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背诵篇目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深度解读.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深度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1e8351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0.png)
•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第11页,共28页。
题型示例(古今中外)
• 1.小说:《玻璃》贾平凹 (2016年全国卷Ⅲ,删掉了
原第3小题)(新增)五选二(最恰当的两项)
• 2.散文:《岳桦》任林举(2009年全国卷Ⅱ,保留原卷第
第2页,共28页。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 1.考试形式不变; • 2.试题类型(8种)不变,
但删去“选择题分值约为30分”; • 3.删去“选考”相关要求; • 4.题量有增加(20左右—22题) • 5.分值有变化(35—35—20—60) • 6.题量、分值表述更确定
第3页,共28页。
板块
考点
之后,跳下悬崖。
•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
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第9页,共28页。
论述类文本考查统计
年份
内容
选文类型
考点
2012 《科技黑箱》 自然 科学类
理解概念 筛选整合 归纳概括
2013 《<老子>的 社会 科学类 ①写作原因 ②筛选整合 年代》
《科学巨人玻尔》
《朱东润自传》
《寻找属于自己的 句子》
谢希德转而从事 自己不熟悉的表 面物理研究.有哪 些方面的原因?
陈纳德是一位出 色的军事家,材 料中有哪些体现? 请简要分析。
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 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
学史上的“巅峰对 决”?请结合材料简
述原因。
朱东润的传记 文学观是如何
形成的?
2017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7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5f6ace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3.png)
2017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2017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高考考试说明是高考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的重要依据。
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百发百中。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2017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仅供参考!2017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名著考查改为9篇,新增江苏卷2016部分真题说明:1.默写篇目与名著目录进行微调。
与去年相比,默写考査篇目有增有删,篇目总量保持不变;名著考查较去年减少1篇。
2.典型题示例适当更新。
删去部分较为陈旧的试题,新增了部分2016年江苏高考试题,题量及试题内容涵盖面与往年保持总体稳定,更好地体现命题导向。
解读:默写篇目与名著目录总体上保持稳定。
与去年相比,默写考查篇目删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新增陶渊明《饮酒》,考查篇目总量保持不变;名著考查改为9篇,较去年减少1篇《女神》,有利于适度减轻学生负担。
典型题示例适当调整,更好体现命题导向。
典型题适度增减,题量及试题内容涵盖面与往年保持总体稳定。
删去部分较陈旧的试题,新增江苏卷2016部分真题,更好体现命题导向。
语言表达略有调整,格式更加统一规范。
个别语言表达进行了微调,表述更加科学合理。
2017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是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2017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背诵篇目共75篇
![2017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背诵篇目共7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309bc250e2524de5187e43.png)
2017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背诵篇目共75篇,有哪些?一、2017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背诵总篇目,由64篇(段)增加到75篇(段)。
二、高中14篇背诵篇目不变高中共14篇背诵篇目: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三、初中46篇背诵篇目不变,删1篇,换2篇,增加13篇删、换篇目:删除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更换的:《论语十则》换成《论语》12章,《孟子二章》换成《孟子三章》增加篇目:(1)《庄子》一则(2)《礼记》一则(虽有佳肴)(3)《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4)《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5)《湖心亭看雪》(6)《河中石兽》(7)《十五从军征》(8)《登幽州台歌》(9)《木兰辞》(10)《黄鹤楼》(崔颢)(11)《卖炭翁》(12)《满江红》(秋瑾)(13)《南乡子》(何处望神州)初中共61篇背诵篇目:《论语》12章、《孟子三章》(《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庄子》一则、《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左传•曹刿论战》、《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诸葛亮《出师表》、陶潜《桃花源记》、郦道元《三峡》、(南朝)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木兰辞》、《湖心亭看雪》、《河中石兽》、《十五从军征》、《登幽州台歌》、韩愈《杂说(四)》、刘禹锡《陋室铭》、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周敦颐《爱莲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曹操《观沧海》、陶潜《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湾《次北固山下》、王维《使至塞上》、崔颢《黄鹤楼》、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行路难》、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卖炭翁》、白居易《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李贺《雁门太守行》、杜牧《赤壁》、杜牧《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无题》、李煜《相见欢》、范仲淹《渔家傲》、晏殊《浣溪沙》、王安石《登飞来峰》、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水调歌头》、陆游《游山西村》、辛弃疾《破阵子》、文天祥《过零丁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龚自珍《己亥杂诗》、秋瑾《满江红》、《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规定背诵篇目
![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规定背诵篇目](https://img.taocdn.com/s3/m/a66b4a537f1922791688e8fe.png)
一、高中背诵篇目(14篇)1.荀子《劝学》(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庄子《逍遥游》节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高考语文必背75篇
![高考语文必背7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3fb739998fcc22bcd10df5.png)
2017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背诵总篇目高中14篇: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商隐《锦瑟》、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初中61篇:《孔子》12章、《孟子》3章、《左传刿论战》、《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诸亮《出师表》、潜《桃花源记》、郦道元《三峡》、愈《杂说(四)马说》、禹锡《陋室铭》、柳宗元《小石潭记》、仲淹《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周敦颐《爱莲说》、轼《记承天寺夜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操《观沧海》、潜《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湾《次北固山下》、王维《使至塞上》、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白《行路难》、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禹锡《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贺《雁门太守行》、杜牧《赤壁》、杜牧《泊淮》、商隐《夜雨寄北》、商隐《无题》、煜《相见欢》、仲淹《渔家傲》、晏殊《浣溪沙》、王安石《登飞来峰》、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轼《水调歌头》、陆游《游村》、辛弃疾《破阵子》、文天祥《过零丁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龚自珍《己亥杂诗》《庄子》一则《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答中书书》《湖心亭看雪》《河中石兽》《十五从军征》《登幽州台歌》《木兰辞》《黄鹤楼》(颢)《卖炭翁》《满江红》(秋瑾)《南乡子》(神州)初中课必背古诗文汇集(61篇)1《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江苏高考背诵篇目()
![江苏高考背诵篇目()](https://img.taocdn.com/s3/m/07122bb7a300a6c30d229f20.png)
江苏高考语文背诵篇目(课内)1.《荀子·劝学》(节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庄子《逍遥游》(节选).........................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韩愈《师说》..................................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杜牧《阿房宫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苏轼《前赤壁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诗经·卫风·氓》.............................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屈原《离骚》(节选)........................... 错误!未定义书签。
8.李白《蜀道难》................................ 错误!未定义书签。
9.杜甫《登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白居易《琵琶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李商隐《锦瑟》...............................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李煜《虞美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论语》《孔子语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孟子《鱼我所欲也》...........................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最新)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篇目
![(最新)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篇目](https://img.taocdn.com/s3/m/5b868636af45b307e9719703.png)
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默写篇目初中部分《孔子语录》《论语》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⑤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⑨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⑩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⑾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八则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f36b255b14e852459fb5760.png)
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Ⅰ.古代诗文默写篇目(课内(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28篇1.《孔子语录》《论语》2.《鱼我所欲也》孟子3.《出师表》诸葛亮4.《桃花源记》陶渊明5.《三峡》郦道元6.《陋室铭》刘禹锡7.《岳阳楼记》范仲淹8.《醉翁亭记》欧阳修9.《爱莲说》周敦颐10.《蒹葭》《诗经》11.《观沧海》曹操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3.《使至塞上》王维14.《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15.《春望》杜甫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7.《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8.《雁门太守行》李贺19.《泊秦淮》杜牧20.《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21.《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22.《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24.《游山西村》陆游25.《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26.《天净沙·秋思》马致远27.《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28.《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二高中课程标准建议诵读篇(14篇1.《劝学》荀子2.《逍遥游》3.《师说》韩愈4.《阿房宫赋》杜牧5.《赤壁赋》苏轼6.《氓》《诗经7.《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8.《蜀道难》李白9.《登高》杜甫10.《琵琶行》白居易11.《锦瑟》李商隐12.《虞美人》李煜13.《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14.《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Ⅱ.名著目录(加考1.《三国演义》罗贯中2.《红楼梦》曹雪芹3.《呐喊》鲁迅4.《子夜》茅盾5.《家》巴金6.《边城》沈从文7.《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8.《老人与海》海明威9.《飞鸟集》泰戈尔10.《茶馆》老舍11.《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江苏高考14篇必背古诗文(高中部分)
![江苏高考14篇必背古诗文(高中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05c870005f0e7cd1842536f5.png)
江苏语文高考要求背诵的古诗文高中必修14篇01.《诗经·卫风·氓》(一二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02.《离骚》(第一节)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03.《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江苏省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江苏省高考语文背诵篇目](https://img.taocdn.com/s3/m/ff0ad2443b3567ec102d8a5d.png)
江苏省高考语文背诵篇目(一)高中课程标准建议诵读篇目1.《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逍遥游》(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公布(附古诗文背诵)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公布(附古诗文背诵)](https://img.taocdn.com/s3/m/f793937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f.png)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公布(附古诗文背诵)2017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公布(附古诗文背诵64篇)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2017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公布(附古诗文背诵64篇),供参考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Ⅰ.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
阅读题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35分,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17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
![2017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3220dd2a5e9856a57126017.png)
2017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江苏2017“高考考试说明”新鲜出炉了!2017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各学科主要修订内容:语文:名著考查改为9篇,新增江苏卷2016部分真题说明:1.默写篇目与名著目录进行微调。
与去年相比,默写考査篇目有增有删,篇目总量保持不变;名著考查较去年减少1篇。
2.典型题示例适当更新。
删去部分较为陈旧的试题,新增了部分2016年江苏高考试题,题量及试题内容涵盖面与往年保持总体稳定,更好地体现命题导向。
解读:默写篇目与名著目录总体上保持稳定。
与去年相比,默写考查篇目删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新增陶渊明《饮酒》,考查篇目总量保持不变;名著考查改为9篇,较去年减少1篇《女神》,有利于适度减轻学生负担。
典型题示例适当调整,更好体现命题导向。
典型题适度增减,题量及试题内容涵盖面与往年保持总体稳定。
删去部分较陈旧的试题,新增江苏卷2016部分真题,更好体现命题导向。
语言表达略有调整,格式更加统一规范。
个别语言表达进行了微调,表述更加科学合理。
数学:试题难度与以往保持一致说明:1.在“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部分,强调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重要性。
关于创新意识的考查要求以及关于“了解”“理解”的描述,参照考试大纲作了适当微调。
2.典型题示例进行调整。
新增近两年江苏高考试题。
引导中学教师和广大考生重视考试说明中的每一个考点,踏踏实实开展教学工作。
解读:考试内容、试题结构、试题难度等方面和以往保持一致,变化如下。
1、对命题指导思想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微调:一是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强调了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重要性;另外两处是对创新意识的考查要求以及关于了解、理解的描述。
2、在“典型题示例”部分,增加了2015年和2016年的江苏高考真题。
“典型题例——必做题部分”:在“填空题”内容中,考查的知识点基本没有变化,但更新了部分试题。
第1—5,7—10,14题,保持原题不变;第6题替换为2016江苏卷第7题;第11题替换为2016江苏卷第11题;第12题替换为原11题;第13题替换为2016江苏卷第13题。
2017江苏高考语文必背篇目(42篇)范文
![2017江苏高考语文必背篇目(42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1cec8df680203d8ce2f247a.png)
2017江苏高考语文必背篇目(42篇)范文篇一: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64篇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64篇[高考必备]高考古诗文必背64篇分为:初中部分(50篇)和高中部分(14篇),合计64篇。
古诗词填空属于高考送分题,大家一定要把送分题全部拿到手。
你要记住一个道理:提高一分,干掉一千!一分往往决定你是二本还是一本,你是专科还是本科!每年的高考语文古诗词填空题题目和答案都在本篇日志中,赶紧背吧!一、初中课内必背古诗文汇集(50篇)1、孔子语录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江苏高考必背篇目
![江苏高考必背篇目](https://img.taocdn.com/s3/m/035f296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d.png)
高考背诵篇目一.初中部分(25篇)1、《〈论语〉八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
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 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ěr)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3、《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背诵篇目2017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背诵篇目 (1)(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背诵篇目 (3)1.《孔子语录》《论语》 (3)2.孟子《鱼我所欲也》 (3)3.诸葛亮《出师表》 (4)4.陶渊明《桃花源记》 (4)5.郦道元《三峡》 (5)6.刘禹锡《陋室铭》 (5)7.范仲淹《岳阳楼记》 (5)8.欧阳修《醉翁亭记》 (6)9.周敦颐《爱莲说》 (6)10.《诗经.秦风.蒹葭》 (7)11.曹操《观沧海》 (7)12.陶渊明《饮酒》 (7)1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14.王维《使至塞上》 (7)15.李白《行路难》 (7)16.杜甫《春望》 (7)1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18.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19.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20.李贺《雁门太守行》 (8)21.杜牧《泊秦淮》 (8)22.李商隐《无题》 (8)23.李煜《相见欢》 (8)24.晏殊《浣溪沙》 (8)25.苏轼《水调歌头》 (9)26.陆游《游山西村》 (9)27.辛弃疾《破阵子》 (9)28.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9)29.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30.龚自珍《己亥杂诗》 (9)(二)高中课程标准诵读篇目 (9)1.《荀子.劝学》(节选) (9)2.庄子《逍遥游》(节选) (10)3.韩愈《师说》 (11)4.杜牧《阿房宫赋》 (11)5.苏轼《前赤壁赋》 (12)6.《诗经.卫风.氓》 (13)7.屈原《离骚》(节选) (13)8.李白《蜀道难》 (13)9.杜甫《登高》 (14)10.白居易《琵琶行》 (14)11.李商隐《锦瑟》 (15)12.李煜《虞美人》 (15)1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5)1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5)(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背诵篇目1.《孔子语录》《论语》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⑤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⑨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⑩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⑾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孟子《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4.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5.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6.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7.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8.欧阳修《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0.《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1.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2.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