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及其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率及其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姓名:诸勉充
学号:0817010118
年级:08级
前言: 本文通过多元统计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从1978年到2002年的汇率及相关数据进行回归、聚类、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以及因子分析,进而可以分析汇率与其它经济指标的关系,发现和评估相关政策的效果,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从而为国家金融安全与经济的稳步发展出一份薄力。
一、背景介绍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自此以后,人民币一路升值,截至2006年1月3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所公布的数据,人民币汇率已升至1美元兑8.0709人民币。毫无疑问,人民币的升值对国内外的影响都是重大的,作用也是两方面的。这篇文章不对人民币升值的理论作过深入的分析,主要从数据的角度分析我国汇率与其它一些经济指标的关系,并尝试着评估相关政策对汇率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汇率很大程度是受国家政策影响。然而,政策的影响是多方位的,有理由相信,汇率与其它一些经济指标会存在一些隐性关系,这种关系的明朗化,必然会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有所帮助。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这与后面的数据分析有关联。
1、1978年以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了严格而全面的外汇管理制度,政府通过外汇收支计划和指令性批示完全控制了外汇市场,外汇资源由政府按计划经济的需要实行统收统支,汇价由国家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内部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外汇经营与管理。
2、1978-1994年,逐步放松严格外汇管制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及对外经济的发展,为适应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发展的需要,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79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若干总是的规定》,允许企业实行贸易和非贸易外汇额度留成制度。
3、1994年1月1日,汇率体制重大改革,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一步并轨到1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1994-1996年间,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和大量资本内流,及亚洲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承受巨大压力。
4、2003年起,国际社会强烈呼吁人民币升值。国内外关于人民币升值与否的论战不断升级。2005年7月21日晚19 时,央行发布就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关事宜公告,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这是中国人民银行经国务院批准 , 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所做出的重要决策。标志着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二、数据来源与介绍:
数据集共有25个观测
变量介绍:
Y:市场汇率(人民币竞美元) X1:GDP(亿元) X2:GDP平减指数(X2=100*X1/58511)X3:进口(亿美元) X4:出口(亿美元) X5:财政支出(亿元) X6:投资(亿美元) X7:国内信贷(亿元) X8:M1,即狭义货币总量(亿元) X9:财政赤字或盈余(亿元) X10:国外净资产(亿元)
数据来源:
市场汇率、GDP、GDP平减指数、进口、出口、国内信贷、国外净资产的数据均
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金融统计》;投资的数据来自《中国财政年鉴》;财政支出、财政赤字或盈余数据、M1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三、数据分析
首先,需要申明的是,我国的汇率与其它一些经济指标受政策影响比较严重。而我们在这里,也并不是要抛去政策的影响来讨论问题,只是换个角度来看问题。政策的作用,总是要表现在数据上的,而我们就是从数据上发掘其中的关系,并进而回过来联系政策的影响。
1、描述统计量
当大。其中,市场汇率的均值为5.06,最小值为8.6187,最小值为1.4894,标准差是2.77。为了更好的分析,我们将1978年到2002年,市场汇率的走势画出来。
从上图可以看出,第1个观测到第16个观测,即从1978年到1993年,汇率是稳步上升的。而从1994年至2002年,汇率是很稳定的。而1993年到1994年的巨大变化,是由国家在1994年的政策调整引起的。
2、回归分析
我们先作一下Y对其它十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输出结果中,R-SQUARE的值是0.9847,说明回归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数据的变差,但是注意到系数的显著性概率P值,X1,X3-X10的P值都比0.05要大,不能说明回归系数非0。这样的结果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显著影响被变量间的多重线性关系隐藏了。
因此,我们对数据进行共线性诊断。首先,将数据集中的变量X2除去,原因是X2=100*X1/58511,二者之间是相互决定的关系。然后,诊断结果显示,其它十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大于10,最小的是94.99946,最大的是2351.22199,这说明变量间存在非常严重的多重线性关系。条件指数中有二个比100要大,一个是105.56570,对应变量中方差比例超过0.5的有:X1、X8,这说明GDP与M1有很强的线性关联,这与经济学相关理论也是相符的。事实上,剑桥方程式[3]告诉我们: M1*V=P*Y 其中,M1是狭义货币总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P是国内物价指数,Y是GDP;另一个条件指数是170.74345,但对所应的变量中方差比例超过0.5的有四个:X3、X5、X6、X10,关系不是很明朗。鉴于变量间存在非常严重的多重线性关系,现进行逐步回归(引入与删除的显著性水平均为0.10),
量是X6,即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回归方程是:
Y=2.75064+0.01295X6
基于这个结果,说明我国的汇率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FDI)有很强的关系,而且二者之间是正相关的。事实上,二者之间是互影响的。一方面,当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时,外商将同样的资金(美元)转入国内兑成人民币,得到的人民币增加,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当FDI增加时,外汇市场上对人民币的需求,根据简单的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原理,就会促使汇率下降(人民币升值),而事实上此时汇率是上升的。这是因为FDI在国内会获得产品与收益,其中大部分产品又出口到国外,而所获收益的一部分又以回汇的形式流入国外,这两个方面都会在外汇市场上增加对外币的需求,从而引起汇率的上升。
无论如何,上面的回归结果告诉我们,我们可通过影响FDI来影响汇率。在一定范围内,促进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甚至可以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虽然这与有些经济学者的观点不符,但数据分析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当然,这需要尝试,因为这里面所牵涉的因素太多,很难下定论。
下面,我们进行岭回归分析,岭迹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