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重点知识
预防医学知识点大一总结
预防医学知识点大一总结在大一学习预防医学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现将其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一、疾病预防与控制1. 疫苗接种:了解各类疫苗的基本原理和接种程序,掌握接种时间及适应症。
2. 个人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定期洗澡、保持住处通风、饮食卫生等。
3. 食品安全:了解常见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措施,学会正确存储、加工和烹饪食物。
二、环境与职业健康1. 空气污染防护:认识不同来源的空气污染物,了解空气质量指数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学会正确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
2. 水质安全:掌握水质检测方法,了解常见水污染的危害及处理办法,学会正确饮水。
3. 职业病防护:了解各类职业病的特点和防控措施,学会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具,提高对职业安全的重视。
三、健康教育与促进1. 健康生活方式:了解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的饮食结构和适量的运动对身体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心理健康: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学会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技巧,积极维护心理健康。
3. 性教育:了解性知识,学会正确避孕和预防性传播疾病,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
四、流行病学基础1. 流行病学概念与原理:了解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掌握流行病学基础知识。
2. 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能够设计和进行简单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五、环境卫生基础1. 细菌学与病毒学基础:了解细菌和病毒的基本特点,掌握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
2. 消毒与灭菌:了解不同情况下的消毒灭菌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
六、流行病学实践1. 疾病调查与监测:了解疾病调查和监测的流程和方法,能够分析和解读相关数据。
2. 疫情应急处置:掌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了解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执行。
以上仅是我大一学习预防医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预防医学是一门广泛而实用的学科,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有效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预防医学学知识点总结
预防医学学知识点总结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疫苗是一种含有微生物抗原的制剂,通过注射进入人体,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形成对该微生物的免疫保护。
疫苗接种可以帮助人体建立免疫力,从而减少感染特定传染病的风险。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常规儿童疫苗包括: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等。
除了儿童疫苗外,成人也需要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有关疫苗接种的时间表和接种方法,应当遵循当地卫生部门的推荐。
2.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向公众传达健康知识,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改善公众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营养、运动健身、心理压力管理、饮酒戒烟、艾滋病预防、儿童保健等。
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如医生诊疗过程中的健康宣教、社区健康讲座、健康教育书籍、健康网站等。
健康教育可以让公众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学习如何保持健康,减少疾病的风险。
3. 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指保持环境的清洁与卫生,预防环境污染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危害。
环境卫生包括空气环境、水环境和食品环境的卫生保护。
空气环境卫生包括减少大气污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等措施;水环境卫生包括保持水源清洁卫生、饮水卫生等;食品环境卫生包括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等。
环境卫生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影响,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可以减少某些疾病的传播。
4. 营养健康营养健康是指通过合理膳食,保持适当的体重和营养水平,预防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疾病。
合理的膳食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减少患病风险。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膳食指南,以指导公众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健康。
营养健康的重点内容包括:膳食搭配、饮食均衡、饮食习惯、食物安全等。
5.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生活、工作和社交的适应能力,以及对自身情绪、心理状况的控制能力。
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压力等已经成为全球健康的重要负担。
完整版)预防医学知识点
完整版)预防医学知识点1.健康促进是指协调人类环境的战略,通过促进人们维护和改善自身健康的全过程,规定了个体与社会对健康各自应担负的责任。
2.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过程,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3.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又称化学元素性地方病,是由于地球表面化学元素分布不均,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某些特异性疾病。
4.公害是由人为原因造成广泛的环境污染,而引起对居民健康的严重危害和生态破坏。
5.公害病是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
6.介水传染病是指机体通过饮用或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或者食用被该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也称为水性传染病。
7.地方性氟病是生活在高氟区的居民通过食物、饮水及空气等介质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发生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
8.碘缺乏病是指机体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因碘长期摄入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病症,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
9.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较慢,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10.条件氨基酸是指半胱氨酸和酪氨酸等可减少人体对某些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氨基酸。
11.非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自身可以合成并满足机体需要的其余九种氨基酸。
12.蛋白质生物价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用被机体利用的蛋白质量与消化吸收的食物蛋白质量的比值的100倍表示。
生物价越高,表明蛋白质被机体利用效率越高。
13.蛋白质互补作用是指混合食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蛋白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
14.必需脂肪酸EFA是指人体必须从食物中摄入,因为自身无法合成的脂肪酸。
目前认为n-6系列的亚油酸和n-3系列的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两种脂肪酸,前者可以在体内转变为花生四烯酸,后者可以在体内转变为20碳五稀酸EPA和22碳六烯酸DHA。
医学基础知识—第五节课——预防医学
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病因预防
临床前期 预防
临床预防
三级预防策略
I级预防 亦称病因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采取 的预防措施,使健康人免受致病因素的危害。
II级预防 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即在疾病的临 床前期及时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 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
III级预防 即临床预防,对已患病的病人采取 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 并发症,防止病残,使之早日康复。
预防级别 开始时间
I 级预防
发病前期 (无病期)
II 级预防
疾病早期 (先兆期)
III 级预 疾病后期(临床
防 期或康复期)
疾病的三级预防
对象
干预措施
目标
特定易感人群
健康促进、特别保护 减少或控制疾病发生 (疫苗等) (可降低发病率)
无明显临床症状的 早期病人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恢复健康降低病死率
(一)经呼吸道吸收
肺是呼吸道中主要的吸收器官,以肺泡吸收为主 • 主要吸收气体、小颗粒气溶胶和脂水分配系数较高
的物质 • 不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直接进入体循环而分布全
身 • 主要通过简单扩散方式吸收
(一)经呼吸道吸收
一般通过呼吸道途径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吸收快的是 气体、小颗粒气溶胶以及脂/水分配系数较高的物质。
少数毒物进入体内经过生物转化可致毒性增强,这种 现象称之为代谢活化。
化学物(低毒性) 中间产物(毒性) 产物(高毒)
明确诊断的病人 一切治疗和康复手段
尽量减少伤残, 提高生存质量
6
预防策略的实施原则
疾病类型不同,三级预防策略有所不同。 对于多数疾病,不论其病因是否明确,都应强调第一 级预防; 对于病因明确的传染病、职业性疾病、医源性疾病, 应积极实施第一级预防; 对于多因素的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 病、恶性肿瘤,在实施第一级预防的同时,还应兼顾 第二级预防和第三级预防; 对于病因和危险因素未明且难以察觉的疾病,在实施 第三级预防的同时,应积极研究早期检测的方法和技 术。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致力于预防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传播以及促进人群的健康。
这门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到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学等应用学科,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保护和增进人类的健康。
一、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它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控制策略。
通过对疾病的发生频率、时间、地点和人群特征的分析,流行病学可以揭示疾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流行病学专家通过对病例的追踪、调查和分析,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感染人群的特征以及疫情的发展趋势,从而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如社交距离、佩戴口罩、大规模检测和隔离等。
二、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学是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医疗卫生领域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它为预防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通过卫生统计学,我们可以对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进行疾病的预测和预警。
例如,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找出与高血压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三、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提出预防环境有害因素对健康影响的措施。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物理因素(如噪声、辐射)和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都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环境卫生学通过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的监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保护人群免受环境污染的危害。
四、职业卫生学职业卫生学是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人群健康关系的学科。
它旨在识别和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在各种工作场所中,劳动者可能会接触到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有害因素,如粉尘、噪声、高温、有毒气体等。
预防医学重点知识
预防医学整理重点知识1.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病因并制定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的对策和措施的综合性学科。
2.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中得出得对医学本质的概括和对医学的总的看法。
3.健康health: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
4.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为了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依据预防医学原理采取的一系列防治疾病社会活动。
5.初级卫生保健PHC primary health care: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能负担得起的卫生保健服务。
6.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促进人们维护和改善自身健康的全过程,是一种协调人类和环境的战略,他规定了个体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应担负的责任。
7.环境environment:围绕人类的空间及其包含的各种因素,为人类生存提供空气、水和食物等必须条件,这些因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8.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围绕人类的周围,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一切自然形成物质和能量的总体。
9.原生环境primitive environment:天然形成的未收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或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
10.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交往等活动的影响,使天然形成环境条件发生了改变的自然环境。
11.生态系统ecosystem: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
12.生态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种群和数量以及个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
预防医学知识点笔记整理
预防医学知识点笔记整理预防医学是一门致力于通过预防措施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从疫苗接种到健康教育,从环境卫生到营养健康。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整理一些预防医学的知识点,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
一、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医学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疫苗是通过引入病原体的部分或者死去的病原体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一种方法。
通过接种疫苗,人体可以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在接触到真正的病原体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常见的疫苗包括百日咳疫苗、麻疹疫苗等。
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预防医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向公众传递正确的健康知识,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比如,在感冒季节,提醒大家勤洗手、避免拥挤场所,可以有效减少感染风险。
此外,健康教育还包括饮食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三、环境卫生环境卫生对于预防疾病同样至关重要。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可以降低病原体的传播和滋生的机会。
比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保持食物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等。
另外,环境卫生也涉及到垃圾处理、水源保护等方面的工作,这些都是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
四、营养健康饮食习惯对于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预防医学强调均衡膳食,提倡多样化的健康饮食。
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对于身体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钙有助于骨骼健康。
此外,预防医学也呼吁减少糖分和脂肪的摄入,以预防肥胖和相关疾病。
五、早期筛查早期筛查是预防医学中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对特定人群进行定期的体检和检查,可以在疾病发展的初期就进行干预,从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常见的早期筛查项目包括乳腺癌筛查、宫颈癌筛查等。
早期筛查的目的是尽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争取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预防医学的目标是实现“疾病的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通过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以上是我对预防医学知识点的一些整理,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预防医学重点知识点复习
★预防医学的模式:环境-人群-健康★健康: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预防医学的特点:1.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群体;主要是着眼于健康人和无症状的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2.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更侧重于人群的健康和疾病与环境的关系;3.采取预防对策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4.重视与临床医学相结合;将疾病预防的理念、措施整合于临床治疗中★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病因学预防:防止疾病发生;降低发病率;促进健康宏观的根本性措施:针对疾病危险性的增加;建立健全社会、经济、文化等措施机体措施: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婚前检查、孕妇和儿童保健、慎用医疗措施和药品环境措施: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第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疾病发展;降低病死率;保护健康.传染病应做到“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及时治疗;防止病情恶化.防止病残及康复;提高生存率;恢复健康.1、环境污染:由于人类活动使有害的物质或因素进入环境..造成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引起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发展的现象..2、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迁移;自净;转化由污染源排放后;直接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化学反应后;转化形成的称为二次污染物..3、生物富集:又称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种浓度较低的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并逐渐积累;使生物体内该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作用过程..5、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特点:广泛性;长期性;复杂性;多样性..6、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急性危害:由于短时间内大量污染物接触所引起;通常其损害表现迅速;剧烈;呈明显中毒症状;疾病爆发;甚至死亡光化学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慢性危害:无机汞转化为甲基汞在水中富集水俣病..镉通过稻米;饮水在体内聚集—痛痛病远期危害:致突变作用可遗传变异;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胚胎胎儿;免疫毒性作用间接危害: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7、影响环境污染物健康危害程度的因素:污染物的因素:污染物的理化特性;污染物的作用剂量剂量-效应关系、剂量-反应关系;污染物的作用时间机体因素:健康和生理状况;遗传因素;营养条件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多种环境的联合效应:协同作用、相加作用、拮抗作用、独立作用、增强作用8、紫外线:C段UV-C:波长200-275nm;也称为短波紫外线..杀菌作用B段UV-B:波长275-320nm;抗佝偻病作用、红斑作用、免疫增强作用A段UV-A:波长320-400nm;色素沉着作用红外线:波长〉760nm;红外线的生物学基础是热效应促进新陈代谢和细胞增生;并具有抗镇消炎作用★过量紫外线的危害1.紫外线眼伤:长波紫外线穿透角膜;被晶状体吸收;而导致晶状体蛋白质氧化;引起紫外线白内障;结膜炎和角膜炎;雪盲日光眼炎2.紫外线皮肤伤:光照性皮炎;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癌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直接危害间接危害直接危害:急性中毒由烟雾事件和生产事故引起..1烟雾事件又可分为煤烟型烟雾事件和光化学烟雾事件.. 煤烟型烟雾事件主要污染物为SO2和烟尘;典型例子是1952年12月发生的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 光化学烟雾事件主要污染物是汽车尾气中NOX和烃类污染物在强烈日光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氧化剂;典型例子是1943年至1955年在美国洛杉矶多次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2生产事故典型例子是1984年12月3日发生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慢性中毒、炎症空气中SO2、NO2、硫酸雾、硝酸雾、烟尘等污染物;直接长期刺激眼及呼吸道粘膜;引起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致癌作用空气中的砷、苯并芘BaP引起变态反应如四日市哮喘事件降低机体免疫力在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唾液溶菌酶和SIgA的含量均明显下降间接危害产生温室效应温室气体主要有:CO2、CH4、N2O、CFCs、O3形成酸雨 SO2;NO X破坏臭氧层①氯氟烃化合物CFCs ②溴氟烷烃类哈龙类:用于灭火剂等..③氮氧化物:平流层内超音速飞机排放..大气中几种常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选择(1)二氧化硫①SO2+H2SO4刺激眼鼻咽粘膜;酸雨来源②SO2+2P :变态反应原;引起支气管哮喘③SO2+BaP:促癌作用大于单独作用(2)氮氧化物肺气肿、肺纤维化、肺水肿、组织缺氧颗粒物、铅、多环芳烃介水传染病通过饮用水或接触病原体污染的水体而传播的疾病介水传染病流行原因:水源污染后未净化和消毒处理后饮用水重新被污染★介水传染病流行的特点:①出现暴发流行发病集中在潜伏期内②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饮水史相同同一水源③污染处理、净化和消毒后;迅速控制★饮用水的卫生要求保证流行病学上的安全化学性状良好;不含任何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有益无害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水量充足;使用方便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1室外来源⑴室外空气:大气污染⑵住宅建筑物材料:地基和建筑物⑶人为带入室内:室外或工作环境⑷相邻住宅污染:排烟道⑸生活用水污染:淋浴器、空气加湿器2)室内来源⑴室内燃烧或加热:SO2、NOx、CO、烃类、颗粒物以及烹调油烟等..⑵室内人的活动:烟草烟气、飞沫等..⑶室内建筑装饰材料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挥发性有机物、放射性污染物等..⑷室内生物性污染:军团菌、真菌和尘螨等..⑸家用电器:电磁辐射、静电等..常见室内空气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选择1.CO2.甲醛最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源危害:①引起变态反应;②致突变性和促癌作用:鼻咽癌;③高浓度甲醛影响肝脏和神经系统;④慢性呼吸道疾病3.总挥发性有机物:粘膜刺激作用和过敏作用4.氡:肺癌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引起的健康损害:职业病、职业性多发病和工伤职业病:劳动者在工作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超过机体的代谢限度;造成的损害机体不能恢复;从而导致一系列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职业病的特点:1.职业病的病因明确;2.有明确的剂量-反应或效应关系;3.群发现象4.多大多数情况下;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预后良好;5.无特效疗法;应提前预防;以第一、二级预防为主★职业病的诊断原则①职业史:职业接触史是职业病诊断的首要条件②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为支持诊断寻求佐证③临床表现:特别要了解症状发生与接触有害因素之间的时序关系④实验室检查:接触性生物标志和效应性生物标志噪声: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噪声对人体的危害:1.暂时性听阈位移TTS1听觉适应:短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的敏感性下降;听阈提高10~15dB ;离开噪音环境数分钟之内即可恢复正常2听觉疲劳:较长时间停留在强烈噪声环境中;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15~30dB ;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可恢复2.永久性听阈位移PTS接触噪声时间继续延长;前一次的听力变化尚未完全恢复又继续接触;听觉疲劳逐渐加重;听力改变不能完全恢复局部振动可引起:手臂振动病;属我国法定职业病;它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该病可引起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其典型表现为振动性白指VWF;又称职业性雷诺现象..铅一影响铅毒性的因素1.在体液中的溶解度;2.铅的分散度:颗粒小;分散度大;毒性大铅蒸汽>铅烟>铅尘二毒作用机理主要途径:呼吸道以粉尘、烟;少量消化道;四乙基铅易经皮肤吸收1. 影响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直接损伤周围神经2. 抑制巯基酶的活性;抑制氧化磷酸化;影响能量的产生以及抑制三磷酸腺苷而影响细胞膜的运输功能;干扰机体正常代谢3. 损害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导致血管痉挛..铅对血液系统的主要损害是干扰卟啉代谢;影响血红素合成;亦是铅中毒早期的主要改变..临床表现1. 神经系统①神经衰弱综合症②周围神经炎感觉型:肢端麻木、手套样感觉;运动型:伸肌无力、腕下垂;混合型③铅中毒性脑病:表情淡漠;癫痫样发作、麻痹性痴呆2. 消化系统:口有金属味纳差、恶心、腹胀、腹隐痛、腹泻或便秘中度:腹隐痛、腹绞痛齿龈边缘“铅线”3. 血液系统 1血红蛋白合成受抑:CP-U和点彩红细胞↑2低色素性正常细胞型贫血诊断及处理原则依据职业史、生产环境的劳动卫生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排除非职业性疾病;按照我国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标准GBZ37-2002进行诊断治疗1.驱铅治疗首选药物为依地酸二钠钙2.对症治疗铅绞痛发作时;可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脉注射3.一般治疗汞吸收:金属汞蒸气呼吸道进入人体..汞蒸气具有脂溶性;可迅速弥散;透过肺泡壁吸收;吸收率可达70%以上..无机汞化合物粉尘或烟雾—经呼吸道吸入有机汞— 90%由肠道吸收毒作用机制肾脏中汞可与多种蛋白结合;特别是与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结合成汞硫蛋白;贮存于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金属硫蛋白对汞在体内的解毒、蓄积及保护肾脏起一定作用;而其耗尽时;汞即可对肾脏产生毒害;尿排泄量也随之降低1.金属汞在血中氧化为Hg2+ ;与血浆蛋白、Hb结合;造成肾脏损害2.与含巯基的活性物质结合;形成含汞的硫醇盐;影响机体多种代谢3.与某些蛋白结合形成抗原;损害肾脏4.金属汞可透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临床表现1.慢性中毒1开始为易兴奋症激动、不安、烦躁、发怒等;或呈抑郁状态2震颤:早期为眼睑、舌、手指;后发展为上下肢..非对称性的无节律的细微震颤;后发展为粗大的意向性震颤;影响精细活动3口腔炎:口腔炎症;齿龈有暗蓝色“汞线” ;为硫化汞形成的色素沉着2. 有机汞中毒1神经精神症状:早期为神经衰弱综合征;严重者可出现神志障碍、谵妄、昏迷2小脑受损:笨拙踉跄步态、书写困难等共济失调现象3颅神经受损:向心性视野缩小;听力减退3. 急性中毒1吸入高浓度汞蒸气或摄入可溶性汞盐2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口腔炎和胃肠道症状;继之出现化学性肺炎、肾衰等症状3肾损伤表现为开始时多尿;继之出现蛋白尿;少尿及肾衰恢复后可能出现类似慢性中毒神经系统症状诊断及处理原则根据职业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及临床表现;并排除其它非职业性疾病;按照国家颁布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若怀疑有慢性中毒但尿汞不高者;可进行驱汞试验以帮助诊断治疗驱汞治疗对症治疗经口中毒的治疗急性中毒的治疗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1局部作用2全身作用3变态反应4致癌作用尘肺的概念与分类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是危害粉尘作业工人健康的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疾病..其特征是肺内有粉尘阻留并有胶原型纤维增生的肺组织反应;肺泡结构永久性破坏1. 硅沉着病2. 硅酸盐肺3. 炭肺尘埃沉着病4. 混合性肺尘埃沉着病5. 其他肺尘埃沉着病矽肺:由于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含有游离型二氧化硅的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发病情况: 1速发型矽肺 2晚发性矽肺2.病理变化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矽结节是矽肺的特征性发病机制发病机理大致包括两个步骤: 1.尘细胞的死亡 2.胶原纤维增生及矽结节形成影响硅沉着病发病的因素:矽尘的浓度;游离型二氧化硅的含量;粉尘的分散度;接触矽尘的工龄等;个体因素年龄;健康营养状况;个人卫生状况游离型二氧化硅的年平均浓度为1.26-5.30mg/m3.1.营养 nutrition: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营养素 nutrient: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称为营养素;是指通过食物获取并能在人体内被利用;具有提供能量、构成机体成分和调节生理功能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其他生物活性物质..2.蛋白质营养学评价: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氮平衡3.氨基酸模式:某种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构成比例..4.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限制氨基酸.. 植物性蛋白往往相对缺少赖氨酸谷类、蛋氨酸豆类、苏氨酸和色氨酸..5.蛋白质互补作用:为了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而达到以多补少的目的;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叫蛋白质互补作用6.必须氨基酸: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必需由每天的食物来提供才能满足机体生理功能的氨基酸..7.必需脂肪酸EFA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脂肪酸..种类:亚油酸C18:2;n-6-亚麻酸C18:3;n-38.蛋白质的利用率:表示蛋白质在体内被吸收利用的程度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比值..①生物价②蛋白质净利用率③蛋白质功效比值④氨基酸比值9.脂质的营养评价:①必需氨基酸含量②脂肪的消化率③含脂溶性维生素量10.糖的生理功能:①供给能量②节约蛋白质③维持血糖浓度;保证重要组织能量供给和正常生命活动④维持脂质正常代谢⑤保肝解毒⑥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11.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①通便防癌②降低血清胆固醇③降低餐后血糖④吸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12.人体对热能的需要:基础代谢;各种活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生长发育和特殊生理需要影响铁吸收的因素①促进铁吸收的因素:还原性物质及含巯基蛋白质;乳清蛋白;胃内酸度;维生素C;维生素B2;肉因子②铁吸收的不利因素:植酸、磷酸、草酸过多可妨碍铁吸收;锌和铁盐同时服用也有降低人体对铁的吸收;胃酸缺乏可影响铁吸收;脂肪消化不良导致脂肪痢也减少铁吸收铁吸收率还受人体需要的控制;生理状态如妊娠和生长期可刺激机体增加铁的吸收;机体缺乏时铁吸收增加;如正常成人食物中的铁仅5%-15%被吸收;而缺铁者的吸收率可高达50%..维生素A1维生素A的功能:①保护正常的视觉功能;②促进生长及骨骼发育;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④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生长与分化;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⑤抗肿瘤、抗氧化作用2维生素A缺乏症:①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及干眼病:角膜干燥、发炎、软化、溃疡、角质化;角膜损伤严重可导致失明..②粘膜、上皮改变:表现皮肤粗糙、干燥、磷状等角化;臂、腿、肩、下腹部尤为明显;粘膜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特别是老人、儿童易引起呼吸道炎症;严重时可引起死亡..③生长发育受阻: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主要影响骨骼、牙齿的发育..④味觉、嗅觉下降;食欲减退..3临床表现:眼结膜毕脱氏斑Bitot’s spots;其为脱落细胞的白色泡沫状聚集物;是正常结膜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被角化细胞取代的结果干眼病:结膜干燥;有毕脱氏斑;角膜软化穿孔而致失明等4维生素A的食物来源:视黄醇:肝脏、鱼肝油、鱼卵、全乳和奶油、蛋黄等..胡萝卜素:黄色、绿色蔬菜胡萝卜、菠菜、豌豆苗、韭菜、青椒等和某些水果杏、芒果等..维生素D1维生素D生理功能:①促进肾小管钙、磷吸收;②调节钙、磷代谢;③促使骨髓及牙齿硬化..④调节基因转录作用⑤调节内分泌系统血钙平衡2维生素D缺乏症:①手足痉挛症②佝偻病③骨质软化症④骨质疏松症3食物来源:①经常晒太阳是人体廉价获得充足有效的维生素D3的最好来源;②膳食中主要存在海水鱼如沙丁鱼、肝、蛋等动物性食品及鱼肝油制剂中..人奶和牛奶是维生素D较差的来源;③鱼肝油中维生素D含量最丰富;其次是蛋黄、肝、鱼等..40.维生素B1硫胺素1生理功能:①构成脱羧辅酶;②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③促进乙酰胆碱合成和维持神经、消化、肌肉、循环的正常功能..2缺乏症:①干性脚气病以周围神经炎为主要症状;②湿性脚气病以循环系统症状为主的脚气病;③混合型脚气病即急性暴发性脚气病既有神经炎;又有心力衰竭和水肿;④婴儿脚气病多发生于出生2-5月的婴儿;以心血管症状为主;早期表现食欲不振、心跳快、气促、水肿、烦躁不安;晚期表现心力衰竭症状;易被误诊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3缺乏原因: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机体吸收或利用障碍4食物来源:谷物是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蛋类、瘦猪肉也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谷物过分精制加工、食物过分用水洗、烹调时弃汤、加碱、高温等均可使维生素B1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RNI;成年男性为1.4mg/d;女性为1.3mg/d.. 41.维生素B2 核黄素缺乏原因:摄入不足和酗酒是核黄素缺乏的最主要原因..引起代谢障碍和皮肤粘膜的炎症;包括口腔和生殖器的炎症..①眼部症状:睑缘炎;角膜血管增生;羞明;视力疲劳;夜间视力降低等..②生殖:也可引起生长受阻、生殖力下降..受孕早期缺核黄素;可能出现唇裂、白内障等先天畸形现象等..③长期缺乏还可导致儿童生长迟缓;轻中度缺铁性贫血..④口角炎:口角湿白及裂开、糜烂及湿白斑;⑤唇炎:多见于下唇红肿、干燥、皲裂⑥舌炎:舌肿胀;疼痛呈青紫色、出现裂纹皱摺等;口、舌部症状表现为地图舌及口腔黏膜溃疡常伴有疼痛和烧灼感..⑦脂溢性皮炎;多见于鼻翼两侧、眉间、下颌等皮脂分泌旺盛部位处;患处轻度红肿;覆盖黄色脂荚..口腔生殖综合征orogenital sundrome烟酸缺乏症:缺乏时发生癞皮病典型症状为“三D症状”1 dermatitis皮炎 2 diarrhea腹泻3 demental痴呆.. 皮炎多呈对称性;分布于身体暴露和易受摩擦部位临床表现多样化;有红肿、水泡、粗糙、脱屑、角化过度、色素沉着等食物来源:烟酸在食物中分布较为广泛;豆类、粮食、肝、肾、瘦肉、鱼、酵母中含量较多..在发生癞皮病的地区可推广种植含色氨酸多的新品种玉米;或在玉米面中加碱使其中结合型烟酸释放出来以利吸收..每日推荐摄入量:成人按每日4.2MJ热能计算;约为14mg/d..★食源性疾病:又称食源性疾患;凡是通过摄食致病因素所致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食物中毒: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食品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的特点:1. 发病与食物有关;2. 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暴发性;3. 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似;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细菌性食物中毒定义:1.因摄入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2.全年皆可发生;但夏秋季发生较多;3.主要为动物性食物;如肉、鱼、奶、蛋类;其次为植物性食物;如剩饭、糯米凉糕4.中毒原因:感染型食物中毒为大量活菌侵犯肠粘膜引起胃肠炎症状、毒素型食物中毒为细菌产生外毒素经肠道吸收;5.集体突然爆发;发病率较高;特别是抵抗力较弱者;症状较重;病死率较低除肉毒;如及时抢救;病程短;恢复快;预后较好★流行病食物中毒诊断原则和预防措施1.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中毒发生季节、中毒食品、好发人群;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2.预防措施:①防止食品污染②控制细菌繁殖和毒素生成③加热灭病原体和破坏毒素④对食品从业人员定期检查★传染病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不能在外界长期存在或繁殖;它必须在宿主体内寄生、繁殖..传染源有人和动物两大类..★传染病的基本特点:1病原体2传染性3流行特点①流行性②地方性③季节性4免疫性①再感染②重复感染③复发④再燃潜伏期:指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①根据潜伏期判断患者感染的时间;用于追踪传染源;查找传播途径②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③确定免疫接种时间④评价预防措施效果⑤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传染病的病程: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传染性最强;恢复期传播途径:1.水平传播:1经空气传播:特点:①传播广泛、发病率高②冬春季高发③少年儿童常见④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增多⑤居住拥挤和人口密度大繁荣地区易发(2)经水传播:饮用水污染和疫水接触传播;特征:①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史或有疫水接触史②除哺乳婴儿外;发病无年龄、性别差异;饮用生水者发病较多;③水源经常受到污染时;病例终年不断;加强疫水处理和个人防护可控制病例的发生;发病常有季节性、地区性和职业性④停用污染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3)经食物传播:特征:①病人有摄入某一食物史;未摄入该食物者不发病;②病人潜伏期短;多发生在夏秋季节③如系一次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当停止供应污染食物后;暴发即可平息(4)经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一般呈散发性;流行过程缓慢;无明显的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病;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卫生条件差地区的人易发病..加强传染源管理;严格消毒制度;注意个人卫生;可减少疾病的发生(5)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6)经土壤传播(7)医源性传播2.垂直传播:经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分娩时传播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1.新生儿的增加;2.易感人口的迁入;3.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4.免疫人口的死亡地方病: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发生或流行的疾病;或者在某些地区相对稳定;常常发生并且无需从外地输入传染源的疾病地方病按其病因分为三类:地球化学性地方病;自然疫源性地方病;特定产生生活方式有关的地方病地方病的流行特征:★特点:。
预防医学重点知识点整理复习
预防医学重点知识点整理复习预防医学是指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科学和实践,它包括公共卫生、临床预防医学、家庭、社区和个人预防医学等。
作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预防医学的理论和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针对预防医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复习,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目前已经有许多种疫苗被广泛应用于疾病防治,如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
接种疫苗可以大大降低患病风险,避免疫苗可预防的疾病的传播,同时还可以保护未接种疫苗的人群。
2.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在生活中促进健康和防止疾病的传播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宣传健康信息,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培养健康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尤其是在学校中应该加强对健康知识的教育,同时还要针对不同阶段的人群,分别进行相应的健康宣传和教育。
3. 饮食与营养饮食与营养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关于饮食与营养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包括:合理膳食,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适量摄取蛋白质和脂肪,限制糖、盐和酒精的摄入量,多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此外,在不同的人群和情况下,饮食和营养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根据个体情况做出合理的饮食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4. 运动与锻炼适量的运动和锻炼有助于强身健体,改善身体状态和降低患病风险。
例如,每天进行适当的锻炼和运动有助于强化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此外,还可以帮助减轻心理压力和改善心情。
然而,在进行锻炼和运动时,要根据个人身体条件,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不要过度运动或者运动过程中出现疼痛或其他异常反应。
5. 家庭和环境卫生生活环境和家庭卫生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家庭和环境卫生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洗手、消毒、通风等,适时清洁房间和家具,注意食物的安全与卫生,杜绝害虫和害兽的滋生,减少垃圾的产生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同时还可以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预防医学知识点总结
预防医学知识点总结预防医学是一门以预防疾病为目的的医学科学。
在现代医学中,预防医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重要性不断突显。
预防医学涉及许多知识点,下面本文将对预防医学知识点进行总结,以期在预防疾病方面为大家提供帮助。
1、避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容易使人胃肠负担过重,引发肠胃功能紊乱或消化不良等疾病。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预防暴饮暴食疾病:a. 注意饮食,合理安排饭量,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品。
b. 食物种类要合理搭配,每日三餐要规律。
c. 饮食要多样化,控制单一饮食,不可过多食用糖分、高脂肪或高盐食品。
d. 饮食时要咀嚼充分,较深入明知的呼吸有助于消化。
2、保持良好的睡眠作为人体生物钟的重要一环,睡眠对健康至关重要,睡眠不好,不仅会影响人体免疫力,而且长期累积会导致多种慢性病。
a. 定时睡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b. 睡眠时控制嘈杂、光线较弱,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c. 睡眠前要放松身心,不宜进行过剩的脑力或体力劳动。
d. 暴饮暴食、过度消费香烟、饮酒等行为都会影响睡眠。
3、坚持体育锻炼适当的运动有益于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提高免疫力,但运动不当也可能会造成损害。
a. 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游泳、跑步、瑜伽、健身等。
b. 要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并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适量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c. 可以通过骑车、步行等方式进行日常身体运动。
d. 运动时应注意防晒,避免出现肌肤伤害。
同时,还需要注意睡眠和饮食。
4、控制饮酒合适的饮酒可以带来放松、提神等益处,但过度饮酒会导致多种疾病。
a. 适量饮酒,男性不超过两杯酒,女性不超过一杯酒。
b. 合理分配饮酒的时间,尽量避免空腹饮酒。
c. 合理搭配食物,避免与某些药物一起饮酒,减少不必要的危害。
d. 在饮酒时,要控制饮酒的量大小,避免引发酒后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
5、保持心情舒畅情绪对人体免疫力的影响很大。
一些不良的情绪如愤怒、抑郁等,会使人的身体处于一种持续的应激状态,导致各种疾病发作。
预防医学重点知识概括总结
预防医学重点知识概括总结1、预防医学的概念及特点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与早逝。
特点是(1)工作对象是个体和及确定的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2)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重点研究健康影响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预防的有效手段和效益;(3)采取的对策既又针对个体预防疾病的干预,更重视保障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社会性措施。
2、预防医学的学科体系: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环境卫生科学医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健康教育、促进)卫生政策与管理(营养学,食品卫生学)。
3、健康决定因素:社会经济环境、物质环境、个人因素、卫生服务。
4、三级预防策略的概念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健康决定因素的特点,把预防策略按等级分类,称为三级预防策略。
5、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包括针对健康个体的措施和针对整个公众的社会措施。
6、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7、第三级预防:对已患某些疾病的人,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主要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8、三级预防的落实,根据干预对象是群体或个体,分为社区预防服务和临床预防服务。
社区预防服务以社区为范围,以群体为对象开展预防工作。
临床预防服务以个体为对象实施对个体的预防干预措施。
社区预防服务实施的主体是公共卫生人员。
临床预防服务则是临床医务人员。
9、临床预防服务概念:在临床场所由专业人员指导的预防服务。
内容:求医者的健康咨询、筛检(定期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胆固醇测定、视敏度筛检、听力测试)和化学预防(孕妇补充叶酸、预防卒中服阿司匹林)。
10、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在临床工作中从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有关个体的危险因素信息,为下一步对危险因素的个体化干预提供依据11、健康维护计划的内容根据危险因素的评估及患者的性别、年龄的信息,确定干预措施,包括健康咨询、健康筛检、免疫接种和化学预防。
预防医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预防医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预防医学知识点整理一、绪论1、预防医学的定义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三大模块之一,研究外界各种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合理利用有利因素,消除不良因素,以提高人群健康为目的的学科。
预防医学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互渗透、相互利用,联系紧密。
前者针对群体,后者针对个体。
2、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健康必须具有完整的体魄,用现代仪器检测无病,有良好的心态,较高的工作效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急能力。
3、健康的资源健康的资源包括和平、适当的经济资源、食物和住所、稳定的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资源的应用。
4、健康决定因素健康决定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
5、医学模式的定义医学模式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科技水平条件下,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看法。
核心是医学观。
医学模式的发展阶段包括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社会生态学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对临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医学研究、临床治疗、临床康复和疾病预防方面。
6、健康问题的群体现象临床工作者遇到的是一个个病人,但一个病人是个体,个体多了达到一定数量就是群体。
多个病人或一类疾病,所有病人(或某些健康问题的健康人)构成的群体具有一些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征,称为健康问题的群体现象,或称为健康问题的分布。
7、健康问题健康问题是指个体所表现出的非健康状态,具体的说就是疾病、伤害、亚健康状态或健康缺陷等。
8、疾病疾病是指个体表现出能够被患者个人感知或他人观察、测量到的异常状态,简单的说,就是身体功能不正常状态。
9、疾病的特点疾病的特点包括临床性和个体性。
10、健康疾病连续带健康疾病连续带对个体来说是一个人从健康——疾病——健康的过程,对群体来说是发病的低水平——发病的高水平——发病的低水平的过程。
从健康到疾病可以认为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称其为健康疾病连续带(HDC)。
预防医学知识点归纳
预防医学知识点归纳预防医学是一门涉及人类健康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通过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预防医学包括许多知识点,下面将归纳其中一些重要的内容。
一、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接种疫苗,人体可以产生免疫力来防御病原体的侵袭。
常见的疫苗包括麻疹、流感、肺炎等,它们可以有效降低相应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疫苗接种是预防医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公共卫生的关键措施。
二、健康饮食饮食是人类维持健康的基础,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许多慢性疾病。
如,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预防便秘和结肠癌等。
此外,适当的膳食结构和均衡的营养摄入可以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提高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三、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定期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强度,提高身体的耐力和灵活性。
适当的体育锻炼还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和血脂,预防肥胖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无论是有氧运动还是力量训练,体育锻炼都应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预防医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压力等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在于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适时寻求帮助,缓解压力,并培养健康的心理行为习惯。
同时,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生活方式也对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环境健康环境污染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预防环境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净化空气、保障饮水安全、加强废弃物治理、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等。
此外,遵守环境卫生规范,加强环境检测和监测,也是预防环境疾病的重要手段。
预防医学知识点的归纳不仅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原理,更是为了我们能够根据这些知识来预防疾病,保护自己的健康。
预防医学的核心是预防,而不是治疗。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注重预防,从小事做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长期坚持,才能从源头上降低疾病的风险,提高我们的整体健康水平。
预防医学知识点重点
预防医学知识点重点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致力于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在预防医学领域,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
本文将重点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使得人体生成特定的抗体,从而抵抗特定的病原体。
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许多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流感等。
接种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免疫记忆,使得人体在遇到相同的病原体时,能够快速而有效地进行免疫反应。
因此,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2. 卫生教育卫生教育是预防医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卫生教育通过向公众普及健康知识,提高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重视和认知,以及正确的卫生行为。
卫生教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高人们的卫生素养,减少疾病的发生。
同时,卫生教育还能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的饮食、适量的锻炼、良好的睡眠等。
通过卫生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3. 疾病筛查疾病筛查是预防医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疾病筛查通过对人群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以及特定风险人群的筛查,早期发现并干预潜在的疾病风险。
疾病筛查可以帮助发现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乳腺癌等,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干预措施,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及早发现和处理,疾病筛查可以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4. 环境健康环境健康在预防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环境健康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安全、食品安全、室内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良好的环境健康是人们健康的基础。
环境污染和不良的环境条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预防医学通过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障人们的环境健康。
5. 遗传咨询遗传咨询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遗传咨询,可以了解遗传性疾病的风险和传播途径,帮助人们做出科学的生育决策,降低患病的风险。
预防医学知识点考点重点归纳整理总结
预防医学重点绪论1.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2.预防医学特点:①对象包括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②研究方法注重宏观和微观相结合③采取的对策更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预防医学的内容…3.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4.健康的组成:①身体②心理:智力,情绪,精神③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健康的作用…5.健康决定因素①社会经济环境②物质环境③个人因素④卫生服务健康生态学模型疾病自然史6.三级预防①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是通过采取措施消除治病因素对机体的危害的影响或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②第二级预防,三早,临床前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传染病,五早,早报告,早隔离。
③第三级预防,采取及时有效治疗措施,终止疾病的发展,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
7.高危人群的预防策略:是指对疾病高危险的个体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来降低其将来发病的风险。
优点:重点关注病因链的近端,干预针对性强和效果明显。
全人群的预防策略:是指针对影响整个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尤其是病因链远端的因素进行干预降低整个人群疾病的风险。
优点:使整个人群受益。
第二章流行病学概念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①研究对象是人群,②关注的事件包括疾病与健康状况,③主要研究内容和流行病学研究的三个阶段(怎么分布,什么因素,策略和措施),④研究和实践的目的是防治,促进健康。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3.观察法:就是不对研究对象施加任何干预或实验措施,观察人群在自然状况下疾病,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分布情况。
包括描述法和分析法。
4.实验法:对研究对象有所介入或干预,并前瞻性地观察介入手段或措施效应。
数理法…5.发病率:指在一定期间内(一年),特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
预防医学知识点
预防医学知识点一、概述预防医学是一门致力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的促进的学科,主要侧重于通过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预防医学的核心内容包括疫苗接种、健康教育、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营养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预防医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二、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疫苗是通过注射或口服给予人体的一种生物制品,它能够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抗体,有效地预防感染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疫苗接种包括百白破、麻疹、流感等。
疫苗接种的时间表和接种方法,需根据具体的疫苗种类和个人情况来确定。
三、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预防医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通过健康教育,人们可以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掌握正确的保健技巧和行为方式,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饮食健康、运动保健、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健康教育还强调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四、个人卫生个人卫生是预防医学中重要的一环。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包括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使用清洁无菌的餐具等。
此外,正确使用卫生纸、刷牙等也是个人卫生的必要措施。
通过坚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防止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传播,降低感染的风险。
五、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优良的环境卫生条件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环境卫生包括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两个方面。
室内环境应保持通风干净,避免积水和滋生蚊虫等有害生物。
室外环境应注意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和空气质量等问题。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有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肠道传染病等。
六、营养合理的营养摄入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均衡的饮食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人们应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身体状况,科学搭配饮食,避免营养过剩或不足引发的健康问题。
预防医学知识点
预防医学知识点预防医学是一门致力于探索疾病发生机制、预防方法和干预措施的学科。
它的目标是通过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一些重要的预防医学知识点,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如何维护自己的健康。
1. 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通过接种疫苗,我们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特异性抗体,以达到预防病原体侵入的目的。
常见的疫苗包括麻疹、流感、白喉、脊灰等。
定期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2. 卫生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疾病传播的关键。
保持手部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过公共场所、动物或垃圾后,是预防感染的基本举措。
此外,正确的饮食与营养平衡,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以及定期体检也是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重要因素。
3. 社区疾病控制社区疾病控制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环境卫生的改善、疾病监测与预警、传染病的早期筛查与报告、个体隔离与检疫等措施,都是有效预防疾病蔓延的重要手段。
此外,对流行病学的研究与控制,如传染源的追踪与隔离、有效的病例管理和对人群群体的干预等,也是控制传染病扩散的重要措施。
4. 职业病预防职业病是由特定工作环境和工作操作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预防需要从工作环境改善、职工健康监测以及职业卫生教育等方面入手。
雇主应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并确保职工了解并遵守相关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
5. 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生活方式因素对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
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长时间坐姿不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这些疾病非常重要。
6. 遗传疾病的咨询与检测遗传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
针对有家族遗传病史、亲属中有患者或担心家族遗传的人群,进行遗传疾病的咨询和基因检测非常重要。
及早诊断和干预,可以减轻疾病的影响,并降低遗传风险。
大一预防医学重点知识点
大一预防医学重点知识点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预防人群患病和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作为大一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预防医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大一预防医学重点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一、传染病预防1. 掌握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了解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等基本防护知识。
2. 学习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原理,掌握疫情调查与监测的方法与步骤。
3. 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策略,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措施、消毒方法等。
二、环境与职业健康预防1. 学习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预防方法。
了解各类职业病的致病因素和防护措施。
2. 掌握环境卫生与健康的关系,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掌握相关的环境监测和治理方法。
3. 学习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了解相关法规政策和应急处理措施。
三、慢性病与非传染性疾病预防1. 熟悉各类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包括健康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的调整。
2. 了解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掌握早期诊断和干预的方法。
3. 学习各类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评估与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健康、骨质疏松、癌症和损伤预防等。
四、健康教育与促进1. 了解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群体健康教育和个体行为干预。
2. 学习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包括制定健康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健康教育工具和评估教育效果等。
3. 了解社区健康服务与促进的相关知识,包括问诊、健康评估和指导等方面的基本技巧。
五、流行病学与统计学基础1. 学习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包括疫情调查、疾病监测和风险评估等。
2. 掌握基本的统计学知识和方法,包括数据收集、资料整理和数据分析等。
3. 学习科学文献的检索与阅读,了解如何获取和评估科学研究的可信度。
以上只是大一预防医学重点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预防医学作为一门学科,内容较为广泛,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预防医学知识点大全
预防医学知识点大全预防医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关注的是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预防医学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如何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
一、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生活方式对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良好的睡眠和压力管理。
均衡的饮食可以确保我们获得足够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并减少患疾病的风险。
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和修复,提高免疫力。
压力管理则是很多现代人所面临的挑战,学会放松和处理压力对于保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二、预防常见疾病的方法1.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是控制胆固醇和血压。
均衡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和戒烟戒酒都可以有助于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 2型糖尿病: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身体活动和控制体重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重要方法。
减少摄入高糖和高脂食物,增加摄入健康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
3. 癌症:预防癌症的关键是避免吸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健康的饮食和合理的体重。
此外,定期体检和接种癌症疫苗也是预防癌症的有效手段。
4. 慢性呼吸道疾病:避免吸烟和二手烟暴露是预防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关键。
此外,注意空气质量和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5. 骨质疏松症: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运动对于维持骨骼健康也很重要。
三、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接种疫苗,我们可以获得免疫力,预防感染病毒和细菌的侵袭。
常见的疫苗包括麻疹、流感、百日咳和水痘疫苗。
疫苗接种不仅能够保护个人,也能够保护整个社会免受疾病的侵袭。
四、重要的预防策略除了生活方式的调整和疫苗接种外,还有一些重要的预防策略。
这包括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品、重金属和射线等。
正确使用安全措施也很重要,如佩戴头盔、安全带和防护设备等。
预防医学知识点归纳
预防医学知识点整理一、绪论★1、预防医学的概念: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以“环境-人群-健康”作为工作模式,运用自然与社会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探索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制定其预防策略和措施,消除和控制危险因素,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延年益寿等目标的一门学科。
基本理念: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大卫生;生态平衡;多因多果;宏观与量化研究;社会与经济效益评价及法制观念。
研究内容:描述疾病分布与健康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健康影响因素;制定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研究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特点:研究对象是人群;突出预防为主的观念;重视与临床医学结合,实施三级预防策略和措施;研究方法上重视宏观与微观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
预防医学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相互渗透、相互利用,联系紧密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比较:前者针对群体,后者针对个体。
公共卫生:是以预防医学的观念、理论和技能为基础,针对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而采取的社会性实践的总称。
★4、医学模式的定义:是关于医学的总体看法或概括认识,即解释和处理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整体思维方法及行为方式。
发展阶段:①神灵主义医学模式②自然哲学医学模式③机械论医学模式④生物医学模式⑤社会生态学⑥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的影响:①医学研究②临床治疗③临床康复④疾病预防★5、健康观:人们在特定医学模式指导下对健康的整体性认识。
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
健康决定因素:①社会经济因素②个体因素③环境因素④卫生服务★6、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13、疾病的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根据健康决定因素、健康-疾病连续带、疾病自然史、全程生命健康观,结合医疗卫生工作实际,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把预防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针对病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如个体措施和环境措施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三早”预防工作,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第三级预防:对已换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防止伤残,提高生活质量二、自然环境与健康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医学整理重点知识1.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病因并制定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的对策和措施的综合性学科。
2.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中得出得对医学本质的概括和对医学的总的看法。
3.健康health: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
4.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为了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依据预防医学原理采取的一系列防治疾病社会活动。
5.初级卫生保健PHC primary health care: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能负担得起的卫生保健服务。
6.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促进人们维护和改善自身健康的全过程,是一种协调人类和环境的战略,他规定了个体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应担负的责任。
7.环境environment:围绕人类的空间及其包含的各种因素,为人类生存提供空气、水和食物等必须条件,这些因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8.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围绕人类的周围,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一切自然形成物质和能量的总体。
9.原生环境primitive environment:天然形成的未收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或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
10.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交往等活动的影响,使天然形成环境条件发生了改变的自然环境。
11.生态系统ecosystem: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
12.生态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种群和数量以及个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
13.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当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的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作用,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14.公害public nuisance: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广泛的环境污染而引起对居民健康的严重危害和生态破坏。
15.公害病public nuisance disease: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如痛痛病、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等。
16.生物富集作用bioaccumulation:环境中某些污染物含量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使生物体内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7.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s: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理化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理化性状与第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18.物质蓄积material accumulation:长期接触某些环境污染物时,如果机体吸收污染物的数量超过排泄污染物的数量,污染物在体内的数量逐渐积累增多。
19.功能蓄积functional accumulation:有些环境有害因素进入机体后,能较快的被分解并迅速排出体外,不在机体内蓄积,但该物质再在组织或靶器官上产生的功能改变课逐渐积累,从而导致机体对该物质的反应性增强,功能或生化代谢改变加重,最终造成器官或组织的损害。
20.环境自净environmental self-purification: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步消除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的过程。
21.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随着环境有害因素及量的增加,机体内所产生的有害生物学效应而随之变化的关系,即表示化学物质的摄入剂量与某种生物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22.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随着环境有害因素剂量的增加,群体中产生某种特定生物学效应的频率随之变化的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摄入剂量与某种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23.逆温temperature inversion:大气温度随距地面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24.大气污染air pollution: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会环境污染的现象。
25.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由于汽车尾气中的NOx和碳氢化合物在不良气象条件和不良地理条件下,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具有强烈刺激作用的淡蓝色烟雾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成分为臭氧和过氧酰基硝酸酯和甲醛等。
26.水体污染water pollution: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后,数量超过了水的自净能力,使水和水体地质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睡得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化生态环境的现象。
27.介水传染病water-borne communicable diseases:即水性传染病,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改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
28.水体富营养化:当湖泊、水库、海湾等环流水体接纳过多磷、氮的污水时,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29.地方病endemic disease: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内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一类疾病。
30.土壤污染soil pollution:在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并且达到一定的程度,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
31.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logical disease:由于地球表面化学因素分布不均匀,使某些地区得水和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某些特异性疾病。
32.营养nutrition:食物被摄取后,经过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以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所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33.营养素nutrients:食物中可为人提供能量、参与机体构成成分合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物质。
34.基础代谢率BRM:人体处于基础代谢状态下,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或每公斤体重的能量消耗,日常工作中,常用静息代谢率RMR代替。
35.食物链效应TEF thermic effect of food: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SDA,是食物在消化、吸收、转运、代谢、储存过程中所需要额外的能量消耗,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散发热量。
这种因摄食而引起的能量的额外消耗为食物链效应。
36.食物的营养价值nutritional value:某些事物所富含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人体营养的需求程度,主要取决于事物所富含营养素的种类、数量和比例,以及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利用的过程。
37.估计平均需要量EAR: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个体对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38.推荐摄入量RNI: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维持适当的储备。
39.适宜摄入量AI: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40.可耐受最高量UL: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营养素的最高量,主要用途时间差过人体摄入量过高的可能,避免发生中毒。
41.必需氨基酸EAA essential amino acid: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较慢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
42.必需脂肪酸EFA: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脂肪酸(亚油酸转化为花生四烯酸,亚麻酸转化为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稀酸)。
43.限制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食物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导致其他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他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须氨基酸即限制氨基酸。
44.维生素vitamin: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细胞内特异代谢反应所必需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45.合理营养reasonable nutrition: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即每日膳食中应包括人体需要的足够的热量及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种营养素间的平衡,避免缺乏或过多,以满足机体代谢和维持健康的需要。
46.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47.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食用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物食用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48.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即生产性有害因素,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产生和存在的,对劳动者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
49.职业性损伤: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所产生的各种损害。
50.毒物toxicant: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51.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即职业性毒物,生产过程中的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毒物。
52.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的损害超出了机体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力的疾病。
53.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 diseases:即职业性多发病,职业因素并非是所患疾病唯一直接原因,而只是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表现为特定职业人群该病的患病率升高、潜在的疾病显露和易患疾病的病情加重的疾病。
54.工伤occupational trauma:即职业性外伤,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的直接作用而引起集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
55.职业性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组织器官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
56.刺激性气体irritative gas:对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多具有腐蚀性,常见的有:CL2、NH3、HF、SO2。
57.窒息性气体suffocating gas:阻碍机体氧的供给、吸入、运输和利用,从而导致机体处于缺氧状态的一类有害气体,按机制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和化学窒息性气体。
58.生产性粉尘productive dust: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够长时间漂浮与生产活动中的固体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