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用药护理最新版

合集下载

中药用药护理

中药用药护理
渊源 最早医学书籍《五十二病方》 《黄帝内经》 “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
药熨法
目的 适应证与禁忌证
药熨袋制 作
操作前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常见不良反应
热熨袋内温度应保持在50℃~60℃;药 熨时用力来回推动且用力均匀,开始时 温度较高,用力要轻,速度要快,随着 药熨袋温度的降低,用力可渐增大,同
汗法的作用 汗法的适用范围
汗法及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
应注意避风保暖, 及时更换潮湿衣被
饮食护理
用药护理
病情观察
用药禁忌
汗法用于表证时,忌用物理降温
表证兼有风湿者 ,须用数次微汗
发汗要因人因时,四季体质的不同 慎用解热镇痛药,防止汗出太过
吐法及护理
吐法 亦称催吐法。是通过涌吐,使停留在 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 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功能锻炼
中药换药法
目的总的目的:促进树组立无织菌生观念长。、重伤点掌口握愈解除合敷的料最终目的
适应证与禁忌证的 面方 及法 周, 围换 皮药 肤物 的品 消的 毒传 方递 法,方包法扎,固创
操作前准备
定方法,污物敷料的处理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常见不良反应
中药熏洗法
定义 是用中药煎煮后,先用蒸汽熏疗,待 温后再用药物淋洗、浸浴全身或患处局部 的一种外治方法。
特殊煎药法
5.烊化 6.磨汁 7.冲服 8.泡服
二、中药煎煮的方法
(一)目的 (二)煎药前准备 (三)操作步骤 (四)不良反应及处理
第三节 中药口服法
1 概述 2 方法
17
中药口服法——概述
服药时间 服药次数 服药温度 特殊送服方法 服药禁忌
服药温度

中药用药护理范文

中药用药护理范文

中药用药护理范文中药用药护理的前期准备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主诉,包括疾病的病程、病情变化、用药情况等信息。

其次,护士需要明确患者对中药的了解和接受程度。

有些患者对中药可能存在误解或担忧,护士需要通过专业的解释和讲解来提高患者的认可度。

同时,护士还需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禁忌情况,以避免不适当的药物使用。

在中药用药护理中,药品的选用是非常关键的。

护士需要了解不同中药对疾病的疗效和适应症,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同时,护士还需注意判断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为中药市场的品种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可能存在劣质或伪劣药品,为了保证疗效和安全性,护士需要选择有信誉的制药厂家的产品。

在中药用药护理中,药物的剂量和用法是需要护士特别关注的方面。

一方面,护士需要掌握中药的用量和用法,确保给药准确。

另一方面,护士还需监测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不良反应。

在给药过程中,护士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以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或换药。

中药用药护理还需要关注药物的配伍禁忌。

中药常常采用复方给药,不同中药之间的组成物质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产生毒副作用。

护士需要了解中药的配伍禁忌,并避免在同一时间或同一煎服中使用禁忌的药物。

同时,护士还需针对不同的体质和禁忌情况,选择适宜的中药配伍。

除了以上内容,中药用药护理还包括了解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馈、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解答患者的疑问等。

护士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通过观察和询问,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疗效反馈,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同时,护士还需通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解答患者的疑问,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指导。

总之,中药用药护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护士需要在药品选用、剂量用法、配伍禁忌、药物储存和保管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有效管理,以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同时,护士还需在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中,解答患者的疑问,增强患者对中药治疗的认同度和依从性,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中药用药护理

中药用药护理
2 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 注意保暖。
3 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 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
后。 4 用无菌镊子夹取敷布拧至不滴
水为度 5湿敷中注意观察敷布的湿度和温
度。 5 操作完毕,擦干局部皮肤
中药湿敷法——方法
• 注意事项
1、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 纱布要拧挤至干湿适宜。过干
•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1局部皮肤电灼伤; 2用电意外;3药物 过敏反应;4皮肤
瘙痒
第八节 中药其他用药途径护理
特点
1
中药静脉用药法
2
中药雾化吸入法
3
中药口腔护理法
4
中药擦浴降温法
5
中药介入疗法
• 定义
中药静脉用药法
是将中药有效提纯物的无菌制剂直接注 入或滴入静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宜口服、皮下 或肌肉注射中药,需迅
中药外敷法——方法

目的
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 肿止痛等的作用。
• 适应证与禁忌证
对所敷药物过敏者禁用。
• 操作前准备
1患者准备;2用物准备;3环境 准备;4操作者准备
中药外敷法——方法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 得患者配合。
2. 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患处,注意保 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第六药 中药用药护理 (第五--八节)
主要内容
五 常用中草药中毒解救及护理
六 中药灌肠法

中药外用法
八 中药其他用药途径护理特点
第五节 常用中草药中毒解救及护理
1 毒药的概念 2 中草药中毒的途径 3 中草药中毒的常见原因 4 中草药中毒的预防措施 5 中草药中毒的临床表现 6 中草药中毒的解救及护理

《中药用药护理》PPT课件

《中药用药护理》PPT课件

(二)根据毒物所含的理化性质分:
1、甙类:万年青、木薯、夹竹桃、商陆、蘆 薈、芫花、鸦胆子、半夏、八角枫等。
2、生物碱类:雷公藤、蔓陀罗、藜蘆、阿片、 秋水仙、毒芹、天南星、马兜 铃 、石蒜、烟叶、乌头等。
3、毒蛋白类:相思子、苍耳子、巴豆、大麻仁、 蓖麻子、望江南等。
4、毒覃类:红茵香、白果、藤黃、细辛、畢澄茄 等。
4、精神性中毒
曼陀罗、大麻、大花与紫花曼陀罗等;另 外,若干茜草科、夹竹桃科、旋花科、马钱科 植物及毒蕈类的某些品种也都具有这种毒性。
5、皮肤、黏膜的刺激性中毒
天南星科的多种植物即具有此类毒素。另外, 十字花科、菊科、大戟科、瑞香科、金丝桃科、 藜科、蓼科等也有不少种类会产生此等刺激性毒 素。
6、器官损伤性中毒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测试和记录体温、脉 搏、呼吸、血压、出入量,痉挛惊厥发作的次数及持 续间隔的时间。对惊厥者的治疗与护理易集中规定时 间内进行。
(8)禁用酸性饮料,阿片类及内服酸类药物。
预防:
(1)不可滥用或过量使用,严格控制剂量。 (2)严格炮制规范,符合药典要求。 (3)孕妇及婴幼儿禁用。老弱不宜用。
第一节 中药给药法
1.中药有什么剂型? 2.煎药方法中用什么器具最佳?什么叫头煎
和二煎?如何加水?水质有何要求?煎前需 泡药多长时间?何为文火和武火?煎药时 间如何分类?特殊煎药法包括哪些? 3.顿服、不拘时服、少量频服有何区别? 4.热服、温服、凉服如何区别?
外用药
膏药 油膏 掺药 洗剂 生草药
(三)洋金花(曼陀罗)中毒
症状:
初有嚼肌、颈肌抽动、吞咽困难、窒息感。继 有紫绀、剧汗,强直性惊厥,角弓反张,牙关紧闭, 面肌痉挛呈苦笑状,每因呼吸麻痹死亡。受外界风、 光、声刺激可立即引发强直性痉挛,持续数分钟。 神志始终清醒。

中药用药护理

中药用药护理

5、烊化
胶质、粘性大和易溶的药物,如阿 胶、蜂蜜、鹿角胶等,因煎煮时易于粘附于 锅和其他药物上,应另行单独溶化,再于其 他药物兑服。 6、冲服 某些贵重药、细料药、量少的药和 汁液性药物,如三七、牛黄、琥珀、沉香、 竹沥等,不需煎煮,冲服即可。 7、泡服 某些挥发性强、易出味后的药,不 宜煎煮,泡服即可。一般是将药物放入杯中, 加开水泡10-15分钟,出味后服用,也将可药 物放入刚煎煮好的中药汁液中泡服。
五、 服药后的观察及护理
服药后患者宜休息一段时间,以利于药
物更好的吸收;同时要严密观察服药后 的反应,尤其是服用有毒副作用的药物 和药性峻烈的药物,更应严密观察服药 后有无不良反应。
(1)观察服药后的必然反应
患者服用药物后,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药理
作用,否则,药物就未达到预期的作用, 如服解表药后,患者会汗出、服利水渗湿 药后,患者排尿次数和尿量增加,这说明 药物在体内发挥正常疗效了。
(三)服药温度
服药温度是指中药汤剂的温度或服药
时开水的温度。分为温服、热服和冷 服。
(1)温服

将煎好的汤剂放温后服用,或将中成药用温开 水、酒、药汁等液体送服的方法称为温服。 一般中药多采用温服。中医认为凉(冷)者属 阴,阴盛损阳,脾胃之气属阳,患者脾胃之气虚弱 时再进凉汤,势必更伤阳气,对病情不利。温服又 可减轻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瓜蒌、乳香、没药 等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 反应,温服后能缓解上述不良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汤剂放凉后,要温服时,应先 加热煮沸,使汤剂中沉淀的有效成分重新溶解后, 再放温服用。不应只加热到温热不凉就服用,因为 汤剂放冷后许多有效成分因溶解度小而析出沉淀, 如果只服用上面的清液,舍去沉淀部分必然影响疗 效。如加热至沸,则已沉淀的有效成分又可溶解, 放温后服用,基本上与刚煎时效果相近。

中药用药护理(护士科室业务学习)

中药用药护理(护士科室业务学习)

外用中药的使用
• 使用前注意皮肤干燥、清洁,必要时局部 清创。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 灼热、发红、瘙痒、刺痛等局部症状时, 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如出现头晕、 恶心、心慌、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用 药,同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并报告医 师。过敏体质者慎用。
谢谢!Biblioteka • 服药时间 • 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具体服 药时间可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 医嘱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例如:解表药、 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解表剂应 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消 食化积药,通常饭后服;泻下药宜饭前服;
内服汤剂
• 服药时间 • 补益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驱虫 药应在早晨空腹服或睡前服用为妥,忌油 腻、香甜食物;急诊用药遵医嘱。
中药注射剂
• 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 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加强巡视和 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 7.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 • (1)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路,通知医生。 • (2)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及管路,按要求送检。 • (3)做好过敏标识,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再次用 药。 • (4)过敏反应治疗期间,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禁食鱼腥 发物。
内服汤剂
• 服药温度 • 一般情况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 要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
内服汤剂
• 服药剂量 • 成人一般每次服用200ml,心衰及限制入量 的患者每次宜服100ml,老年人、儿童应遵 医嘱服用。
内服中成药
• 1.内服中成药一般用温开水(或药引)送服,散 剂用水或汤药冲服。 • 2.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提醒 医生关注。 • 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 等特殊人群尤应注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并协助处理。 • 4.服用胶囊不能锉碎或咬破;合剂、混悬剂、糖 浆剂、口服液等不能稀释,应摇匀后直接服用; 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应用沸水浸泡后代茶饮。

中药用药护理

中药用药护理

中药用药护理汇报人:2023-12-11•中药用药护理概述•中药用药护理的核心理论•中药用药护理的实践应用目录•中药用药护理的注意事项与风险控制•中药用药护理的研究与发展趋势•中药用药护理案例分享01中药用药护理概述中药用药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性别、季节等因素,运用中药材、中成药或中药配方,结合护理技能,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用药护理。

定义中药用药护理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注重药物的性味、归经和配伍禁忌,同时结合患者的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进行综合调理。

特点中药用药护理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古代中医的用药实践。

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中药用药护理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近年来,随着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中医养生的关注度提高,中药用药护理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发展历史目前,中药用药护理已经在临床医疗、康复保健、养老养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随着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中药用药护理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

挑战然而,中药用药护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中药材质量不稳定、中药制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不高、中药用药护理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

02中药用药护理的核心理论四气五味中药药性理论中的四气五味是指中药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和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

不同药性的中药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和适用范围。

升降沉浮中药药性理论中的升降沉浮是指中药对人体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特点,升浮是指药物具有向上、向外的作用特点,沉降是指药物具有向下、向内的作用特点。

中药药性理论中药用药护理原则辨症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采用不同的中药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整体观念中药用药护理强调整体观念,即从患者的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综合制定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中药用药护理的常用方法煎煮法煎煮法是中药用药护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将中药饮片按照一定的程序煎煮后,制成汤剂或药剂进行使用。

中药用药护理-基础护理教研室-ppt课件

中药用药护理-基础护理教研室-ppt课件

记录用药情况
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 ,包括药物的名称、剂量 、使用时间等。
饮食护理
根据病情制定食谱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科学合理 的饮食计划。
调整饮食结构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调整饮食结构 ,保证营养的均衡。
注意饮食卫生
保证食物的新鲜、卫生,避免食物中 毒等食品安全问题。
情志护理
心理疏导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 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中药用药护理在康复中的应用
总结词
促进康复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中药用药护理在康复中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康复效果。
总结词
康复护理方式多样
详细描述
中药用药护理在康复中采用多种方式,如针灸、推拿、 拔罐、中药熏蒸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护 理方式。
总结词
康复护理注意事项
询医生。
注意药物储存
中药储存需干燥、通风,避免 受潮、发霉等问题。
05
中药用药护理的未来展望
中药用药护理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药用药护理 将逐渐实现智能化,包括智能化 诊断、智能化监测和智能化治疗
等方面。
个性化治疗
随着医疗理念的转变,中药用药 护理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针 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中药用药护理的历史与发展
中药用药护理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古代中医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药用药护理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中药制剂、中药提取物等,为患者提 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02
中药用药护理的基本原则
辨症施护
01

中药用药护理

中药用药护理

中药用药护理中药是我国传统的宝贵药物资源,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治疗疾病的功效。

在护理学科中,中药用药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下面我将介绍中药用药护理的相关知识和具体的护理方法。

首先,中药用药护理的知识是护士科室业务学习中必不可少的。

护士需要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常见的治疗疾病的中药方剂以及不同中药的配伍禁忌等内容。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中药用药护理工作。

中药用药护理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患者的护理评估。

护士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过敏史、身体状况等,以便确定中药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其次是对中药的制备和制作。

护士需要按照中医药师的开方要求,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进行煎煮、炮制或提取。

然后是对中药的使用指导。

护士需要向患者和其家属详细讲解中药的使用方法,包括服用的时间、剂量和注意事项等。

同时,还需要解答患者在使用中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最后是对中药的观察和记录。

护士需要观察患者在使用中药后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并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判断。

在中药用药护理过程中,护士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首先是患者对中药的接受情况。

不同的患者对中药的接受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可能对中药的味道不喜欢,或者对中药的煎煮方法有所疑虑。

因此,护士需要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并鼓励他们积极配合中药的使用。

其次是中药的配伍禁忌问题。

由于中药复方中存在一些不适宜夹杂使用的中药,护士在制作中药时需要严格遵循中医药师的开方要求,避免出现配伍禁忌的情况。

最后是中药的剂量控制。

不同的患者对中药的使用剂量可能会有所不同,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中药的剂量,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之,中药用药护理是护理学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护士需要具备一定的中药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地制备和使用中药,并及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通过合理的中药用药护理,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

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

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1.解表:指用药物来解除外邪所致的发热、头痛、恶寒等症状,常用的药物有银花、连翘等。

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适当休息,并定时观察体温变化。

2.泻下:指用药物来清除体内的积痰、湿、瘀等物质,以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常用的药物有大黄、芒硝等。

护理措施包括观察大小便情况,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3.清热:指用药物来清除体内的热毒,以缓解发热、口渴等症状,常用的药物有野菊花、金银花等。

护理措施包括注意营养摄入,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等。

4.利湿:指用药物来消除体内的湿气,以改善湿盛所致的体重增加、胸闷、浮肿等症状,常用的药物有茯苓、六一散等。

护理措施包括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油腻和高盐食物,适当运动,保持排汗和排尿通畅等。

5.祛风:指用药物来消除体内的风邪,以缓解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常用的药物有羌活、川芎等。

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风寒,不要吃寒性食物,适当着装,注意保暖等。

6.燥湿:指用药物来消除体内的湿邪,以改善潮湿、胸闷、乏力等症状,常用的药物有苦苣、车前子等。

护理措施包括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油腻和湿性食物,保持室内环境干燥通风,不穿潮湿的衣物。

7.化痰:指用药物来分解和排出体内的痰湿,以改善咳嗽、胸闷等症状,常用的药物有半夏、白前等。

护理措施包括适当清润喉咙,避免话多或喝冷饮,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湿腻食物。

8.行气:指用药物来疏通气血,以缓解疼痛、胀满等症状,常用的药物有川芎、香附等。

护理措施包括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等。

总之,中医药的八法及护理是中医药疾病治疗的基础,药物的应用需要结合具体病情和人体情况,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加速疾病的康复和预防疾病的复发。

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及用药后的护理

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及用药后的护理

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及用药后的护理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常用的手段,正确的服用方法将会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

因此,必须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方法、时间,中药起效时间和服药禁忌等有关护理。

1给药要求(1)严格查对制度;(2)明确给药方法;(3)了解过敏史,熟悉中药的不良反应;(4)掌握给药时间;(5)观察服药后反应及治疗效果。

2中药的煎药法(1)煎药前要逐一核对无误;(2)煎药器具以砂罐、瓷罐为佳。

忌用铁锅、铝锅;(3)煎药前应先用清水将药物浸泡30~40min.加水量应根据药物的量及煎药时间长短而定。

一般加水至高出药面 3.33cm,第二煎为第一煎加水量的1/3~1/2;(4)煎药时间和火候要根据药性而定;(5)每剂药煎取液量,成人200~300ml,小儿减半;(6)需特殊煎法的药物要按要求特殊煎。

3内服中药剂型汤剂、散剂、丸剂、膏剂、酒剂、片剂、冲剂、糖浆剂等剂型。

4服药方法清代徐灵胎曾指出:“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非特乏功,反而有害”。

说明了服药方法的重要性。

在临床实践中也确有因服药方法不符合要求而影响治疗效果的。

因此,在护理上必须正确执行各种服药方法。

(1)汤剂服法:包括分服法、顿服法、频服法、连服法四种。

(2)中成药服法:一般分送服、冲服、调服、含化及喂服等。

5服药护理(1)服药后应注意休息,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尤其是服用峻烈或有毒性的药物,更须严密观察和记录。

(2)观察药物效果和反应,如服解表药后,应给病人喝些热粥或热饮,以助药力;服用吐药后要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量和次数;服泻下药后应观察泻下次数,大便性质、量等。

服排石汤要观察二便情况,检查有无结石排出等。

服药后要观察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3)对中西药合用的病人,应告诉中西药服用的方法和间隔时间。

(4)注意食物对药效的影响,中医历来有“药食同源”之说。

这是因为药性和食性都有“四气”即寒、热、温、凉和“五味”即辛、甘、酸、苦、咸的相同内容和区别。

中药用药护理

中药用药护理
和“武火”之分。如《本草纲目》曰:“先武后 文,如法服上,未有不效者。”武火是指大火 急煎,文火是指小火慢煎。一般以“先武后文” 为原则,即在煎药开始用武火,后用文火,并保持
在微沸状态,既可减慢药物的蒸发,又有利于有效成 分的煎出。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 以防药物挥发;滋补药宜先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久 煎,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第八页,共54页。
三、煎药方法
❖ 汤剂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一种剂型,其煎药 方法正确与否,是确保疗效的关键。为了使 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历代医家非常重视汤 剂的煎煮方法,如明代医家李时珍指出: “凡服汤药,虽物品专精,修治如法,而煎 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 亦无功。”清代医家徐大椿《医学源流论》 亦云:“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 全在乎此。”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正确的煎 药方法。
第十五页,共54页。
❖ 2、后下 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藿香、砂仁、
钩藤等,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不宜久煎,应待 其他药煎煮将成时再投入,煎沸几分钟即可。
❖ 3、包煎 对煎后可使药液浑浊,或易产生沉淀、
焦糊,或有细小种子、茸毛、粉末,取汁时难以 滤除的药物,应以纱布包裹后再入煎。
❖ 4、另煎 某些贵重药物,如人参、羚羊角等, 为了保存其有效成分不被其他药渣吸附而造 成浪费,应单独煎服,也称为“另炖”。
第九页,共54页。
(一)煎煮容器
❖ 应选用陶器制品如砂锅,瓦罐或搪瓷器皿为 好。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制品,因金属容 易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 或增加毒性。如:铁器与鞣质生成鞣酸铁使 药液的颜色加深,与黄酮类成分生成难溶性 络合物,与有机酸生成盐类药物等均可影响 疗效,加上长时间煎煮后,有些可给药液带 入铁锈味,甚至引起恶心,呕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法:吞服、嚼服。
精品课件
四、膏剂Extract, Ointment and
Plaster
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浓缩而成的剂型。
特点:服用量小,外用可缓慢吸收,持久发挥疗
效。
服法:内服膏药用开水冲服,多用于滋补;外用
膏剂有软膏,用时直接涂抹于患处,常用于疮疡病 人;硬膏,用时先以文火烤热,使其变软,待全部 软化后,贴于患处,双手用力压匀,皮肤过敏者禁 用,如十香暖脐膏,常用于风寒痹痛。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五、丹剂Pellet
用含汞、硫磺等矿物质,经过精炼、升华、熔 合等技术处理的化合制剂。
特点:剂量小,作用大,常用于急性病证。 服法:内服、外用
精品课件
六、酒剂Medicated Wine
又称药酒,是以酒为溶媒,一般以白酒或 黄酒浸泡药物,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溶入酒 中,得出澄清浸出液的剂型。
服法:服用时冲入开水,使其溶解后,即可服
用。
精品课件
八、糖浆剂Syrup
将药物煎煮后去渣取汁,再熬成浓缩液,加入 适量蔗糖而制成的药物水溶液。
特点:有甜味,便于服用,便于儿童服用。
精品课件
九、针剂Injection
又名注射剂,将中药经过精制提炼而制成的灭 菌溶液。
特点:作用迅速,剂量准确,给药方便,药液
特点:阴虚火旺之证的病人禁用。 服法:内服,多用于体质虚弱、风湿骨痛。
外用可消肿止痛、杀虫止痒。
精品课件
七、冲剂Infusion Granule
将药物浓缩浸膏与适量辅料混合制成的颗粒状 散剂。
特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比丸剂、片剂作用迅速;较汤剂、糖浆
剂体积小、重量轻、易携带、服用简单;但易 吸潮,需密封保存。多用于外感、肝胆、脾胃 等病证。
李时珍:“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 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 候失度,则药亦无功。” 清代医家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煎药 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 此。”
精品课件
一、煎药用具
(一)合适器具 砂锅、瓦罐、陶瓷罐为佳; 搪瓷类、玻璃器皿次之
(二)禁忌器具 铁、锡、铜、铝
精品课件
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能直接进入人体组 织,常用于各种病证和危重病人的抢救。
用法:皮下、肌肉、静脉、穴位注射。
精品课件
十、药露Distilled Medicinal
Liquid
用新鲜芳香药物通过蒸馏收取蒸馏液的剂型。
特点:气味清淡、芳香无色、便于口服,一
般作为治疗中的辅助饮料。
精品课件
十一、胶剂Gelatin
中药用药护理
精品课件
教学目标
了解中药的剂型 熟悉用药禁忌 掌握各种药物的煎煮时间与火候 掌握各类药物的特殊煎煮法 能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 掌握用药“八法”及护理 掌握中药中毒的一般解救原则
精品课件
第一节 中药剂型与用法
Forms and Usage of TCM Preparations
用单味或多味含有胶质的药物熬成胶状制剂。
特点:贮运方便,多用于滋补治疗。 服法:烊化服用
精品课件
十二、其它
片剂、胶囊剂、茶剂、气雾剂、滴丸、 安瓿口服液等
精品课件
第二节 中药用药禁忌
Contraindications for Drug Application
一、药物配伍禁忌
相须、相使的药物可使药效协同作用 相畏、相杀的药物可去除药物的毒性 相恶、相反的药物应忌用,属于配伍禁忌
《伤寒论》煎药用水
一般煎药用水
天然流动水,如江水、河水、湖水、 溪水以及井水等,
很少被污染
精品课件
特殊煎药用水
甘澜水 清酒 麻沸汤 潦水 清浆水 苦酒
精品课件
甘澜水
➢ 甘澜水最早见于《内经》之半夏秫米汤。 ➢ 《玉函经》作“甘烂水”,又名“劳水”。
➢甘澜水的制作方法:取水两斗,置大盆内,
精品课件
二、服药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简称食忌,即避免药物与食物之间相 互作用发生变化而影响药效。
一般忌口
服药期间,凡属生冷、粘腻、腥臭等不易消化 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应忌食。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特殊忌口
服发汗药后,忌服醋及生冷的食物; 服补药后,忌食浓茶和萝卜;
精品课件
疮疡臃 肿
x
精品课件
第三节 汤药煎煮法*
病邪,另一方面可引药上行,以助药力。
精品课件
清酒
清酒是由米、米曲、水等材料制作而成,度数一般 在15~16度。具有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张仲景将清酒应用于炙甘草汤方和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中。 如前方: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 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仲景旨为药用清酒煎 煮,可增强疏通经络,利血脉的作用。后方用清酒和水煎煮, 可加强活血祛寒的作用。
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 之。
精品课件
➢ 钱天来曰:“动则其性属阳,扬则其势下走”,其意 使将水扬数遍,令其烂熟,可去其水寒之性而不助水 邪之义。
➢ 张仲景将此水应用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方。如上四味, 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斗,内诸药,煮取三升, 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张仲景认为水性寒润下,经过千余次的上扬之后与自 然界的轻气相合,水质变轻,一方面使水不助水气和
一、汤剂Decoction
药物配成方剂,加水煎煮成汤液,去渣取汁 饮服或外用,称为汤剂。
特点:吸收快,作用迅速,加减灵活,适
用于一般病证和急性病证。
服法:内服、灌肠、熏洗。
精品课件
二、散剂Powder
将一种或数种药物碾碎,研成混合均匀的干燥 粉末。
特点:制作简便,节省药材,不易变质,便于
携带,吸收较汤剂慢。
服法:内服,即可直接冲服或用汤剂、米汤等
调服;外用,即将药物外敷或掺撒于疮面和患 部。
精品课件
三、丸剂Pill and Bolus
将药物研成细末,与水或蜂蜜、米糊、面糊、 酒、醋等赋形剂混合制成圆形固体剂型。
“丸者缓也”
特点:吸收缓慢,药力持久,体积小,服用、
携带、贮存方便,常用于慢性和虚弱性疾病。
二、煎药用水
(一)水质
洁净、矿物质少为原则
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或纯净水
自来水不应现接现煎,最好先接在盆中静置一 定时间,以减少其中所含的氯;
井水煎药宜放置一段时间,以便沉淀后除去其 中的杂质,保证药物煎煮质量,以提高药物的 疗效。
精品课件
•注意!!
头煎用凉水或凉开水,不可用开水煎药。
精品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