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研究性学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成因探究: ·主观因素: ⒈高中生消费意识仍较差,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主
要表现在:过于注重外表,在意别人的看法。吃、穿、用、行都 讲究名牌,原因就是名牌漂亮,更显档次,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
⒉从众心理在作怪。同学之间都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就是“别人 有,我也要”,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别人有手机,我也要;别人 有名牌鞋,我也要;别人吃的好,我也要……因而形成了一种畸 形消费状态。 ⒊求异心理的影响。现在面临着强大的学习压力,也许因为学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0.你有过请客消费吗? • A有 B没有 • 你认为自己的消费合理吗? • 此问卷分发100份,做完后由小组长收回进行统计。
• 调查结论
• 1.高中学生的消费自主程度高 据统计:74.1%的学生对自己的 零用钱有绝对的支配权
• 2.消费结构不合理,但消费趋向多元化 有近30%的学生拥有手 机,话费超过60元的占了61%。而且将15%以上的零用钱用于上 网的学生也近3成。学生主要的消费内容为饮食,服饰和娱乐。 对书籍的消费相对较少。 由此可见在学生的消费结构中物质消 费占了绝对的优势。精神消费却反而更少。文具和书刊的消费每 年只在80元左右。(参考书籍除外)
• • 3.消费注重品牌和款式 调查显示:有49.7%的学生购鞋的价位
在100~300元之间,300元以上的占4.5%,100元以下的占 45.8%;有50.8%的学生在买鞋的时候首选专卖店;74.2%的学 生购买过名牌鞋。买名牌鞋的前两个原因是:自己喜欢(88.9%) 和受社会潮流影响(5.1%)。
知识,在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
•
2.通过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巩固知识,培养自身的
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个性特长。
•
(一)准备阶段
•
在众多课题中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我们都感兴趣的关于中学生消费
状况的研究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
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我们讨论并形成了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方案。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价值
•
研究目标:
•
1.了解现代中学生消费情况,分析其消费特点及形
成原因。
•
2.提出引导中学生消费的合理化建议,为学校开展
针对性教育活动提供帮助。
•
3.通过开展本次研究,学以致用,探索一条科学的
学习方法,进而有效地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
研究价值:
•
1.在研究过程中的“学习”,消化教材和课本中的
1. 你是:A初中生/B高中生。 2.你有没有零花钱 A有 B没有 3.你每月的零花钱是: A.50元以下 B.50-100元 C.100-150元 D.150元以上 4.你每月零花钱的来源 A.父母 B.祖父母/外祖父母 C.其他亲戚 D.其他 5.零用钱的主要用途 A.买书籍 B.储存起来 C.买零食F.买衣服 G.上网 E.其他 6.你对学生穿名牌,盲目攀比的现象的看法: A很正常,已经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了 B看条件,家里条件好的可以,毕竟好衣服穿起来舒服 C应该杜绝这种情况,因为这样攀比下去会影响其他同学 D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要别人去说吧 7.你对中学生统一穿着校服的看法 A.应该,一些特殊场合需要 B.没什么理由,应该 C.没必要穿校服,抹杀学生个性 D.说不清楚 8. 是否购买一种商品,你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A.商品的用途 B.商品的价位 C.商品的款式及包装 D.商品是否符合时尚潮流 9. 你用零用钱献过爱心吗? A.有B没有。
初中学生52份,高中学生64份。)。调查内容包括9条选择题和1条
开放性问答题。
•
5.采用人工统计法,组员利用课余时间对回收的116份有效问
卷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
•
(三)总结阶段
•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在对统计的数据作认真彻底的分析的基础上,参 考查询到的相关文献资料,确定报告格式、撰写成文。
中学生的消费观调查问卷
·学校: 学校应当适当地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 理财、勤俭节约的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念学会合理的消费、适当的消费。 ·社会: 应加强和完善秩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 消费环境,引导高中生进行合理消费,增加适宜的消 费项目,使高中生消费适得其所。
总之,高中生正确的消费观的建立,离不开个人、 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 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做一个健康文明的消费者。
上的不如别人,心理产生了一种自卑感,想在别的方面寻找自己 的与众不同;或者是想要张显个性。于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 费心态便对高中升的消费趋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客观因素:
⒈社会环境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的 改善,和消费观念的变迁,于是出现了出手阔绰的“贵族”, 为了“面子”不惜付出高代价。而且认清消费也越来越中。 广告中生过早的受到社会风气影响,向大人看齐,贵重物品 的“礼尚往来”便造成了消费的错误观念。
绩的竞争,为了满足高考需要,学校过于注重对学 生学习和知识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 日常消费行为和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引导。
总结及建议: ·高中生个人: 高中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克服各种不 良心理的诱惑,矫正不良的消费形态。不要将钱花在一些既昂 贵,又不实用的物品上,应该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要更 多的考虑父母赚钱的不容易,建立合理的消费开支预算,寻找 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 ·家庭: 家长们首先要杜绝对孩子的溺爱,清楚地意识到溺 爱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其次,要对孩子的消费进行把关和 合理的规划,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念和健康的消费心理。
•
(二)实施阶段
•
1.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分工,理解研究思路,开展针对性研究
工作。
•
2.查阅相关电子资料、文献资料,进行资料的整理工作。
•
3.做好中期汇报工作,调整研究计划。
•
4.编制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工作。
•
调查过程:我们对东台中学初、高中部各抽取一个班级,共120
名学生进行了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116份(其中,
·调查方式:查找资料,问卷调查
·调查人员:镇原县屯字中学 高一六班
马姣姣 杨秀艳 李倩 刘文亮 徐博妮
一、研究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 提高,消费观念也渐趋不同,这种变化在高中生身上表现的尤为 明显。现在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高中生作为 中学生的主流,他们的消费观念是什么?消费方向又如何?影响 的因素又是什么?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 下,展开了对本校高一年级同学消费情况的调查活动。通过对本 次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我们的结论和建议。
⒉父母和长辈过分溺爱。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 长们便把他们当成家里的“小皇帝”,“要风得风,要雨得 雨”,无论孩子的消费是否正当都予以满足。
有的节日特别是春节,有的学生的“压岁钱”更 是多的数不胜数,家长给了又给,亲戚也给不少. 而作为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有钱话到没钱止, 而他们花钱的地方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于是,这 部分“多余”的钱就用来买手机等高价格消费品。 这样就等于纵容他们步入消费的误区。 ⒊学校教育的不足。为了应对应试教育各校的成
成因探究: ·主观因素: ⒈高中生消费意识仍较差,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主
要表现在:过于注重外表,在意别人的看法。吃、穿、用、行都 讲究名牌,原因就是名牌漂亮,更显档次,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
⒉从众心理在作怪。同学之间都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就是“别人 有,我也要”,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别人有手机,我也要;别人 有名牌鞋,我也要;别人吃的好,我也要……因而形成了一种畸 形消费状态。 ⒊求异心理的影响。现在面临着强大的学习压力,也许因为学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0.你有过请客消费吗? • A有 B没有 • 你认为自己的消费合理吗? • 此问卷分发100份,做完后由小组长收回进行统计。
• 调查结论
• 1.高中学生的消费自主程度高 据统计:74.1%的学生对自己的 零用钱有绝对的支配权
• 2.消费结构不合理,但消费趋向多元化 有近30%的学生拥有手 机,话费超过60元的占了61%。而且将15%以上的零用钱用于上 网的学生也近3成。学生主要的消费内容为饮食,服饰和娱乐。 对书籍的消费相对较少。 由此可见在学生的消费结构中物质消 费占了绝对的优势。精神消费却反而更少。文具和书刊的消费每 年只在80元左右。(参考书籍除外)
• • 3.消费注重品牌和款式 调查显示:有49.7%的学生购鞋的价位
在100~300元之间,300元以上的占4.5%,100元以下的占 45.8%;有50.8%的学生在买鞋的时候首选专卖店;74.2%的学 生购买过名牌鞋。买名牌鞋的前两个原因是:自己喜欢(88.9%) 和受社会潮流影响(5.1%)。
知识,在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
•
2.通过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巩固知识,培养自身的
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个性特长。
•
(一)准备阶段
•
在众多课题中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我们都感兴趣的关于中学生消费
状况的研究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
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我们讨论并形成了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方案。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价值
•
研究目标:
•
1.了解现代中学生消费情况,分析其消费特点及形
成原因。
•
2.提出引导中学生消费的合理化建议,为学校开展
针对性教育活动提供帮助。
•
3.通过开展本次研究,学以致用,探索一条科学的
学习方法,进而有效地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
研究价值:
•
1.在研究过程中的“学习”,消化教材和课本中的
1. 你是:A初中生/B高中生。 2.你有没有零花钱 A有 B没有 3.你每月的零花钱是: A.50元以下 B.50-100元 C.100-150元 D.150元以上 4.你每月零花钱的来源 A.父母 B.祖父母/外祖父母 C.其他亲戚 D.其他 5.零用钱的主要用途 A.买书籍 B.储存起来 C.买零食F.买衣服 G.上网 E.其他 6.你对学生穿名牌,盲目攀比的现象的看法: A很正常,已经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了 B看条件,家里条件好的可以,毕竟好衣服穿起来舒服 C应该杜绝这种情况,因为这样攀比下去会影响其他同学 D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要别人去说吧 7.你对中学生统一穿着校服的看法 A.应该,一些特殊场合需要 B.没什么理由,应该 C.没必要穿校服,抹杀学生个性 D.说不清楚 8. 是否购买一种商品,你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A.商品的用途 B.商品的价位 C.商品的款式及包装 D.商品是否符合时尚潮流 9. 你用零用钱献过爱心吗? A.有B没有。
初中学生52份,高中学生64份。)。调查内容包括9条选择题和1条
开放性问答题。
•
5.采用人工统计法,组员利用课余时间对回收的116份有效问
卷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
•
(三)总结阶段
•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在对统计的数据作认真彻底的分析的基础上,参 考查询到的相关文献资料,确定报告格式、撰写成文。
中学生的消费观调查问卷
·学校: 学校应当适当地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 理财、勤俭节约的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念学会合理的消费、适当的消费。 ·社会: 应加强和完善秩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 消费环境,引导高中生进行合理消费,增加适宜的消 费项目,使高中生消费适得其所。
总之,高中生正确的消费观的建立,离不开个人、 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 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做一个健康文明的消费者。
上的不如别人,心理产生了一种自卑感,想在别的方面寻找自己 的与众不同;或者是想要张显个性。于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 费心态便对高中升的消费趋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客观因素:
⒈社会环境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的 改善,和消费观念的变迁,于是出现了出手阔绰的“贵族”, 为了“面子”不惜付出高代价。而且认清消费也越来越中。 广告中生过早的受到社会风气影响,向大人看齐,贵重物品 的“礼尚往来”便造成了消费的错误观念。
绩的竞争,为了满足高考需要,学校过于注重对学 生学习和知识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 日常消费行为和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引导。
总结及建议: ·高中生个人: 高中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克服各种不 良心理的诱惑,矫正不良的消费形态。不要将钱花在一些既昂 贵,又不实用的物品上,应该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要更 多的考虑父母赚钱的不容易,建立合理的消费开支预算,寻找 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 ·家庭: 家长们首先要杜绝对孩子的溺爱,清楚地意识到溺 爱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其次,要对孩子的消费进行把关和 合理的规划,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念和健康的消费心理。
•
(二)实施阶段
•
1.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分工,理解研究思路,开展针对性研究
工作。
•
2.查阅相关电子资料、文献资料,进行资料的整理工作。
•
3.做好中期汇报工作,调整研究计划。
•
4.编制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工作。
•
调查过程:我们对东台中学初、高中部各抽取一个班级,共120
名学生进行了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116份(其中,
·调查方式:查找资料,问卷调查
·调查人员:镇原县屯字中学 高一六班
马姣姣 杨秀艳 李倩 刘文亮 徐博妮
一、研究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 提高,消费观念也渐趋不同,这种变化在高中生身上表现的尤为 明显。现在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高中生作为 中学生的主流,他们的消费观念是什么?消费方向又如何?影响 的因素又是什么?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 下,展开了对本校高一年级同学消费情况的调查活动。通过对本 次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我们的结论和建议。
⒉父母和长辈过分溺爱。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 长们便把他们当成家里的“小皇帝”,“要风得风,要雨得 雨”,无论孩子的消费是否正当都予以满足。
有的节日特别是春节,有的学生的“压岁钱”更 是多的数不胜数,家长给了又给,亲戚也给不少. 而作为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有钱话到没钱止, 而他们花钱的地方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于是,这 部分“多余”的钱就用来买手机等高价格消费品。 这样就等于纵容他们步入消费的误区。 ⒊学校教育的不足。为了应对应试教育各校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