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命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中学生命教育初探
[摘要] 本文通过对生命教育的内涵的阐释以及对农村中学生
命教育现状的分析,对在农村中学实施生命教育的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实施的方法与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命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城乡差距在不可避免地增大,为了摆脱生活的困境,更多的农村人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后代能走进城市,以争取到更好的生活,所以农村学生所面临的升学竞争和各种压力比城市学生更加激烈,于是教育活动中对生命之美的欣赏与尊重,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与探索被忽视以至淡忘,致使部分学生因生命意识的缺失而自暴自弃,残害自己、伤害他人和其它形式的生命的极端行为时有发生,使我们强烈地感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生命教育的内涵
美国是开展生命教育最早的国家,并且最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他们认为,人对死亡愈了解,对于生命的看法就愈积极,才能创造并统整生命的意义,从而以积极的态度珍惜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我国的生命教育在上世纪末最早始于台湾和香港。近几年来,生命教育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逐渐展开,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人们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阐释。总的看来,多数人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育学生认识生命、
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探索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其核心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其最大特色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生命观,理解生命,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伦理,发掘生命的意义。
三、农村中学生命教育目标的确立
教育目标是“根据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它一般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决定。可见,教育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的。因此,农村中学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必须首先研究农村中学生的特点,确定与之相适应的生命教育目标,使教育活动做到有的放矢。实际上,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与城市学生是有着较大差异的。
首先,农村中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缺失。老舍先生说过“父母的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民进城务工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和父母天各一方,非常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和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在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上难以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情感上也不能得到足够的关心,因此,农村中学生中存在的厌学、社交恐慌、焦虑、逆反等心理问题是很常见的。
其次,生命教育在农村中学教育中还是一个盲区。农村中学大多处在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学校和老师的生存条件较差,因种种原因,学校和老师只能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大大小小的各类考试和评比上,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的提升被淡忘,只剩下对至上知识的学习和对技术的过分强调。
第三,社会教育的脱节。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的共同参与。而农村的社会教育力量事实上是很薄弱的,在人们的意识里,学生的教育只和学校有关,没有其它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社会教育活动。因此,农村的社会教育力量基本不存在。
第四,农村文化的影响。千百年来,浸润在农耕文化中的人们对于“死亡”一词大多是闭口不谈的,对疾病和死亡这些正常的生命现象的忌讳与无知,使一些农村学生因这种无知而错误地走上不归路,令人痛惜不已。
综合上述农村中学生的生活和文化背景,学校实施的生命教育可在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上确立相应目标。
3.1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知晓生命的发生、发展、消亡的生命科学知识,从而正确地认识生命,体会生命的奥妙与可贵,欣赏生命的美好,学会尊重生命,建立起对生命的责任意识。
3.2能力目标
引导和教育学生在卫生保健方面养成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行为习惯,教给学生遇到生存危机时的处理办法,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技能,有效保护生命的安全。
3.3情感目标
能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敬畏一切形式的生命,并能勇敢面对现实,超越生命中的困难,升华生命的价值。
四、农村中学开展生命教育的内容选择
1.生命知识的传授
生命知识包括生命的孕育、发展的知识,人体生理结构、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对生命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等。另外,死亡作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生命现象,是生命回归自然的必然,应正确面对和接受它。死亡教育的内容主要有:死亡的必然性、偶然性和不可逆性,死亡的标准和安乐死的相关知识等。通过死亡教育使学生懂得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从而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2.生存能力的培养
生存能力是生命教育的一个较浅层次,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流意识中,人们最大期待是孩子将来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这种轻生存、重发展的结果就是更多的孩子生存能力差。在农村中学,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健康教育
②安全防范能力培养
③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
④生命伦理教育
3.生命价值的升华
世界上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多元的社会中有多种成功方式,生命教育要引导学生善于悦纳自我,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应对生命危机,走出生命逆境,提升生命质量。
五、农村中学生命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赋予了学校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导地位。在这一事实的基础上,农村学校实施生命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实施生命教育。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必须首先注意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从农村中学产生的一些生命问题来看,不少是因教师的反生命的教育方式而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甚至轻生。所以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生命意识,热爱学生、关怀赏识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和充满生命活力的成长环境。
2.学科教学中渗透。我国目前还没有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在教育教学资源相对贫乏的农村中学,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渗透相应的内容。有关课程如生物学、思想政治、体育、语文、历史等都是能实施生命教育的显性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挖掘蕴含于其中的显性和隐性的生命教育内容,寻找恰当的切入点,点化和润泽生命。
3.实践活动中体验。生命教育并非是要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因为这种简单灌输实际上将尊重人的生命教育变成了反生命的教育。因此,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开展系列的生产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通过自身的经验与认知水平去体会、去思考,从而形成个人独特的内省知识。
4.主题教育活动中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