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社会和文化_ 法国的宗教_41 法国宗教_

合集下载

第十七单元第三讲宗教改革

第十七单元第三讲宗教改革

《九十五条论纲》
“赎罪券能并且仅仅能免除教会的惩罚;教会能免
除教会所加的惩罚,不能免除上帝所加的惩罚‛
‚赎罪券绝不能赦免罪过;教皇本人无权作此赦 免;赦免罪过之权属于上帝‛ ‚赎罪券不能赦免上帝对罪过的惩罚;那种权力 也仅仅属于上帝自己‛
‚真正悔改的基督徒勿须赎罪券就得到上帝的赦
免;不许要用赎罪券,基督要求每一个人做这种真正的 悔改。‛
1095教皇为发动十字军召集会议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 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教皇英诺森三世
上帝将象征教会权力的圣 罗马教皇利奥三世在800年圣诞 彼得钥匙授予教皇,将象 节于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册封查 征现世权力的剑授予皇帝。 理为罗马皇帝。
1075年1月,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 前往意大利北部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 据说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 获得 教皇的赦免。
五、宗教改革的结果——宗教宽容 1. 1555年,德国君主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规 定“教随国定”。欧洲第一个宽容新教的和约。
2. 1598年,法国颁布《南特赦令》,宣布天主教为法
国国教,同时在法国全境有信仰新教的自由。基督 教国家中第一次赋予每个人以信仰自由的权利。
基 督 教 的 发 展 演 变
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 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 了。 ——赎罪券价目表 1476年教皇西克塔斯四世迈出了极端的一步, 宣布赎罪券不仅适用于活人,而且也适用于业已身 处炼狱的死者。
马丁· 路德
(1483—1546)
出生于富裕市民家庭,自 幼受到严格的宗教教育,大学 时学习法律。大学毕业后,他 进入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道士。 希望通过苦修,求上帝赦免自 己的罪过。后入神学院学习, 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应聘为萨 克森维登大学哲学和神学教授。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学案:第41讲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学案:第41讲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

第41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知识点一宗教改革1.背景(1)经济条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思想条件: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人们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3)政治条件:天主教会与德意志间的矛盾加深。

(4)导火线:1517年,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2.概况(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2)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如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

3.主张(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无需购买赎罪券。

(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3)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4.影响(1)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2)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3)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宗教改革的特点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核心论点:宗教改革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民族自由的特点。

知识点二启蒙运动1.背景(1)经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2)阶级: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3)政治: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4)思想: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

2.核心:“理性”,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否定一切外在权威。

3.内容(1)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时代。

(2)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4.代表人物代表作观点伏尔泰《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1)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2)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2)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卢梭《社会契约论》(1)提出“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及“人民主权”思想(2)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康德《纯粹理性批判》(1)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2)“人非工具”(3)主权属于人民,人要自由也要自律孟德斯鸠的法治观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

法国介绍

法国介绍
法 国 La France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Ve Ré publique franç aise(法语) •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是现时的法兰西共和国 政府。 • 1958年,法国戴高乐将军制定新的法国宪 法,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当选第一任 总统。
法国文化特点:散漫+浪漫
法国的宗教气氛,法国的绘画、雕塑、音乐和建筑,法国的哲学、 文学和美学,法国的葡萄酒、香水和时装,法国的“自由、平等、 博爱”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无一不是它丰富而充满魅力的文化之 组成部分。
科隆大教堂
凯旋门
巴 黎 圣 母 院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矗立在塞纳河中西岱岛的东南端,位于整个 巴黎城的中心。是最有特色的哥特式建筑之一。教堂的第一颗 基石是1163年奠下的,它是由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 定兴建的,在之后建造过程中一共更换了四位姓名不可考的建 筑师,历时180多年,直至1250年才真正落成。
三、其主要的闻名藏品
1.三大“镇宫之宝” 2.“大画廊”的经典作品 3.古罗马和古希腊的雕塑精品 4古埃及的人面狮身
到卢浮宫首先要看“三个女 人”,首当其冲的就是“《萨莫 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雕像”。
《胜利女神》雕像是 希腊雕刻艺术的杰作之 一。这尊雕像由双翼和 左腿出斜线,轮廓构造 呈现倾斜的姿态。雕塑 家展示出衣裙褶裥处理 的精湛技艺:宽大的长 裙时而顺滑地紧贴于肌 肤,如真实般自然流动, 时而迎风飘扬。女性的 裸体在衣衫的覆盖下呼 之欲出,精湛的雕刻技 法令雕像栩栩如生。
著圣 名母 的院 玫的 窗瑰第 。花二 形层 的楼 大就 圆是
集宗教、文化、建筑艺术于一身 的巴黎圣母院一要场所。在法国人心目 中,巴黎圣母院十分亲切。每逢星 期日,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做弥 撒,听音乐。教堂里演奏的著名作 曲家的作品和庄重的宗教音乐,吸 引了多少游人和宗教信徒。圣母院 不仅是古老巴黎的象征,更是法国 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人们对 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法国的知识点总结

法国的知识点总结

法国的知识点总结一、地理法国地处欧洲大陆中西部,北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东与瑞士、意大利,南与西班牙、安道尔相邻,西濒大西洋与英吉利海峡,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法国国土面积551,695平方公里,是欧洲国家中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法国北部为平原地区,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和比利牛斯山脉。

法国地域多样,气候也有差异。

地中海沿岸气候温暖,而阿尔卑斯山脉地区气候寒冷。

法国以香槟酒、波尔多红酒、勃艮第葡萄酒等享誉世界,也以香水和时装为世人所熟悉。

二、历史1.早期历史法兰西王国是法国国家的前身,公元5世纪定居在法国境内的法兰克人家族建立了加洛林王朝。

8世纪,查理曼成为加洛林王朝的国王,其子著名的查理曼帝国达到了巅峰。

9至10世纪,法国的王国逐渐形成。

在中世纪,法国王国一直是欧洲大陆强国之一,国内外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和领土扩张。

2.近代历史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

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根本上否定封建专制制度的伟大革命,对整个欧洲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世纪法国的政治风云变幻,王室恢复和再次被推翻,经历了几次国家政权交替。

第二帝国时期,拿破仑三世发动了法国对普法战争,导致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20世纪初法国在欧洲列强中处于重要地位,但两次世界大战使法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3.现代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迅速恢复了经济和社会,成为世界上五大工业强国之一。

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法国,该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法国曾经是世界上殖民帝国的一部分,直到1960年代,法国逐渐放弃了对非洲和亚洲的殖民统治,但法国与其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影响仍在持续。

三、文化法国是世界文化、艺术之都,以浪漫文化和优雅闻名。

巴黎是法国的首都,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之都。

法国是文学、绘画、音乐、时尚等领域的重要影响者。

法国文化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1. 文学法国是文学的发源地之一,大量杰出的文学作品出自法国文人之手。

浅议法兰西战略文化

浅议法兰西战略文化

国别与地区浅议法兰西战略文化冯亮内容提要:法国独特的地缘位置和人文历史传统造就了法国独具一格的战略文化,其三个核心要素为追求大国地位、坚持独立自主和善用均势手段。

这一战略文化在冷战后历届法国政府中被内化并得到稳定的延续和传承,是影响法国政府对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干预变量。

冷战后法国之所以能保持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法兰西战略文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讨论战略文化的概念及其与国家身份、利益和行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法兰西战略文化的渊源及其组成要素,最后分析探讨法兰西战略文化在冷战后法国历届政府中的内化传承情况,并阐述法兰西战略文化对法国对外战略的影响。

关键词:战略文化法国国际关系一战略文化与国家利益和行为从文化角度对国家的身份、利益进行分析并进而研究文化与国家行为的互动关系是国际关系学者的理论研究方向之一。

20世纪70、80年代,学界开始使用文化、战略文化和其他一些理念性概念对国家行为作出解释。

斯奈德(Sny-der)将政治学领域的政治文化概念运用于国际政治研究领域,首先引出了战略文化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国家战略决策者通过传授、模仿而获取并彼此分享的关于核战略的观念、情感上的条件反射和习惯性行为模式的总合。

0¹他认为,美苏两国战略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他们对待有限核战争的不同态度。

/文明¹Jack Snyder,The S oviet S tra te g ic Cult ure:Implication s for L i m ite d Nuc l ear Opera tions,Santa M on-i冲突论0的提出使亨廷顿声名鹊起,一时间文化鸿沟造成国家、民族冲突的理论似乎为/9#11事件0及其后美国领导的反恐战争添加了完美注脚。

法国学者蒙布里亚尔则认为,/法国大革命以及随后的欧洲革命导致了各种民族主义及其衍生现象,影响远远超过勒南(Renan)所说的共同生活意愿(voulo ir v ivre en -se mb le),,意识形态会传染,19世纪的极端民族主义,及其由此带来的修昔底德式的-仇恨和恐惧.,是造成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最根本原因。

法国知识点总结

法国知识点总结

法国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地理与气候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北濒大西洋,东临比利牛斯山脉,南接地中海,西抵英吉利海峡,境内有西南至东北的罗讷河、塞纳河、罗纳河和加龙河等四条大河,河流纵横交错,是世界著名的河流区域。

法国地势东高西低,巴黎盆地地势较低,海拨多在100米以下,主要有亚平原和阿爾卑斯山脉等地貌地带,气候以大致西北至东南两个方向划分为四大气候带。

西部为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多雨;中部为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年降水量少;东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暖夏热,冬雨夏旱;北部为海洋性气候,多雨,年降水量多。

第二部分:政治与政体法国是由五个共和国组成的民主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各种权利是属于人民的。

法国行政权、立法权和审判权三权分立,是一个共和国体制。

总统是国家元首,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连任一次,负责国防,主持外交事务。

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国民议会由单院制改为双院制,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同时改为萨克尔系,参议院30年任期制,先生经济财政民主领域等。

法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是实行国家行政管理,法律实施和司法咨询。

第三部分:经济与资源法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森林、矿产、土地、土壤、水能、海洋等资源非常丰富。

法国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工业基础雄厚。

法国的农业以农田面积以及产量在全球均位居前列,并且粮食、葡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都植木具备卓越的竞争力。

此外,法国也是一个发达的海洋国家,拥有庞大的渔业资源。

法国的能源供应主要有煤炭、天然气、核能、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供应量较大。

第四部分:文化与教育法国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强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影响力国家之一。

法国因其长久的文化底蕴,物质资源丰富,适宜习得法国文化,因而被许多优质的教育机构所认可,使得法国成为了许多国际留学生的首选留学国家。

法国拥有世界上最出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如法国国立高科学院、法国高科技研究所等。

巴黎圣母院的主要内容

巴黎圣母院的主要内容

巴黎圣母院的主要内容巴黎圣母院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哥特式大教堂,它不仅是巴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文化遗产。

这座教堂建于12世纪,经历了800多年的风雨洗礼,见证了无数历史事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首先,巴黎圣母院的建筑风格独特而壮丽。

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的一种典型建筑风格,而巴黎圣母院则是哥特式建筑的杰作之一。

它的尖塔、飞扶壁、华丽的玫瑰窗等元素都展现了哥特式建筑的特点,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教堂内部更是装饰华丽,拱顶、壁画、雕塑无一不展现了中世纪艺术的精湛工艺和宗教信仰的力量。

其次,巴黎圣母院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它曾是法国国王加冕的地方,见证了无数法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在文学作品《巴黎圣母院》中,雨果以此为背景,描绘了一幅中世纪巴黎的社会画卷。

因此,巴黎圣母院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法国文化的象征,对于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再者,巴黎圣母院的玫瑰窗更是教堂的一大亮点。

玫瑰窗是哥特式建筑的特色之一,而巴黎圣母院的玫瑰窗更是举世闻名。

这些彩绘玻璃窗以宗教故事为题材,色彩斑斓,栩栩如生,每天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被誉为艺术的杰作。

最后,巴黎圣母院在2019年4月遭遇了一场大火,使得教堂的尖塔和部分屋顶遭到了严重损毁。

这场火灾震惊了全世界,也让人们更加重视这座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如今,巴黎圣母院已经开始了重建工作,相信它很快就能重新恢复它的往日荣光,继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朝圣。

总的来说,巴黎圣母院不仅是一座宗教圣地,更是一座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它的建筑风格、历史意义、艺术价值都让人叹为观止。

希望巴黎圣母院能够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矗立在塞纳河畔,永远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

传统文化网上作业答案和青岛文化网上作业答案

传统文化网上作业答案和青岛文化网上作业答案

传统文化作业练习一第一章、第二章一、填空1、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 (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

2、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的总和。

3、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宗教、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等。

4、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是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

5、“仁”的概念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礼的内在基础。

6、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的思想核心是兼爱。

7、庄周梦蝶体现了道家思想精神。

8、汉代官方哲学的最大代表是汉代哲学家董仲舒。

9、玄学家们把《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为“三玄”10、宋明理学的创始人是周敦颐。

二、选择题1、商代文字记录材料主要是保存在甲骨、铜器、及其他器物的刻辞里,其中以 A 上的刻辞为最多。

A、甲骨B、铜器C、其他器物D、纸张2、被后人奉为“亚圣”的是 B 。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3、《孙子兵法》是 B 学派的经典著作。

A、法家学派B、兵家学派C、名家学派D、阴阳五行家学派4、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C 。

A、周敦颐B、张载C、朱熹D、程颢5、“疱丁解牛”的故事说明只有顺应自然来接人待物,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天人之辩”中 B 的思想。

A、天人交相胜的观点B、天道自然的思想C、天人相分的观点D、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6、先秦时代讲动变最深刻、最丰富的著作是。

A、《论语》B、《庄子》C、《易传》D、《孟子》7、“白马非马”体现了传统哲学的 C 之辩。

A、天人之辩B、动静之辩C、名实之辩]D、形神之辩8、孔子的“讷于言而敏于行”体现了传统哲学的 A 之辩。

A、知行之辩B、形神之辩C、动静之辩D、天人之辩9、范缜以刀刃比喻形体,以刀刃的锋利比喻精神说明锋利乃为刀刃所派生。

这体现了传统哲学的 C 。

A、名实之辩B、知行之辩C、形神之辩D、动静之辩10、 A 说:“朝闻道,夕死可以”。

A、孔子B、老子C、荀子D、孙膑三、名词解释1、文化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的总和。

法国历史简介

法国历史简介

20XX年法国历史简介法国历史很长,最早人类遗迹大约200万年以前。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国历史简介,希望能帮到你。

法国历史早期历史史前时期旧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远古时期,在法国的土地上就有人类居住,尽管欧洲不能与非洲的考古记录相比,因为非洲发现了400万年以前的人类遗迹,而在法国发现的人类祖先的遗迹则是200万年以前的。

特别是在法国发现的直立人类的生物遗迹大约是属于50多万年以前的;然后发现的是穴居人,他们出现在公元前10万年,特点是身材矮小粗壮,头颅硕大,面部多皱纹,五官突出。

直到公元前4万年时才发生变化--其原因完全不得而知--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人类。

在法国发现从旧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各个时期相当系统的人类文化遗迹,包括30~40万年前的人类颌骨化石,法国西南部拉斯科等地洞穴里约2万年前的人物雕刻和动物壁画,法国西部的3000~4000年前布列塔尼巨石墓碑和土坟,以及各种式样的生产工具与艺术创造。

1/ 9凯尔特人时期凯尔特人公元前1000年左右凯尔特人自中欧山区迁居于法国境内。

对于这一时期的历史,第一个观点,在地中海文明的影响下,社会发生了逐渐的变化,外来民族逐渐扩散。

第二个观点,凯尔特侵略了原住民的领土,这些原住民从前史一直到凯尔特人的来临前,变化很小。

而实际上既发生了漫长的文化扩散过程,也发生了凯尔特人的入侵(前500年至前2世纪)。

一部分凯尔特人从内陆地区越过莱茵河进入法国东北部,在塞纳河以北,阿登山区以西和以南的地区定居。

公元前500年以后,法国已成为凯特人主要的居住地区。

之后他们曾经一度广泛分布在欧洲大陆上,先后征服了今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地区。

鼎盛时期的凯尔特人占据着大片土地,几乎可与后来的罗马帝国媲美。

然而,他们最终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罗马时期高卢人罗马帝国古罗马人把居住在现法国、比利时、瑞士、荷兰、德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的凯尔特人统称为高卢人,把高卢人居住的地区称为高卢。

法国十六世纪文学概况

法国十六世纪文学概况

法国十六世纪文学概况中世纪的自然科学比较落后,基督教会控制着人们的思想。

但是随着哥白尼[1]的日心说的传播,哥伦布[2]发现新大陆和麦哲伦[3]的环球航行,人们对宇宙和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冲破教会对思想的禁锢,要求用人权取代神权,争取个性的解放。

意大利由于城市发展较早,在14世纪就开始了文艺复兴,涌现了但丁[4] 和薄伽丘[5]等经典作家。

从1492年到1559年,法国骑士们多次远征意大利,带回了许多意大利的艺术珍品,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所以到16世纪,法国也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

将近1440年,定居法国的德国人谷登堡(1394-1468)发明了用油墨印刷的铅合金活字版,使文本得以大量传播,这是印刷术的巨大进步。

1470年,法国第一个印刷厂在巴黎大学里建立,为文艺复兴的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1515年,弗朗索瓦一世(1494-1547)登上王位,宣布自己是人文主义、科学和艺术的保护人,这是中世纪结束和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

从这时起到1610年亨利四世去世为止,是法国的文艺复兴时期。

弗朗索瓦一世在1530年成立了法兰西学院,鼓励人们研究古代的语言和文化,因而被称为“文艺之父”。

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6]。

这些巨人以人权对抗神权,反对封建压迫和禁欲主义,歌颂爱情和世俗生活,主张用科学知识照亮人们的心灵。

从文学上来说,文艺复兴就是高举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学旗帜,开创宣扬人性复归和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文学的新时代。

在这个开辟历史新纪元的伟大时代里,人们的思想发生了空前的变革,对一切传统的价值产生了怀疑。

人文主义思想家利用新教来对抗天主教,例如马丁·路德[7]在德国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法国人加尔文[8]在日内瓦创立加尔文教。

弗朗索瓦一世起初需要新教的支持,后来面对强大起来的新教又感到恐惧,于是改变政策,对它进行镇压,由此引起了长达将近40年的内战,也就是从1562年到1598年,以吉斯公爵为首的天主教集团与以纳瓦尔国王[9]为首的新教集团之间的宗教战争。

法国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国名:法兰西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France,LaRepublique Francaise)国旗:国旗以“三色旗”(Tricolore)著称,由蓝、白、红三个面积相等的竖条组成。

最早出现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蓝色是圣马丁长袍的颜色,白色纪念民族英雄圣女贞德,红色则是圣丹尼斯的军旗的颜色。

1794年2月15日这面旗帜最终被确定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国旗。

国歌:《马赛曲》国名由来:法兰西由法兰克部落名演变而来。

法兰克在日耳曼语中意为“勇敢的、自由的法国名言:“自由、平等、博爱”。

国花:鸢尾花、玫瑰。

国徽:长期以来,法国没有正式的国徽;根据1958年法国宪法,法国国徽暂定为法国的蓝、白、红三色国旗。

传统上,法国采用大革命时期的一枚黑、白两色的椭圆形纹徽作为国家的标志,纹徽的中心图案是一支代表正义与权威的束棒,庄严地宣告法兰西共和国的自由、独立和主权。

束棒两侧交叉着象征和平与胜利的橄榄和月桂枝叶,掩映着饰带上书写的法国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

纹徽下悬挂着一枚光荣勋章,象征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光辉将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首都:巴黎(Pairs)面积:面积551602 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分为大区、省和市镇。

省下设专区和县,但不是行政区域。

县是司法和选举单位。

法本土共划为22个大区、96个省、4个海外省、4个海外领地、2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区。

22个大区是:阿尔萨斯、阿基坦、奥维尔涅、布尔高涅、布列塔尼、中部地区、香槟-阿登、科西嘉、弗朗什-贡岱、巴黎大区、朗克多克-鲁西翁、利姆赞、洛林、南比利牛斯、北加莱海峡、下诺曼底、上诺曼底、卢瓦尔地区、皮卡尔迪、布瓦图-夏朗德、普洛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罗讷-阿尔贝斯。

4个海外省是:瓜德鲁普、马提尼克、法属圭亚那、留尼旺。

4个海外领地是: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法属南半球和南极领地。

2个地方行政区是:马约特岛、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

宗教的作用

宗教的作用

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的第一编中,托克维尔指出法国大革命采取了以宗教革命的形式而开展的社会政治革命;另一方面,法国大革命反对的对象之一是法国宗教。

为什么法国民众的怒火首先会先向教会迸发?那是因为基督教不仅是一种私人的信仰和情感的寄托,更是一种政治制度,教士是尘世的地主、领主、什一税征收者、行政官吏,占据着最享有特权、最有势力的地位。

因此,法国大革命的本质是一场宗教革命为形式、带着宗教革命的外表展开的政治革命。

由于旧制度已经生产出了社会变革的力量从而促进实现了整个社会的大变革,并通过一种普遍的价值传播到整个欧洲,这类似于宗教改革时期思想的传播方式。

基督宗教作为法国大革命攻击对象的原因第一,文人与教会之间的矛盾。

文人是法国大革命的领导者,他们厌恶旧制度,积极设计理想中的新制度。

但法国教会用治理教会的原则阻挡作家们欲在世俗政府中树立的原则。

第二,对立阶级矛盾。

法国有三个阶级:神职界、贵族和第三阶级。

其中教会是法国的重要政治权力,教士是尘世的地主、领主、什一税征收者、行政官吏,占据着最享有特权、最有势力的地位。

教会拥有的特权和地位是民众所不能忍受的。

因此,当文人群起而攻击教会的时候,肯定会立即使民情激奋。

第三,教权和皇权的矛盾。

在法国,教会是政府中离民众最近、最直接与他们对立的这一部分。

教会是他们进攻的整个庞大建筑物中最为暴露、最缺乏防御的部分。

第四,启蒙思想的兴起。

批判天主教是法国18 世纪启蒙思想的两大基本内容之一。

启蒙思想家们的信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包括关于社会和民事、政治法律准则所有新的或革新的观点”;另一部分“是与教会为敌,他们攻击教士、教会等级、教会机构、教义,而且为了更彻底推翻教会,他们还想将教会的基础连根拔掉。

⋯⋯基督教之所以激起这样强烈的仇恨,并非因为它是一种宗教教义,而是因为它是一种政治制度。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法国大革命宗教外观岂能不浓? 18 世纪晚期法国人称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菲尔奈教长”;在大革命中许多人把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奉为《圣经》。

法国大革命的宗教外观_马生祥

法国大革命的宗教外观_马生祥

2002年05月第25卷第3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 nal of Hebei N ormal U niversity(Philoso 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M ay2002V ol.25No.3法国大革命的宗教外观马生祥(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91)摘 要:国内史学界普遍依据恩格斯的论断,认为法国大革命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指导思想完全抛弃了宗教外衣。

然而法国大革命是以宗教革命方式进行的政治革命,宗教外观贯穿始终是法国的政教合一传统和启蒙思想所致。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宗教外衣;宗教外观中图分类号:K56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87(2002)03-0090-04 国内有关世界史的论著每当涉及法国大革命时无不强调它的指导思想———启蒙思想不像中世纪农民市民起义和英国革命那样以神学异端出现,而是以世俗的社会政治理论的形式出现,赤裸裸地捍卫第三等级成员与生俱来的权利(自然权利或天赋人权)。

他们以恩格斯所说:“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的第三次起义,然而这是第一次完全抛弃了宗教外衣,并在毫不掩饰的政治战线上作战”①为依据,认为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完全抛弃了宗教外衣。

然而他们却忽视了法国大革命自始至终的每个阶段都存在着对天主教的教理、教义、宗教法规、宗教礼仪、宗教习俗、宗教特权和宗教象征及其经济基础的冲击这样一种事实。

正如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所说:“法国革命是以宗教革命的方式,带着宗教革命外表进行的一场政治革命。

”②即法国大革命的全过程有浓厚的宗教外观。

法国大革命的浓厚宗教外观亚·德·托克维尔说:“法国革命的最初措施之一是攻击教会。

在大革命所产生的激情中,首先燃起而最后熄灭的是反宗教的激情”。

③这就是说:法国大革命始终都存在着宗教斗争。

1789年7月14日至1792年8月10日期间掌权的立宪派是“公民宗教”论的信奉者。

法国宗教发展历程

法国宗教发展历程

法国宗教发展历程
法国宗教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

在罗马帝国统治下,法国境内信仰罗马神话的多神教曾是主要宗教。

然而,随着罗马帝国衰落,基督教在5世纪传入法国。

中世纪的法国以天主教为主要宗教。

在这个时期,教廷的权威在法国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承认,教士和修道院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天主教会内部的腐败和教皇与国王之间的权力争斗导致了宗教改革的兴起。

16世纪初,新教改革扩散到法国。

天主教会对新教徒的迫害
导致了宗教战争的爆发。

法国的新教徒被称为胡格诺派,他们与天主教徒之间进行了长期的冲突,尤其是在1572年的巴黎
圣巴托洛缪大屠杀。

17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推行了绝对王权政策,并试图统
一国家的宗教信仰。

他废除了新教徒的政治权利,革除了他们的公职,并强迫他们改回天主教。

这导致了大量新教徒的逃离法国。

法国大革命后,国家建立了一个世俗化的政权。

1791年,法
国颁布了一项宗教自由法律,承认了各种宗教的平等地位。

19世纪法国为世俗国家,并逐渐向教育和立法领域扩展,使宗教与国家的关系保持分离。

20世纪以来,法国的宗教格局逐渐多元化。

随着移民的增加,伊斯兰教成为法国第二大宗教,吸引了许多穆斯林前往法国定
居。

同时,法国的犹太教和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仍然在法国社会中有一定影响力。

总的来说,法国宗教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代罗马神话到基督教的转变,从天主教主导到宗教改革和新教的出现,再到法国大革命后的世俗国家。

如今,法国的宗教格局多元化,包括天主教、新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等。

介绍法国社会人文

介绍法国社会人文

介绍法国社会人文法国社会人文是指法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法国的社会人文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深深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和兴趣。

一、悠久的历史文化法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众多的古迹和文化遗产。

从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遗址到中世纪的城堡和修道院,一直到现代的艺术博物馆和建筑风格,法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令人叹为观止。

例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尼斯的悬崖村庄,以及卡维农的古城堡等,都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

二、艺术和文学的发源地法国被誉为艺术和文学的发源地之一,许多重要的艺术家、作家和哲学家都出生于法国。

著名的画家莫奈、雷诺阿、毕加索等以及作家维多利亚·雨果、圣-埃克苏佩里和加缪等都对法国社会人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法国的电影工业也很发达,法国电影被誉为世界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露着法国独特的文化氛围。

三、美食文化法国的美食文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法国菜以其多样化和精细的烹饪技巧而闻名,包括著名的法式面点、奶酪、葡萄酒和各种烹饪风格。

从法国最有名的名厨,到街边小餐馆,无论你是一个美食家还是普通的游客,法国的美食文化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四、艺术和时尚之都法国不仅是文化之都,也是艺术和时尚的代表。

巴黎作为法国的首都,被誉为世界时尚之都,拥有众多的奢侈品牌和时尚设计师。

法国时装周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成为全球时尚产业的风向标。

此外,法国也是许多艺术家和表演艺术家展示他们才华的舞台,包括音乐、舞蹈和戏剧等。

五、公民社会和价值观法国社会一直以来都注重公民权利和价值观的保护。

自18世纪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公民社会的意识和运动一直非常活跃。

法国人普遍十分重视言论自由、宗教多元化和平等原则。

法国的教育系统也注重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鼓励个人参与社会事务,并尊重不同群体间的文化差异。

六、休闲和文化娱乐活动法国人对休闲和文化娱乐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

各国领导人的宗教信仰

各国领导人的宗教信仰
史责任,才能走向未来。 史责任,才能走向未来。
2010-102010-10-28 28
德国的宗教是一支重要的 政治力量。 政治力量。德国社会的宗 教气氛还是很浓重的, 教气氛还是很浓重的,单 纯的全国性的宗教节日就 13个 如三圣节、 有13个,如三圣节、狂欢 复活节、圣体节、 节、复活节、圣体节、圣 诞节等等。每逢这些节日, 诞节等等。每逢这些节日, 全国都要放假, 全国都要放假,由此可见 宗教对国家及社会的影响。 宗教对国家及社会的影响。 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是一 名坚定的基督徒。 名坚定的基督徒。
2010-102010-10-28 29
意大利天主教是普世罗马 天主教的一部分, 天主教的一部分,接受罗 马教宗和意大利主教团的 精神指导。大约90%的意 精神指导。大约90%的意 大利人是天主教徒, 大利人是天主教徒,其中 三分之一是活跃的成员。 三分之一是活跃的成员。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信 奉天主教。 奉天主教。
31
俄罗斯总统梅德 韦杰夫和总理普 京信奉东正教。 京信奉东正教。
2010-102010-10-28 3
对个人来说, 对个人来说,当他面对 自己无法把握自己的命 运而困惑时, 运而困惑时,当他对死 亡和未来产生不确定的 恐惧时, 恐惧时,如果他皈依了 神,便会相信神与他同 在,感到来自神的爱悯 和力量, 和力量,他不会陷入无 助的绝望, 助的绝望,而丧失生存 的勇气。 的勇气。
2010-102010-10-28 13
同时,美国是一个基督 同时, 教占优势的国家, 教占优势的国家,美国 总统的宗教信仰受到美 国老百姓普遍的关注, 国老百姓普遍的关注, 历任美国总统都信仰基 督教。 督教。 因为,美国最早的移民, 因为,美国最早的移民, 都是欧洲移民过来的虔 诚清教徒, 诚清教徒,自由主义的 开国精神是内含在基督 教传统之中的。 教传统之中的。

西方文化的近代转型

西方文化的近代转型

(四)文艺复兴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1、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影响 • 现世主义和个人主义成为人们追逐的时尚 • 阿尔贝蒂说:“人的欢乐不在于过闲散的生活 和无所事事,而在于进行工作和活动。”“一 个人应该有三样东西:房子、土地和商店。” 他认为财富是友谊、名誉和全力的源泉,财富 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本书分为两部分来讨论。第一部分主要 讨论的问题是资本主义在近代西欧何以 产生,第二部分则通过西欧与中国的比 较来说明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为什么没 有产生。
• 在书中,他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探讨 了资本主义在近代西欧的发生条件。其中,政 治方面作者主要从近代西欧的法律制度加以考 察,以主体权利为中心,说明个体的权利以及 与此相连的法律保障机制;经济方面则从土地 产出率、富裕农民的兴起、以及第三等级的形 成入手,说明资产阶级产生的经济基础;文化 方面则从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入手,探讨了西 欧社会中个体的关注已从“天国”回到“人 间”,萌发出资本主义得以产生的精神要素。
• 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代表新兴资产阶级 的人文主义者在文学、艺术、教育、政 治思想等方面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 为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体系的初步确立奠 定了基础。——西方近代第一次解放思 想运动。主要目标是反对封建思想。 • 这一运动的发展并非仅仅局限于人文学 科领域,它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人们在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发 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大大推进了欧洲社 会的近代化转型。
(三)文艺复兴在欧洲的传播
• 1、15世纪末,文艺复兴开始向周围地区 传播 • 2、传播方式:意大利人向外流动;外来 学者进入意大利学习;书籍和艺术品的 流通(归功于中国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 的西传) • 3、先传播到与之毗邻德意志南部地区, 继而是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地。

意大利宗教的概况

意大利宗教的概况

意大利宗教意大利宪法规定,一切宗教在法律面前完全平等,只要不违反法律,都有权按自己的般规建立其组织并开展活动。

意大利人90%以上信仰天主教,其余信仰新教、东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耶和华见证会及佛教。

各种宗教组织达440多个,成员60多万,加上同情和支持者超过100万。

天主教在意大利的势力和影响巨大,全国有281个教区,大主教和主教440多名,神甫约63,000多名,修女14万多名,各种修士人数众多,领薪金的神职人员21万多人。

全国大小城市村镇均有教堂,各地还有不少修道院。

教会办有很多医院和学校,对意大利的政治、文化等影响很大。

宗教在意大利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与意大利人的关系极为密切,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很深的影响。

绝大多数意大利人信奉天主教。

天主教在意大利有着很大的传统影响,首都罗马城内的梵帝冈则是世界罗马天主教的中心。

基督教在意大利的发展:基督教自公元1世纪产生后,它将罗马的习俗和思想与希腊的文化以及东方的神秘教融合在一起,发展很快,在世界上广为流传,2世纪中叶开始形成有组织的基督教会,在罗马帝国各地的影响不断扩大。

这种宗教吸引了许多人,因为它适应了人们的现实需要,它可以与崇拜太阳神之类的神秘教相匹适度。

人们相信自己被命运之神所驱使,他们要通过神的力量来摆脱命运的控制。

当时的罗马已成为基督教团体中心,教会由主教地长老管辖。

教徙的生活方式与当时文化大致相适应。

每个中小城镇也成立了教会,并产生了主教。

后来基督教又缓慢地扩展到村庄和乡间。

乡下小的教会依附于城镇的教会,大城市教会的权力越来越大。

最早的12个罗马主教是希腊人,维克托是第一个讲拉丁语的罗马主教。

宗教的发展和教会权力的增大,使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感到十分害怕。

罗马皇帝认为强大的基督教组织是危害国家的根子。

因此,从公元249年到公元312年,罗马皇帝对基督教进行了三次最惨重的迫害。

尽管三次镇压严重摧残了基督教。

各国领导人的宗教信仰

各国领导人的宗教信仰
2010-102010-10-28 26
同时,法国是一个拥 同时, 有穆斯林信徒、 有穆斯林信徒、犹太 教徒和佛教徒人数最 多的欧洲国家。 多的欧洲国家。伊斯 兰教是法国的第二大 宗教。 宗教。
2010-102010-10-28
27
德国的主要宗教信仰是 基督教。 基督教。全国大约有 5500多万人信奉两个教 5500多万人信奉两个教 派中的一个, 派中的一个, 其中约 2760万人信福音新教 2760万人信福音新教, 万人信福音新教, 2750万人信罗马天主教 2750万人信罗马天主教, 万人信罗马天主教, 还有一小部分人属于其 他的基督教团体。 他的基督教团体。 在现实生活中, 在现实生活中,教会可 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政 勃兰特以一种特殊的姿 党。 态表明, 态表明,只有承担起历
2010-102010-10-28
23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既是英国国教的礼拜堂,又是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既是英国国教的礼拜堂, 历代国王举行加冕典礼、 历代国王举行加冕典礼、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大 礼堂,还是一个国葬陵墓。 礼堂,还是一个国葬陵墓。
2010-102010-10-28 24
托尼· 托尼·布莱尔卸任 英国首相之后, 英国首相之后,正 式从新教圣公会改 宗罗马天主教, 宗罗马天主教,目 前担任(联合国、 前担任(联合国、 欧盟、 欧盟、美国和俄罗 斯)四方处理中东 问题的特使, 问题的特使,公务 之余, 之余,则到美国耶 鲁大学开讲宗教信 仰与全球化问题。 仰与全球化问题。
2010-102010-10-28 4
对于社会来说, 对于社会来说,宗教信 仰是凝聚社会成员、 仰是凝聚社会成员、增 强社会向心力和团结力 的强大精神武器, 的强大精神武器,使人 建立起有助于社会稳定 的道德观念。 的道德观念。没有一个 民族可以没有宗教信仰 可以长久屹立于大地上, 可以长久屹立于大地上, 只是各个民族对神的界 定不同罢了。 定不同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社会和文化
SOCIETE et CULTURE FRANÇAISE
法国宗教和节日
La Religion et la Fête de la France
La Republique Francaise
法国宗教
法国主要宗教是天主教,其次是基督新教、东正教、 伊斯兰教和犹太教。 基督教(天主教+新教):占总人口约83-88%。 东正教:有教徒约53万人。其中约30万在巴黎。 另外,法国有亚美尼亚正教徒约18万人。 伊斯兰教:占总人口约5-10%。(主要来自移民) 犹太教:占总人口约1%。 其他宗教如佛教或没有宗
葬礼
复活节的由来 在欧洲,复活节Paques乃仅次于圣诞节的大节庆,是最古老最有意
义的基督教与天主教的节日,顾名思义为要纪念基督的复活。因为古犹 太人是采用阴历,每年庆祝的复活节乃于春分(3月21日)月圆后的第 一个星期日,若月圆当天刚好是星期日,复活节则推迟一星期。因此, 复活节可能在阳历中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
圣灵降临节为复活节后第七个星期日,次日星期一放假。节 庆时间:耶稣升天节后的第10天。亦译“圣神降临日”,基 督教重大节日之一
每年的圣灵降临节正式开始时,每个家庭都会在这期间买一个或自己扎一 个枞树枝做的花环,上面插着的四支粗粗的蜡烛,并带有雪人、天使、圣 诞老人或彩球等装饰。在节前的第四个礼拜天,也就是第一个圣灵降临节 星期日,所有的家庭会点燃那四根蜡烛中的一支,在第二个星期日点燃第 二支,当四支蜡烛都点燃了的时候,圣诞节也就近在眼前了。在这期间, 很多家庭都会烤制圣诞小饼干,有巧克力的、有椰奶的、有水果夹心的、 有奶油杏仁的,各式各样,无法尽数。
鸡蛋、小兔子、鲜花……都是必不可少的复活节礼物。而且 法国人对于巧克力更是喜爱有加。83%的法国民众会每周 至少购买一次巧克力,平均每人每年要吃6.64公斤的巧克 力,巧克力消费水平在全球位列第五。位列第一和第二名的
分别是德国和英国,德国人和英国人平均每人每年吃掉的巧 克力分别是11.6公斤和9.77公斤。在法国,巧克力对于儿 童的吸引力更大,他们平均每人每天要吃掉11.9克的巧克 力,而这一数字在成年人当中仅为5.7克。而英国人平均每 人每年吃掉的巧克力分别是11.6公斤和9.77公斤。
耶稣升天节:是传统的宗教节日,也 是法国法定节假日之一。它定于每年 复活节后第五周的周四,也就是复活 节后四十天。 “升天节假期”是春季最重要的假期 之一。升天节预示着假期和夏季的到 来,法国的圣灵万物都要在这天庆祝 春天降临。
圣灵降临节(Pentecost),也称五旬节,是基督教节日,为 纪念耶稣复活后差遣圣灵降临而举行的庆祝节日。据《圣经》 说,耶稣在复活后第50天差遣“圣灵”降临;门徒领受圣 灵,开始布道。据此,教会规定每年复活节后第50天为 “圣灵降临节”。
圣母升天节: 天主教 于公历8月15日举 行 ,东正教于公历 8月27日或28日举 行 。这是关于圣母 玛利亚最古老、神 圣的节日。 圣母灵魂与肉身一 同升天为当信的教 义,是天主启示的 真理。此节日是圣 母众多庆节中最大 者。
圣母升天节的故事: 一天,天使长加百列从天上下来,告诉圣母玛利亚她很快 要被天国接纳,并赠予一根天堂的枣椰树枝,要她放在去 世时的床榻前。所有听说圣母即将离世的人聚集在一起, 悲痛地恳求圣母不要离开。圣母劝他们不要难过,因为她 将到主的宝座前,将见到自己的儿子,将更好地为所有人 祈祷,帮助并保佑他们。
据圣经记载,耶稣基督被其门徒犹大出卖,应犹太人要求被罗马乒 丁钉死在十字架上,临前并曾预言三日后必复活。果然在第三日,耶稣 复活了!按圣经的解释,耶稣基督乃道成肉身的圣子,来世上为要赎世 人的罪,成为世人的代罪羔羊,这也是为什么复活节据要如此重要的意 义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洗涤,复活节的宗教意义越趋被淡忘,今天在 法国,复活节俨然已被视为合家团聚的欢乐节庆之一。
至于彩蛋则最早出现在12世纪的德国。当时的蛋多被 涂为红色。基督徒则用彩蛋来象征“耶稣复活,走出石 墓”。因为蛋的原始象征为“春天-新生命的开始”。除 了鸡蛋,还有面包,象征耶稣是永恒的精神食粮。
耶稣升天节: 永远定于复活节星期日40天后的星期四。圣经中说:
“受难后,他通过许多证据向使徒们表明,他还活着。在40 天的时间内,他不断地出现在他们面前,向他们陈述上帝的天 国。”这段经历既出现在路加福音中,也出现在由路加撰写的 使徒故事里。使徒故事里说:在受难第三天,耶稣从死人堆中 复活,对他的弟子们说话后,他在他们的眼前升了起来,一朵 云载着他上升,直到离开弟子们的视野。
基督教发展简史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
公元4世纪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11世纪第一次分裂
天主教
16世纪的第二次分裂
东正教
天主教
新教
加尔文教 路德教 英国国教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面积仅有0.44平方 公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图为圣彼得大教堂
材料:
天主教神权统治的表现:社会生活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洗礼
婚礼
复活节兔子:复活节的象征, 作为多产动物的兔子,
象征了春天的复苏和新生命的诞生。兔子是爱神阿弗洛 狄特的宠物,也是日耳曼土地女神霍尔塔的持烛引路者。 因此,现在兔子是作为给孩子们送去复活节彩蛋的使者。 在传说中,这种生物带来装满彩蛋,糖果和玩具的篮子。 在复活节前的晚上来到孩子们的家中。兔子会把篮子里 的礼物藏在家里的某个地方并让孩子们寻找。
8月15日,圣母安详地躺在漂亮的床榻上,突然一道神光 出现,耶稣在天使的伴随下开到圣母身边说:“来吧我亲 近的人,来进入永恒生命的保存所吧!”圣母起身向耶稣 拜去,对他说自己已经准备好了。说完安然离开人世。
教约占4%。
等级森严的
人类生而俱来 教阶制度
世 佛教 界
基 原 的、洗脱不掉
督 教
罪 的“罪行”。
上帝 罗马教皇
三 大 宗 教
基督教
的 主

伊斯兰教
教 义
上帝派遣其独
救 生子耶稣基督 赎 降世为人做牺
红衣主教 大主教 主教
牲 拯救人类。
神父
信徒
“中世纪”也称中古,史学上通常指封建时代,即介于古代奴隶社会与近代资 本主义之间的时代。主要适用于欧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