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姓起源-萧姓的由来 -

合集下载

百家讲坛百家姓萧姓

百家讲坛百家姓萧姓

百家讲坛百家姓萧姓萧姓最早起源可追溯于夏朝,南齐、南梁、西梁三朝的国姓,是辽朝的后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下面由给大家整理了百家讲坛百家姓萧姓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百家讲坛百家姓萧姓萧姓最早起源可追溯于夏朝,南齐、南梁、西梁三朝的国姓,是辽朝的后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在2013年中国四百名义大姓排名第30位,人口约93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9%。

1977年12月2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第二次汉字简化字表(草案)》,将“萧”简化成“肖”,但未注明“姓氏不在简化之列”。

因此大量的萧氏族人被改姓为“肖”。

百家姓萧姓历史发展姓氏溯源出自嬴姓史载贤士伯益善用火,夏禹时掌管火种,他带族人焚烧荆棘,使禽兽逃匿,开辟农田,疏通河道,为人造福。

因其功绩,孙都得到了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分封至萧地(今安徽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并以国为氏,其后代都姓萧出自子姓周代宋国微子启后裔大心(讳叔,字正义)诛南宫长万有功,被分封于萧,并升萧邑为附庸国,大心为萧国君主。

宣公十二年,萧为楚所灭,大心子孙复国未得,遂以国为氏,称萧姓。

外族汉化改姓或赐姓汉朝时就有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连年战争,外族民众南逃进入中原,其中一些人姓了萧。

北宋末年,辽国契丹族的拔里氏族、回鹘族的述律氏族等5个氏族全部改为萧姓,整个北方乃至中原一下子增加了许多萧姓。

少数民族中满族、佤族、傣族、普米族等也有受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的影响而改姓萧的。

外姓改入宋朝有一名钟达,为奸臣所害,抄斩九族,他有七个儿子,其中三个死里逃生,为避害而分别改姓萧、叶;金、元时期,在中国北方流播的太一教中,因创教人姓萧,一些非萧姓嗣教者被改为萧姓。

迁徙分布先秦时期,萧姓族人由于国家被灭而居鲁、宋、楚之间,后子孙多居丰沛。

秦汉时期,社会动荡,迫使萧姓外迁,进入第一个发展迁徙时期。

汉时随着萧何拜相封侯,其子孙也多有列侯为官者,分封各地,陕西、河南、河北和山西等地也逐渐有萧氏迁入。

关于萧姓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萧姓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萧姓的研究报告作文
问题提出
我们班同学中,只有我一个人姓萧。

我常常想:“萧”姓的来源是什么呢?“萧”姓分布在中国哪些地区?“萧”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呢?“萧”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几?带这些问题,我对“萧”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研究方法
1、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萧”姓的历史书籍。

2、上网搜集有关“萧”姓的资料。

3、询问老师和家长关于“萧”姓的由来和历史。

资料整理
1、“萧”姓的来源
“萧”姓出自子姓,以国为氏,为周代宋国微子启的后裔。

“萧”姓最早发源于今山东省。

古代赢姓各部族首领伯益之后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后代又演变成“萧”姓。

也有学者认为“萧”字是“萧”字的简化。

2、“萧”姓的历史名人:
汉朝政治家萧何,在楚汉相争中,为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有重要作
用;南朝文学家萧统,编辑了《昭明文选》;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中国共产党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萧楚女;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人民海军的创建者萧劲光;现代作家萧复兴等。

3、“萧”姓的现状:
“萧”姓是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三十位的大姓,人口众多。

分布最多的是XX省。

“萧”姓的人,在古代都姓“萧”,后来演变成“肖”。

“萧”姓在历史上也有许多的名人,在各个历史时期和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萧”姓现在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三十位,分布最多的是XX省。

关于萧姓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萧姓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萧姓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示例文章篇一:《关于萧姓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萧”这个姓氏可有好多有趣的故事和秘密呢!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萧姓的历史和现状。

先来说说萧姓的起源吧!据说呀,萧姓最早起源于大禹时期的萧国。

这就好比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历史的长河里慢慢生根发芽。

萧国虽然不大,但也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你们说,这是不是很神奇?在古代,萧姓可是出了不少名人呢!就像南北朝时期的萧衍,他可是建立了梁朝,成为了一代帝王。

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光芒。

难道你们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吗?还有萧统,他可是个大文学家呢!他主编的《文选》,那可是文学史上的瑰宝。

这就好像是一座装满了知识和智慧的宝库,让后人受益无穷。

再看看现代,萧姓的名人也不少呢!比如萧敬腾,他那充满激情的歌声,总是能打动我们的心。

每次听到他的歌,我都会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你们是不是也有同感?我还专门去问了我的爷爷和奶奶,他们给我讲了好多关于萧姓的故事。

爷爷说:“咱们萧姓啊,那可是有着深厚的底蕴!”奶奶接着说:“可不是嘛,得好好传承下去。

”那萧姓在咱们国家的分布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经过我的一番调查,发现萧姓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像湖南、江西、广东等地,萧姓的人口相对较多。

这就好像是星星点点的灯火,散布在祖国的大地上。

我还和班上姓萧的同学交流过,他跟我分享了他们家族的一些趣事。

他说:“我们家过年可热闹啦,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别提多开心了!”说了这么多,我觉得萧姓真的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故事的姓氏。

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在现代社会中继续散发着光芒。

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对萧姓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呢?我相信,萧姓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就像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枝繁叶茂,生生不息!示例文章篇二:《关于萧姓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姓氏可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东西,就像我们每个人身上独特的标签。

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聊萧姓,看看它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关于萧姓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萧姓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萧姓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报告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萧姓研究报告大家好,我叫萧小明。

今天我要给大家做一个关于萧姓的研究报告。

萧姓可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姓氏哦!萧姓的由来萧姓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当时有个人叫做萧何,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谋士。

萧何协助项羽、刘邦两位有勇有谋的英雄,一起打败了秦始皇帝国。

后来刘邦建立了汉朝,就把萧何封为萧相国,所以他和他的后代就姓萧了。

从此以后,萧姓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多贤臣良将和文人学者。

比如汉代的萧望之,曾当过御史中丞;唐代有大诗人萧纶;宋代有开创词曲艺术的词人萧铎等等。

所以说萧姓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显赫的姓氏。

萧姓的分布萧姓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但最多的是在东南沿海一带。

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的萧姓人口就比较多。

当然,现在随着人口流动,萧姓也慢慢在全国各地扎下了根。

有趣的萧姓文化萧姓还有一些有趣的文化习俗哦。

比如说很多地方的萧姓人家都有祭祖的传统,每年都会在tomb祭时举行祭祀仪式。

还有一些萌萌的小地方,萧姓人结婚时都要在门口挂一串萧果,寓意"萧萧如意"。

另外,萧姓的姓氏图腾是一只猫头鹰哦。

因为萧什么的发音和猫头鹰的叫声很像。

所以有些地方萧姓人家里都会摆个猫头鹰的工艺品。

当代著名的萧姓名人也有不少,比如著名作家萧红、电影明星萧芳芳等等。

你们认识其他哪些萧姓名人吗?总之,萧姓可真是一个有趣又有渊源的姓氏啊!希望大家从我的报告里对萧姓有了更多了解。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出哦!篇2【关于萧姓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报告】大家好!我叫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我们中国少数民族姓氏萧的一些历史和现状。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萧姓的来历吧。

萧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根据史书记载,萧姓最早来自于今天山东省的一个地方,那里有一个叫做"萧related"的城邦,那些居民就使用"萧"作为自己的姓氏。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萧”姓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萧”姓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萧”姓萧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三十三位大姓,长江中上游地区是其主要聚集地。

当今萧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56%,总人口大约在739万。

萧的名义萧,又名荻,或名萧艾、荻蒿、牛尾蒿、艾蒿、香蒿。

似白蒿,白叶茎粗科生,多者数十茎,有香气,古文香与芗通,也名芗蒿。

萧可以供祭祀,也可以作点明之物。

在商朝,商王的儿子被封在萧,其名曰子萧,就是因为那个地方到处生长着萧,后来在此建立了萧国。

古萧国古址在今安徽萧县。

至今萧县仍产大萧艾,每逢端午节,家家门首皆插萧艾,有香气。

萧艾也可以灸疡疮、消肿,是一种药材。

萧人是以萧艾为氏族原始图腾,因为萧在祭祀中的用途,而祭祀在古代是氏族活动中最肃穆而隆重的,所以古人创造这种草的图形时,就用甲骨文中的肃,上加草头组成,形成了氏族的名和族徽,萧人定居的地方称萧,建成的城堡称萧邑,最后建立了国家和产生了姓。

萧姓起源萧氏始祖——萧大心萧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二:一、出自赢姓远祖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五帝”时代的金天氏少昊。

少昊氏族是以凤凰为图腾的东夷族的一支,其后裔皋陶在尧舜时掌管刑法和司法。

皋陶之子伯益掌管火种和驯养兽鸟,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而得姓嬴。

伯益的后裔孟夸的后代被封在萧,亲商的嬴姓萧国在今安徽萧县西北。

西周初,少昊氏族的后裔徐、奄十七国联合武庚及三监叛乱,周成王命周公旦东征讨伐,嬴姓萧国灭亡,子孙以国为氏。

周公旦把萧国遗民封给其子伯禽,伯禽是鲁国始祖。

外逃的萧国子孙被迫南迁于今江西樟树市西的萧水,一支向西迁移到湖南湘江上游的潇水,一支向东迁移到浙江萧山,嬴姓萧氏的历史至少有3000年。

二、出自子姓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把古宋国之地封与微子启,史称宋公,以奉商祀。

微子启为商朝末帝纣王之兄,在平定武庚叛乱中立有大功。

春秋初宋国由河北赵县南迁到商汤故地商丘,即今河南商丘。

传到宋湣公时,公元前682年宋国猛将南宫万杀湣公叛乱,公子御说逃奔萧,宋戴公之裔乐大心平定叛乱,公子御说继位为宋桓公,乐大心因功被封于萧,史称萧叔大心,子爵萧国为宋国附庸。

萧姓的来源介绍

萧姓的来源介绍

萧姓的来源介绍萧姓最早发源于今徐州萧县,先秦时期,萧姓族人由于国家被灭而居鲁、宋、楚之间,后子孙多居丰沛。

萧姓是南齐,南梁,西梁三朝的国姓,是华夏著名姓氏,同时也是辽朝的后族姓氏。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萧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萧姓源出1、出自大禹贤士伯益后裔。

据有关资料所载,古代嬴姓各部族首领伯益之后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其后代延袭姓萧。

2、出自子姓,以国为氏。

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所载,为周代宋国微子启的后裔。

《通志·氏族略》:“萧氏,古之萧国也,其地即徐州萧县,后为宋所并,微子之孙大心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附庸,宣十二年楚灭之,子孙因以为氏。

”《元和姓綦》也持此说。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或被赐姓,得姓萧。

据《续通志·氏族略》、《姓氏词典》、《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所载,汉朝时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两晋南北朝时契丹巴哩、伊苏济勒、部噜三氏改姓萧。

据《辽史·列传·后妃》记载:“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

”4、外姓改入。

据台北萧氏宗亲会印行的《兰陵世家·萧、钟、叶三姓本是一家》记载,宋朝有一名钟达,为奸臣所害,抄斩九族,他有七个儿子,其中三个死里逃生,为避害而分别改姓萧、叶。

但此说多有破绽,存疑。

此外,金、元时期,在我国北方流播的太一教中,因创教人姓萧,一些非萧姓嗣教者被改为萧姓。

得姓始祖萧姓原出于子姓,在春秋时期,宋国有一名将名叫南宫长万,在攻打鲁国时战败被俘,被囚于后宫,几个月后才回到宋国,宋闵公为此曾多次取笑他,长万因被触痛处而恼羞成怒,一次乘酒兴杀死了闵公,并从此公开叛乱,另立公子游为君。

宋国群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省萧县西北)。

后来宋国微子之后大心率王族弟子及随从组建的军队,诛杀了南宫长万,平息了这次叛乱,扶闵公之弟御说继位,是为宋桓公。

宋桓公因大心平叛有功,就把大心封于萧地,以为附庸,建立了萧国,称大心为萧君,人称萧叔大心。

关于萧的历史研究报告

关于萧的历史研究报告

关于萧的历史研究报告
题目:对萧氏历史的深度研究
摘要:
本研究报告对萧氏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萧姓起源、发展和重要人物的考察,揭示了萧氏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对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影响。

1. 萧氏的起源和发展
1.1 萧氏姓氏的来源和含义
1.2 萧氏的迁徙和分支
1.3 萧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与影响
2. 萧氏的重要人物
2.1 萧鸾:刘宋王朝开国皇帝
2.2 萧道成:南朝梁朝的奠基人
2.3 萧衍:刘宋时期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
2.4 其他具有代表性的萧氏人物
3. 萧氏的家族制度与传承
3.1 萧氏的家族组织和血统传承制度
3.2 家族文化的重要特征和继承方式
4. 萧氏对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影响
4.1 萧氏在政治舞台上的崛起与统治
4.2 萧氏与文化艺术的关系
4.3 萧氏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
结论:
萧氏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姓氏,其起源、发展和重要人物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研究报告旨在为深入了解萧氏以及萧氏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萧氏,历史研究,起源,发展,重要人物,家族制度,社会影响,文化影响,政治影响。

百家姓起名之萧姓女孩取名大全

百家姓起名之萧姓女孩取名大全

百家姓起名之萧姓女孩取名大全百家姓起源之萧姓历史:萧姓的古老,是世所共认的。

出自大禹贤士伯益后裔。

据有关资料所载,伯益是个很能干的人,舜时曾负责掌火,"烈山泽而焚之”,使禽兽逃匿,开辟了许多农田;又跟随禹跋山涉水疏通河道,救万民于水火。

伯益的巨大功绩使他的子孙得到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被分封至萧地(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并以国为氏。

萧孟亏是萧姓第一人。

二是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或被赐姓,汉朝时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两晋南北朝时契丹巴哩、伊苏济勒、部噜三氏改姓萧。

本文库精选之萧姓好名字以及解释:“萧彬蔚”富有文采。

出自陆机《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此名语出经典,又能表示宝宝今后富有文采。

“萧博雅”学识渊博,品行端正。

出自《后汉书•杜林传》:“博雅多通,称为任职相。

”表达父母希望孩子有学问又品德高尚。

“萧澜清”;清澄如水。

适用于女宝宝取名字。

出自《梁书•刘遵传》:“其孝友淳深,立身贞固,内含玉润,外表澜清。

”此名让人感觉清纯。

“萧红锦”;红,色彩之一,引申为喜庆。

锦,原意为精致丝织品,多有美丽图案。

这个名字有锦上添花之意,适合女宝宝。

“萧雪敏”;雪,多为六角形。

《诗经·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比喻高洁。

有冰雪聪明之意。

敏,为聪敏的意思。

这个名字有高洁而又冰雪聪明的意思。

“萧眉萱”眉,象目上毛形。

本义:眉毛,也借指美女。

萱,从艹,宣声。

本义:萱草。

为康乃馨。

这个名字有父母的寄托也有希望孩子铭记父母养育之恩的意思。

萧氏名人简介:萧姓名人众多,其名字也意义丰富,想要给萧姓女宝宝起个好名字,怎么办呢?请继续关注本文库的其他更新内容!(来源:/qmgirl/210.html)。

中国百家姓|萧氏

中国百家姓|萧氏

中国百家姓|萧氏一、出自嬴姓,史载贤士伯益善用火,夏禹时掌管火种,他带族人焚烧荆棘,使禽兽逃匿,开辟农田,疏通河道,为人造福。

因其功绩,孙都得到了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分封至萧地(今安徽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并以国为氏,其后代都姓萧二、出自子姓,周代宋国微子启后裔大心(讳叔,字正义)诛南宫长万有功,被分封于萧,并升萧邑为附庸国,大心为萧国君主。

宣公十二年,萧为楚所灭,大心子孙复国未得,遂以国为氏,称萧姓。

三、外族汉化改姓或赐姓,汉朝时就有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连年战争,外族民众南逃进入中原,其中一些人姓了萧。

北宋末年,辽国契丹族的拔里氏族、回鹘族的述律氏族等5个氏族全部改为萧姓,整个北方乃至中原一下子增加了许多萧姓。

少数民族中满族、佤族、傣族、普米族等也有受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的影响而改姓萧的。

四、外姓改入,宋朝有一将军名钟达,为奸臣所害,抄斩九族,他有七个儿子,其中三个死里逃生,为避害而分别改姓萧、叶;金、元时期,在中国北方流播的太一教中,因创教人姓萧,一些非萧姓嗣教者被改为萧姓。

得姓始祖萧叔萧大心,本名“子大心”,子姓,名大心,宋国公族,宋戴公裔孙,春秋时期宋国萧邑大夫,因平定宋国内乱有功而被宋桓公封于萧邑建立子爵萧国,为宋的附庸国,因其是当时宋桓公的叔辈,故曰“萧叔”、“萧叔大心”。

后来萧国为楚国所侵并,子孙就以国为姓,为萧氏。

子孙世代尊萧大心为萧姓始祖。

郡望兰陵郡、广陵郡、河南郡堂号兰陵堂、河南堂、广陵堂、定汉堂、制律堂萧氏名人萧子显萧子显(489年--537年),字景阳,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齐高帝萧道成之孙,豫章文献王萧嶷第八子,南朝梁朝史学家,文学家。

其主要著作有《南齐书》。

萧子显历任太子中舍人、国子祭酒、侍中、吏部尚书等职。

后迁吴兴太守。

博学能文,好饮酒、爱山水,不畏鬼神,持才傲物。

见九流宾客,不与交言,只是举起手中扇子,一挥而已,谥曰“骄”。

关于萧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萧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萧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萧姓在古代有很长的历史哦!从很久以前就有了这个姓氏,其实它最早是从周朝的一个大臣开始的。

那个人的名字就叫做"萧何",所以后来就沿用了这个姓氏"萧"。

萧何是一个很有名的人物,他给周朝立下了不少功劳,所以被封为卫侯。

从那时起,"萧"这个姓氏就流传了下来。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不少萧姓的名人出现。

比如说萧燕国的太子萧申子,他可是位了不起的谋士呢!还有很有智慧的萧何,曾经当过汉高祖的重要谋臣。

他们都是当时很有名气的人。

到了隋唐时期,萧姓更是家喻户晓了。

为什么呢?因为萧姓人当上了皇帝啊!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萧梁朝代。

萧梁是隋朝和唐朝之间的一个短命王朝,虽然只维持了几十年,但萧氏皇族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从古至今,萧姓虽然渐渐没落了,但在中国各地还是有不少人世代沿袭这个姓氏。

我有个同学就姓萧呢!据说现在全中国大概有200多万人口姓萧。

萧姓人虽然人数不算最多,但却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渊源。

我很喜欢研究这些有趣的姓氏历史哦!下次再给大家讲讲其他有名的姓氏故事吧。

篇2标题:萧姓从前到现在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萧姓的历史和现状。

萧姓是一个很有趣的姓氏,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在古代,有一位姓萧的人当了很厉害的将军,他打败了很多敌人,保卫了国家。

从那时起,萧姓就成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姓氏。

后来在汉朝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位姓萧的皇帝,他统治的时期国家很太平,老百姓们过着安稳幸福的日子。

从这可以看出,萧姓在历史上一直是很有声望的姓氏。

除了帝王将相,萧姓在文化界也有过杰出的代表人物。

比如有一位姓萧的大文豪,他写了很多很有名的诗词,直到现在还被人们广泛传诵。

再比如有一位姓萧的大画家,他画了很多精美绝伦的画作,被后人视为国宝级的艺术珍品。

可见,无论是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萧姓都是赫赫有名,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卓越的贡献。

萧氏来源及目前分布区域

萧氏来源及目前分布区域

萧氏族谱来源及分布区域谱载:萧氏本殷微子之后。

微子是商纣王的庶兄,周成王时封于宋,其孙大心在萧邑(今安徽萧县)为大夫,春秋时因平叛有功,列为附庸,子孙以邑为氏,是为萧氏之始。

萧氏世居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

五代时萧觉事楚王马殷,马殷死后楚国大乱,萧觉率三子迁居江西泰和早禾渡,兴宁萧氏均为萧觉之后。

南宋末年裔孙萧梅轩由泰和经福建宁化徙居梅州松源都。

其曾孙萧基生八子,长予正春之第三子三郎徙兴宁坭陂官陂岭;六子仲成徙罗浮司陈塘头下;其玄孙千五十九郎为叶塘大路下及叶南汤湖萧氏之开基祖。

萧觉之另一支裔孙立业于江西庐陵白沙琅湖(今属江西吉安),明弘治年间萧仲瓒兄弟及萧葵自庐陵迁兴宁城南上六都第六甲,仲瓒后裔分迁坪塘、南济桥等地,其弟仲瓒后裔分迁城内,萧葵后裔居城南义尚围。

全县萧氏约1万人,坭陂、叶塘、叶南合占80%,其余分布于宁中、罗岗、福兴、宁新、刁坊、兴城等11个区镇。

轩辕黄帝是汉族的太祖,也是中国人民的太祖,有二十五子。

轩辕黄帝四代孙是帝喾,帝喾之子尧也,契也,后稷也。

轩辕黄帝五代孙禹王也,契十二代孙成汤也,五百有余岁。

后稷二十五代孙文王也,千岁有余。

总总都是帝喾后代,亦是轩辕黄帝之后代。

古孟书云:由尧舜至禹汤,五百有余岁;由汤至文王,五百有余岁;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孔子出生在春秋时间。

清远县历史资料,由珠玑巷而来,萧姓在南京徐州,以地姓焉。

萧县是卫国辖统的地方,周王封叔梁,为萧县侯,萧姓从叔梁开宗之首,在江南徐州,萧县在安微省的地点,近江苏省、河南省。

徐州原在江苏省的界限,近河南省沛郡在江苏省、近山东省、安徽省、河南省的四省界限。

文王后妃伊尹氏,生一子名康叔甲,即文王第八十四子,功高于国。

武王封为卫国公,世袭卫侯,地名是河南省怀庆府。

康叔甲之子虞叔孙,袭父位职。

虞叔孙之长子虞杰皋,袭父位职。

虞叔孙次子名叔梁夷,分都沛郡。

叔梁夷分都离城八十余里,属于楚南徐州,地名是萧县,封叔梁夷为萧县侯。

关于萧姓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萧姓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萧姓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咱们中国的姓氏那可真是五花八门,今天我就来跟您唠唠“萧”姓的那些事儿。

要说这萧姓啊,那可是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

据我了解,萧姓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

大禹治水有功,他的后裔当中有一个叫伯益的,因为辅佐大禹治水也立下了大功。

后来伯益的子孙当中有一支被封在了萧地,这就是萧姓的源头啦。

在历史的长河中,萧姓也是人才辈出。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那得是南北朝时期的南齐和南梁的皇室,他们都姓萧。

南齐的开国皇帝萧道成,那可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物。

他在乱世之中崛起,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步步登上了皇位。

南梁的开国皇帝萧衍,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他在位期间,国家还算安定,文化也有所发展。

不过,要说萧姓里最有名的,可能还得数萧何。

萧何是西汉初期的重要政治家,他和刘邦一起打天下。

刘邦能最终夺得天下,萧何可是功不可没啊!当初刘邦和项羽争天下的时候,萧何就在后方为刘邦管理后勤,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而且,萧何还慧眼识才,把韩信推荐给了刘邦,这才有了后来刘邦的胜利。

除了这些历史名人,萧姓在民间也有着广泛的分布。

我曾经去过一个古老的村落,在那里就遇到了不少姓萧的人家。

那个村子有着悠久的历史,房屋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曲折。

我走进一家姓萧的人家,和他们聊起了天。

这家人的房子虽然有些老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院子里种着几棵桂花树,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家里的老人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晒着太阳,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我和老人攀谈起来,他给我讲起了他们家族的故事。

原来,他们家的祖先是在明朝的时候迁到这个村子的。

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他们的祖先带着家人,在这里开垦农田,辛勤劳作,才慢慢有了如今的规模。

老人说,他们家族一直重视教育,虽然生活在农村,但也出了不少有文化的人。

他们家族还有一个传统,就是每年春节的时候,都会聚在一起,祭奠祖先,然后一起吃团圆饭。

在饭桌上,大家会交流这一年的经历,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我在村子里还看到了萧家的祠堂。

国学宝典《百家姓》:萧姓

国学宝典《百家姓》:萧姓

国学宝典《百家姓》:萧姓【姓氏源流】萧(Xiāo)姓源出有四:1、出自大禹贤士伯益后裔。

据有关资料所载,古代嬴姓各部族首领伯益之后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其后代延袭姓萧。

起源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

据史籍记载,伯益是个很能干的人,舜时曾负责掌火,“烈山泽而焚之”,使禽兽逃匿,开辟了许多农田;又跟随禹跋山涉水疏通河道,救万民于水火。

伯益的巨大功绩使他的子孙得到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被分封至萧地(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并以国为氏。

萧孟亏是萧姓第一人。

2、出自子姓,以国为氏。

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所载,为周代宋国微子启的后裔。

《通志·氏族略》:“萧氏,古之萧国也,其地即徐州萧县,后为宋所并,微子之孙大心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附庸,宣十二年楚灭之,子孙因以为氏。

”《元和姓綦》也持此说。

由于宋微子是殷商后裔,而萧国是由微子之孙大心所建,故萧姓源流可追溯到上古圣君商汤。

后世萧姓大多认可此一说法。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或被赐姓,得姓萧。

据《续通志·氏族略》、《姓氏词典》、《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所载,汉朝时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两晋南北朝时契丹巴哩、伊苏济勒、部噜三氏改姓萧。

据《辽史·列传·后妃》记载:“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

”辽后族以兰陵为郡望,并自称其先祖是兰陵人,把自己附会为西汉宰相萧何的后裔。

据《续资治通鉴》记载,有辽一朝“姓氏止分为二,耶律与萧而已。

”可见契丹各族中萧姓群体的规模是相当可观的。

4、外姓改入。

据台北萧氏宗亲会印行的《兰陵世家·萧、钟、叶三姓本是一家》记载,宋朝有一将军名钟达,为奸臣所害,抄斩九族,他有七个儿子,其中三个死里逃生,为避害而分别改姓萧、叶。

但此说多有破绽,存疑。

此外,金、元时期,在我国北方流播的太一教中,因创教人姓萧,一些非萧姓嗣教者被改为萧姓。

萧氏源起

萧氏源起

萧氏源起一、源于伯翳此种说法最早见于《路史》。

《路史》为南宋学者罗泌所撰,它将萧姓的起源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禹夏之际。

据《路史》卷十六《小昊》和卷二十五《国名纪》所载,古代有一个善训鸟兽的部落,因其栖居于“赢”地(《史记·秦本纪》称:“伯翳为舜帝掌管牲畜,牲畜繁殖很多,所以获得土地的封赐,受赐姓赢。

”到了夏王朝时,伯翳的后裔孟亏也和他的始祖一样善于驯服鸟兽,立有大功,被夏王封土于“萧”,于是孟亏又以国名为姓,改称“萧孟亏”。

孟亏的后人遂沿用这一姓氏。

《路史》又说:“萧,孟亏封徐之萧,汉故县,属沛。

”古萧国位于今安徽萧县西北地区,而少昊之地或伯翳栖居之所位于今山东兖州一带,两地相距不远,都属于以鸟为图腾的东夷文化圈。

这样看来,孟亏作为伯翳之后封于古萧国而改姓萧氏是完全有可能的。

清人编著的《姓氏考略》和《姓氏辩误》都把伯翳作为萧姓最早的源头之一,并说:“伯翳之后孟亏,作土于萧,是为萧孟亏。

”很多人也都认同这一说法。

二、源于殷商遗民根据史学家的考证,萧姓的另一源头,可远溯到三千七百年以前的殷商时代。

《姓氏考略》说:“萧氏,殷旧姓也。

望出兰陵广陵。

”周武王灭商后,为安抚商朝遗民,分封纣王儿子武庚为殷侯,留在商都。

同时,又派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三人留在殷地监视武庚。

第二年武王病逝,成王诵继位。

但成王年幼,由武王弟弟周公旦辅政。

这就引起管叔、蔡叔、霍叔的不满,武庚又从中离间,一时说周公有野心、想篡夺王位的谣言大起,引起了成王和大臣召公爽等人的疑虑。

武庚乘机串通管叔、蔡叔、霍叔,联合东方的奄、徐、蒲姑等国起兵反叛。

周公身处内外交困之境,他恳切地向召公作了解释,表明自己决无篡位的野心,消除了召公的误解,稳定了周王室阿部。

随后,周公带兵东征,经过三年的苦战,杀武庚、管叔,放逐蔡叔,罢黜霍叔,灭掉了东方五国,平定了叛乱。

平定叛乱后,周公一方面加大力度分封姬姓子弟建立诸侯国,藩屏周室;另一方面,大力削弱殷商遗民势力,将子姓及其支属从殷商的旧地迁徙到别处,分予各个封国。

争鸣:契才是中华萧姓的始祖,不是大心!

争鸣:契才是中华萧姓的始祖,不是大心!

争鸣:契才是中华萧姓的始祖,不是大心!萧氏文化和健康萧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其发源和发展历史都非常优久。

在优久的历史长河中,萧氏经历了坎柯苍桑,几起几伏,在周朝灭商的过程中,几尽绝灭,通过汉朝萧何,南北朝时萧道成、萧衍和唐朝萧禹等及后代的努力,多次复兴,才成为今天全国第30位大姓群体。

萧氏弘掦了中华文化,名人辈出,拥现了商朝的32位帝王,春秋战国的宋国32位帝王,南北朝时的15位帝王,计79位皇帝和南北37位臣相和萧何、萧禹等12位臣相,计49位宰相。

他们为萧氏增添了光彩,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关于萧氏始祖的研究一直在进行,前人所研究的资料对萧氏始祖的研究有帮助。

今天也有不少学者和权威人氏在探讨萧氏的始祖问题,但都收效甚微。

有些意见甚至是站在局部利益的立埸,发出一些杂音,使问题趋于复杂化,这就不利于萧氏文化的研究。

我认为对萧氏始祖的研究应当站在高起点上,去掉一切杂音和局部利益,问题才能得到圆满解决。

何谓萧氏始祖,研究者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考量。

我认为始祖应当就是鼻祖的意思,萧氏始祖就是萧氏鼻祖。

他应当有一个统一衡定的标准,不能你云我云,各说不一或胡说八道。

以前有些分支谱系的记载和研究也只是很局部的思路,很不统一,很不标准,不能代表中华萧氏的确切历史,必须给予纠正。

我通过这段时间对萧氏历史的研究和资料收集,提出萧氏始祖四条衡定标准,供萧氏研究者参考。

1、萧氏始祖必须是最早知名祖先,他代表萧氏文化的起点和源泉。

2、自萧氏始祖起按30载(年)为一世(代)进行辈份排列直到今天,辈份顺序应当是比较清楚的,不能有大的时间断裂。

3、萧氏分支始祖不能作为中华萧氏始祖,比如萧何,他应当是西安萧氏的始祖。

4、由萧姓分出或走出另立X姓的始祖,应当是萧X姓的始祖,如萧江氏始祖萧祯,不能作为中华萧氏的始祖。

凡属于上述四条标准要求的才能称得上萧氏始祖。

一、萧姓的起源和“萧”字的产生萧姓的起源可以追索6500-4400年时期,其产生时间早于黄帝时期。

关于肖姓来历的150个字左右的作文

关于肖姓来历的150个字左右的作文

关于肖姓来历的150个字左右的作文
1.肖姓其实跟“萧”有很大关系,据历史记载,萧姓的存在是源自于春秋时期的大心,因为在春秋时期,宋国有一名将名叫南宫长万,在攻打鲁国时战败被俘,被囚于后宫,几个月后才回到宋国,宋闵公为此曾多次取笑他,长万因被触痛处而恼羞成怒,乘酒兴杀死了闵公,并从此公开叛乱。

后来宋国微子之后大心率军诛杀了南宫长万,平息了这次叛乱,扶闵公之弟御说继位,是为宋桓公。

宋桓公因大心平叛有功,就把大心封于萧地,建立了萧国,称大心为萧君。

公元前五九七年萧被楚所灭,其子孙遂以国为氏,称为萧姓。

百家姓对联姓氏对联:萧姓对联及萧姓来历_姓氏对联

百家姓对联姓氏对联:萧姓对联及萧姓来历_姓氏对联

百家姓对联姓氏对联:萧姓对联及萧姓来历萧(xiāo)姓源出:1.出自大禹贤士伯益后裔。

古代嬴姓各部族首领伯益之后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其后代延袭姓萧。

2.出自子姓,以国为氏。

得姓始祖:大心。

宋桓公因大心平叛有功,就把大心封于萧地,以为附庸,建立了萧国,称大心为萧君,人称萧叔大心。

萧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位的大姓。

兰陵郡河南郡调和鼎鼐;定汉堂制律堂博治经书。

——全联典出萧姓的郡望、名堂。

汉代宗臣第;南朝帝子家。

——上联典指汉初大臣萧何。

下联典指南朝诸帝。

太子聚书三万卷;穆公为政十余州。

——上联典指指南朝梁文学家萧统(501-531)。

梁武帝之子。

善诗赋,曾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多卷,研讨儒事文学,兼探佛理。

辑《文选》三十卷,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对后颇有影响。

下联典指南朝宋尚书左仆射萧思话,好书史,有令誉,拜郢州刺史。

先后历十二州,爱才好士,人咸归之。

卒谥穆。

高帝清廉治国;名臣勤俭传家。

——上联典指南朝齐建立者萧道成(427-482),以清俭自奉,卒谥高帝。

下联典指汉初大臣萧何,晚年不置坦屋,尝曰:“后世贤师,师吾俭。

”笛曲和鸣莺燕至;箫声谐引凤凰来。

——全联典指春秋时萧史。

善吹箫。

秦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

公遂以女妻焉。

日教弄玉作凤鸣。

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

一旦,皆随凤凰飞去。

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

(见《列仙传》)金田起义八千岁;梁国临朝第一家。

——上联典指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的萧朝贵。

参加领导金田起义,封西王八千岁。

在攻略长沙时,中炮阵亡。

下联典指南朝诸帝。

附:收图兴汉;辅政匡君。

——佚名撰萧姓宗祠联。

上联典指汉初大臣萧何。

下联典指西汉大臣萧望之。

指汉星旗转;分霄日羽明。

——此联为唐高宗时太常博士萧楚材《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诗句联。

入谷烟雨润;登崖云日明。

——此联为唐代进士萧颖士《游马耳山》诗句联。

萧颖士,字茂挺,兰陵人。

制律功高能固汉;选文心瘁继传经。

——佚名撰萧姓宗祠联。

肖姓是怎么来的五年级作文

肖姓是怎么来的五年级作文

肖姓是怎么来的五年级作文
肖姓萧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

寻根溯源1、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子姓,以国为氏,为周代宋国微子启的后裔。

2、据有关资料所载,古代嬴姓各部族首领伯益之后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其后代延袭姓萧。

据《续通志氏族略》、《姓氏词典》、《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或被赐姓,得姓萧。

汉朝时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两晋南北朝时契丹巴哩、伊苏济勒、部噜三氏改姓萧。

得姓始祖——大心。

说法一:萧姓原出于子姓,在春秋时期,宋国有一名将名叫南宫长万,在攻打鲁国时战败被俘,被囚于后宫,几个月后才回到宋国,宋闵公为此曾多次取笑他,长万因被触痛处而恼羞成怒,一次乘酒兴杀死了闵公,并从此公开叛乱,另立公子游为君。

宋国群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省萧县西北)。

后来宋国微子之后大心率王族弟子及随从组建的军队,诛杀了南宫长万,平息了这次叛乱,扶闵公之弟御说继位,是为宋桓公。

宋桓公因大心平叛有功,就把大心封于萧地,以为附庸,建立了萧国,称大心为萧君,人称萧叔大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萧姓起源|萧姓的由来-湖南益阳石板滩萧氏七修族谱六篇:(现代)萧建勋主编,2001年计算机排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元佑,先祖为[明]萧光显。

湖南萧氏家谱十一卷,末一卷,(清)萧东南主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明]萧立纲,先祖为[明]萧志远。

湖南益阳澬阳萧氏四续族谱五十卷,(民国)萧先志主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萧兴国,先祖为[明]萧寔卿。

湖南邵阳上车萧氏续修族谱十九卷,首二卷,(民国)萧光腾等总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萧梓贵、萧一菊,始迁祖为萧江。

湖南平江萧氏重修族谱五卷,首一卷,(清)萧兰莘编修,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宋]萧定基,始迁祖为[明]萧继宗。

湖南汉寿沅江萧氏四修族谱十七卷,首三卷,(民国)萧麦秋等主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务忠,始迁祖为[明]萧务广。

湖南益阳桃江萧氏四修族谱八卷,末一卷,(民国)萧大伋主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兴朝。

湖南武冈宝庆萧氏五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民国)萧纲俊等纂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南宋]萧一菊。

湖南汉寿萧氏三修族谱八卷,首一卷,(清)萧桂春等主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德忠。

湖南安化萧氏昺祖族谱二十二卷,首二卷,(民国)萧纲德主修,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宋]萧汉二,本支祖为[宋]萧积昺。

湖南安化萧氏昺祖族谱,(清)萧英俊等主修,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宋]萧汉二,本支祖为[宋]萧积昺。

湖南沅江萧氏谱二十三卷,首一卷,(民国)萧世德主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石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子成。

湖南益阳萧氏六修家谱二十卷,首二卷,末一卷,(民国)萧康明总主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高隆。

湖南湘潭鼇山萧氏五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自朗,分支祖为萧嗣宗。

湖南湘乡硆山萧氏南彩先补公房续修支谱十三卷,(民国)萧展信纂修,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自朗,先祖为萧嗣宗、萧嗣。

湖南长沙善化萧氏五修族谱十九卷,末一卷,(清)萧珏笙等主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元]萧祖兴,先祖为萧道泰、萧道南。

湖南长沙萧氏二房支谱十八卷,首一卷,(民国)萧大窻等主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明]萧定恭,本支祖为萧致用,先祖为萧致。

湖南醴陵萧氏四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石子岭石印本。

湖南宁乡沩宁萧氏四修族谱十五卷,(清)萧德湘等纂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宋]萧燧,先祖为[元]萧绍汉。

湖南醴陵东城萧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浏阳萧氏五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浏阳浏南横溪萧氏四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存富。

湖南浏阳横溪萧氏三修支谱十六卷,首二卷,末二卷,(清)萧安寮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存富。

湖南衡山乌塘萧氏十一修族谱,(民国)萧嘉学纂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祖兴。

湖南宁乡宁邑萧氏重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宁乡牌楼港萧氏续修支谱十卷,(民国)萧清凤等纂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孔源。

湖南宁乡沩宁萧氏五修族谱,(民国)萧望晓主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宋]萧燧,先祖为[元]萧绍汉。

湖南宁乡沩宁萧氏六修族谱十三卷,首二卷,(民国)萧振纪等主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宋]萧燧,先祖为[元]萧绍汉。

湖南宁乡萧氏五修族谱,(清)萧传蓕纂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萧祖兴,先祖为萧道泰,本支祖为萧宗成。

湖南宁乡泉塘萧氏四修族谱,(清)萧彰璪等纂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萧祖兴,先祖为萧道泰,本支祖为萧宗成。

湖南涓江萧氏宁乡泉塘六修族谱十七卷,(民国)萧家钰主修,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萧祖兴,先祖为萧道泰,本支祖为萧宗成。

湖南汉寿萧氏族谱,(清)萧永岚主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远开,先祖为萧远胜,先祖为萧远。

湖南新化萧氏族谱,(清)萧化南等主修,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宋]萧汉三。

湖南湘潭湘南萧氏六修族谱,(民国)萧重钧等纂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宗源。

湖南湘潭鼇山萧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自朗,分支祖为萧嗣宗。

湖南湘潭鼇山萧氏续谱,(清)萧义理纂修,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自朗,分支祖为萧嗣宗。

湖南湘潭萧氏六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元]萧祖兴,先祖为萧道泰,先祖为萧道南。

湖南湘乡萧氏三修族谱五卷,首一卷,(民国)萧实莲等主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志霖。

湖南湘乡版陂萧氏族谱,(民国)萧汉乔主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绍涣。

湖南湘乡萧氏八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唐]萧霁,先祖为萧澈,分支祖为萧知彰。

湖南湘阴萧氏族谱十九卷,首二卷,(民国)萧恭锄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宋]萧芳,始迁祖为[元]萧嘉庆。

湖南长沙善化萧氏五修族谱十九卷,末一卷,(清)萧珏笙等主修,清光绪三十二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元]萧祖兴,先祖为萧道泰,先祖为萧道南。

湖南郴州萧氏续修族谱,(民国)萧明煦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龙华。

湖南益阳澬阳萧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华容萧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宋]萧渊,先祖为[宋]萧涵。

湖南华容萧氏族谱,(清)萧继振纂修,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宋]萧渊,先祖为[宋]萧涵。

湖南华容萧氏族谱,(清)萧一砋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宋]萧渊,先祖为[宋]萧涵。

湖南长沙萧氏二房支谱,(清)萧大任总纂,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明]萧定恭,本支祖为萧致用,先祖为萧致。

湖南常德武陵萧氏族谱五卷,首一卷,(民国)萧维藩总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开广、萧开达。

湖南常德武陵萧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用贵,先祖为萧赞琏。

湖南常德武陵萧氏续谱九卷,首一卷,(清)萧开甲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用贵,先祖为萧赞琏。

湖南常德武陵萧氏族谱,(清)萧嗣达等纂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用贵,先祖为萧赞琏。

湖南常德县萧氏六次续修族谱十八卷,首一卷,(民国)萧开钧等纂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有襄,[清]萧捷三。

江西宁邑萧氏续修族谱五卷,首一卷,(清)萧坤黄纂修,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河南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江西婺源萧江全谱五卷,附录五卷,(明)江旭奇纂修,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第五卷、附录第一~第二卷。

江西高安奉新兰陵萧氏宗谱二十六篇,(现代)萧天侠主编,1996年铅印本。

鼻祖为[唐]萧固,先祖为[北宋]萧雪峰。

江西萧氏族谱八卷,(清)萧本干主修,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唐]萧遘。

江西萧氏大成族谱五卷,首一卷,(清)萧俊彦等纂修,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萧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泰和南溪萧氏族谱,(民国)萧吉等主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五代]萧觉,先祖为[宋]萧演。

江西萍乡萧家湾上萧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清]萧福贵。

江西萍乡萧氏续修族谱,(民国)萧光莹等纂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完川。

江西泰和陇陂萧氏族谱八卷,(清)萧之书等纂修,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木刻活字印本。

先祖为[宋]萧普贤,始迁祖为[明]萧德菖。

江西萍乡萧氏谱稿,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玉书。

江西萍乡萧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玉书。

江西萍乡湘东萧氏族谱,(民国)萧绍曾纂修,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玉书。

江西萍乡陂头萧氏集据一卷,(清)萧达祥等纂修,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萧荣宗,始迁祖为[明]萧铭鼎。

江西兰陵萧氏二书,萧氏本宗世系考一卷,萧氏保世滋大录三卷,序一卷,(清)江永纂修,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春秋]萧大心,先祖为[唐]萧江祯。

江西萍乡陂头萧氏四修族谱四卷,首一卷,(清)萧观沣纂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萧荣宗,始迁祖为[明]萧铭鼎。

江西万载岭东萧氏九都三啚九甲支谱一卷,(清)萧凤舞等修,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木刻活字印本。

远祖为萧明远,始祖为[唐]萧武冈。

江西兰陵萧氏族谱四卷,首一卷,(现代)萧卓泉主编,1998年铅印本。

江苏丹阳萧氏家族四辑,(现代)韩梦庆编,1997年铅印本。

始祖为萧源,始祖为萧整,先祖为萧俊。

江苏丹徒开沙萧氏重修族谱十五卷,首一卷,(清)萧楙琛总理,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宋]萧雷应。

江苏宜兴萧氏宗谱十卷,末一卷,(清)萧和铃主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元一,始迁祖为[明]萧福七。

江苏镇江京口小沙萧氏宗谱二卷,(清)萧大均主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南朝]萧道成。

江苏宜兴萧氏宗谱十卷,末一卷,(清)萧和铃主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元一,始迁祖为[明]萧福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