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化学高一下学期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
7.1.1认识有机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⑦ 自主学习与信息素养
- 重点知识点:预习任务、拓展学习资源、自主阅读和思考
- 关键词:预习任务、拓展学习、自主阅读、信息素养
- 板书设计:用图示展示预习任务和拓展学习的过程,突出自主学习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⑧ 反思总结与自我提升
内容逻辑关系
① 有机物的概念与特征
- 重点知识点:有机物的定义、有机物的特征(如碳氢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有机物的常见官能团)
- 关键词:有机物、碳氢化合物、官能团、结构特点
- 板书设计:用简洁明了的图表或图片展示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突出有机物的特征。
② 有机物的分类与命名规则
- 重点知识点:碳链的命名、取代基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
- 重点知识点:课后作业、拓展学习、发现不足、改进建议
- 关键词:课后作业、拓展学习、发现不足、改进建议、自我提升
- 板书设计:用图示展示课后作业和拓展学习的过程,突出反思总结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与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教学策略上,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和图片,生动展示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在教学管理上,我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深入分析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4. 提供充足的练习题和案例,让学生通过实践应用来巩固和提高对有机物区别、命名和反应机理的理解。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特征;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3.理解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征;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3.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吗?它们有什么特征?”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引导他们思考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讲解(1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征,如含有碳元素、通常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等。
然后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包括命名前缀、中缀和后缀的使用方法,并配以实例进行讲解。
3.实践活动(2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练习。
将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命名规则给出相应的化合物名。
4.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乙醇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戊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等。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化合物的应用原理以及对社会的贡献。
5.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的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特征和命名规则,并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有机化合物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通过实践活动的训练,学生掌握了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情境中。
同时,通过拓展应用的讨论,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使学生能够主动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效果较好,但仍需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7.1认识有机化合物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是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1. 阅读教材60到66页,再依据导学案问题提示,进一步研读教材,并用铅笔标记问题答案。
2. 在研读教材基础上,独立填写预习案,规范要书写二、教学目标课程标准1.认识甲烷的组成、结构及其主要性质与应用,能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知道取代、氧化等有机反应类型3.知道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并能写出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甲烷、烷烃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从组成、结构等方面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能采用模型、符号等多种方式对物质的结构及其变化进行综合表征。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四、教学重点、难点重、难点:能从组成、结构等方面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能采用模型、符号等多种方式对物质的结构及其变化进行综合表征五、教学方法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自学检查规范完成预习案预则立5-10分引导情境导学提高注意力激发兴趣3-5分研学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展示尽可能多的让更多的学生学会知识20-25分固学训练案课堂检测达标验收5-10分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自学检查规范完成预习案七、教学反思八、板书设计7.1 认识有机化合物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预习指导与目标】1.知道有机化合物分子是有空间结构的,以甲烷为例认识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2.能搭建甲烷和乙烷的立体模型。
【情境导学】给学生展示事先拼好的甲烷、乙烷等的球棍模型,也可以启发学生自己拼。
【预习案】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烷烃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甲烷的分子结构其电子式和结构式分别表示为(2)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①每个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个共价键;②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③多个碳原子之间可以结合成,也可以结合成,构成有机物链状或环状的碳骨架。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教学设计——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思路学习“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教科书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第一节课,教材以目前已知物质中绝大多数种类都属于有机物的事实,冲击学生头脑中的固有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有机物的数量如此繁多”,由此引入碳原子成健特点的教学主题。
然后以学生熟悉的甲烷为例,应用此前已学习过的化学键知识,介绍两个碳原子间的成键方式和多个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在平面位置关系的层次上给出有机物碳骨架的基本特征。
在此基础上,教材给出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模型,进一步从空间位置关系的层次深化学生对甲烷和有机物结构的认识。
教材在此处的“资科卡片”中给出了使用模型的化学研究方法,还通过其中的插图,结合此前的“思考与讨论”栏目使学生认识到有机物不仅具有立体结构,还可以通过碳原子结合成长链形成更复杂的结构。
通过以上铺垫,接下来的“思考与讨论”栏目要求学生应用刚学到的碳原子成键规律和甲烷的结构特点,结合插图中的分子结构模型,自行归纳烷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同时设置问题,引出下文对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概念的介绍。
教材在这里给出烷经使用天干或汉字数字表示碳原子数的命名基本原则、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给出系统命名法。
教学时应注意控制难度,不再继续深化。
与旧教材相比,本节教材中出现的新概念较多,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特点与无机物相比也存在巨大差异,为了让学生顺利接受这些内容,教材通过大量示意图直观地呈现微观结构,并在栏目活动中使用了分子结构模型,促使学生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水平从平面层次上升到立体层次,由实物模型转化为头脑中的思维模型。
从生产生活角度看,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
新型材料,高效药物,大量染料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0601高一化学(人教版)-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1)-1教案
教学重点
碳原子之间的成键方式、碳骨架的连接方式。
教学难点
全考虑多个碳原子可能形成的结构。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引出主题
1、介绍有机物名称的由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的图片和分子组成,让学生寻找有机物的组成特点,进而给出有机物概念的界定。
总结碳骨架的多种方式:碳原子数增多时候,连接方式可以是链状或环状;而链状分为直链和支链。
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让学生掌握碳骨架的多种构成方式,体会有机物数量繁多的原因。
习题练习和课堂小结
用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和例题帮学生巩固夯实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和概念界定。梳理本节课知识脉络,整理出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点:碳原子成四个共价键;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双、三键;碳骨架可以有链状(直链、支链)和环状。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认识有机化合物(1)
——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学科
化学
学段:高中
年级
高一
教材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二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6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借助实物模型将微观结构呈现出来,使问题具象化,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模型认知和科学探究的素养。
2、从化学史的角度提出“用模型来研究物质结构”,为接下来的内容提供着力点。
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确定碳要形成四个共价键,用简单的甲烷、一氯甲烷举例,为下一步更深一步的研究提供指导核心。
7.1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教案)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激正丁烷异丁烷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通式:CnHn+2(2)与同学交流,比较大家写出的丁烷的结构式是否相同,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丁烷的结构式有两种;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碳原子排列不同造成的。
(3)结合图7-6中的分子式结构模型,总结这类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特点这些有机化合物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
2、烷烃①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烃,读音ting。
以上这些有机化合物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
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又叫烷烃。
②结构简式---有机化学中经常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组成乙烷C2H6可表示为CH3-CH3或CH3CH3丙烷C3H8可表示为CH3-CH2-CH3或CH3CH2CH3丁烷C4H10 可表示CH3-CH2-CH2-CH3或写母体名称时,主链碳原子在10以内的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以上的则用汉字“十一、十二、十三……”表示。
2.系统命名原则: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习惯于把横向排列的碳链作为主链,其它作为支链。
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
由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将主链上的碳原子用1,2,3 …,等数字依次编号,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
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
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烷烃的命名练习:2,3,5—三甲基—4—丙基庚烷2,3,5—三甲基己烷4、同系物①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②烷烃的结构相似是指:④碳原子数目越多,同分异构体越多课堂练习:1、烃是( )A 含有C、H元素的有机物B 含有C元素的化合物C 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D 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的化合物答案为:C2.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3—甲基—3—乙基己烷2,4—二甲基—3—乙基己烷3、下列哪组是同系物()A、CH3CH2CH2CH3CH3CH(CH3)CH3B、CH3CH3CH3CH(CH3)CH3C、CH3-CH=CH2CH3=CH—CH=CH2D、CH3-CH2—CH=CH2CH3CH2CH2CH2CH3答案为:B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系物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7.1认识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掌握了基础化学知识,理解了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反应原理,对于化学键、分子结构等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实验操作和现象观察上,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多样化的学习风格,有的喜欢理论推导,有的偏好直观体验。
3. 在本章节学习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有机化合物复杂结构的理解,官能团识别及其性质关联的掌握,以及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解。此外,如何将有机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也是学生需要克服的难题。
其次,在实验探究环节,虽然学生们表现出很高的兴趣,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仍然存在不规范现象。为了提高实验效果,我应该在实验前对学生进行更为详细的操作指导,强调实验安全,确保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观察现象、总结规律。
此外,课后拓展部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
2. 拓展要求:
- 自主学习:学生应利用课后时间自主阅读相关材料,加深对有机化合物性质和应用的了解。
- 观察记录:在观看视频或进行实践活动时,学生应记录下关键信息和观察到的现象,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 思考提问: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提出疑问,并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探讨。
- 教师指导:我将提供必要的阅读材料和建议,同时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课后拓展任务。
(1)首先,我们来看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根据它们的结构和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展示PPT,详细介绍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2)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一个好的命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记忆它们。以甲烷、乙烯、苯为例,讲解它们的命名规则。(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命名过程,加深理解)
7.1.1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探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提升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结合有机化合物的实际应用,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通过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类别和特点,培养学生分类与归纳的思维方法,增强其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时存在困难,这可能是由于我讲解得不够清晰或者没有提供足够的实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节课中增加一些具体的命名实例,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亲自尝试命名,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其次,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有机化学的兴趣不够浓厚或者对课堂活动不够积极。为了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下节课中引入一些更有趣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或者小组竞赛,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食物
- 药品
- 塑料
板书设计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有机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同时,板书设计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如使用颜色、图形等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本次有机化合物教学中,我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实验活动,我发现学生们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在实验环节,他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有机化学相对于无机化学而言,分子结构更为复杂,学生可能在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类型等方面遇到困难。此外,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同分异构现象等也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挑战。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有机化合物的实际应用场景理解不深,导致兴趣和动机不足。
7.1.1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掌握程度。实验是学习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了解学生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实验报告中,学生需要对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了解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运用能力。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生动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教学,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分类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巩固所学知识。
(3)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性和意义。
6.家长反馈:
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电话沟通或家访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表现,同时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根据家长的反馈,教师可以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1)推荐阅读材料:《有机化学基础》(作者:李永红)、《有机化学》(作者:杨红),让学生深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高一化学(人教版)-第七章 第一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3)-教案
教案2. 结合甲烷可以作燃料的用途:发生氧化反应3. 介绍烷烃高温分解反应及用途[实验7-1]观看甲烷和氯气的反应视频,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
4. 取代反应(1)通过甲烷和氯气第一步反应,从化学键的角度深入讲解取代反应原理。
(2)引导学生写出第二步至第四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总结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的物理性质及用途(4)观看甲烷与氯气反应动画视频(5)总结烷烃取代反应通过认识烷烃的性质,总结有机化合物通性以及有机化学反应的特点。
有机物通性:1.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熔点较低2.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乙醇、苯等有机溶剂3.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容易燃烧,受热发生分解有机化学反应特点:反应原理、条件较复杂,常伴有副反应发生总结归纳本节课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可与甲烷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C)A. Cl2B. 浓硫酸C. O2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析]A.甲烷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B.甲烷化学性质较稳定,不与浓硫酸反应C.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被O2氧化D.甲烷化学性质较稳定,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2. 某种烷烃完全燃烧后生成了17.6 g CO2和9.0 g H2O。
请据此推测其分子式,并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分子式:N(C) :N(H) = n(C) :n(H)该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4:10分子式为C4H10两种结构简式如下3.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B)A.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B. 1 mol Cl2与1 mol CH4在光照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则产物只有CH3Cl光C. 反应CH3CH3 + Br2CH3CH2Br + HBr,属于取代反应D. CH4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此事实可说明CH4为正四面体结构1. 请同学们对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形式不限。
2.练习(1)已知正四面体型分子E和直线型分子G反应,生成四面体型分子L和直线型分子M,如图所示。
7.1 认识有机化合物 课件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思 考:再写出乙烷、丙烷、丁烷的分子式,然后分析链状烷烃 的分子式有什么书写规律?
有机化合物 碳原子数
乙烷 2
丙烷 3
丁烷 4
结构式
分子式
C2H6
C3H8
C4H10
2.烷烃的通式:CnH2n+2 (n≥1)
① CH2=CH-CH3 ②CH4 ④CH3(CH2)5CH(CH3)CH3
③CH3CH2CH3
⑤ CH2—CH2 CH2—CH2
概念辨析 概念 同位素
内涵
比较对象
原子
实例
氕、氚
同素异形体 同
单质
O2、O3
同系物 结构相似,组成上差一个或n个CH2 有机物
C2H6、C4H10
同分异构体 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的化合物
3)碳骨架种类:多个碳原子之间可形成碳 链 或碳 环 。
4)成键原子: 碳除了与C成键,还可以与H、O、N、S、P等成键。
3. 甲烷分子结构
分子式/化学式
电子式 甲烷有多少个电子?
结构式
书62页
球棍模型
空间充填模型/比例模型 分子结构示意图
结 构 特 点 : 4 个 C—H 键 的 长 度 和 强 度 相 同 , 夹 角 相 等 ( 即 键 角 为 109°28′),是_正___四__面__体__结___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4个氢原 子分别位于4个顶点
有机化合物 碳原子数
思考讨论(书62页)
乙烷
丙烷
丁烷
பைடு நூலகம்
2
3
4
结构式
①元素组成上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②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 ③碳原子的剩余价键均与H结合,化合价达到饱和。
《第七章 第一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学历案-高中化学人教版19必修第二册
《认识有机化合物》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认识有机化合物”,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性质、分类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为后续深入学习有机化学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其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2.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基本结构特点。
3. 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有机化合物概念、分类及基本结构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应用能力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常见有机化合物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掌握情况。
3. 学习过程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及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如糖、油等),引导学生回忆其性质及用途,从而引出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2. 新课讲解(20分钟)(1)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基本结构特点。
(3)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讲解烷烃、烯烃、醇类等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3. 课堂互动(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生活中遇到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4. 总结提升(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内容,强调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5. 布置作业(课后)布置相关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及简答题等,以巩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
五、检测与作业1. 完成课本中的相关练习题。
2. 查找并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了解其性质、用途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撰写一篇短文,阐述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记笔记、参与讨论等方面,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7.1.1 认识有机化合物-高一化学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碳原子间仅形成单键(
)的是__①__②__⑧__⑨__(填序号,下同),碳原子
间形成双键(
)的是_③__④__⑤___,碳原子间形成三键(—C≡C—)的是__⑥__⑦___。
(2)有机物的碳骨架
多个碳原子之间结合成碳链的是___①__②__③__④__⑤___⑥__⑦___,结合成碳环(如:
)
的是__⑧__⑨__。
有机物碳骨架为直链(如:
)的是_①__③__④__⑥__⑦___,碳骨架为支链
(如:
)的是__②__⑤___。
任务一 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交流研讨】有机物的种类繁多的原因是什么?
碳原子成键方式
一个或几个 成千上万
碳原子
个碳原子
碳骨架不同
构成碳链 构成碳环
CC
单键
CC
双键
CC
三键
C-C-C-C-C
第七章 第一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
核心素养学习目标
1.通过甲烷的结构分析,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初步认 识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重、难点)。 2.通过甲烷的分子空间结构为基础,认识烷烃的结构特点,了解简单烷烃的习惯命名法、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等基本概念(重点)。
创设情境
【回忆思考】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早期发现的有机物都是从生命体内分离出来的。
CH3CH2CH2CH2CH3
特别提醒 烃分子失去1个氢原子后所剩下的部分叫做烃基,如甲基:—CH3、乙 基:—CH2—CH3等。
任务二 认识烷烃的结构
【概念辨析】“同”概念区别——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比较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定义
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 或多个CH2原子团的物质
7.1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重点:
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和命名规则。
2.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反应特点。
难点:
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2.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特点的掌握。
解决办法:
1. 对于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和命名规则,可以通过示例讲解和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多次练习和应用,加深理解和记忆。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a. 《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版),作者:J. Michael Faraday,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b. 《有机化合物实验教程》,作者:David L. Financial,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c. 《有机化学杂志》,发表有关有机化合物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a.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反应机理。
b. 探索有机化合物在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c.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分析其结构和性质,了解其作用和影响。
d. 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光谱分析方法,如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
e. 参加有机化学竞赛或研究项目,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
- 课时:第一课时
- 教材版本: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课程设计:
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实例(如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引起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 基础知识讲解:
a. 回顾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强调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结构。
b. 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包括烃、醇、醚、酮等,并简要介绍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CH3-CH2-CHO
7.1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化学年级高一学期(春季)课题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球棍模型和空间填充模型进一步理解烷烃的结构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2.通过对烷烃的组成和结构分析,初步了解有机物的命名方式,学会用结构简式表达有机物的结构3. 理解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结合同分异构体解释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认识烷烃的组成及结构特点,并学会用结构简式来表达烷烃2.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学会判断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教学难点:1.认识烷烃的组成及结构特点,结构简式的书写2.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学会判断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教学过程【引入】介绍天然气的发现和使用我国四川邛崃市的火井镇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天然气的地方,也是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地方,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坑燃烧了50年之久,被称为“地狱之门”天然气之所以能燃烧是因为含有甲烷,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甲烷。
【任务一】探究甲烷的结构特点这是甲烷的球根模型,这是空间充填模型,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甲烷它的碳氢键长均相等,键角也相等,均为109.5度,是正四面体结构,那么如何证明甲烷是四面体型呢?如果甲烷是四面体结构,那么甲烷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替换,生成的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都只有一种结构,如果甲烷是平面四边形,当甲烷中两个氢被氯原子替换,那么二氯甲烷应该有两种结构,即两个氯原子在相邻位置以及相对位置。
实验证明二氯甲烷有且只有一种结构,证明了甲烷不是平面结构而是立体结构。
【任务二】探究烷烃的结构特点与甲烷这样结构相似的有机物还有很多,甲烷是其中一种,当甲烷分子中的氢被甲基替换(甲基:甲烷去掉一个氢原子剩余部分),就构成了与结构相似的乙烷,乙烷分子中含有2个碳,从球棍模型中可以看到,每个碳原子为中心,以其他原子连接呈现四边形的空间构形,它的分子构形也是立体形状,同学们能否根据这个规律,推测出三个碳原子的丙烷和四个碳原子的丁烷的结构式、分子式和空间构型吗?(5min时间)当乙烷上的H被甲基所取代,这就是丙烷,丙烷上两个端点上C的H被甲基取代了,就构成了直链的丁烷,而丙烷中间的碳上的H被替代,就会含有支链的丁烷。
7.1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化学年级高一学期(春季)课题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甲烷性质的学习,依据结构决定性质,能够推出烷烃的性质及有机物的一些通性2.通过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学习,认识取代反应的特点,从而学会辨识取代反应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烷烃的物理性质及有机物的一些通性,2.烷烃的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教学难点:1.烷烃的物理性质及有机物的一些通性,2.烷烃的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教学过程【引入】认识生活中烷烃通过图片了解身边的烷烃,我们生活当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日用品中的凡士林,蜡烛、蜡笔中的石蜡是含碳个数比较多的烷烃,根据烷烃在生活中的应用,你能推测出烷烃有哪些性质吗?分析物质性质的学习方法,无机物学习是借助物质的结构、价态和类别以及元素周期表,有机物性质的学习可以借助物质的结构和同系物的性质。
【任务一】探究烷烃的物理性质根据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
烷烃与甲烷类似,均难溶于水,易溶于苯、汽油等有机溶剂。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烷烃的状态从气态变到液态在变到固态,熔点、沸点、密度也随着碳链的增长逐渐升高和变大,密度小水的密度。
【任务二】探究烷烃的化学性质——分解反应以甲烷为例,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特点,甲烷中只含有碳氢键,键能大,需要比较比较高的能量才能断裂,所以常温下甲烷性质很稳定,烷烃的结构与甲烷类似,所以常温下烷烃的性质也很稳定,与强酸、强碱、酸性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都不反应。
但是稳定是相对而言的,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化学键仍然可以发生断裂,从而发生化学反应。
甲烷在隔绝空气1200度下发生分解生成碳与氢气,生成的碳可以作为橡胶工业原料,也可以制作颜料、油漆、油墨,生成的氢气可以用于合成氨工业。
烷烃也能发生分解反应,比如十八烷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分解成癸烷,烷烃在较高温度下会发生分解。
这个性质常被应用于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生产,从烷烃可得到一系列的化工基本原料和燃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分类方法
2.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过程与方法: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
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物质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特殊性,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有机物常见的分类方法。
难点: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偶然发现由典型的无机化合物氰酸铵通过加热可以直接转变为动植物排泄物——尿素的实验事实,从而使有机物的概念受到了冲击,引出了现代有机物的概念——世界上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
有机物自身有着特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导致了其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特殊性。
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叫有机化学。
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讲]高一时我们学习过两种基本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那么今天我们利用树状分类法对有机物进行分类。
那么大家先回忆,我们在必修2接触有机物时利用有机物所含元素种类不同对有机物进行了怎样的分类?
烃和烃的衍生物,其中烃是只含有碳和氢的化合物。
[讲]今天我们利用有机物结构上的差异做分类标准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32223CH CH CH CH CH ----)(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
环状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如)不含苯环
芳香化合物(如)含苯环
[讲]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链状化合物和脂环化合物统称为脂肪族化合物。
而芳香族化合物是指包含苯环的化合物,其又可根据所含元素种类分为芳香烃和芳香烃的衍生物。
而芳香烃指的是含有苯环的烃,其中的一个特例是苯及苯的同系物,苯的同系物是指有一个苯环,环上侧链全为烷烃基的芳香烃。
除此之外,我们常见的芳香烃还有一类是通过两个或多个苯环的合并而形成的芳香烃叫做稠环芳香烃。
[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生成新的化合物,这种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官能团,下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主要的官能团。
[板书]二、按官能团分类
[投影]表1-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
双键
乙炔 CH CH ≡ 苯
32CH CH OH 苯酚
醚键 醛基
乙醛
羰基
丙酮
羧基乙酸
酯基乙酸乙酯
[讲]官能决定了有机物的类别、结构和性质。
一般地,具有同种官能团的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具有多种官能团的化合物应具有各个官能团的特性。
我们知道,我们把这种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关一个或若干
2
CH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
[投影]常见有机物的通式
含有一个
含有一个C C
-≡-
含有两个
[小结]本节课我们要掌握的重点就是认识常见的官能团,能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课后练习]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你能指出下列有机物的类别吗?
【第二课时烷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烷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式、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性。
2.使学生掌握饱和链烃、烃基的概念和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及其命名法。
3.通过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和结构间的关系。
4.通过烷烃分子通式的总结推导过程,学会用“通式思想”认识同系物的有机物的组成特征。
过程与方法:
1.基本学会烷烃同分异构体的解析方法,能够书写5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2.从甲烷性质推导到烷烃的性质的过程中,学会从一种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同系列有机物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解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解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解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教学重难点】
重点:烷烃的性质,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及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难点: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及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教学过程】
【投影】:几种常见有机物分子的结构式
师:在有机物中,有许多物质具有与甲烷相似的结构,如投影中A组物质。
也有许
多物质结构与甲烷不相似,如投影中B组、C组、D组物质。
请同学通过对比找出A组
物质在结构上有别于其他几组的特点。
请同学阅读课本烷烃概念。
一、烷烃:
烃的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单键互相相连接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达到饱和状态。
所以这类型的烃又叫饱和烃。
由于C C -连成链状,所以又叫饱和链烃,或叫烷烃。
生:由甲烷4CH ,乙烷的62C H 和丙烷的83C H ,可以推出对n 个碳原子,烷烃的通式:
()n n 221C H n +≥
小结:烷烃的习惯命名法 ①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
碳原子数1-10: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
碳原子数在11以上,用数字来表示,如:十二烷:()21330CH CH CH
②相同碳原子结构不同时如:2233CH CH CH CH (正丁烷)()333CH CH CH CH (异丁烷) 同系物的定义是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2CH 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
甲烷、乙烷、丙烷等都是烷烃的同系物。
强调“结构相似”和“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2CH 原子团”。
关于烷烃的知识,可以概括如下:
①烷烃的分子中原子全部以单键相结合,它们的组成可以用通式n n 22C H +表示。
②这一类物质成为一个系统,同系物之间彼此相差一个或若干个2CH 原子团。
③同系物之间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则随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变化。
师: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烃基,用“R-”表示;烷烃失去氢原子后的原子团叫烷基,如3CH -叫甲基、23CH CH -叫乙基;一价烷基通式为n n 21C H +
二: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师:请写出140C H 的结构简式? 3CH
生:练习写出3223CH CH CH CH --- 33CH CH CH --(讨论写出) 正丁烷 异丁烷
正丁烷和异丁烷虽然组成和分子量相同,而结构不同造成的。
造成其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可见,由于碳原子既可形成直链,又可形成支链,所以分子式相同的烷烃,可形成多种不同物质。
这种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这些化合物之间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让学生自己总结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然后阅读教材并比较异同。
)
1.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
2.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以
C H为例)
52
1
(1)先写出最长的碳链:C C C C C
----(氢原子及其个数省略了)(2)写少一个C的直链,把剩下的C作支链加在主链上,依次变动位置。
---
---C C C C
C C C C
C C
这两种结构相同,为同一种物质。
(3)写少两个C原子的直链,剩下的2个C作一个支链加在主链上。
--但与(2)中C C C C
---为同一种结构
C C C
C C
C
剩下的2个C原子分成2个支链加在主链上。
C
--
C C C
C
(4)分别加上氢原子,得三种同分异构体结构式,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知识拓展】
师:很显然,碳原子多一些,使用正、异、新的命名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
随着碳原子数增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增多。
怎么办?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种通用的命名法则,从而可以叫出各种烷烃的名称。
【课堂小结】
在本节教学中,为了加深同学们对烷烃分子结构的认识,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竞赛的形式亲自制作各种分子的模型,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对于本节的重点“烷烃的性质”在教学中注重运用了比较、解析、自学讨论等方法,以利于同学们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