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声音》1.生活中的声音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人为和自然(包括动物和环境):人为:笑声、跑步声、拍手声、广播声、汽笛声、发动机声……动物:虫鸣声、鸟叫声、兽吼声、翅膀煽动声、动物奔跑声……自然环境:风声、雨声、水流声、雷鸣声、滚石声、落叶声……2.声音的特征:时高时低、时而沉闷、时而清脆,有强有弱、看不见也摸不着、可以被听到、存在一定的规律……3.拉伸、按压、揉搓或弯曲物体时,物体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发出声音的;拍打、敲击、拨动物体时,由于物体发生了振动,所以产生了声音。

4.向周围发出声波的振动系统称为声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5.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6.观察鼓面发声时,我们可以借助细沙或者小豆来感受鼓面的振动;观察音叉发声时,我们可以借助水面来感受音叉的振动。

7.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高,数字表示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如音叉上标有“C512”,“C”表示音高,“512”表示音叉每秒钟可以振动512次)。

8.物体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它们把声音传播到其它地方。

9.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它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且传播声音的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固体>液体>气体。

10.声音无法在真空环境中传播。

比如:①将放有闹钟的玻璃罩内的空气抽掉,发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弱;②月球的表面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表面,宇航员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11.人的耳朵可以听到声音。

耳朵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从外到内,依次有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和听觉神经等结构。

12.耳朵的结构:耳郭:收集空气中传来的声波;外耳道:将收集的声波传入内耳;鼓膜:声波会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可以将声波转化成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耳蜗:把声波信号转化成神经信号;听觉神经:将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

义务教育教科书 四年级 科学 上册 知识点

义务教育教科书 四年级 科学 上册 知识点

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动物王国1、蚂蚁: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就是在描述。

2、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

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鱼类用腮呼吸,而鲸用肺呼吸,由此可以推出鲸不属于鱼类,就是在推理。

3、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与它们和谐相处。

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鸡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

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的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4、哺乳动物:像猫、兔这样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5、每年的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我国的珍惜动物有大熊猫、华南虎、朱鹮、白头叶猴、金丝猴、白鱀豚、扬子鳄。

珍惜动物灭绝的原因:1、生存环境发生变化;2、动物的繁殖能力下降,适应环境的能力减退。

我国保护珍惜动物的措施:1、立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2、建立自然保护区;3、人工繁育。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

第二单元:冷与热6、那杯水热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要根据被测物体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怎样测量水的温度?(1)用手拿着水温计的上部。

(2)将水温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底和壁。

(3)等水温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水温计不能拿出睡眠,视线要与液柱顶端向平。

7、温度计的秘密:一般情况下,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收缩。

这就是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根据水、醋、果汁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推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就是在推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

1. 科学实验方法
- 科学实验的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 实验要素: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实验步骤。

2. 科学观察
- 观察是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 观察要点:时间、地点、对象、方法、结果。

- 观察记录方法:数量、形状、颜色、大小、质地、重量等。

3. 物体的性质和变化
- 物体的性质:颜色、形状、大小、硬度、重量、透明度等。

- 物体的变化:分解、合成、蒸发、溶解等。

4. 运动与力
- 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旋转运动等。

- 力:推力、拉力、支持力、摩擦力等。

- 力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间接作用、远距离作用等。

5. 水的常见形态和性质
- 水的常见形态:液体、固体、气体。

- 水的性质:透明、无色、可溶解、具有表面张力等。

6. 植物的结构和生长
- 植物的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等。

- 植物的生长过程:播种、发芽、生长、结果、繁殖等。

7. 动物的特征和生长发育
- 动物的特征:体形、皮毛、体温、动作等。

- 动物的生长发育:出生、生长、发育、变幼、变老等。

以上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种现象。

在四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物质和能量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物质和能量的概念。

物质是我们周围所有事物的组成部分,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能量则是物质运动和变化的驱动力,我们生活中的所有活动都需要能量的支持。

2. 食物和营养我们的身体需要食物来提供能量和营养。

我们将学习到食物的种类,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和奶类等。

每种食物都含有不同的营养物质,比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了解食物和营养的关系有助于我们选择健康的饮食习惯。

3. 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物质。

我们将学习到水的重要性和它在生活中的作用。

水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保持身体的温度平衡、清洁我们的身体和环境等。

我们也将了解到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和地下水等。

4. 太阳和天气太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来源。

我们将学习到太阳的作用和它对地球和生物的影响。

太阳的能量驱动了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变化,我们将学习到不同的天气现象,比如晴天、阴天、雨天和雪天等。

5. 动物和植物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动物和植物都是地球上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了解到不同的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并学习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6. 地球资源的保护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资源对于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

我们将学习到如何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减少垃圾和污染物的产生,保护我们的环境。

通过学习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和世界的运作规律。

科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让我们一起积极参与科学学习,探索更多有趣的知识吧!。

四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动物王国第1课蚂蚁1.蚂蚁的身体结构2.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3.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

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4.蚂蚁的种类很多有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等等。

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这就是在描述。

5怎样预防蚊虫叮咬到蚊虫比较多的地方时穿长裤、长袖衣服;喷涂驱蚊液;不直接触碰昆虫。

6 被蚊虫叮咬了怎么办用肥皂水涂抹被叮咬的部位;涂抹风油精;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

如果局部瘙痒得厉害,可以外涂一些专门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等。

如果被叮咬的面积较大,并且瘙痒、水肿等症状明显,就需要内服药物治疗。

如果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要及时就医。

第2课鱼5.鱼的身体结构6.鱼鳍辅助鱼运动;鱼靠鱼鳃呼吸。

7.在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滴入鱼嘴前的水中,观察水在鱼嘴及鳃盖中流动情况的实验中,发现水从鱼的嘴进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8.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9.鱼类用鳃呼吸,而鲸鱼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鲸不属于鱼类,这就是在推理。

鱼类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躯干上有鳍,还有鳞片。

鱼鳍作用:鱼游动时,鱼鳍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和控制运动方向的作用。

第3课鸟10.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鸡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

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11.鸟不一定都会飞,例如企鹅.鸵鸟。

会飞的动物也不一定是鸟,例如蝙蝠。

第4课哺乳动物12.像猫.狗.兔子这样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14.像羊.狗.猫等动物,它们的哺育方式叫哺乳,它们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15.像一般的鸟类.爬虫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以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的,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卵生。

16.海豚因为是胎生繁殖,哺乳方式养育后代,所以是海豚是哺乳动物。

17.鸭嘴兽用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但却用乳汁哺育后代,是特殊的哺乳动物。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超全总结(两版知识点任你选)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超全总结(两版知识点任你选)

新教科版四上科学知识点超全整理全册根据经验总结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总结第一单元声音第1课时听听声音1.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鸟语花香。

2. 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3. 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特点,描述声音的词汇有高低、强弱、悦耳、动听、刺耳、难听、嘈杂等。

4. 声音有高低强弱的变化。

第2课时物体怎样发出声音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物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振动停止,声音就会停止。

(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

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3. 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4. 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5. 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6. 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振动。

7. 人的发声器官是声带。

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第3课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物体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的物质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2. 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我们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是因为玻璃罩内没有空气,闹钟振动产生的声音无法通过空气传播出来。

3.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到的声音比不贴在桌面上更强。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上会产生波纹,将音叉浸入水中,音叉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音叉还在振动,而且引起它周围的水也在振动。

5.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但是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样的。

固体传声的本领最强,气体传声的本领最弱。

6.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听不到声音,必须要使用电子通信设备。

根据部编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根据部编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根据部编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知识点归纳
1. 动物的种类:
- 哺乳动物:如猫、狗、牛等
- 鸟类:如鸽子、鹦鹉、鸭子等
- 爬行动物:如蜥蜴、蛇、乌龟等
- 昆虫:如蜜蜂、蝴蝶、蚂蚁等
2. 植物的种类:
- 树木:如柳树、松树、橡树等
- 花草:如玫瑰、菊花、牵牛花等
- 蔬菜:如西红柿、黄瓜、萝卜等
- 水生植物:如荷花、莲藕等
3. 天气现象:
- 晴天:天空晴朗、阳光明媚
- 雨天:有雨水降落
- 多云:天空有云彩遮挡,不是完全阴天
- 雾天:大气中悬浮大量水蒸气形成的浓雾
4. 四季的变化:
- 春季:气温回升,大地回春,植物复苏
- 夏季:天气炎热,阳光强烈,植物茂盛
- 秋季:天气转凉,气温下降,叶子逐渐变黄
- 冬季:天气寒冷,气温较低,植物休眠
5. 食物与健康:
- 均衡饮食:吃谷类、蔬菜、水果、肉类等多种食物
- 营养不良:食物摄入不平衡导致身体发育不良
- 饮食惯:养成良好的饮食惯,定时定量进食
以上是我根据部编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的内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太阳与我们
- 太阳是地球的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 太阳光照下,地球白天亮,夜晚暗
- 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与地理方位有关
- 太阳的光照能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养分和氧气给人类和其他生物
- 太阳的热能可以使水变成水蒸气,形成云和雨
第二单元:水
- 水是地球上最普遍的物质之一,有无色、无味、无臭等特征- 水可以在三种不同的形态(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转化
- 人类和其他生物需要水来生存
- 水有很多用途,如饮用、洗涤、种植等
- 人们应当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第三单元:空气
- 空气是地球上的一种气体
- 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 空气中有氧气,人类和其他生物需要氧气呼吸
- 空气中还有其他气体和微粒,有利于维持地球的温度和天气- 空气污染会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我们应当注重保护环境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科学常识
- 科学是一种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
- 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解决问题
- 人类的很多日常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科学知识
- 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 我们应当积极研究科学,提高科学素养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整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声音的产生
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例如:击鼓时,鼓面振动发声;弹琴时,琴弦振动发声。

2.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二、声音的传播
1. 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 举例:水中的鱼能被岸上的脚步声惊走,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2.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3. 真空不能传声。

三、声音的强弱
1.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2. 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四、声音的高低
1.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2. 音高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音高越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

五、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 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

2.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收集声音,外耳道传递声音。

3. 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鼓膜将声音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递到内耳。

4. 内耳包括耳蜗等,耳蜗将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全册)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全册)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全册)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声音》第一课《听听声音》1.我们周围的声音丰富多彩。

有来自(动物)的叫声,有来自(自然界)的声音,还有来自(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2.声音有(高低)、(强弱)等特点。

3.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悦耳、动听),比如(黄鹂鸟叫声);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刺耳、难听),比如(汽车喇叭声)。

4.在车站、菜市场等地经常会听到(嘈杂)的声音。

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弹拨)橡皮筋,橡皮筋会发出声音。

3.(拔动钢尺、击鼓、敲打音叉)都能发出声音,同时看到物体在(振动)。

4.吹竖笛是(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5.我们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把手放在喉结处,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

第三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2.在(真空)的环境中,声音(不克不及)传播。

3.我们制作的“土德律风”,声音主如果通过(棉线)传播的。

4.不断抽出玻璃罩里的空气,玻璃罩里的闹钟铃声会(越来越轻)。

直至(听不见)。

5.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第四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

依赖它我们可以听到各类声音。

2.我们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3.强弱不同的声音,声音(强)则引起鼓膜振动幅度(大)。

4.外界的声音引发(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号,(大脑)吸收到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第五课《声音的强与弱》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描述。

2.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拨动橡皮筋和敲击鼓面)等,都可以说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和声音强弱的关系。

第六课《声音的高与低》1.声音的(上下)可以用(音高)描述。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单元1、我们的⾷物主要来⾃(动物)(植物)(微⽣物或菌类)。

2、(⼤⾃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

3、维持⼈类⽣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素、矿物质和⽔)。

4、(⽔果)和(蔬菜)含⽔分和维⽣素⽐较多。

⾯⾷含的淀粉多;⾁⾷含的蛋⽩质多;⾖类的脂肪多。

5、(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

(淀粉)有遇到碘变蓝的性质。

(蛋⽩质)的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味。

6、合理的饮⾷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每天吃的⾷物如果说分为10份,其中⽶、⾯⾷应占4份左右,⽔果、蔬菜应占4份左右,⾁、奶、油、蛋应占2份左右。

7、怎样做才有益于我们的健康?答:①要选择⽆毒、⽆污染的⾷物。

②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

③吃东西要定时定量。

④不要边看书边吃饭。

⑤饭前便后要洗⼿。

8、⾷物营养成份的检验【实验材料】碘酒、⽶饭、滴管、⽩纸、酒精灯、碟⼦、花⽣、瘦⾁。

【实验过程】①把少量的⽶饭放在碟⼦上,⽤滴管向⽶饭上滴2-3滴碘酒。

②把花⽣放在⽩纸上挤压。

③把细条的瘦⾁放在酒精灯的⽕焰上灼烧。

【实验现象及结论】①加⼊碘酒后,⽶饭变成蓝⿊⾊,这说明⾷物中含有淀粉。

②在⽩纸上挤压花⽣,会纸上留有油渍,这说明⾷物中含有脂肪。

③将瘦⾁放在酒精灯的⽕焰上灼烧,会闻到⼀股烧焦的头发⽻⽑的⽓味,这说明⾷物中含有蛋⽩质。

第⼆单元《⽔⾥有什么》1、把盐放到⽔⾥有什么变化?答:盐在⽔⾥化了,看不见了,⽔变咸了,长时间放置⽆沉淀现象。

2、什么是溶解?答:像⾷盐、⾼锰酸钾那样,在⽔中变成极⼩的、⾁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不会⾃⾏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

3、在⽔中不断地加⼊⾷盐会有什么变化?答:在⽔中不断地加⼊⾷盐,⽔的底部有盐粒。

这种现象叫做饱和现象,这种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4、请举例说明溶解在⽣活中有哪些应⽤?答:①、⼈吃药;②、打点滴;③打农药;④炒菜放盐;⑤喝糖⽔等。

5、常见的溶解的物质有:⾷盐、⽩糖、、洗⾐粉、⼩苏打、⾼锰酸钾。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必备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必备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1.鸟和哺乳动物必备知识点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中,关于“1.鸟和哺乳动物”的必备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动物的多样性在大自然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这些动物不仅在身体结构上存在差异,而且运动方式也各有特点。

动物的数量也有所不同,有些动物数量庞大,而有些则非常稀少。

二、鸟类的共同特征体表特征:鸟类体表有羽毛和翼,多数鸟类善于飞行。

羽毛可以分为正羽、绒羽和纤羽,其中正羽覆盖在鸟的身体上,有助于飞行;绒羽则紧贴鸟的身体,有助于保持体温。

身体形态:鸟类的身体通常呈纺锤形,这种形态有助于降低飞行时的阻力。

喙和足:鸟类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不同鸟类的喙和足形态差异很大,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密切相关。

生理特征:鸟类是恒温动物,能够保持恒定的体温。

此外,它们还是卵生动物,通过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

三、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体表特征:哺乳动物的身体表面有毛,这些毛发有助于保持体温。

生理特征: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能够调节体温以适应环境变化。

它们用乳汁喂养后代,这是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躯体和四肢结构:哺乳动物的躯体和四肢结构有利于它们快速运动,并具有多种运动方式,如奔跑、飞翔(如蝙蝠)、跳跃和游泳等。

皮肤功能:哺乳动物的皮肤不仅具有敏锐的感觉功能,还能调控体温。

皮下脂肪具有保持体温的作用。

四、鸟和哺乳动物的对比繁殖方式:鸟类是卵生动物,通过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而哺乳动物则是胎生动物,幼崽在母体内发育成熟后出生。

体温调节:虽然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是恒温动物,但它们的体温调节机制有所不同。

鸟类主要通过羽毛和肌肉活动来维持体温;而哺乳动物则通过毛发、皮下脂肪和血液循环等多种方式来调节体温。

五、常见的鸟和哺乳动物常见的鸟类:包括水牛背鹭(一种与水牛共生的鸟类)、鸡(作为家禽广泛饲养)、以及其他各种野生鸟类如鸽子、麻雀等。

常见的哺乳动物:包括绵羊、梅花鹿、猫、兔等。

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全册)

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全册)

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全册)
第一单元:科学的探究方式
本单元让学生研究科学的探究方式及如何观察对象,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二单元:新陈代谢
本单元让学生了解营养和新陈代谢的关系,研究不同营养物质的功能和来源,明白各种食物对人体的影响。

第三单元:环境恶化与环境保护
本单元使学生认识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并理解环境恶化的原因,研究环境保护知识,探讨如何保护环境。

第四单元:日常生活中的电
本单元为学生提供电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电的应用,探究电的性质和使用方法。

第五单元:物质的三态变化
本单元让学生探究物质存在的三个状态和状态间的转化关系,并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特征,为下一单元的研究打下基础。

第六单元:实际中的浮力和空气压力
本单元让学生研究浮力和空气压力的概念与作用,了解浮力和空气压力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第七单元:光的传播和防护
本单元以日常生活为背景,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防护知识,做到科学防护,安全生活。

第八单元:关爱眼睛,科学用眼
本单元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用眼问题,让学生了解视觉疲劳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树立科学用眼观念,保护视力。

这八个单元是本学期科学课程的重点内容,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将对科学有更全面的了解,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科学知识点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科学知识点的内容主要涉及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这个单元通常教育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理解科学现象,并培养他们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们将深入探讨动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基本的物质变化。

一、动物的基本特征1.动物的分类动物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如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

无脊椎动物则包括昆虫、软体动物等。

2.动物的结构动物拥有不同的体型和结构,比如骨骼系统、肌肉系统以及器官系统等。

了解这些结构的功能,比如心脏的作用是泵血,消化系统是消化食物,有助于学生理解动物的生命过程。

3.动物的生态习性不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例如捕食者、被捕食者和分解者。

掌握这些特征能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植物的基本特征1.植物的分类植物也可以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开花植物和裸子植物,而非种子植物包括苔藓和蕨类。

2.植物的结构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根、茎、叶和花。

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和养分,叶子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地方。

3.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的生长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质量、阳光、水分和气温等。

了解这些因素能帮助学生认识到怎样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

三、环境与生态1.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等,而非生物因素包括水、土壤、光照等。

学生应认识到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生态环境。

2.食物链与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学生需要理解这些概念及其重要性,明白物种之间的联系。

3.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的行为对生态系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城市化、污染和资源的过度开发。

因此,教育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非常重要。

四、科学的方法1.观察与实验科学学习强调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

学生应学会如何进行观察,记录现象,并通过实验验证假设。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声音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

2、物体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震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3、耳的结构:外耳:耳郭和外耳道。

耳郭具有收集声音并将声音导入外耳道的作用,把手放到耳后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更大。

中耳:鼓膜和听小骨。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震动。

内耳:耳蜗等。

4、轻轻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强。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6、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综合实验探究:1.实验一:探究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实验材料:橡皮筋、钢尺。

实验步骤:(1)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力揉搓橡皮筋,轻轻弹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是否发声,以及发声时的现象。

(2)轻轻拨动钢尺,使钢尺发出声音并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拨动橡皮筋可以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发出声音时可以观察到橡皮筋和钢尺在震动。

实验结论:物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

2.实验二: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步骤:(1)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听闹钟的声音。

(2)请同学在桌子的一端轻轻抓挠,比较把耳朵贴在桌子的另一端和不贴在桌子上时听到的声音。

(3)将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的变化。

在将音叉浸入水中,听听音叉的声音。

实验现象:(1)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后,听不见闹钟的声音。

(2)把耳朵贴在桌面上比不贴在桌面上听声音更清晰。

(3)将击打后的音叉触及水面,观察到水面有波纹;将音叉浸入水中,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实验结论:物体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实验三:模拟鼓膜的震动实验材料:音叉、口杯、气球皮或薄橡胶、橡皮筋、细沙或碎纸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天气
一、填空题。

1. 我们关心天气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2.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3.我们能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

4.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一时间的大气状况。

5.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

6.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天气观察,并把每天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这一段时间内我们这个地方的天气变化了。

7.可以从气温、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 天气日历
1.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有了天气日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
风速和风向等。

3.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3. 温度与气温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气温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最低气温出现在凌晨。

3.我们可以利用温度折线图来观察温度在一天当中的变化情况。

4.在同一时间里,室内和室外的温度不同。

在同一地点,一天中的温度也不同。

5. 用温度计测量室外温度时,在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4. 风向和风速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红领巾向西北方向飘动,那么这天的风向是东南风。

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

学习资料
2.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风向标的方向是指西北方向,那么风向是吹西北风。

3.根据风中物体运动变化的情况和人的感受,我们可以大概估测风的强弱。

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 13 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简化的风速等级是 3 个等级。

5.风向和风速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在天气日历中,记录我们每天对风向和风速的观测。

5. 降水量的测量
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制定了雨量等级表。

衡量降雨的多少要收集 24 小时的雨水。

6. 云的观测
1.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2.云的多少和形状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3.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气象学家把云分成了积云、卷云、和层云三类。

4.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

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层云有时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

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雨层云。

5.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

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

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所以卷云是有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7.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经过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的天气信息。

2.对观察到的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3.一段时间里的气温、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的变化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

4.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会不断提高。

5.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

6.现在的天气预报除了预报云量、气温、降水量、风向和风速外,还会预报空气质量、降水概率、舒适度指数和紫外线强度。

学习资料
二、图表题。

风速等级表(13个等级)
简化的风速等级表(3个等级)
学习资料
降水量等级表(6个等级)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等级
24小时
的降水
<10 10-25 25-50 50-100 100-250 ≥250 量(毫
米)
学习资料
三、简答题。

1.有人说“天气就是气候”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答:(1)不对。

(2)天气是经常变化的,持续的时间短;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来的
天气平均状况,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2.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1)温度计容易损坏,要轻拿轻放。

(2)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3)读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3.为什么天气预报有不准的时候?
答:由于大气运动十分错综复杂,天气变化的客观规律还没有全部被认识,气象科学尚处于年轻、发展阶段。

所以天气预报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准确的预报有时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会不断提高。

学习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