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16228

合集下载

康复科诊疗常规

康复科诊疗常规

康复科诊疗常规康复科诊疗常规1脑卒中概述】康复住院标准经急性期临床药物治疗和/或手术治疗(一般约2-4周)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有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或出现影响功能活动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自理和回归家庭、社会,并符合下列条件:1、神经学症状不再恶化;2、不出现需手术处理的病情变化;3、无其它重要脏器的严重功能障碍;4、CT等影像学检查未见病情变化。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

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一般检查1、三大检查常规。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尿细菌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6、神经电生理检查(含运动诱发电位)检查。

7、心、肺功能检查。

二)选择性检查1、脑脊液检查适应症: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功能障碍等情况。

需要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TCD检查2顺应症:需求了解颅内血管闭塞、畸形、软化、动脉瘤、血液变革等情形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地形图检查适应症:(1)需要明确癫痫诊断时,(2)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和颅内感染诊断时,(3)出现意识障碍时,(4)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和MRI检查适应症:(1)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2)病情发生变化,有加剧或再次出血、梗死等迹象时,(3)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4)其它情况需要CT和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适应症: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适应症: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适应症:疑有心、肺功能减退时,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第七篇临床康复科诊疗规范手册第一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第一节脑梗死第二节脑出血第三节颅脑损伤第四节脊髓损伤第五节周围神经损伤第六节周围性面瘫第二章运动系统疾病的康复第一节颈椎病第二节肩关节周围炎第三节急性腰扭伤第四节腰肌劳损第五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第六节腰椎管狭窄症第七节腰背肌筋膜炎第八节股骨头坏死第九节手外伤第十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一、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十一节骨折第十二节肱骨外上髁炎第十三节狭窄性腱鞘炎第十四节肘管综合征第十五节腕管综合征第十六节踝管综合征第三章风湿病的康复第一节骨关节炎第二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第三节强直性脊柱炎第四节骨质疏松症第五节痛风第六节骨化性肌炎第四章疼痛的康复第一节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第二节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第七篇康复科临床诊疗规范手册第一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第一节脑梗死【概述】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病变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是引起脑梗死主要原因。

临床上通常分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两大类。

【临床表现】(一)一般表现多数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TIA或中风的病史。

动脉血栓性脑梗死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

起病较缓,症状在数小时或1〜2天内发展达高峰,脑栓塞可在数秒钟达高峰,且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与栓塞动脉的供血区的功能对应,具明显的定位症状和体征,可在24小时至3天内逐渐加重。

脑栓塞还有原发病的表现。

脑梗死多数无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少数起病即有昏迷、抽搐、类似脑出血,多为脑干梗死。

腔隙性梗死往往不引起症状,或部分渐进性或亚急性起病,部分仅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腔隙病灶。

其特点为症状较轻,体征单一,多无头痛、颅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预后良好。

(二)临床分型1.依据症状体征演进过程分:1)完全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重较完全,常有完全性瘫痪及昏迷,于数小时内(<6拉达到高峰。

2)进展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小时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一面瘫面瘫(口涡,口癖)就是指颈乳突面神经得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得急性周围性面瘫。

属西医得面神经炎。

一诊断标准㈠症状:病前常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

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出现一侧(偶为两侧)周围性面瘫,伴舌前2、3味觉障碍,少数可有耳鸣,听觉过敏等。

㈡体征:本病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

急性发作,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眼睑闭合不全,额纹减少或消失,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或耳部疱疹等症。

部分患者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三)鉴别诊断:本病需与中枢性面瘫相鉴别,中枢性面瘫表现为一侧口角歪斜,而眼睛及其以上不受影响,多伴有一侧肢体偏瘫。

二,治疗取穴:①主穴: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四白,地仓,颊车,颧髎,下关,健侧合谷。

②配穴: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恢复期加足三里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得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行补法。

⑵电针:取阳白、丝竹空、顴髎、地仓、颊车等穴通电30分钟、物理治疗:就是最主要、针对性最强得治疗手段之一,早期可改善血循环,控制炎症发展,消除局部神经水肿;后期可改善神经营养,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面部应避免风寒,戴口罩,注意保暖;忌食辛、香、燥、辣之品;因眼睑闭合不全,必要时应戴眼罩,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自我锻炼:如湿毛巾热敷、表情动作及咀嚼练习等。

二中风中风,又称脑卒中,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得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中青年发病率逐渐增高得趋势。

康复科单病种诊疗常规

康复科单病种诊疗常规

痹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破裂、突出刺激或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之一。

本病好发于30-50岁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以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

中医将本病归属于“痹证”,多因过劳损伤经脉、或肝肾不足,气血瘀滞,或感受风寒湿邪、经脉痹阻,或跌仆扭挫,瘀血阻滞所致。

【诊断依据】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

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

疼痛具有以下特点: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

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

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在床上以缓解症状。

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二、脊柱侧弯畸形: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

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

三、脊柱活动受限: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

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

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

四、专科检查1、腰部压痛伴放射痛: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沿坐骨神经通路有压痛。

2、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直腿抬高加压试验阳性。

3、挺腹闭气试验阳性。

4、神经系统检查: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或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足拇指背伸力及第2趾肌力减退;或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3、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

5、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两下肢均有神经损伤症状,鞍区感觉减退,或有小便失控,湿裤尿床,大便秘结,性功能障碍,甚至两下肢部分或大部瘫痪。

康复科常见病症诊疗规范目录

康复科常见病症诊疗规范目录

康复科常见病症诊疗规范目录
一、前言
- 病症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 目录的作用和使用说明
二、病症1:脊椎病
- 病因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要点
- 治疗方法
三、病症2:肌肉骨骼损伤
- 常见类型
- 临床特征
- 诊断标准
- 治疗原则
四、病症3:中风恢复
- 病因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治疗方法
- 恢复训练方案
五、病症4:关节炎
- 病因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要点
- 康复治疗方案
六、病症5:运动损伤预防
- 预防措施
- 锻炼指导
- 饮食调整
七、病症6:神经系统疾病康复-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
- 康复治疗方法
-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八、病症7:运动能力恢复评估与训练- 恢复评估方法
- 恢复训练方案
- 康复措施
九、病症8:心血管系统疾病康复
- 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
- 康复治疗方法
- 饮食调整
十、病症9:运动神经元疾病康复
- 常见运动神经元疾病
- 康复治疗方法
- 病症预防措施
十一、病症10:呼吸系统疾病康复
-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 康复治疗方法
- 呼吸锻炼指导
十二、病症11:老年康复护理
- 老年康复需求
- 护理方法和技巧
- 注意事项
十三、总结
- 病症诊疗规范的重要性
- 康复科常见病症的综合治疗策略
- 未来发展方向
以上是《康复科常见病症诊疗规范目录》的内容目录,详细内容请参考各章节。

【免费下载】康复科诊疗常规

【免费下载】康复科诊疗常规

康复科诊疗常规脑卒中【概述】康复住院标准经急性期临床药物治疗和/或手术治疗(一般约2-4周)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有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或出现影响功能活动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自理和回归家庭、社会,并符合下列条件:1、神经学症状不再恶化;2、不出现需手术处理的病情变化;3、无其它重要脏器的严重功能障碍;4、CT等影像学检查未见病情变化。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

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一般检查1、三大检查常规。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尿细菌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6、神经电生理检查(含运动诱发电位)检查。

7、心、肺功能检查。

(二)选择性检查1、脑脊液检查适应症: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功能障碍等情况。

需要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TCD检查适应症:需要了解颅内血管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变化等情况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地形图检查适应症:(1)需要明确癫痫诊断时,(2)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和颅内感染诊断时,(3)出现意识障碍时,(4)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和MRI检查适应症:(1)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2)病情发生变化,有加剧或再次出血、梗死等迹象时,(3)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4)其它情况需要CT和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适应症: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适应症: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适应症:疑有心、肺功能减退时,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康复科诊疗常规

康复科诊疗常规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物理治疗操作规程一、物理治疗操作规程1、严格掌握各物理治疗项目得适应症与禁忌症。

2、接待病人,首先检查机器就是否良好,输出就是否正常,并开机预热。

3、嘱病人取合适体位,并交待注意事项。

4、各物理治疗项目具体操作详见各项目操作方法。

5、治疗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岗,巡视并询问病人,解释正常反应与异常反应。

异常反应立即处理或停止治疗。

6、治疗结束后,整理好机器与治疗床,作好下一位病人治疗准备。

二、物理治疗操作常规㈠电脑中频疗法适应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疤痕、粘连、扭挫伤、注射后硬结、慢性盆腔炎、带状疱疹、声带小结、废用性肌萎缩、颞颌关节紊乱、胃下垂、便秘、网球肘、肌腱炎、面瘫、周围神经损伤、肌筋膜炎等。

禁忌症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心脏部位、恶性肿瘤、结核病灶、急性化脓性炎症病灶部、出血部位、血栓性静脉炎、破伤风、治疗部位有较大金属异物等。

操作1、选择适宜得硅胶电极,衬以湿垫布,置于治疗部位。

对置或并置,肢体可以环形,颅脑区不能用对置法,心前区禁用。

用沙袋或绑带固定好。

2、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处方。

3、开始治疗,按下“启动”(或开始)键,然后按动强度调节键,边调节边询问病人,一直至耐受限、由于人体对电流开始比较时比较敏感,过几分钟后,可做适当调节,使输出电流增大些。

若病人难以忍受,则把电流输出调小些。

4、治疗完毕,机器自动停止电流输出,并发出提示音,这时可取下电极,再关闭电源。

5、中途停止可按“停止"键,治疗停止。

6、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必要时上、下午各1次,一般10-20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在中频治疗中不能切断电源或移动电极,以免电击。

㈡超短波疗法适应症:超短波作用于机体组织,除温热作用外,还有非热效应,具有消炎,镇痛与促进组织愈合得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关节疼痛等。

禁忌症:心脏植有起搏器,有出血倾向,妊振早期,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早期恶性肿瘤等、操作1、小功率超短波用于面部,趾,指等小部位,大功率超短波适用于躯干,肢体等大部位、2、开启电源预热1~2分钟,调节输出至治疗所需剂量。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一、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其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和覆盖其上的后纵韧带向椎管内突出,压迫邻近的脊神经根或脊髓所产生的症状。

多发于壮年体力劳动者,男多于女,20-50岁占90%以上。

约70%的病人有腰部受伤史。

正常椎间盘弹性很大,可承受巨大的压力而不致破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常受到挤压、扭转等应力作用和轻微损伤的积累,在30岁以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使纤维环破裂,引起椎间盘病变。

多位于腰4、腰5和腰5、骶1两间隙。

临床表现1.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疼痛剧烈,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方向放射,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后部和小腿外侧,甚至足跟和足背外侧,随咳嗽、打喷嚏、用力大便或弯腰而加剧,休息时好转,整个患病过程有明显间歇性。

2.局部压痛,在腰4.5或腰5骶1的棘突间中线旁或中线有深部压痛,并常沿坐骨神经支配区放射。

3.腰部僵直,生理前凸平直,可出现脊柱侧凸,骶棘肌痉挛,腰椎活动受限。

4.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压试验均阳性。

5.下肢的感觉,肌力和腱反射有改变,严重者有肌肉萎缩。

诊断依据1.腰痛伴坐骨神经痛。

2.局部压痛,并向下肢放射。

3.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压试验均阳性。

4.腰部生理曲度平直,脊柱侧凸,腰椎活动受限。

5.下肢感觉,肌力与腱反射有改变。

6.X线检查显示椎间隙变窄。

7.椎管造影显示脊髓有压迫。

8.CT扫描显示椎间盘突出。

9.核磁共振影像(MRI)显示椎间盘突出。

治疗原则1.完全卧床休息。

2.骨盆牵引。

3.推拿按摩。

4.封闭疗法。

5.药物治疗(消炎痛等)。

6.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1.早期症状轻病例,以保守疗法为主。

2.有明显神经根受压症状或症状严重,反复发作经非手术疗法无效或中央型突出有马尾神经受压,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应行手术治疗。

疗效标准1 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工作。

2 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

3 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二、颈椎病疾病简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康复科诊疗常规与操作规程

康复科诊疗常规与操作规程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物理治疗操作规程一、物理治疗操作规程1、严格掌握各物理治疗项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接待病人,首先检查机器是否良好,输出是否正常,并开机预热。

3、嘱病人取合适体位,并交待注意事项。

4、各物理治疗项目具体操作详见各项目操作方法.5、治疗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岗,巡视并询问病人,解释正常反应与异常反应。

异常反应立即处理或停止治疗。

6、治疗结束后,整理好机器与治疗床,作好下一位病人治疗准备.二、物理治疗操作常规㈠电脑中频疗法适应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疤痕、粘连、扭挫伤、注射后硬结、慢性盆腔炎、带状疱疹、声带小结、废用性肌萎缩、颞颌关节紊乱、胃下垂、便秘、网球肘、肌腱炎、面瘫、周围神经损伤、肌筋膜炎等.禁忌症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心脏部位、恶性肿瘤、结核病灶、急性化脓性炎症病灶部、出血部位、血栓性静脉炎、破伤风、治疗部位有较大金属异物等.操作1、选择适宜的硅胶电极,衬以湿垫布,置于治疗部位。

对置或并置,肢体可以环形,颅脑区不能用对置法,心前区禁用。

用沙袋或绑带固定好.2、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处方。

3、开始治疗,按下“启动”(或开始)键,然后按动强度调节键,边调节边询问病人,一直至耐受限。

由于人体对电流开始比较时比较敏感,过几分钟后,可做适当调节,使输出电流增大些。

若病人难以忍受,则把电流输出调小些。

4、治疗完毕,机器自动停止电流输出,并发出提示音,这时可取下电极,再关闭电源.5、中途停止可按“停止”键,治疗停止.6、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必要时上、下午各1次,一般10—20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在中频治疗中不能切断电源或移动电极,以免电击。

㈡超短波疗法适应症:超短波作用于机体组织,除温热作用外,还有非热效应,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关节疼痛等。

禁忌症:心脏植有起搏器,有出血倾向,妊振早期,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早期恶性肿瘤等。

康复医学科常见病诊疗规范(前10位)

康复医学科常见病诊疗规范(前10位)
(三)本病多发生在中年以上,老年尤多。中风的发病 年龄有提早的趋向,30—40 岁发病的也不少,甚至有更年轻 者,但仍以 60—70 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发病人数的 60% 以上 (四)本病未发之前,多有先兆症状。眩晕和肢体一侧麻木, 为常见之发病先兆。
二、 辨证论治要点 1.辨病位浅深和病情轻重:中风急性期分中经络与中 脏腑。《金匮要略》说:“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 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 吐涎。”中络是以肌肤麻木、口眼歪斜为主症,其麻木多偏 于一侧手足,此邪中络,病情轻。中经是以半身不遂、口眼 歪斜、偏身麻木、言语蹇涩为主症,无昏仆,比中络为重, 但皆由病邪窜扰经络而成,故可统称中经络。中腑是以半身 不遂、口眼歪斜、偏身麻木、言语蹇涩而神志不清为主症,
3、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 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2)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 颈、肢体功能改善。
(3)未愈:症状无改善。 三: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 1、诊断标准
宜宾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Nhomakorabea(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 椎退行性病变。
(6)中药封包治疗:以腰部膀胱经、督脉及下肢膀胱 经、胆经经穴为主,每天一至两次,每次 20 分钟。
3、难点:神经受损而出现肢体麻木、乏力。 4、解决思路、措施:按照中医“萎症”的辨证思路, 予加强健脾益气,活血通络等原则进行治疗。 5、疗效标准
宜宾市第五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标准制定如下:临床治愈;腰腿 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 70°以上,能恢复原来工作;好转: 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 善。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康复科是一门针对人类的机能障碍和丧失进行康复治疗的学科。

在康复科的诊疗中,常见病有哪些?治疗常规是怎样的?下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常见病中风后偏瘫中风后偏瘫是指中风患者在脑部出血或者缺血的情况下,导致身体半边肢体发生肌肉萎缩、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等症状,典型的表现是面部、口、舌和肢体的偏瘫。

治疗中,护理和康复治疗都非常关键。

康复中心为患者提供病史资料、测定患者意识和认知能力、进行物理治疗、开展肢体活动以及执行语言和吞咽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是指因脊髓各种原因引起的下肢、骨盆等肢体的无力、麻木等状况。

在康复治疗中,首要工作是减轻病人的痛苦和障碍性症状,同时,鼓励病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运动,帮助其逐渐恢复体力和体能。

脑外伤脑外伤是指人脑受到外力打击、摔跤、交通事故或其它外伤等原因而引起的脑组织和神经功能障碍。

治疗中,主要采用病史查看、神经系统细致检查、认知、运动和日常生活技能的康复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重建自身的身体能力和生活能力。

诊疗常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中风、脊髓损伤、脑外伤等疾病的治疗核心,它是在病人身体恢复的过程中,逐步恢复其正常身体功能和生活能力。

康复科提供的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语言和吞咽康复训练、认知和行为治疗等方面。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手段,适用于中风后的麻痹、疼痛和其它神经系统障碍等病症。

常用药物有保护神经元的药物(如丙酰半胱氨酸)、改善神经肌肉的信号传导的药物(如肌肉松弛剂)以及改善意识水平和认知功能的药物(如多巴胺拮抗剂)。

外科手术对于某些疾病,如脊髓损伤、脑外伤等比较严重的病例,外科手术是治疗的首要选择。

外科手术能够对患者进行整容、缓解疼痛、改善症状的治疗。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为解决肢体障碍和认知、情感等问题的治疗。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对治疗者进行心理教育、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等,目的是通过治疗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自己和周围的事物,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康复科诊疗常规与操作规程

康复科诊疗常规与操作规程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物理治疗操作规程一、物理治疗操作规程1、严格掌握各物理治疗项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接待病人,首先检查机器是否良好,输出是否正常,并开机预热。

3、嘱病人取合适体位,并交待注意事项。

4、各物理治疗项目具体操作详见各项目操作方法。

5、治疗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岗,巡视并询问病人,解释正常反应与异常反应。

异常反应立即处理或停止治疗。

6、治疗结束后,整理好机器与治疗床,作好下一位病人治疗准备。

二、物理治疗操作常规㈠电脑中频疗法适应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疤痕、粘连、扭挫伤、注射后硬结、慢性盆腔炎、带状疱疹、声带小结、废用性肌萎缩、颞颌关节紊乱、胃下垂、便秘、网球肘、肌腱炎、面瘫、周围神经损伤、肌筋膜炎等。

禁忌症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心脏部位、恶性肿瘤、结核病灶、急性化脓性炎症病灶部、出血部位、血栓性静脉炎、破伤风、治疗部位有较大金属异物等。

操作1、选择适宜的硅胶电极,衬以湿垫布,置于治疗部位。

对置或并置,肢体可以环形,颅脑区不能用对置法,心前区禁用。

用沙袋或绑带固定好。

2、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处方。

3、开始治疗,按下“启动”(或开始)键,然后按动强度调节键,边调节边询问病人,一直至耐受限。

由于人体对电流开始比较时比较敏感,过几分钟后,可做适当调节,使输出电流增大些。

若病人难以忍受,则把电流输出调小些。

4、治疗完毕,机器自动停止电流输出,并发出提示音,这时可取下电极,再关闭电源。

5、中途停止可按“停止”键,治疗停止。

6、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必要时上、下午各1次,一般10-20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在中频治疗中不能切断电源或移动电极,以免电击。

㈡超短波疗法适应症:超短波作用于机体组织,除温热作用外,还有非热效应,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关节疼痛等。

禁忌症:心脏植有起搏器,有出血倾向,妊振早期,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早期恶性肿瘤等。

康复医学科诊疗工作常规概要

康复医学科诊疗工作常规概要
3.科内所有电源插座都带地线。 4.机器电源线、输出线不能用裸线或绝缘皮损伤的线。 三、 治疗室安全规范(2) 5.治疗前检查机器工作是否正常,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6.高、中频电疗仪应分设治疗室或分设电路,大功率高频电疗机应设屏蔽,工作人员
距发生器3m以外。 7.高频电治疗时工作人员不得停留在辐射区内。工作人员定期(0.5~1年)轮换,定
位,输出导线有无破损。
5.向患者交待治疗中应有的感觉反应及注意事项。 6.治疗时患者保持体位舒适,尽可能做到定床、定机治疗。 二、治疗室工作常规(2) 7.治疗时工作人员不得离开治疗室,并经常询问患者感觉,观察仪
器工作状况。
8.治疗时应严格执行医嘱和操作规程。 9.根据医嘱要求定期复查,治疗结束前一次告诉患者复诊时间。 10.结束治疗按顺序关闭仪器,随即整理,保持整洁。 11. 治疗后详细记录治疗方法、剂量及反应,发现意外及时处理。 12. 体腔治疗应注意无菌操作,传染病员所用物品应隔离消毒。
二、治疗室工作常规(3) 13. 小儿治疗疗注意事项: (1)消除患儿恐惧心理,使患儿安静,取得合作,
必要时先示范诱导。
(2)电极大小适宜,并用固定带或绷带固定。 (3)操作细致,注意患儿表情。 (4)小儿治疗剂量略小于成人。 14.患者治疗结束后,作好各种记录。 15.工作完毕、下班前,应关好仪器设备,切断
康复医学科的诊疗对象主要是有功能障碍需要全 面康复的残疾人或(和)具有功能障碍的慢性病、 老年病患者,康复病历与其他临床科室的病历不 同,有其自身的特点,特别强调以功能障碍和功 能评定为中心。
康复病历的特点
1.以功能障碍为中心 2.重视功能评定 3.注重综合评估 4.强调三期评定
二、病历书写 (一)住院病历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病历书写与要求应符合卫生部病历

康复科诊疗常规及操作规程

康复科诊疗常规及操作规程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物理治疗操作规程一、物理治疗操作规程1、严格掌握各物理治疗项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接待病人,首先检查机器是否良好,输出是否正常,并开机预热。

3、嘱病人取合适体位,并交待注意事项。

4、各物理治疗项目具体操作详见各项目操作方法。

5、治疗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岗,巡视并询问病人,解释正常反应与异常反应。

异常反应立即处理或停止治疗。

6、治疗结束后,整理好机器与治疗床,作好下一位病人治疗准备。

二、物理治疗操作常规㈠电脑中频疗法适应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疤痕、粘连、扭挫伤、注射后硬结、慢性盆腔炎、带状疱疹、声带小结、废用性肌萎缩、颞颌关节紊乱、胃下垂、便秘、网球肘、肌腱炎、面瘫、周围神经损伤、肌筋膜炎等。

禁忌症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心脏部位、恶性肿瘤、结核病灶、急性化脓性炎症病灶部、出血部位、血栓性静脉炎、破伤风、治疗部位有较大金属异物等。

操作1、选择适宜的硅胶电极,衬以湿垫布,置于治疗部位。

对置或并置,肢体可以环形,颅脑区不能用对置法,心前区禁用。

用沙袋或绑带固定好。

2、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处方。

3、开始治疗,按下“启动”(或开始)键,然后按动强度调节键,边调节边询问病人,一直至耐受限。

由于人体对电流开始比较时比较敏感,过几分钟后,可做适当调节,使输出电流增大些。

若病人难以忍受,则把电流输出调小些。

4、治疗完毕,机器自动停止电流输出,并发出提示音,这时可取下电极,再关闭电源。

5、中途停止可按“停止”键,治疗停止。

6、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必要时上、下午各1次,一般10-20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在中频治疗中不能切断电源或移动电极,以免电击。

㈡超短波疗法适应症:超短波作用于机体组织,除温热作用外,还有非热效应,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关节疼痛等。

禁忌症:心脏植有起搏器,有出血倾向,妊振早期,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早期恶性肿瘤等。

康复科诊疗常规

康复科诊疗常规

康复科诊疗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破裂、突出刺激或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之一。

本病好发于30-50岁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以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

中医将本病归属于“痹证”,多因过劳损伤经脉、或肝肾不足,气血瘀滞,或感受风寒湿邪、经脉痹阻,或跌仆扭挫,瘀血阻滞所致。

【临床表现】(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

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

疼痛具有以下特点: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

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

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在床上以缓解症状。

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二)、脊柱侧弯畸形: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

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

(三)、脊柱活动受限: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

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

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

(四)、专科检查1、腰部压痛伴放射痛: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沿坐骨神经通路有压痛。

2、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直腿抬高加压试验阳性。

3、挺腹闭气试验阳性。

4、神经系统检查: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或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足拇指背伸力及第2趾肌力减退;或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3、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

5、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两下肢均有神经损伤症状,鞍区感觉减退,或有小便失控,湿裤尿床,大便秘结,性功能障碍,甚至两下肢部分或大部瘫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 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 泻法,足三里施行补法。
⑵电针:取阳白、丝竹空、顴醪、地仓、颊车等穴通电30分钟。
物理治疗:是最主要、针对性最强的治疗手段之一,早期可改善血循环, 控制炎症发展,消除局部神经水肿;后期可改善神经营养,提高神经兴奋性,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
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的统称。
(一)诊断:根据其典型临床表现、起病形式、发病年龄、诱因、先兆症状 等特点多可做出正确的诊断。
1、以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 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
2、多急性起病。
4、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
(二)症状:
本病具有神志障碍、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蹇涩等特定的 临床表现。
象。
(三)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中枢性面瘫相鉴别,中枢性面瘫表现为一侧口角歪斜,而眼睛及 其以上不受影响,多伴有一侧肢体偏瘫。
二,治疗
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主穴: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四白,地仓,颊车,颧醪,下关, 健侧合谷。
②配穴: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 沟歪斜加承浆。恢复期加足三里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三)治疗:
主症:半身不遂:调和经脉、疏通气血
处方:大肠、胃经腧穴为主,辅以膀胱、胆经穴位。取穴:上肢:肩髃、 曲池、外关、合谷,可轮换取肩髃、肩贞、臂蠕、阳池等穴。下肢取环跳、阳 陵泉、足三里、太冲,三阴交,昆仑,可轮换取风市、绝骨、腰阳关等穴。
兼症加减:中风不语及吞咽困难:廉泉、翳风、风池等;认知障碍、痴呆:
本病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急性发作,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眼睑闭合 不全,额纹减少或消失,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 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 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或耳部疱疹等症。部分患者病程迁延日久,可 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
面瘫(口涡,口癖)是指颈乳突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急性周围 性面瘫。属西医的面神经炎。
诊断标准
㈠症状:病前常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可有耳后、 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出现一侧(偶为两侧)周 围性面瘫,伴舌
2、3味觉障碍,少数可有耳鸣,听觉过敏等。
㈡体征:
取穴百会、四神聪、四关穴等(体针+头皮针配合运用);口角流延:取穴地仓、 迎香、承浆点刺金津、玉液等;尿失禁、尿储留:取穴天枢、大横、气海、关
元等;肌痉挛一一肌张力较高患者针刺阴经为主,阴经和阳经对刺 一一降低肌张 力。
眩晕
由于风、火、痰、虚瘀引起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 病证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或伴有恶心、呕吐、 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
眩晕是现代医学中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个症状,常见于内耳性眩晕,颈椎病, 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及贫血等。
(一)诊断: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查血红蛋白,红细胞数,测血压、作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眼 震电图、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谱勒等项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有条件者可作CT MRI检查。
应注意排除颅内肿瘤、血液病等。
(二)症状: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 倒。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慢性起病, 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三)针刺疗法
取穴百会,四神聪、颈夹脊,风池、翳风、太阳,太冲、足三里、三阴 变。
四 漏肩风(肩周炎)
本病多因营卫虚弱,筋骨衰颓,复因局部感受风寒,或劳累闪挫,或习惯 偏侧而卧,筋脉受到长期压迫,遂至气血阻滞而成肩痛。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 痠重疼痛,运动受限为主症。患处发生轻度肿胀,甚则关节僵直,肘臂不能举 动。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面部应避免风寒,戴口罩,注意保暖;忌食辛、香、燥、辣之品; 因眼睑闭合 不全,必要时应戴眼罩,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自我 锻炼:如湿毛巾热敷、表情动作及咀嚼练习等。
中风
中风,又称脑卒中,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 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症,并具有 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中青年 发病率逐渐增高的趋势。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通常包括脑出血、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