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大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观题总结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基本原理and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在当代中国,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旗帜问题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2)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概括地说,这一理论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新的理论概括,对马、毛的继承和发展;群众观点,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与时俱进,理论创新。在当代中国,XXX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3、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世界观方法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
内容: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E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国家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
概括地说,比较完备,又需要进一步丰富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要义是发展(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又好又快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历史唯物观,党的宗旨),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各个方面都发展;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总揽全局,统筹规划,抓住突出问题,妥善处理重大关系)。
5、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
6、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不能忽视;贫富分化的消极现象不能出现。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1)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历史使我们超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并占主要地位的历史阶段,但是,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却是无法逾越的。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
(2)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面临工业化遗留的历史任务和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决定了我国必须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达到社会主义制度比较成熟的阶段。
概括地说,克服急躁情绪,脚踏实地!!!
8、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通过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4)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实践,81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84年“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充分发展是我国经济现代化必要条件---十三大“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87年,都是方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产生---20世纪80年代后期,市场调节比重超过计划经济---92年南方谈话,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基---92年6月,江泽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十四大,明确目标,理论突破。
经济手段;适应性,高效率;必须体现制度属性!!!
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完善,07年,重大进展,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10、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根本: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1)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和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这一现状给非公有制经济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调动积极性,促经济,扩就业,活市场,满足多样化需要。
(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更好地促进竞争,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概括地说,鼓励、支持、引导。放宽市场准入,依法加强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