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试题库1
《分离工程》试卷1
《分离工程》课程试卷1本试卷用于生物与化学工程系2005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精化方向)本科学生(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1、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2、答卷必须写明题目序号,并按题号顺序答题。
3、请保持行距,保持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22分1~4题,每空2分,5题,每空1分)1、一般精馏中,增加回流比,分离度_____ _____________,萃取精馏中,增加回流比,分离度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精馏操作分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吸收操作的分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精馏分离中,正系统宜采用操作,负系统宜采用操作。
5、待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相差不大的物系一般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该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级温度;待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相差很大的物系一般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该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级温度。
二、分析与简答题(23分)6、相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其优点是什么?(7分)7、试分析高温精馏(塔釜和塔顶温度均高于室温)和低温精馏(塔釜和塔顶温度均低于D1室温)的适宜进料状态。
(8分)8、试述精馏过程的热力学不可逆性主要由哪些因素引起?分析如图所示精馏过程(分离甲醇-水)与单塔精馏过程相比,为什么此精馏过程操作所需的热量比单塔操作所需的热量减少30~40%?(8分)三、计算题9、用精馏塔分离三元泡点混合物,进料量100 kmol/h,进料组成如下:(1)、用芬斯克方程计算馏出液流率为60kmol/h以及全回流下,当精馏塔具有5块理论板时,其塔顶馏出液和组成。
化工分离工程Ⅰ期末复习试题库及答案
16、 分离剂可以是( 能量 )和( 物质 )。
17、 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 逸度 )。
18、 设计变量与独立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 ( Ni=Nv-Nc 即设计变量数 =独立变量
数 - 约束关系 )
19、 设计变量分为( 固定设计变量 )与( 可调设计变量 )。
20、 温度越高对吸收越( 不利 )
12、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 分离要求高 )或( 最困难 )的组分最后分离。
13、 泡沫分离技术是根据( 表面吸附 )原理来实现的,而膜分离是根据(
膜的选
择渗透作用 )原理来实现的。
14、 新型的节能分离过程有( 膜分离 )、( 吸附分离 )。
15、 传质分离过程分为( 平衡分离过程 )和( 速率分离过程 )两大类。
8、 对多组分吸收, 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 可采用( 吸收蒸出塔 )的流程。
9、 对宽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
进料热焓 )决定,故可由( 热量衡
算 )计算各板的温度。
10、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
组成的改变 )决定,故可由( 相平
衡方程 )计算各板的温度。
11、 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 级效率 )表示。
)
.
.
a. 塔的底部 b. 塔的中商 c. 塔的顶部
20、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
)
a. 一定是做为塔底产品得到 b. 一定是为塔顶产品得到
c. 可能是塔项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 d. 视具体情况而变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1. 分离过程 :将一股或多股原料分成组成不同的两种或多种产品的过程。 2. 机械分离过程 :原料由两相以上所组成的混合物,简单地将其各相加以分离的过程。 3. 传质分离过程 :传质分离过程用于均相混合物的分离,其特点是有质量传递现象发生。按 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工业上常用的分离过程又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 类。 4. 相平衡 :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着物理平衡而共存的状态。从热力学上看, 整个物系的自由焓处于最小状态,从动力学看,相间无物质的静的传递。 5. 相对挥发度 :两组分平衡常数的比值叫这两个组分的相对挥发度。 6. 泡点温度 :当把一个液相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 7. 露点温度 :当把一个气体冷却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 8. 设计变量数 : 设计过程需要指定的变量数,等于独立变量总数与约束数的差。 10. 约束数 : 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的数目及已知的条件数目。 11. 回流比 :回流的液相的量与塔顶产品量的比值。 12. 精馏过程 : 将挥发度不同的组分所组成的混合物,在精馏塔中同时多次地部分气化和部 分冷凝,使其分离成几乎纯态组成的过程。 13. 全塔效率 :理论板数与实际板数的比值。 14. 精馏的最小回流比 :精馏时在一个回流比下, 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无穷 多,回流比小于这个回流比,无论多少块板都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这个回流比就是最 小的回流比。实际回流比大于最小回流比。 15. 理论板 : 离开板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的板叫做理论板。 16. 萃取剂的选择性 : 加溶剂时的相对挥发度与未加溶剂时的相对挥发度的比值。 17. 萃取精馏 : 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 1 或等于 1 的体系,加入第三组分 P,P 体系中任何组分 形成恒沸物,从塔底出来的精馏过程。 18. 共沸精馏 :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 1 或等于 1 的体系,加入第三组分 P,P 体系中某个或某 几个组分形成恒沸物,从塔顶出来的精馏过程。 19. 吸收过程 : 按混合物中各组份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的过程叫吸收过程。 20. 吸收因子 : 操作线的斜率( L/V )与平衡线的斜率( KI )的比值。 21. 绝对吸收率 :被吸收的组分的量占进料中的量的分率。 22. 半透膜 : 能够让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通过而其他组分不能通过的这种选择性膜叫半 透膜。 23. 渗透 :当用半透膜隔开不同浓度的溶液时, 纯溶剂通过膜向高浓度溶液流动的现象叫渗透。 24. 反渗透 :当用半透膜隔开不同浓度的溶液时, 纯溶剂通过膜向低浓度溶液流动的现象叫反 渗透。 25. 吸附过程 :当用多孔性的固体处理流体时, 流体的分子和原子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 吸附过程。
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
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分离工程的主要目标?A.分离固体和液体B.分离固体和气体C.分离液体和气体D.分离化学物质答案:D2.分离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A.蒸馏B.结晶C.萃取D.过滤答案:A3.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固体分离工程?A.沉淀B.离心C.过滤D.萃取答案:D4.分离工程的主要原理是根据物质的什么性质进行分离?A.化学性质B.物理性质C.生物性质D.机械性质答案:B5.下列哪个设备不属于分离工程中常用的设备?A.蒸馏塔B.过滤器C.离心机D.反应釜答案:D二、填空题1.分离工程的目的是将不同物质进行_______。
答案:分离2.常用的固体分离方法有________、过滤等。
答案:沉淀3.蒸馏是根据物质的_______性质进行分离的。
答案:沸点4.离心技术是利用物质的_______差异进行分离的。
答案:密度5.过滤器是用来分离_______和液体的设备。
答案:固体三、简答题1.请简述固体分离工程的常用方法。
答:固体分离工程的常用方法包括沉淀、过滤等。
沉淀是利用物质在溶液中形成固体颗粒的性质进行分离,通过让固体颗粒在溶液中聚集形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将沉淀分离出来。
过滤是通过筛选或者滤纸等材料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这些方法都是根据固体颗粒与液体的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离的。
2.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请简要介绍其原理及应用领域。
答:蒸馏是根据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蒸馏过程中,将混合物加热至沸腾,液体中的成分会根据其沸点的高低逐渐蒸发出来,然后通过冷凝器将蒸汽冷却成液体,从而分离出不同组分。
蒸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药品工业、食品加工等领域,例如在石油炼制中用于分离原油中的不同馏分,制药过程中用于提取药物中的纯净成分等。
四、解答题请根据你对分离工程的理解,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1.为什么需要进行分离工程?答:分离工程是为了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以便获取纯净的物质或者提取其中有用的成分。
华东理工大学网教分离工程1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分离工程模拟卷1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 衡量分离的程度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________________。
(3分)★标准答案:1. 分离因子;2. 固有分离因子;2. 吸收过程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的。
(3分)★标准答案:1. 塔顶釜两块板;3. 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标准答案:1. 萃取剂回收段;4. 分离因子表示任一分离过程所达到的________________,其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
(3分)★标准答案:1. 分离程度;2. ;5. 化学吸附一般为________吸附。
(3分)★标准答案:1. 单层;6. 吸收中平衡常数小的组分是____吸收组分。
(3分)★标准答案:1. 易;7. 回流比是________设计变量。
(3分)★标准答案:1. 可调;8. 泡点温度计算时若∑Kixi>1,温度应调____。
(3分)★标准答案:1. 小;9. 三对角矩阵法沿塔流率分布假定为________________。
(3分)★标准答案:1. 恒摩尔流;10. 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故可由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各板的温度。
(3分)★标准答案:1. 组成的改变;2. 相平衡方程;二、单选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二元物系,A12=0,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2分)A.正偏差溶液B.负偏差溶液C.理想溶液D.不确定★标准答案:C2. 流量加和法在求得X ji后,由什么方程求V j()。
(2分)A.热量平衡B.相平衡方程C.归一方程★标准答案:C3. 在吸收操作过程中,任一组分的吸收因子Ai与其吸收率Φi在数值上相应是()。
分离工程复习题库
分离⼯程复习题库《分离⼯程》复习题库⼀、填空题1.分离作⽤是由于加⼊___⽽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___的逆过程。
2.分离过程是___的逆过程,因此需加⼊___来达到分离⽬的。
3.分离过程中按有⽆物质传递现象发⽣来划分,分离过程可分为___和___。
4.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___改变⽽引起的温度变化,可⽤___确定。
5.若分离过程使组分i及j之间并没有被分离,则有___。
6.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涉及变量不同可分为___型计算和___型计算。
7.平衡分离的基础是利⽤两相平衡___的原理,常采⽤___作为处理⼿段,并把其它影响归纳于—中。
8.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作⽤下经过某种介质时___差异⽽实现分离的。
9.⽓液相平衡是处理___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液两相中温度压⼒相等,每⼀组分的___。
10.对单相物流的独⽴变量数为___,对相物流的独⽴变量数为___。
11.完全理想系的相平衡关系为___。
12.根据泡点露点的概念,精馏塔塔顶温度即为对应塔顶汽相组的___,塔釜温度即为对应塔顶汽相组成的___。
13.计算泡点温度时,若 KIXI>1,温度应调___。
14.平衡常数与组成有关的露点的计算,需迭代露点温度和压⼒外,还需对___进⾏试差。
15.在分离流程中常遇到的部分汽化和冷凝过程属___。
16.绝热闪蒸与等温闪蒸计算不同点是需要考虑___。
17.相对挥发度的定义为两组的___之⽐,它⼜称为___。
18.⾮清晰分割法假设各组分在塔内分布与在___时分布⼀致。
19.精馏塔中,温度分布主要反映物流的___,⽽总的级间流量分布则主要反映___的限制。
20.萃取精馏塔中,萃取剂是从塔___出来。
21.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沸点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___出来的。
22.超临界流体具有类似液体的___和类似⽓体的___。
23.分离最⼩功是分离过程中必须消耗能量的下限它是在分离过程___时所消耗的功。
分离工程试卷及答案
分离工程一、单项选择题(共27空,每空2分,共54分)1. 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传质分离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分离过程和________________ 分离过程,常见的平衡分离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表征表征能量被利用的程度有两类效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要降低分离过程的能耗,提高其___________________效率,就应该采取措施减小过程的有效能损失。
有效能损失是由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3. 泡露点计算是分离过程设计中最基本的汽液平衡计算,按规定哪些变量和计算哪些变量可分为如下四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影响气液传质设备处理能力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 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严格计算中围绕非平衡级所建立的MERQ 方程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常见的精馏过程节能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工分离工程试题库 -
分离工程试题库目录第一部分填空题 (1)第二部分选择题 (3)第三部分简答题 (7)第四部分计算题 (9)第一部分填空题1. 传质分离可分为和。
2 分离过程常见的开发方法有和。
3.相平衡关系的表示方法有、、。
4.精馏的数学模型有、、、。
5.产生恒沸物的原因是,二元恒沸物的判别式为。
6.在萃取精馏中,为使分离效果较好,所选溶剂与塔顶产品形成,与塔釜产品形成,常用的方法是。
7.常用的解吸方法有、、。
8.与物理吸收相比较,化学吸收平衡分压,推动力,溶解度,传质系数。
9.解吸操作中,解吸因数S 解吸分率β,解吸操作方能进行,当S增加时,β,理论板数。
10.在液流主体进行缓慢化学反应的吸收过程,传质速率由决定。
11. 衡量分离的程度用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
12. 汽液相平衡是处理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
13. 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14.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
15. 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是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的组分增加。
16.吸收因子为,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
17. 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
18. 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确定。
19. 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20. 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型计算和型计算。
21. 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22. 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在操作下有利于吸收,吸收操作的限度是。
23. 解吸收因子定义为,由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为。
24. 精馏有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的缘故25. 采用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时,要使萃取剂的浓度在全塔内为一恒定值,所以在进料。
26.原溶液为非理想型较强的物系,则加入萃取剂起作用。
27.提高萃取剂的选择性,可萃取剂的浓度。
28.在多组分精馏计算中为了给严格计算提供初值,通常用或方法进行物料预分布。
29.通过精馏多级平衡过程的计算,可以决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为表示塔实际传质效率的大小,则用加以考虑。
分离工程题库附答案
分离工程题库附答案第一章绪论填空题:1、分离技术的特性表现为其(重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2、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来达到分离目的。
3、分离过程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4、分离剂可以是(能量)或(物质),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5、若分离过程使组分i及j之间并没有被分离,则(a s ij=1)。
6、可利用分离因子与1的偏离程度,确定不同分离过程分离的(难易程度)。
7、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相等)的原理,常采用(平衡级)作为处理手段,并把其它影响归纳于(级效率)中。
8、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和(速率分离)两类。
9、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推动力)作用下经过某种介质时的(传质速率)差异而实现分离。
10、分离过程是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互不相等)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哪些操作。
11、工业上常用(分离因子)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固有分离因子)。
12、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传质速率差异,其传质速率的形式为(透过率)、(迁移率)和(迁移速率)。
13、绿色分离工程是指分离过程(绿色化的工程)实现。
14、常用于分离过程的开发方法有(逐级经验放大法)、(数学模型法)选择题:1、分离过程是一个(A)a.熵减少的过程;b.熵增加的过程;c.熵不变化的过程;d.自发过程2、组分i、j之间不能分离的条件是(C)a.分离因子大于1;b.分离因子小于1;c.分离因子等于13、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时(A)实现分离。
a.组成不等;b.速率不等;c.温度不等4、当分离因子(C)表示组分i及j之间能实现一定程度的分离。
a.a ij=1b.a s ij=1c.a ij<15.下述操作中,不属于平衡传质分离过程的是(C)a.结晶;b.吸收;c.加热;d.浸取。
6、下列分离过程中属机械分离过程的是(D):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
分离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分离工程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分离工程中,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液-液分离?A. 离心分离B. 过滤C. 蒸馏D. 吸附答案:D2. 哪种类型的分离过程是基于分子大小差异进行的?A. 萃取B. 膜分离C. 蒸发D. 结晶答案:B3. 以下哪个参数对过滤速率影响最大?A. 滤饼厚度B. 过滤面积C. 过滤压力D. 滤液粘度答案:B4. 在蒸馏过程中,提高哪种参数可以增加分离效率?A. 进料温度B. 回流比C. 塔板数D. 塔顶压力答案:C5.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主要应用于哪种类型的分离?A. 气-液分离B. 液-固分离C. 液-液分离D. 固-固分离答案:C6. 离心分离中,离心力的大小与哪个参数成正比?A. 转速的平方B. 转速的立方C. 转速的四次方D. 转速的五次方答案:A7. 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气体的分离?A. 吸收B. 吸附C. 膜分离D. 沉降答案:D8. 哪种类型的分离过程是基于分子间作用力差异进行的?A. 萃取B. 膜分离C. 蒸发D. 结晶答案:A9. 在液-液萃取中,选择性系数αAB/AC表示什么?A. 组分A与组分B的分配系数之比B. 组分A与组分C的分配系数之比C. 组分B与组分C的分配系数之比D. 组分A在两种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之比答案:A10. 哪种类型的分离过程是基于分子质量差异进行的?A. 萃取B. 膜分离C. 超滤D. 蒸馏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在过滤过程中,滤饼的厚度增加会导致过滤阻力_____。
2. 蒸馏操作中,提高回流比可以_____组分间的分离效果。
3.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中,水分子通过膜的驱动力是_____。
4. 离心分离中,离心力的大小与转速的_____次方成正比。
5. 在液-液萃取中,选择性系数αAB/AC越大,表示组分A与组分B 之间的_____越大。
6. 蒸馏过程中,塔板数的增加可以提高_____效率。
生物分离工程习题库与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习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52题,每题1分,共52分)1.乳化液膜的制备中强烈搅拌()。
A、应用在被萃取相与W/O的混合中B、是为了让浓缩分离充分C、应用在膜相与反萃取相的乳化中D、使内水相的尺寸变小正确答案:A2.在液膜分离的操作过程中,()主要起到稳定液膜的作用。
A、表面活性剂B、膜溶剂C、载体D、增强剂正确答案:A3.真空转鼓过滤机工作一个循环经过()。
A、过滤区、再生区、缓冲区、卸渣区B、过滤区、缓冲区、再生区、卸渣区C、缓冲区、过滤区、再生区、卸渣区D、过滤区、缓冲区、卸渣区、再生区正确答案:B4.适合小量细胞破碎的方法是()A、超声破碎法B、高压挤压法C、高速珠磨法D、高压匀浆法正确答案:A5.分配层析中的载体()。
A、能吸附溶剂构成固定相B、是流动相C、是固定相D、对分离有影响正确答案:A6.关于分配柱层析的基本操作错误()。
A、用硅藻土为载体,需分批小量地倒入柱中,用一端是平盘的棒把硅藻压紧压平B、分配柱层析适用于分离极性比较小、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大的成分,或极性很相似的成分。
C、装柱分干法和湿法两种D、分配柱层析法使用两种溶剂,事先必须先使这两个相互相饱和正确答案:B7.以下哪项不是颗粒在离心力场中受到的力()A、阻力B、重力C、离心力D、向心力正确答案:B8.下面哪一种是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
A、亲和层析B、凝胶层析C、盐析D、离子交换层析正确答案:A9.蛋白质具有两性性质主要原因是()A、蛋白质分子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B、蛋白质分子有多个羧基和氨基;C、蛋白质分子有苯环和羟基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B10.关于疏水柱层析的操作错误()A、疏水柱层析分辨率很高、流速慢、加样量小B、洗脱后的层析柱再生处理,可用8mol/L尿素溶液或含8mol/L尿素的缓冲溶液洗涤,然后用平衡缓冲液平衡C、疏水层析柱装柱完毕后,通常要用含有高盐浓度的缓冲液进行平衡D、疏水层析是利用蛋白质与疏水性吸附剂之间的弱疏水性相互作用的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层析技术正确答案:A11.乳化液膜的制备中强烈搅拌()。
生物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离心分离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差速离心B. 密度梯度离心C. 过滤离心D. 沉降离心答案:C2. 在生物分离过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细胞破碎?A. 高压均质机B. 超声波C. 酶解法D. 渗透压调节答案:D3. 以下哪种物质不适合作为色谱分离的固定相?A. 硅胶B. 离子交换树脂C. 活性炭D. 聚丙烯酰胺凝胶答案:C4. 在蛋白质的盐析过程中,通常使用的盐类是?A. 高浓度的氯化钠B. 高浓度的硫酸铵C. 低浓度的氯化钠D. 低浓度的硫酸铵答案:B5.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蛋白质纯化中常用的层析技术?A. 凝胶渗透层析B. 离子交换层析C. 亲和层析D. 电泳答案:D6. 以下哪种设备不适用于大规模生物分子的分离?A. 超滤膜B. 离心机C. 色谱柱D. 微孔滤膜答案:D7. 在蛋白质的提取过程中,通常使用的缓冲液pH值范围是?A. 4-5B. 6-8C. 8-10D. 10-12答案:B8.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生物分离过程中常用的稳定剂?A. 甘油B. 蔗糖C. 氯化钠D. 柠檬酸钠答案:C9. 在生物分离工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蛋白质的定量分析?A. 紫外-可见光谱法B. 比色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电泳答案:D10. 以下哪种设备在生物分离过程中不常用于浓缩和纯化?A. 蒸发器B. 冷冻干燥机C. 超滤膜D. 蒸馏塔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过滤技术包括以下哪些?A. 微滤B. 超滤C. 纳滤D. 反渗透答案:A、B、C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蛋白质的沉淀?A. 温度B. pH值C. 离子强度D. 蛋白质浓度答案:A、B、C、D3. 在生物分离工程中,以下哪些是影响色谱分离效果的因素?A. 固定相的性质B. 流动相的流速C. 温度D. 样品的浓度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生物分离过程中常用的浓缩技术?A. 蒸发B. 冷冻干燥C. 超滤D. 离心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A. 紫外-可见光谱法B. 比色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电泳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沉淀技术有哪些?答: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沉淀技术包括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和变性沉淀法。
《分离工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分离⼯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分离⼯程试题库⽬录第⼀部分填空题 (1)第⼆部分选择题 (6)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13)第四部分问答题 (15)第五部分计算题 (19)参考答案 (55)第⼀部分填空题1.分离作⽤是由于加⼊()⽽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的逆过程。
2.衡量分离的程度⽤()表⽰,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
3.分离过程是()的逆过程,因此需加⼊()来达到分离⽬的。
4.⼯业上常⽤()表⽰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分离程度⼜称为()。
5.固有分离因⼦是根据()来计算的。
它与实际分离因⼦的差别⽤()来表⽰。
6.汽液相平衡是处理()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
7.当混合物在⼀定的温度、压⼒下,满⾜()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8.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以上需设()。
9.最低恒沸物,压⼒降低是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的组分增加。
10.吸收因⼦为(),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
11.对⼀个具有四块板的吸收塔,总吸收量的80%是在()合成的。
12.吸收剂的再⽣常采⽤的是(),(),()。
13.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改变⽽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确定。
14.⽤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为()。
1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型计算和()型计算。
1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17.吸收过程在塔釜的限度为(),它决定了吸收液的()。
18.吸收过程在塔顶的限度为(),它决定了吸收剂中()。
19.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在()操作下有利于吸收,吸收操作的限度是()。
20.若为最⾼沸点恒沸物,则组分的⽆限稀释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的关系式为()。
21.解吸收因⼦定义为(),由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为()。
22.吸收过程主要在()完成的。
23.吸收有()关键组分,这是因为()的缘故。
24.图解梯级法计算多组分吸收过程的理论板数,假定条件为(),因此可得出()的结论。
分离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分离工程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分离工程中,下列哪项不是分离方法?A. 过滤B. 离心C. 蒸馏D. 混合答案:D2. 在液体分离过程中,离心分离法的主要原理是什么?A. 利用重力作用B. 利用离心力作用C. 利用磁场作用D. 利用电场作用答案:B3. 过滤操作中,滤饼的形成对过滤速率有何影响?A. 增加过滤速率B. 减少过滤速率C. 没有影响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B4. 蒸馏过程中,提高沸点差可以采用哪种方法?A. 增加压力B. 减少压力C. 增加温度D. 减少温度答案:B5. 在气体吸收过程中,下列哪项是影响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A. 气体流速B. 液体流速C. 气体和液体的温度D. 气体和液体的浓度差答案:D6. 逆流操作在分离工程中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提高分离效率B. 降低能耗C. 减少设备体积D. 增加操作成本答案:A7. 液-液萃取中,选择性系数(α)的定义是什么?A. 两种溶剂的密度比B. 两种溶剂的粘度比C. 两种溶剂的互溶性D. 两种溶剂对目标组分分配系数的比值答案:D8. 在膜分离技术中,下列哪项不是膜分离的类型?A. 反渗透B. 超滤C. 纳滤D. 蒸发答案:D9. 色谱分离技术中,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作用分别是什么?A. 固定相是流动的,流动相是固定的B. 固定相是固定的,流动相是流动的C. 固定相和流动相都是固定的D. 固定相和流动相都是流动的答案:B10. 在结晶过程中,过饱和度对晶体生长速率有何影响?A. 过饱和度越高,晶体生长速率越快B. 过饱和度越低,晶体生长速率越快C. 过饱和度对晶体生长速率没有影响D. 过饱和度对晶体生长速率的影响不确定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 在多组分系统中,组分的分配系数是指该组分在________和________两相中的浓度比。
答案:液相、气相2. 蒸发操作中,提高溶液的沸点可以通过________来实现。
分离工程试题库1
分离工程试题库1第一部分填空题1. 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来达到分离目的。
2. 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气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3. 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
4. 吸收因子为(A L),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
mV5. 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蒸出塔),(用再沸器的蒸出塔),(用蒸馏塔)。
6. 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确定。
7. 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8. 解吸收因子定义为(S= m V/L )。
9. 吸收过程主要在(塔顶釜两块板)完成的。
10. 吸收有(1 )个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
精馏有(2)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双向传质)的缘故。
11. 恒沸剂的沸点应显著比原溶液沸点(大10K )以上。
12. 吸收过程只有在(贫气吸收)的条件下,才能视为恒摩尔流。
13. 采用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时,要使萃取剂的浓度在全塔内为一恒定值,所以在(进料时补加一定的萃取剂)。
14. 要提高萃取剂的选择性,可(增大)萃取剂的浓度。
15. 吸收过程发生的条件为(P i>P「,y i>y i* )。
16. 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组成的改变)决定,故可由(相平衡方程)计算各板的温度。
17. 常见复杂分离塔流程有(多股进料),(侧线采出),(设中间冷凝或中间再沸器)。
18. 设置复杂塔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塔数目,节省能量)。
19. 通过精馏多级平衡过程的计算,可以决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为表示塔实际传质效率的大小,则用(级效率)加以考虑。
20. 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级效率)表示。
21. 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分离要求高)或(最困难)的组分最后分离。
分离工程考试题库及答案
分离工程考试题库及答案1.当混合物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满足∑KiZi>1且∑Ki/Zi>1的条件时,就处于两相区。
可以通过等温闪蒸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2.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要设置溶剂回收段的萃取精馏塔。
3.吸收因子A(L/KV)的值可以反映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
4.吸收剂的再生通常采用真空塔、解吸塔或蒸馏塔。
5.多组分精馏可以根据指定设计变量的不同分为设计型和操作型计算。
6.分配组分是同时出现在塔顶和塔釜中的组分。
7.吸收有关键组分,这是由于单向传质的缘故。
8.精馏有两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双向传质的缘故。
9.对于宽沸程的闪蒸过程,各板的温度变化由进料热焓决定,因此可以通过热量平衡方程计算各板的温度。
10.在流量加合法中,可以通过S方程求解Vj,通过H方程求解Tj,从而得到xij。
11.超临界流体具有类似液体的溶解能力和类似气体的扩散能力。
12.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硅胶、沸石分子筛和活性氧化铝。
13.分离过程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14.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
15.分离剂可以是物质媒介和能量媒介。
16.露点方程的表达式为∑Yi/Ki=1.17.泡点方程的表达式为∑KiXi=1.18.在计算泡点温度时,如果∑Kixi>1,则温度应该调低。
19.在计算泡点压力时,如果∑Kixi>1,则压力应该调高。
20.如果组成为Zi的物系,当∑KZ<1时,其相态为过冷液体;当∑Z/K<1时,其相态为过热液体。
21.当混合物的相态为气液两相时,满足∑KZ>1且∑K/Z>1.22.当组成为Z的物系,当∑KZ<1时,其相态为过冷液体;当∑Z/K<1时,其相态为过热液体。
23.设计变量分为固定设计变量和可调设计变量。
24.透过曲线是以吸附时间为横坐标绘制而成的。
1.在萃取精馏塔中,独立变量数和约束关系式数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它们分别代表系统的自由度和限制条件。
化工分离工程考试题目附答案
化工分离工程考试题目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分离操作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A. 过滤B. 萃取C. 蒸馏D. 吸附答案:A2. 在吸收操作中,下列哪种因素会影响吸收效率?()A. 吸收剂的种类B. 吸收剂的流量C. 气体流量D. 温度答案:A3. 下列哪种塔适用于分离易挥发组分的混合物?()A. 填料塔B. 板式塔C. 固定床塔D. 流动床塔答案:B4. 在分离过程中,下列哪种方式可以提高分离效果?()A. 增加压力B. 降低温度C. 增加流量D. 减小塔径答案:B5.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实现气体的净化?()A. 吸附B. 吸收C. 冷凝D. 膜分离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分离过程中,平衡分离系数是衡量分离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其表达式为_________。
答案:α = (y_out / y_in) / (x_out / x_in)2. 在蒸馏操作中,塔内液相的组成与塔顶液相组成之比称为_________。
答案:回流比3. 吸收操作中,吸收剂的选择应考虑其_________。
答案:溶解能力、挥发性、成本等4. 填料塔的塔内压降主要与填料的_________、_________及操作条件有关。
答案:形状、材质、流速等5. 在分离过程中,提高_________可以提高分离效果。
答案:塔板效率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萃取和吸附的区别。
答案:萃取是利用溶剂将目标组分从混合物中溶解出来,而吸附则是利用吸附剂将目标组分固定在表面。
萃取适用于在溶剂中有较高溶解度的组分,而吸附适用于在吸附剂上有较高吸附能力的组分。
2. 简述板式塔和填料塔的优缺点。
答案:板式塔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稳定,适用于气液两相流动;缺点是塔板效率较低,压力降较大。
填料塔优点是塔内压降小,塔板效率高,适用于气液两相流动;缺点是结构复杂,安装困难,填料的堵塞和磨损问题。
3. 简述膜分离的原理及应用。
《分离工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 如果设计中给定数值的物理量的数目等于 设计变量 ,设计才有结果。
2. 在最小回流比条件下,若只有重组分是非分配组分,轻组分为分配组分,存在着两个恒浓区,出现在 精镏段和进料板 位置。
3. 在萃取精镏中,当原溶液非理想性不大时,加入溶剂后,溶剂与组分1形成具有较强 正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与组分2形成 负偏差或理想 溶液 ,可提高组分1对2的相对挥发度。
4. 化学吸收中用增强因子表示化学反应对传质速率的增强程度,增强因子E 的定义是 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 L )/无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 0L ) 。
5. 对普通的N 级逆流装置进行变量分析,若组分数为C 个,建立的MESH 方程在全塔有 NC+NC+2N+N=N(2C+3) 个。
6. 热力学效率定义为=η ; 实际的分离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热力学效率必定 于1。
7. 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透过 溶剂 的性质,对溶液施加压力,克服 溶剂的渗透压 ,是一种用来浓缩溶液的膜分离过程。
二、推导(20分)1. 由物料衡算,相平衡关系式推导图1单级分离基本关系式。
1(1)0(1)1ci i i i z K K ψ=-=-+∑ 式中: K i ——相平衡常数;ψ——气相分率(气体量/进料量)。
2. 精馏塔第j 级进出物料如图1,建立MESH 方程。
三、简答(每题5分,共25分)1.什么叫相平衡?相平衡常数的定义是什么?由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物理平衡而共存状态。
热力学上看物系的自由焓最小;动力学上看相间表观传递速率为零。
K i =yi/xi。
2.关键组分的定义是什么;在精馏操作中,一般关键组分与非关键组分在顶、釜的分配情况如何?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回收率的组分。
LK绝大多数在塔顶出现,在釜中量严格控制;HK绝大多数在塔釜出现,在顶中量严格控制;L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顶出现;H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釜出现。
分离工程试题库及答案
分离工程试题库及答案第一部分填空题1.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来达到分离目的。
2.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气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3.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
4.吸收因子为(mVL A),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
5.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蒸出塔),(用再沸器的蒸出塔),(用蒸馏塔)。
6.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程)确定。
7.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8.解吸收因子定义为(S=m V/L)。
9.吸收过程主要在(塔顶釜两块板)完成的。
10.吸收有(1)个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
精馏有(2)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双向传质)的缘故。
11.恒沸剂的沸点应显著比原溶液沸点(大10K)以上。
12.吸收过程只有在(贫气吸收)的条件下,才能视为恒摩尔流。
13.采用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时,要使萃取剂的浓度在全塔为一恒定值,所以在(进料时补加一定的萃取剂)。
14.要提高萃取剂的选择性,可(增大)萃取剂的浓度。
15.吸收过程发生的条件为(P i>P i*,y i>y i*)。
16.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组成的改变)决定,故可由(相平衡程)计算各板的温度。
17.常见复杂分离塔流程有(多股进料),(侧线采出),(设中间冷凝或中间再沸器)。
18.设置复杂塔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塔数目,节省能量)。
19.通过精馏多级平衡过程的计算,可以决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为表示塔实际传质效率的大小,则用(级效率)加以考虑。
20.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级效率)表示。
21.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分离要求高)或(最困难)的组分最后分离。
22.在相同的组成下,分离成纯组分时所需的功(大于)分离成两个非纯组分时所需的功。
化工分离工程试题库 -
化工分离工程试题库 -分离工程试题库I目录第一部分填空题 ........................................................................... ........... 1 第二部分选择题 ........................................................................... ........... 3 第三部分简答题 ........................................................................... ........... 7 第四部分计算题 ........................................................................... .. (9)II第一部分填空题1. 传质分离可分为和。
2 分离过程常见的开发方法有和。
3.相平衡关系的表示方法有、、。
4.精馏的数学模型有、、、。
5.产生恒沸物的原因是,二元恒沸物的判别式为。
6.在萃取精馏中,为使分离效果较好,所选溶剂与塔顶产品形成,与塔釜产品形成,常用的方法是。
7.常用的解吸方法有、、。
8.与物理吸收相比较,化学吸收平衡分压,推动力,溶解度,传质系数。
9.解吸操作中,解吸因数S 解吸分率β,解吸操作方能进行,当S增加时,β ,理论板数。
10.在液流主体进行缓慢化学反应的吸收过程,传质速率由决定。
11. 衡量分离的程度用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
12. 汽液相平衡是处理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
13.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14. 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
15. 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是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的组分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填空题1. 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 )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来达到分离目的。
2. 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气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3. 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
4. 吸收因子为(mVL A ),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 )。
5. 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蒸出塔 ),(用再沸器的蒸出塔 ),(用蒸馏塔 )。
6. 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 )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 )确定。
7. 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8. 解吸收因子定义为( S= m V/ L )。
9. 吸收过程主要在(塔顶釜两块板)完成的。
10. 吸收有(1 )个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
精馏有(2)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双向传质 )的缘故。
11. 恒沸剂的沸点应显著比原溶液沸点(大10K )以上。
12. 吸收过程只有在(贫气吸收)的条件下,才能视为恒摩尔流。
13. 采用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时,要使萃取剂的浓度在全塔内为一恒定值,所以在(进料时补加一定的萃取剂)。
14. 要提高萃取剂的选择性,可(增大 )萃取剂的浓度。
15. 吸收过程发生的条件为(P i >P i *,y i >y i * )。
16. 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组成的改变)决定,故可由(相平衡方程)计算各板的温度。
17. 常见复杂分离塔流程有(多股进料 ),(侧线采出 ),(设中间冷凝或中间再沸器)。
18. 设置复杂塔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塔数目,节省能量)。
19. 通过精馏多级平衡过程的计算,可以决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 ),为表示塔实际传质效率的大小,则用(级效率)加以考虑。
20. 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级效率 )表示。
21. 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分离要求高 )或(最困难)的组分最后分离。
22.在相同的组成下,分离成纯组分时所需的功(大于)分离成两个非纯组分时所需的功。
23.分离过程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24.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控制过程)两大类。
25.分离剂可以是(能量)和(物质)。
26.机械分离过程是(过滤、离心分离)。
吸收、萃取、膜分离。
渗透。
27.速率分离的过程是过滤、离心分离、吸收、萃取、(膜分离、渗透)。
28.平稳分离的过程是过滤、离心分离、()。
膜分离。
渗透。
29.气液平相衡常数定义为(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的比值)。
30.理想气体的平稳常数与(组成)无关。
31.低压下二元非理想农液的对挥发度α12等于(γ1P10/γ2P20)32.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化学位)相等。
33.在多组分精馏中塔顶温度是由(露点)方程求定的。
34.泡点温度计算时若∑Kixi>1,温度应调(小)35.泡点压力计算时若∑Kixi>1,压力应调(大)36.在多组分精馏中塔底温度是由(泡点)方程求定的。
37.关键组分的相挥发度越大,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越少)。
38.分离要求越高,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越多)。
39.进料中易挥发含量越大,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不变)。
40.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与塔顶馏出组份形成具有(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41.萃取精馏塔中,萃取剂是从塔(底)出来。
42.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低温度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顶)出来。
43.吸收中平衡常数大的组分是(难)吸收组分。
44.吸收中平衡常数小的组分是(易)吸收组分。
45.吸收因子越大对吸收越(有利)46.温度越高对吸收越(不利)47.压力越高对吸收越(有利)。
48.吸收因子A(反比)于平衡常数。
49.吸收因子A(正比)于吸收剂用量L。
50.吸收因子A(正比)于液气比。
51.从节能的角度分析难分离的组分应放在(最后)分离。
52.从节能的角度分析分离要求高的组分应放在(最后)分离。
53. 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进料中含量高的组分应(先 )分离。
第二部分 选择题1. 计算溶液泡点时,若∑=>-Ci i i X K 101,则说明( C )a.温度偏低b.正好泡点c.温度偏高2. 计算溶液露点时,若01/<-∑i i K y ,则说明( C )a.温度偏低b.正好泡点c.温度偏高3. 吸收操作中,若要提高关键组分的相对吸收率应采用措施是( )a.提高压力b.升高温度c.增加液汽比d.增加塔板数4. 多组分吸收过程采用图解梯级法的依据是( )a.恒温操作b.恒摩尔流c.贫气吸收5. 当萃取塔塔顶产品不合格时,可采用下列方法来调节( B )a.加大回流比b.加大萃取剂用量c.增加进料量6. 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过程,应该从何处加萃取剂( C )a.精馏段b.提馏段c.精馏段和进料处d.提馏段和进料板7. 简单精馏塔是指( C )a.设有中间再沸或中间冷凝换热设备的分离装置b.有多股进料的分离装置c.仅有一股进料且无侧线出料和中间换热设备8. 分离最小功是指下面的过程中所消耗的功( B )a.实际过程b.可逆过程 9. 下列哪一个是机械分离过程( D )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10. 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 C )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11. 下列哪一个是平衡分离过程( A )a.蒸馏b.c.膜分离d.离心分离12. 溶液的蒸气压大小(B )a.只与温度有关b.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c.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13. 对两个不同纯物质来说,在同一温度压力条件下汽液相平衡K 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费点( A )a.越低b.越高c.不一定高,也不一定低14.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A)a.易挥发b.难挥发c.沸点高d.蒸汽压小15.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 C )a.两相间组份的浓度相等b.只是两相温度相等c.两相间各组份的化学位相等d.相间不发生传质16.当把一个常人溶液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的点叫作( C )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17.当把一个气相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A)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18.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 D )a.饱和液相b.过热蒸汽c.饱和蒸汽d.气液两相19.系统温度大于露点时,体系处于(B)a. 饱和液相b.过热气相c.饱和气相d.气液两相20.系统温度小于泡点时,体系处于( B )a. 饱和液相b.冷液体c.饱和气相d.气液两相21.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B)a.很高b.较低c.只是冷凝过程,无分离作用d.只是气化过程,无分离作用22.A、B两组份的相对挥发度αAB越小( B )a.A、B两组份越容易分离b.A、B两组分越难分离c.A、B两组分的分离难易与越多d.原料中含轻组分越多,所需的越少23.当蒸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 D )a.提高进料量b.降低回流比c.提高塔压d.提高回流比24.当蒸馏塔的在全回流操作时,下列哪一描述不正确(D)a.所需理论板数最小b.不进料c.不出产品d.热力学效率高b.恒摩尔流不太适合d.是蒸馏过程25.吉利兰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D)a. 最小理论板数b.最小回流比c.理论版d.压力26.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D)a.计算简便b.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c.所需物性数据少d.计算结果准确27.关于萃取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B)a.气液负荷不均,液相负荷大b.回流比提高产品纯度提高c.恒摩尔流不太适合d.是蒸馏过程28.当萃取精馏塔的进料是饱和气相对( C )a.萃取利从塔的中部进入b.塔顶第一板加入c.塔项几块板以下进入d.进料位置不重要29.萃取塔的汽、液相最大的负荷处应在( A )a.塔的底部b.塔的中部c.塔的项部30.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 B )a.一定是做为塔底产品得到b.一定是为塔顶产品得到c.可能是塔项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31.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A)a.塔的底部b.塔的中商c.塔的顶部32.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 A )a.提高温度b.提高吸收剂用量c.提高压力d.减少处理的气体量33.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吸收因子的物理量( D )a.温度b.吸收剂用量c.压力d.气体浓度34.平均吸收因子法( C )a.假设全塔的温度相等b.假设全塔的压力相等c.假设各板的吸收因子相等35.当体系的yi-yi*>0时( B )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36.当体系的yi-yi*=0时(D)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第三部分名词解释1.分离过程:将一股式多股原料分成组成不同的两种或多种产品的过程。
2.机械分离过程:原料本身两相以上,所组成的混合物,简单地将其各相加以分离的过程。
3.传质分离过程:传质分离过程用于均相混合物的分离,其特点是有质量传递现象发生。
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工业上常用的分离过程又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类。
4.相平衡: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着物理平衡而共存的状态。
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的自由焓处于最小状态,从动力学看,相间无物质的静的传递。
5.相对挥发度:两组分平衡常数的比值叫这两个组分的相对挥发度。
6.泡点温度:当把一个液相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
7.露点温度:当把一个气体冷却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
8.气化率:气化过程的气化量与进料量的比值。
9.冷凝率:冷凝过程的冷凝量与进料量的比。
10.回流比:回流的液的相量与塔顶产品量的比值。
11.精馏过程:将挥发度不同的组分所组成的混合物,在精馏塔中同时多次地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使其分离成几乎纯态组成的过程。
12.全塔效率:理论板数与实际板数的比值。
13.精馏的最小回流比:精馏时有一个回流比下,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无穷多,回流比小于这个回流比,无论多少块板都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这个回流比就是最小的回流比。
实际回流比大于最小回流比。
14.理论板:离开板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的板叫做理论板。
15.萃取剂的选择性:加溶剂时的相对挥发度与未加溶剂时的相对挥发度的比值。
16.萃取精馏: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或等于1的体系,加入第三组分P,P体系中任何组分形成恒沸物,从塔底出来的精馏过程。
17.共沸精馏: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或等于1的体系,加入第三组分P,P体系中某个或某几个组分形成恒沸物,从塔顶出来的精馏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