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教材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当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教材建设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教材编写流程不够规范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材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对于推动教材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教材质量,确保教材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
2. 规范教材编写流程,加强对教材编写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教材编写的专业水平和效率。
3. 加强教材审查和评估,建立健全的教材质量监控机制,确保教材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三、实施方案。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教材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统一领导,协调推进。
2. 完善教材建设管理制度,建立教材建设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明确教材编写的程序和要求,确保教材建设工作有章可循。
3. 提高教材编写人员的素质,加强对教材编写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 强化教材审查和评估,建立教材质量评估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教材内容的审核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5. 加强教材建设工作宣传,通过举办教材建设工作成果展、组织教材建设工作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宣传教材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营造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
四、实施保障。
1. 加强教材建设工作的资金投入,保障教材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完善教材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建立教材建设工作的绩效评价体系,激励和约束教材建设工作的相关人员。
3. 加强对教材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教材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教材建设工作的规范进行。
五、总结。
教材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教材质量、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将按照本方案制定的措施和要求,切实加强对教材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实施管理,全面提升教材建设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教材建设管理 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职 业OCCUPATION专家声音14OCCUPATION2021 10文/袁志勇加强教材建设管理 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教材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是教师组织课堂和实习实训教学的工具,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教材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要求,强调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依法依规推进教材建设。
2021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了《技工院校教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人社厅发〔2021〕12号)(以下简称《细则》)。
《细则》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意见,部署推进技工院校教材建设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它针对技工院校教材管理的工作职责、教材规划、编写、审核、出版与发行、选用与使用、服务与保障、评价与监督等环节做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旨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技工院校的教材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教材建设水平。
加强党对教材的全面领导,突出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教材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基本依据,直接关系到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能否得到落实。
《细则》中明确指出,教材是国家事权,技工院校教材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意志,体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编辑 靳 静EXPERT VOICE专家声音15OCCUPATION 2021 10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办好技工院校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细则》规定,教材编写人员应经所在单位党组织审核同意,并由编写单位集中向社会公示,让那些政治立场坚定,能够辨别并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政治观点和思潮的高水平编写人员投入到教材编写中来,进一步强化与发挥了党组织在教材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及政治领导力作用。
并且强调了技工院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教材以及其他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和涉及国家主权、安全、民族、宗教等内容的教材,实行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核、统一使用。
教材建设举措
教材建设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教材建设举措:
1.教材编写规范化:加强教材编写的规范化管理,制定教材编写的标准和流程,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适应性。
2.教材内容更新: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确保教材内容的时效性和先进性。
可以通过定期修订、补充新知识点等方式来更新教材内容。
3.教材多样化:推广多样化的教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可以开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教材,如电子书、视频教材等。
4.教材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教材评价机制,对教材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
可以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评价、专家评审等方式来进行评价。
5.教材使用效果评估:建立完善的教材使用效果评估机制,对教材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可以通过学生学习成绩、教学质量评价等方式来评估教材使用效果。
6.教材数字化建设:加强教材数字化建设,将传统纸质教材数字化,实现教材的在线阅读、下载和分享。
可以通过建设数字化教材库、推广电子书籍等方式来实现。
7.教材开发合作:加强教材开发合作,与高校、研究机构、出版社等合作,共同开发优质教材。
可以通过联合编写、联合出版等方式来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教材建设需要与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相结合,注重教材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
经过时间的洗礼,改革开放以及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少年儿童教育领域的改革意义重大,在新形势下实现新的发展尤为重要,为了深化教育领域的改革,改善少儿教育水平,我们应
该做出如下努力:
首先,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建立面向少儿的教材体系,重点突出有助于培养年轻孩子一定
能力的新事物,对教材进行审查和更新,不断提高教材质量,保证教材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
其次,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
要促进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化
管理系统、规范的教学、学习和管理的评价体系,以持续改进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再者,要强化学校建设。
学校是少儿接受教育的场所,能够满足少儿的教育需求和学习需
求才能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
应加强学校设施和配置的建设,确保存在最佳教育状态。
最后,还要健全学校管理体制。
要完善教育管理和监督机制,使学校管理处于有效状态,促
进学校教育质量的可持续改善,有利于培养出德智俱全、复合型人才。
深化教育改革将使少儿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特别是教材建设和管理、学校管理和教育
评价体系、学校建设、以及学校管理体制的完善都将极大的改善少儿教育水平。
只有在实
施教育改革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少儿的智力和创造力,才能够实现中国的发展,从而把
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带入一个新的高度,走向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加强教材建设管理
加强教材建设管理
加强教材建设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和加强:
1. 提高教材质量标准:制定明确的教材编写和审定的标准,明确教材的内容、形式和结构要求,确保教材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
2. 加强教材的选用和使用:建立教材选用的程序和机制,确保教材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合理性,并根据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估的反馈,及时更新和改进教材。
3. 加强教材编写的管理:建立健全教材编写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和任务目标,加强对教材编写过程的监督和评估,提高教材编写的质量和效率。
4. 加强教材审定和评估:建立教材审定的程序和机制,确保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政策和教学要求,并对已出版的教材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反馈。
5. 创新教材开发模式:鼓励和支持教师、专家和学生参与教材编写工作,通过教材开发项目和竞赛等方式,激发教材编写的创新活力,提高教材的质量和适用性。
6. 建立教材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建立教材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实现教材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教材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
7. 增加教材建设的投入:加大对教材建设的投入力度,提供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推动教材建设工作的开展和完善。
通过以上措施的加强,可以提高教材的质量和适用性,提升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如何加强教材质量制度建设的建议(一)
如何加强教材质量制度建设的建议(一)如何加强教材质量制度建设的建议引言教材质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有效进行,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当前教材质量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加强相关建设。
以下是针对加强教材质量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提高教材编写水平•建立教材编写专家库,邀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育专家、教师等参与编写工作,确保编写质量。
•引进先进的编写理念和方法,借鉴国内外优秀教材编写经验,积极探索创新编写形式和内容。
完善教材审核机制•加强教材审核力度,确保教材内容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
•成立独立的教材审查委员会,由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组成,对教材进行审核和评估,提高教材审核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加强教材更新与评估•建立健全的教材更新机制,定期对教材内容进行修订和更新,紧跟时代发展和教学需求的变化。
•定期开展教材评估工作,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评审等方式,收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教材质量。
开展教材研究与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材研究活动,开展案例教学研究、教材创新等工作,提高教材质量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加强教材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分享,组织教材研讨会、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促进教材研究水平的提升。
增加教材多样性与适应性•注重教材的多样性,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特长发展。
•加强教材适应性的研究与实践,探索针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群体的教材开发模式,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结论加强教材质量制度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通过提高教材编写水平、完善教材审核机制、加强教材更新与评估、开展教材研究与交流,以及增加教材多样性与适应性,我们将能够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教材质量制度,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
补充建议:加强教材使用指导•提供教材使用指南,指导教师如何有针对性地使用教材,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培训教师教材使用技巧,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加强教材和资源建设,充实相关课程内容
加强教材和资源建设,充实相关课程内容加强教材和资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1. 更新教材: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科进展的需求,定期更新教材内容,确保教材具有权威性、前瞻性和系统性。
同时,注重教材的应用性,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多样化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学视频、数字化教材等。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教材与多媒体资源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设计课程大纲:制定清晰明确的课程大纲,明确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确保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学习。
4. 提供案例和实践教学:增加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师培训和发展:为教师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材和资源建设,以及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改进。
综上所述,加强教材和资源建设,充实相关课程内容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
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共同努力,投入足够的资源和精力,打造优质的教育体系。
加强教材和资源建设是提高课程内容充实度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1. 教材更新:定期对教材进行更新和完善,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应用融入到教材中,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2. 丰富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学资料、在线学习平台、实践案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3.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提高其对最新教学方法和资源利用的了解和应用能力,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4.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内容的创造和丰富,如开展课程作业、小组项目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 多元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全面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水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提高课程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
学校教材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教材建设实施方案
教材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地推动教材建设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实施方案:
一、加强教材建设的组织领导。
1.成立教材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统筹协调教材建设工作。
2.建立健全教材建设工作机制,明确教材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二、加大教材建设的投入力度。
1.增加教材建设的经费投入,确保教材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对教材建设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优化教材建设的内容和形式。
1.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教材建设的具体内容和计划。
2.注重教材的更新和优化,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3.加强对教材的审查和评估,保证教材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加强教材建设的监督和评估。
1.建立教材建设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教材建设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2.定期对教材建设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五、加强教材建设的宣传和推广。
1.积极宣传学校教材建设的成果和经验,树立良好的教材建设形象。
2.加强与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推广教材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成果。
六、加强教材建设的成果应用。
1.充分利用教材建设的成果,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对教材使用情况的跟踪和调研,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教材建设工作。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我们相信学校的教材建设工作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材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教材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当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材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推进教材建设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总体目标。
本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升教材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具体措施。
1. 完善教材建设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教材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和责任分工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教材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2. 加强教材建设的研究与规划。
组织专家学者对教材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材建设规划,确保教材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3. 提高教材编写水平。
加强对教材编写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创作能力,确保教材编写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4. 加强教材审查和评估。
建立健全的教材审查评估机制,严格把关教材的内容质量和知识体系的科学性,确保教材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
5. 推动教材资源的共享与开发。
加强教材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鼓励教师和学校积极开发本地教材资源,丰富教材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6. 强化教材使用和反馈机制。
建立健全的教材使用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教材使用情况和教学效果,为下一轮教材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对教材建设工作的投入。
增加教材建设的经费支持,提高教材建设工作的保障力度,确保教材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2. 完善教材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的教材建设工作考核评估机制,激励和约束相关工作人员,确保教材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 加强宣传和督导。
加大对教材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加强对教材建设工作的督导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五、预期效果。
通过本实施方案的落实,预计将取得以下效果,教材质量明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六、总结。
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和管理
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和管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课程教材的建设和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一个好的教材可以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和指导,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因此,加强课程教材的建设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和管理可以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
现在我们面临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浪潮,加强课程教材的建设和管理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例如,可以开发互动式教材和网络教学平台,利用图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呈现教学内容,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和评价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和管理可以优化教学过程。
一个好的教材应该是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能够帮助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和管理,可以确保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前瞻性,为教师提供指导和参考,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准确、有序,并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三,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和管理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材通常是纸质的书本形式,每年需要大量印刷、发放和更换,这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成本也很高。
通过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和管理,可以推动数字化教材的发展,减少对纸质教材的依赖,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还可以建立教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降低课程教材建设的重复投入。
另外,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和管理还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一个好的教材应该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和管理,可以确保教材的普及化、均等化和适宜性,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综上所述,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和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我们应该注重优化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指导。
只有不断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和管理,才能够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和管理
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和管理一、课程教材建设的重要性课程教材建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好的教材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成才和自主发展。
因此,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加强课程教材建设的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教材建设的首要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设计教材内容,使教材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注重质量教材建设要注重质量,提高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确保教材内容丰富、准确、适用,使教材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有效指导作用。
3.综合素质教育当前,综合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向,因此教材建设要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设计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社会需求教材建设要结合社会需求,设置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三、加强课程教材建设的途径和方法1.多元参与,深入调研教材建设需要多元参与,吸收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建议,深入调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的实际情况,确保建设出符合学生需求和实际情况的教材。
2.灵活运用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材建设也需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多媒体教材,提高教材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3.注重实践与创新教材建设要注重实践与创新,设置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更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合理策划课程结构教材建设的关键在于课程结构的策划,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课程结构,设置清晰的目标、内容和步骤,确保教材有序、完整、系统,易于学生掌握。
四、加强课程教材建设的管理1.加强质量监控教材建设的管理要加强质量监控,建立健全的教材审核制度,确保教材内容准确、科学、适用,符合学科知识发展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加强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建设
加强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建设
加强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教材内容: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不断更新和完善思政课教材内容,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2.加强教材建设管理:建立健全思政课教材编写、审查、选用、评价等管理制度,确保教材质量。
3.丰富教材形式:除了传统的纸质教材外,可以开发电子教材、多媒体教材等多样化教材形式,以满足不同学习需求。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和传授教材内容。
5.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互动讨论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6.建立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政课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教材体系。
7.加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加强思政课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总之,加强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只有不断完善教材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工作,才能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校教材建设实施方案
高校教材建设实施方案高校教材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教材建设工作,制定实施方案,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教材建设的组织领导。
高校应建立健全教材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加强对教材建设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确保教材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二、优化教材建设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教材建设的评审机制和监督机制,加强对教材建设过程的质量监控,确保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教材的质量。
三、加强教材编写队伍建设。
高校应加大对教材编写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编写教材的能力,鼓励优秀教师参与教材编写工作,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教材编写队伍。
四、推动教材建设的创新发展。
鼓励教师在教材编写中注重创新,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教材,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推动教材建设的创新发展,不断提高教材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五、加强教材建设的资源保障。
高校应加大对教材建设的资金投入,提供良好的编写条件和保障,为教材建设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保证教材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完善教材建设的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教材建设的激励机制,对于优秀的教材编写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荣誉,激发教师的教材编写积极性,推动教材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七、加强对教材使用效果的评估。
建立健全教材使用效果的评估机制,对教材的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为教材建设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总之,高校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高校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方案,不断完善教材建设工作,推动高校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学校教材建设相关制度规范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教材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教材的编写、选用、审核、发行、管理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学校教材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坚持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
(三)坚持教材编写的规范性和创新性,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
(四)坚持教材选用、审核的公开、公平、公正,确保教材质量。
二、教材编写第四条教材编写工作由学校教务处负责组织,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制定教材编写计划,明确教材编写任务、时间节点和质量要求。
(二)组织教师开展教材编写工作,确保编写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编写能力。
(三)对教材编写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教材编写质量。
第五条教材编写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教材内容应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材编写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材编写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
(四)教材编写应注重教材的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材选用第六条教材选用工作由学校教务处负责组织,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制定教材选用计划,明确教材选用原则、标准和程序。
(二)组织教师对教材进行评价和推荐,确保教材质量。
(三)对教材选用结果进行公示,接受师生监督。
第七条教材选用应遵循以下要求:(一)优先选用国家级或部委级优秀教材和推荐教材。
(二)选用教材应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相一致。
(三)选用教材应充分考虑教材的适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四)选用教材应注重教材的版本更新和修订。
四、教材审核第八条教材审核工作由学校教材审核委员会负责,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对教材编写、选用情况进行审核。
关于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三年行动(2023年至2025年)的计划方案
关于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三年行动(2023年至2025年)的计
划方案
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三年行动(2023年至2025年)的计划方
案着眼于实现高质量、高水准的教学质量,既要坚持中西部地区平等发展原则,又要注重国家课程体系改革,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完善教材结构体系。
在今后三年内,我们将根据国家和地区现行课程体系,深化学科教学资源总量、内容构成和使用范围的改革,深化教材编写、审查审批程序改革,定期完善教材结构体系;深化教材配套管理机制,加强教材品质监测、调整协调有关工作;加强教材的写作督导、审稿内容的审核工作,以确保教材的质量;鼓励规范教材开发和新技术教材研制,有效利用电子教材和多媒体等以提高教材水平。
二是加强教材建设管理机制。
将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材编写、审批和管理信息化系统,建立一套完善的教材建设及管理的技术框架;实施精准化管理,保证教材的时效性和及时性,做到每一本教材都能及时发布、更新;推进“网络教材”的创新和开发,并对此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是深化教材研发理念变革。
加快推进教材制定机制创新,坚持预计计划定期修订,进一步加强教材质量监督管理,深入推进教材本体论建模理论研究,以促进教材引论用;探索教材研究新技术新方法,提升教材研发效能;持续健全教材研发常态化机制,积极向社会招募人才,做好教材研发与教育现代化的衔接。
未来三年,我们将根据中西部地区的实际需求,制定详细的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三年行动方案,着力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师生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如何加强教材质量制度建设的建议
如何加强教材质量制度建设的建议
要加强对教材质量制度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制定完善的教材建设规章制度:制定教材建设与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明确教材的编写、出版、选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标准,规范教材的编写、出版和选用流程,确保教材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2. 加强教材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建立教材质量评价体系,对教材的编写质量、内容质量、使用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教材编写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3. 建立教材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建立教材质量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学生、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反馈,及时了解教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
4. 加强教材编写队伍建设:建立教材编写队伍,包括优秀的学科专家、教授、教师等,确保教材的编写质量和内容的专业性。
5. 加强对教材出版、选用的管理:建立教材出版、选用管理制度,加强对优秀教材的宣传推介,保证进入课堂教材的水平和质量。
6. 鼓励和支持教师编写高质量教材: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教材编写工作,通过所积累的教学实践经验积极编写适合课堂教学的教材、辅助教材和电子教材等,提高教材的质量和适用性。
7. 建立教材建设与管理的考核机制:建立教材建设与管理的考核机制,对教材的编写质量、使用效果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价,对表现优秀的教师和团队进行表彰和奖励。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加强对教材质量制度的建设,提高教材的编
写质量和适用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学校教材建设管理制度规定
学校教材建设管理制度规定一、背景和目的为了加强学校教材建设的管理,规范教材的编写、审核和使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教材编写流程1.教材选题:由学校教务处负责组织,各学院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特点提出教材选题建议,经过教务处审核后确定。
2.教材编写:编写教材的责任单位为各学院,由相关专业的教师担任主要编者,其他教师协助完成。
教材编写前需制定详细的编写计划和分工,确保编写进度和质量。
3.教材审核:教材编写完成后,由学校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教材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等方面。
4.教材修订:根据审核意见,教材编者进行修订,并重新提交给教务处审核,直到满足审核要求为止。
5.教材出版:经过审核后,教材由学校指定的合作出版社进行出版。
出版社需按照教材编写规范进行排版、印刷和装订工作。
三、教材建设管理职责1.学校教务处:负责组织和协调教材建设管理相关工作,制定教材编写的规范和具体要求,组织教材审核和出版工作。
2.学院教务办公室:负责教材编写计划的制定和监督,保证教材编写的进度和质量。
同时负责收集和整理各学科的教材建设情况。
3.学院教材编写组:由学院内相关专业的教师组成,负责具体的教材编写工作,并及时与教务处和出版社等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
4.出版社:按照学校和教材编写要求,负责教材的排版、印刷和装订工作。
同时要按时交付教材,并保证印刷质量和图书装订的一致性。
四、教材编写规范1.教材编写必须符合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和指导意见,确保教材内容科学、准确、权威。
2.教材编写应结合课程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崇创新和实用性。
3.教材编写应注重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易懂性,排版整齐、清晰,便于学生阅读和使用。
4.教材编写应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引用和参考,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学习。
五、教材使用和评价1.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2.学生应按时、认真、全面地阅读教材,学习教材的内容,提高知识和能力。
小学教师学习坚决落实国家实权全面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学习坚决落实国家实权全面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心得体会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当深入学习贯彻国家的教育政策,站在教育事业的高度思考和行动,在教材建设和管理方面,贯彻始终加强科学性和时代性。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材建设和管理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首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水平,根据不同的学生以及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教材的多样性,努力让学生得到丰富多彩的教育体验。
二、加强教材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教材应当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要体现课程思想,充分体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丰富性和全面性。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教材的科学性,不能出现错误的知识点、论点等,不应粗制滥造、重复枯燥。
三、严格依照教育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我们应该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教材管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严格审查教材内容和质量,确保教材具有正面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良好的教育性,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四、加强教材的实用性
教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的提升。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教材的实用性,确保教学内容能够真正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知识,以达到扎实掌握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教材建设和管理方面,我们应该依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进行教学设计与管理,加强时代性、科学性、个性化、针对性,全面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教材建设,促进高职发展张俊玲高林教材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育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这不仅仅因为教材建设的成果已成为高等学校规模和水平的标志之一,更主要的是教材建设能够带动和促进教学改革,直接反映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
一、教材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材,课程体系主要是由教材体系体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如果不能最终落实在教材中,往往中途搁置,事倍功半。
因此教材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真抓好教材建设,也是推广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成果的有效途径。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体现教学和科学研究成果的实体。
通过选用教材建设成果,并给教师培训,有利于使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得以落实和推广。
我校就曾提出:“以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为先导,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素质和能力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实践课程建设为重点,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手段,以教材建设为着力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的指导思想。
通过加强教材建设,带动和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并使改革的成果得以普及。
二、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通过1996年以来的教材建设的研究与编写,我们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应该有它独具的类型、体系、特色、和编写原则。
(一)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类型教材的类型是由课程的类型决定的。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可分为技术基础课程、技术专业课程和技术实践课程。
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由技术基础课程教材、技术专业课程教材、技术实践课程教材三种类型组成。
由于它们的性质、任务和目标不同,教材的形式和内容也不尽相同。
1.技术基础课程所谓技术基础课程是指专业教育中,学生学习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课程,包括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基础(含基本能力与基本技能)。
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课与学科教育的基础课是有区别的。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课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这里的专业是按行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的)知识、培养职业能力和增加专业适应能力打基础的,在学习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强调基本素质、基本能力与技能和基本方法(含学习方法、获取知识的方法等)的培养。
除理论知识以外,还把培养基本能力和训练基本技能为主的实践课程列为基础课程。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教材,应该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两部分。
在内容与体系上都需要进行重新构建与整合并体现在教材中。
技术基础课程与技术专业课程相比,在内容上相对稳定。
其理论部分多以教科书的形式出现并辅以其他形式的教材。
2.技术专业课程技术专业课是指学生需要学习的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包括专业理论与技术、专业技能与实践。
这里的专业是根据社会需求按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或技术领域设置的,而不是按学科设置的。
因此,专业理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专业核心课程要突出本专业的核心技术和主流技术。
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及与之相应的配套系列教材。
3.技术实践课程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教学占有较大比重。
根据广义课程的定义,在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实践环节,在这里被称作技术实践课程。
“环节”与“课程”二者的区别主要不在名称,而在实质。
前者属于理论教学的一部分(一个环节),其主要功能是解决认知问题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后者是独立设置的课程,其主要功能是培养职业能力与技能;普通高等教育的实践环节没有明显的职业针对性,而明显的职业针对性则是技术实践课程的主要特征;普通高等教育的实践环节多附属于课程,各实践环节之间没有紧密联系,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实践课程,是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发设置,是摆在与理论教学同等地位,并要求各实践性教学通盘设计并按本专业的技术与能力要求自成一个完整体系。
实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实践课程的代表。
每一门技术实践课程都应该有自己的大纲和教材。
(二)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体系高等职业教育是理论与实践并重、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教育。
与此同时,它和其他教育类型一样,也要加强全面素质教育,特别是职业素质教育。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体系,应该有三条主线,即:知识、技能和素质。
三条主线由于他们的任务与目标不同、教学活动方式不同,其教材体现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的整合可能出现不同学科整合的情况,在不同学科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前提下要有机的整合成新的知识体系,以确定教材的体系。
(三)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特色,是反映教材水平和质量的主要标志。
1.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基本特色1)教材应具有系列性;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在建设过程中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及教学内容改革成果。
教材应具有系列性。
2)案例分析是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写作特色;案例分析是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写作特色,这也是由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目标决定的。
职业能力的训练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案例分析是完成这种培养的一种有效方法。
因此,搜集比较典型的案例,纳入教材是教材编写的重要手段。
3)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内容选择上应做到“新”、“用”、“精”特色所谓“新”,是指教材应反映该专业领域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这对于面向新世纪的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尤为重要。
由于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致使职业岗位变换周期短,更换工作快。
尤其是类似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专业,教材内容必须要新。
所谓“用”,是指教材提供的知识应该具有实用性、应用性、以及通用性等方面的内容。
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今后从事“一线”工作的职业特性所决定的。
应该说,培养技术应用能力是编写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主旨。
在写作中尽量做到从问题出发,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导出必要的概念和方法。
使学生既学会了怎样去用这些知识,又懂得了基本概念和原理。
所谓“精”,是指教材内容要贯彻“少而精”原则,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应该遵守的原则。
4)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理论内容应贯彻“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教育界的一些学者,对“必需、够用为度”的提法有不同的认识和见解,这是正常的。
主要反映在认为学生要继续发展,哪些理论知识为“必需”,难以预见,认为无标准,无法掌握“度”。
我们认为,“必需、够用为度”提法的本意是积极的,是改革的,在对其内涵的认识上,应该具有辨证的发展的观念。
“必需”我们的理解是,以满足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为需要;以满足后续课的基础知识为需要;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为需要。
对“为度”的理解是,知识起点要适度;内容难易要适度;作业、训练要适度。
因此,教材编写者,必需要具体了解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规格要求,了解有哪些后续课程及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要了解课程的知识接口,还要了解该专业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
5)在实践教学中也应以“必须、够用为度”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实践能力目标往往低于高等职业教育,因此,传统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往往不够用,应该增加或大大增加这部分的内容。
只注意理论上内容的减少,忽视实践部分内容的增加,在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在编写中应引起重视。
6)注意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要突出实践教育,技术基础课程、技术专业课程、技术实践课程都具有知、能目标,如何在教材内容组织上将两者有机结合,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特点,需要教材编写者的创新。
2.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类型特色不同类型的教材应具有各自的特色,如实训教材在具备以上特色的条件下还应注意突出以下特色:1)综合化。
应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综合起来。
2)一体化。
把形成技能的客观规律与实训过程结合起来。
3)具体化。
把操作可能产生的具体问题积累起来,用于故障点的设计,训练学生排除故障的能力。
4)明确化。
实训所需要的客观物质条件要明确。
5)标准化。
应确定专业技能的考核标准。
6)直观物质化。
专业技能的形成首先是感知。
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是认识的路线。
实训教材应使用更加直观的效果。
7)通用化。
实训教材是根据实训环境的硬件条件编写的,不同的环境,实训方法不同;对于相同的环境,不同的实训项目不同,教材也就不同,如何使实训教材的使用面扩大,采用模块化写法,可以解决使用同一实训室的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统一教材,但如何进一步扩大实训教材的通用化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四)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原则---教材建设的实践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虽然不同于教材编写,然而教材建设的质量,最终是由编写教材的水平和质量来体现的。
为了突出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特色,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实践和研究,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在编写时应遵照以下原则。
1.根据不同的教学体系确定出教材体系教材体系的建立要密切结合本教材所属专业的目标与规格,根据职业能力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系在职业能力分解的基础上,整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堂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
这是我们编写教材的基本指导思想。
如图1[8]为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技术实践教学的体系。
据此,可以确定该专业技术实践类课程及教材体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本技能方面图1 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示例2.教材的内容要反映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1)教材中应明确该课程所应完成的主要技术(能力)培养的目标;明确技能目标,有助于表达高等职业教育教材设计的意图,技能目标能够使技术实践课程中的操作技能与技术专业课程的知识点对应。
我们这里指的技能目标是指课程所涉及的专业技术领域中,当前应用的主流技术,这些技术应是成熟的新技术。
因为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我们主要是应用技术,而不是研究技术,因此应该让学生学会那些比较成熟的技术。
另一方面我们让学生训练的应该是对准市场需要的新技术,不是过时的技术,即技术应是常新的。
如何明确技能目标是编写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特别是技术专业教材及技术实践课教材的最关键的准则。
对于一些正在研究的不成熟的未来技术可以简要介绍,但不作为学生应掌握的主要技术。
2)教材中应确定通过教授和训练(这些技术)应达到的技术标准;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应如何对其进行评价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特别是技术专业教材和技术实践教材编写的内容之一。
3)分析掌握这些技术应具备的理论和知识背景;4)根据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整合构建课程大纲;5)根据课程大纲构建教材的三级目录。
3.教材的写法应突出技术教育的特点。
教材的写法上,要注意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异同,教材的写法应突出技术教育的特点,通过案例分析方法进行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