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半夏泻心汤
何绍奇半夏泻心汤及其变方
何绍奇半夏泻心汤及其变方(经方干货建议收藏)经方学堂2019-04-04 11:22:07《半夏泻心汤及其变方》《伤寒论》的五个泻心汤中,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的用药较为近似。
半夏泻心汤为三方中心,生姜、甘草二方可视为半夏方的加减方。
原文说“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可有三种情况:一、“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二、“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三、“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的主证,这里点明了,是“痞”。
心下,即胃,也就是胃部痞满。
叙证简略,以其用药测证,还当有恶心、呕吐、肠鸣、下利与其它消化系的症状。
误下必致中虚,中虚则纳与运,皆受影响,这当然与患者平素脾胃就不健,中气虚寒夹湿有关,少阳之热邪乘虚而内陷,遂至“中虚-寒-热”错杂,中焦失其升降之机故痞满;胃气当降而反上逆,故呕恶;脾气当升而反下降,故肠鸣腹泻。
其治当补脾胃之虚,而用人参、甘草、大枣;加上半夏、干姜辛热散寒,黄芩、黄连苦寒泄热,即为补中兼辛开苦降法,中气健,寒热去,升降复常,痞满呕利自已。
证之临床,当见舌质红、舌体胖大齿痕、舌苔黄腻而厚。
亦确多“但满不痛”,但也有痞满而兼疼痛者,此外,也未见得是在外感病太阳、少阳“下后”出现此证,只要是平素中虚挟寒湿,复患热邪,或寒湿久蕴而化热,都可出现半夏泻心汤证,这样的病机在杂病颇为多见。
邝某,年70余,华侨。
其人消瘦、倦怠、食后即觉胃胀,自诉就像甚么东西搁在胃部不走了,必等二、三个小时后才缓解,下一餐又复如此,颇以为苦,因此而饮食减少,便溏不爽。
舌淡胖、齿痕、苔色白黄相间而腻,脉滑数,重按无力。
此痞证也,用半夏泻心汤三付。
上午服药,下午即来电话,说药后胃部叽叽咕咕,一付后,顿觉开快,欣然能食矣。
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之量(由三两减到一两)加生姜四两而成,其证“胃不和,心下痞硬”,与半夏泻心汤相似,半夏泻心汤“但满不痛”,胃部按诊是软的,生姜泻心汤有痞满,按之却稍硬一些,此外更多“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胁痛),腹中雷鸣、下利”,显然与半夏泻心汤同证又挟水饮,即胃部停水,此外还有不消化之饮食、气机滞塞不通,如无有形之物还好,夹有形之物,症状然就会重一些。
半夏泻心汤深度解析
半夏泻心汤深度解析
半夏泻心汤。
半夏辛温,为君,化痰和胃、降逆消病。
以方测证,仲景用半夏为君药,提示本证除中焦胃气虚,无力斡旋外,还受到了痰邪的干扰,以致使中焦枢机不利而成心下痞证。
干姜温中暖脾而除寒气,且和半夏相配,有辛开散结之功;黄芩、黄连苦寒,清热降逆而和胃,并有苦降泄满之效。
人参、甘草、大枣甘温以调补脾胃之虚,脾升胃降,中焦气机条畅,痞塞自消。
本方辛开、苦降、甘调并用,是和解中焦枢机的代表方。
特别要注意本方的煮服方法,要求“煮后去掉再煎“,也就是煮后去掉药渣,把药液再加热浓缩。
这样做,意在使寒热并行,攻补同施,更好地起到和解作用。
在(伤寒论》中,除半夏泻心汤外,还有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厦代赭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都要求煮后去滓再煎,,其意义是一致的。
现代本方广泛应用于急慢性胃炎、顽固性呕吐.慢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的,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肝炎,痢疾、口腔遗疡等。
凡症见心下痞,呕逆、大便稀,肠鸣不适、苔薄白或淡黄、脉沉弦者,皆可以本方为基本”加减治之。
本文章只在科普中医学知识,文章中所提到的药物切勿擅自服用,如有必要,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辩证用药,也可以转发或评论留言。
√。
《伤寒论》名方半夏泻心汤,脾胃系统疾病基础方
《伤寒论》名方半夏泻心汤,脾胃系统疾病基础方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的一个名方。
在原书的运用和我们现代运用,从病机的理解上,可以说有一点差别,原书就强调半夏泻心汤是误治以后,现在临床很少是一定说推理它误治以后,它只要是属于寒热互结于中焦,形成升降失常为核心,就可以做为基础方来治,哪怕你没有这种正气虚弱的一面,没有《伤寒论》由于误下,伤及中焦的阳气,这样它财产生寒,外邪入里化热,产生热,造成寒热互结,它寒热是这样来的。
我们现在在临床上,它不一定有这个过程,而且不一定是由表邪入里化热,既不一定是由表邪入里化热,也不一定是误下伤中生寒,本身因饮食,又有外来的因素或者饮食因素,各种因素形成有微热,苔薄黄,胃气上逆,那这就有热,这方用的时候没有明显实邪,所以他特别强调,心下痞,按之濡,用来强调没有这种积滞的实邪,如果有积滞的实邪,一种可能化热,热实互结,一个可能饮食糟粕之邪停滞,那就要用下法,消法,正由于有这个心下痞闷不舒,寒热互结,所以《伤寒论》认为,有的医生又容易把它理解是一种实邪,再用下法,一再的误下了。
所以现在来说,是根据泄泻特点,是体现出虚和寒的方面。
胃气上逆,呕吐特点,体现出胃有热的方面,上热。
寒热互结呢,从气机不能舒展,造成痞闷不舒,这种自觉症状,心下痞,按之濡,有这个特点。
所以主证里面,它是心下痞满,呕吐,下利,这个表反映了《伤寒论》对半夏泻心汤证病机的一个分析。
邪由表到半表半里,在少阳这个阶段,有胸胁苦满,误认为有实邪而用攻下,攻下就产生两种结果。
一个结果是邪热,外邪乘虚,由误下引邪入里,它会由少阳开始入里,入里过程当中邪正相争要化热,所以邪热内陷。
另外误下伤及中阳,阳气受损伤,产生虚和寒,所以寒和热这两组,上入下寒,胃热肠寒,交结中焦,互结中焦,阻滞气机,导致了心下痞。
这个中焦气机阻滞引起升降失常,呕吐,泄泻,由于邪郁有一定化热,所以苔黄,可有舌苔黄而腻,有这个特点。
总的它是在脾胃系统,胃肠道反应在寒热病邪互结。
《伤寒论》名方生姜泻心汤原文及解析
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减干姜,增生姜)【方剂组成】生姜12 克,炙甘草10 克,人参10 克,干姜 3 克,黄芩10 克,半夏12 克,黄连 3 克,大枣 4 枚【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半夏泻心汤减干姜量,而加大量生姜,故治半夏泻心汤证寒饮较重,呕逆下利较甚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伤寒论》第157 条:伤寒汗出解之后。
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注解:伤寒经过发汗汗出后,伤寒证已解,但又发作胃中不和的证候。
噫气即暖气。
食臭即伤食的酸臭味,干噫食臭,即所谓消化不良,吞酸嘈杂的意思。
胁下有水气,即胃中有水气。
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下利与前甘草泻心汤的为证同,此宜生姜泻心汤主之。
按:人有宿痰,常由新病而诱发,本条所述胃中不和,并不是药有所误,亦是早有的宿病,因新感后又复发作也。
又由于本条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的说明,则本方有用于胃下垂、胃扩张、以及胃酸过多等疾患的机会甚明,并由于腹中雷鸣下利的说明,更可知亦有应用于胃肠炎机会。
总之,一般胃肠疾病,现以上三方证者很多,依证选用之均有良效。
【辨证要点】心下痞满、噫隐食臭、肠鸣下利者。
【验案】彭某,女性,30 岁,病历号31221,1965 年8 月26 日初诊。
因吃葡萄而患腹泄已三天,每日三次水样便,腹微疼,咽干不思饮,心下痞满,纳差,暖气,腹时胀满而肠鸣漉漉,四肢乏力,苔白腻,脉弦滑。
原本中寒,又值外邪相加,中阳不运,水饮内作,因见肠鸣下利,暖气,纳差等症,与生姜泻心汤;生姜12 克,干姜3 克,炙甘草10 克,党参10 克,半夏12 克,黄芩10 克,黄连10 克,大枣4 枚结果:上药服一剂,腹泄,腹疼止,服三剂诸证好转。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方剂名】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组成】半夏半升、洗(12g),黄芩、干姜、人参各三两(各9g) ,黄连一两(3g) ,大枣十二枚、擘(4枚),甘草三两、炙(9g)。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和胃降逆,开结除痞。
【主治】胃气不和,心下痞证。
心下痞,但满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黄腻,脉弦数。
【方解】本方原治小柴胡汤证因误下,损伤中阳,寒从中生,少阳邪热乘虚内陷,以致寒热错杂,而成心下痞证。
心下指胃脘,痞指胃脘部堵塞不适。
无形邪气内陷于里,故但满而不痛不硬,按之濡软。
中阳虚损,寒热互结,升降失常,则恶心呕吐,肠鸣下利。
治宜平调寒热,益气和胃,散结除痞。
方中半夏苦辛温燥,能散结除痞,和胃降逆,为君药。
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助半夏温胃消痞以和阴;黄芩、黄连苦寒降泄,清泻里热以和阳,共为臣药。
四药相配,辛开苦降,寒热并调,以治寒热错杂之证。
又因本证中虚失运,故用人参、炙甘草、大枣为佐药,甘温益气,健脾补中。
炙甘草又能调和诸药,兼为使药。
七药合用,使寒去热清,气机得畅,升降复常,诸证自愈。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补泻兼施。
【临床运用】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疗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致肠胃不和的常用方。
临床以心下痞满不痛,呕吐泻利,苔腻微黄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神经性呕吐、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病属寒热互结,虚实夹杂者。
【使用注意】食积和痰浊内结之痞满者,不宜使用本方。
【附】生姜泻心汤(《伤寒论》):即半夏泻心汤中减干姜二两(6g),加生姜四两(12g)水煎服。
功效:和胃消痞,宣散水气。
主治:水热互结之痞证。
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等。
【方歌】半夏泻心用芩连,干姜草枣人参添,寒热互结心下痞,散结消痞病自痊。
最近更新时间:2014-03-10。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六九)半夏泻心汤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六九)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斤洗、黄芩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人参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劈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半夏泻心汤,首先我们把人参,甘草,大枣,干姜这四味药先拿出来,干姜、甘草,人参,红枣,这是张仲景用在滋补上的药,张仲景用滋阴的药,用的时候,主用人参,最轻的,生姜、甘草、大枣,比较中级的滋补就加白芍,生姜,甘草,大枣,滋补最重的就是人参,生姜,甘草,大枣。
这就是张仲景的补药。
我们所说的经方,就是经典之方,张仲景不会用其他的补药,经方是绝对处方,是治病用的。
经方很少使用中补,强补的药。
补药,可以用,将来把伤寒和金匮学得很强了,身体很好,表证一进来就去掉了,根本就不会有病。
没病的时候,可以滋补,滋补的时候,其他的药就可以参斟了。
张仲景用来治病的补药,就是人参,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用补药的时候,就是因为病情发展造成了肠胃的津液不够了才会使用的。
就象我们前面介绍的心下痞,就是被误下了,本来该发表,结果被误攻下了,造成了心下痞,肠胃津液不够了,所以,用了人参,干姜,大枣,甘草。
甘草在治疗肠胃的时候,我们一般用生甘草,不用炙甘草。
当我们发现病人有寒的时候,我们才会用到炙甘草。
甘草生用有几个好处,第一,生甘草能够蓄水。
有人会说,排水都来不及,还要来蓄水。
这里是肠胃的津液不够了,需要把补进去的津液能够蓄在里面,所以,用生甘草来蓄水。
人参加进去的时候,就不用炙甘草,就用生甘草。
第二个,主是甘草解毒,《神农本草经》说甘草解百毒。
从那个时代背景来讲,就是指解食物的毒,我们吃坏食物的毒。
所以,我们在治疗肠胃病的时候,有表证,一定要担心攻下。
这个人本来肠胃就不好,可是,又不能不吃饭。
如果吃饭,消化不好,如果停在肠胃里面很久,食物坏死掉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用到甘草来解百毒。
只要有甘草在里面,病人的身体就不会受到食物的影响。
张仲景在用生甘草和炙甘草的时候,考虑得非常的仔细。
《伤寒论》113方——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113方——半夏泻心汤第七十七方——半夏泻心汤少阳三十八1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方在太阳百十一(方【52】)。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汤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甘草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而发热,柴胡证具,不解经邪,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是表阳未陷,邪犹在经,宜复与柴胡汤,以解经邪。
此虽已下之,不至为逆,必蒸蒸而振栗,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下后经证已罢,心下满而硬痛者,此表阳内陷,热入而为结胸也,宜大陷胸汤。
但满而不痛者,此里阴上逆,而为痞也,柴胡汤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参、甘、姜、枣,温补中脘之虚寒,黄芩、黄连,清泻上焦之郁热,半夏降浊阴而消痞满也。
方以半夏名,因原有呕证,下后气愈逆而呕愈增也。
1 伤寒五六日,柴胡证而误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误下,但柴胡证仍在,未坏则不为逆。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误下,表阳不解而经热内陷,肺气上逆,气不化津,胸膈壅塞不利,而为结胸,大陷胸汤泻之。
若但胸满而不痛者,此为误下胃逆,火气不降,热结为痞,与柴胡汤不中,宜半夏泻心汤,降中焦之逆,泻其上焦之结热。
2 结胸者,不只是太阳之坏病,也是少阳之坏病。
总因太阳不解,经阳内陷也。
少阳者,太阳之传来。
所以太阳不解,少阳误下,也会有结胸。
经阳不解,误下结胸,里气之虚,误下败中,又有痞证之变。
呕吐十七2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寒邪冲激,则肠中雷鸣。
胆胃升郁,则心下痞硬。
心痞则火无降路,必生上热,半夏泻心汤,黄芩、黄连,清上而泻火,姜、甘、参、枣,温中而补土,半夏降逆而止呕也。
1 胃以下行为顺,胃气上逆,则为呕哕。
脾以上行为顺,脾虚下陷,则木不随升。
呕为胃气之上逆,脾气不升,寒邪冲激,则见肠鸣。
浅谈半夏泻心汤
浅谈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首见于《伤寒杂病论》,具体条文如下,《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也,宜半夏泻心汤。
”《金匮要略》“呕吐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中第10条“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胃肠道系统的疾病,胡希恕在讲解伤寒论时说“半夏泻心汤汤证,证见较多,如下利,肠鸣等……临床常用治胃肠功能紊乱。
”余本科实习时曾随石家庄市名中医赵振兴老师学习,老师运用半夏泻心汤善灵活变通,余不才,常摸不清头脑,为了更好的学习应用我有意识注意了一下其他医家对此方的运用经验,此从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应用指征,以及灵活应用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希冀自己能明其机理,而获验于临床。
半夏泻心汤的方药配伍特点。
半夏泻心汤汤由七味药组成:半夏,黄连,黄芩,干姜,人参,大枣,炙甘草。
历代医家多认为此方为治疗寒热错杂痞之主方,方中黄连黄芩苦寒以清除邪热,半夏干姜辛温降逆温中以祛寒,此二对药相配辛开苦降,上下调达而痞气易除;人参,大枣,炙甘草三药则顾护已伤之中焦,培补中气。
黄煌在分析此方时认为,黄连,半夏乃小陷胸汤中重要组成,干姜与黄连黄芩配伍则寓附子泻心汤意,而干姜人参,甘草大枣又寓理中汤之意,一方集数方之功。
而黄芩,黄连,干姜,人参为此方之核心。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指征。
黄煌在《经方一百首中》将其概括为:上呕中痞下利。
在临床上我们可以见到患者心下痞满,恶心呕吐,或者伴有肠鸣,便溏或者下利等一系列胃肠道的症状,“并兼见心烦,失眠等精神症状”(《经方一百首》黄煌),兼见症状可能是“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表现。
此外半夏泻心汤的舌象也有一定的辨证意义,一般表现为舌质淡红或边尖红,苔腻,黄白相间或者黄白交替出现。
谈谈心下痞的问题。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其中《伤寒论》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半夏12g、黄芩9g、干姜9g、人参9g、黄连3g、炙甘草9g、大枣4枚,具有平调寒热,散结除痞之功效。
主治少阳证误下损伤中阳,外邪乘虚内入,以致寒热互结中焦所致痞证,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胃溃疡、小儿消化不良等属寒热错杂,脾胃虚弱者。
《伤寒论》方之半夏泻心汤该方剂是治疗胃肠道及肝胆系统疾病的方剂,主要治疗寒热互结症见痞、呕、下利者。
但该方剂不仅仅是对症治疗,而且有明显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特别是对肝炎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的高度抑制作用,十分有利于肝炎、胃炎、胃溃疡的治疗[1]。
同时发现该方剂不仅有保肝作用,而且还有抗肝硬化作用,不仅能促进胃肠功能,调节胃肠运动,而且还有抗溃疡作用,同时有抗炎、抗氧化损伤、促进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改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功能,这十分有利于上述适应证的治疗[1]。
更重要的是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保护、促进、调节作用,对神经性胃炎以及某些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十分重要[]。
组成:半夏12g、黄芩9g、干姜9g、人参9g、黄连3g、炙甘草9g、大枣4枚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功用主治《伤寒论》方之半夏泻心汤具有和胃降逆,平调寒热,散结除痞之功效。
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2]。
症见寒热中阻,胃气不和,心下痞满而不痛,或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苔腻微黄,脉弦滑。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一日三次。
方解本方配伍特点:温清并用,辛开苦降,补泻兼施。
此方所治之痞,原系小柴胡汤证误下,损伤中阳,外邪乘虚内入,以致寒热互结,而成心下痞。
痞者,痞满不通,上下不能交泰之谓]。
心下即是胃脘,属脾胃病变。
脾胃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今中气虚弱,寒热互结,遂成痞证。
《伤寒论》五种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辩证要点
《伤寒论》五种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辩证要点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
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
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法。
五泻心汤既有病因病机侧重点的不同,又有虚实和虚实夹杂之异,但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是其共同特点,故调理脾胃气机升降是治疗痞证的关键所在。
半夏泻心汤出自宋本《伤寒论》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汤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鞭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此为柴胡证误下后脾胃虚弱,湿热中阻,脘腹胀满,以呕为主的痞证。
半夏泻心汤为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
本方以半夏为君,配干姜辛开温散,降逆止呕,黄芩、黄连苦寒降泻,人参、大枣、甘草健脾和胃,辛开苦降,共起降逆开结,和中泻热消痞之功。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
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运用:本方用于寒热错杂之痞证。
临床应用以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为辨证要点。
病案举例:女,50岁,1981年3月14日门诊。
心下痞,腹胀,胃中嘈杂,矢气嗳气则舒,心慌气短,四肢肿胀,时有自汗,背痛,寒热往来,胸中懊憹,失眠,小便时黄,大便时干或不爽,苔薄黄,舌红,脉弦细微数。
此为邪热阻滞心下,脾虚气分不足。
治以健脾利气,宣通气机,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处方:半夏9克,干姜2克,黄连6克,黄芩9克,太子参9克,甘草6克,香橼皮9克,白芍12克。
5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心下痞,腹胀、胸闷、气短诸症减轻。
门老运用半夏泻心汤经验谈
门老运用半夏泻心汤经验谈中医书友会第2437期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I导读: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草枣人参行,辛开苦降消痞满,治在调阳又和阴。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载:“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本方为中医治疗寒热错杂性胃肠疾病的主要方剂。
(编辑/唐义超)半夏泻心汤作者/门纯德【组成】半夏10g 黄芩9g 干姜6g 人参6g 川黄连6g 炙甘草6g 大枣4枚【用法】水煎服。
【主治】胃气不和,症见心下痞满不痛,或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
【方义体会】本方原治少阳证因误下而成的痞证。
少阳证误下则使脾胃之气受损,邪气乘虚而入,使寒热互结于中焦,致使中焦脾胃升降失调,气机不畅,运化失职而见心下痞满,呕逆及肠鸣下利等证。
方中半夏为君,辛苦入胃,以和胃消痞,降逆止呕;辅以干姜辛温散寒,增强其辛开散结之功;黄连、黄芩苦寒泄热,增强其苦降除逆之力;佐以人参、炙甘草、大枣补脾益气以和中。
本方寒热、辛苦、补泻同施,配伍合理,用药巧当,从而使胃气得和,升降复常则痞满吐利诸症自除。
【临床应用】本方因立法周全,配伍合理,用药巧当,临床上不仅仅是治少阳误下成痞。
凡寒热互结成痞,以及湿热中阻,脾胃虚弱,升降失调所造成的痞证均可应用,且效果满意。
一、慢性胃炎例:杨某,男,47岁。
患慢性浅表性胃炎三年余,常自服各种健胃西药及中成药以调理,病情时好时坏。
近日因进甜食量多,则病情加剧,症见:脘腹胀闷、噫气、呕逆;有时酸水上泛,舌苔薄白,脉细弦。
投以半夏泻心汤,半夏10g,川黄连6g,黄芩9g,干姜9g,炙甘草6g,党参12g,大枣4枚,水煎饭前服三剂。
一剂后腹胀除,余症轻,两剂后诸症消然。
二、消化性溃疡例:王某,男,67岁。
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二十余年,曾多方求治,终未痊愈。
见痛苦病容,形体消瘦。
自述:心口隐隐作痛,或嘈杂烦乱,满闷不适,每饥饿时发作,常噫气吞酸、恶心欲吐、饮食不下、大便溏薄,诊其脉象细紧,舌尖略红。
《伤寒论》五个泻心汤
《伤寒论》五个泻心汤《伤寒论》五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均为主治痞证之剂。
痞,《释名》谓“气痞结也”,成无己注“否而不泰为痞”,乃升降失常,阴阳不调,寒热互结,虚实错杂,上下不能交泰而致。
诸泻心方大多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而有和解阴阳、调畅枢机之功。
内中有任一药以多用,有合数药于一功,错综变化,法度谨严。
前哲运用的经验历征宏搏,不胜枚举,但对其立方之本旨,犹乏完善阐述,兹就笔者的一些体会讨论如下:1.仲景立五泻心汤共同主症为心下鞕,其成因多为胃气素虚,或治疗失误(吐、下),以致无形邪热内陷心下,因其内无痰水、宿食等实邪阻滞,与结胸(如大、小陷胸汤证),水痞(如五苓散、十枣汤证)等有本质的区别,故仲景原文明确交代:“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然前人对其病机犹有属太阳、阳明、太阴、少阳之争。
实际上,太阳为开,阳气发于外,为卫气之藩篱,证治不离乎表。
仲景指出:“表未解,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即说明表证与痞证有两种根本不同的病机。
若果为太阳误下攻痞,则论中已设桂枝人参汤温中解表主治。
阳明为合,阳气蓄于内,其为病多胃实家。
《伤寒论》说:“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内实……此名阳明也”。
“实”是邪气旺盛之意,前人又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而痞证虚实互见,介乎两者之间,故非属阳明可知。
太阴为阴中之至阴,气化见于中焦,其病多表现在里,若误下伤阴,胸下结硬,则当予温里以为治,如理中、四逆辈。
《伤寒杂录》说:“凡言泻心者,少阳邪将入太阴也”,这里“将”字,点明泻心证并非发于太阴。
据临床所见,泻心汤痞证见于心下,约当胸之下、脘之上的膈中部位。
膈,居脏腑上下之间,阴阳表里之半,为少阳所主。
前人谓,太阳外主皮毛,内主胸中;阳明外主肌肉,内主脘中;而少阳外主腠理,内主膈中,为人体气机出入升降活动的枢纽。
如其人本质素弱,病势消极(“病发于阴”),误下之后(“而反下之”),客热下陷,虚邪上逆,升降失职,少阳枢机不利,则病变内陷,阴阳互结,遂成不交之痞(“因作痞也”,见《伤寒论》原文131条)。
半夏泻心汤,看这篇文就掌握了
半夏泻⼼汤的主药是半夏,但成⽆⼰却说:“泻⼼者,必以苦为主,是以黄连为君,黄芩为⾂”。
这种认识不符合临床实际。
后来柯韵伯、尤在泾、陈修园等还是主张以半夏为君药。
半夏⾟苦温,它的主要作⽤是燥湿,其降逆作⽤优于其他药物。
湿热蕴结,如油⼊⾯,难分难解。
解决湿热郁结的⽅法是祛湿为主,清热为辅。
前⼈对此治法有⼀个⽐喻,叫“抽丝剥茧”“湿去热孤”。
就是说清除湿热之邪,不可急躁,要像剥蚕茧抽丝线⼀样,分层次地去治。
半夏是燥湿药,湿去,热邪才能散去。
湿邪从⼆便排出需要降⽓,⽽半夏是降⽓的主要药物,以降胃⽓为主。
胃⽓降了,其他该降的就会随之⽽降。
“佐君者为⾂”,⼲姜属⾟温药物,为本⽅⾂药,可以温化中焦湿⽓。
湿邪属阴,在没有形成痰结以前,温化是最好的办法。
要解决闭塞的病态,就要有⾟味药,半夏、⼲姜都是⾟味药,⾛⽽不守,“⾟以散痞”,有利于消散内郁的湿浊及其形成的痰湿。
黄连、黄芩为本⽅佐药。
主药将湿邪解决了,⾥边的热邪还要“⼆黄”帮助透发。
但是按照药物归经之说,黄连归⼼经与胃经,⽽黄芩是⼊⼼经与肺经,⼀般不作胃经药⽤,也就是说⽤⼀味黄连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肺经的黄芩呢?中医学认为,在五脏之中,主升降的是脾与胃,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肝之清⽓随脾之清⽓升达,肺之浊⽓随胃之浊⽓下降。
也就是说肝⽓的舒达可以帮助脾⽓的升清,肺⽓的肃降有利于胃⽓的降浊。
这便是要⽤黄芩清肃肺⽓的原因。
《神农本草经》中说黄芩主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逐⽔,下⾎闭,恶疮疽蚀⽕疡”。
黄芩可以祛湿热,通⽔道,通⾎道,性质是往下⾛的,列为⾂药是理所当然的。
⼈参、⼤枣、炙⽢草三味为使药,⼀是补益脾胃之⽓,⽓⾜有利于湿⽓的消散;⼆是利于清⽓上升,清⽓上升才能利于浊⽓下降。
半夏泻⼼汤的七味药⼤致可以分为三组,⼀是苦温药,半夏与⼲姜;⼆是苦寒药,黄连与黄芩;三是⽢温药,⼈参、⼤枣与炙⽢草。
第⼀组与第⼆组治病驱邪,第三组扶正补虚。
⽤了半夏泻⼼汤,可以使“中⽓得和,上下得通,阴阳得位,⽔升⽕降。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转载作品如有侵权请告知)1,原文《伤寒论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方十五。
半夏(洗,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须大陷胸汤者,方用前第二法。
(一方用半夏一升。
)2,原文《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十)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升(洗)黄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甘草(炙)三两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半夏泻心汤出自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撰《伤寒论》,由半夏、黄芩、黄连、炙甘草、干姜、人参、大枣七味药组成,方中重用半夏和胃降逆止呕,为全方之君药;黄芩、黄连苦寒泄热;干姜、半夏辛温散寒,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更佐人参、大枣、炙甘草补益脾胃,共达调和中焦脾胃升降之功。
本方为少阳误下成痞所设,是辛开苦降、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调和脾胃的代表方剂。
因其配伍精当,效专力宏,故后世广泛应用于各种消化系统等疾病的治疗。
在应用半夏泻心汤时,应重点掌握寒热虚实四要点。
一为虚:脾气虚、胃阳弱而见乏力便溏、泄泻;二为实:气机升降失常而见胃脘痞满、腹胀;三为寒:胃阳不足而见恶食生冷、脘腹冷痛;四为热:脾胃运纳不健、食积化热上蒸而见口舌生疮、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数等。
近年来药理研究证明本方能增加胃黏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溃疡指数,具有抗胃溃疡作用,是一个有效的胃黏膜保护剂。
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加强胃黏膜、黏液屏障作用,促进黏膜细胞再生修复、胃黏蛋白分泌及加强黏蛋白合成等,加快了溃疡的愈合过程。
本方能促进机体清除氧自由基,减轻或阻断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同时提高sod活力。
半夏泻心汤方解
半夏泻心汤方解方歌:半夏泻心配芩连,干姜人参草枣全;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
方解:此方出自伤寒论154条,原文如下: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翻译如下:伤寒患者,呕吐发热,小柴胡汤证,此时用下法误治,柴胡汤证仍在者,还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发热汗出而解。
假若心下硬满疼痛拒按者,为结胸,大陷胸汤治疗;只是痞满不疼痛的患者,用半夏泻心汤治疗。
从此条中我们可以看出,半夏泻心汤是由少阳证误下所致,少阳证误下有两种转属,一种转为结胸,一种转为痞证。
那痞证我们前面讲了不是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或附子泻心汤治疗吗?为什么此处又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呢?因为症状变了,药物就要随之而变。
大黄黄连泻心汤针对热痞,附子泻心汤针对阳虚痞,而半夏泻心汤针对寒热错杂痞。
为什么说半夏泻心汤是针对寒热错杂痞呢?还是看看药物组成吧,清热药有黄连、黄芩;温性药物有半夏、干姜。
可以看出为寒温同用,故为寒热错杂痞。
那寒热错杂痞有什么症状表现呢?既然是痞证,胃脘部肯定自觉不适,气机不通畅。
我们知道此证是少阳证误下所致,用下法难免会伤害脾胃正气,引起脾胃功能失常,会有恶心、呕吐、肠鸣下利等症状。
好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看看药物的各自功效。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半夏味辛平,有毒。
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咽喉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黄芩味苦平。
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黄连味苦寒。
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
干姜味辛温。
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
大枣味甘平。
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半夏泻心汤证医案
半夏泻心汤证医案摘要:一、半夏泻心汤简介二、半夏泻心汤适应症三、半夏泻心汤医案解析四、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五、半夏泻心汤注意事项正文:半夏泻心汤证医案半夏泻心汤是中医经典《伤寒论》中的一种重要方剂,主要由半夏、黄芩、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等药材组成。
本方具有辛开苦降、寒温并用、调和肠胃、降逆止呕的功效。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医案来分析半夏泻心汤的适应症、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一、半夏泻心汤简介半夏泻心汤以半夏为君,具有辛开散结、降逆止呕的作用;黄芩、黄连苦寒,与人参、炙甘草、大枣等甘温药并用,具有寒温并用、调和肠胃的作用。
全方共奏辛开苦降、调和肠胃、降逆止呕之功。
二、半夏泻心汤适应症1.胃痛、胃胀、呕吐、泄泻等胃肠道症状;2.胸闷、心烦、失眠等心系症状;3.咳嗽、喘息等肺系症状;4.头痛、眩晕等头部症状;5.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症状。
三、半夏泻心汤医案解析患者,男,35岁,因饮食不慎导致胃痛、胃胀、呕吐、泄泻等症状。
就诊时,患者面色晄白,苔白腻,脉弦滑。
根据症状和舌脉辨证,患者属于寒热错杂证,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
服药3剂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继续调理1周,症状消失。
四、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1.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胃痉挛等;2.心血管疾病:如胸膜炎、心悸、失眠等;3.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等;4.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眩晕、癫痫等;5.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等。
五、半夏泻心汤注意事项1.孕妇慎用,孕妇如有需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2.服药期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3.半夏泻心汤含有半夏等刺激性药材,如有过敏史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4.病情变化时,应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本文通过对半夏泻心汤的简介、适应症、医案解析、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的阐述,旨在为广大患者和中医爱好者提供实用的参考资料。
在使用半夏泻心汤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
内蒙古 中医药
半夏 泻心 汤 的临床 应 用
李 云安
摘 要: 半夏 泻心 汤 出 自《 伤寒论 》 , 由半夏 、 干姜 、 黄连、 黄芩、 党参 、 大枣、 甘草 组 成。 具有 平调 寒热 , 消痞散 结之 功 。主 治寒 热错 杂之 痞证 。症见 心 下痞 , 但 满 而不 痛 , 或呕吐, 肠呜 下利 , 舌苔腻 而微 黄 。方 中半 夏 、 干 姜辛 开 能散 脾 气之寒 , 黄连 、 黄 苓苦 降能 降 胃气之 逆, 党参 、 大枣 、 甘 草补 中益 气 , 调 和脾 胃。笔者 用此 方加减 治疗 胃痛 、 便秘、 失 眠、 口腔 溃疡 等病 症 , 收 异病 同治之 效 , 现举例 如 下 。
曾服 酸枣 仁 汤 、 温胆汤 、 逍 遥 散 等 方 加减 治 疗 均 无 明显 改 善 , 西 医按 ‘ 神 经 衰 弱” 治疗 , 长 期 服用 谷 维素 、 安 定 等药 每 天入 睡 时 间 3 小 时 左右 , 整日 疲 倦 烦躁 , 痛 苦不 堪 , 特 来 服 中药治 疗 。诊 时症
王某 , 女, 5 0 岁, 干部 , 2 0 1 0 年9 月 5日初诊 。主诉 : 反 复 胃胀 胃痛 3 年, 加重 1 0 天。 3 年前 因过食冷饭 后逐 渐出现 胃脘部胀 闷 , 烧 心, 疼痛, 暖气, 便溏 , 喜欢 吃热食 , 吃冷食 易腹泻 。 间断服 中 , 西医 ( 用 药不详 ) 疗效 欠佳 , 多次 作肝胆 胰脾 B 超未 见异 常 , 半 年前 胃 镜示 浅表 陛胃炎 , H P ( 一 ) 。 1 0 天前 因受凉服 感 冒西 药后 上述症状 加 重, 经 院外 口服 阿莫西 林 、 奥关 拉唑 等药症 状 改善 不明显 , 于今 日 来 我科求 医。诊 时症 见 : 上 腹部胀 满 疼痛 , 烧 心 口苦 , 暖气 , 返酸 , 大便 稀溏 , 1 日2 ~ 3 次, 夜 间腹 中雷 鸣 , 喜 吃热食 , 稍 吃辛辣之 物 , 口 舌 易生疮 , 服冷食 大便不 成形 , 舌质淡 红苔薄 白, 脉 弦 。中医诊 断 : 胃痛一 寒热错 杂 。治 宜寒 热平 调 , 和 胃消痞 , 予半 夏泻 心汤 加昧 。 处方 : 法半夏 1 5 干姜 1 5 黄连 1 5 党参 1 0 大枣 1 0 元胡 2 0 炒 川楝子 1 0 枳实 1 5 厚朴 1 5 吴 茱萸 5 甘草6 g o 5 剂, 水 煎服 , 1 日1 剂。 9 月1 1日二诊 : 服 药后 上述 症状 明 显好 转 , 效不 更 方, 7 剂, 水 煎服 。 9 月1 9日三诊 : 胃脘部 胀满 , 烧心 疼痛 基本 缓解 , 大 便成 形 , 仍有 返酸 , 暖气 , 上 方去 元胡 、 炒川 楝子 , 黄 连黄 芩减 为 1 0 g , 加 乌贼骨 1 5 浙 贝母 1 0 煅瓦楞 子 3 0 g 以制酸 , 1 0 剂, 水 煎 服。 9 月3 0日四诊 : 诸症消 除 , 以枳 实消痞汤 善后 。 按: 引起 胃痛 病 因较 多 , 如: 寒邪、 食停 、 气滞 、 热郁 、 湿阻、 血瘀 、 脾 胃虚 寒 、 胃阴不足等 , 胃痛 初 期 , 病变脏腑单 一 , 久 则 累及多个脏腑 , 病机演变亦较复杂 , 但 胃气 郁 滞 , 失于和降, 是 胃痛 的 主 要 病 机 。本 例病 员 表 现 胃痛 、 烧心 、 口苦 、 返酸, 属 于 “ 胃热” 证, 腹泻 、 腹 中雷 鸣 , 属于 ‘ 髀 寒” 的表 现 。 胃中有 热 的病 人, 应该 喜 吃 冷 饮 , 但该病员服冷食后易腹泻 , 反 而喜 吃热 食 , 稍吃辛辣之物易上火 , 说 明 证 系 寒 热错 杂 即 胃 热 脾寒 , 脾 胃 升 降 失 调 。遣 用 纯 清 、 纯温之法 , 难 免 顾 此 失 彼 。半 夏 泻 心 汤 立 方 之 旨在 于 调 理 脾 胃寒 热 , 恢 复 其 升 降 。本 案加 枳 实 、 厚 朴 行 气消胀 , 金铃散活血止痛 , 左金 丸 、 乌贝散制酸止痛 , 多 年 胃病 服 半 夏 泻心 汤 2 0 余 剂 即愈 。
伤寒论演义:05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演义:05半夏泻心汤大家好,我们接着来讲伤寒故事。
仲景先生自从给这位偶遇的妇人,给她的儿子用麻黄汤治好了感冒,又给这位妇人本身呀,用小柴胡汤治好了她浑身不舒服的寒热往来。
从此之后呢,仲景在这些难民心中,地位是一天比一天高,大家对他的尊崇敬仰也是越来越多。
那么这位妇人呢,得到了仲景先生的点化,一些小病呢,她也能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也能指点一下别人了。
这一天呢,这位妇人突然带了一位老伯,来找仲景先生。
她对仲景先生讲,说仲景先生您好啊。
这个老伯呢,是我的邻居。
这个老伯这两天呀,他也是全身不舒服,浑身没有一个舒服的地儿了,也是觉得一动就有点头晕眼花,有点恶心想吐,也是下午更厉害。
所以我感觉他呀,就跟您上次给我用小柴胡汤,给我治的时候很像,我感觉他好像也是小柴胡汤证。
所以我就赶紧领着他来请您看一下,请您给他也开一付小柴胡汤吧。
这就叫久病成医啊。
仲景先生说,哦,是吗?过来我看一下吧。
仲景先生呢,就给这位老伯诊了一下脉。
这个老伯的脉象是什么样的呢?整个脉象并不是饱满有力的,略微有点软,有点虚,但是呢,两手的关脉独大,就是滑动而软,有那个盘旋不去的意思。
仲景一摸脉就明白了,他就跟那个老伯说,老人家呀,你这两天是不是吃什么不合适的东西了呀?老伯回答说,先生,您说的太对了。
这不这两天过完年呀,有人行善,给我们施舍了粥吃。
这个粥太好吃了,我舍不得一次吃完,我就把别人施舍给我的粥,分好几份,每天吃一份,省着吃能多吃一段时间。
但是那个时候呢,也没有冰箱啊,所以呢,可能是这个粥放的日子长了点,最后这两天吃的时候呢,可能是就有点变质了。
是因为这个原因,吃了之后才开始不舒服了。
仲景先生就跟这个老伯讲,说老人家呀,你这个问题呢,挺简单,也挺好治。
但是我得跟你讲清楚呀,刚才这位妇人,以为你是小柴胡汤证啊,你这个也可以说是小柴胡汤证。
小柴胡汤,主要是通调全身气机不畅,一身气血都走得不痛快了,这个不流畅,气机不够柔和,有点生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中半夏的功用及炮制
据现有文献,半夏在《五十二病方》及《灵枢·邪客篇》中就有使用的记载。
《神农本草经》具体记述了半夏性味及功用。
《伤寒杂病论》中半夏应用广泛,医圣仲景对半夏的药性体悟深入透彻,制法得当,使用精准,应用灵活,广泛用于痞证、呕吐、咽痛等病证的治疗,为后世所推崇。
《伤寒杂病论》在流传中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
《伤寒论》中共有18首方剂使用了半夏。
笔者现就《伤寒论》中半夏的功用主治以及炮制方法作一探讨。
1 半夏在《伤寒论》中的功用
1.1 辛行温通散结除痞半夏善治痞证。
《本草纲目》[1]谓“半夏主痰饮及腹胀者,为其体滑而味辛性温”。
半夏辛温燥烈,辛能散能行,能疏理气机,消胀除痞;温能温通气机,温化寒邪。
半夏禀辛温走散之性,而逞散结开痞,消胀除满之能。
如《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此处为心下满而不痛的痞证,是因小柴胡汤证误下而致邪气乘虚而入,盘踞中焦,寒热错杂,气机痞塞不通,阴阳升降失和而成。
治疗上用半夏泻心汤。
方中以半夏为君药,其性辛温,有散结除痞之专长,直接针对痞证中焦阴阳升降失和,气聚而痞满的病机特点。
同时半夏与辛热之干姜一起配伍苦寒之芩连而成辛开苦降,寒热平调之剂,苦辛并用调其升降,寒温平等调其阴阳,坐镇中焦而和解上下。
同样在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复代赭石汤这一类的方剂当中,张仲景同样使用了半夏,均取其辛行温通,滑利走散,除痞散结,而用于治疗心下痞证。
故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卷四》[2]“半夏味辛温,干姜味辛热,《内经》曰:辛走气,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为助,故以半夏生姜为佐,以分阴而行阳也”。
1.2 和胃化浊降逆止呕半夏为止呕要药,各种呕吐都可以随证使用。
《医学衷中参西录》[3]载“半夏:味辛,性温,有毒。
凡味辛之至者,皆禀秋金收降之性,故力能下达为降胃安冲之主药。
为其能降胃安冲,所以能止呕吐,能引肺中、胃中湿痰下行……”。
在《伤寒论》中,呕吐一证无论是邪气初起还是疾病后期,无论寒热虚实,大都使用半夏以和胃降逆止呕。
1.2.1 疾病初期的呕吐如《伤寒论》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本证太阳阳明合病,表里同时受邪,邪气内迫阳明,胃气上逆而呕吐,治以葛根汤外解表邪,表里和解,同时加用半夏以理气逆、止烦呕。
1.2.2 疾病后期的呕吐如《伤寒论》第397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本证为外感后期,形气两伤,余热未尽,客留在胃,胃气失和,上逆作呕。
方用竹叶石膏汤,在竹叶、石膏、参草等清余热,益气阴基础上加用半夏以和胃降逆止呕。
1.2.3 寒呕如《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本证为风寒邪气引动内饮,水寒干涉肺胃,而致咳喘呕逆诸证,方用小青龙汤,外解表寒,内化寒饮,方中同样使用半夏以和胃降逆,化痰止呕。
1.2.4 热呕如《伤寒论》第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本证为少阳火郁,火热邪气下迫而见下利,火热犯胃,则见呕吐。
方用黄芩汤清热止利,伴有呕吐者加用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1.3 行气解郁畅达三焦半夏味辛,辛以散之,能疏理气机,畅达三焦。
《伤寒论》第96条:“伤
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
”本证为伤寒邪气侵及少阳经脉、少阳胆府、少阳三焦,而致少阳经气不利,胆府郁热,三焦气机不畅,故见诸证。
治以小柴胡汤,方中柴胡气质轻清,能疏利少阳经气,畅达三焦气机,为主药。
半夏辛温,辛散温通助柴胡以疏理气机,调畅三焦。
全方合用而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汗出而解”。
其他类似的方剂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汤这些方剂中也都使用了半夏,其功用也是助柴胡以行气郁,畅达三焦。
1.4 燥湿化痰散结开痹半夏辛温燥烈,为燥湿化痰之要药。
半夏味辛,善开喉痹,散郁结。
《伤寒论》312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本证为痰热浊邪痹阻少阴经脉而成,治以苦酒汤,方中用半夏化痰散结开喉痹,配合鸡子清米醋润燥益阴,敛疮消肿。
《伤寒论》313条“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本证为风寒邪气引动痰邪痹阻少阴经脉所致。
治以半夏散及汤,方中以半夏化痰散结,配合桂枝散风寒,炙甘草缓痛急。
可见仲景在治疗痰浊邪气所致咽痛时,无论夹寒夹热都应用了半夏以燥湿化痰散结开痹。
故《本经疏证》[4]:“于此可见半夏所治之喉痛,必有痰有气阻于其间,呼吸食饮有所格阂,非如甘草汤、桔梗汤、猪肤汤,徒治喉痛者可比矣”。
2 《伤寒论》中半夏的制法
《伤寒论》中半夏无论入汤剂还是散剂,使用之前都要“洗”。
这在《金匮玉函经》[5]有较明确的记载:“凡半夏不咀,以汤洗数十度,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也”半夏有毒,使用之前要“洗”,而且要用“汤”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汤,热水也”,因此“以汤洗数十度”就是用热水反复泡洗几十次,直到水液清澈,令半夏“滑尽”即半夏本身的“隙涎”被除掉(《雷公炮炙论》[6]:“半夏上有隙涎,若洗不净,令人气逆,肝气怒满。
”)。
这样半夏洗熟之后,毒性消失,可以入药使用。
今天半夏已经不采用这种炮制方法,但是它仍有借鉴意义,如陈修园的《神农本草经读》[7]“今人以半夏攻专祛痰,概用白矾煮之,……古人以汤洗七次,去涎,今人畏其麻口,不敢从之,余每年收干半夏数十斤,洗去粗皮,以生姜汁甘草水浸一日夜,洗净,又用河水浸三日,一日一换,滤起蒸熟,晒干切片,隔一年用之甚效……”我国古代医学家对半夏的应用较早,但是系统广泛且有效把半夏应用于临床是从《伤寒论》开始的,可谓开后世之先河,为后世立法度。
今天重温经典,分析并整理《伤寒论》中半夏的功用及制法,希望对临床有所启示,于同道有所裨益。
<<神农本草经>>曰:半夏一名地文,一名水玉.味辛,平,有毒.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咽喉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生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