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结构常识PPT
合集下载
通信网络结构常识课件
![通信网络结构常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1d846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10.png)
❖ 计算机网络按照其分布范围的大小分为局域 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 (WAN)。
❖ 计算机网络按实现互连的通信技术或通信规 程分为数字数据网(DDN)、分组交换网、帧 中继网和ATM宽带网等。
通信网络结构常识
第三章 数字移动通信
.
通信网络结构常识
第三章 数字移动通信
❖ 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 由移动交换中心(MSC)、基站(BS)、移动
第一节 电信网概念
❖ 一.电信网定义 ❖ 1.什么是电信网 ❖ 电信网是由电信终端、节(结)点和传
输链路相互有机连接起来,以实现在两个或 更多的规定电信端点之间提供连接或非连接 传输的通信体系。
通信网络结构常识
电信网从概念上分为装备网、业务网和支 撑网。 (1) 装备网: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 换设备 (2) 业务网:终端、传输、交换和网路 技术 (3) 支撑网:为保证业务网正常运行, 增强网络功能,提高全网服务质量而形成 的,传递控制监测及信令等信号的网路。 按功能分为信令网、同步网和管理网。
❖ 能实现全球漫游:用户可以在整个系统甚至全球范 围内漫游 ,且可以在不同的速率、不同的运动状态 下获得有服务质量的保证;
❖ 能提供多种业务:提供话音、可变速率的数据、活 动视频,特别是多媒体业务;
❖ 能适应多种环境:可以综合现有的公众电话交换网 (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无绳系统、地面移 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提供无缝隙的覆盖;
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它 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以及 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 ❖ 它以传送数据信息为主的通信。数据通信传 递数据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交换,而主要是为 了利用计算机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
通信网络结构常识
❖ 计算机网络按实现互连的通信技术或通信规 程分为数字数据网(DDN)、分组交换网、帧 中继网和ATM宽带网等。
通信网络结构常识
第三章 数字移动通信
.
通信网络结构常识
第三章 数字移动通信
❖ 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 由移动交换中心(MSC)、基站(BS)、移动
第一节 电信网概念
❖ 一.电信网定义 ❖ 1.什么是电信网 ❖ 电信网是由电信终端、节(结)点和传
输链路相互有机连接起来,以实现在两个或 更多的规定电信端点之间提供连接或非连接 传输的通信体系。
通信网络结构常识
电信网从概念上分为装备网、业务网和支 撑网。 (1) 装备网: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 换设备 (2) 业务网:终端、传输、交换和网路 技术 (3) 支撑网:为保证业务网正常运行, 增强网络功能,提高全网服务质量而形成 的,传递控制监测及信令等信号的网路。 按功能分为信令网、同步网和管理网。
❖ 能实现全球漫游:用户可以在整个系统甚至全球范 围内漫游 ,且可以在不同的速率、不同的运动状态 下获得有服务质量的保证;
❖ 能提供多种业务:提供话音、可变速率的数据、活 动视频,特别是多媒体业务;
❖ 能适应多种环境:可以综合现有的公众电话交换网 (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无绳系统、地面移 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提供无缝隙的覆盖;
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它 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以及 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 ❖ 它以传送数据信息为主的通信。数据通信传 递数据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交换,而主要是为 了利用计算机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
通信网络结构常识
工业通信网络PPT课件
![工业通信网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ff6f53eefdc8d377ee3245.png)
(4)服务器和客户端:服务器提供智能设备的相关数据,客户端则作为 数据使用方从服务器请求服务。即服务器总是等待客户端发出数据访问。
(5)编程通信和数据通信
编程通信:使用编程软件,通过各种网络,最终多S7-200的CPU进行各 种编程操作。
数据通信:S7-200PLC之间或与其他通信对象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
.
13
8.3 S7-200PLC通信网络概述
8.3.1西门子公司网络结构
.
14
8.3.2S7-200PLC支持的通信协议 1.通信协议及几个基本概念
1)通讯协议
协议类型
端口位置 接口类型 传输介质 通信速率bit/s
PPI
MPI PROFIBUSDP
S7协议 AS-i USS
EM241
CPU口 0/1
(5)带编程口的连接器提供方便的诊断和编程工具连
接接口。
.
21
8.3 S7-200PLC通信网络概述
8.3.3S7-200PLC通信接口及网络部件
3. 通信距离和中继器
1)网端通信最大长度
波特率 9.6k~187.5k
非隔离的PLC通信接口 中继器或EM277模块
50m
1000m
500k
不支持
400m
.
20
8.3 S7-200PLC通信网络概述
8.3.3S7-200PLC通信接口及网络部件
2. 网络连接器
•网络连接器的类型:
•网络连接器的优点:
(1)连接器中集成有终端电阻,可以方便地接入或去 除;
(2)可以快速方便地连接数据线和屏蔽线;
(3)提供独立的输入和输出电缆接口;
(4)当接入终端电阻时,输出电缆端自动隔离;
计算机网络网络通信基础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网络通信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f1ee6ac77da26924c5b009.png)
息,因此需要两个独立的通道。
数据的传输方式
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通信
发送
单向通道
接收
(a)
发送 接收
双向通道 (b)
接收 发送
发送 接收
双向通道 (c)
接收 发送
数据的传输方式
按照传输能力数据的 传输方式另外一种分类为 串行通信、并行通信
发送端
b7 b6 b5 b4 b3 b2 b1 b0 串行通信信道 (a)
3、双绞线
2) UTP双绞线的特点
结构简单,容易安装,普通UTP较便宜 有一定的传输速率 信号衰减较大,传输距离有限(100m) 有辐射,容易被窃听
3、双绞线
2) UTP双绞线的特点
结构简单,容易安装,普通UTP较便宜 有一定的传输速率 信号衰减较大,传输距离有限(100m) 有辐射,容易被窃听
集线器交换机与集线器交换机通过普通端口进行连接两台计算机间的直接双绞线连接同类交叉3双绞线2utp双绞线的特点结构简单容易安装普通utp较便宜有一定的传输速率信号衰减较大传输距离有限100m有辐射容易被窃听3双绞线2utp双绞线的特点结构简单容易安装普通utp较便宜有一定的传输速率信号衰减较大传输距离有限100m有辐射容易被窃听3光纤1光纤的构造3光纤2光纤的特点1优点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传输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2缺点价格相对较高安装比较困难3光纤的分类多模光纤单模光纤传输质量比多模光纤好3光纤只要从纤芯中射到纤芯表面的光线的入射角大于某一个临界角度就可产生全反射
设备。分为数字信道、模拟信道。 模拟是与连续相对应的。模拟数据取某一区间的连续值,而
模拟信号是一个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比如声音信号就是一个 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数字是与离散相对应的。数字数据取某一区间内有限个离散 值,而数字信号是取几个不连续的物理状态来代表。比如计 算机里用高低电平信号来表示信息,就是一个离散的物理量。
数据的传输方式
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通信
发送
单向通道
接收
(a)
发送 接收
双向通道 (b)
接收 发送
发送 接收
双向通道 (c)
接收 发送
数据的传输方式
按照传输能力数据的 传输方式另外一种分类为 串行通信、并行通信
发送端
b7 b6 b5 b4 b3 b2 b1 b0 串行通信信道 (a)
3、双绞线
2) UTP双绞线的特点
结构简单,容易安装,普通UTP较便宜 有一定的传输速率 信号衰减较大,传输距离有限(100m) 有辐射,容易被窃听
3、双绞线
2) UTP双绞线的特点
结构简单,容易安装,普通UTP较便宜 有一定的传输速率 信号衰减较大,传输距离有限(100m) 有辐射,容易被窃听
集线器交换机与集线器交换机通过普通端口进行连接两台计算机间的直接双绞线连接同类交叉3双绞线2utp双绞线的特点结构简单容易安装普通utp较便宜有一定的传输速率信号衰减较大传输距离有限100m有辐射容易被窃听3双绞线2utp双绞线的特点结构简单容易安装普通utp较便宜有一定的传输速率信号衰减较大传输距离有限100m有辐射容易被窃听3光纤1光纤的构造3光纤2光纤的特点1优点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传输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2缺点价格相对较高安装比较困难3光纤的分类多模光纤单模光纤传输质量比多模光纤好3光纤只要从纤芯中射到纤芯表面的光线的入射角大于某一个临界角度就可产生全反射
设备。分为数字信道、模拟信道。 模拟是与连续相对应的。模拟数据取某一区间的连续值,而
模拟信号是一个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比如声音信号就是一个 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数字是与离散相对应的。数字数据取某一区间内有限个离散 值,而数字信号是取几个不连续的物理状态来代表。比如计 算机里用高低电平信号来表示信息,就是一个离散的物理量。
通信网络基础知识ppt课件
![通信网络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3f335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6.png)
.
2.光纤的性能指标
主要性能指标:衰减(传输损耗)、许可角、数值孔径、 色散、光纤模式。
图5 NA值高低的区别。
数值孔径NA:表示一根特定的光纤网线容纳光信号能力。 如图5
.
三、 光纤的分类 按照模数分:单模、多模; 按照折射率分布分:跳变式光纤 、渐变式光纤
.
1. 单模/多模(SMF:Single Mode Fibre)
• Fiberpon目前提供100M到10全系列光收发模块,用户可根据自己的网络需求选
择所需要的。
• 目前常规通用的光模块主要包括:光发送器,光接收器,Transceiver(光收发
一体模块)以及Transponder(光转发器)。
• Transceiver(光收发一体模块)
Transceiver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光电/电光变换,包括光功率控制、调制发送,信号探测、IV转换以及限幅 放大判决再生功能,此外还有些防伪信息查询、TX-disable等功能,常见的有:SIP9、SFF、SFP、 GBIC、XFP等。
Transponder(光转发器)
Transponder除了具有光电变换功能外,还集成了很多的信号处理功能,如:MUX/DEMUX、CDR、功 能控制、性能量采集及监控等功能。常见的Transponder有:200/300pin,XENPAK,以及X2/XPAK等。
5
.
非对称模块:
所谓的非对称模块主要是指发射和接收的速率不一样,比如发射1.25G,接收155M。
⑵ 衰减;
⑶ 传播速度;
⑷ 直流回路电阻。
主要物理参数:⑴ 中心导体直径; ⑵ 屏蔽层的内外径;
⑶ 外部隔离材料的材质⑷ 最小弯曲半径。
.
2.同轴电缆的分类
2.光纤的性能指标
主要性能指标:衰减(传输损耗)、许可角、数值孔径、 色散、光纤模式。
图5 NA值高低的区别。
数值孔径NA:表示一根特定的光纤网线容纳光信号能力。 如图5
.
三、 光纤的分类 按照模数分:单模、多模; 按照折射率分布分:跳变式光纤 、渐变式光纤
.
1. 单模/多模(SMF:Single Mode Fibre)
• Fiberpon目前提供100M到10全系列光收发模块,用户可根据自己的网络需求选
择所需要的。
• 目前常规通用的光模块主要包括:光发送器,光接收器,Transceiver(光收发
一体模块)以及Transponder(光转发器)。
• Transceiver(光收发一体模块)
Transceiver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光电/电光变换,包括光功率控制、调制发送,信号探测、IV转换以及限幅 放大判决再生功能,此外还有些防伪信息查询、TX-disable等功能,常见的有:SIP9、SFF、SFP、 GBIC、XFP等。
Transponder(光转发器)
Transponder除了具有光电变换功能外,还集成了很多的信号处理功能,如:MUX/DEMUX、CDR、功 能控制、性能量采集及监控等功能。常见的Transponder有:200/300pin,XENPAK,以及X2/XPAK等。
5
.
非对称模块:
所谓的非对称模块主要是指发射和接收的速率不一样,比如发射1.25G,接收155M。
⑵ 衰减;
⑶ 传播速度;
⑷ 直流回路电阻。
主要物理参数:⑴ 中心导体直径; ⑵ 屏蔽层的内外径;
⑶ 外部隔离材料的材质⑷ 最小弯曲半径。
.
2.同轴电缆的分类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结构.ppt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结构.ppt](https://img.taocdn.com/s3/m/cf3cfc7a83c4bb4cf7ecd1de.png)
(3) 网络子系统(NSS)
•NSS具有系统交换功能和数据库功能,数据库中存有 用户数据及移动性、安全牲管理所需的数据,在系统中 起着管理作用。NSS内各功能实体之间通过No.7信令协 议互相通信。
•NSS 由 移 动 业 务 交 换 中 心 ( MSC)、 归 属 位 置 寄 存 器 (HLR)、拜访位置寄存器(VLR)、鉴权中心(AUC)、设备 识别寄存器(EIR)和操作维护中心(OMC)构成。
6.2 移动台编号技术
MSISDN, 用户号码,拨号用
IMSI, 系统识别用户身份
TMSI, 临时身份,活动用户;
MSRN, 漫游号码,建立呼叫时。
IMEI : 设备身份。
LAI:
位置区识别码
GSM系统采用了四种用户寻址方式
1.移动台ISDN号码(MSISDN)
MSISDN:主叫呼叫移动客户所拨号码。
NSS
MSC是一个大的程控数字交换机,能控制若干个BSC,即处理和 协调GSM系统内部用户的通信接续,对位于其服务区内的移动 台进行交换与控制,同时提供移动网与固定公众电信网的接口。
VLR是存储用户位置信息的动态数据库。为那些目前位于相应 MSC业务区域的用户临时存贮注册数据,它存贮的位置数据比 HLR中的要精确一些。 VLR总是与各个MSC集成在一起的。
广播信道(H):
频率校正信道(FCCH): 携带供移动台进行频率校正的信息 同步信道(SCH): 携带移动台阵痛不信息和基站收发信台识别信息. 广播控制信道(BCCH): 用于广播BTS的通用信息(小区特定信息).
控制信道CCH
公共控制信道(CCCH): 是一点对多点的双向控制信道; 主要携带接入管理功能所需要的信息; 供网络中各移动台共同使用, 包括三种信道:寻呼信道(PCH),随机接入信 道(RACH),允许接入信道(AGCH).
•NSS具有系统交换功能和数据库功能,数据库中存有 用户数据及移动性、安全牲管理所需的数据,在系统中 起着管理作用。NSS内各功能实体之间通过No.7信令协 议互相通信。
•NSS 由 移 动 业 务 交 换 中 心 ( MSC)、 归 属 位 置 寄 存 器 (HLR)、拜访位置寄存器(VLR)、鉴权中心(AUC)、设备 识别寄存器(EIR)和操作维护中心(OMC)构成。
6.2 移动台编号技术
MSISDN, 用户号码,拨号用
IMSI, 系统识别用户身份
TMSI, 临时身份,活动用户;
MSRN, 漫游号码,建立呼叫时。
IMEI : 设备身份。
LAI:
位置区识别码
GSM系统采用了四种用户寻址方式
1.移动台ISDN号码(MSISDN)
MSISDN:主叫呼叫移动客户所拨号码。
NSS
MSC是一个大的程控数字交换机,能控制若干个BSC,即处理和 协调GSM系统内部用户的通信接续,对位于其服务区内的移动 台进行交换与控制,同时提供移动网与固定公众电信网的接口。
VLR是存储用户位置信息的动态数据库。为那些目前位于相应 MSC业务区域的用户临时存贮注册数据,它存贮的位置数据比 HLR中的要精确一些。 VLR总是与各个MSC集成在一起的。
广播信道(H):
频率校正信道(FCCH): 携带供移动台进行频率校正的信息 同步信道(SCH): 携带移动台阵痛不信息和基站收发信台识别信息. 广播控制信道(BCCH): 用于广播BTS的通用信息(小区特定信息).
控制信道CCH
公共控制信道(CCCH): 是一点对多点的双向控制信道; 主要携带接入管理功能所需要的信息; 供网络中各移动台共同使用, 包括三种信道:寻呼信道(PCH),随机接入信 道(RACH),允许接入信道(AGCH).
通信网络ppt课件
![通信网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7f11df6c85ec3a86c2c524.png)
❖ 为了适应物理媒质的多样性,数据链路层又被分为MAC、 LLC子层。
4
❖ 5、以太网---最常见的局域网
❖
IEEE的802.3协议主要定义的是以太网标准。
❖ 我们的工作网络也是在以太网环境里。
❖ 媒质接入控制采用的是CSMA/CD,物理媒体采用的是双绞
线,网络的拓扑结构为星形网,所有的主机通过两台交换机联 在一起。
局域网实验
1
一、 实验目的
❖ 1、了解局域网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2、掌握常用局域网的网络协议体系结构 ❖ 3、学会使用局域网中常用的程序以及配置协议 ❖ 4、学会使用仿真软件 PACKET TRACER ❖ 5、学会用仿真软件设计局域网
2
二、 实验原理
❖ 1、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 局域网常用的拓扑结构有星形网、环形网、总线网和数 形网。
❖ /release N - Release adapter N.
15
❖ C:\WINDOWS>ipconfig/all
❖ Windows 98 IP Configuration
12
❖ Example: ❖ > arp -s 157.55.85.212 00-aa-00-62-c6-09 ....
Adds a static entry.添加静态映射 ❖ 〉arp -a .... Displays the arp table.显示ARP的映射表
13
IPconfig
❖ IPconfig 命令可以设置和检查各种网络接口的配置值,可以 利用它为每个接口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广播地址。
❖
Default Gateway . . . . . . : 192.168.0.150
14
4
❖ 5、以太网---最常见的局域网
❖
IEEE的802.3协议主要定义的是以太网标准。
❖ 我们的工作网络也是在以太网环境里。
❖ 媒质接入控制采用的是CSMA/CD,物理媒体采用的是双绞
线,网络的拓扑结构为星形网,所有的主机通过两台交换机联 在一起。
局域网实验
1
一、 实验目的
❖ 1、了解局域网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2、掌握常用局域网的网络协议体系结构 ❖ 3、学会使用局域网中常用的程序以及配置协议 ❖ 4、学会使用仿真软件 PACKET TRACER ❖ 5、学会用仿真软件设计局域网
2
二、 实验原理
❖ 1、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 局域网常用的拓扑结构有星形网、环形网、总线网和数 形网。
❖ /release N - Release adapter N.
15
❖ C:\WINDOWS>ipconfig/all
❖ Windows 98 IP Configuration
12
❖ Example: ❖ > arp -s 157.55.85.212 00-aa-00-62-c6-09 ....
Adds a static entry.添加静态映射 ❖ 〉arp -a .... Displays the arp table.显示ARP的映射表
13
IPconfig
❖ IPconfig 命令可以设置和检查各种网络接口的配置值,可以 利用它为每个接口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广播地址。
❖
Default Gateway . . . . . . : 192.168.0.150
14
通信网的体系结构ppt课件
![通信网的体系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eef593866fb84ae55c8d1a.png)
11
11 现代通信网技术
§2.2 OSI参考模型
TIU-T同时也公布了关于OSI体系结构的技术文件,在X.200~X.290 中公布了关于OSI/RM和OSI各层的协议。这两个标准化组织公布的技术 文件虽然编号不同,但内容是完全一致的。
OSI是一个开放系统互连模型,所谓开放系统互连,是指按照这个标 准设计和建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互相连接。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会话层主要控制用户间的会话。会话是指用户与用户的连接,会话 可以使一个用户登录到一个远程分时系统或者在两台机器之间传送文 件。这一层的功能是:把会话地址变成它的传送地址,会话连接的建 立和终止,会话连接的控制,会话连接的同步。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8. 协议可以对通信实体提供各种服务,例如优先权、服务等级及安全
通信协议的基本功能的实现在通信网的设计和开发中具有举足轻 重的作用。
9
9 现代通信网技术
§2.2 OSI
2.2.1 OSI参考模型的层次和功能
通信网的协议十分繁杂,涉及面很广,因此在制定协议时经常采用 的方法是分层次法:即把整个协议分成若干个层次,这些层次之间既 是互相独立的,又是互相联系的。独立是指各层协议各自完成自己的 功能,当其中的一层协议发生变化时,对其它层次不发生影响。联系 是指下一层为上一层提供服务,上一层对下一层存在依赖关系。
(1)通信子网只能接收一定长度的数据块,例如ATM网络的数据单元的长 度固定为53个字节,以太网传送的数据单元最大长度为1526字节, 为了有效地实现数据通过网络传送,必须对数据流进行分段,便于
(2) 对长度较小的协议数据单元进行差错控制可以更加有效,利用较小 的数据单元,当需要重传时,只需重传较少的比特数。
现代移动通信移动通信组网原理-PPT文档资料
![现代移动通信移动通信组网原理-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1f6dc86d1f34693daef3e41.png)
图4.11 基本网络结构
其 他 公 众 网
MS C
MS C
4.2 多址接入技术
4.2.1 4.2.2 4.2.3 4.2.4 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 码分多址(CDMA) FDMA、TDMA与CDMA系统容量比较
4.2.1 频分多址(FDMA)
频分多址是将给定的频谱资源划分为若干 个等间隔的频道 (或称信道)供不同的用户使用, 如图4.13所示。移动台MS1、MS2、…、MSk分 别分配有发射频道、、…、和接收频 道、、…、。我们将基站向移动台方向的信道 称为前向信道,而将移动台向基站方向的信道 称为反向信道。
…
Ck
Ck
BS
图4.20 伪随机码扩频多址方式原理图
1
N
TDM
A b (t )
模2加 扩频调制
PSK 调制
B S (t )
…
C
模2加 扩频解调
D
PSK 解调
TDM Zt (t)
1
Rs
…
0
…
N
C(t ) PN
f0
(a)
PN
f0
A点
B点
C点
D点
数字信号 干扰 无用信号 干扰
数字信号
Rs
Rc
4 18 11
3 17 10
6 20 13
5 19 12
4.1.4 基本网络结构
移动通信的基本网络结构如 图4.11所示。 基站通过传输链路与移动交换机相连,交换机 再与固定电信网络或其他通信网相连,所以移 动通信有以下两种通信链路:①移动用户←→ 基站←→交换机←→其他网络←→其他用户; ②移动用户←→基站←→交换机←→基站←→ 移动用户。
通信网络PPT课件
![通信网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35506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8.png)
邮政通信技术及邮政通信网的发展
• 邮政通信技术不断进步
–邮政运输手段的现代化。 –邮政通信生产作业处理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邮政信息网的建设和发展。
• 加强对邮政通信网的动态管理
–邮政通信网的管理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之处 –实现通信网动态管理的途径
• 加强邮政通信网建设
– 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图 – 移动通信网的结构图
• 数据通信网数பைடு நூலகம்
–据通信网是为提供数据业务而组成的电信网。 –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图 – IP电话网结构图
第三节 电信通信网络的发展
一、我国公用电信通信网的发展现状 二、电信通信网技术的发展 三、电信网发展趋势
我国公用电信通信网的发展现状
• 固定电话交换网 中国交换机增长趋势图 • 接入网 • 光纤通信网络 • 移动通信 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图 • 数据通信 中国因特网用户发展趋势图
• 网络组织方式 –邮区中心局体制 –邮政通信网示意图
• 网络分级和分类 –分级:全国干线网,省网,邮区运递网 –分类(按照传递速度):快件网,普件网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
•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的构成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是采集、处理、传输。应用、存 储信息的智能网络。它由物理网络和软件系统两大 部分组成。
• 邮政综合网的物理结构
电信通信网技术的发展
• 数字化--在通信网上全面使用数字通信技术,包括数 字传输、数字交换和数字终端等。
• 综合化--把不同的业务综合在一个数字通信网上传 送,为用户提供综合性的信息通信服务。
• 宽带化--宽带化是针对通信网的网络容量和传输处理 能力而言的。
• 智能化--在通信网中更多地引入智能因素建立智能 网。
• 功能层次: – 邮政通信网包括物理网络、业务规范和运行控制体系三大部 分。 • 物理网络是生产运行的物质基础 • 业务规范是生产运行的规范 • 运行控制体系则实施运行监控和指挥调度,以保证全网可 靠运行,确保邮政生产的畅通无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e:经济性好
❖ B:缺点: ❖ a:传输效率不如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高。
❖ b:技术实现复杂
16
通信网的分层通信体系
❖ OSI模型
❖ 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 ❖ 网络层 ❖ 传输层 ❖ 会话层 ❖ 表示层 ❖ 应用层
17
18
TCP/IP协议
❖ TCP/IP协议模型
❖ 1.应用层
❖ 提供常用的应用程序,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相对于OSI模型的上三层
第一章 电信通信网概述
1
第一节 电信网概念
❖ 一.电信网定义 ❖ 1.什么是电信网 ❖ 电信网是由电信终端、节(结)点和传
输链路相互有机连接起来,以实现在两个或 更多的规定电信端点之间提供连接或非连接 传输的通信体系。
2
电信网从概念上分为装备网、业务网和支 撑网。 (1) 装备网: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 换设备 (2) 业务网:终端、传输、交换和网路 技术 (3) 支撑网:为保证业务网正常运行, 增强网络功能,提高全网服务质量而形成 的,传递控制监测及信令等信号的网路。 按功能分为信令网、同步网和管理网。
3
电信网的组成 ❖ 硬件: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 ❖ 软件:网路技术(网的拓扑结构,网内信令,
协议和接口,以及网的技术体制,标准)
4
电信业务网分类 ❖ 电话网及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 智能网 ❖ 移动通信网 ❖ 数字通信网
5
第二章 光纤与数字通信
6
第一节 光纤通信
❖ 光通信即利用光波为载体载送信息达到通信 目的的通信技术
❖ 2.时分复用(TDM)
❖ 时分多路复用(TDM)技术是以信道传输时间 作为分隔对象,通过为多个信道分配互不重叠的时
间片的方法来实现多路复用。
12
数据交换方式
❖ 数据交换方式:
❖ 1.电路交换(原理)
❖ 采用电路交换方式的交换网能为任一个入网的数据流提供一条临时的专 用物理通路。它是由通路上各节点内部在空间上(布线连接,即空间交 换)或在时间上(时隙互换)完成信道转接而构成的,为源DTE和宿 DTE之间建立起的一条直通线路。
❖ 优点:
❖ a:信息传输延迟时间小 ❖ b:交换机对用户的数据信息不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交换机在处理方
面的开销小,对用户的数据信息不需要附加许多用于控制的信息,传输 效率高。 ❖ c:信息的编码方法和信息格式不受限制,即可在用户间提供“透明”的 传输。
13
❖ B:缺点
❖ a:电路接续时间较长,短报文通信效率低。
❖ 2.传输层
❖ 保证端到端通信的准确可靠.相对与OSI模型第四层.
❖ 3.网际层
❖ 负责将数据流打包/拆包成IP数据报在网间传送.OSI第三层
❖ 4.网络接口层
❖ 提供底层的接口
19
计算机通信网络分类
❖ 计算机网络按照其分布范围的大小分为局域 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 (WAN)。
10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 数据通信系统是通过数据电路将分布在远端 的数据终端设备与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实 现数据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系统。
干扰干源扰源
数 据 源
数 据 传 输
数 据 交 换
数
据
数
传
据
输
宿
终端用户
数据通信网络
终端用户 11
信道复用技术
❖ 1.频分复用(FDM)
❖ 频分多路复用(FDM)是将可用的传输频率范 围分为多个较细的频带,每个细分的频带作为一个 独立的信道分别分配给用户形成数据传输子通路。
❖ B:缺点
❖ a:报文通过交换机的时延大,且时延抖动也大,不利于实
时通信。
❖ b:报文交换机的设备比较庞大,费用高. 15
❖ 3.分组交换
❖
分组交换主要以报文分组为传输单位,以存储/转发方
式进行数据交换和传输。
❖ A:优点:
❖ a:传输质量高
❖ b:通信线路利用率高
❖ c:可靠性高
❖ d:能与公用电话网、用户电报网和低速数据网及其他专 用网互连。
❖ b: 电路资源被通信双方占用,电路利用率低。 ❖ c: 通信双方在信息传输速率、编码格式、同步方式、通
信规程等方面应完全兼容,这就限制了各种不同速率、不同 代码格式、不同通信规程的用户终端之间互通。
❖ 2.报文交换(原理)
❖ 基本思想就是“存储—转发”。假定用户甲有报文A,B和C 要发往乙用户时,甲用户不需要先接通乙用户之,分析报文提供的乙地址信息,根据地址信息接 通下一个中间节点后,将报文A,B和C转发出去;如此进行 下去直到将数据报文A,B和C发往乙用户。
❖ 光纤横截面 ❖ 光纤折射率分布和工作波长
8
光纤通信系统
.
PCM
复用 设备
调 制
光 源
光 纤
光发送端机
光光 中纤 继 器
光放 电大 光接受端机
PCM
复用设 备
9
数据通信
❖ 一.什么是数据通信 ❖ 数据通信通指依照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
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它 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以及 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 ❖ 它以传送数据信息为主的通信。数据通信传 递数据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交换,而主要是为 了利用计算机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
❖ 计算机网络按实现互连的通信技术或通信规 程分为数字数据网(DDN)、分组交换网、帧 中继网和ATM宽带网等。
20
第三章 数字移动通信
.
21
第三章 数字移动通信
❖ 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 由移动交换中心(MSC)、基站(BS)、移动
❖ 光纤通信的优点: ❖ 1.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 2.损耗低 ❖ 3.不受电磁干扰 ❖ 4.线径细重量轻以及资源丰富
7
光纤的分类
❖ 构成的材料成分 ❖ 光纤的传输总模数:
❖ 1.单模光纤-只传输主模,传输频带宽、容量大,适合大容 量长距离光纤通信
❖ 2.多模光纤-传输模式较多,带宽窄、容量小、性能较差, 适合短距离通信
14
❖ A:优点 a:报文以存储/转发方式通过交换机,输入输出电路的速率、
代码格式可以不同,很容易实现各种不同类型用户间的相互 通信。
❖ b:报文交换中没有电路接续过程,来自不同用户的报文可 以在同一线路上以报文为单位实现时分多路复用,线路的利 用率大大提高。
❖ c:用户不需要叫通对方就可以发送报文,没有呼损,并可 以节省通信终端操作人员的时间。同一报文可由交换机转发 到许多不同的收信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