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合集下载

03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03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暗处,需能)

全反型视黄醛+视蛋白 醇脱氢酶 全反型视黄醇(VitA)
色觉是感光细胞受到不同波长的光线刺激后,产 生的视觉信息传入视觉中枢引起的主观感觉。
感红光色素(560nm)
视锥细胞 色觉障碍: 色盲:凡不能识别三原色中的某一种或某几种 颜色者 色弱:对某种颜色辨别能力较正常人差者 感绿光色素(530nm) 感蓝光色素(430nm)
(二) 受体


受体:指在细胞膜以及 细胞浆与核中对特定生 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并 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 产生生物效应的特殊生 物分子。 配体:激动剂、拮抗剂 受体的特征:
饱和性 特异性 可逆性
四、神经胶质细胞
形态:多样,细胞很小,但数量较多,约为神经 元的6~10倍。 功能 形 (1)支持和营养作用 态 各 (2)分离和绝缘作用 异 (3)参与血脑屏障的组成 的 (4)营造神经元活动的微环境 神 经 (5)辅助神经元迁移 胶 (6)在脑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1)突触的微细结构
化学性突触传递与电突触传递的比较
a.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去极化兴奋 神经冲动前膜去极化Ca内流释放兴奋性递 质与后膜上受体结合后膜对Na+、K+通透性 突触后膜去极化.动作电位. b.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超极化抑制 神经冲动前膜去极化Ca内流释放抑制性递 质与后膜上受体结合后膜对Cl-通透性后膜 超极化. 特点:前一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另一神 经元活动

主讲:周刚 博士
1. 熟练掌握本章所涉及的专业术语和基本 概念。 2. 了解神经元、突触、神经递质、受体和 神经营养因子的功能。 3. 了解视觉、听觉、位觉和本体感觉的基 本结构和功能。 4. 掌握脊髓、脑干和高位中枢对躯体运动 的调控机制以及它们的协调配合。

第三章躯体运动神经控制

第三章躯体运动神经控制
第三章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第三章躯体运动神经控制
本章提要
❖ 本章详细介绍了神经系统的基本构件神经元、 突触、神经递质、受体、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营养 因子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简要地介绍了中枢神经系 统是如何通过几种主要的感受器,视觉、听觉、位 觉和本体感觉获取外界信息的;重点阐述了脊髓、 脑干以及高位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控,以及大脑皮 层对各级中枢功能进行的整合。通过本章的学习, 可以对躯体运动的中枢调控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为 继续对神经科学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五)神经冲动的传导
❖ 神经元所产生的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 ❖ 1.局部电流方式传导:无髓鞘神经纤维
❖ 2.跳跃式传导:有髓鞘神经纤维

特点: 传导速度快,耗能少。
第三章躯体运动神经控制
二、突触及突触传递
(一)突触及其分类 1.突触:每一神经元的轴突 末梢只与其它神经元的细 胞体或突起相接触,接触 的部位称为突触。 2.突触分类: (1)化学性突触 (2)电突触 (3)混合性突触
关键术语
❖ 5.感受器:人和动物的体表或组织内部存在着一 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形成的刺激结构 和装置,称为感受器(receptor)。
❖ 6. 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与它所支配的那些肌 纤维,组成一个运动单位(motor unit)
❖ 7. 脊髓反射:人们就把那些潜伏期短,活动形式固 定,只需外周传入和脊髓参与的反射活动称之为脊 髓反射(spinal reflex)
作用。
第三章躯体运动神经控制
(三)神经纤维
❖ 1.结构:
❖ 神经元的轴突和包被它的结构总称为神经纤维。

❖ 中枢神经(白质),周围神经(神经干)。
❖ 2.功能:传导兴奋。

躯体运动的神经调控

躯体运动的神经调控

四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系统内另一类细胞,数量远大于神经元,其形态多 样且胞体较小,突起无极性,胞浆内无尼氏体,不与神 经元形成突触,不产生神经冲动。 CNS:大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 小 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和神经膜细胞)。 PNS:雪旺氏细胞和卫星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1.支持和营养作用(释放神经营养因子); 2.分离和绝缘作用; 3.参与血脑屏障形成;
色觉障碍: 色盲:凡不能识别三原色中的某一种或某几种颜色者。 色弱:对某种颜色辨别能力较正常人差者。
听觉与位觉
外耳:耳廓、外耳道。 中耳:鼓膜、听小骨、咽鼓管和鼓室。 内耳:耳蜗、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
(一)听觉
声波振动→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 骨→卵圆窗)→内耳(耳蜗的内淋巴液→螺旋器→声电转换)→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听觉。
4. 营造神经元活动的微环境; 5. 辅助神经元迁移; 6. 在脑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7. 免疫功能。
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从感受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开始, 经过 传入神经将信息传送至中枢,由中枢发出指令调节 相应的效应器活动。
一 感受器 感受器(sensory receptor):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 织内 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
人体经常参加体育训练使本体感受器的机能得到提高能使肌肉运动的分析能力及动作时间的判断精确力得到发展例如不同训练水平的篮球运动员运球快速进攻时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其控球能力强失球次数少而且运动速度快表现出本体感受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第三章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第一节 神经系统基本组件的一般功能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三节 躯体运动的脊髓和脑干调控 第四节 高位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突触的分类: 化学性突触:信息传递媒介为神经递质。 电突触:信息传递媒介为局部电流。 混合性突触:接触点同时存在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

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ppt课件

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ppt课件

脑延 桥髓 网网 状状 脊脊 髓髓 束束
Ⅶ 1Ⅷ0 层
ppt课件
11
三、姿势反射
(一)状态反射
• 概念:头部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引起四肢张力重新调整的 反射
• 分类: 1迷路紧张反射
– 头部后仰→四肢、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四肢、背部伸直 – 头部前倾→四肢、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四肢弯曲
2颈紧张反射
– 头部侧倾/扭转→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加强、异侧上下肢伸 肌紧张性减弱
• 起止、行程、交叉 • 换元 • 支配范围
中脑 脑桥
延髓
脚底
沿途陆续离开锥体束
基底部
终止于特内运 脑神经核 躯体运动
锥体 75%纤维 锥体交叉
头颈肌
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侧束
脊髓p前pt课角件 运动细胞
躯干四肢肌20
【锥体外系】 锥体系以外的运动传导路,协助锥体系 更好地完成随意运动。
特点
功能
• 发生古老。
• 调节肌张力。
•多次中继,联系复杂, 形成若干反馈通路。
锥体外系可分为
•自动
维持 调节
整体姿势
(完成无意识习惯性动作)。
1 皮质—纹体—苍白球系 • 配合锥体系,协调肌群
⑴ 皮质—纹状体—背测丘脑环路 运动,纠正随意运动的
⑵ 纹体—黑质环路 ⑶ 苍白球—底丘脑环路( P359)
2 皮质—脑桥—小脑系
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第一节 肌紧张和姿势反射的神经控制 第二节 高位神经中枢对肌肉活动的控制 第三节 随意运动
ppt课件
1
• 躯体活动:全身或局部的肌肉活动 • 躯体活动:
⑴反射运动(各感受器将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 统,调节骨骼肌的运动)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ppt课件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ppt课件
病症 如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等 如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
表现
肌紧张减低,
头部和上肢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
病变
纹状体
静止性震颤
随意运动↓,肌紧张↑ 黑质
机制
↓ 胆碱能N元功能↓ 和GABA能N元功能↓
↓ 黑质内多巴胺能N元
功能相对亢进 ↓
随意运动↑

多巴胺递质↓

抑制纹状体胆碱能 递质系统作用↓

肌张力↑
治疗
3、运动前区
部位: 6区
小脑
辅助运动区
特征: 双侧支配
丘脑腹外侧核
后顶叶皮质
运动前区
功能:
初级运动皮质
运动准备 感觉信息调节
脑干 脊髓
24
4、后顶叶皮质
联合皮质
视觉
听觉
初级运动皮质 本体觉
为制定运动 计划作准备
后顶叶皮质 运动前区 辅助运动区
25
5、其他 运动相 关皮质
26
大脑皮层对运动功能调控总结
收缩特点
突触联系 意义
腱反射与肌紧张的比较
腱反射
肌紧张
位相性牵张反射 紧张性牵张反射
快速短暂的牵拉 缓慢持续的牵拉
肌梭核袋纤维
肌梭核链纤维
Ⅰ类传入纤维
Ⅱ类传入纤维
被牵拉肌肉的
被牵拉肌肉的
快肌纤维
慢肌纤维
同步性快速收缩 持续的交替性
收缩,不易疲劳
单突触联系
多突触联系
辅助诊断疾病
维持身体的姿势
17
(二)屈反射与对侧伸反射
★ 特点: 不易疲劳。 发生的基础是紧张性牵张反射,经常受高级
中枢的调节。
★ 意义: 对抗肌肉的牵拉以维持身体的姿势,是一切

(整理)第三章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整理)第三章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第三章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一、名词解释1.突触延搁2.本体感受器3.肌梭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5.化学突触6.抑制性突触后电位7.神经递质8.位觉9.腱器官10.受体11.运动单位12.姿势反射13.感受器14.前庭功能稳定性15.前庭反应16.牵张反射17.静态牵张反射18.动态牵张反射19.电突触20.屈肌反射21.最后公路22.迷路紧张反射23.颈紧张反射二、填空题1.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组成,神经细胞又称为。

2.大脑皮质对身体运动的调节功能是通过和下传而完成的。

3.一个神经元通常具有一条细长的圆柱状,将神经元信息传出至另一神经元或效应器。

4.中枢内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称为。

5.神经元依其功能分为三大类:、、。

6.前庭小脑的功能主要是和。

7.视觉系统中对光敏感、接收光的部位是、。

分别感受视觉和亮光视觉。

8.从高处跳下时,可反射性引起前臂,下肢,以保持身体的重心,减少震动。

9.外膝体是视觉信息传入大脑的中继站,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质的叶。

10.声音刺激的机械能是通过换能作用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来传递声音信息的。

11.翻正反射的中枢在,在人类由引起的翻正反射最重要。

12.脑干对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具有和作用,它们主要是由实现的。

13.声音通过外耳道、、及镫骨底板传到外淋巴后,部分机械能量推动外淋巴从前庭阶经蜗孔及鼓阶到。

14.投掷前的引臂,起跳前的膝屈都是利用的原理,可增加肌肉收缩。

15.动态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受牵拉肌肉中的,效应器是受牵拉肌肉中的纤维。

16.牵张反射是一种单突触反射,可分为和。

这两类牵张反射的中枢都在。

17.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按功能可分为和,它们的轴突经脊髓直达所支配肌肉。

18.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作用,而肌梭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作用。

19.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由于突触后膜对、尤其是通透性升高而去极化所致。

20.大α运动神经元支配纤维,小α运动神经元支配纤维,γ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中的纤维。

运动生理学3-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运动生理学3-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以脊髓为中枢形成的初级反射活动,称为脊
髓反射。 牵张反射 屈肌反射
1.牵张反射
• 概念:当骨骼肌 受到牵拉时会产 生反射性收缩。
• 特点:感受器和 效应器都是在同 一块肌肉中
• 类型: 腱反射
肌紧张 • 意义:在于维持
身体姿势,增强 肌肉力量。
①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动态牵张反射) : 指快速牵拉 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
• 运用反牵张反射的原理可有效的放松肌肉,改善关节的柔韧性。
PNF练习法——一种放松肌肉和消除 疲劳的有效方法
• 运用肌梭和腱梭形成的牵张反射和反牵张反射的 原理,进行肌肉放松的方法。
• 方法: • 缓慢逆向运动使肌肉拉伸至最大幅度 — 保持
(6-10秒)— 稍放松 — 肌肉在抗阻下作静力 性收缩 — 保持(6-10秒)— 结束
• 讨论: 在需要保持身体平衡的运动中,如果头部位置 不正会有什么后果? 举重时,提铃瞬间头应该怎样?为什么? 短跑运动员起跑瞬间头为什么要低着?
• 体操的后手翻、空翻及跳马动作,若头部位置不正, 就会使两臂用力不均衡,身体偏向一侧,常常导致 动作失误或无法完成。
• 短跑运动员起跑时,为防止身体过早直立,往往采 用低头姿势,这些都是运用了状态反射的规律。
• 张力不但与兴奋的运动单位数目有关,而且也与运 动神经元传到肌纤维的冲动频率有关。参与活动的 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合,称为运动单位动 员(简称MUI)。运动单位动员也可称为运动单位募 集。
三、前庭器、前庭反应与前庭稳定性
• 前庭器 位于内耳,包括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是维
持姿势和平衡的位觉感受装置。 • 前庭反应
反射叫牵张反 射。

第三章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第三章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一)脑干对肌紧张的调控
•肌紧张是维持身体姿势的基础,其反射活动的初级 中枢在脊髓,正常状况下,经常受到上位中枢的调 控。 •网状结构:在脑干广大的区域中,神经细胞和神经 纤维交织在一起呈网状。 ①抑制区:抑制肌紧张 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 抑制区(范围较小); ②易化区: 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的 区域,称为易化区(范围 较大)。
2.屈肌反射
• 当皮肤或肌肉受到伤害刺激时,引起 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快速回撤,这一反 射为屈肌反射。 • 特点: (1)有中间神经元介入 (2)多突触参与 (3)反射弧传出部分可通向许多关节 的肌肉。
(三)高位中枢对脊髓反射的调控
• 在正常情况下,脊髓反射活动是经常接受高位 中枢下行指令的调控,高位中枢发出的运动指 令能够在脊髓内过对感觉传入纤维末梢、中 间神经元或运动神经元三部分进行控制。
• 去大脑僵直:若在脑干以上的部位切除大脑和小脑, 网状结构的下行抑制作用就会明显地减弱。如在实验 动物中脑四叠体的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此时动物 表现出全身伸肌紧张性亢进、四肢僵直,颈背肌肉过 度紧张,以致头与尾部均向背后弯曲呈背弓反张的现 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人 类 去 大 脑 僵 直
• (二)脑干对节律性运动的调控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主讲人:于秋芬
• (1)反射性运动:主要指不受主观意识控制, 运动形式固定,反应快捷的运动,如伤害性刺 激所引起的肢体快速回缩反射。 • (2)形式化运动:此种运动主观意识只控制 运动的起始与终止,而运动期间多可自动完成, 此类运动形式固定,具有节律性与连续性,如 步行、跑步等。 • (3)意向性运动:这种运动具有明确的目的 性,运动全过程均受主观意识支配,运动形式 较为复杂,一般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随 着实践经验的积累运动技巧日渐完善。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圣才出品】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圣才出品】

第3章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1.神经冲动在神经肌肉接点处的传递与突触传递有何异同?答:(1)不同点①神经冲动的传导简称神经传导,是指在神经细胞任何一个部位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均可传播到整个细胞,使细胞未兴奋部位依次经历一次膜电位的倒转的这一过程。

传导方式有局部电流方式传导和跳跃式传导两种。

a.局部电流方式传导对于无髓鞘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的兴奋区,表现为膜电位的倒转,而相邻的静息区则仍维持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于是兴奋部位和邻接的静息区之间将由于电位差而出现局部电流。

b.跳跃式传导有髓鞘神经由于轴突外分段包裹有多层高度绝缘的髓鞘,造成膜电阻的不均匀,在郎飞结之间的结间区电阻极高,而结区电阻极低。

加之轴突膜仅仅在结区可接触细胞外液,所以局部电流必须从郎飞结穿出膜在髓鞘处形成回路,进行跳跃式传导。

②突触传递是指信息从前一个细胞传递给后一个细胞的信息传递过程。

a.化学突触传递突触的微细结构:化学突触是由相互对应的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结构构成,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较一般神经元膜厚约7.5nm,它们之间的缝隙被称为突触间隙,其间有黏多糖和糖蛋白。

信息在化学突触的传递过程主要包括神经递质在突触前的合成和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递质的分解或重吸收等环节。

根据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不同,可将突触后电位分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电突触传递。

b.电突触的传递电突触无突触前膜和后膜之分,一般为双向性传递,其传递速度快,几乎不存在潜伏期。

电突触传递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和视网膜上广泛存在,主要发生在同类神经元之间,具有促进神经元同步化活动的功能。

(2)相同点二者都是以神经递质为信息传递的媒介物。

2.大脑、基底神经元和小脑在调控躯体运动过程中是如何协调进行的?答:(1)大脑皮质与运动有关的脑区主要包括有主运动区、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顶后叶皮质以及扣带运动区等。

①主运动区主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运动前区位于中央前回前方6区的外侧部。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感受装置—肌梭
在骨骼肌内与肌纤维并 联排列的感受牵拉刺激 的特殊的梭型感受装置。 是一种长度感受器,属 于本体感受器。
①结构特点
梭外肌:αN元支配, 与肌梭呈并联关系。
梭内肌:γN元支配, 与肌梭呈串联关系。
肌 梭:内有二种感受器
牵张反射的反射弧
感受器:肌梭 ↓
传入神经:Ⅰ类和Ⅱ类纤维 ↓
中枢:脊髓 ↓
特点 单突触反射,潜伏期短,反 射时间很短,耗时约0.7ms
意义 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腱
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该反射 弧的某个部分有损伤;若腱反射 亢进,说明控制脊髓的高级中枢 的作用减弱或消失)
常用的腱反射
名称 检查方法 中枢部位 效应
膝反射 扣击膑韧 腰 2-4 小腿伸


肘反射
跟腱 反射
过程:
梭外肌收缩,肌张力增大→腱器官兴奋→传入冲动↑→兴奋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抑制→梭外肌 舒张
生理意义:
肌肉受牵拉先兴奋肌梭引起肌肉收缩,对抗牵拉;当肌张 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兴奋腱器官抑制牵张反射,避免肌 肉过度收缩受损。
3、牵张反射的类型
①腱反射
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表现为被牵拉肌肉迅速而明显地缩 短。
γ运动 仅 高 位 中 枢 下 传 神经元 信息
发出纤维 及粗细
支配 及递质
作用
α传出 纤维粗
梭外肌; 直 接 发 动 Ach 肌肉收缩
γ传出 纤维细
调节肌梭 梭内肌; 感 受 装 置
Ach 的敏感性
肌梭感受器
肌梭 梭外肌
核袋纤维 梭内肌 核链纤维
运动单位与最后公路的概念
皮层等高位中枢的下传信息 皮肤、肌肉、关节等传入信息

第三章_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第三章_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按与中枢连 接的部位分 按所支配 的范围分
脊神经(31对)
躯体N 内脏N
躯体运动N 躯体感觉N 内脏运动N 内脏感觉N
第一节 神经系统基本组件的一般功能
胞体
树突 突起 神经组织 轴突 神经胶质
1. 神经元 (neuron)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 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 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 奋的功能。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 (一)神经递质 • 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并在 末梢处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 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并使 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 • 神经调质:对递质信息传递起调节作用的物质,主要表现 为对突触兴奋水平的修饰、影响靶细胞对刺激的反应能力 • 神经递质多属于快突触传递 • 神经调质属于慢突触传递
• 神经元既能生成营养性因子,维持所支配组织的 正常代谢与功能,同时也接受神经营养因子的支 持,维持其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 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 经营养因子3、4、5、6等
(五)神经冲动的传导
• 1.局部电流方式传导
• 2.跳跃式传导:经济性、节约能量
二、突触及突触传递
壶腹嵴位于内耳膜迷 路膜性半规管的膜壶
腹中,由膜壶腹内的
粘膜局部增厚形成, 适宜的刺激是旋转变 速运动(角加速度)。
2. 前庭反应、前庭稳定性与前庭习服
当人体的前庭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可反射性地引 起骨骼肌的紧张性改变、眼震颤(指人体作旋转运 动时,引起眼球发生不随意的颤动)和植物性功能 改变,出现心跳加快、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眩晕
(二)听觉
外耳:耳廓、外耳 道。 中耳:鼓膜、听小 骨、咽鼓管和听 小肌。 内耳:耳蜗、椭圆 囊、球囊和三个的声波频率在1000-3000Hz 听 • 声波振动→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 小骨→卵圆窗)→内耳(耳蜗的内淋巴液→螺旋器 觉 →声-电转换)→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听觉。

运动生理学ExercisePhysiology

运动生理学ExercisePhysiology

三、听 觉
听觉的外周感受器官是耳,适宜刺激是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声波振动。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迷路中的耳蜗部分所组成。外耳、中耳为传音装置,内耳为感音装置。
声波 外耳道 鼓膜 听骨链 耳蜗内淋巴 基底膜 听神经 听觉中枢 产生听觉
运动生理学 Exercise Physiology
第3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第3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第一节 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第三节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汇报人姓名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第一节 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一、神经元
神经元按其功能分为三大类 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二、突触及其传递
一个神经细胞的胞体或突起与另一个神经 细胞的胞体或突起间的联系称为突触。 依据突触的结构特点可将哺乳动物的突触 分为: 电突触传递 化学突触传递 电—化学混合突触
四、位觉
定义: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和重力不平衡时产
生的感觉,称为位觉(或前庭觉)。
感受装置:维持身体姿势和平衡的位觉感受装置
是内耳迷路中的前庭器。前庭器包括椭圆囊、球
囊和三个半规管。
适宜刺激:分别感受水平直线变速运动、垂直方
向的变速运动、旋转变速运动。
前庭反射和前庭功能稳定性
前庭反射
前庭功能的稳定性:过度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
肌紧张
自主功能反应
眼震颤
前庭功能稳定性
前庭功能稳定性差者,引起自主功能反应(如恶心、呕吐、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眩晕、出冷汗、全身软弱等)明显,将影响人体的工作能力。在体育运动中,赛艇、划船、跳水、滑雪、体操、武术、链球等运动项目,对运动员前庭功能稳定性要求相对较高,经常从事这类运动项目的锻炼,有助于提高前庭功能稳定性。

第三章.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ppt

第三章.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ppt

(二)神经元生物电的产生
1、外向电流和电紧张性电流 2、局部反应和动作电位 局部反应和局部兴奋 局部反应和动作电位的不同
(三)神经元信息的传导
即细胞的任何一个部位所产生的冲动,可传播 到整个细胞,使细胞其他部位依次经历一次膜 电位的倒转。 神经冲动的传导,简称神经传导。 神经元传导的方式: 1、局部电流方式 2、跳跃式传导
配体 激动剂: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 拮抗剂: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不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
四、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1. 分类: ⑴周围神经系统:施万细胞、卫星细胞。 ⑵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 胞。 2.功能 ①支持和应用作用; ②分离和绝缘作用; ③参与血脑屏障的形成; ④营造神经元活动的微环境; ⑤辅助神经元迁移 ⑥在脑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⑦胶质细胞的免疫功能。
图3-3神经肌肉接头
2.化学性突触传递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去极化兴奋
神经冲动前膜去极化Ca内流释放兴奋性递质与后膜上受
体结合后膜对Na、K通透性突触后膜去极化产生EPSP(局
部反应)总和动作电位(轴突始段)
2.化学性突触传递
(3)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超极化抑制 神经冲动前膜去极化Ca内流释放抑制性递质 与后膜上受体结合后膜对Cl通透性后膜超极 化,即IPSP 特点:前一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另一神 经元活动
表明:神经的营养性作用与AP无关、而与营养因子有关。
⑵支持神经的营养性因子
目前已从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和星形胶质细胞, 发现并分离到多种支持N元的生长、发育和功能 完整性的神经营养性因子 作用机制:
神经营养性因子→N末梢的特异受体(TrKA、 TrKB、TrKC受体)→N末梢摄入→轴浆运输(逆流方 式)→胞体→促进N元生长发育。

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

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
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
目的与要求:
1、了解神经元、突触、神经递质、受体和神经 营养因子的功能。 2、详细了解视觉、听觉、位觉和本体感觉的基 本结构和功能。 3、掌握脊髓、脑干和高位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 控机制以及它们的协调配合。
重点与难点:
1、脊髓、脑干和高位中枢对躯 体运动的调控 2、大脑皮质对各级中枢功能进 行的整合
(一)脊髓反射
2)静态牵张反射 感受器:肌梭 效应器:慢肌纤维 特点;缓慢牵拉,肌肉缓慢收缩,为多突触反射 意义:维持姿势,对抗重力牵拉
(一)脊髓反射
3)牵张反射过程(环路)
二、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一)脑干对肌紧张的调控 1.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和抑制区调节肌紧张。 2.去大脑僵直:切断上位脑与脑干的联系,脑干网 状结构易化区功能增强,产生伸肌紧张亢进的状 态。 (二)姿势反射 状态反射、翻正反射
二、突触及突触传递
(一)定义 突触: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 只与其它神经元的细胞体或突 起相接触,接触的部位称为突 触。
突触传递:通常信息从前一个 细胞传递给后一个细胞,这一 信息传递过程称为突触传递。
图3-2突触的结构
二、突触及突触传递
(二)突触传递 1.电突触传递
2.化学性突触传递
1.电突触传递
第一节 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一般结构 1.结构:胞体+突起 树突 轴突
2.功能:感受体内外各种刺激, 对综合分析发出指令
图3-1神经元
(二)神经元生物电的产生
1、外向电流和电紧张性电流 2、局部反应和动作电位
(三)神经元信息的传导
神经神经元信息的传导被定义为局限于同一细 胞内的传送或扩布。即细胞的任何一个部位所 产生的冲动,可传播到整个细胞,使细胞其他 部位依次经历一次膜电位的倒转。 神经冲动的传导,简称神经传导。 神经元传导的方式: 1、局部电流方式 2、跳跃式传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一、名词解释1.突触延搁2.本体感受器3.肌梭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5.化学突触6.抑制性突触后电位7.神经递质8.位觉9.腱器官10.受体11.运动单位12.姿势反射13.感受器14.前庭功能稳定性15.前庭反应16.牵张反射17.静态牵张反射18.动态牵张反射19.电突触20.屈肌反射21.最后公路22.迷路紧张反射23.颈紧张反射二、填空题1.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组成,神经细胞又称为。

2.大脑皮质对身体运动的调节功能是通过和下传而完成的。

3.一个神经元通常具有一条细长的圆柱状,将神经元信息传出至另一神经元或效应器。

4.中枢内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称为。

5.神经元依其功能分为三大类:、、。

6.前庭小脑的功能主要是和。

7.视觉系统中对光敏感、接收光的部位是、。

分别感受视觉和亮光视觉。

8.从高处跳下时,可反射性引起前臂,下肢,以保持身体的重心,减少震动。

9.外膝体是视觉信息传入大脑的中继站,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质的叶。

10.声音刺激的机械能是通过换能作用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来传递声音信息的。

11.翻正反射的中枢在,在人类由引起的翻正反射最重要。

12.脑干对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具有和作用,它们主要是由实现的。

13.声音通过外耳道、、及镫骨底板传到外淋巴后,部分机械能量推动外淋巴从前庭阶经蜗孔及鼓阶到。

14.投掷前的引臂,起跳前的膝屈都是利用的原理,可增加肌肉收缩。

15.动态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受牵拉肌肉中的,效应器是受牵拉肌肉中的纤维。

16.牵张反射是一种单突触反射,可分为和。

这两类牵张反射的中枢都在。

17.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按功能可分为和,它们的轴突经脊髓直达所支配肌肉。

18.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作用,而肌梭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作用。

19.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由于突触后膜对、尤其是通透性升高而去极化所致。

20.大α运动神经元支配纤维,小α运动神经元支配纤维,γ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中的纤维。

21.肌梭的主要功能是当它所在的那块肌肉被拉长时,可发放牵拉和变化的信号。

22.骨骼肌长度的改变与关节的角度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感受器是中枢神经系统了解肢体或体段相关位置的结构三、判断题1.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 )2.运动愈精细的肌肉,大脑皮质对支配该肌肉的下运动神经元具有愈多的单突触联系。

()3.一个神经元通常具有一个树突和多个轴突,树突可将细胞体加工、处理过的信息传出到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 )4.运动区定位从上到下的安排是按躯体组成顺序进行的,头面部肌肉代表区在皮质顶部,下肢肌肉的代表区在皮质底部。

( )5.在神经细胞任何一个部位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均可传播到整个细胞。

( )6.以局部电流方式传导的神经信号,不仅传导速度快,而且能量消耗多。

( )7.电突触主要是单向传递的兴奋性突触;化学突触则是双向传递,并且既有兴奋性的,又有抑制性的。

8.兴奋性递质可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效应,产生的后电位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 )9.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为交叉性支配,即左侧皮质支配右侧肢体,而右侧皮质支配左侧肢体。

( )10.大脑皮层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运动越精细越复杂,其功能代表区就越小。

( )11.视网膜是一种光感受器,它包含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 )12.视锥细胞的光感受器介导亮光视觉,视杆细胞的光感受器在暗光下活动。

( )13.外侧膝状体是听觉系统的重要中继核团。

( )14.前庭器包括椭圆囊和球囊。

( )15.旋转加速度的感受器是半规管壶腹嵴。

( )16.脊髓是实现躯体运动的最低级中枢,因此有人也称之为“最后公路”。

( )17.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殊受体结合引起膜电位发生改变称为突触前电位。

( )18.调节躯体运动的中枢命令是由脊髓后角灰质中运动神经元传给肌肉的。

( )19.依据小脑的传入传出纤维联系,可将小脑分为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质小脑三个功能部分。

( )20.局部反应是局限于刺激部位局部的一种去极化反应,它不能传导但可以总和( )。

21.小脑对调节肌紧张、维持姿势、协调和形成随意运动均起重要作用。

( )22.大α运动神经元支配慢肌纤维,小α运动神经元支配快肌纤维。

( )23.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是到达肌肉的最后公路。

( )24.γ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中的梭外肌纤维,α运动神经元支梭内肌纤维。

( )25.α运动神经元的末梢释放乙酰胆碱,而γ运动神经元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 )26.在完整的机体中,通过视觉及前庭器官和肌肉本体感觉能引起翻正反射。

( )27.运动单位就是一个运动神经元与它所支配的肌纤维,它是肌肉收缩的最小功能单位( )。

28.肌紧张是肌肉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维持人体姿势的基础。

( )29.肌梭是张力感受器,而腱器官是长度感受器。

( )30.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而肌梭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 )31.人体在维持站立姿势时,屈肌活动处于主导地位,伸肌则起着辅助作用。

( )32.健康人的牵张反射是受高位中枢调节的,可建立条件反射。

( )33.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及效应器分别在不同的骨骼肌中。

( )34.为了能更大地增强肌肉力量,在牵拉与随后的收缩之间延搁时间越长越好,否则牵拉引起的增力效应就消失。

( )35.人从高处跳下时,往往上肢伸直,下肢弯曲着地,这是不需要训练就能出现的。

( )36.蹲踞式起跑姿势使肌肉处于最佳γ紧张状态,以便对枪声作出更有力的反应。

( )四、单选题1.神经生理学将外加电流所致的电容统称为()。

A.电紧张B.外向电流C.内向电流D.局部反应2.局部反应和动作电位都是()的结果。

A.K+外流B.Na+内流C.Ca2+内流D.Cl-内流3.传导速度最快的方式是()。

A.局部电流方式B.局部反应C.跳跃式传导D.电紧张4.视杆细胞的光感受器介导的是()视觉。

A.强光B.白光C.亮光D.暗光5.在运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反馈调节对保证运动的协调,具有重要的意义。

A.大脑B.脑干C.小脑D.中脑6.关于主要运动皮质功能特征错误的描述是()。

A.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交叉进行的B.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C.身体不同部位在皮质代表区,其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D.产生体表感觉机会达50%以上7.运动越精细的肌肉,支配肌肉的下运动神经元就有越多的()。

A.单突触联系B双突触联系C.电突触联系D多突触联系8.重力及直线正负加速度运动的感受器是()。

A.椭圆囊B.球囊C.囊斑D.半规管9.前庭小脑的主要功能是()。

A.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制B.调节肌紧张C.协调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D.控制躯体和平衡眼球运动10.EPSP表示()。

A.抑制性突触后电位B.神经生长因子C.氨基酸类递质D.兴奋性突触后电位11.翻正反射的中枢在()。

A.大脑B.中脑C.小脑D.延髓12.α、γ运动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

A.乙酰胆碱B.交感甲肾上腺素C.γ-氨基丁酸D.脑啡肽13.跳水运动员在作转体动作时,要充分利用()。

A.状态反射B.翻正反射C.旋转运动反射D.直线运动反射14.下述哪个过程可使单突触的牵张反射所引起的梭外肌张力增加()。

A.肌肉被动缩短B.梭内肌纤维主动收缩C.梭内肌纤维舒张D.梭外肌纤维收缩15.运动员举重时,提杠铃至胸前瞬间头后仰,是利用()反射。

A.牵张反射B.腱反射C.翻正反射D.状态反射16.静态牵张反射是由()的初级和次级神经末梢共同传递连续而弱的静态感受器的信号,它们直接和脊髓运动神经元发生兴奋性的联系。

A.腱器官B.肌梭C.快肌纤维D.慢肌纤维17.脊髓灰质前角的α运动神经元是各种信息导致脊髓运动反射的()。

A.直接通路B.间接通路C.最后公路D.中间通路五、多选题1.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

A.神经胶质细胞B.神经细胞C.受体D.神经递质2.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迄今仍不很清楚,目前较为确定的大致有()。

A.转运机能B.参予血脑屏障的组成C.填补神经元缺损D.参与离子和递质的调节3.化学突触的传递是()。

A.单向的B.可塑性C.突触延搁D.兴奋性4.受体有哪些特性()。

A.单向的B.饱和性C.特异性D.可逆性5.神经营养因子的特性包括()。

A.均属于可溶性的多肽因子B.表达是动态非周期性的C.作用方式多样性、多效性D.不同的神经营养因子可以结合同一受体6.小脑和基底神经节都参与()。

A.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编制B.运动的协调C.肌紧张的调节D.运动的执行7.皮质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参与随意运动()。

A.设计B.编程C.信息储存D.信息加工处理8.目前认为随意运动的设想起源于皮质联络区,运动的设计在()。

A.脑干B.基底神经节C.小脑皮质D.大脑皮质9.躯体运动可分为()。

A.反射性运动B.随意性运动C.牵张反射性运动D.形式化运动10.下列结构属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有()。

A.α运动神经元B.Ia类神经元C.γ运动神经元D.β运动神经元11.下列神经结构哪些属于基底神经节()。

A.纹状体B.丘脑底核C.齿状核D.下丘脑12.人体是极为复杂的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A.不是孤立的B.是相对孤立的C.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D.都是直接处于神经系统的控制之下。

13.神经元按其功能可分为()。

A.传入神经元B.中间神经元C.传出神经元D.兴奋性神经元14.依据运动时主观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将躯体运动分为三类()。

A.反射性运动B技巧性运动C.意向性运动D.形式化运动15.脑干网状结构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具有那些作用()。

A.综合B.易化C.抑制D.接替16.前庭小脑的传出冲动主要影响()的活动,因而具有控制躯体平衡的作用。

A.背部肌肉B.躯干肌肉C.四肢近端肌肉D.全身肌肉17.α、γ运动神经元的相同点是()。

A.都发自脊髓侧角B.其末梢都释放乙酰胆碱递质C.都常以较高频率放电D.都直接受高位中枢控制18.小脑在运动程序执行中的作用是()。

A.与大脑皮层运动区及肌肉之间进行复杂的回路联系B.对动作起稳定器作用,使运动得以快、准、稳的进行C.对动作不断地校正,以使动作合乎时宜D.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不断调节,以使动作适度19.状态反射包括()。

A.探究反射B.颈紧张反射C.翻正反射D.迷路紧张反射20.目前认为与运动有关的脑区主要包括()。

A.主运动区和运动前区B.感觉区C.辅助运动区D顶后叶皮质21.大脑皮质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具有以下特征()。

A.交叉性B.倒置性C.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D.双侧性六、简答题1.大脑皮质与运动有关的脑区有哪几个部分,指出各部分的具体位置和功能。

2.神经冲动在有髓鞘神经上进行的跳跃式传导有何生理意义?3.什么叫翻正反射?简述翻正反射的过程及发生的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