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解放战争例题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6课解放战争的胜利练习(含解析)华东师大版第六分册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6课解放战争的胜利练习(含解析)华东师大版第六分册

第6课解放战争的胜利1.解放战争时期,进行三大战役时机成熟的表现有①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我方的变化②战略反攻打乱了敌人的部署,为决战创造了条件③解放区的土改基本完成④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以下事件被称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的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军突进中原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国民政府被推翻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直接原因是A.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 B.全国性反攻时机成熟C.发动人民支援革命战争D.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经济发展4.解放战争第二年把战略主攻方向定在中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全面内战从此处打响 B.国民党军队防守薄弱C.拥护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D.控制中原可威胁南京5.下列重大变化中,不是发生在1947年的是A.国共关系由军事上内战到政治上完全破裂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C.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由减租减息到没收地主土地D.解放区军民由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到夺取大中城市为主要目标6.解放战争第二年,人民解放军将反攻的主要方向选择在大别山,目的是A.为淮海战役作准备 B.为渡江战役作准备C.对南京和武汉造成直接威胁 D.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7.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的口号。

“后方挖蒋根”是指A.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B.民主党派的反蒋斗争C.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D.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地下斗争8.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一诗中说,“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商车运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

出现这种情景的根本原因是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C.中国共产党政治宣传的作用 D.解放区实行了土改9.解放战争中,决战时机成熟的标志A.大别山根据地开辟 B.敌军集中兵力重点防守C.土地改革全面完成 D.蒋介石要求和谈10.陈毅在《吟反攻形势》中写道:“……关陕伐孤张天网,辽吉猎虎布火雷。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上册同步习题:人民解放战争(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上册同步习题:人民解放战争(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基础过关练题组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杨奎松在评价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双方一个力图以承诺民主为掩护,将国家重新统一在一党的控制之下;一个则必欲以事实上割据的办法来保存自己的军队和干部。

”该事件是()A.辛亥革命时的南北和谈B.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C.1945年后的重庆谈判D.解放战争中的北平和谈2.1945年9月,毛泽东在重庆回答外国记者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

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这一回答()A.结束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C.表明要实践中国革命的阶段目标D.加速了抗战的胜利进程3.1946年4月,晋察冀解放区在首府张家口市举行了国民参政会(一个政府政策的民间咨询机关)委员的选举,大约有80%的市民参加了这次选举,最终选出了90名参政会委员和30名候补委员,包括社会各阶层成员。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实行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B.受到苏联政治体制的影响C.努力探索新民主主义道路D.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题组二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4.《论语》杂志149期载:“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

”“路不拾遗”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5.谐剧是四川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下面谐剧片段讽刺的是()说命苦,真命苦,遇到中国讲“民主”。

他说你是“民”,我是“主”,我怎么说来你就得怎么做。

……是壮丁,去当兵,拿起枪杆给我拼。

做买卖,算商界,爱国捐款(注:主要是军费摊派)由我派!……如果你要嚷,(你)就是✕✕党。

A.晚清时期的君主专制B.民国初年的封建残余现象C.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D.国民政府的内战独裁政策6.1948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曾经告诫国会“美国必须大规模地,而且可能不断扩大规模为中国政府的军事努力承担费用,同时也为中国的经济承担费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同步测试题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同步测试题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同步测试题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工厂死在接收上,鸟巢做在烟囱上。

……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

……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

……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

”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A.1924~1927年B.1937~1945年C.1945~1949年D.1949~1956年2.《古城新情调》一文写道: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解放亦是生活的向上,王府百货店挂起了庆祝和平解放的大标语。

文中情景发生于()A.淮海战役胜利后B.辽沈战役胜利后C.渡江战役胜利后D.平津战役胜利后3.20世纪是中华民族从贫弱、屈辱中奋起,走向伟大复兴的世纪。

下列关于20世纪中国的表述正确的是()A.《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C.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D.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4.右侧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

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A.全面内战爆发时B.战略反攻开始前C.三大战役进行中D.渡江战役结束后5.下表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情况。

其中,与1923年6月至1937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动无关的因素是()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开辟C.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6.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7.下表是解放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作战计划”的最初方案与“批示”。

统编版高中历史上册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历史上册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历史上册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1942年初,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军队取得长沙大捷,英国《泰晤士报》称:际此远东阴云密布中,惟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耀夺目。

以下有关对长沙会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成为扭转远东战局的关键B.抗日战争由此进入防御阶段C.未改变中国战场的整体格局D.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计划2.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进行了参议员选举工作,最后选出由共产党员为参议长、2位国民党员为副议长,共计参议员197名的临时参议会,其中共产党员参议员46人,这表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得到了落实B.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得以扩大C.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D.中共敌后战场成为了抗战主战场3.下图是日本对外扩张示意图,黑色和灰色代表不同时期扩张的范围(含日本本土)。

这幅图最早可能出现于()A.《马关条约》签订后B.《辛丑条约》签订后C.九一八事变后D.七七事变后4.下图为1945年12月画家丁聪创作的漫画,它呈现了国民政府制造的镇压各校师生和社会人士反内战、呼吁和平的“昆明惨案”,刻画了政府需要的“良民”形象。

作品旨在揭示()《“良民”塑像》A.国民政府实行独裁B.知识界以静默形式继续抗议C.人民渴望民族独立D.被奴化的国民成了东亚病夫5.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是()①杨靖宇②周保中③李兆麟④冯玉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6.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进一步扩大对华资本输出B.在中国建立稳定统一的全国性政权C.控制中国,推行全球战略D.缓和美苏矛盾,划分势力范围7.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当时清华大学的学生蒋南翔振臂发出这样的呼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安静的书桌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激起了学生大规模游行示威运动。

此运动是()A.五四运动B.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C.一二·九运动D.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8.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A.1945年8月B.1945年9月C.1945年10月D.1945年11月9.下面是衡阳某纪念碑前门图。

高中历史第04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7课解放战争试题新人教版

高中历史第04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7课解放战争试题新人教版

第17课解放战争一、内战的爆发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重庆谈判①背景: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②时间:1945年8月底。

③成果:双方签署会谈纪要,即《①》。

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2)政治协商会议:②年初,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2.爆发(1)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③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3)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④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几个月后,又被人民解放军粉碎。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⑤,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2.战略决战(1)概况①辽沈战役:1948年9月开始,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11月初,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

②淮海战役:以⑥为中心;首先在徐州以东碾庄地区歼灭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十余万人;在宿县西南围歼援敌黄维兵团十余万人;1949年1月发起总攻,全歼敌军,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③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同华北解放军一起发动;解放军攻克张家口、天津以后,⑦和平解放。

(2)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胜利(1)北平和谈:1949年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举行谈判,双方达成《⑧》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战役①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②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⑨,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3)追歼残敌: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

⑩取得了基本胜利。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第17课 解放战争拔高习题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第17课 解放战争拔高习题及答案

第17课解放战争拔高习题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内战的爆发1.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发表题为《毛泽东先生了!》的社评,其中说道:“毛泽东先生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

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该社评反映出当时国人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共产党人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建立新中国D.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答案:A解析:1945年8月,正值国共重庆谈判前夕,全国人民希望国共两党和平协商,共建新中国,故A项正确。

2.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曾经发表演说:“我们要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

”这表明了( ) A.“独立、自由、民主”是两党的共同追求B.“统一、富强”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共维护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诚意D.国共两党再次揭开团结合作的新篇章答案: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由“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等关键信息分析可知,抗战胜利后,中共积极维护两党合作,希望实现和平民主,项正确;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A项说法错误;和平、统一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B项说法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

3.右面这幅照片是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

它反映的时代焦点是( )A.国共再次合二为一B.实行何种国体、政体.实行普遍的土地改革D.建立多党政治答案:B解析:重庆谈判期间,国共双方协商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建国,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党人主张和平民主建国,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打着和平民主的幌子,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以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故B项正确。

4.国共重庆谈判中,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但国民党始终不承认( )A.人民的民主权利B.共产党的合法性.解放区政权和军队的合法地位D.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答案:解析:解放区政权和军队的合法地位威胁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根本利益,这是其实行专制独裁的障碍,因此国民党始终不承认。

【金版教程】2021版高中历史 4.17解放战争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1(1)

【金版教程】2021版高中历史 4.17解放战争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1(1)

4.17解放战争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2021·银川高一时期考试]1945年8月,《大公报》报导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明白,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以后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两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国共两边排除隔膜,一起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成立新中国解析:此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从材料中“1945年8月”、“毛泽东”、“重庆”等信息能够判定,材料反映了重庆谈判,排除B、C、D三项。

蒋介石为了欺骗民众,弄“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力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给人民造成两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的假象,何况抗战终止后,广大“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最盼望的确实是和平、民主,应选A项。

答案:A2.1945年秋,毛泽东在重庆将《沁园春·雪》赠予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这次重庆之行( )A.签署了《双十协定》B.通过了政协协议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D.通过了《国内和平协定》解析: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重庆谈判的要紧功效是签署了《双十协定》。

答案:A3.1945年10月12日,西安《秦风日报》发表社论说:“割裂内战的阴霾可望由此扫清,和平建国的时期可望于兹开始……”它显现的背景是( )A.《双十协定》的签署B.《国内和平协定》的签署C.政协会议在重庆的召开D.抗日战争的成功解析:此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国内和平协定》是在1949年国民党败局已定的形势下签署的,与材料中“1945年”不符,排除B项。

从材料中“1945年10月12日”、“割裂内战”、“由此扫清”、“和平建国”、“开始”等信息可知,社论显现的背景应是《双十协定》的签署,应选A项。

答案:A4. [2021·太原高一检测]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闻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

高考历史专项复习《人民解放战争》十年真题

高考历史专项复习《人民解放战争》十年真题

高考历史专项复习《人民解放战争》十年真题2023年1.(2023年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党中央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方针,各解放区继续实行抗日战争时期确立的民主选举的各项原则和制度。

一些解放区开展了民主选举运动,颁行了选举法规。

1945年10月至1946年初,陕甘宁边区为召开第三届参议会首次大会进行了乡、县、边区三级普选。

这次选举产生了10名边区参议员,包括各社会阶层的代表。

在党派关系上,共产党员61人,国民党员19人,救国会员1人,无党无派人士89人。

解放战争后期,对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者的范围和条件作出新的规定。

1949年1月,《东北解放区县村人民代表选举条例草案》规定:经军事法庭、司法机关和人民法庭判决剥夺公民权者,有反革命行为及民主政府缉办在案者等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1949年6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明确地把“赞成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列为被选为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首要条件。

其他解放区颁布的选举法规也有类似的规定。

——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放区人民政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范围调整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解放区人民政权选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2022年1.(2022年北京卷)1946年4月8日,中共代表王若飞、博古等人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后,从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民主人士、国民党要员等社会各界纷纷表示哀悼。

有悼文指出:“他们的事业,就是中国人民大众的事业,就是全人类的事业。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各界()A.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统治C.希望建立无产阶级政权D.企盼国家实现和平民主2.(2022年广东卷)1946年6月,中共中央致电各军区负责人说:“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

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

2021-2022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7课 解放战争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 (I)

2021-2022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7课 解放战争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 (I)

2021-2022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毛泽东在1945年8月说:“中国的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还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即改造),而不是砍头。

”这段话表明中共的主要政治意图是( )A.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两党分歧B.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C.改组国民政府,争取和平民主D.妥协退让,维护国共合作解析:抗战胜利的前夕,中共召开“七大”,主张和平统一,建立新中国;国民党召开“六大”,主张一党专政,强调军令政令统一;在抗战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之际,共产党提出的建国方针完全符合人民意愿,而国民党的政治主张恰恰违背了人民的意志。

答案:C2.“要走断头路,跟住蒋独夫。

要走光明路,跟住毛泽东。

蒋军弟兄们:国势已经大改变,打了十六个半月内战,老蒋的军队已有一百五十八万被消灭。

”对以上传单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通过三大战役,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B.国民党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C.中国共产党转入反攻,消灭国民党指日可待D.跟着蒋介石没有出路,只有武装起义,活捉蒋介石,才是一条光明的道路解析:通过“打了十六个半月内战”可以判断出是在解放战争第二年,此时,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较大变化,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答案:C3.国共重庆谈判中,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但国民党始终不承认( )A.人民的民主权利B.共产党的合法性C.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D.避免内战,和平建国解析: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威胁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根本利益,这是其实行专制独裁的障碍,因此国民党始终不承认。

答案:C4.如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图中的尖刀表示的是( )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B.刘邓大军挺进中原C.华东、中原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D.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XX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导与练试题含解析

XX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导与练试题含解析

XX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导与练试题含解析第17课解放战争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内战的爆发12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3、54综合6一、选择题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

”此事应是A.西安事变B.重庆谈判c.1946年政协会议D.北平和谈解析:B 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之后,国共两党就怎样和平建国,进行的一次谈判,在会议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提出国民党应结束一党独裁的局面,毛泽东也参加了此次会议,其内容与材料信息相符,B项正确。

右图漫画《小距离》选自1945年8月《自由画报》。

它反映出A.双方皆缺乏和谈诚意B.共产党做好应对策略c.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D.谈判没取得实质进展解析:B 共产党为了早日结束战争参加重庆谈判,表现了和谈的诚意,蒋介石政府却是“假和平,真内战”,缺乏诚意,A项错误;图画中代表共产党的人物手拿打狗棒,体现了共产党做好了应对的策略,B项正确;1946年国民政府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爆发,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c项错误;漫画没有谈判结果的信息,D项错误。

1947年5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电令刘伯承、邓小平:“面向蒋管区,把战争引向更远的敌后。

”随后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渡过黄河南下。

这支部队的作战意图应是A.战略反攻B.主力决战c.解放南京D.会师会宁解析:A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1947年5月9日”“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渡过黄河南下”可以得知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A项正确;战略决战是在1948~1949年的三大战役,与题意无关,故B 项错误;解放南京是在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会师会宁是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在1936年,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1948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花飞来……一切唯听天命而已。

最新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考点训练

最新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考点训练

考点训练19 解放战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共进行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A.B.C.D.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内战答案:A解析:B、C、D三项均是中共进行政治斗争的具体某一方面的内容,只有A项能全面反映题2.(A.讨论实施和平建国纲B.C.D.答案:B解析:分析其“真正意图”可以从当时的中国形势来分析,可知其真正意图是争取时间准备内战。

3.抗战胜利后初期,全国内战并未立即爆发,主要原因是(①国民党内战未准备好②国内外和平民主舆论的压力③中共为实现和平民主进行了努力A.①②③④B.C.①④D.答案:D解析:扶蒋反共是战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④表述错误。

4.重庆谈判和签订的《双十协定》中,中共取得的成果有(①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明了和平诚意②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③国民党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A.①②③B.C.①②④D.答案:C解析:国民党始终没有承认中共及其政权的合法性,故要排除③,答案应为C项。

5.“我们提议(中共)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注:当年为民国三十五年)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

”该部队发此电文的时间应在(A.全面内战爆B.C.D.答案:A解析:关键是提取史料中的有效信息,民国三十五年即1946年,B项是1945年,D 项是1947年,C项明显错误。

6.1947年,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宣告失败后,被迫发动重点进攻,其进攻的区域是(①陕北解放区②苏南解放区③皖东解放区A.①②B.C.①④D.答案:C7.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扭转战争态势的关键举措是(A.B.C.D.答案:B解析:1947年6月底,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这一军事行动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作用,也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

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课后练习卷:第17课解放战争

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课后练习卷:第17课解放战争

17解放战争1.下图是1940~1947年中国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其中1946年“民主”出现频率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抗战胜利,民众渴望和平民主B.国共重庆谈判,确立了和平民主的建国方针C.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D.全国规模的内战结束,和平民主的呼声高涨2.1949年4月,陈毅作诗一首:“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

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

”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A.淮海战役胜利,解放江北B.强渡长江,推翻国民政府C.平津战役胜利,北方解放D.挥师南下,基本歼灭残敌3.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场战役中,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踊跃运粮运弹药支前的影片剧照。

战役胜利后,这支民工小车队配合着解放军攻克了南京。

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挺进大别山4.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待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

”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西安事变B.北平谈判C.政协会议D.重庆谈判5.下图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阶段的战争态势。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A.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B.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C.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D.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6.日本投降后,蒋介石曾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力量强大B.广大人民反对内战C.发动内战的准备不足D.美国主张和平解决7.1946年6月~1947年6月,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

此阶段,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作战方式是()A.防御战B.游击战C.阵地战D.运动战8.1947年6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穿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大别山,于8月底到达大别山区,建立了大别山根据地。

这一举动()①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②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部队③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④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1949年1月,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专练1.十四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最迫切的愿望是( )A.政治统一B.和平民主C.党派团结D.民族和睦,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所以当时人民群众的最大愿望是和平、民主,反对内战,故选B项。

2.毛泽东指出《双十协定》的“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这是历史上未有过的。

”与此协议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国民党一大B.中共一大C.八七会议D.重庆谈判年10月10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国民党政府代表在重庆经过43天的谈判,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故D项正确。

3.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实行重点进攻的地区是( )A.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B.大别山地区C.豫皖苏地区D.中原地区年,国民党放弃全面进攻,实行重点进攻,主要是针对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故A项正确。

4.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

”这次进军是指( )A.向井冈山进军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C.百团大战D.千里跃进大别山答案D解析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故选D项。

5.下面是解放战争时期漫画家张仃创作的一幅漫画,它反映的是( )关起门来打死狗(1948)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A解析从漫画中信息“东北蒋匪”,后面的大门是锁起来的,门上有“锦州大捷”的字样,可知战役发生在东北,故答案为A项;淮海战役发生地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排除B项;平津战役发生在北平和天津,排除C项;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D项错误。

6.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敌人的数量按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辽沈、淮海、平津战役B.淮海、平津、辽沈战役C.平津、淮海、辽沈战役D.辽沈、平津、淮海战役47万余人、淮海战役歼敌55万人、平津战役歼灭和改编52万余人,故B项正确。

高中历史 第17课 解放战争(测)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17课 解放战争(测)新人教版必修1

解放战争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1.下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A.①④③②B.③②④①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图①由“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安徽北部淮河流域等信息可知,该战役为淮海战役,发生于1948年11月。

图②由“大别山”等信息可知,该战役应为1947年夏的挺进大别山战役,这是解放战争转入反攻的开始。

图③反映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属于抗日战争时期。

图④反映了解放军越过长江中下游防线,是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

故正确的时间顺序应为③②①④,故ABD都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材料图片的关键信息,学生应该熟练掌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相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军队名称、进军路线等入手,即可正确排序,得出正确答案。

2.毛泽东在《复李济深等56人电》中说:“……(蒋)求喘息谓为求和平,待外援名曰待谈判,口诵八条,眼望美国,脚向广州……”当时的历史背景是A.抗日战争刚刚取得胜利B.国共第一次合作宣告破裂C.渡江战役刚刚取得胜利D.三大战役中共取得胜利【答案】D3.1948年底,蒋介石在军政要员的会议上说:“东北丧失,危及华北,徐、蚌乃首都门户,此次会战,事关党国存亡。

”蒋介石提及的“此次会战”是A.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D.平型关战役【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48年底”“徐、蚌乃首都门户”和所学知识可知,徐、蚌属于淮海地区,故A项正确“东北丧失”说明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故B项排除;1949年4月渡江战役发生在三大战役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平型关大捷是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故D项排除。

点睛:“1948年底”“徐、蚌乃首都门户”是解题的关键。

4.1945年12月27号,苏、美、英三国外长发表公报:“在国民政府下,有一统一与民主之中国,国民政府各级机构中民主党派之广泛参与以及内部冲突之停止,均属必要。

高中历史 第17课《解放战争》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

高中历史 第17课《解放战争》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

高中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1945年底,中国政局的特点是( ) A.国共双方都积极争取和平建国B.国共双方都不要和平C.共产党积极争取和平民主,国民党加紧备战D.处于全面内战状态答案:C2.1945年10月12日,西安《秦风日报》发表社论说:“分裂内战的阴霾可望由此扫清,和平建国的时代可望于兹开始……”。

它出现的背景是( ) A.《双十协定》的签署B.《国内和平协定》的签署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D.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从题干时间来判断,A项正确。

答案:A3.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电令:“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建立根据地。

”此电令发出时,人民解放军正在( ) A.开始战略反攻B.进行辽沈战役C.进行淮海战役D.进行平津战役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直出大别山”,再结合该电令的时间,即可判断发布在刘邓大军南下后不久。

答案:A4.1948年底,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

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B5.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①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②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③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④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注意全面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答案:C6.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①《南京条约》的签订②太平天国定都天京③中华民国定都南京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③④答案:CB组(能力题)7.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

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专练1.十四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最迫切的愿望是( )A.政治统一B.和平民主C.党派团结D.民族和睦,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所以当时人民群众的最大愿望是和平、民主,反对内战,故选B项。

2.毛泽东指出《双十协定》的“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这是历史上未有过的。

”与此协议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国民党一大B.中共一大C.八七会议D.重庆谈判年10月10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国民党政府代表在重庆经过43天的谈判,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故D项正确。

3.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实行重点进攻的地区是( )A.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B.大别山地区C.豫皖苏地区D.中原地区年,国民党放弃全面进攻,实行重点进攻,主要是针对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故A项正确。

4.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

”这次进军是指( )A.向井冈山进军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C.百团大战D.千里跃进大别山,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故选D项。

5.下面是解放战争时期漫画家张仃创作的一幅漫画,它反映的是( )关起门来打死狗(1948)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后面的大门是锁起来的,门上有“锦州大捷”的字样,可知战役发生在东北,故答案为A项;淮海战役发生地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排除B项;平津战役发生在北平和天津,排除C项;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D项错误。

6.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敌人的数量按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辽沈、淮海、平津战役B.淮海、平津、辽沈战役C.平津、淮海、辽沈战役D.辽沈、平津、淮海战役47万余人、淮海战役歼敌55万人、平津战役歼灭和改编52万余人,故B项正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同步试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同步试题

第17课解放战争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内战的爆发1.争取和平(1)重庆谈判:①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②成果: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a.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b.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③不足: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达成协议。

(2)政协会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2.内战爆发(1)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2)战况:①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

②1947年,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时间:1947年6月。

(2)战况: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2.战略决战(1)条件:1948年秋,敌我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2)战况: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北平谈判(1)原因:①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

②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2)结果: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战役(1)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横渡长江。

(2)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3.历史意义(1)国内: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2)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1.右图体现了什么历史信息?这幅漫画中,右侧人物表面上谈判,私底下用枪指着对方,影射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共派代表赴重庆谈判也表明了其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和全国人民期盼民主的愿望。

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训练:第17课解放战争 含解析 精品

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训练:第17课解放战争 含解析 精品

课后训练第17课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对此,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对报社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他们要制造的“空气”是()。

①国民政府热爱和平②共产党没有和平的诚意③调和国共矛盾只有依靠美国④国民党早已把共产党当作敌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近年来,张学良的一封写于1946年、尘封了五十多年的密信公之于世:“别来十年,时为想念,兄(周恩来)当有同感。

现日寇已经逐出,实(为)最快心事。

尔来兄又奔走国事,再作红娘,愿天相(助),早成佳果,此良所视想(者)也。

”“兄又奔走国事,再作红娘”指周恩来促成()。

A.国共合作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国共和谈D.国共合并3.1946年10月10日,著名爱国人士梁漱溟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

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导致“和平……死了”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拒绝与中国共产党和谈B.国民党不断扩大内战规模C.美国等国际势力的插手D.中间派无法左右国民政府4.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毛泽东在转战陕北的途中A.毛泽东转战陕北是在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之后B.在转战途中毛泽东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C.毛泽东通过在陕北的转战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D.毛泽东转战陕北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策略的灵活性5.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电令:“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建立根据地。

”此电令发出时,人民解放军正在()。

A.开始战略反攻B.进行辽沈战役C.进行淮海战役D.进行平津战役6.山东莱东县农民唐和恩老人使用过的一节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路线:莱东—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宿县等地,包括了山东、江苏和安徽三省的有关城镇和乡村的地名。

历史人教版高一必修1练习:第17课_解放战争_word版含解析

历史人教版高一必修1练习:第17课_解放战争_word版含解析

第四单元第17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长沙高一检测)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沪江大学对学生进行了关于中国内战的相关调查:这说明当时导学号89910505()A.学生对和平与战争的走向分歧很大B.和平是当时国共两党的共同愿望C.国统区民众对国民政府不抱幻想D.国共内战是违背民意的非正义战争解析:学生对内战是否可以避免、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结果如何都存在很大的分歧,因此选A项。

B 项不符合史实,C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D项表述不正确。

答案:A2.(2016·广东学业水平模拟)1945年5月,蒋介石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只有消灭共产党,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而8月份他却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和平问题。

其真实用意是导学号89910506()A.争取时间准备内战B.继续维持国共合作C.争取和平民主建国D.把内战责任转嫁给共产党解析:题干材料中对于蒋介石前后态度的变化表面看是矛盾的,实际上是一致的。

1945年5月讲话反映了其主要目的,而8月份邀请毛泽东商讨和平表面上是为了和平,实际上是为反共发动内战做准备工作,借此争取时间准备内战。

答案:A3.(2016·山西学业水平模拟)1945年10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演说,他说:“我们要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

”这说明了导学号89910507()A.“独立、自由、民主”是两党的共同追求B.“统一、富强”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C.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共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诚意D.国共两党再次揭开了团结合作的新篇章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重庆谈判期间中共方面对时局的看法。

A项与史实不符;仅从毛泽东的演说并不能说明“统一、富强”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排除B项;抗战胜利后,中国希望建立联合政府,材料信息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共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故C项符合题意;D项与史实不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人民解放战争例题
1.(2018·江苏宿迁期末)解放战争时期,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情况(见下表),中共中央决定()
A.签署双十协定B.进行战略反攻
C.进行战略决战D.发起渡江战役
【答案】 C
【解析】材料中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经过两年的作战后,军队实力对比发生很大变化,双方差距缩小,因此中共在1948年下半年决定与国民党进行大决战,先后发动了三大战役,故C项正确。

A项发生在1945年,B项发生在1947年,D项发生在1949年,均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

2.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等各解放区,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方针是:以集中优势兵力打运动战为主,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基本的作战方法。

这一时期解放战争处于()
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决战阶段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等各解放区”“以集中优势兵力打运动战为主,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基本的作战方法”可知此时为战略防御阶段,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战略方针”可知不是战略相持阶段,故B项错误;C、D两项材料中未涉及。

3.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

此军事举动()
A.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
B.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C.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东可威胁京畿,西可威胁武汉”可得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故A项正确;揭开战略决战序幕的是辽沈战役,与材料“东可威胁京畿,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不符,故B项错误;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指的是淮海战役,与材料“东可威胁京畿,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不符,故C项错误;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是渡江战役和攻占南京,与材料“东可威胁京畿,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不符,故D项错误。

4.不同的政策将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土地政策,下列现象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有关的是() A.最近湘潭马家河,有率领一万五千群众向六个劣绅问罪,延时四日,杀猪百三十余个的事
B.吉林蛟河一位杨老太太,先后将她五个儿子中的四个送上前线
C.后起的北半县分配得很快,如城区从暴动占领县城到田地分配完毕,只有二十天时间
D.李顺达领导的西沟村互助组,向全国各地互助组发起了开展爱国丰产竞赛运动的倡议
【答案】 B
【解析】“有率领一万五千群众向六个劣绅问罪”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革命,故A项错误;吉林在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战役后解放,实行土地改革给农民分配了土地,赢得农民对解放军的支持,与材料问题相符,故B 项正确;从“如城区从暴动占领县城到田地分配完毕”可知,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故C项错误;从互助组可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政策,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