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下的中国新音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专业性宣传队的增多和群众性歌咏活动 的广泛开展,合唱形式的群众歌曲比抗战前大大 增多了。尤其是小型的二部合唱在当时的合唱曲 中占很大比重。其中以冼星海的《到敌人的后方 去》、《在太行山上》、《游击军》,舒模的 《军民合作》,向隅的《红樱枪》等影响最大, 流传最广。混声四部合唱作品,如贺绿汀的《游 击队歌》就是当时流传最广、很受欢迎的一首四 部合唱曲。
• 在音乐布局上,作品通过《序曲》呈示基本 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 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在音乐上形成了统一。 作品基本建立在三个主导动机上:《黄河船 夫曲》的主导动机(象征着斗争和力量); 《黄水谣》的主导动机(象征着中华民族精 神的宽广崇高和自由奔放)和《怒吼吧,黄 河》的主导动机(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
其次,在器乐形象的塑造上,冼星海很重视标 题性的创作原则,他力求使自己的每一首作品都具 有鲜明的形象性,力求使自己的作品易于为群众所 理解。在这些器乐作品的音调与风格上,他很重视 吸取民间舞蹈和民间音乐以及革命群众歌曲的音调, 力图通过这些来创造一种新的、富于民族特点、富 于雄伟气魄的交响乐风格。 总之,冼星海在器乐创作中力图以重大的题材、 深刻的思想性与鲜明的标题性相结合,力求通过自 己的这些创作确立器乐创作的革命方向,开辟一条 交响音乐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道路,这些正 是他在器乐创作方面的主要贡献和意义。
在大型的声乐体裁方面,最先引人注目的 作品是《生产运动大合唱》,简称《生产大 合唱》。这是一部有人物、有布景、有简单 情节的大型歌舞活报剧。全曲共分:春耕、 播种与参战、秋收、丰收四场。整个作品的 音乐主要是建立在民歌及民间歌舞的音调基 础上,同时加入了一些对农村情景的造型性 的描绘。其中的《二月里来》、《酸枣刺》 两曲,后来常常单独抽出来演唱。
第五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影响的的中国新音乐
教学目标: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的的 中国新音乐 教学重点及难点:1 贺绿汀及其音乐创作 2 冼星海及其音乐创作
第一节 新形势下的抗日音乐 运动及其创作
一 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
“七七”芦沟桥事变,揭开了“国共合作”全面领导抗日战争 的序幕。当时全国各地,无论是新文艺工作者,还是广大的民间 艺人,都自觉拿起文艺武器,热情地投入团结抗日的宣传。各地 的戏剧工作者演出了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话剧《芦沟桥》 和京剧《江汉渔歌》等宣传抗日的文艺作品。梅兰芳、程艳秋、 周信芳等爱国的京剧演员先后编演了《抗金兵》、《亡蜀鉴》、 《文天祥》等爱国剧目。绝大多数音乐工作者,不管过去是在学 院的,还是致力于“左翼音乐运动”的,都先后在救亡抗日的旗 帜下团结了起来,纷纷投入抗日宣传的实际斗争。
钢琴曲《牧童短笛》贺绿汀
•
钢琴曲《牧童短笛》是一首驰名中外的优秀作品。多 年以来,一直作为中外著名钢琴大师音乐会上常备的演奏 曲目之一,经久不衰。 • 该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先生于1934年创作, 适时欧洲著名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来我国举办征集 “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的评选活动,这首作品荣获头奖。 此曲短小精致,旋律优美生动,具有浓郁的江南地方色彩 和淳朴的田园风味。 《牧童短笛》的曲式结构为带再现的三段体: A段采用我国传统的民族调式,同时又将西洋调式中 复调的创作手法进行了非常巧妙的结合。 B段在情绪上与A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采用了民间 舞蹈的节奏,旋律欢快有趣,描绘了天真无邪的牧童在愉 快的玩耍、嬉戏的情景,由A段的复调音乐变为了主调音 乐。 再现段又回到了A段的旋律,但在保持A段骨架的基 础上又添加了一些装饰性的音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加花, 其方式是多在二八的节奏中加入两个音符变成了四十六的 节奏,使得主题的旋律更加优美动听。
冼星海第三部大合唱是《九一八大合 唱》,写于1939年9月。这是为纪念“九一 八”八周年而创作的叙事性大合唱。全曲由 五个乐章组成。这部作品在运动民族打击乐 器和民族乐队的配器方面,也有不少成功的 探索,作品的音调也更富于民间气息。 冼星海在陕北还写了歌剧《军民进行曲》、 《三八歌舞活报》等。
•
• 1940年5月赴苏联
• 代表作:《黄河大合唱》《夜半 歌声》《在太行山上》等
第二节 冼星海及其音乐创作
• 冼星海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中一位罕见的多产作 曲家。他一生创作了200多首群众歌曲,4部大合 唱,2部歌剧,2部交响乐,4部交响组曲,1部交 响诗,1部大型管弦乐曲,以及许多器乐独奏、重 奏和声乐独唱曲。 冼星海的音乐创作绝大部分都取才于现实生活, 选取与当时政治斗争密切联系的、具有深刻社会 意义的题材。无论是交响音乐、大合唱、歌剧、 群众歌曲、抒情歌曲、艺术歌曲,以及儿童歌曲 等等,都鲜明地贯穿着爱国、救亡、抗日、反帝、 反封建等革命斗争的主题。
奏、旋律、调性上与其他各句形成明显对比,全曲音域集中,形像鲜Baidu Nhomakorabea,
语言通俗,这也是这首歌能在群众中久唱不衰的原因。
第二节 冼星海及其音乐创作
• (1905~1945),广东番禺人
• 1928年考入国立音乐院 • 1930年留学巴黎 • 1935年回国从事音乐创作与救 亡宣传
• 1938年10月奔赴延安
冼星海在他短促的一生中曾创作了一定数量的 器乐作品,他在这个领域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这 些探索曾为我国现代器乐创作的发展提供他有益的 经验。 首先,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中,洗星海是最先坚 定地站在革命的立场上力图以器乐来反映人民群众 反帝斗争的生活现实和思想感情,来为当时的革命 斗争服务的。如在他的《民族解放交响曲》、《满 江红》、《牧马词》、《中国狂想曲》等作品中, 他力图从各个角度表现中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 斗争,反映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并且表现了斗 争必将获得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念。
冼星海不断地通过创作实践努力使自己与群众密切地结合, 努力使自己的音乐真正达到深刻性与易解性的统一。他很认真 地向民间音乐学习,并努力从中去掌握它们在形式、结构、音 调、调式等方面的特点;同时他又努力地去体会蕴藏成间音乐 中的民族精神和气质,并且用它们来表现新的时代、新的生活 和新的思想内容。正是他的音乐既富于鲜明的民族特点、又富 于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他基本实现了有志于创作出民 族新音乐的宏愿,以自己的努力为我国民族新音乐的发展做出 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 2内容 • 全曲由9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的开始均 有配乐朗颂,分别是:①《序曲》(乐 队);②《黄河船夫曲》(合唱);③ 《黄河颂》(男声独唱);④《黄河之水 天上来》(配乐诗朗诵);⑤《黄水谣》 (女声合唱);⑥《河边对口唱》(对唱、 合唱);⑦《黄河怨》(女声独唱);⑧ 《保卫黄河》(齐唱、轮唱);⑨《怒吼 吧,黄河》(合唱)。
反映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悲痛,以及反映在民族解放斗 争中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的抒情独唱曲,也受到了广 泛的重视。夏之秋的《思乡曲》、吕骥的《大丹河之歌》、 贺绿汀的《嘉陵江上》等,就是抗战初期这类抒情歌曲的 代表作。当时还有不少抒情歌曲是通过对祖国的大好河山 歌颂,以及通过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等,来抒发人民群众 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如刘雪庵的《长城谣》、张曙的《日 落西山》、冼星海的《战时催眠曲》、郑律成的《延水谣》 等。 大型合唱曲的创作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时不少作曲 家都对这一体裁进行过探索,取得较大成功的还是冼星海 所写的《黄河》、《生产》、《九一八》等大合唱。
• 民族风格方面 • 《黄河大合唱》在引用了民间曲调(如 《黄河船夫曲》)的同时,创造了许多富 有民族特点的旋律,如《黄水谣》、《河 边对唱》、《保卫黄河》等,整个作品简 练明快,通俗易解。与此同时,作者还成 功地运用了富于辩证的交响性发展原则, 丰富的合唱手法运用与交响性乐队的发挥, 使全曲气势宏伟,成功地塑造了中华民族 能战胜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 器乐创作方面: • 马思聪的小提琴曲《第一回旋曲》、《内蒙 组曲》, • 贺绿汀的管弦乐《晚会》, • 陈田鹤的钢琴曲《血债》 • 郑志声的《朝拜》、《早晨》等。 • 当时所有这些比较成功的器乐曲都是具有 鲜明标题性和一定民族风格的小型作品。
第二节贺绿汀及其音乐创作
• 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38年1月17日在武汉成立了音乐界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群众组织——中华全国歌咏 协会;同年3月,在武汉成立了更为广泛的文 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中华文艺界抗 战协会”。同年4月,组建了以郭沫若为首的 “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作为国统区文艺 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政领导,大力推动 国统区的抗日文艺宣传活动。
《黄河大合唱》完成于1939年3月31日,同年,先后由当 时正在延安的“三厅”抗敌演剧三队和“鲁艺”音乐系首演。 作品初稿写作时间实际仅一个星期,但它却是冼星海最杰出 的,影响最大的一部传世之作。这部作品除了最初的“延安 版”外,他后来在苏联初期曾改写了一个以大型合唱及管弦 乐所配置的“修订版”。全曲包括序曲和八个乐章,以朗诵 及乐队为背景将它们全部串连起来。在20世纪50年代后历 次演出的《黄河大合唱》,一般都不单纯运用上述这两种版 本,而是根据具体演出条件又做必要的调整而形成许多新版 本,如有李焕之改编的版本、瞿维改编的版本,及严良堃改 编的版本,等等。其中以严良堃改编的版本演出次数最多, 影响最大。
黄河大合唱简介
• 1背景 • 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具有悠 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歌颂了勤劳勇敢、不屈不挠 的中华民族,描述了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 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痛诉了日寇的残暴和人 民所遭受的深重灾难,并向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 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报,最后又以惊人的笔 墨勾画出一幅幅人民群众纷纷起来保卫祖国,反 抗日寇侵略的壮丽情景。作品自始至终围绕着表 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这一主题展开,充满了激动 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
•
歌曲创作是冼星海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一 部分,其中以群众歌曲数量最多。冼星海的 群众歌曲创作从性格上大致可分为两类: • 一类是富于号召性的、雄伟的进行曲,其 中以《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到 敌人的后方去》等,在这一类作品里,他善 于以鲜明有力的节奏和富于棱角性的、宽阔 的旋律,来表现一种坚决果敢的气势和激昂 慷慨的情绪。 • 另一类是抒情性与战斗性相结合的歌曲, 如《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等。
出生于农民家庭。幼时喜听民歌、戏曲,小时候爱 弹风琴、吹箫。解放前参加了多次革命,并担任文 工团团长。解放后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后 为名誉主席,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 • 作品主要有《游击队之歌》、《垦春泥》,钢琴曲 《牧童短笛》等。 • 他一生作有200多首歌曲,3部大合唱,6部歌剧, 25部电影音乐,5部话剧音乐,7首管弦乐曲,140 多篇音乐论文。
《游击队歌》
贺绿汀作词作曲
歌曲通过对抗日游击队战斗生活的写照,表现出游击队健儿在敌后艰
苦环境中蔑视敌人、机智英勇、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音乐轻快活泼,充满了昂扬的斗志、乐观的情绪和革命的自豪感。词 曲配合贴切,小军鼓般的节奏型贯穿全曲,富有弹性,适于部队行军时演 唱。 在一个冰冷的煤仓里,作曲家贺绿汀(1903-1999)一夜之间连词带曲 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军旅歌曲——《游击队歌》,“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 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其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 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既给曲调以进行感,又表达了游 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像。歌曲以ABA 再现二部曲式为结构。第一、二、四句相似,第三句则完全不同,它在节
二 抗战初期的音乐创作 • 在作品的体裁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其中 绝大多数是没有伴奏的。主要代表作有: • 吕骥的《武装保卫山西》、《毕业上前线》; • 贺绿汀的《干一场》; • 陈田鹤的《巷战歌》; • 江定仙的《打杀汉奸》; • 向隅的《反投降进行曲》, • 沙梅的《打回东北去》; • 郑律成的《八路军进行曲》、《八路军军歌》; • 何士德的《新四军军歌》; • 吕骥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 舒模的《武装上前线》; • 贺绿汀的《保家乡》; • 张寒晖的《去当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