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各地市名称的由来

合集下载

河南各市县地名来历

河南各市县地名来历

河南各市县地名来历
@超彩房掌柜梳理河南地名之最和由来
中国功夫出少林
最大气的市——登封市
入选理由: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改元万岁。

最神秘的市——三门峡市
入选理由:大禹治水开凿“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三门峡市因此而得名。

最沧桑的市——偃师市
入选理由:武王伐纣于此筑城“偃师息戎”,偃师因此而得名。

最温情的市——封丘县
入选理由:汉高祖刘邦为报恩而修祠封墓,封丘因此而得名。

最诗意的县——淇县
入选理由: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十三篇描写淇河风光。

我国文学史上除了长江、黄河,没有哪一条能像淇河这样的河流在那样的时代就如此被人垂青并颂咏。

'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其美妙令人神往。

最浪漫的市——长葛市
入选理由:“乐舞”始祖葛天氏故里,长葛市因此而得名。

最有情怀的县——博爱县
入选理由:取之孙中山建国大纲“博爱”,博爱县因此而得名。

最悲情的县——镇平县
入选理由:金朝五朵山农民起义在此被镇压,镇平因此而得名。

最平凡的市——义马市
入选理由:因矿区位于义马村得名。

最乡土的市——周口市
入选理由:因明初沙颍河渡口“周家埠口”而得名。

地名中未充分体现其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尚且不如鹿邑、郸城、淮阳等市辖区县地名的文化内涵。

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探析

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探析

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探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市县(区)地名的探析,旨在揭示其地名来源和地名文化传承。

在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探讨了河南省、市和县(区)地名的来源,以及地名文化传承和演变过程。

结论部分对研究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河南省市县(区)的地名形成背景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地名背后的历史和民俗传统,为地名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地名文化传承、地名演变过程、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结论总结、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析河南省市县(区)地名的来源,通过对各地地名的起源、含义和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揭示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

通过研究地名的来源,可以更好地了解河南省的地域历史、人文风貌和地域特色,有助于提升对河南省地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河南省市县(区)地名的认识,还可以探讨地名文化在当地传承和演变中所起的作用,为河南省地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也有助于拓展地名研究的视野,为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地名是一个地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通过对地名的研究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信息。

河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地名资源,每个地名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对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的探析,可以揭示这些地名背后的文化渊源,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河南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轨迹。

地名研究也有助于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引导人们加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2. 正文2.1 河南省地名来源河南省地名来源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历史地名,二是自然地名。

历史地名通常是因为这个地方在古代有特殊的历史事件或文化遗迹而得名。

比如河南省的洛阳市,其地名来源于古代周朝的一位贤臣洛阳伯,因其在此地建国而得名。

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探析

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探析

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探析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河南省境内有许多名胜古迹,如洛阳的龙门石窟、郑州的黄河游览区等等,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而河南省的地名也是历史悠久,来源多样。

本文将对河南省的部分市县(区)的地名来源进行探析。

一、郑州市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所在地,也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郑州市的名字来源于“鄭”,最早见于《尚书》和《左传》,是商周时期的一个国家。

据说,商代的鄭国原名“鄭”,后来改为了郑。

那么为什么会在这里建立首府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地势平坦,水系发达,气候温和,是古代中原政权的重要据点。

所以,郑州成了各朝政权的中心。

二、洛阳市洛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河南省的著名旅游城市。

洛阳最早的名称是涧阳,后来因为商代槐里邑遗址有洛邑的古称,故改名为洛阳。

洛阳古称洛邑,其名起源于传说中大禹治水时曾在洛邑设立浮桥以防止水灾,而洛阳这个名字也因此而来。

三、开封市开封市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

开封市的名字起源于北周,是因为当时北周的都城在今天的开封市,所以称之为开封。

开封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曾是北宋的都城,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钞票发行地。

四、安阳市安阳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安阳最早叫阿房,因史记记载西周文王东迁,曲周时置坐阿房城,故名。

安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五、许昌市许昌市的名字来源于许县和昌邑两地合并而成,历史上是三国时期曹操的故里。

许昌市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地形平坦,交通发达。

许昌有“天下第一瓜”之美誉,还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六、南阳市南阳市古称“南阳”,这个名字的来历是因为地处豫州南部,是南方的阳光地带,故得名南阳。

南阳市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所在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河南行政区划沿革

河南行政区划沿革

1949年★1949年5月5日撤销中原临时人民政府,设立河南省人民政府★1949年5月5日郑州市为省辖市,下设第一至五区★1949年5月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成立。

开封市正式定为省会,下设第一至七区★设立漯河市,以偃城县漯河镇为其行政区域★设立信阳市,以信阳县城关镇为其行政区域★设立朱集市,以商丘县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设立驻马店市,以确山县驻马店为其行政区域★撤销邓南县、邓北县,合并设立邓县(1949年3月)★撤销商丘市,并入商丘县(1949年3月)★撤销洛北县、洛南县,合并设立洛宁县★雪枫县更名为永城县(1949年3月)★开封县驻地由朱仙镇迁至黄龙寺1950年★商丘专区驻地府由商丘县迁至朱集市(河南省人民政府1950年5月3日报告备案)★设立汝南市,以汝南县城镇为其行政区域(河南省人民政府1950年5月9日报告备案)★设立商丘市,以商丘县城镇为其行政区域(河南省人民政府1950年5月9日报告备案)★沈丘县驻地由老城镇迁至槐店镇(河南省人民政府1950年2月19日批准)★撤销开封市第一区,并入第二区、第四区(河南省人民政府1950年3月9日批准)★撤销开封市第六、七区,合并设立郊区(河南省人民政府1950年3月9日批准)★开封市第五区更名为第一区(河南省人民政府1950年3月9日批准)★撤销郑州市第五区,并入第四区(河南省人民政府1950年4月批准)195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地由开封市迁至郑州市(政务院1951年批准,1954年实施)★撤销汝南市,并入汝南县(政务院1951年4月26日批准)★设立平舆县,以汝南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驻平舆镇(政务院1951年4月26日批准)★设立谷熟办事处(县级),以商丘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河南省人民政府1951年7月2日决定)★设立郸城办事处(县级),以潢川、淮阳、沈丘3县各一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河南省人民政府1951年7月2日决定)★设立淮滨办事处(县级),以故始、潢川、息县3县各一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河南省人民政府1951年7月2日决定)★撤销朱集市,并入商丘市,驻地由城关镇迁至朱集(河南省人民政府1951年8月3日决定)★撤销郑州市第四区(郑州市人民政府1951年4月1日决定)1952年★撤销平原省,聊城专区、湖西专区和濮阳专区的濮县、范县、朝城、观城4县,荷泽专区的荷泽、定陶、曹县、鄄城、郓城、梁山、南旺7县划分给山东省;新乡市、安阳市,新乡专区、安阳专区和濮阳专区的濮阳、滑县、长垣、封丘、内黄、清丰、南乐7县,荷泽专区的东明县划归河南省;原平原省划入河南省的六河沟煤矿区(9个村)划归河北省峰峰矿区(政务院1952年11月6日批准)★撤销潢川专区,并入信阳专区(政务院1952年11月6日批准)★撤销陕州专区,并入洛阳专区(中南军政委员会1952年4月8日批准)★撤销陈留专区,并入郑州专区(中南军政委员会1952年6月27日批准)★撤销淮滨办事处,设立淮滨县,驻地淮滨集(政务院1952年8月11日批准)★撤销谷熟办事处,设立谷熟县,驻地谷熟集(政务院1952年8月11日批准)★撤销郸城办事处,设立郸城县,驻地郸城集(政务院1952年8月11日批准)★撤销郑县,并入郑州市、新郑县、中牟县(政务院1952年11月6日批准)★撤销周口市,并入商水县(中南军政委员会1952年6月10日批准)★撤销信阳市,并入信阳县(中南军政委员会1952年6月10日批准)★撤销南阳市,并入南阳县(中南军政委员会1952年6月10日批准)★撤销驻马店市,并入确山县(中南军政委员会1952年6月10日批准)★撤销新乡市第四区(新乡市人民委员会1952年12月26日报告备案,1953年月1日实施)★安徽省永城县及砀山县的雨亭区、新兴区(原属于永城县)划归河南省商丘专区(政务院1952年1月31日批准)★安徽省霍邱县史河川西的孙戚乡划归河南省固始县,三河尖镇、桂庙乡划归河南省淮滨县;河南省固始县的新街乡、花园乡划归安徽省霍邱县(六安专员公署1952年5月9日批准)★安徽省宿县专区濉溪县的赵庄、钟庄、王庄、小沟岸、邸庄、张庄、苗庄、黄庄、祝庄、张井、呼庄等11个自然村划归河南省永城县(内务部1952年12月5日批准)1953年★撤销淮阳专区,所属的周口镇和扶沟、商水、西华3县划归许昌专区;淮阳、鹿邑、太康、项城、沈丘、郸城6县划归商丘专区(政务院1953年3月27日批准)★新乡专区驻地由焦作矿区迁至新乡市(河南省人民政府1953年3月批准)★谷熟县驻地由谷熟集迁至马牧集(河南省人民政府1953年2月7日批准)★项城县驻地由老城镇迁至水寨镇(河南省人民政府1953年3月4日批准)★设立南阳市,以南阳县的南阳镇为其行政区域(内务部1953年11月10日批准)★设立信阳市,以信阳县的信阳镇为其行政区域(内务部1953年11月10日批准)★设立周口市,以商水县的周口镇为其行政区域(内务部1953年11月10日批准)★设立驻马店市,以确山县的驻马店镇为其行政区域(内务部1953年10月21日批准)★设立郑州市回族区、郊区(河南省人民政府1953年1月6日批准)★设立开封市回族区(河南省人民政府1953年5月18日批准)★山西省平顺县的苇池凹村、高家台村划归河南省林县(内务部1953年4月30日批准)◎山西省注解为内务部1954年12月11日批准1954年★河南省省会由开封市迁至郑州市(中央人民政府1954年6月19日批准)★撤销濮阳专区,所属的长垣、封丘2县划归新乡专区;濮阳、滑县、内黄、清丰、南乐5县划归安阳专区(政务院1954年6月21日批准)★洛阳市升格为地级市,下设第一区、第二区、郊区(河南省人民委员会1954年4月19日报告备案)★许昌专区的临汝县划归洛阳专区(河南省人民委员会1954年9月4日办公备案)★撤销邺县,并入安阳县(政务院1954年6月21日批准)★撤销淇县,并入汤阴县(政务院1954年6月21日批准)★撤销洧川县,并入长葛县(政务院1954年6月21日批准)★撤销阌乡县,并入灵宝县(政务院1954年6月21日批准)★撤销谷熟县,并入商丘县、虞城县(政务院1954年6月21日批准)★撤销成皋县,并入荥阳县(内务部1954年1月23日批准)★撤销兰封县,考城县,合并设立兰考县,驻原兰封县城(内务部1954年1月23日批准)★安阳县驻地由水治镇迁至安阳市(政务院1954年6月21日批准)★虞城县驻地由利民镇迁至马牧集(政务院1954年6月21日批准)★撤销安阳市第三区、第四区,合并设立郊区(安阳市人民委员会1954年8月5日报告备案)★河南省濮阳县第九区的郝楼、夏庄、岱堂等3个自然村划归山东省鄄城县(政务院1954年11月24日批准)1955年★郑州专区更名为开封专区,驻地由荥阳县迁至开封市(国务院1955年1月17日批准)★新乡专区的长垣县划归安阳专区(河南省人民委员会1955年2月18日报告备案)★撤销洛阳县,并入洛阳市及孟津、宜阳、伊川3县(国务院1955年11月7日批准)★郑州市第一、二、三区更名为陇海区、二七区、建设区(河南省人民委员会1955年9月23日批准)★开封市第一、三区更名为鼓楼区、龙亭区(河南省人民委员会1955年11月26日批准)★撤销开封市第二区、第四区,合并设立南关区(河南省人民委员会1955年11月26日批准)★撤销安阳市第一区、第二区(安阳市人民委员会1955年12月报告备案)★撤销洛阳市第一区、第二区,设立老城区★新乡市第一至三区更名为新华区、红旗区、郊区(新乡市人民委员会1955年12月2日报告备案)★安徽省阜南县的五湾、两河集等7个自然村划归河南省淮滨县;河南省淮滨县三河、栏杆、赵集3区的共100个自然村划归安徽省阜南县(国务院1955年8月24日批准)★山西省晋城县双庙乡(共23个自然村)划归河南省修武县(国务院1955年10月14日批准)1956年★撤销焦作矿区,设立焦作市(地级),下设焦作、李封、马村3区(国务院1956年7月9日批准)★淮滨县驻地由乌龙集迁至淮滨镇(河南省人民委员会1956年3月批准)★设立洛阳市涧西区、西工区(河南省人民委员会1956年3月17日批准)★撤销开封市郊区(河南省人民委员会1956年5月4日批准)★设立安阳市闻峰区、车站区(河南省人民委员会1956年12月11日批准)★郑州市回族区更名为金水回族区(河南省人民委员会1956年10月23日批准)★湖北省应山县的孝子店乡独流树村、岗渡村划归河南省信阳市(国务院1956年4月28日批准)★河南省项城县贾岭区的杨楼、冷庄、李房庄、张楼、刑营、张小庄等6个自然村划归安徽省临泉县;安徽省临泉县鲖城的白杨树、文庄、黄庄等3个自然村划归河南省项城县(国务院1956年6月29日批准)★山西省晋城县西尧乡的云台、风门、西东水3个自然村划归河南省沁阳县(国务院1956年8月11日批准)1957年★设立三门峡市(地级),以陕县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57年3月26日批准)★设立鹤壁市(地级),以安阳、汤阴2县各一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57年3月26日批准)★设立平顶山市(地级),以叶县、宝丰2县各一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57年3月26日批准)★撤销陈留县,并入开封县(国务院1957年5月31日批准)★灵宝县驻地由城关镇迁至虢略镇(河南省人民委员会1957年1月23日批准)1958年★撤销安阳专区,并入新乡专区(国务院1958年4月8日决定)★撤销商丘专区,并入开封专区(国务院1958年12月5日批准)★开封市降格为县级市,划归开封专区管辖(国务院1958年12月5日批准)★洛阳市、三门峡市降格为县级市,划归洛阳专区管辖(国务院1958年12月5日批准)★平顶山市降格为县级市,划归许昌专区管辖(国务院1958年12月5日批准)★新乡、安阳、焦作、鹤壁4市降格为县级市,划归新乡专区管辖(国务院1958年12月5日批准)★开封专区的巩县、荥阳、密县、登封、新郑5县划归郑州市(国务院1958年12月5日批准)★撤销周口市,并入商水县(国务院1958年4月5日决定)★撤销驻马店市,并入确山县(国务院1958年4月5日决定)★范县驻地由古城镇迁至樱桃园★撤销焦作市焦作、李封、马村3区,设立城区、郊区(河南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1月14日批准)★设立郑州市上街区,以巩县、荥阳2县铝业厂矿地区为其行政区域(河南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4月2日批准)★撤销郑州市金水回族区、陇海区,合并设立管城回族区(河南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8月5日批准)★撤销郑州市郊区(河南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12月22日批准)1959年★安阳市升格为地级市,辖新乡专区的安阳县(国务院1959年10月1日批准)★焦作市升格为地级市,辖新乡专区的武修县、博爱县(国务院1959年10月1日批准)★开封市升格为地级市,辖开封专区的开封县(国务院1959年10月1日批准)★三门峡市升格为地级市,辖洛阳专区的陕县(国务院1959年10月1日批准)★伊阳县更名为汝阳县(国务院1959年8月21日批准)★孟津县驻地由城关镇迁至长华镇(1959年6月18日)1960年★鹤壁市升格为地级市,辖新乡专区的汤阴县(国务院1960年10月13日批准)★撤销新乡县,并入新乡市(国务院1960年1月7日批准)★撤销通许县,并入尉氏县(国务院1960年1月7日批准)★撤销陕县,并入三门峡市(国务院1960年1月7日批准)★撤销宝丰县,并入平顶山市(国务院1960年1月7日批准)★撤销安阳县,并入安阳市(国务院1960年8月15日批准)★撤销获嘉县,并入新乡市(国务院1960年8月15日批准)★撤销开封县,并入开封市(国务院1960年8月15日批准)★撤销许昌县,并入许昌市(国务院1960年8月15日批准)★撤销偃城县,并入漯河市(国务院1960年8月15日批准)★撤销南阳县,并入南阳市(国务院1960年8月15日批准)★撤销信阳县,并入信阳市(国务院1960年8月15日批准)★撤销商丘县,并入商丘市(国务院1960年8月15日批准)★撤销温县,并入沁阳县(国务院1960年8月15日批准)★撤销宁陵县,并入雎县(国务院1960年8月15日批准)★撤销栾川县,并入嵩县(国务院1960年8月15日批准)★撤销淮滨县,并入息县、固始县(国务院1960年8月15日批准)★撤销博爱县、武修县,并入焦作市(国务院1960年8月15日批准)★长葛县驻地由城关镇迁至和尚桥(1960年9月)★设立郑州市金水区1961年★设立安阳专区,辖新乡专区的安阳、鹤壁2市和安阳、濮阳、林县、滑县、清丰、南乐、汤阴、内黄、浚县、长垣10县(国务院1961年12月19日批准)★设立商丘专区,辖开封专区的商丘市和淮阳、太康、永城、雎县、虞城、鹿邑、郸城、项城、柘城、鹿邑、商丘、沈丘、民权、宁陵、夏邑14县(国务院1961年12月19日批准)★郑州市的巩县、荥阳、密县、登封、新郑5县划归开封专区(国务院1961年12月19日批准)★开封市升为省辖市,辖南关区、鼓楼区、龙亭区、顺河回族区、郊区(河南省人民委员会1961年12月25日批准,1962年1月1日实施)★安阳市、焦作市降格为县级市★鹤壁市降格为县级市,划归安阳专区管辖★三门峡市降格为县级市,划归洛阳专区管辖★设立温县,以原温县并入泌阳县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10月5日批准)★设立宁陵县,以原宁陵县并入雎县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10月5日批准)★设立栾川县,以原栾川县并入嵩县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10月5日批准)★设立开封县,以原开封县并入开封市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10月5日批准)★设立安阳县,以原安阳县并入安阳市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10月5日批准)★设立新乡县,以原新乡县并入新乡市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10月5日批准)★设立获嘉县,以原获嘉县并入新乡市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10月5日批准)★设立武修县,以原武修县并入焦作市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10月5日批准)★设立博爱县,以原博爱县并入焦作市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10月5日批准)★设立商丘县,以原商丘县并入商丘市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10月5日批准)★设立许昌县,以原许昌县并入许昌市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10月5日批准)★设立偃城县,以原偃城县并入漯河市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10月5日批准)★设立南阳县,以原南阳县并入南阳市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10月5日批准)★设立信阳县,以原信阳县并入信阳市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10月5日批准)★设立宝丰县,以原宝丰县并入平顶山市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10月5日批准)★信阳县驻地由信阳市市区迁至信阳县平桥镇(1961年10月)★淅川县驻地由城关镇迁至上集(1961年11月)★孟津县驻地由旧孟津镇迁至长华镇★郑州市建设区更名为中原区★山西省阳城县郭庄生产大队划归河南省济源县(国务院1961年11月7日批准)1962年★设立陕县,以原陕县并入三门峡市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2年3月27日批准)★设立淮滨县,以原淮滨县并入息县的地区和并入固始县的期思、张庄2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2年10月20日批准)★设立淇县,以原淇县并入汤阴县和鹤壁市的各一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2年10月20日批准)★设立通许县,以原通许县并入尉氏县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2年10月20日批准)1963年★巩县驻地由东站镇迁至孝义镇(河南省人民委员会1963年10月26日批准)★设立郑州市郊区(河南省人民委员会1963年8月21日批准)★河南省的东明县划归山东省菏泽专区(国务院1963年3月23日批准)1964年★撤销平顶山市,设立平顶山特区(地级)(国务院1964年6月23日批准)★洛阳市升格为地级市,下设涧西区、洛北区、瀍河回族区、郊区(河南省人民委员会1964年4月30日报告备案)★山东省莘县的前任屯村、后任屯村划归河南省南乐县;河南省南乐县的杨寨村、东节村、寨节村划归山东省莘县(国务院1964年6月16日批准,1966年8月10日交接完毕)★山东省范县、寿张2县金堤河以南和范县城附近地区划入河南省,具体省界划法:山东省寿张县所属跨金堤河两侧的斗虎店、子路堤、侯李庄、明堤、临河、大寺、关门口、赵台、李堤、孟楼、同堤、南台、刘海等13村仍留归山东省;范县所属的金堤以北的范县县城及金村、张夫2村划入河南省。

河南省18地市名称起源,你一定得知道三门峡是咋来的!

河南省18地市名称起源,你一定得知道三门峡是咋来的!

河南省18地市名称起源,你一定得知道三门峡是咋来的!河南省18地市名称由来久远,自春秋战国至今各代都有产生和演变。

从名称的来历、含义和演变看,都是名之有因。

或记其物,或志其位,或描其形,或寄其意,或由生产,或因生活,或用方言等,无不与河南的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等密切相关。

郑州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三皇五帝活动的腹地、中华文明轴心区。

隋文帝开皇三年改荥州为郑州,始称“郑州”。

开封简称汴,古时又称东京、汴京。

春秋时期郑庄公于夏都城老丘的遗址上筑城,取“启拓封疆”之意故命名为“启封”。

汉景帝刘启讳“启”因改“启封”为“开封”。

洛阳古称雒阳、豫州,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

秦时,因奉五德,以周为火德,秦代周应为水德,故改雒阳为洛阳,此“洛阳”名始。

焦作古称山阳、怀州,位于河南省西北部。

因煤兴市。

1945年,因明代有9户焦姓在此经营煤矿作坊得名。

济源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传说中愚公的故乡。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随着黄河多次改道,济水下游河道被黄河所占。

安阳简称殷、邺,位于河南省最北部。

公元前257年,秦攻克魏国宁新中,更名为安阳。

古时以水北山南为阳,因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阳。

新乡位于河南省北部,新乡源于西汉为获嘉县的新中乡,东晋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在今新乡市建新乐城。

《史记志疑》说:“乐者村落之谓,古字通用”,新乐亦即新乡之意。

隋开皇六年置新乡县。

濮阳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冀、鲁、豫3省交界处。

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

漯河位于河南省中南部。

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将上口镇更名为螺湾河镇。

明嘉靖三年,改“螺”为“漯”。

清末,京汉铁路在这里修建车站,称漯湾河车站,略称为漯河车站。

漯湾河镇因而改为漯河镇,故而得名。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

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探析

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探析

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探析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省份之一。

河南省的地名来源主要是古代历史、文化、地理因素以及民俗传说等多方面的影响。

下面将对河南省的一些常见地名来源进行探析。

许昌市的地名来源于古代的许国,许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有名的国家。

据史书记载,许国的国君许穀的名字被用作了该地区的地名。

郑州市的地名来源于古代的郑国,郑国是中国大陆地区最早诞生的封建国家之一。

据史书记载,周武王封周公旦的孙子姬旦为郑伯,建立起郑国,因此郑州得名。

接着,洛阳市的地名来源于古代的洛国,洛国是夏朝时期的一个国家。

夏朝时期的洛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得名。

开封市的地名来源于古代的开封府,开封府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划单位。

据史书记载,宋朝时期开封府是当时的国都,这个国都的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

河南省还有一些县(区)地名来源于地理因素,比如新乡市的辉县,得名于辉水;商丘市的永城,得名于永水;南阳市的镇平,得名于平水等。

河南省还有一些地名来源于民俗传说,比如安阳市的林州,相传为古代吕洞山中的世外桃源;漯河市的舞阳,相传为古代舞蹈起源之地等。

河南省市县(区)的地名来源主要是古代历史、文化、地理因素以及民俗传说等多方面的影响。

这些地名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反映了河南省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

河南省各地市名称的由来

河南省各地市名称的由来

河南各市县‎名称的由来‎河南地处中‎原核心地带‎,是华夏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文化底蕴深‎厚,不仅体现在‎有形的名胜‎古迹上,连大量无形‎的地名也渗‎透着历史文‎化的气息。

河南现有1‎27个县(市),从名称产生‎的先后顺序‎看:春秋战国4‎个、秦汉38个‎、三国至南北‎朝5个、隋唐五代2‎5个、宋金元12‎个、明清11个‎、民国16个‎、新中国16‎个。

可以看出,河南省县市‎名称的形成‎有3个高峰‎时期,一是秦汉,二是隋唐,三是近现代‎。

从名称的来‎历、含义和演变‎看,都是名之有‎因。

或记其物,或志其位,或描其形,或寄其意,或由生产,或因生活,或用方言等‎。

无不与河南‎的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等密切‎相关。

一、与水有关的‎命名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

自古人们在‎选择定居地‎时,首先考虑的‎是接近水源‎。

河南以水命‎名的县市有‎27个。

命名的规律‎如下:1.因治所与河‎湖等水体的‎相对位置,依“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的原则命名‎。

治所在河流‎北岸,以“水北为阳”得名的县市‎有:洛阳,在洛水(今洛河)之北。

宜阳,在宜水之北‎。

濮阳,在濮水之北‎。

舞阳,在舞水(今三里河)北。

汝阳,在北汝河之‎北。

淮阳,在淮水(今淮河)之北。

泌阳,在泌水(今泌阳河)之北。

汤阴县,得名于县城‎在汤水之南‎,“水南为阴”,故名。

汝南县,得名于县城‎在汝水(今汝河)之南。

还有内黄县‎,汉高帝九年‎(前198年‎)置县时,因当时习惯‎上以黄河以‎南为外,以北为内,黄河以南有‎外黄县,此地遂取名‎内黄县。

有些县市由‎于治所迁移‎,地理环境已‎经变化,但名称仍保‎留至今。

比如,沁阳,得名于原县‎治(今武陟县沁‎阳村)在沁河北岸‎,今沁阳市区‎却在沁河之‎南。

荥阳,在秦代置县‎时,以县城(今郑州市邙‎山区古荥)在荥泽之北‎而得名,北魏县治徙‎大栅城(今市区老城‎),荥泽已不存‎在,荥阳一名沿‎用至今。

2.因位于河流‎发源地或滨‎临河川命名‎。

中国各地地级市市名的由来

中国各地地级市市名的由来

中国各地地级市市名的由来河南省郑州:《郡县释名》河南卷上:郑州“周管叔鲜封于此。

有管仲城,后为郑国。

州从国名也”开封:开封“以开拓封域为名”洛阳:《寰宇通志》卷85载:“地居洛水之北,故曰洛阳。

”许昌:三国魏黄初十年(公元221年)以“魏基昌于许”,遂将许昌改许县。

许昌之名始于此。

平顶山:以境内平顶山得名。

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224载:平顶山“绝顶平坦无峰峦,故名”新乡:《太平寰宇记》卷56说:新乡县“取新中乡以为名”三门峡:1957年设三门峡市,以北临黄河三门峡而命名信阳:西周时为申伯封地,秦置义阳乡,汉置县。

宋代避太宗名讳,改“义”为“信”,定名信阳。

南阳:王莽时,改南阳郡为前队,改宛县为南阳县,因居伏牛山之南、汉水以北得名。

商丘:帝喾的儿子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一说契即阏伯,尧封阏伯于商丘,主辰星之祀)。

漯河:漯河市北临沙河,附近一段河流称为漯河湾,漯河即因此而得名。

驻马店:据民国《确山县志》卷24载清安增撰《重修延禧明宏寺治辛酉碑记》说,驻马店本名“苎麻”,因镇东古有苎麻村,故名。

明代在此设驿站,“苎麻”讹为“驻马”,称为驻马店。

今市因驻马店镇为名。

周口:其时有一周姓船户往来摆渡,故而取名周家渡口,后逐渐演变为周家口因地处小黄河(今贾鲁河)与沙河汇流处,故名。

后称周口镇,乃周家口的简称。

1949年设周口市,因周口镇为名。

安阳:公元前257年秦伐赵夺魏宁新中,“将宁新中更名安阳”《史记》,安阳之名始见于此。

濮阳:以在濮水之阳而得名。

鹤壁:相传古有双鹤栖于南山之峭壁,其山曰鹤山,其村曰鹤壁,鹤壁之名即由此而来。

焦作:原意为焦姓的作坊,后成为地名,进而成为矿区名。

焦作市又以焦作矿区为名。

山东省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古道为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青岛:据《胶澳志》卷2载:“青岛,在青岛湾内,距岸不足一海里,……山崖耸秀,林木蓊”,故名青岛。

后成为附近地方的总名,青岛市即因此而得名。

淄博:因境内原辖淄川、博山两县而得名潍坊:取潍县及坊子镇两地首字为名烟台:明代筑奇山所城,于此设烽堠以御倭寇,故名烟台威海: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侵扰,设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威海即由此而来滨州:以地处渤海之滨为名聊城:据《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曰,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

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探析

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探析

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探析河南省是我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原地区。

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许多地名由来于各种传说、神话、历史故事、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

以下是河南省部分市县(区)地名来源的探析。

1.郑州市:古代有巩国,其国君首领名叫“钟离喜”,建都于今天郑州市的东北。

后因其子孙“鞠绩”在此城池处建府,改名“鞠城”,后演变为“京师”,“郑州”因此而得名。

2.洛阳市:洛阳因得其地母神炎帝之保佑,以炎神之名称“焦国”,名焦作。

到了西周时期,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手下的部将棠乙,攻克了这里的都城。

洛阳地处洛河两岸,故称“洛阳”。

3.开封市:开封市原名“汴京”,宋朝初年改为“东京”,其所以得名,源于古代的一则传说:古时候有个聪明勤劳的农民王涯,一天他在汴水边发现一只黄金蝉,将其送给当时在岳飞麾下任职的散文家苏轼,苏轼替他谱成了一首诗,其中有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开封市地处黄河下游的汴水流域,故称“汴京”。

4.安阳市:安阳市本为夏商两朝旧都,叫阳翟,造化之功由神农氏开始。

取其地处其时安分,故更名为“安阳”。

5.新乡市:新乡市原名为“乡”,与古代的才子太白山组成“乡山”,而“新乡”的名称来源于清顺治年间新建立的官府。

6.许昌市:许昌名字源于周公旦处理祸乱得民心,为居民所祭奠,三年不曾打捕逃亡者。

周文王听闻了这个善举,便封周公为卫侯,而许昌成为周天子诸侯见面并开会接受严肃审判的地方,故以“许昌”为名。

8.信阳市:信阳是原苞米县和信阳县合并而成,名字来源于地理环境,故叫“信阳”。

而其地理环境是以信阳市北部分位于伏牛山腹地,南部座落于淮河南岸,大部分地区与大别山相互联接。

9.周口市:周口的名称是因为它处于四条河流交汇处的中心,恰好形似古代周王朝铜铸的卡车肮卜(中式天平),而得名。

10.漯河市:漯河名字由来,在晋朝初年,所收税粮都得通过漯河而引往京城,因此这个渡河之处得名“漯河”。

总体而言,河南省市县(区)地名的来源不仅包含历史、地理等因素,还有着文化和民俗传说的痕迹,是从过去的记忆,延续至今的一个历史文化符号。

河南地名大全

河南地名大全

河南地名大全河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河南省的地名也是千姿百态,每一个地名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河南省的地名大全吧。

1. 郑州。

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郑州这个地名来源于商朝的一个诸侯国,叫做“郑”,而“州”是对地方的称呼,因此合起来就是郑州。

郑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2. 开封。

开封,是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开封这个地名来源于北宋时期的首都,“开封府”,后来演变为现在的“开封”。

开封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被誉为“千年帝都”。

3. 洛阳。

洛阳,是河南省的地级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洛阳这个地名来源于商朝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叫做“洛”,而“阳”是对地方的称呼,因此合起来就是洛阳。

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四大古都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中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4. 平顶山。

平顶山,是河南省的地级市,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工业城市。

平顶山这个地名是因为城市周围有很多山峰,山顶是平的,所以得名为平顶山。

平顶山市是中国的重要煤炭工业基地,也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工业城市之一。

5. 安阳。

安阳,是河南省的地级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安阳这个地名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叫做“安国”,后来演变为现在的“安阳”。

安阳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6. 新乡。

新乡,是河南省的地级市,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工业城市。

新乡这个地名是因为城市在古代是一个新兴的乡村地区,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城市,因此得名为新乡。

新乡市是中国的重要纺织工业基地,也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城市之一。

7. 许昌。

许昌,是河南省的地级市,也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许昌这个地名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叫做“许国”,后来演变为现在的“许昌”。

河南地名的由来

河南地名的由来

【新乡都市网】河南地名的由来看看你家名字是怎么来的?(更新版)2014-02-24新乡都市网河南省的县名由来久远,自春秋战国至今各代都有产生和演变。

市名多由县名而来,是封建帝制灭亡后的近几十年间才兴起的。

县市名称的命名与变更,常常受到各个时代人为因素的影响和控制。

河南现有127 个县市,从名称产生的先后顺序看:春秋战国4个、秦汉38个、三国至南北朝5个、隋唐五代25个、宋金元12个、明清11个、民国16个、新中国16个。

可以看出,河南县市名称的形成有3个高峰时期,一是封建社会初期的秦汉时期,二是隋唐盛世,三是封建社会消亡后的近现代。

从名称的来历、含义和演变看,都是名之有因。

或记其物,或志其位,或描其形,或寄其意,或由生产,或因生活,或用方言等。

无不与河南的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等密切相关。

本文仅就河南县市名称的命名及其由来、含义作以下探讨。

河南地名的由来河南省部分地名的由来一、与水有关的命名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

自古人们在选择定居地时,首先考虑的是接近水源。

河南以水命名的县市有27个。

命名的规律如下:1.因治所与河湖等水体的相对位置,依“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的原则命名。

治所在河流北岸,以“水北为阳”得名的县市有:【洛阳】在洛水(今洛河)之北。

【宜阳】在宜水之北。

濮阳,在濮水之北。

【舞阳】在舞水(今三里河)北。

【汝阳】在北汝河之北。

【淮阳】在淮水(今淮河)之北。

【泌阳】在泌水(今泌阳河)之北。

【汤阴县】得名于县城在汤水之南,“水南名内黄县。

有些县市由于治所迁移,地理环境已经变化,但名称仍保留至今。

比如,【沁阳】得名于原县治(今武陟县沁阳村)在沁河北岸,今沁阳市区却在沁河之南。

【荥阳】在秦代置县时,以县城(今郑州市邙山区古荥)在荥泽之北而得名,北魏县治徙大栅城(今市区老城),荥泽已不存在,荥阳一名沿用至今。

河南地名的由来河南省部分地名的由来2.因位于河流发源地或滨临河川命名。

【济源】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县,以地处济水(今济河)之源命名。

河南17个地级市的市名由来

河南17个地级市的市名由来

河南17个地级市的市名由来1、安阳安阳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远古传说时期“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帝先后在帝丘(今濮阳)和亳(今商丘)建都,并葬于此(均在内黄县梁庄镇)。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在此建都,故安阳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安阳始于战国末期。

公元前257年,秦攻克魏国宁新中,更名为安阳。

变宁为安,其意相近。

古时以水北山南为阳,以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阳。

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郡。

安阳分属上党、邯郸二郡,三国时安阳属魏郡。

1949年成立安阳市,隶属平原省。

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消,安阳市为河南省直辖市。

2、濮阳“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历史上,黄河曾改道夺小清河入海。

古濮水,就是古济水的一条分合支流。

“古濮水”在人类社会中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河流,上游在今封丘县城西南从“四渎”之一的古济水(今小清河)分出,大致沿现在天然渠走向至长垣县赵堤又沿回墓沟走向进入今濮阳境内,往东北方向横穿濮阳县全境,之后出濮阳穿范县东入山东省境内,又汇入济水。

“古濮水”在历史上孕育了濮阳(今濮阳)、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部)、临濮(今山东鄄城临濮镇)、濮州(今山东鄄城)、咸(今通许)、洮(今山东汶上)等一大批城镇,孕育了一支古老的部族——濮人、百濮,诞生了中华民族文化之先河的“桑间濮上”、“卫风新声”。

3、鹤壁鹤壁名字的由来是“鹤栖南山峭壁(鹤在南山的峭壁休憩)”。

中国周朝最大的诸侯国卫国的首都建在朝歌,卫国第18代国君卫懿公非常喜欢鹤,在宫廷朝歌的西北等处养鹤,因“鹤栖南山峭壁(鹤喜欢在南山的峭壁休憩)”而得名。

最早见于唐开元年间,当时称鹤壁村,金代鹤壁为相州彰德府“五镇”之一。

1953年改为鹤壁集乡,1957年,鹤壁建市。

4、新乡新乡首次得名是在隋朝,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河南省152个县市区地名由来

河南省152个县市区地名由来

河南省152个县市区地名由来河南文化源远流长每个市,每个区,每个县的名字都有其独特的由来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涨知识吧~郑州市郑州:源于春秋之郑国。

新郑市:古郑国由陕西郑县搬迁至此,得名新郑。

惠济区:惠济区名字具有美好深刻的字意与内涵。

金水区:金水区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从西往东贯穿全区的金水河而得名。

中原区:中原区的前身就是郑州第三区。

二七区:为纪念二七大罢工而得名。

管城区:因是古管国都城和今天回族聚居地,故有此名。

上街区: "上街区"名,沿自"上街火车站"名,而"上街火车站"名,又源于"上街村"村名。

上街村属峡窝镇地域。

巩义市:西周、春秋时,巩为巩伯国。

战国,称东周。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置巩县。

巩县以"山河四塞、巩固不拔" 而得名,历代因之。

新密市:在西周灭商之后是密国和郐国所在地。

密国是以密山为名,密山以"密"为名,是因为这里山的形状像座宏大的殿堂,古代山形如堂者称为"密"。

荥阳市:郑州市西部的荥阳市在远古时代濒临黄河,曾是一片沼泽地,名为荥泽,或称荥波。

古人在荥泽向阳的高岗上群聚为生,建起了荥阳城。

中牟县:今中牟县境在西周时名莆田,是周天子打猎的地方。

战国时期,莆田又名梁囿。

囿是古代饲养禽兽的地方。

金水河:金水区因此得名二七塔:为纪念二七大罢工修建周口市周口:因周家首先开辟渡口得名。

川汇区:因地处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处而得名。

扶沟县:“扶沟”一词的来历据《读史方舆纪要开封府》记载,因县境内有扶亭和洧水沟,各取一字合称扶沟而得名。

太康县: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因阳夏县有太康陵而更名为太康县。

鹿邑县:在西周时期,黄河流域还是鹿的栖息地,那时现在的鹿邑县域草茂林密,常有鹿群出没其间,鹿群相呼,鸣声不已,故其地最早称为鹿鸣。

后来,在此定居的人越来越多,鹿鸣改称鹿邑。

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探析

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探析

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探析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涌现了众多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不同的地名则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文化长河和历史变迁。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析一下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吧。

一、河南概述河南位于中国中部,东临山东省,南毗安徽省,西靠陕西省,北靠河北省,东北与山西省交界。

全省总面积167000平方公里,人口9890万人。

河南省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存有文物古迹15225处。

1、省级行政区(1)河南省河南省自古就被称为“中州”,因其地处中原而得名。

《晋书·地理志》中记载:“中原地处外四方,故曰中。

其地故为列国之都,故曰都。

故自古称为中都、中州。

”唐代更名为河南府,明代和清代则恢复了中州之名。

1952年5月5日,河南省成立,中州之名作为省名延用至今。

(2)郑州市郑州是河南省省会,位于中原经济区中心,因汉初时郑国故地在此而得名。

郑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其疆域大致在今天的河南省中部和湖北省西北部。

公元前375年,周王室被晋国灭亡,原封不动的郑公被封到河南的河阳地区。

后经历了多次变迁,到了汉初时才定下来在今天的郑州,故得名郑州。

(3)洛阳市洛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商朝时期此地就有岐山、砥柱等城址,周代时成为周王朝的藩属地,东周时期到西汉时期一直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汉武帝时称为洛阳,意为“落花的地方”。

根据《晋书·地理志》记载,“洛阳县,因洛水而得名。

”此外,洛阳市南临伊水,北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因而也有“楚河汉界”的美称。

(4)开封市开封城又称汴京,是中国古代的东京,五代时期后蜀王孟昶建立的南汉国将其定为国都,因汴江与太康县交汇的位置而得名汴京,隋唐时改名开封府,清代又改回为开封。

开封也曾是宋代的首都,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为灿烂的时期之一,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1)驻马店市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因唐朝时设有“驿马亭”,为汴洛通衢大道上重要交通驿站,从而取名驻马店。

河南地名的命名方式

河南地名的命名方式

河南地名的命名方式地名,是人们对特定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其形态特征共同约定的语言符号。

它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积淀。

河南地处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各地地名的由来与河南的地理环境、人物典故及风土人情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凸显了厚重的河南地方文化特征。

地名,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

一、自然地理地名1.因山川河流命名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等环绕河南北、西、南三面,东部靠近山东丘陵,山地丘陵为许多地方的命名提供了现成的参照。

如嵩县、鲁山县、桐柏县、方城县、罗山县、光山县、确山县、焦作山阳区、鹤壁鹤山区等分别以其境内山峰或邻近山脉命名。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是中国古代地名命名的一个重要的原则。

古时候,北方气候温暖,河南境内河湖遍布,这成为许多地名的渊源。

如洛阳市、漯河市、汝阳县、沁阳市、舞阳县、汤阴县、淇县、周口淮阳区等就因洛水、沙河(沙河多螺坑,后“螺”雅化为“漯”,称漯河)、汝水、舞水(今名三里河)、汤河(原荡水)、淇河、淮河等命名。

因历史变故一些河湖已不复存在,如荥泽、濮水、济水,但荥阳市、濮阳市和济源市等地名仍然沿用。

2.因地形特征命名河南省境内地形多样,许多地方具有鲜明的地理特征,于是这些特征便演化为其地名。

郑州巩义市原为巩县,四面环山,形势险峻。

《尔雅》曰:“巩,固也,四面有河山之固也。

”巩县县名由此而来。

1991年撤县改市,取县名加驻地名孝义镇的“义”字,称巩义市。

平顶山市境内有高阳山,因山峰平顶而名。

洛阳栾川县因其境内栾木丛生称为栾川。

焦作武陟县一带,太行余脉起伏,取山岭重叠之义,以“陟”为名。

南阳盆地原是一个湖泊,战国时湖底形成了新的平原,新野即意为新形成的田野。

浚县位于卫河和淇水合流处,由于两河冲激,流水浚深,故以“浚”为名(后走音为xùn)。

二、历史文化地名1.因侯国、部落命名西周初年,大封诸侯。

河南是当时重要的封区,于是侯国遍布。

今天许多地名便是由其境内原侯国而来。

中国各城市名字由来知多少(河南篇)

中国各城市名字由来知多少(河南篇)

中国各城市名字由来知多少(河南篇)郑州市隋开皇三年(即公元583年),隋文帝实行州、县二级制,并将荥州改为郑州,治成皋(今荥阳汜水)。

自此,郑州作为州一级行政区名称,开始用于今郑州地区。

开封市春秋早期(公元前8世纪),郑国君主郑庄公在今祥符区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秦置大梁县,汉置浚仪县。

后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将启封改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

洛阳市战国时,始有雒阳之名。

洛河古时名雒水,其位居雒水之北,“水北为阳”,故名雒阳。

此名既为地理区域名亦为城名,一直沿用。

秦朝时,五行学说盛行,秦始皇按“五德终始”进行推理,认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应为水德,因此改雒阳为洛阳。

平顶山市平顶山,时名鹰城,在西周时期为应国,因应国以鹰为图腾,“应”“鹰”通假,故而又称鹰城。

而如今平顶山名字的由来,据《清一统志·汝州》载:“平顶山,在郏县东南五十五里。

接南阳府叶县界。

延袤十里。

绝顶平垣,无峰峦,故名。

”安阳市安阳,时名宁新中,属魏国。

公元前257年,秦国攻克宁新中,但秦国国君认为宁新中既已有秦国,自不能沿用魏国时名。

同时,与洛阳一般,因此地位于淇水之北,水北为阳,故改宁新中,名为安阳。

鹤壁市鹤壁一名最早见于《金史》,传古有双鹤栖于南山之峭壁,其山名鹤山,其村名鹤壁。

金称鹤壁镇。

新乡市新乡古为汲县的新中乡,后于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亲改新中乡为获嘉县。

隋统一全国后,于开皇六年(即公元586年)划汲县、获嘉县两县组成一个新县,取原“新中乡”首尾二字为县名,从而得名“新乡”。

焦作市焦作名字的由来,主要有“煤业作坊”和“焦家作坊”两种说法。

但较受认可的,为“焦家作坊”一说。

据明隆庆六年(1572年)吕涧寺中嘉蓝殿碑记所载,该村古时曾住有焦姓,还在村里开办了打铁作坊,“焦作”之名正是焦家作坊简化而来。

濮阳市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北而得名。

城市命名有讲究:河南十八地市的名字都是咋来的?豫记

城市命名有讲究:河南十八地市的名字都是咋来的?豫记

城市命名有讲究:河南十八地市的名字都是咋来的?豫记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无论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地域,起名字都是一个重要的事儿。

河南现有的十八个地市,现在的地名是怎么来的呢?有着一个怎样的演变过程?他们之间有木有一些共性和不同?努力扒历史君 | 文一:因地理位置而得名(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在河南十八地市中,以“阳”命名的就有5个:洛阳、南阳、信阳、濮阳、安阳。

汉语中“阳”的本义是“山南水北”,这五个城市邻水而居,比如洛阳在洛水之北,濮阳位于濮水以北,安阳位于洹河之北、南阳在汉水之北等。

河流在城市最初发展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是生命之源,纵观世界几大文明古国,莫不是选择有水之地,大自然的江河湖海能为当地先民提供生活和灌溉用水。

河南作为中原腹地,与河的接近性最大。

无怪乎这么多以“阳”命名的城市呢。

洛阳:战国时期叫“雒(luò)阳”,因为位于“雒水”之北,故名之。

秦朝时,秦始皇按金木水火土五德理论,改雒阳为洛阳。

后来,政权迭代时,“洛阳”和“雒阳”在统治者不同的意志下来回更换,不过最终以“洛阳”之名落定。

安阳:“安阳”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秦本纪》中,这个原名“宁新中”的城池被秦王公攻破后,自然要万象更新,“宁”和“安”字同义,又因为它位于淇水之北,就被改名为“安阳”。

特别说明的是,此淇水非淇县的淇水,而是黄河故道的意思。

南阳:古称“宛”,词义为“四方高中央下”,反映了南阳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的盆地地貌。

也正是因为南阳这种“南山(如今的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的地形特点,到秦朝时被命名为“南阳郡”,名称沿用至今。

信阳:信阳在春秋时期为申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处在大别山以南、长江以北的区域到了北宋时期,把曹魏时期和隋唐时期的“义阳”、“义州”之城改名为“信阳”,一来“义”“信”二字同意,二来也避了宋太祖赵光义的讳。

濮阳:据说五帝之一颛顼曾以此为都,所以濮阳古称“帝丘”,到战国时期,濮阳因位于濮水以北(濮水是黄河和济水的支流,后来因黄河泛滥淤没),故命名为濮阳。

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探析

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探析

河南省市县(区)地名来源探析河南省是中国大陆地理位置的核心区域,素有“中州”之称,地名源自古老的历史文化,每个地名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河南省各市县(区)地名的来源与含义,以期为读者展示一幅丰富多彩的地域历史文化画卷。

一、郑州市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历史悠久,其地名源自“郑国”的名称。

郑国是周朝时期的一个国家,国君姓姬,名叫“郑”,因而得名。

郑国也是周朝时期的一个重要国家,地处中原地区,周文王的弟弟周公旦就是迁都到了郑国,所以郑国在周王朝建立初期非常重要,其地位等同于齐、楚、秦和晋等国。

郑国也是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地位显赫。

二、洛阳市洛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地名来源十分有趣。

相传远古时期,有一名叫“洪”的黄帝部下在洛阳一带屯兵驻扎,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英勇的将领,将该地区命名为“洪阳”。

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地名逐渐演变成了“洛阳”。

三、开封市开封市的地名起源颇为传奇,相传早在周朝时期,周文王封伯颜于商朝时期的都城“邺”,当时邺城在开封市一带(今孟津县),因此后世的人们将这一带地区命名为“开封”。

开封市还有一个特别的称呼“汴梁”,在宋代时期,由于这里位于济水与汴水交汇的地方,因此也被称为“汴梁”。

四、平顶山市平顶山市的地名来源十分朴实,因为该市地形平坦,山峰平顶而得名。

平顶山市地处河南省南部,地形多为丘陵和低山地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

五、安阳市安阳市的地名来历颇為有趣,相传远古时期,一位名叫“安笑”的猎人在這裡獲得一隻金烏鳥,因此當地人將其命名为“安陽”,以祈求平安吉祥。

安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之一,其中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古人们创造了许多传世之宝,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六、新乡市新乡市的地名源自古代的行政区划,当时这个地方被称为“新郡”,后来演变为了“新乡”。

新乡市的历史悠久,是文化古城之一。

七、许昌市许昌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地名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国家“许国”,其首都许昌名扬天下,因此后世将这一带地区称之为“许昌”。

你知道河南省各个地市及其县名字的由来吗?

你知道河南省各个地市及其县名字的由来吗?

你知道河南省各个地市及其县名字的由来吗?河南省的市名多由县名而来,是封建帝制灭亡后的近几十年间才兴起的。

河南现有127 个县市,从名称产生的先后顺序看:春秋战国4个、秦汉38个、三国至南北朝5个、隋唐五代25个、宋金元12个、明清11个、民国16个、新中国16个。

河南一、与水有关的命名河南以水命名的县市有27个。

命名的规律如下:1、因治所与河湖等水体的相对位置,依“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的原则命名。

治所在河流北岸,以“水北为阳”得名的县市有:洛阳,在洛水(今洛河)之北。

宜阳,在宜水之北。

濮阳,在濮水之北。

舞阳,在舞水(今三里河)北。

汝阳,在北汝河之北。

淮阳,在淮水(今淮河)之北。

泌阳,在泌水(今泌阳河)之北。

汤阴县,得名于县城在汤水之南,“水南名内黄县”。

有些县市由于治所迁移,地理环境已经变化,但名称仍保留至今。

比如,沁阳,得名于原县治(今武陟县沁阳村)在沁河北岸,今沁阳市区却在沁河之南。

荥阳,在秦代置县时,以县城(今郑州市邙山区古荥)在荥泽之北而得名,北魏县治徙大栅城(今市区老城),荥泽已不存在,荥阳一名沿用至今。

2、因位于河流发源地或滨临河川命名。

济源,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县,以地处济水(今济河)之源命名。

栾川县,北宋置,以鸾水(今伊河)源于此,得名鸾川,后“鸾”演为“栾”。

伊川县,因县境地处伊河川地,故名。

洛宁县,隋称永宁县,1914年以地临洛水(今洛河)改称洛宁。

临颍县,西汉因地临颍河设县取名。

淮滨县,1952年得名于地处淮河之滨。

3、因河流流经县境命名。

如:浚县境内有浚水(卫河、淇水合流曰浚水);淇县境内有淇水(今淇河);范县境内古有范水;睢县境内有睢水;漯河市境内有漯河(沙、澧二河在此汇流形成河湾,内多螺坑,清代称漯河);淅川境内有淅水;唐河县境内唐河纵贯;扶沟县境内有洧水沟;潢川县境内有小潢河。

二、与山有关的命名河南因山得名的县市有11个。

1、名称直接使用辖区内的山名:平顶山市内有平顶山;鲁山县内有鲁山;确山县内有确山;桐柏县内有桐柏山;方城县内有方城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各市县名称的由来河南地处中原核心地带,是华夏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文化底蕴深厚,不仅体现在有形的名胜古迹上,连大量无形的地名也渗透着历史文化的气息。

河南现有127个县(市),从名称产生的先后顺序看:春秋战国4个、秦汉38个、三国至南北朝5个、隋唐五代25个、宋金元12个、明清11个、民国16个、新中国16个。

可以看出,河南省县市名称的形成有3个高峰时期,一是秦汉,二是隋唐,三是近现代。

从名称的来历、含义和演变看,都是名之有因。

或记其物,或志其位,或描其形,或寄其意,或由生产,或因生活,或用方言等。

无不与河南的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等密切相关。

一、与水有关的命名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

自古人们在选择定居地时,首先考虑的是接近水源。

河南以水命名的县市有27个。

命名的规律如下:1.因治所与河湖等水体的相对位置,依“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的原则命名。

治所在河流北岸,以“水北为阳”得名的县市有:洛阳,在洛水(今洛河)之北。

宜阳,在宜水之北。

濮阳,在濮水之北。

舞阳,在舞水(今三里河)北。

汝阳,在北汝河之北。

淮阳,在淮水(今淮河)之北。

泌阳,在泌水(今泌阳河)之北。

汤阴县,得名于县城在汤水之南,“水南为阴”,故名。

汝南县,得名于县城在汝水(今汝河)之南。

还有内黄县,汉高帝九年(前198年)置县时,因当时习惯上以黄河以南为外,以北为内,黄河以南有外黄县,此地遂取名内黄县。

有些县市由于治所迁移,地理环境已经变化,但名称仍保留至今。

比如,沁阳,得名于原县治(今武陟县沁阳村)在沁河北岸,今沁阳市区却在沁河之南。

荥阳,在秦代置县时,以县城(今郑州市邙山区古荥)在荥泽之北而得名,北魏县治徙大栅城(今市区老城),荥泽已不存在,荥阳一名沿用至今。

2.因位于河流发源地或滨临河川命名。

济源,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县,以地处济水(今济河)之源命名。

栾川县,北宋置,以鸾水(今伊河)源于此,得名鸾川,后“鸾”演为“栾”。

伊川县,因县境地处伊河川地,故名。

洛宁县,隋称永宁县,1914年以地临洛水(今洛河)改称洛宁。

临颍县,西汉因地临颍河设县取名。

淮滨县,1952年得名于地处淮河之滨。

3.因河流流经县境命名。

如:浚县境内有浚水(卫河、淇水合流曰浚水),淇县境内有淇水(今淇河),范县境内古有范水,睢县境内有睢水,漯河市境内有漯河(沙、澧二河在此汇流形成河湾,内多螺坑,清代称漯河),淅川境内有淅水,唐河县境内唐河纵贯,扶沟县境内有洧水沟,潢川县境内有小潢河。

二、与山有关的命名河南因山得名的县市有11个。

其命名:1.名称直接使用辖区内的山名。

如:平顶山市内有平顶山,鲁山县内有鲁山,确山县内有确山,桐柏县内有桐柏山,方城县内有方城山。

2.取境内山名的一部分。

罗山县名出自境内的小罗山,光山县名出自境内的浮光山,中牟县名来自境内的牟山(今已无存)。

新密市,西汉置密县,因县境西南有密岵山,县名源此。

1995年县改市时,因城区东移取名新密。

3.因山在县市的相对位置。

南阳,因在“南山之南”得名。

嵩县因地处嵩山之西,境内外方山传为嵩山起点,故名。

三、与地形、位置、交通有关的命名河南地处中原,地形多样,位置重要,交通便利。

这种地理形势在一些县市名称的由来及含义中也有所反映。

因地形、位置得名的有:巩义市,原秦置巩县,因南依嵩山,北临黄河,东有虎牢关,西有黑石关,山河四塞,巩固不拔,故以巩名县,1991年改市。

陕县,秦置,因这里四面环山,周成王时,周、召二公以陕原为界,分陕而治,故名。

夏邑县,金代改下邑县名而来,下邑因其地势洼下得名。

平舆县,西汉置,传古代这里的挚国人根据地势平坦的特点,造出了四轮车,称“舆”,后人称此地为平舆,因而得县名。

鄢陵县,因城在土陵之上,故名。

西峡县,因县治位于“入秦孔道,扼楚咽喉”的西峡口而得名。

三门峡市名,取自黄河中的峡谷三门峡。

因水陆交通得名的有:孟津、延津二县,名称均来自黄河渡口。

津即渡口。

《尚书·禹贡》注,在孟置津,谓之孟津。

北宋改酸枣县为延津县,因境内原有黄河渡口延津得名。

通许县,北宋以地邻东京(今开封)通往许昌的大道,取名通许。

驻马店市,因明代曾在此设置驿站,故名。

四、与地名有关的命名1.用古政区、古城邑等命名。

河南县市名称,源自古代的国、州、府、城邑、乡等的有21个,其中不少产生的年代久远。

(1)以古国命名:郑州和新郑,均源于春秋之郑国。

郏县源于郏国。

封丘源于封父国。

郾城源于郾子国。

虞城源于虞国。

项城源于项国。

上蔡和新蔡,均源于蔡国。

息县源于息国。

鄢陵源于鄢国。

许昌源于许国。

(2)以古州、府命名。

林州市取名自金代的林州。

禹州市取名自明代的禹州。

孟州市取名自唐代的孟州。

邓州市取名于隋代的邓州。

卫辉市取名自明代的卫辉府。

(3)以古城邑、乡命名。

叶县,汉置,因春秋为叶邑得名。

宁陵县,汉置,战国魏公子无咎封宁陵君在此,秦为宁陵城,故名。

鹿邑县,隋代因境内有春秋陈之鸣鹿邑,更武平县名为鹿邑县。

沈丘县,隋代以位于春秋楚之沈丘邑地,改褒信县为沈丘县。

新乡县,隋代析汲县地置,取境内古代的新中乡之首尾二字命名。

(4)将两政区名称,各取首字命名。

1950年撤销原武县和阳武县,合并后命名原阳县。

1954年撤销兰封县和考城县,合并后命名兰考县。

1974年析舞阳县一部分建钢铁厂,1977年各取首字命名为舞钢区,后改舞钢市。

2.用其他地名命名。

(1)县市名称来自辖地村名。

南召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析南阳县北部置县时,以境内的南召店之“南召”为县名。

新县,1947年改经扶县而来,因驻地在新集,故名。

鹤壁市,1957年建市时,以驻地鹤壁村命名。

台前县,1978年设置,因县政府驻台前村得名。

义马市,1981年设市,取驻地义马村为市名。

(2)县市名称来自古建筑名。

渑池县,秦置,取境内的古水池名“渑池”为县名。

滑县,明代置县,以境内有滑台取名。

长垣县,秦代以“县有防垣”(即防水防兵的长墙),改首垣邑为长垣县。

五、与人名有关的命名1.用姓氏人名命名。

来自人名的有:尉氏县,秦置,因此地春秋为郑大夫“尉氏”封邑,故以名县。

太康县,隋代以夏启之子太康在此筑城,城东有太康墓,改阳夏县为太康县。

清丰县,据《旧唐书·地理志》载:“以县界有孝子张清丰门阙,魏州田承嗣请为县名。

”襄城县,秦置,以春秋时周襄王避乱投郑国居于矱(音“泛”),后楚灵王在矱西1公里处筑城,取名襄城,县以此为名。

来自姓氏的有:西华县,西汉置县,因昔为春秋宋华氏之地,此居西,称西华,据此得县名。

焦作市,1945年置,因明代有9户焦姓在此经营煤炭作坊得名。

2.因避皇帝讳改名。

河南省有以下县市因避讳更名而来:开封县,原为秦置启封县,汉司马迁著《史记》时,因避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为开封。

南乐县,五代唐晋王李存勖,因避其祖李国昌之讳,以县治在旧治之南,改昌乐县为南乐县。

内乡县,隋代避文帝杨忠讳(“忠”与“中”同音),改中乡县为内乡县。

信阳市,因宋代避太宗赵匡义之讳,改义阳县为信阳县,后改市。

商水县和商城县,皆因宋代避宣祖赵弘殷讳(殷、商相通),改矲水县为商水县,改殷城县为商城县。

正阳县,因清雍正元年(1723年)避世宗胤祯之讳(“祯”与“真”同音),更名真阳县为正阳县。

六、与历史事迹有关的命名河南战略位置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不胜枚举,有一些也成了县市名称命名的来源之一。

修武县,秦置,取“武王伐纣、修兵演武于此”之意。

偃师县,汉置,取武王伐纣,于此“息偃戎师”之意,现为偃师市。

武陟县,隋置,“陟”意为兴起,取周武王兴起之意。

获嘉县,因汉武帝刘彻行至汲县新中乡,获南越相吕嘉的首级,以此置县。

遂平县,因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唐将李硕平吴元济之乱,收复吴房,敕改吴房县为遂平县。

镇平县,因金正大二年(1225年),境内五朵山农民起义被镇压平息,次年设县称镇平。

西平县,汉代以古有西陵亭,当时已平夷,故曰西平。

登封市,由于唐代皇帝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将嵩阳县更名为登封县,1994年改市。

灵宝市,唐天宝元年(742年),因在桃林县南函谷关掘得天宝灵符,遂改桃林县为灵宝县,1993年改市。

七、以良好祝愿和吉祥之词命名历代统治者为了表达其政权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愿望,往往在给县市取名时,赋予其祥瑞、祈福、平安之意的词语,以求吉利。

如:许昌县,三国时以魏的业基昌盛于许,将许县更名许昌县。

新野县,西汉置,春秋战国时此地称蒸野,在蒸野新建县,取名新野,有更新之意。

洛宁县,隋代称永宁县,1914年改今名,均寓太平安宁之含义。

永城市,隋代置县,因城屡遭水击而不破,故曰永城,以示祥瑞,1996年改市。

新安县,含义中也有祈求新的安宁之意。

新县,原称经扶县,1947年建县,取“新”字,寓有中共新政权建立之意。

固始县,汉代取其“固久之固,当自此始”意置县,以示绵嗣吉祥之意。

社旗县,1965年设立,县城驻赊旗镇,以谐音取“高举社会主义旗帜”意改赊旗为社旗。

巩义市,1991年县改市命名时,含义也取有“巩固社会主义”意。

八、与其他因素有关的命名以植物命名:杞县,秦置,因境内古多杞柳得名。

长葛县,隋置,以古代建城邑之始,有葛条附树,故名长葛,1995年改长葛市。

以政治主张命名:民权县,1928年设立时,取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之一的“民权”二字作县名。

博爱县,1929年置县时,依据孙中山建国大纲中的“博爱”二字取县名。

以用字读音命名:辉县市,“辉”字来自境内百泉卫源庙清晖殿的“晖”(晖通辉)字。

郸城县的郸城来自谐音“丹成”,传说春秋时老子在此将“丹”炼成,故名。

商丘市,名称源自上古时这里地应商星,“陶唐氏火正阏伯居商丘”,以此命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