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过渡语的重要性
语文课堂过渡语作用
![语文课堂过渡语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002adff4693daef5ef73db1.png)
语文课堂过渡语的作用摘要:过渡语是教学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学过的内容,并且对下文所学的内容进行启发,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继续学习新内容,使学生在思维上平稳过渡,在引人入胜、浑然不觉中学习新的内容。
过渡语就是教学语言海洋中的一朵浪花,虽然小,但它的功能却不不可忽视,每一位教师应做到会用、善用、巧用课堂教学过渡语。
关键词:归纳;引导;渲染;连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而这个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教学活动组成的,每个教学活动,好比是散乱的珠子,而过渡语则是串连珠子的丝线,缺少这根线,再璀璨的珍珠也不能成为美丽的项链。
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教学过程中过渡语的设计和运用。
串联一个个知识点,巧妙运用过渡语,使教学内容衔接自然,紧密连贯,前后一体;使学生在思维上平稳过渡,在引人入胜、浑然不觉中水到渠成地学习新的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过渡语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四类:首先是归纳作用,可以用于各个教学环节之间,对之前的一个环节进行归纳总结,为下一个环节打下基础。
如《桂林山水》教学中,第一个环节结束,教师可以这样总结:“桂林的水静、清、绿,桂林的水这样美,接着我们去看看桂林的山吧。
”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要点总结梳理,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印象。
也可以用于之前几个教学环节的总结。
复述几个环节所学的内容,然后顺理成章地过渡到下个环节上来。
如《不朽的失眠》这篇课文,“小说有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我们分析了这篇小说的人物、情节,张籍在月寒人悲的夜晚失眠,接着来分析环境的描写。
”这种过渡语既可以让学生加深印象,还可帮助学生温习上个环节所学的知识。
既有温故又为知新做下铺垫。
其次是引导作用,教师用一句话把上个环节的内容进行总结,然后提出问题,引出下环节的施教内容。
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并且牢牢抓住学生的期待心理,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导到新的内容上,顺理成章。
这类过渡语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中常用且好用的一种过渡手段。
过渡句的作用和好处
![过渡句的作用和好处](https://img.taocdn.com/s3/m/fde469c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5.png)
过渡句的作用和好处过渡句是文章中起连接作用的句子,用于引导读者从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或一个主题转移到另一个句子、段落或主题。
过渡句的作用是使文章内容更加连贯、流畅,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以下是关于过渡句的作用和好处的具体列举:1. 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结构:过渡句可以起到引导和提示的作用,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结构和组织。
通过使用适当的过渡句,读者可以清楚地知道当前段落的主题,以及与前后段落之间的关系。
2. 引出新的观点或论据:过渡句可以引出新的观点或论据,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有力。
通过使用过渡句,作者可以将不同的观点或论据有机地连接起来,使文章的逻辑更加清晰和连贯。
3. 表示对比或转折关系:过渡句可以用于表示对比或转折关系,帮助读者理解文章中不同观点或论据之间的关系。
例如,“虽然A是正确的,但是B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4. 表示因果关系:过渡句可以用于表示因果关系,帮助读者理解文章中事件或观点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由于A的原因,导致B 发生”。
5. 表示总结或概括:过渡句可以用于表示总结或概括,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通过使用过渡句,作者可以将不同段落或主题的内容有机地汇总起来,形成整体的观点或结论。
6. 增强阅读流畅性:过渡句可以增强文章的阅读流畅性,使文章更易于理解和消化。
通过使用适当的过渡句,读者可以更顺畅地跟随文章的思路和逻辑,提高阅读的效果。
7. 增加文章的连贯性:过渡句可以增加文章的连贯性,使文章的内容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通过使用恰当的过渡句,作者可以将文章中的不同段落或主题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
8. 提供信息的层次结构:过渡句可以提供信息的层次结构,帮助读者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和次要内容。
通过使用过渡句,作者可以将文章的重要信息放在前面,次要信息放在后面,使读者更容易抓住文章的重点。
9. 增强读者的兴趣:过渡句可以增强读者的兴趣,使读者更愿意继续阅读下去。
通过使用巧妙的过渡句,作者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过渡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过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476e04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1.png)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过渡论文导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讲解一个话题时,需要平滑地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话题。
这种引导通常称为过渡。
在语文教学中,过渡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过渡的重要性以及过渡的具体方法。
过渡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中,每个单元的学习都是由多个话题组成的,而一个话题又由多个知识点组成。
在讲解每个知识点时,教师需要用具体的例子和生动的语言来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但是,当一个知识点讲解完成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知识点。
如果这种引导不够平滑,学生对新的知识点理解就会出现困难。
因此,过渡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在于平滑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知识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过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感到枯燥和无趣,但是如果教师能够灵活地运用过渡来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话题,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兴趣,那么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习效果。
过渡的具体方法下面,我们将探讨几种常用的过渡方法,这些方法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知识点。
点拨法点拨法是最常见的过渡方法之一。
它的作用在于,通过对上一个知识点的总结和引申,点拨学生进入下一个知识点。
在点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要太抽象,需要采用具体的例子和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下面是一个点拨法的例子:上一个话题我们讲了写作文的结构,你们已经掌握了怎样组织文章。
现在,我们要讲的是写作文时,怎样使用修辞手法来提高文章的表现力。
前瞻法前瞻法在讲解一个话题之前,先介绍一些有关的知识点或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顺利地进入下一个话题。
前瞻法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展示了语文学科的知识系统性和学科间的联系。
下面是一个前瞻法的例子:你们学过理科中的分子运动吧,知道吗,每种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一种特殊的分子运动形式,这种分子运动的形式,我们称之为“情感发展”……默读法默读法是指让学生在心中默念一段话或短文,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话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渡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渡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00b5111576eeaeaad0f3300a.png)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渡语的运用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各部分之间设置巧妙、恰当的过渡语,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此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过渡语的运用也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过渡语语文课堂运用课堂上运用过渡语,可以提醒学生下一个环节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注意力。
学生高效益的学习,需要一个良好的思维环境和心理态势。
语言在课堂上往往能起到承上启下、衔接组合的作用。
一句巧妙的过渡语,不仅能使语文教学中各个知识点、知识面之间联系自然而紧密,设计过渡语的时候既要根据学生的接受和理解力,过渡要自然,不留痕迹,天衣无缝,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望心理,达到与教师心理同步,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一、教学中巧用过渡语,创设情境课堂教学中,课与课之间穿越时空的链接。
如果使用巧妙的教学过渡语,加上教师生动的表述,很容易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印象,课堂教学效益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特色也将得到充分展现。
例如在《触摸春天》一课中设计过渡语:“是啊,春天如此美丽,它到底在哪儿呢?正如歌词中说‘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可是有一个小女孩却永远看不见了,她只能用手‘触摸’,用心来感受。
”通过这样一个过渡语,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诗句所描写的情境中,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过渡语:“身体上的残疾并不能阻止小女孩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让我们走进课文《触摸春天》,认识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安静吧。
”教师的过渡语设计,使学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教师所营造的氛围中,自然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
二、巧妙设计过渡语,引导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生动的过渡语,往往可以打开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的头脑新颖、独特。
过渡语的特点就是提前让学生知道课本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他们全心全意地去学习这篇课文。
课堂过渡语
![课堂过渡语](https://img.taocdn.com/s3/m/0644b2a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e.png)
课堂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过渡语(Transition words)在引导学生转换思维和话题之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本文将围绕课堂过渡语展开讨论,主要包括过渡语的定义、分类、作用和使用方法等方面。
一、过渡语的定义过渡语,又称过渡词或连接词,是用来连接和衔接句子、段落或话题之间关系的一类词语。
它们可以在语境中引导读者或听众从一个观点、话题或情节转移到另一个观点、话题或情节。
过渡语有助于整理思路,使文章或演讲条理清晰,逻辑紧凑,内容连贯。
在课堂教学中,过渡语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展开思维,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二、过渡语的分类根据其作用和功能,过渡语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般来说,过渡语可以分为表示时间顺序的过渡语、表示因果关系的过渡语、表示对比关系的过渡语和表示例证关系的过渡语等几类。
1.表示时间顺序的过渡语表示时间顺序的过渡语用于引导学生在说、读、写时表达事情发生的顺序和时间的先后关系。
这类过渡语包括:首先(First)、其次(Second)、然后(Then)、接着(Next)、最后(Finally)等。
2.表示因果关系的过渡语表示因果关系的过渡语用于引导学生在说、读、写时表达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这类过渡语包括:因为(Because)、所以(So)、由于(Since)、因此(Therefore)、所以(Thus)等。
3.表示对比关系的过渡语表示对比关系的过渡语用于引导学生在说、读、写时表达相似性和差异性。
这类过渡语包括:然而(However)、与…相比(Compared to)、与…不同(Unlike)、相反地(On the other hand)、尽管(Although)等。
4.表示例证关系的过渡语表示例证关系的过渡语用于引导学生在说、读、写时给出例子或具体情况。
这类过渡语包括:例如(For example)、比如(For instance)、特别是(Especially)、具体地说(Specifically)、包括(Including)等。
课堂过渡语学生发言稿范文
![课堂过渡语学生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cc338a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d.png)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发表我的课堂过渡语学生发言稿。
首先,我要感谢老师给予我们这次发言的机会,让我们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课堂过渡语的重要性。
一、课堂过渡语的定义课堂过渡语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顺利进入下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引导、提示、鼓励和评价的语言。
课堂过渡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过渡语的作用1. 引导作用:课堂过渡语可以帮助学生迅速从上一环节的状态中脱离出来,集中注意力,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 提示作用:课堂过渡语可以提醒学生注意下一环节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好学习准备。
3. 鼓励作用:课堂过渡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4. 评价作用:课堂过渡语可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改进学习方法。
三、如何运用课堂过渡语1. 简洁明了:课堂过渡语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使学生能够迅速理解。
2. 有针对性:课堂过渡语要针对具体的教学环节,有的放矢。
3. 富有情感:课堂过渡语要富有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 适时适度:课堂过渡语要适时适度,既要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又要避免中断学生的思考。
四、课堂过渡语的范例以下是一些课堂过渡语的范例:1. “同学们,上一环节我们学习了……,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看看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点。
”2. “好的,现在我们进入下一环节……,请大家准备好笔记本,认真听讲。
”3. “同学们,刚才我们讨论了……,下面请一位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4. “非常好,这位同学的观点很有见地。
下面我们继续讨论……”5. “经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课堂练习,请大家积极参与。
”总之,课堂过渡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学会运用课堂过渡语,提高自己的课堂表现。
语文课堂过渡语的重要性(精选5篇)
![语文课堂过渡语的重要性(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d2a98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1b.png)
语文课堂过渡语的重要性(精选5篇)第一篇:语文课堂过渡语的重要性语文课堂过渡语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语是十分重要的,它实际上是融入对学生的赞美与评价,对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小结于一体的,它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向更高处攀爬的一架阶梯。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对过渡语的精心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
”有魅力的课堂评价语,它是滋润学生心灵的甘泉,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金钥匙。
然而在真正讲授时,许多教师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听一些教师的课,以及自己教学中的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穿针引线作用教学目标这条主道一个个教学环节好比是颗颗珍珠,而各个环节活动间的过渡语则是串联珍珠的丝线,缺少这条线,再好的珍珠也成不了美丽的项链。
如我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的绘本阅读《爱心树》。
开篇老师直接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故事,大家开心吗~接着师述:从前有一棵树,这是一棵什么树呢?出示画面学生想象。
后来,这棵大树喜欢上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怎么样?那么,大树看到它喜欢的男孩发生了什么变化?男孩每天跑到树下采集树叶,给自己做王冠想象自己成了森林之王,想象一下男孩还会做些什么?——就这样逐步引入,激励小朋友去思考,去想象。
就这篇课文整体来看,老师设计的过渡语串起了阅读学习的主线,且语言优美、生动。
还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中有这样的引入:“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他不仅这样说,他还这样做……尽管遭受着苦难,他还是这样说……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曾这样告诉自己……”这种穿针引线的朗读方式,将英雄的言行巧妙融合,引导着学生层层深入朗读英雄的话语,走进英雄的内心世界,将英雄的形象烘托得愈加地丰满完美,更将课堂的情感推向高潮二、激发学习兴趣可以说教师的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教师的语言是比投影仪、电脑等硬件更重要。
过渡语,初中语文教学的过渡艺术
![过渡语,初中语文教学的过渡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ef862e4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e.png)
过渡语,初中语文教学的过渡艺术什么是过渡语在语文教学中,过渡语是指用来连接或引导不同话题、段落或段落之间的语言表达方式。
过渡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结构,增强文章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并且对于听力和口语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良好的过渡语的使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因此,合适的过渡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过渡语的分类过渡语的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表示并列关系的过渡语•而且•不仅…而且…•同时•另外•除此之外•并且•不但…而且…例如在一篇文章中,作者在论述A和论述B之间使用“不但…而且…”来表达两点之间的并列关系,这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逻辑关系,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表示转折关系的过渡语•但是•然而•尽管•而•却•反而•虽然在文章中有时会出现转折关系,使用这些过渡语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文章情节和作者的观点。
表示因果关系的过渡语•因此•所以•由此可知•由此可见•总之•综上所述在文章中有时需要讲述事物的原因或后果,这时作者会使用这些过渡语来表达因果关系。
适当的使用这些过渡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表示类比或比喻关系的过渡语•如同•就像•好比•犹如在描述某种事物或情节的时候,作者会使用比喻或类比的方式,这时过渡语的使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喻或类比的对象,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
过渡语的教学方法初中语文教学中,过渡语的教学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过渡语的教学方法。
初步了解在教学过渡语之前,应当先引导学生对过渡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了解过渡语的种类和主要功能。
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展示和讲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过渡语的意义和作用。
讲解范例在讲解完常见的过渡语种类后,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过渡语的范例并进行讲解。
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演示过渡语的应用,能够更直观地让学生理解过渡语的作用和用法。
语文过渡语
![语文过渡语](https://img.taocdn.com/s3/m/04d9900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6.png)
语文过渡语语文过渡语是指用来连接句子、段落和篇章之间的词语或短语,它们既可以是副词,也可以是连词等等。
适当使用过渡语可以让文章更加流畅、连贯,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语文过渡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首先,语文过渡语能够起到连接句子的作用。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然而”、“同时”、“首先”等等过渡语来引导读者往下一句的内容发展。
同时,过渡语也能够帮助我们表达不同观点之间的转变或对比。
例如,当我们需要转折句子的时候可以使用“但是”、“然而”等过渡词;当我们需要对比句子的时候可以使用“与此相反”、“相比之下”等过渡词。
其次,语文过渡语还能够连接段落。
在论述文章时,每一段落都应该有一个主题,而过渡语可以帮助我们在段落之间建立起联系,使整个文章更加连贯一致。
例如,当我们要开始讲述一个新的观点或一个新的论证时,可以使用过渡短语“另一方面”或“其次”等,来引导读者进入新的内容。
此外,语文过渡语还可以连接篇章。
在写作长篇文章时,我们往往需要在不同的部分之间衔接起来。
这时,过渡语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们需要总结之前的内容,可以用“综上所述”或“总而言之”等过渡短语来开启一个总结段落;如果我们需要引出下一部分的话题,可以使用“接下来”、“进入下一部分”等过渡词。
总之,语文过渡语在写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合理地运用过渡语,不仅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还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观点。
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应该善于使用过渡语,让文章更加连贯流畅,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过渡语的重要性
![过渡语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e6a98766e518964bcf847c72.png)
每个周三我都习惯上完第一节课就去四班等王老师下课,她还在给学生强调着什么,我来了,她微微一笑,问我给学生上课的情况怎么样。
我有点害羞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每次上课都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出现,所以紧接着我就向王老师提出请求—听课。
王老师很随和,一般情况都能够收留我。
我赶紧回办公室拿听课本,在四班那个熟悉的空位上坐下。
每次听课我都有重点的听,比如说这次我就着重听过渡语。
过渡语在语文中十分重要。
1、课堂教学过渡语可以明确教学环节,清晰教学思路教学活动总会被教学思路贯穿着,一个个教学环节的实施便构成完整的教学活动,体现着教学思路。
如果在各个教学环节之间不使用一定的过渡语,就是得各环节独立没有联系,教学重点也不能有效地突出,学生由于抓不到知识的重点而盲目或不学习,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教学思路。
2、课堂教学过渡语对教学内容起到“穿线”的作用在语文教材中,各个内容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内部联系。
这些联系必定是比较抽象的。
以小学生思维发展来看,他们未必能很好地理解。
如果教师创设与之相对应的过渡语,则便化抽象的内部联系为形象化,简单化,有机地把两部分内容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犹如被一条线连起来,紧密联系不脱节。
3、课堂上使用过渡语,还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过渡语的语言一般都是比较简练活泼而富有趣味性的。
小学生容易被这样的语言吸引,从而引起他们的注意,引发他们进行相应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
而且,有些过渡语还给学生造成一种学习上的期待,为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4、好的过渡语还给课堂教学活动增加美感语设计得巧妙,再加上教师生动地表述,将会给课堂增加美感,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更深,教师的教学特色得到充分展现,而且还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获取知识,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除此之外,有些过渡语还可以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复述式或总结式的过渡语,就相当于与学生把前面所讲的知识点再重温一遍。
试讲过渡语发言稿范文
![试讲过渡语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d9975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3.png)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试讲者,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向大家展示我的教学能力。
接下来,我将通过这篇试讲过渡语发言稿,向大家介绍我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想先简要说明一下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过渡语的定义过渡语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内容更加连贯、有序而使用的语言。
过渡语具有承上启下、引导思考、调控课堂气氛等作用。
二、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1. 串联知识点,使教学内容更加连贯。
通过过渡语,教师可以将前后知识点进行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巧妙的过渡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 调控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
过渡语的使用有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也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三、试讲过渡语发言稿范文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试讲的课题是《从生活走向数学》。
在这节课中,我将通过以下过渡语,带领同学们走进数学的世界。
1. 导入环节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数学呢?其实,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无处不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的世界,感受数学的魅力。
2. 新课导入(1)复习旧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请举例说明。
(2)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点——从生活走向数学。
让我们一起探索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课堂讲解(1)结合实例,讲解数学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
(3)过渡语: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呢?4. 课堂练习(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过渡语:同学们,请认真完成练习题,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最好。
5.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过渡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从生活走向数学,希望你们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语是十分重要的
![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语是十分重要的](https://img.taocdn.com/s3/m/3c09e9f70975f46527d3e1bd.png)
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语是十分重要的,它实际上是融入对学生的赞美与评价,对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小结于一体的,它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向更高处攀爬的一架阶梯。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对过渡语的精心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
”有魅力的课堂评价语,它是滋润学生心灵的甘泉,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金钥匙。
然而在真正讲授时,许多教师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听一些名教师的课,以及自己教学中的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穿针引线作用教学目标这条主道一个个教学环节好比是颗颗珍珠,而各个环节活动间的过渡语则是串联珍珠的丝线,缺少这条线,再好的珍珠也成不了美丽的项链。
如我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的绘本阅读《爱心树》。
开篇老师直接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故事,大家开心吗~接着师述:从前有一棵树,这是一棵什么树呢?出示画面学生想象。
后来,这棵大树喜欢上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怎么样?那么,大树看到它喜欢的男孩发生了什么变化?男孩每天跑到树下采集树叶,给自己做王冠想象自己成了森林之王,想象一下男孩还会做些什么?——就这样逐步引入,激励小朋友去思考,去想象。
就这篇课文整体来看,老师设计的过渡语串起了阅读学习的主线,且语言优美、生动。
还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中有这样的引入:“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他不仅这样说,他还这样做……尽管遭受着苦难,他还是这样说……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曾这样告诉自己……”这种穿针引线的朗读方式,将英雄的言行巧妙融合,引导着学生层层深入朗读英雄的话语,走进英雄的内心世界,将英雄的形象烘托得愈加地丰满完美,更将课堂的情感推向高潮二、激发学习兴趣可以说教师的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教师的语言是比投影仪、电脑等硬件更重要。
教师要以事先精心思考过的、饱含深情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让我们的课堂更精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无穷的兴趣。
过渡句的作用和好处
![过渡句的作用和好处](https://img.taocdn.com/s3/m/ed9710f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7.png)
过渡句的作用和好处过渡句在文本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紧密,让文章的内容更加连贯流畅。
通过使用恰当的过渡句,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路,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以下是过渡句的一些作用和好处:1. 引导读者:过渡句可以引导读者从一个段落或一个主题过渡到另一个段落或另一个主题。
例如,“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可以引导读者进入下一个话题。
2. 衔接上下文:过渡句可以衔接上下文,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密。
例如,“与此同时”可以引导读者知道接下来的内容是和上文相关的。
3. 展示逻辑关系:过渡句可以展示不同观点、事实或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然而”可以引导读者知道接下来的内容是对前面观点的反驳或修正。
4. 表达因果关系:过渡句可以表达因果关系,让读者明白某个事件或观点的原因和结果。
例如,“因此”可以引导读者知道接下来的内容是某个事件的结果。
5. 引出例证:过渡句可以引出例证,加强观点的可信度。
例如,“例如”可以引导读者知道接下来的内容是对前面观点的具体例证。
6. 表达转折关系:过渡句可以表达转折关系,让读者明白某个观点或事实与之前的观点或事实有所不同。
例如,“与此相反”可以引导读者知道接下来的内容是对前面观点的反面观点。
7. 简化表达:过渡句可以简化表达,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
例如,“换句话说”可以引导读者知道接下来的内容是对前面观点的重新表述。
8. 引导结论:过渡句可以引导读者进入文章的结论部分。
例如,“综上所述”可以引导读者知道接下来的内容是对前面观点的总结。
9. 引出解决方案:过渡句可以引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建议。
例如,“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可以引导读者知道接下来的内容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10. 引发思考:过渡句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
例如,“你有没有想过”可以引导读者思考某个问题或现象。
总结起来,过渡句在文章中起到了引导、衔接、展示逻辑关系、表达因果关系、引出例证、表达转折关系、简化表达、引导结论、引出解决方案、引发思考等多种作用。
巧设过渡语好课如佳作
![巧设过渡语好课如佳作](https://img.taocdn.com/s3/m/8af3254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a.png)
巧设过渡语好课如佳作在教学中,良好的过渡语言是建立一个良好的话语和思考步骤之间的桥梁。
使用得当,它可以使我们的教学生动和逻辑连贯。
相反,如果没有得到好的采用,则可能会导致混淆、不理解、失去注意力等问题。
因此,巧妙地运用过渡语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优秀的课程,就像设计佳作一样。
过渡语在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思维的逻辑切换,便于形成更加清晰的结构。
例如,在解释一个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过渡语来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加明确地理解问题的核心。
此外,使用良好的过渡语还可以帮助教师推进教育内容,并更有效地进行讲座。
然而,过渡语言不是简单的罗列一个单词或词组。
巧妙地使用过渡语需要有思考、管理、并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特别是在传递困难的知识点时,使用得当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那么如何巧妙地使用过渡语呢?以下是一些技巧:第一,合理设置重点词汇。
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将大多数读者同步考虑,特别是容易出现疏漏或困惑的课堂。
在传达每个知识点时,我们可以用一个或多个过渡语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
通过衔接重点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缩短和处理运动思想,同时也可以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注意语音韵律。
语音韵律是人们意识到语音内部和语言上下文的重要因素。
同样,不同的声调和抑扬顿挫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内容。
通过重点部分的重复和强调,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同时,通过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并衔接内容,我们可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重点强调和衔接。
在讲述内容过程中,最好能够设置恰当的细节,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在需要衔接的部分,我们可以使用紧扣问题的用词,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更快的理解知识点。
通过反复练习,并重点强调和衔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优秀的课程,就像优秀的作品一样。
总之,巧妙的过渡语言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
它需要教师们的思考和实践,也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的过渡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的过渡语](https://img.taocdn.com/s3/m/407ad04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6.png)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的过渡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把不同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而连接知识点的过渡语又是衔接各个知识点的重要纽带。
一方面,过渡语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点以及逻辑推理,另一方面过渡语会使语言更加得体,更有文采。
过渡语是指每个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即在两个知识点之间用词语加以连接,从而让课堂上的知识点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方面,过渡语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课堂学习的规律性,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过渡语的使用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让学生更容易投入学习。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过渡语的使用和掌握是很重要的,这将直接影响到课堂的质量。
那么,在这里我们要介绍一些比较常用的过渡语可以给课堂增色:1.是这样:就是这样”通常用来表示某件事,例如:“考试技巧就是这样,请大家记住。
”2.此:“对此”通常用来表示对某件事的批评,例如:“关于安全问题,我们应该有更高的警惕,对此,我们应该把安全当成自己的事情。
”3.下来:“接下来”通常用来表示话题的转折,例如:“我们已经介绍了如何准备考试,接下来我们要介绍考试技巧了。
”4.实:“其实”通常用来表达以前没有提及的观点或者以前没有想到的观点,例如:“关于安全问题,其实我们还要防范网络虚假信息。
”5.之:“总之”通常用来总结全文,例如:“总之,做考试前要做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6. 不过:“不过”通常后直接跟一个反面说法,例如:“考试前后要保持一定的节奏,不过也不要把时间过度压榨。
”7.管:“尽管”通常表示一种对立的状态,例如:“尽管有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考试也是学习的一部分,不能因为恐惧而放弃。
”8.然:“当然”通常用来表达一种肯定的态度,例如:“当然,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利用时间,才能比别人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以上就是一些经常使用的过渡语,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和使用,但要保持一定的文采和风格。
语文课堂中如何巧妙使用教学过渡语
![语文课堂中如何巧妙使用教学过渡语](https://img.taocdn.com/s3/m/e9be850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b.png)
语文课堂中如何巧妙使用教学过渡语在语文课堂中,教学过渡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将介绍如何巧妙使用教学过渡语,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引言部分在语文课堂中,教学的过渡非常重要,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渡语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教学过渡语的作用教学过渡语是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时使用的一些连接词语,它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教学过渡语不仅可以将不同的教学内容连接起来,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
教学过渡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连接教学内容:教学过渡语可以将不同的教学内容连接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关系。
2、引导学生思考:教学过渡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扩大学生的思维范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3、增强学生兴趣:教学过渡语可以使学生更加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渡语的分类教学过渡语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时间过渡语:表示时间先后顺序,如:首先、其次、最后等。
2、因果过渡语:表示因果关系,如:因为、所以、由于等。
3、转折过渡语:表示转折关系,如:但是、然而、虽然等。
4、比较过渡语:表示比较关系,如:像、一样、不如等。
5、承接过渡语:表示内容的承接关系,如:而且、再者、此外等。
四、教学过渡语的使用技巧1、灵活运用教学过渡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灵活运用教学过渡语。
2、注意过渡语的数量和频率:教师在使用教学过渡语时,应注意过渡语的数量和频率,不要过多或过少,以免影响教学效果。
3、注意教学过程的连贯性:教师在使用教学过渡语时,应注意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4、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教师在使用教学过渡语时,应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以免引起歧义或误解。
说课衔接语和过渡语
![说课衔接语和过渡语](https://img.taocdn.com/s3/m/b5382dc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b.png)
说课衔接语和过渡语摘要:一、说课衔接语的重要性1.提高教学效果2.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3.增强课堂氛围二、说课衔接语的技巧1.自然过渡2.引发学生思考3.激发学生兴趣三、说课衔接语的实践1.课堂实例2.注意事项四、总结1.回顾说课衔接语的重要性2.强调实践和不断改进正文:说课衔接语和过渡语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以及增强课堂氛围。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掌握说课衔接语的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自然过渡是说课衔接语的关键。
教师在讲授一个知识点时,应尽量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新的信息,避免突兀感。
例如,在讲解完一个概念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其次,引发学生思考是说课衔接语的重要功能。
教师在课堂中应多设置一些启发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例如,教师在讲授完一个实例后,可提问:“大家觉得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最后,激发学生兴趣是说课衔接语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教师应充分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幽默诙谐的语言等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解一个枯燥的概念时,教师可引入有趣的实例:“这个概念就像我们生活中的…”。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过度使用说课衔接语,以免显得刻意和做作。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说课衔接语的难度和深度。
3.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总之,说课衔接语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应充分重视并掌握其技巧。
过渡句的作用和好处
![过渡句的作用和好处](https://img.taocdn.com/s3/m/4197dd4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3.png)
过渡句的作用和好处
过渡句在文章中起到连接上下文、引导读者思维、增强逻辑关系和提供衔接的作用。
下面是过渡句的一些作用和好处的具体列举:
1. 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结构:过渡句可以引导读者从一个段落或主题过渡到另一个段落或主题,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逻辑关系。
2. 提供衔接和连贯性:过渡句可以在段落之间或句子之间提供衔接和连贯性,使得文章更加流畅和易读。
3. 引导读者思考:过渡句可以引导读者思考,帮助他们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考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论点。
4. 强调观点和关键信息:过渡句可以用来强调作者的观点或关键信息,使其更加突出和易于理解。
5. 概括和总结:过渡句可以用来概括和总结前文的内容,为后文的讨论和分析做好铺垫。
6. 添加细节和例子:过渡句可以用来添加细节和例子,以支持和解释作者的观点和论证。
7. 引用其他观点和研究:过渡句可以用来引用其他人的观点和研究,以加强作者的论证和证明自己的观点。
8. 对比和对照:过渡句可以用来进行对比和对照,以突出不同观点或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9. 排除其他可能性:过渡句可以用来排除其他可能性,以加强作者的观点和论证的可信度。
10. 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和探索:过渡句可以用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相关的问题和话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欲望。
过渡句在文章中起到连接、衔接、引导、强调和概括的作用,能够提高文章的逻辑性、连贯性和易读性。
通过合理使用过渡句,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明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和论证。
语文课精妙过渡语初探
![语文课精妙过渡语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c2ee51c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2.png)
语文课精妙过渡语初探
精妙过渡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文技巧,用于在文章或演讲等
语言表达中使得内容更加流畅、自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文课精
妙过渡语:
1. 首先,其次,最后:这些过渡词可以帮助你组织你的思想和
文章结构,它们可以让读者或听众更好地跟随你的思路。
2. 除此之外,还有:这个过渡词可以帮助你引出一些其他的事
实或信息,从而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3. 另一方面,然而,但是:这些过渡词可以帮助你转换思路和
引出对比,使文章更加丰富和有趣。
4. 换言之,换句话说:这些过渡词可以帮助你表达相同的观点,从而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你的文章结构和逻辑。
5. 此外,还可以采用例子、比喻、引用等方式来实现过渡:这
些方法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可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
深度。
总之,精妙过渡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语言表达技巧,需要我们
不断学习和掌握,从而使我们在写作和演讲中更加出色。
精彩的过渡语,语文课堂的润滑剂
![精彩的过渡语,语文课堂的润滑剂](https://img.taocdn.com/s3/m/f3a4b7dca58da0116c174994.png)
精彩的过渡语,语文课堂的润滑剂——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过渡语的妙用大唐镇小徐微萍语文,本来就有着非常丰富的情感,语文课堂,就是我们教师带领着孩子走进这丰富的情感当中,教师的语言对孩子的情感基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教师语言生硬,孩子们的情感就像紧闭的铁门,难以打开;教师语言优美,充满激情,孩子们的情感就会像涓涓流水,不断涌出。
过渡语,是教师语言当中尤为重要的一种,是课堂教学当中的润滑剂,如果教师过渡语运用得当精辟,就能使整个语文课堂增光添彩。
我们把整个语文教学活动比作一串珍珠项链,那么,各个教学环节就是这一颗颗珍珠,过渡语就成了红丝线,没有了这个红丝线,再昂贵的珍珠也只能是孤立的,根本成不了精美的项链。
(头还可简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堂中我们不要只会用“接下来”“好”“下面”等生硬的过渡语,这样只会使整堂课变得死板,孩子们思维也跟着教师的语言变得生硬。
下面我结合平时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粗浅地一些认识和做法:一、过渡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里的说法有些问题,不是讲过渡语有什么作用,而是讲,你是如何巧妙运用过渡语的。
那么表达方式上要有所改变,改成“巧妙激趣”等。
下同)通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孩子们有迫不及待想学习的念头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最好的(语言需要再斟酌),孩子们注意力也最集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我在上《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故事时,欣赏完一些神话故事图片揭题后,这样过渡:盘古用他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让我们一起走近盘古,走进这个神奇地幻想世界。
这样的过渡,使孩子们一下子被盘古的神奇而吸引,迫不及待地想读课文,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
再如:在上《掌声》这篇课文时,孩子们了解了英子是一个非常忧郁、自卑的女孩子,教师过渡:是啊!英子因为自己身体的残疾,对自己失去了自信,难道我们英子的心灵从此就蒙上了这挥之不去的阴影了吗?让孩子们在了解英子的自卑时,教师话锋一转,让孩子也特别想去了解后来的英子,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过渡语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语是十分重要的,它实际上是融入对学生的赞美与评价,对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小结于一体的,它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向更高处攀爬的一架阶梯。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对过渡语的精心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
”有魅力的课堂评价语,它是滋润学生心灵的甘泉,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金钥匙。
然而在真正讲授时,许多教师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听一些教师的课,以及自己教学中的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穿针引线作用
教学目标这条主道一个个教学环节好比是颗颗珍珠,而各个环节活动间的过渡语则是串联珍珠的丝线,缺少这条线,再好的珍珠也成不了美丽的项链。
如我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的绘本阅读《爱心树》。
开篇老师直接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故事,大家开心吗~接着师述:从前有一棵树,这是一棵什么树呢?出示画面学生想象。
后来,这棵大树喜欢上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怎么样?那么,大树看到它喜欢的男孩发生了什么变化?男孩每天跑到树下采集树叶,给自己做王冠想象自己成了森林之王,想象一下男孩还会做些什么?——就这样逐步引入,激励小朋友去思考,去想象。
就这篇课文整体来看,老师设计的过渡语串起了阅读学习的主线,且语言优美、生动。
还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中有这样的引入:“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他不仅这样说,他还这样做……尽管遭受着苦难,他还是这样说……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曾这样告诉自己……”这种穿针引线的朗读方式,将英雄的言行巧妙融合,引导着学生层层深入朗读英雄的话语,走进英雄的内心世界,将英雄的形象烘托得愈加地丰满完美,更将课堂的情感推向高潮
二、激发学习兴趣
可以说教师的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教师的语言是比投影仪、电脑等硬件更重要。
教师要以事先精心思考过的、饱含深情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让我们的课堂更精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无穷的兴趣。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桥》这一课,他先引导学生学习感受洪水大的句子后说道:村庄惊醒,人们惊慌失措,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桥!这时人们能渡过那窄窄的桥吗?生回答。
同学们,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他们是如何渡过这座桥的呢?于是引出“老汉清瘦的脸上……像一座山”是啊,排成一队就得有先有后,如果你在哪儿,你想排在哪儿?为什么?老汉也想到这一点,于是老汉说~·就这样,学生根据教者的引导很快进入了下文的学习,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也就能找出答案了。
这样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给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三、使学生入情境
名师的课总是令我们拍岸叫绝,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的语言表达充满了神奇的魅力:他们可以用寥寥数语勾画出一幅幅生活的图景,使你浮想联翩;只言片语中,创造出一个美妙的天地,掀起你情绪的波澜……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新型玻璃》一文时,就是这样巧设过渡的。
于老师问:“同学们,这五种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呢?
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然后于老师请大家互相交流,看划得是否准确。
于老师适时过渡说:“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不过,我不打算让你们说了,我想让你们写。
写什么呢?(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述”两个字)‘自述’是什么意思?对,就是自己介绍自己。
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网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
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
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作个广告。
看谁会夸自己。
当然喽,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
有读到写,入情入境。
四、设悬念引思考
一个好的问题,一个精彩而恰到好处的悬念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期待心理,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导到新课上,以达到亲切自然、引人入胜的目的。
如我校的朱老师在上《普罗米修斯》一课中像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你们知道普罗米修斯被锁在这儿有多长时间吗?有多少人劝阻他?(2)画面出示历届奥运会点燃圣火情景后问,看着这熊熊燃烧的火炬,你体会到什么?奥运会为什么点燃火炬?这一设悬,自然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去思考,更加激起课外阅读兴致。
形式上水到渠成,内容上意味无穷。
课堂过渡语的方式的运用时常不是单一的,一般都是几种方式的并用,由此才显示出教师课堂语言的灵活变化。
同时课堂过渡语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是它的导引性和衔接性。
因此,在使用上一定要注意得体自如,瞻前顾后,由此及彼,在“导”和“接”上显真功。
总得来说,文章有了过渡,才能成为生气灵动的整体。
一堂优质量的课,也要凭借教师的过渡语,才能使教学的过程严谨、有生气,才能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