,滴管,神经 标本屏蔽盒,刺激电极等。
【实验方法】
1、制备蛙坐骨神经干的标本 放置于任氏液中备用。
见书上及示教。
本实验做的是否成功,与 标本做的好坏关系很大。
【实验方法】
2、标本、仪器连接
刺激电极S1、S2分 别接刺激器输出电 r3 缆的正端(红)和 负端(黑);引导电极r1、r1ˊ 分别接通道1输入电缆的负端(绿)和正端 (红);引导电极r32、r2ˊ分别接通道2输 入电缆的负端(绿)和正端(红);通道1 和2的输入电缆地线(黑)均连接于r3。
【实验项目】
1、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
论述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形成机制;说明改变 刺激强度引起动作电位的变化及其变化机制。
【实验项目】
2、神经干兴奋传导速度的测定
*点击“实验”菜单,选择“肌肉神经” 栏目中“神经干兴奋传导速度的测定”项, 系统即自动设置好实验参数、弹出刺激器对 话框,并处于记录状态。用鼠标点击刺激器 对话框中的“开始刺激”键,稍等片刻屏幕 上通道一和通道二均出现“双相动作电位” 波形,可看到两个波形之间存在时间差。调 节灵敏度或刺激强度至获得满意的波形。
【实验项目】
1、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
﹡点击“实验”菜单,选择“肌肉神经” 栏目中“神经干动作电位”项,系统即自动 设置好实验参数、弹出刺激器对话框,并处 于记录状态。用鼠标点击刺激器对话框中的 “开始刺激”键,稍等片刻屏幕上即出现一 屏“动作电位”波形。 ﹡可调节参数控制区的灵敏度,或调节刺 激器中的刺激强度至获得满意的波形。
【实验项目】
2、神经干兴奋传导速度的测定
*用鼠标点击工具条中“传导速度测量”
按钮
,在系统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电
极距离(即r1和r2极性相同的两电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