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油冷却器换热效果评估 (完整)

合集下载

油田联合站换热器性能检测与热经济性评价

油田联合站换热器性能检测与热经济性评价

油田联合站换热器性能检测与热经济性评价邓寿禄1 王贵生1 黄学义2【摘要】摘要基于换热器性能的现场检测,对换热器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换热器的能量利用、换热系数和换热能力利用情况,指出了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利用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过对换热器的热经济性评价,计算了换热器的主要经济指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热炉耗用的原油燃料价格越高,联合站用热技术改造项目获得的经济效益越大,结论指出本次热经济性评价表明该项目的技术改造经济可行。

【期刊名称】石油工业技术监督【年(卷),期】2011(027)002【总页数】4【关键词】关键词油田联合站换热器性能检测热经济性评价根据油田燃料结构调整计划,胜利油田对部分联合站供用热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

原有的联合站脱水加热和外输加热是以加热炉耗用原油直接加热为主,这次技术改造要求,利用社区燃煤锅炉供热取代加热炉直接加热,社区燃煤锅炉供给的蒸汽或热水通过联合站汽-液换热器和液-液换热器对油水混合物或原油进行加热。

为评价改造后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和经济效果,对投产后的联合站换热器进行了性能检测与热经济性评价。

这次性能检测与热经济性评价的换热器包括坨一站、坨六站、孤二联、孤三联、孤六联等6个联合站投产使用的换热器,其中坨一站为汽-液螺旋板式换热器,其余均为液-液螺旋板式换热器。

1 换热器性能检测换热器是热力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为了节能降耗,提高工业生产经济效益,要求换热器各项性能指标运行良好。

作为新投产的换热器,为了评价其投产后的各项经济指标,必须依靠换热器的性能检测,采集现场运行数据,综合分析其运行状况,评价其性能的优劣。

换热器性能检测采用现场在线检测,在检测过程中换热器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

检测使用仪器包括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在线流量计、测厚仪、温度计、压力表、远红外测温仪、含水分析仪。

检测项目包括换热器高温侧介质流量、进出口温度、进出口压力,换热器低温侧介质流量、进出口温度、进出口压力、原油含水率,换热器外表面温度。

换热器效能评价新方法

换热器效能评价新方法

×
24 ×
365 ×
2
=
0.575
注 各种材料能耗、制造和运输能耗均以 2008 年国家《节能法》中规定的 GB 系列标准限额选取。渗铝按照国家标准 JB/T10448-2005。
硅钢片厂空气换热器:
单位有效能转换比
Θ
=
5.218 ×1011
6.021×106 × 24× 365× 3 +1.436×1010 + 3.900×104
τ
和 E动力 则不同的设计有不同的结果。
换热器的动力能耗与换热器的单位时间动力消耗和换热器的寿命有关系,它们的乘积出现在(1)
式的分母上,只有它们的乘积最小时,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换热器才能有最大的单位有效能转
换比。
4.2. 以热量转换能力为基础的换热器评价方法
同样的也需要先定义一个概念:单位热量转换比。它的具体内容是:消耗单位能量的换热器的
2. 换热器的能量转换分析。
换热器进行热量转换的目的只有一个:对可以做功的热量即有效能 进行从一个载体到另外一 个载体的转移。但是换热器在进行有效能—— 转移的过程中,同时也转移了不能对外做功的热量
,而且在进行转移时, 还存在着一定的损失。从热力学定律的角度来看,热量转移的效果依然 可以用两个方面的内容来表达:一个是总热量(包括 和 )的转移量,另外一个是 的转移量。 作为一个封闭体系, 的值始终在减少,这样可用于对外做功的热量也越来越少。,换热器作为一种 能量转换设备,它需要尽可能多的转换 的量,因此换热器所能转换 的数量就代表了换热器的转 换能力。
E制造 ——制造换热器所消耗的平均能量,KJ
E动力 ——换热器的单位时间动力消耗,KJ/h
不难看出,公式(3)和公式(1)的区别就在分子上,公式(1)中的单位时间换热器转移的

双炉双塔工业萘连续精馏工艺设计

双炉双塔工业萘连续精馏工艺设计

目录摘要绪论第一章原料与产品1 原料特性2 萘的物理化学性质3 产品质量第二章工业萘连续精馏工艺技术1工业萘的生产工艺技术的选择2 工艺概要3 工艺特点4 设计工艺参数列表第三章工艺计算1 初镏塔的物料衡算1原料处理量2原料组成及各组分含量3初镏塔物料衡算2初镏塔所需要的理论板的层数及回流比1最小理论塔板数2最小回流比3实际塔板数3初镏塔的热平衡计算1输入热量2输出热量4精馏段、提馏段工艺条件的计算1精馏段工艺条件的确定2提馏段工艺条件的确定第四章其他设备选型及计算1管式炉的计算数据1初镏塔管式炉的计算数据1输入热量2输出热量3初镏塔管式炉的煤气消耗选型2精馏塔管式炉的计算数据1输入热量2输出热量3精馏塔管式炉的煤气消耗选型3原料换热器1计算条件2热量衡算结论参考文献摘要精萘是有机化学工业主要的芳香族原料,广泛应用于生产合成纤维。

橡胶。

树脂。

染料遗迹制取炸药。

农药等工业部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理。

而精萘又是经过对工业萘的精致取得到的,目前,除少数厂家根据需要生产精萘外,大部分厂家均生产工业萘产品,广泛的用途及用量使工业萘的高效生产量显得尤为重要。

工业萘生产是采用精馏方法将含萘馏分进行分馏,提取出工业萘产品,精馏方法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俩种工艺流程,原料年处理量决定精馏方法,本套设计将采用与年处理量为30万吨焦油蒸馏装置相配套的连续生产工艺,即双炉双塔工业萘连续精馏工艺系统。

下面的设计过程将对工业萘的双炉双塔连续式精馏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的叙述并对工艺系统中所使用的主体设备------工业萘初镏塔、工业萘精馏塔和工业萘气化冷凝冷却器进行设计计算。

关键词:工业萘;双炉双塔连续精馏工艺;工业萘初镏塔;工业萘精馏塔;工业萘汽化冷凝冷却器绪论萘是有机化学工业主要的芳香族原料,广泛应用于生产合成纤维、橡胶、树脂、染料以及制取炸药、农药等的工业部门。

萘的资源主要来自焦化萘和石油萘,就其质量来说石油萘大大超过目前的焦化萘,但从资源量上来说,焦化萘具有优异条件。

常减压蒸馏操作工理论试题初级

常减压蒸馏操作工理论试题初级

常减压蒸馏操作工理论试题(初级工) 一、填空题:(每题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1.换热器采用折流板的作用( A)。

(A)提高传热系数(B)提高换热温差(C)增加停留时间(D)提高压降2.投用冷却器时应先开( A )。

(A)水 (B)热流体 (C)倒淋 (D)入口3.渣油冷却器选用( D )水最好。

(A)深井(B)新鲜水(C)循环 (D)二次循环4.离心泵属于( D )(A)往复泵(B)转子泵(C)容积式泵5.离心泵的扬程与(D )有关。

(A)叶轮尺寸(B)转速(C)叶轮级数6.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扬程、功率和(D)叶片式泵(D)介质比重(D )四项。

9 .精馏过程中相互接触的两相,汽相温度(A )液相温度(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D )小于等于10 .当常压塔顶( B )上升时,侧线产品会变轻,收率下降。

(A )温度 (B )压力 (C )温度、压力(D )注氨量11 .减压塔根据目的产品的不同可分为( A )减压塔。

(A )润滑油型和馏分油型(B )干式和湿式 (C )燃料油型和馏分油型 (D )润滑油型和基础油型12 .润滑油型减压塔的目的是生产(A )符合润滑油要求的基础油。

(A )粘度、色度、残炭(B )粘度、凝点、闪点 (C )粘度、残炭、闪点 (D )色度、凝点、闪点 13 .常压塔采用蒸汽汽提是为了( B )(A )提高油品的蒸汽压(B )降低油气分压 (C )提高油气分压(D )降低油品蒸汽压14 .道尔顿定律又称( C )(A )拉乌尔定律(B )平衡常数 (C )分压定律 (D )活度系数 (A)轴功率 (B)叶轮尺寸 7. 如塔顶回流带水,会导致( (A)塔顶温度上升,压力下降 (C)塔顶温度下降,压力上升 8. 原油性质变轻,会导致( (A)塔底液位上升(C)塔顶汽油减少 (C)出口直径 (D)效率C )(B)塔顶温度上升,压力上升(D)塔顶温度下降,压力下降B )(B)塔顶压力上升 (D) 汽油干点升高15.道尔顿定律,适用于(C )(A)理想溶液(B)非理想溶液(C)理想气体(D)非理想气体16.柴油中(A )的含量越大,十六烷值越高。

工业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方法

工业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方法

工业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工业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方法工业热交换器的能效测试与评价是确保设备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的关键步骤。

长径比对油冷却器传热及综合性能的影响

长径比对油冷却器传热及综合性能的影响
( 1 . 华南理工大学 化工机械 与安全工程研究所 ,广州 5 1 0 6 4 0 ;2 . 广东顺德盈威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 5 2 8 3 0 0 )

要:探 讨 相 同传 热 面积 ,不 同长径 比 的两 台管 壳式 油冷却 器 ,对 其传 热及 综合性 能进 行 了实验研 究 。
图1 两台油冷却器实物
F i g . 1 O b j e c t s o f t w o o i l c o o l e r s
题 ,这 不 仅 能最 大 限度 地 发挥 油 冷 却器 散 热效 果 , 也 为 企业 生 产制 造 不 同规 格 的油 冷 却器 提 供依 据 ,
第5 O卷第 1 期
2 0 1 3 年 2月
化工设备来自与管道
V_ 0 1 . 5 0 NO. 1
P R O C E S S E QU I P ME N T& P I P I NG
F e b . 2 0 1 3

单 元 设 备

长径 比对油冷却器传热及综合性能的影响
魏 小兵 ,江 楠 , 曾纪成
1 实验设备 、方法及流程
1 . 1 实验主要设备及仪器
机 、轧钢 机 、矿 山重 型机 械 以及螺 杆压 缩机 等设备
的润滑 系 统 中 。 它 是液 压 机械 润滑 系 统 的重要 部件
本文 研究的对象为 长径 比分别为 6 . 6和 2 . 9的两 台油冷却器 ,如图 1 所示。两 台油冷却器换热管均采
在 油 冷 却 器 的 生产 制 造 过 程 中,往 往 要 根 据 不 同 的场 合 、 安 装 面 积及 空 间 高 度 等要 求 生 产 制
造 各 种 型 号 规 格 不 同 的油 冷 却 器 。在平 时 的 使用

轻油的理化特性

轻油的理化特性

产品技术说明书轻油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或黄色透明易流动的液体,暴露空气中渐变至黄色褐色。

熔点(℃):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饱和蒸汽压(KPa):无资料燃烧热(kcal/kg):8900-9800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闪点(℃):约25(闭杯)爆炸上限[%(V/V)]:7.0自燃温度:(℃)525 爆炸下限[%(V/V)]:1.1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可生产烯烃的裂化原料或生产芳烃的重整原料。

其他理化性质:无资料制作过程:焦油蒸馏馏分塔顶出来的轻油经冷凝冷却器、油水分离器流入回流槽,一部分送回馏分塔顶作回流,其余部分作为轻油产品产出。

运输过程: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暴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工业萘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白色或微黄色易挥发性晶体。

有煤焦油臭味。

熔点(℃)80.1 相对密度(水=1):1.162沸点(℃)217.9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4.42饱和蒸汽压(KPa):0.13(52.6℃)燃烧热(kj/mol):5156.3临界温度(℃)457.2 临界压力(MPa):4.05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闪点(℃)78.9(闭杯)爆炸上限(%):5.9(蒸汽)自燃温度(℃):526 爆炸下限(%):0.9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无水乙醇、醚、苯,能与水蒸气一同挥发。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染料中间体、樟脑丸、皮革、木材保护剂等。

工业萘操作规程

工业萘操作规程

工业萘蒸馏工、DCS操作规程(修订版)一、工艺制度1.原料槽温度 75—85℃2.洗油槽温度 40—60℃3.原料静止时间>24小时4.原料经过换热器后温度 180—220℃5.初馏塔底循环油温度 240—250℃6.精馏塔底循环油温度 271—278℃7.初馏塔顶油气温度 170—180℃8.精馏塔顶油气温度 215-218℃9.工业萘回流槽温度 100—120℃10.工业萘高置槽温度 80—110℃11.初馏管式炉对流段温度 <500℃12.初馏管式炉辐射段温度 <650℃13.初馏管式炉烟囱温度 <400℃14.精馏管式炉对流段温度 <600℃15.精馏管式炉辐射段温度 <750℃16.精馏管式炉烟囱温度 <400℃17.工业萘汽化冷却器工业萘出口温度 100—120℃18.酚油冷却器油出口温度 20—50℃19.洗油冷却器油出口温度 40-70℃20.初馏塔管式炉油出口温度 249±3℃21.精馏塔管式炉油出口温度 282-287℃22.初馏塔顶部压力≤10kpa23.初馏塔底部压力≤100kpa24.精馏塔顶部压力≤10kpa25.精馏塔底部压力≤100kpa26.已洗三混油含酚≤0.5 含水≤0.5二、开工准备1.检查水、电、汽、仪表空气等是否进入岗位且符合开工要求。

2.检查原料槽、各回流槽的油存量及油温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各回流泵是否完整无缺,转动是否灵活。

4.检查各塔、各炉、燃煤机系统的附属设备是否完整无缺。

5.检查本岗位所有的仪表、温度计、压力表等是否齐全好用。

6.油水分离器检查玻璃管情况。

7.检查所有记录用具是否齐全。

一般情况下,严禁扫汽入塔,特殊情况:如塔身动火,须向塔内通蒸汽时,可以扫汽入塔。

8.扫汽注意事项:(1)扫汽前必须把乏水放尽,将汽套管出口阀打开。

(2)扫汽时走交通管,不得过流量计和精密仪表,不通过窥镜。

9.检查管式炉烟囱翻板、视孔、燃煤机是否好用。

酚油冷却器换热效果评估 (完整)

酚油冷却器换热效果评估 (完整)

工业萘酚油冷却器换热效果测算一、工艺现状工业萘原料泵将脱酚萘油抽出,经过原料第一预热器、第二预热器换热升温后进入初馏塔,从塔顶分离出酚油,酚油通过第一预热器与原料换热后,再经过酚油冷却器降温,进入初馏塔回流槽。

塔底用支管采出的萘油进入精馏塔中。

精馏塔塔顶分离出工业萘,通过蒸汽发生器自产蒸汽,再由温水冷却降温后送往萘结片工段进行包装销售。

精馏塔底分离出甲基萘油,甲基萘油经过第二预热器与原料换热后,送往甲基萘油槽区。

近期,由于初馏塔回流液温度经常超过设计指标,严重影响了初馏塔中的气液传质过程,且不利于通过回流液控制塔顶的温度,造成生产系统各项指标波动较大。

通过分析判断,可能是酚油冷却器冷却后的温度不达标,从而使进入初回流槽的酚油温度过高造成的。

二、指标现状通过现场实际测量发现,在酚油冷凝冷却的过程中,酚油温度由176℃降至112℃,其流量约为10m³/h,冷却介质采用30℃的循环水。

(1)、基本物性数据的查取:a、酚油的定性温度=(176+112)/ 2=144℃查得酚油在定性温度下的物理数据:ρh=961kg/m³,C p,h=2.348kJ/(kg·℃)b、冷却水的定性温度=(30+40)/ 2=35℃查得水在定性温度下的物理数据:ρc=994.1kg/m³,C p,c=4.174kJ/(kg·℃)(2)、热负荷的计算Q T=q m·h×C P·h×(T1-T2)=961×10×2.348×103×(176-112)/3600=4.01×105W所以,可以推算出冷却水的消耗量为:q m·c=Q T/[C P·c×(t2-t1)]=4.01×105/[4.17×103×(40-30)]=9.61kg/s=34596kg/hq L·c=34596/994.1=34.8m³/h(3)、计算平均温差酚油176→112冷却水40←30△t 136 82△t`m=(△t2-△t1)/ In(△t2/△t1) = 106.72℃计算R=(T1-T2)/( t2- t1) = 6.4P=( t2- t1)/( T1- t1)=0.0685由R 、P值,查化工原理(上)图5-11(a)得温差校正系数Ф△t = 0.97所以△t m =Ф△t×△t`m = 0.97×106.72=103.52℃(4)、选K值,估算传热面积参照化工原理(上)附录,取K=48W/(㎡·℃)根据传热速率方程Q T=S×K×△t m可以得出:传热面积S=Q T/K×△t m=4.01×105/(48×103.52)=80.7㎡三、设计指标工业萘冷凝冷却器设计指标是将酚油由176℃将至60℃,其流量约为10m³/h,冷却介质采用30℃的循环水。

滑油冷却器在不同布置方式下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滑油冷却器在不同布置方式下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A b t a t Ex rm e t li sr c : pe i n a nve tga i n o e t t a f r a d p e s e d o ha a t rs is s i to n h a r ns e n r s ur r p c r c e itc
第4 卷第 1 1 6 5
2 1年 1 02 月







Vo . 6, 1 4 NO. 1
At mi o c Ene g i n e a d Te hn o y r y Sce c n c ol g
Jn 0 2 a .2 1
滑 油 冷 却 器 在 不 同布 置 方 式 下 换 热 特 性 的 实 验 研 究
择竖直 或水平布置 。
关 键 词 : 体 针 翅 管 ; 化 换 热 ; 合 管 束 ; 油 冷 却 器 整 强 混 滑
中图分类号 : TK1 4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0 0 6 3 ( 0 2 0 一 0 90 1 0 — 9 1 2 1 ) l0 6 - 4
Ex e i e t lS u y o e t Tr ns e a a t r s i s p r m n a t d n H a a f r Ch r c e itc
5 5℃ a d olv l me fo r t s 62 / .Th x ei n a e u t e n ta e n i ou lw a e wa - 4 m。 h e e p rme tlr s ls d mo sr t
t a he dif r nt o int to h v s al e f c he h tt f e e re a i ns a e m l fe t on t he t t a f r ha a t rs i s of a r ns e c r c e i tc o l I sc os n v r ia r h io a re t ton d r c i s p c on to n e i i. ti h e e tc lo orz nt lo i n a i ie tonsba e s a e c dii n i ng —

油冷却器冷却效率试验分析

油冷却器冷却效率试验分析

20196期第54(211期)(EXPLOSION-PROOF ELECTRIC MACHINE)油冷却器冷却效率试验分析王森,李文彬,霍新新(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内循环轴承油冷却器的热交换效率,设计了油冷却器热交换效率试验装置,试置可以采集油和水、流量等参数#同时设计了三种材料(铜、不锈钢和合金)"两种(光式和翅片式)的油冷却器,对油冷却器进行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经过计算得到各油冷却器的热交换系数&果以为油冷却器设计提供依据#关键词轴承'油冷却器'热交换效率'试DOI:10.3969/J.ISN.1008-7281.2019.06.11中图分类号:TM3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7281(2019)065034503Expedmeetal Study on Cooling Efficiency of Oii CoolerWang Sen&Li Wenbia,and Huo Xinxia(Harbin Instituie of larae electdcat machinei/&Harbia150040,China) Abstracc In order to study the heat transfer effciency of oii cooler of inner circulation beaoing,atestequipmentwhich can co e ectthepaoameteossuch asoieswateotempeoatuoeand aeowisdesigned.Atthesametime,thecooeeoswith3di a eoentmateoiaes(coppeo,stainee s steeeand coppeonickeea e oy)and2typesoastouctuoes(eighttubetypeand waoped peate type)aoedesigned.Thoough expeoimentaeoeseaoch,theheattoansaeocoe a icienciesoathe6 cooeeosaoecaecueated based on thetestoesuets.Theoeseaoch oesuetscan pooeidethebasisaoo thedesign oaoiecooeeo.&&Key wordt&Beaoing'oiecooeeo'heattoansaeocoe a icient'test0引言循环冷却系统是水轮发电机重要组成部分,循环冷却方式包括内循环和外循环冷却方式两种[1"2]#内环冷却方式是指油冷却器和轴在同一油槽内,依靠油槽内部旋转部件如镜板、的粘滞作用和油的对流换热形成循环油路[3"4]#着机组轴承损耗的不大,对轴承油冷却器提出高的要求,进行内循环轴承油冷却器冷却效率试很有必要。

【CN109884113A】一种油冷却器热交换性能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专利】

【CN109884113A】一种油冷却器热交换性能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16988.0(22)申请日 2019.02.15(71)申请人 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地址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新区江南路1588号D座(72)发明人 郑智剑 应立峰 王洋定 钱咪 (74)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代理人 何仲(51)Int.Cl.G01N 25/2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油冷却器热交换性能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冷却器热交换性能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特点是包括用于提供整个试验装置的油源并对液压油进行加热的液压油循环系统和用于提供整个试验装置的水源并与加热后的高温液压油进行换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其试验方法为通过工控机调节冷却水循环系统中冷却水的流量和液压油循环系统中高温液压油的流量;通过对待测油冷却器进出口压力的调节,获得各个流量节点的热交换系数,绘制油冷却器热交换系数的正反向调节曲线;对比油冷却器热交换系数的正向调节曲线和逆向调节曲线,确定油冷却器的最佳热交换系数、平均热交换系数和热交换系数最大差值,优点是能够精确且全面评价油冷却器热交换性能,且降低测试所需能耗。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9页 附图2页CN 109884113 A 2019.06.14C N 109884113A权 利 要 求 书1/4页CN 109884113 A1.一种油冷却器热交换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提供整个试验装置的油源并对液压油进行加热的液压油循环系统和用于提供整个试验装置的水源并与加热后的高温液压油进行换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所述的液压油循环系统包括油箱,所述的油箱的出口分别连接有小排量液压变量泵和大排量液压变量泵,所述的小排量液压变量泵通过油侧小口径流量控制阀连接有大量程流量计,所述的大排量液压变量泵通过油侧大口径流量控制阀与所述的大量程流量计连接,所述的大量程流量计通过进油球阀与被测油冷却器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的被测油冷却器的出油口依次通过出油球阀、油侧伺服阀和管道加热器与所述的油箱的进口连接;所述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水塔,所述的冷却水塔的出口通过离心泵分别连接有水侧小口径流量控制阀、水侧中等口径流量控制阀和水侧大口径流量控制阀,所述的水侧小口径流量控制阀通过小通径流量计连接有进水球阀,所述的水侧中等口径流量控制阀通过中等通径流量计与所述的进水球阀连接,所述的水侧大口径流量控制阀通过大通径流量计通过与所述的进水球阀连接,所述的进水球阀与所述的被测油冷却器的进水口,所述的被测油冷却器的出水口依次通过出水球阀、水侧伺服阀和冷却器与所述的冷却水塔的进口连接。

炼化装置循环水换热器评价

炼化装置循环水换热器评价
的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9(5):88-90,96. 〔编辑 马世骏〕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 翼6(下) 骳髄髖
Fe2++2OH-寅Fe(OH)2。 氢氧化铁的产生即是腐蚀的开始,金属离子在阳极进入水
新陈代谢旺盛(微米级)、繁殖快、易变异、种类多、数量多和分布 广等特点。
密、平滑整洁,属硬垢类。磷酸盐垢外观,色灰、不致密、易变形, 修和计划检修很有帮助,可早期判断出循环水换热器的泄漏迹
属软垢类。硅酸盐垢外观,颜色较多,以灰白色多见,比碳酸盐更 象,避免对循环水系统造成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对以通过测定循环水侧水流速 数提供参考。
来量化衡量,一般循环水侧流速过低会发生垢下腐蚀。炼化装置
参考文献
中垢沉积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水处理配方的问题,二是装置 [1] 李本高,徐振洪,龙军.工业水处理技术(第八册)[M].北京:中国石
工艺控制问题,工艺控制的影响程度更大。 2.3 黏泥腐蚀
水中悬浮物质、泥沙以及细菌形成的黏性物质形成黏泥腐 蚀。黏泥会造成管束堵塞,换热器换热效率下降,常伴随微生物 的繁殖。黏泥沉积情况多发生在换热器低流速段,例如,管箱内、 壳程换热器弯管处和折流挡板下挡板处。生物黏泥具有体积小、
溶液及其水化的过程,称为阳极过程。水中的溶解氧和氢离子在 2.4 一般杂物堵塞
阴极不断获得电子被还原的过程,称为阴极过程。如果没有阴极
杂物指塔体填料、塑料布碎片、石子、树毛以及昆虫等水质
过程,阳极过程就不能进行;反之,没有阳极过程,阴极过程也不 中不可溶固体物质。杂物基本存在于循环水换热器水入口和折
腐蚀是指金属因情况改变发生化学变化。金属表面在微观 上是不均匀的,当它与水介质接触时,会形成许多微小的腐蚀电 池(简称微电池),其中活泼部位成为阳极,不活泼部位成为阴极。 金属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电子,自身被氧化成高价态的 金属离子,从金属基体上溶解到水中,反应式:Fe寅Fe2+2e。

车辆固体冷却剂温控效果评估及优化研究

车辆固体冷却剂温控效果评估及优化研究

车辆固体冷却剂温控效果评估及优化研究车辆的冷却系统是车辆在行驶中保持温度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则是起到关键作用,而车辆固体冷却剂是冷却液中的一种类型。

由于液态冷却剂在高温条件下蒸发会导致冷却系统中的压力升高,而且还易于泄漏,因此固体冷却剂成为了一种更可靠、更持久的冷却剂。

但是,车辆固体冷却剂的温度控制却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本文将就此深入探讨,以评估和优化车辆固体冷却剂的温控效果。

一、车辆固体冷却剂的热传导特性在评估固体冷却剂的温控效果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固体冷却剂的热传导特性。

固体冷却剂本身具有较低的热传导能力,因此需要添加热传导增强剂以增强其热传导性能。

此外,由于固体冷却剂的添加量是不稳定的,因此其热传导性能会因为添加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因此,在使用固体冷却剂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外部温度及车辆行驶状态,进行固体冷却剂的添加量调整,以保证热传导性能的有效性。

二、评估车辆固体冷却剂的温控效果为了评估固体冷却剂的温控效果,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冷却系统固体冷却剂添加量对冷却系统温度的影响。

速度对不同的固体冷却剂进行实验,得出不同添加量下固体冷却剂的温度变化曲线。

通过分析曲线,可以得出固体冷却剂的温控效果,例如怠速状态下,添加量为x的固体冷却剂,使车辆冷却系统内部的温度平均下降了y℃,达到了理想的温控效果。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冷却系统的节能效果出发,来评估固体冷却剂的温控效果。

固体冷却剂在芯片温度高峰期的节能效果会更加明显,因此当车辆在长时间低速行驶或停车等情况下,固体冷却剂的节能效果会对冷却系统的温控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优化车辆固体冷却剂的温控效果为了优化车辆固体冷却剂的温控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加强固体冷却剂的热传导能力。

在固体冷却剂内加入热传导增强剂,增强其热传导能力,以提高车辆冷却系统的散热效果,从而优化车辆固体冷却剂的温控效果。

(2)调整固体冷却剂的添加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萘酚油冷却器换热效果测算
一、工艺现状
工业萘原料泵将脱酚萘油抽出,经过原料第一预热器、第二预热器换热升温后进入初馏塔,从塔顶分离出酚油,酚油通过第一预热器与原料换热后,再经过酚油冷却器降温,进入初馏塔回流槽。

塔底用支管采出的萘油进入精馏塔中。

精馏塔塔顶分离出工业萘,通过蒸汽发生器自产蒸汽,再由温水冷却降温后送往萘结片工段进行包装销售。

精馏塔底分离出甲基萘油,甲基萘油经过第二预热器与原料换热后,送往甲基萘油槽区。

近期,由于初馏塔回流液温度经常超过设计指标,严重影响了初馏塔中的气液传质过程,且不利于通过回流液控制塔顶的温度,造成生产系统各项指标波动较大。

通过分析判断,可能是酚油冷却器冷却后的温度不达标,从而使进入初回流槽的酚油温度过高造成的。

二、指标现状
通过现场实际测量发现,在酚油冷凝冷却的过程中,酚油温度由176℃降至112℃,其流量约为10m³/h,冷却介质采用30℃的循环水。

(1)、基本物性数据的查取:
a、酚油的定性温度=(176+112)/ 2=144℃
查得酚油在定性温度下的物理数据:
ρh=961kg/m³,C p,h=2.348kJ/(kg·℃)
b、冷却水的定性温度=(30+40)/ 2=35℃
查得水在定性温度下的物理数据:
ρc=994.1kg/m³,C p,c=4.174kJ/(kg·℃)
(2)、热负荷的计算
Q T=q m·h×C P·h×(T1-T2)
=961×10×2.348×103×(176-112)/3600
=4.01×105W
所以,可以推算出冷却水的消耗量为:
q m·c=Q T/[C P·c×(t2-t1)]=4.01×105/[4.17×103×(40-30)]
=9.61kg/s
=34596kg/h
q L·c=34596/994.1=34.8m³/h
(3)、计算平均温差
酚油176→112
冷却水40←30
△t 136 82
△t`m=(△t2-△t1)/ In(△t2/△t1) = 106.72℃
计算R=(T1-T2)/( t2- t1) = 6.4
P=( t2- t1)/( T1- t1)=0.0685
由R 、P值,查化工原理(上)图5-11(a)得温差校正系数Ф△t = 0.97
所以△t m =Ф△t×△t`m = 0.97×106.72=103.52℃
(4)、选K值,估算传热面积
参照化工原理(上)附录,取K=48W/(㎡·℃)
根据传热速率方程Q T=S×K×△t m可以得出:
传热面积S=Q T/K×△t m=4.01×105/(48×103.52)=80.7㎡
三、设计指标
工业萘冷凝冷却器设计指标是将酚油由176℃将至60℃,其流量约为10m³/h,冷却介质采用30℃的循环水。

(1)、基本物性数据的查取:
a、酚油的定性温度=(176+60)/ 2=118℃
查得酚油在定性温度下的物理数据:
ρh=972kg/m³,C p,h=2.27kJ/(kg·℃)
b、冷却水的定性温度=(30+40)/ 2=35℃
查得水在定性温度下的物理数据:
ρc=994.1kg/m³,C p,c=4.174kJ/(kg·℃)
(2)、热负荷的计算
Q T=q m·h×C P·h×(T1-T2)
=972×10×2.27×103×(176-60)/3600
=7.1×105W
所以,可以推算出冷却水的消耗量为:
q m·c=Q T/[C P·c×(t2-t1)]=7.1×105/[4.17×103×(40-30)]
=17.03kg/s
=61308kg/h
q L·c=61308/994.1=61.67m³/h
(3)、计算平均温差
酚油176→60
冷却水40←30
△t 136 30
△t`m=(△t2-△t1)/ In(△t2/△t1) = 70.15℃
计算R=(T1-T2)/( t2- t1) = 10.6
P=( t2- t1)/( T1- t1)=0.0735
由R 、P值,查化工原理(上)图5-11(a)得温差校正系数Ф△t = 0.965
所以△t m =Ф△t×△t`m = 0.965×70.15=67.69℃
(4)、选K值,估算传热面积
参照化工原理(上)附录,取K=89W/(㎡·℃)
根据传热速率方程Q T=S×K×△t m可以得出:
传热面积S=Q T/K×△t m=7.1×105/(89×67.69)=117.85㎡
四、换热器参数
酚油冷凝冷却器初始设计参数为:
换热器管径采用Ф25×2.5mm的不锈钢管,管长3000mm,有效传热面积为132㎡。

壳程:酚油/进口温度:195℃/出口温度:60℃
管程:冷却水/出口温度:32℃/出口温度:45℃
五、有效传热面积比率
有效传热面积率=S`/S ×100%
=80.7/132×100% =61.1%
六、结论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出,酚油冷凝冷却器的有效换热面积为设计面积的61.1%。

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基本可以满足生产需求,但是由于多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并没有达到设计要求。

分析其冷却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有:
1、冷却介质冷却水中的杂质较多,导致换热器管壁结垢严重,增加了传热阻力,降低了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从而影响换热效果。

2、酚油具有一定腐蚀性,长时间的冲刷会使管壁、管壳发生内漏,换热器内温度,压力波动较大,且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3、换热器弯头处受力不均匀,也会导致换热器内漏,进而影响换热效果。

4、对于发生内漏的管程,通常采用直接焊封管程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简单、快捷,但是缺点也同样明显,会使换热管程数减少,影响换热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