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3第三章:光现象一轮复习教学案(1)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复习初中物理教材中关于光现象的章节,具体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等。
详细内容涉及: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影的形成。
2.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透镜的种类及作用、视深与视距。
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的形成。
5. 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会运用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光具座、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光源、幻灯片等。
2. 学具:学生用光具座、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光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彩虹、透镜成像等光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例题讲解:(1)光的传播: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是多少?(2)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3)光的折射:透镜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4)光的色散:彩虹是如何形成的?3. 随堂练习:针对例题讲解的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4. 学生讨论:针对练习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解答疑惑。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影的形成。
2.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透镜的种类及作用。
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的形成。
5. 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并举例说明。
(2)简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
(3)分析透镜成像规律,并解释生活中的透镜应用。
《光现象》复习教案
《光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规律,理解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3. 通过光学现象的探讨,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光的色散现象。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规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光屏、白纸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如水中倒影、彩虹、透镜成像等,引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现象,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2. 光的传播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光的传播规律,学生跟随教师思路进行学习。
3. 光的反射教学活动:讲解反射定律,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反射现象,并进行随堂练习。
4. 光的折射教学活动:讲解折射定律,演示凸透镜、凹透镜的折射现象,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光的折射。
5. 光的色散教学活动:通过三棱镜分解白光,让学生观察彩色光谱,解释色散现象。
6. 光的波长与频率教学活动:讲解光的波长、频率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光的性质。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2.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折射定律: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关系。
4. 光的色散:白光分解为彩色光谱。
5. 光的波长与频率:光的性质及影响因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的传播规律。
(2)画出光的反射、折射示意图,并解释其原理。
(3)解释光的色散现象,以及与光的波长、频率的关系。
2. 答案:(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界面时发生反射、折射。
(2)反射示意图: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界面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折射示意图: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在界面法线两侧,入射角与折射角遵循斯涅尔定律。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光现象苏科版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光现象苏科版一、复习目标:1. 掌握光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2. 了解光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熟练运用光学公式,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二、复习内容:1. 光的传播: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掌握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的成因。
2. 光的反射:掌握反射定律,了解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等的光学性质,以及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光的折射:掌握折射定律,了解透镜、眼镜等光学器件的原理,以及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光的色散:了解光的色散现象,掌握彩虹、棱镜等的相关知识。
5. 光的热效应:了解光的热效应,如晒伤、加热等。
三、复习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难点: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的运用,以及光学器件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巩固光学知识。
2.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光学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
3. 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
4. 注重练习,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光的传播1.1 日食、月食、影子的成因1.2 光的传播速度2. 第二课时:光的反射2.1 反射定律2.2 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光学性质2.3 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3. 第三课时:光的折射3.1 折射定律3.2 透镜、眼镜的原理3.3 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4. 第四课时:光的色散4.1 色散现象4.2 彩虹、棱镜的相关知识5. 第五课时:光的热效应5.1 晒伤、加热等现象的成因5.2 光能与内能的转化六、复习策略与方法:1. 采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区分各种光学现象,如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2. 利用图解法,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光学原理,如反射角、折射角等。
3. 运用实例分析法,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解释光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力。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光现象》导学案
第三章《光现象》复习一、【复习目标】1.了解光的热效应,知道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记住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 =3×108m/s 。
3.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解释平面镜应用的问题; 4.理解光反射的规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5.掌握平面镜成像和光的反射的作图方法。
二、【重点难点】重点: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反射的规律、平面镜成像和光的反射的作图 难点:影和像的含义、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 三、【知识梳理】四、〖学习过程〗 【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图1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图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C.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图丁中,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例2.如图2所示,小明想通过A 、B 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 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的(选填”正立”或“倒立”)例3.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 转折的E 、F 两部分组成.(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_______ (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________ 反射.让光贴着纸板照到平面镜上的目的是 ;(2)小明让一束光沿AO 贴着纸板E 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 上会看到反射光OB 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 、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如果有3mm 厚和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在寻找棋子A 的像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 ,使它与棋子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4)移动玻璃板后棋子B ,但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使它与棋子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5)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 ;(6)将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棋子像的大小 (变大/变小/不变);(7)移开棋子B ,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 (能/不能)接收到棋子A 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五、〖当堂反馈〗1.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 三种色光合成,电视遥控器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2.一束光沿着与水平面15°角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为。
中考物理光现象一复习教案
4
棋子的像完全重合,则说明什么? (课堂练习)中考指导用书 P2818、19 习题: 1、光在 中的速度为 空中 。 内 传 播 的 路程 , 它 是一个 中沿直线传播,光 在真空 m/s,光在水中和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
2 、 光 年 是 光在 单位。 3、在反射现象中: 都在同一个平面内;而 等于
9、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颜色是由
5
过 任何色光。
,白色物体能
所有色光,黑色物体
10、太阳光线 与地平面成 60°角,要用一平面镜把太 阳光反射到竖直的井底, 平面镜 镜面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应 为________度。 11、一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 20°,这时反射角为 ______度。若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增加 10°,则反 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改变了______度。 12 、入射光线跟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40 °则反射角为 _______;若使入射角增大 5°,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 线之间的夹角为 _________,若入射光线跟平面镜之间的夹 角从 30°增大到 90°, 则反射角从_______变化到_______。 13、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 30°,反射光线 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_____。 14 、一束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 60 °,那么反射角是 _______ °,如果转动平面镜使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减小 4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__° 15、在湖面上方的天空中停着一只小 鸟,距水面 20m, 已知湖水深 5m,则小鸟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 ____m。 为学有余力 个 学生所做的 性 调整 化 为需要帮助 教 的学生所做 学 调整 板 书 设 计 自主学 习
1.小明做小孔成像实验时,若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的, 质 将小孔对准窗外景物,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 是 ( )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设计:光现象复习
《光现象》复习教案[设计意图]这是光现象的第一轮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回忆旧知,并对相应的知识点加以应用,通过讨论光从光源发出以后将沿不同的路径传播,是由于介质不同引起的,展开知识点的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其应用。
2、理解光的反射规律,掌握基本的光路作图方法。
3、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4、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解决相关的问题。
5、理解光的折射定律,解决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提问和学生相互讨论的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物理现象的习惯,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通过本章复习教学,,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教学难点:理论联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情景设置:引入光的传播的复习(课件展示)二、课堂教学提出问题:光从哪里来的?(学生思考)归纳: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提出问题:光从光源发出以后,将沿何种路径传播?(学生思考,课件展示引入介质不同传播路径不同)(一)光沿直线传播提出问题:光沿直线传播满足什么条件?归纳: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学生思考得出)提出问题:你能举出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实例吗?(学生活动举例)继续思考: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学生举例,课件展示以上两个问题)重点实例分析小孔成像与日食和月食(二)光的反射提出问题: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将如何传播?(学生思考)引入光的反射的复习1、光的反射规律提出问题:光反射遵循什么规律(学生回答后动画展示,完善该知识点)学生活动:练习画光路图。
(运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活动,指出存在的问题,便于更深入复习光路图)2、光的两种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学生活动:设置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引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学生活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者的异同点)(课件展示习题,进一步深化理解知识点)3、光的反射的应用(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件展示回忆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学生活动:(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课件展示:潜望镜)三、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规律提出问题:光在透明的两种介质中怎样传播?(引入光的折射复习)思考并回答:光的折射规律(动画效果展示)2、光的折射应用学生活动:实例分析(解决相关光的折射问题)四、小结(学生活动,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复习要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五、作业:完成学案上的相关练习物理复习课的教学反思老师们为物理复习课辛勤劳累,有时候得不到应有的收效?原因在哪里?经过这个问题的思考,我觉得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1、在涉及“基本知识”的复习课中,老师们往往都是通过归纳成条文或画图表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梳理知识方法,这种做法,往往表现为老师津津乐道,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又经心,没精打彩,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光现象》总复习优质教案初中物理
《光现象》总复习优质教案初中物理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涉及《光现象》章节的内容。
具体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透镜及其应用、光与色彩等子章节的详细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基本性质,如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2. 使学生了解透镜的种类及其成像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3. 培养学生对色彩形成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光的反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
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色彩的形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光具座、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激光准直、镜子反射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具有哪些性质。
2. 例题讲解(1)光的直线传播:讲解光的传播规律,通过激光穿过烟雾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
(2)光的反射:通过平面镜成像实验,引导学生学习反射定律。
(3)光的折射:通过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实验,让学生了解折射现象。
(4)透镜及其应用:讲解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以及眼镜、照相机等实际应用。
(5)光与色彩:通过三棱镜分解白光,让学生认识色彩的形成。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利用镜子扩大空间感?为什么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速度等。
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
3.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
4. 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凹透镜成像规律。
5. 光与色彩:三原色、色彩形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性质。
(2)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A. 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 凹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眼镜的度数与透镜的焦距成反比。
2. 答案(1)光的传播:光沿直线传播,速度为3×10^8 m/s。
《第三章 光现象》(第二课时)复习教学案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光现象》(第二课时)复习教学案一、知识回顾:1、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像与物左右。
2、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平面镜成像都与有关。
3、光的反射定律是:①;②;③。
4、平面镜成虚像的根本原因是: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而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所以用光屏来承接。
5、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仍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一束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射向各个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做。
它们都遵循反射定律。
二、典型例题:【例题1】小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问题。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
(2)他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小华探究的问题是:。
(3)实验中玻璃板倾斜,出现的后果可能是:。
(4)某同学将蜡烛A以0.5c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移动时,像会以cm/s的速度(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
(5)小明将棋子放在玻璃板前的不同位置,重复(2)中的操作进行多次实验,下列与该目的相同的是(填序号)。
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B.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C.刻度尺测铅笔的长度【例题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光现象复习课教学案教案
光现象复习课教学案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太阳光是一种复合光。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激发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光的反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通过示例题目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教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光的色散现象,让学生了解太阳光是一种复合光。
5. 学生实验(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6. 结果讨论与分析(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光的反射定律2. 光的折射定律3. 光的色散现象4. 实验现象与结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反射和折射光路图。
(2)解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2. 答案:(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天空是蓝色的是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对太阳光中的蓝光进行散射,使得蓝光在观察者眼中更加明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帮助学生复习了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现象。
课后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光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拓展延伸方面,可让学生研究光的偏振、干涉等更深入的光学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3. 学生实验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与答案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光现象复习课中,将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作为教学难点和重点是非常关键的。
《光现象》复习课设计教案
《光现象》复习课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反射种类、反射现象;3.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种类、折射现象;4. 光的色散:色散现象、光谱;5. 光的热效应:热效应现象、紫外线。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光的基本概念和光的传播方式;2. 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定律及其应用;3. 认识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光谱;4. 理解光的热效应,认识紫外线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概念和定律;难点:反射和折射的计算,光的色散现象,光的热效应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笔记本、笔、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日食、月食、平面镜成像等现象,引导学生回顾光的基本概念和光的传播方式;2. 讲解光的传播:复习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概念和定律,通过示例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计算方法;3. 讲解光的色散:通过展示彩虹、光谱等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光谱的组成;4. 讲解光的热效应:通过展示太阳光加热物体、紫外线杀菌等现象,让学生理解光的热效应,认识紫外线的应用;5.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六、板书设计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反射种类、反射现象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种类、折射现象光的色散:色散现象、光谱光的热效应:热效应现象、紫外线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光的传播方式及其特点;2. 请说明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定律及其应用;3. 请描述光的色散现象,并解释其原因;4. 请举例说明光的热效应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和热效应等光现象,使学生巩固了光的基本概念和定律,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示例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三章光现象》(第一课时)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三章光现象》(第一课时)我的教学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光学基础知识,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我期望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建立起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思维。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我将其放在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理解与应用上。
我将通过实验演示、问题探讨和习题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难点。
为了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我准备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器材,如平面镜、玻璃板、水槽等,以及相关的习题资料。
在活动重难点上,我特别关注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理解与运用。
我将通过实验演示、问题探讨和习题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光的传播实验的设计与实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我计划使用激光笔和烟雾粒子来展示光的传播路径,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这个实验的设计需要精心准备,确保烟雾粒子能够有效地展示光的传播路径,同时要注意安全使用激光笔。
学生对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
我将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反射和折射的原理。
在实验中,我会使用平面镜和玻璃板来展示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和分析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如眼镜的透镜原理、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等。
随堂练习的设计也是我关注的重点之一。
通过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以巩固他们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理解。
2022年中考苏科版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光现象(科学探究)
教案:光现象(科学探究)一、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2. 光的反射:镜面反射、漫反射3. 光的折射:透镜、视网膜4. 光的色散:光谱、彩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基本概念,掌握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原理。
2. 能够运用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 光的反射定律及其应用。
3. 光的色散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光具、透镜、反射镜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观察教室里的光线传播,引发学生对光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光的传播:讲解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方式,如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并通过示例图进行展示。
3. 光的反射:介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反射现象。
4. 光的折射:讲解光的折射原理,通过实验展示透镜和视网膜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折射现象。
5. 光的色散:讲解光的色散原理,展示光谱和彩虹图片,让学生感受光的色散现象。
6.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四个部分,分别列出各自的定义、原理和应用。
七、作业设计(1)筷子在水面“折断”的原因。
(2)平面镜中人的倒影。
(3)太阳光透过树叶形成的美丽光斑。
2. 答案:(1)筷子在水面“折断”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时候发生了折射现象。
(2)平面镜中人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3)太阳光透过树叶形成的美丽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和分组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第三章 光现象》(第一课时)复习教学案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光现象》(第一课时)复习教学案一、知识回顾:1、自身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光源,月亮___________光源(是/不是)。
2、太阳光是白色的,将白光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3、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_的色光决定的。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_的色光决定的。
4、光的三原色:_____________,即这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获得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
5、人眼看不见的光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它能使被照的物体________,具有热效应;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可见光叫紫外线,它最显著的性质是__________。
6、光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__________。
在可见光中,____光的发热本领最大。
7、光的直线传播:光在_____ 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都是由_______ 造成的。
光在_________中传播得最快,其数值为v=____ _____m/s=____ _____km/s。
二、典型例题:【例题1】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梭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___________;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_________;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
我们能看到___________。
【例题2】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例题3】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 B.医用“B超机” C.验钞机D.夜视仪【例题4】小明和小亮做小孔成像实验。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三章光现象》(第二课时)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三章光现象》(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第三章《光现象》的第二课时,主要涉及光的折射现象。
具体内容包括:1. 光的折射定义及现象2. 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3. 应用实例: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能够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折射定律的运用。
难点: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例,如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解释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
引导学生关注光的折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定义。
(2)讲解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明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3. 实验演示(1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验证折射定律。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 随堂练习(5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及应用实例。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加深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本课后练习题。
中考复习一轮复习导学案3光现象第一课时
第三章光现象(2课时)第1课时色彩与颜色看不见的光光的直线传播一、中考要求1、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记住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2、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性质和应用;3、能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现象。
二、知识要点梳理1、光的色散:太阳光由:等七种颜色的光组成。
光的色彩 2、光的三原色:,这三种光按相同比例混合产生光。
3、颜料的三原色:,这三种颜色按相同比例混合得到色。
红外线能使被照到的物体,具有。
红外线的应用有:看不见的光和等。
紫外线具有性质,紫外线应用有和。
光在沿直线传播,、、等事例光的直线传播证明了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的速度(填“快”或“慢”)三、典型题型考点一物体颜色的判断【典题演示】1、红色茶梅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它反射了太阳光中的________色光;若只被蓝光照射,该三角梅看起来是________色的.2、如图3-1,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C.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思维点拨】我们看到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看到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
【名题选练】清代牛应之在《雨窗消意图》中写道“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
柳絮本来是白的,而诗中却说是“片片红”,其原因是太阳光由七种色光组成,红色的桃花反射,吸收其他色光,白色的物体能反射颜色的光,当柳絮穿过一片红色的桃花林时,只有被反射出来,被反射出来的光照到白色的柳絮上,柳絮自然呈现出淡淡的红色。
考点二红外线紫外线【典题演示】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 .电视遥控器B .医用“B 超机”C .验钞机D .夜视仪【思维点拨】 我们看不见红外线和紫外线,却可以根据它们表现出来的性质来感知和研究它们,这是一种转换的思维方法。
复习课教案光现象
《光现象》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复习关于光现象的基础知识。
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解释平面镜应用的问题。
理解光反射的规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会分析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在复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活动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活动中,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竞赛中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通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与光的反射定律及运用[教学方法]知识建构法、知识竞赛法[教具和学具]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相关实验器材、自制磁性硬纸板、小红旗、小磁铁、探照灯等。
[教学过程]一、 引入复习:观察图片, 引入光现象的复习。
二、 归纳整理知识结构:1. 请同学们自己通过读书,了解本章学习内容。
2. 小组交流:本章讲述了哪些重要的知识点。
3. 学生活动:将本章讲述的重要知识点粘贴在黑板上。
4. 建构结构:让学生将知识点调整顺序,建构知识结构。
5. 完善结构:教师在学生所建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
三、知识回顾:通过师生问答、读书等方式回顾光的传播中的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四、知识竞赛:快乐向前冲。
1. 第一关:对答如流通过本关的竞赛,让学生对光的传播的基本概念、规律、应用有一定的认识。
2. 第二关:想想做做:本关的竞赛,主要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表演活动、实验设计等,让学生对本章重要的几个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进一步加深理解,同时体现物理学科的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
(1)设计实验: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2)想想做做:解决台灯反光问题(3)小品表演:照镜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4)想想议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归纳(5)学生活动:日食、月食的形成3. 第三关:突出重围:本关的竞赛,采用抢答的形式,题目难度较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知识应有能力。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原理,能运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基本原理,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光屏、近视眼镜、远视眼镜等。
学具:练习本、笔、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在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反射原理。
2. 例题讲解(15分钟)(1)光的传播:讲解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举例说明日食、月食等现象。
(2)光的反射:讲解反射定律,引导学生运用反射定律解释平面镜成像等现象。
(3)光的折射:讲解折射定律,解释凸透镜成像、近视眼、远视眼等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1)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确定物体和像的位置。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光的色散等。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彩虹、太阳镜等。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
3.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
4. 平面镜成像: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
5. 凸透镜成像: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确定物体和像的位置。
(3)解释为什么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
2. 答案(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021年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第一轮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光现象》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复习光的直线传播基础知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2、复习光的反射基础知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3、复习平面镜成像基础知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二、复习过程【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再现1、光源:。
又分为天然光源如;人造光源。
2、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应用(写3个)3、为了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我们引入。
运用了的科学方法4、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的不同点:(1)(2)。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m/s.5、小孔成像的成像特点:倒立的,的像。
所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关,与的形状有关。
6、雷雨天,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
【光的直线传播】跟踪练习1、下列哪些物体属于光源:。
A、太阳B、月亮C、火把D、反光镜E、电灯F、萤火虫2.在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道理来解释的是。
A.水中倒影B.日食和月食的形成C.影子的形成D.看不到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树在水中的倒影B、排队时,看见身前的同学挡住了她前面的同学,队就排直了。
C、发生雷电时,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D、清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就看到它。
4.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老鹰,发现它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它的方向一致.然后,他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老鹰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3-15 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是小孔成像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5.如图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作光屏,把一张中心有小孔的硬纸片放在白炽灯和光屏之间,并固定在支架上.(1)闭合电灯开关,即可在光屏上看到灯丝的像(填“虚”或“实”),且像的开口处与灯丝的开口处方向(填“相同”或“相反”),说明像是 .(填“倒立”或“正立”)的,若向上或向下移动小孔的位置,则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将(填“不变”或“改变”).(2)若将小孔分别改为小方形,矩形,三角形,则其成像形状(填“不变”或“改变”),说明.【光的反射】知识再现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如何验证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中考3第三章:光现象一轮复习教学案(1)【中考说明要求】标准了解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了解红、绿、蓝三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目标水平AABAB【考点梳理】考点一:光源:自身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光源。
例题.月亮___________光源(是/不是)。
考点二:光的颜色(1)光的色散:太阳光是白色的,将白光分解成等多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光的三原色:_____________,即这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获得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
例题.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C.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考点三:人眼看不见的光(1)人眼看不见的光有_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也是“光家族中的成员”只是人们无法感觉到,就象次声波和超声波人们无法听到一样。
(2)_________________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它能使被照的物体________,具有热效应。
(3)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可见光叫紫外线,它最显著的性质是__________。
考点四:光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__________。
在可见光中,______光的发热本领最大。
考点五: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_____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都是由_______造成的。
(2)光在________中传播得最快,其数值为v=_________m/s=________km/s。
例题.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B.桥在水中的倒C.放大镜把文字放D.太阳光在树影荫下形成圆形光考点六:光的反射现象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_________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考点七: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____ _____;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例题.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_____(增大/不变/减小).考点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将平行的入射光线沿________(填”相同方向”或”不同方向”)反射出去,即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线(2)漫反射――粗糙表面能将平行的入射光线向_____(填”相同方向”或”不同方向”)反射出去,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____________。
在光现象中,光路具有_____性。
例题.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考点九:平面镜(1)成像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__像,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相对于______对称。
(2)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例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平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如图7所示,移动后面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验证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B.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C.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D.验证平面镜成像满足光的反射规律考点十:完成光路图(1)平面镜水平放置,一束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射入,如图1所示。
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如图2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 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3)已知点光源A和两条反射光线,试在图3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4)图4所示的a,b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链接中考】1.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株洲长江北路茂密的樟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光的现象,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
2.在暗室中将三原色光投射到白色屏上,其投射情况如图所示,A区域是____色,光在白色屏上发生的是________(镜面/漫)反射。
3.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月亮C.雨后彩虹D.海市蜃楼4.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
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5.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水中的倒影日食云层下的阳光水中的筷子A B C D6★.“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
在竖立地茶色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2)点燃蜡烛A,从A一侧观察蜡烛B,缓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可以得知像与物大小相同;用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7.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置在平面镜M上。
(1)在实验中实验白色硬纸板能显示,也能方便地测量。
(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3)实验时,光屏应如何放置?。
8.如下左图所示,一束光与平面镜成45°角射到平面镜上,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9.在上中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10★.如上右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从A点发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固定光屏 PQ 上形成一个光斑,光斑的位置随水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当水面在CD 时,屏上的光斑移到了 B 点。
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二、电磁学综合题2.(4)电热管与导线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 I 和通电时间 t 相等,因为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热管的电阻,由焦耳定律 Q =I 2Rt 可知导线上产生的热量少;由题可知,加热与打浆的时间之比为 3:1,设打浆时间为 t 打浆=t ,则加热时间为 t 加热=3t ,总的工作时间为 t 总=4t , 豆浆机正常打好一次豆浆的消耗的总电能为 0.17kW•h ,0.17kW•h=P 加热 t 加热+P 打浆 t 打浆=1.1kW×3t+0.1kW×t ,解得:t =0.05h ,则打好一次豆浆需要的时间:t 总=4t =4×0.05h=0.2h 。
(2019·陕西中考模拟)如图甲是食堂为餐具消毒、烘干的保洁消毒 柜,其内部电路如图乙所示,S 1 为温控开关,S 2 为门控开关,R 为石英加热管(阻值不 变). 消毒柜的总功率为 1250W ,臭氧发生器的功率为 150W. 求:(1)消毒柜使用三角插头,要插入三孔插座,是为了将金属外壳与_________________相连.(2)石英加热管 R 的阻值多大?关闭柜门,门控开关 S 2 闭合,臭氧发生器工作 10min 所 消耗的电能多大_____?(3)若在货架上放 100kg 的不锈钢餐具,将其从 26℃加热到 70℃,不计热量损失,消毒 柜石英加热管需要正常加热工作多长时间______?[c 钢=0.46×103J/(kg•℃] 【答案】地线 44Ω;9.0×104J 1840s【解析】 【详解】(1)消毒柜属于金属外壳用电器,使用三角插头,要插入三孔插座,是为了将金属外壳与地线相连,这样即使金属外壳带电,电流会通过地线导入大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2)因电路中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所以,石英加热管 R 的功率:P R =P 总-P 发=1250W-150W=1100W ,石英加热管 R 的阻值 R =生器 U 2 (220V) 2 P 1100WR=44Ω;臭氧发生器工作 10min 所消耗的电能 W 1=P 发生器 t 1=150W×10×60s=9.0×104J ;3.(3) 将青铜盘换成铸铁盘,磁勺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它们互相吸引,无法转动。
(2019·广东惠州一中中考模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电动车因为具有轻便、快捷和环保等优点备受大家喜爱。
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蓄电池作为能量来源。
为了能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更为长久,作了放电余留 20% 左右即停止电能输出的电路设计。
如表是某型号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数据。
整车质量最高车速整车最大噪音效率容量蓄电池供电电压电动机额定电压40kg10m/s62dB 75%0.5kW·h 48V48V(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反映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如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
(2)关于电动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A.电瓶车手把相当于轮轴B.紧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导致人的动能变大C.行驶过程中轮胎发热,轮胎内能一定增大D.后视镜用凸面镜是为了扩大视野(3)电动车中改变车速的控制器相当于是实验室中的____________(填物理实验器材名称),它和电动机应该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在一起使用。
(4)该电动车最多能输出的机械能为___________J.(5)立志考一中高中部的李晨滔同学骑着该电动车,以最大规定速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且该电动车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f随车辆和人的总质量M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则该过程中电动车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为225W,则晨滔同学的的质量是_________kg.(g取10N/kg)【答案】D B滑动变阻器串联 1.08×10650(4)蓄电池的最大容量:W 电=0.5kWh=0.5×3.6×10J=1.8×106J ,根据题中的效率值可得,【解析】【详解】(1)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制成的,A .图中没有电源,则导体 ab 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检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 产生了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原理,不符合题意;B .是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不符合题意;C .研究的是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不符合题意;D .图中有电源,闭合开关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是电动机的原理,符合题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