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表面膜分子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CD分子和粘附分子

医学免疫学:CD分子和粘附分子
• CD56是NK的特异性标志。
All rights reserved by Dr Baiqing LI
-11-
第二节 粘附分子
• 是一类介导细胞间、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相 互接触和结合的膜表面糖蛋白。
• 以配体-受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
All rights reserved by Dr Baiqing LI
• • 与淋巴细胞的归巢和再循环有关的粘附 • 分子又称淋巴细胞的归巢受体(如L-选择 • 素等),可同高内皮小静脉(HEVs)上 • 的相应配体结合。
All rights reserved by Dr Baiqing LI
-24-
All rights reserved by Dr Baiqing LI
• 参与细胞间粘附和跨膜信号传递,如
– CD3、CD4、CD28等。
All rights reserved by Dr Baiqing LI
-5-
All rights reserved by Dr Baiqing LI
-6-
• 二、常用的CD分子
• (一)T细胞表面的CD分子
• CD3, CD4和CD8,CD2,CD28和CTLA-4
E-选择素(内皮细胞选择素), P-选择素(血小板选择素)。
All rights reserved by Dr Baiqing LI
-17-
All rights reserved by Dr Baiqing LI
-18-
4 钙粘素家族:(cadherin)
• 一组需要钙离子参与,主要介导同型细胞间相 互粘附的分子, 如: – E-钙粘素(内皮钙粘素); – N-钙粘素(神经钙粘素); – P-钙粘素(胎盘钙粘素)。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及其分子排列形式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及其分子排列形式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及其分子排列形式篇一:嘿,朋友!你知道吗?细胞膜这玩意儿可太神奇啦!它就像是我们细胞的“保护神”,把细胞里面的东西好好地守护着,又能有选择地让外面的东西进来。

那它到底是由啥组成,又是怎么排列的呢?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先说这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吧。

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这三大类物质组成的。

这脂质啊,就好比是建房子的砖头,给细胞膜搭起了基本的框架。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这脂质,细胞膜不就跟没了骨架的帐篷一样,软塌塌的啦?其中磷脂是脂质里最重要的成分。

磷脂分子有个有趣的特点,它一头亲水,一头疏水。

这就像一个性格两面的人,一面热情似火喜欢跟水亲近,另一面却冷若冰霜对水不理不睬。

这特性可重要了,正因为这样,磷脂分子在水里会自动排成两层,亲水的那头朝外,疏水的那头朝里,形成了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蛋白质在细胞膜里那也是相当重要的角色!有的蛋白质就像镶嵌在细胞膜上的宝石,深深嵌在里面,有的呢,就像趴在细胞膜表面的小装饰,松松地连着。

这些蛋白质可不是光好看的,它们有着各种各样重要的功能。

比如说,有的能运输物质,就像勤劳的快递小哥,把细胞需要的东西送进来,把不要的东西运出去;有的能接收和传递信息,像个机灵的小信使,把外面的消息传给细胞里面。

还有糖类,它们经常和蛋白质或者脂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糖蛋白或者糖脂。

这就好比给细胞膜穿上了一件有特色的衣服,让细胞能被别的细胞识别出来。

你说这细胞膜的组成是不是特别巧妙?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机器,每个零件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再来说说这分子的排列形式。

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就像是一条流淌的小河,磷脂分子在里面自由自在地游动,但又不会乱跑,保持着一定的秩序。

蛋白质呢,就像是在小河里游泳的鱼儿,有的游得深,有的就在水面附近。

你看,细胞每天都在进行着各种复杂的活动,而细胞膜就像是一个尽职尽责的管家,有条不紊地管理着进出的物质和信息。

如果细胞膜出了问题,那细胞不就乱套了吗?所以说啊,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及其分子排列形式简直太重要啦!它就像是一道神奇的魔法屏障,既保护着细胞,又让细胞能和外界保持良好的沟通。

比较B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比较B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比较T、B细胞得主要膜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免疫细胞ﻫ(一)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即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thymus—dependentlymphocyte),外周血中约占淋巴细胞总数得65%~75%,胸导管中高达95%以上。

ﻫ1.表面膜分子:ﻫ(1)T CR-CD3复合体:由TCR、CD3分子与ζ链组成、ﻫ① TCR(T-cell antigen rece ptor,T细胞抗原受体):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得结构。

已知两类,为TCRαβ与TCRγδ,属于Ig超家族。

② CD3分子:由四条具有信号传导功能得肽链(1条γ链,1条δ链与2条ε链)构成得复合体。

每一条肽链均含一个膜外Ig功能区样结构(属于Ig超家族)与一个胞内称为ITAMﻫ(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motifs)得序列。

其功能为:a.参与T细胞发育过程中得TCR得膜表面表达;b。

介导TCR与抗原接触后产生得活化信号得传递;c、成熟T细胞得表面标志,用于成熟T细胞得检测。

ﻫ③ζ链:同质二聚体、每条ζ链含有三个ITAM 序列。

ζ链得胞外区较短(9个氨基酸ﻫ残基),胞浆区较长(113氨基酸残基)。

有助于TCR—CD3复合体启动得信号得最大转导、ﻫ(2)CD4分子与CD8分子:外周血CD4+T细胞约占65%,CD8+T细胞约占35%。

ﻫ①CD4分子:为单体肽链,胞外部分含有4个Ig样得功能区、其功能为:ﻫa.协同受体:CD4分子与TCR结合同一MHC Ⅱ-抗原肽复合物,CD4分子与MHCⅡ类分子结合,TCR与抗原肽结合;CD4分子增加TCR对MHCⅡ类分子递呈得抗原得敏感性;促进TCR识别抗原后得TCR—CD3复合体介导得信号转导作用;ﻫb。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得受体;c。

鉴定T细胞亚群(CD4)得标志。

ﻫ②CD8分子:由二条肽链组成,由α链与β链组成CD8αβ或由α链与α链组成CD8αα、每条肽链得胞外部分均含有一个IgV区样得功能区。

第五章 细胞膜及其表面(二)

第五章 细胞膜及其表面(二)

第一节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特性
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脂类、蛋白质、糖类 ——主要成分
膜脂 膜蛋白 膜糖
水、无机盐、金属离子 ——少量成分 蛋白质/脂类 : 在不同种类生物膜中有所不同。
不同细胞的质膜及细胞中不同膜相结构 三种膜成分的比例差异很大
(一) 膜脂 menmbrane lipid
生物膜上的脂类统称膜脂。
★(二)锚定连接( anchoring junction)
锚定连接包括两大类蛋白质:
细胞内附着蛋白:一端将特定的细胞骨架成分与连接复合体相连接,另一
端与穿膜黏着蛋白连接。
跨膜连接糖蛋白:胞内区与细胞内锚定蛋白连接,胞 外区域相邻特异的穿
膜黏连蛋白或与细胞外基质蛋白结合。
锚定连接的两类蛋白示意图
★ (二)锚定连接( anchoring junction)
(一) 膜脂 menmbrane lipid
膜脂分子的共同特点: 都有亲水性和疏水性两端,称兼性分子或双亲媒性分子 (amphipathic molecule)
双亲性分子在水溶液中排列方式:
脂分子团
脂双分子层
脂质体
(二) 膜蛋白 menmbrane protein 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
根据膜蛋白与膜脂的结合方式以及在膜中的位置的不同,分为:
1 单次穿膜: 单条a-螺旋贯穿脂质双 层 多次穿膜: 数条a-螺旋折返穿越脂质 双层
非胞质面 脂 双 分 2 子 层 胞质面
3. 多亚基穿膜
内在膜蛋白具有双亲性,其亲水区域暴露在膜的内外表 面与水相吸,它们的疏水区域嵌入膜内,与脂类分子疏 水尾部通过疏水键结合,与膜结合紧密,不易分离提纯。
2、膜周边蛋白 附在膜的内外表面,非共价地结合在膜脂或跨膜蛋白上。

细胞膜表面检测方法

细胞膜表面检测方法

细胞膜表面检测方法细胞膜表面检测方法如下:一、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常用的检测细胞膜表面的技术,通过测量细胞的大小、颗粒性、荧光等参数,可以对细胞表面进行分析。

通过使用不同的抗体标记细胞表面抗原,可以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进而了解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二、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免疫荧光染色是一种用于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技术,通过将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细胞表面分子结合,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荧光信号,可以确定细胞表面分子的定位和表达情况。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适用于各种组织和细胞类型的检测。

三、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通过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加入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再加入底物显色,可以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浓度。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常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四、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表面等离子共振是一种光学检测技术,通过测量金属表面反射光的相位变化,可以确定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该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细胞表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提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实时监测和动力学信息。

五、质谱分析(Mass Spectrometry)质谱分析是一种用于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技术,通过将细胞表面分子电离并测量其质量,可以确定分子的结构和组成。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可以用于蛋白质、糖类等大分子的检测。

六、微阵列芯片(Microarray)微阵列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检测技术,通过将大量探针固定在固相载体上,与细胞样品进行杂交反应,可以同时检测多个基因或蛋白质的表达情况。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通量等特点,适用于大规模的基因或蛋白质表达分析。

七、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是一种用于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技术,通过将拉曼散射活性分子与金属表面结合,可以显著增强拉曼散射信号。

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

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

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细胞膜是细胞中最为重要的结构之一,它是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屏障,除了保护细胞免受环境中有害物质的侵害外,还负责维持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和信号转导等功能。

本文将对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进行详细阐述。

一、细胞膜的组成细胞膜是由各种不同的生物分子组成的,其中包括磷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胆固醇等分子。

其中,磷脂占据了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大约占据了膜表面积的50%。

磷脂是一种由磷酸、酸基和醇等分子组成的脂质分子,它们可以形成双层膜结构,同时在膜中还包含一些部分穿越双层膜的蛋白质分子。

此外,细胞膜中还包含一些重要的碳水化合物分子,这些分子通常主要分布在细胞表面上,即胞外糖组。

二、细胞膜的功能1.屏障作用细胞膜是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免受环境中有害分子侵害的屏障。

细胞膜拥有高度选择性,能够让有利的物质通行,同时对潜在的危害物质进行筛选和阻止。

此外,膜中含有特定的蛋白质通道和运输蛋白质,使得有必要的离子、小分子和介质可以通过细胞膜从外部进入到细胞内部,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生长。

2.信号传递和感知细胞膜除了作为屏障和介质外,还能够感知环境中的外部信号并转化为细胞内部的信号,收集并处理进入细胞的感知、信息和外界刺激等方面的信息。

膜表面上的受体可以与细胞外部的信号分子特异性结合,从而触发各种信号转导通路,如离子通道信号转导、蛋白质激酶和蛋白酶酶促级联反应等。

这些通路的激活最终会影响细胞内部的功能和代谢过程。

3.细胞黏附和细胞识别细胞膜上的磷脂和糖组可以作为识别分子,从而使细胞能够相互识别和黏附。

细胞黏附和细胞识别在细胞分裂、组织形成和免疫反应等生物学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细胞膜的识别功能也可以帮助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外来病原体和组织异己细胞等。

4.细胞信号和内部移位细胞内部的蛋白质、RNA和其他生物分子也可以通过细胞膜孔道和特殊的蛋白质通道进行移位和交换,因此细胞膜也被称为细胞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信号和通道。

细胞生物学-细胞膜及其表面

细胞生物学-细胞膜及其表面

2.脂质锚定蛋白(lipid-anchored proteins): 通过磷脂或脂肪酸锚定,共价结合。 分为两类:
1).糖磷脂酰肌醇(GPI)连接的蛋白: 用磷脂酶C(能识别含肌醇的磷脂)处理细胞,能释 放出结合的蛋白。许多细胞表面的受体、酶、细 胞粘附分子和引起羊瘙痒病的PrPC都是这类蛋白。 2).另一类脂锚定蛋白与插入质膜内小叶的长碳 氢链结合。
跨膜结构域两端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 残基与磷脂分子带负电的极性头形成离子键, 或带负电的氨基酸残基通过Ca2+、Mg2+等 阳离子与带负电的磷脂极性头相互作用; 某些膜蛋白在细胞质基质一侧的半胱 氨酸残基上共价结合脂肪酸分子,插入脂双 层之间,进一步加强膜蛋白与脂双层的结合 力,还有少数蛋白与糖脂共价结合。
第二节 膜的分子结构
膜的分子结构模型
E.Gorter和F.Grendel(1925): “蛋白质-脂 类-蛋白质”三夹板质膜结构模型; J.D.Robertson(1959):单位膜模型(unit membrane model); S.J.Singer和G.Nicolson(1972): 生物膜的 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K.Simons et al(1997):脂筏模型(lipid rafts model); Functional rafts in Cell membranes. Nature 387:569-572
第六章 细胞表面及其特化
cell surface and specificity
第一节 细胞外被与胞质溶胶
细胞表面: 细胞膜 + 细胞外被 + 细胞外基质; 细胞表面的功能: 保护细胞,使细胞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 环境; 参与信号的识别和信息的传递; 参与细胞运动; 维护细胞的各种形态; 与免疫、癌变等有十分密切关系;

比较B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比较B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比较T 、 B 细胞的主要膜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一)T 淋巴细胞(简称T 细胞),即依赖性淋巴细胞(thymus-dependentlymphocyte ),中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65%〜75%,中高达95%以上。

1.表面膜分子:(1)TCR-CD3复合体:由TCR、CD3分子和Z链组成。

①TCR(T-cellantigenreceptor ,T细胞抗原受体):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结构。

已知两类,为TCR a和TCR 丫0属于lg超家族。

②CD3分子:由四条具有功能的肽链(1条丫链,1条0链和2条&链)构成的复合体。

每一条肽链均含一个膜外lg 功能区样结构(属于lg 超家族)和一个胞内称为lTAM(im muno receptortyros in e-basedactivati onm otifs)的序列。

其功能为: a .参与T 纟田胞发育过程中的TCR的膜表面表达;b .介导TCR与抗原接触后产生的活化信号的传递;c.成熟T细胞的表面标志,用于成熟T细胞的检测。

③Z链:同质。

每条Z链含有三个ITAM序列。

Z链的胞外区较短(9个残基),胞浆区较长(113氨基酸残基)。

有助于TCR-CD3 复合体启动的信号的最大转导。

(2)CD4分子和CD8分子:外周血CD4 + T细胞约占65 %, CD8 + T细胞约占35 %。

①CD4分子:为单体肽链,胞外部分含有4个lg样的功能区。

其功能为:a .协同受体:CD4分子和TCR结合同一MHC H -抗原肽复合物,CD4分子与MHC H类分子结合,TCR与抗原肽结合;CD4分子增加TCR对MHC H类分子递呈的抗原的敏感性;促进TCR识别抗原后的TCR-CD3 复合体介导的作用;b.(HIV )的受体;C.鉴定T细胞亚群(CD4 )的标志。

②CD8分子:由二条肽链组成,由a链和B链组成CD8 a或由a链和a链组成CD8 a a每条肽链的胞外部分均含有一个IgV 区样的功能区。

完整word版比较B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完整word版比较B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比较T、B细胞的主要膜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免疫细胞(一)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即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thymus-dependent lymphocyte),外周血中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65%~75%,胸导管中高达95%以上。

1.表面膜分子:(1)TCR-CD3复合体:由TCR、CD3分子和ζ链组成。

①TCR(T-cell antigen receptor,T细胞抗原受体):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结构。

已知两类,为TCRαβ和TCRγδ,属于Ig超家族。

②CD3分子:由四条具有信号传导功能的肽链(1条γ链,1条δ链和2条ε链)构成的复合体。

每一条肽链均含一个膜外Ig功能区样结构(属于Ig超家族)和一个胞内称为ITAM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s)的序列。

其功能为:a.参与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TCR的膜表面表达;b.介导TCR与抗原接触后产生的活化信号的传递;c.成熟T细胞的表面标志,用于成熟T细胞的检测。

③ζ链:同质二聚体。

每条ζ链含有三个ITAM序列。

ζ链的胞外区较短(9个氨基酸残基),胞浆区较长(113氨基酸残基)。

有助于TCR-CD3复合体启动的信号的最大转导。

(2)CD4分子和CD8分子:外周血CD4+T细胞约占65%,CD8+T细胞约占35%。

①CD4分子:为单体肽链,胞外部分含有4个Ig样的功能区。

其功能为:a.协同受体:CD4分子和TCR结合同一MHC Ⅱ-抗原肽复合物, CD4分子与MHC Ⅱ类分子结合,TCR与抗原肽结合;CD4分子增加TCR对MHC Ⅱ类分子递呈的抗原的敏感性;促进TCR识别抗原后的TCR-CD3复合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作用;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受体;)的标志。

CD4细胞亚群(T.鉴定c②CD8分子:由二条肽链组成,由α链和β链组成CD8αβ或由α链和α链组成CD8αα。

每条肽链的胞外部分均含有一个IgV区样的功能区。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活动都与组成该器官和系统的细胞群体密不可分。

人体内大约有1014个细胞,按其功能可分为两百余种。

人的细胞一般都很小,必须通过显微镜放大才能看到。

人卵细胞最大,直径约120 μm。

而小淋巴细胞直径只有6 μm左右。

细胞虽然大小和形态不同,但在结构上它们都是由细胞膜(cell membrane)、细胞质(cytoplasm)和细胞核(nuclear)三部分构成的。

一、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细胞膜将细胞内容物与细胞周围的微环境分隔,构成细胞的屏障。

细胞膜的形成是生命物质由非细胞形态向细胞形态进化的重要转折,为生命活动提供了相对恒定的环境。

细胞膜与物质转运、信息传递、能量转移、兴奋传导和免疫功能等有密切关系,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和繁殖中有重要作用。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

细胞膜是包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也称质膜(plasma membrane)。

在电镜下观察可见细胞膜由三层结构组成:内、外两层较深,电子密度高;中间层电子密度低,为透明层。

这三层膜结构不仅普遍存在于细胞表面,而且细胞内的膜管系统一般也是由类似的三层膜结构构成的,故它是一般生物膜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又称单位膜(unit membrane)。

关于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目前被多数人认可的是“液态镶嵌模型”学说。

这一学说认为,细胞膜主要由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蛋白质镶嵌在其中构成。

一般来说,从重量上看蛋白质为脂质的4倍,从分子数看,脂质分子为蛋白质分子的10~100倍。

(一)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细胞膜脂质分子中,主要是磷脂(占脂质分子70%以上),其次为胆固醇(一般低于30%)。

根据脂质分子的理化特性,其头端是亲水极性基团,尾端是疏水的非极性基团。

将其放在水溶液中时,由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亲水的极性头与水分子相互吸引,而疏水的非极性尾端则受到排斥。

因而在构成细胞膜时,亲水的头端在膜的内外两侧,而疏水的尾端在膜中间,即一些磷脂分子的头朝向细胞外液,另一些的头朝向细胞质,它们的尾部在膜中间,形成脂质双分子层(lipid bilayer)。

t细胞表面重要的膜分子及其功能

t细胞表面重要的膜分子及其功能

T细胞是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细胞,它们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T细胞表面上的膜分子对其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这些膜分子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T细胞的免疫应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T细胞表面重要的膜分子及其功能进行介绍,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T细胞的免疫应答机制。

一、CD3分子CD3分子是T细胞表面上的一组蛋白质复合物,由ε、δ、γ和ζ四个不同的亚基组成。

它们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结构,与T 细胞受体(TCR)共同构成T细胞受体复合物。

CD3分子的主要功能是传递细胞外信号到细胞内,调控T细胞激活、增殖和分化。

二、CD4分子CD4分子是T细胞表面上的膜蛋白,它主要表达在辅助T细胞表面上。

CD4分子通过其外胞段与MHC-II分子结合,促进T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激活T细胞。

CD4分子还能够参与调节T细胞的免疫应答,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三、CD8分子与CD4分子类似,CD8分子也是T细胞表面上的膜蛋白,主要表达在杀伤性T细胞表面上。

CD8分子通过其外胞段与MHC-I分子结合,促进T细胞与靶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介导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CD8分子也参与调节T细胞的免疫应答,对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CD28分子CD28分子是T细胞表面上的共刺激分子,与其配体B7分子结合后能够向T细胞传递共刺激信号,从而增强T细胞的活化和功能。

CD28分子在T细胞的初级激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T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五、CTLA-4分子CTLA-4分子是T细胞表面上的抑制性共刺激分子,与其配体B7分子结合后能够向T细胞传递抑制信号,从而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功能。

CTLA-4分子在T细胞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着负向调控作用,对维持免疫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六、PD-1分子PD-1分子是T细胞表面上的抑制性共刺激分子,与其配体PD-L1和PD-L2结合后能够向T细胞传递抑制信号,从而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功能。

细胞膜

细胞膜

运输方式
简单扩散 被动运输
小分子物质穿膜运输
易化扩散
主动运输 胞饮 内吞 吞噬 胞吐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大分子物质膜泡运输
第四节 细胞膜的功能 ⑷

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 ——物质顺浓度梯度,即由浓度高的一侧通过 膜运输到浓度低的一侧的穿膜扩散,不需要消 耗代谢能量。 ⑴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不需能量,不需专一的膜蛋白分子,顺浓 度梯度的穿膜扩散,也称单纯扩散或自由扩散。 如H2O、CO2、乙醇、尿素等。
主动运输
需要
需要

第四节 细胞膜的功能 ⑻

膜泡运输——以膜泡形式转移运输物质。 ⑴ 内吞(endocytosis) ——通过质膜运动将所要摄取的物质运输入胞的 过程。 质膜运动——质膜凹陷将所要摄取的液体或颗粒 物质包围于小的膜区内,逐渐成泡,然后脂双层融 合并箍断,形成胞内的独立小泡。
第四节 细胞膜的功能 ⑼
① 胞饮( pinocytosis) ——小溶质分子或液体物质与质膜形成 பைடு நூலகம்小的内吞小泡,这种入胞作用叫胞饮,所形 成的囊泡叫胞饮体。 ② 吞噬(phagocytosis) ——细胞摄入较大的固体颗粒和分子 组合物的过程。这种内吞方式为各种变形的、 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所特有。所形成的囊泡叫 吞噬体。
膜脂的分子运动
1 侧向扩散运动 2 旋转运动 3 摆动运动 4 伸缩震荡运动 5 翻转运动 6 旋转异构化运动
第三节 细胞膜的特性 ⑶
⒉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影响因素: 脂肪酸链的长度 脂肪酸链的饱和度 环境温度 胆固醇 卵磷脂和鞘磷脂的比值 其它(PH,金属离子)
第三节 细胞膜的特性 ⑷

细胞表面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表面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表面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

每个细胞都由许多细胞器构成,其中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是细胞膜。

细胞膜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由许多不同的分子组成,这些分子共同形成了细胞表面分子。

细胞表面分子的结构细胞表面分子包括蛋白质、糖类和脂质三类分子。

其中,蛋白质是最重要的种类。

细胞表面蛋白质主要分为两类:内在膜蛋白和外在膜蛋白。

内在膜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膜内部,其结构基本上是一根螺旋形的链。

这些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支持细胞膜的形状和稳定性,并且起到多种信号转导的作用。

外在膜蛋白则主要位于细胞膜的表面,其结构较为复杂,由多个螺旋形状的链组成。

这些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与细胞外界相互作用,例如负责细胞间的黏附、介导免疫反应、参与信号转导等。

除蛋白质外,细胞表面分子还包括糖类和脂质。

细胞表面糖类主要以糖蛋白的形式存在,即糖分子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复合物。

糖蛋白是细胞表面糖类的主要形式,其主要功能是识别和结合各种细胞和分子,例如细胞间的黏附和信号转导。

细胞表面脂质则包括磷脂和胆固醇等分子。

细胞膜磷脂主要分为两类:磷脂质和糖脂。

磷脂质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类似于两个脂肪酸和一个磷酸酰基通过甘油骨架结合而成。

糖脂则是糖分子与脂质结合而成的复合物,它们主要位于细胞表面,参与各种质膜信号转导、细胞识别和细胞黏附等生物学过程。

细胞表面分子的功能细胞表面分子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细胞识别、细胞间的黏附、信号转导和免疫反应等。

细胞识别是细胞表面分子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和糖类可以识别和结合细胞外界的各种分子。

这种识别和结合对于细胞识别其它细胞、细胞识别病原体、细胞识别发育过程中的细胞间关系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细胞间的黏附是细胞表面分子的主要功能之一。

黏附是细胞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细胞增殖、分化、移动、发育、致癌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细胞表面蛋白质的最主要功能之一是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过程。

分子细胞生物学——细胞膜及细胞表面

分子细胞生物学——细胞膜及细胞表面

Molecular Cell Biology
(三)膜糖类
真核细胞的质膜表面都含有糖类化合物,它们共 价连接于膜脂或膜蛋白上,形成糖脂(glycolipids)或糖 蛋白(glycoproteins)。 生物膜上的糖类几乎总是被定位于膜的非胞质面。 在质膜上, 它们位于细胞质膜外侧,在细胞表面形
成细胞外被(cell coat)或糖萼(glycocalyx)。在细胞器膜
Molecular Cell Biology
细胞质膜
质膜(plasma membrane)是指包围在细胞外表、
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的一层生物膜,又称细胞膜 (cell membrane) 。 围绕各种细胞器的生物膜,称为细胞内膜。质膜 和内膜在起源、结构和化学组成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故总称为生物膜(biomembrane)。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lian
Molecular Cell Biology
4、流动镶嵌模型
S. J. Singer & G. Nicolson 1972根据免疫荧光技术 和冰冻蚀刻技术的研究结果,在“单位膜”模型的基 础上提出 “流动镶嵌模型”。该模型强调了膜的流动 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较好地体现细胞的功能 特点。
2、双分子片层/三明治结构模型
J. Danielli & H. Davson 1935 发现质膜的表面张力 比油-水界面的张力低得多,推测膜中含有蛋白质,提 出了“蛋白质-脂类-蛋白质”的三明治模型。该模型认 为质膜由双层脂类分子及其内外表面附着的蛋白质构成。 后又补充:膜上还具有贯穿脂双层的蛋白质通道,供亲 水物质通过。
脂质锚定蛋白
通过磷脂或脂肪酸锚定,共价结合。

巨噬细胞 膜表面分子谱

巨噬细胞 膜表面分子谱

巨噬细胞膜表面分子谱
巨噬细胞膜表面分子谱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子:
1.整合素(Integrins):整合素是一类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参与巨噬细胞与环境中的各种配体(如胶原蛋白、纤维蛋白、层粘连蛋白等)的相互作用,影响巨噬细胞的迁移、吞噬和免疫功能。

2.补体受体(Complement receptors):补体受体是巨噬细胞膜表面的另一类重要分子,能够与补体成分结合,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

3.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甘露糖受体能够识别微生物表面的甘露糖残基,参与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抗原提呈。

4.Fc受体(Fc receptors):Fc受体能够识别免疫球蛋白的Fc片段,参与巨噬细胞对免疫复合物的吞噬和抗原提呈。

5.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oll样受体是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微生物表面的保守分子模式,激活巨噬细胞产生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

这些分子在巨噬细胞膜表面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分子网络,参与了巨噬细胞的各种生物学功能。

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巨噬细胞具有不同的膜表面分子谱,这些差异影响了它们在
体内的作用和功能。

朗格汉斯细胞表面膜分子表达特征

朗格汉斯细胞表面膜分子表达特征

朗格汉斯细胞表面膜分子表达特征【摘要】朗格汉斯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其表面膜分子的表达特征在调节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了朗格汉斯细胞表面膜分子的特征、功能、调控机制以及在疾病中的作用和免疫调节中的意义。

研究发现,朗格汉斯细胞表面膜分子可以识别和结合抗原,并通过调节细胞间信号传导来影响免疫应答。

深入了解朗格汉斯细胞表面膜分子的研究意义,有助于揭示免疫调节的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望未来,还需进一步探索朗格汉斯细胞表面膜分子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为免疫调节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启示。

【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表面膜分子、表达特征、功能、调控机制、疾病、免疫调节、研究意义、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朗格汉斯细胞是一种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类型,具有关键的免疫调节功能。

朗格汉斯细胞主要定位于皮肤和黏膜表面,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

通过表达特定的抗原递呈分子,朗格汉斯细胞能够识别并捕获外来抗原,然后将其展示给T淋巴细胞,从而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朗格汉斯细胞表面膜分子的特征是其区别于其他抗原提呈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

朗格汉斯细胞表面膜分子的表达谱在不同的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可能发生变化,这直接影响了其功能和调控机制。

深入了解朗格汉斯细胞表面膜分子的特征对于揭示其在免疫调节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合文献资料,探讨朗格汉斯细胞表面膜分子的特征、功能、调控机制以及在疾病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旨在深入了解朗格汉斯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朗格汉斯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其在免疫调节和疾病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针对朗格汉斯细胞表面膜分子的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其在免疫调节和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研究朗格汉斯细胞表面膜分子的特征,分析其在免疫调节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机制;2. 探究朗格汉斯细胞表面膜分子在不同疾病中的表达和调控机制,揭示其在疾病发展中的潜在作用;3. 探讨朗格汉斯细胞表面膜分子在免疫调节中的意义,为免疫治疗和免疫调节研究提供参考依据;4. 总结朗格汉斯细胞表面膜分子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调节作用,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B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你觉得重要的有?

B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你觉得重要的有?

促进T细胞活化 抑制T细胞活化
CD80/CD86 ----- CTLA-4
四、其他表面分子
• 1.CD20:B细胞特异性标志 • 2.CD22:抑制性受体 • 3.CD32:负反馈机制
•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
CR2,可与C3d结合,并为EB病毒受体。
共受体增强了BCR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
三、协同刺激分子
BCR接受抗原刺激
协同刺激分子 (CD40、ICAM-1、 LFA-1)
第一信号
第二信号
Flash
CD80(B7.1),CD86(B7.2)
配体是T细胞表面的CD28分子 , 和CD152(CTLA-4) 。 B 细胞 T细胞 CD80/CD86 ----- CD28
功 能
mIg-Igα /Igβ共同组成了识别抗原的单位, 即B19/CD21/CD81
ITAM ITAM
CD19/CD 以非共价相连,形成B细胞特异的多分 21/CD81 子活化受体,增强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 敏感性。 CD19 含ITAM基序可传递信号。
CD21
B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CR1 LFA-1
B7
丝裂原受体
B淋巴细胞
BCR复合体 CD19-CD21-CD81
CD40
一、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 (B cell receptor complex)
BCR 复合物
1.mIg(BCR) 2.Igα /Igβ (CD79a /CD79b)
1.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
分布
结构 功能
所有成熟的B细胞和大多数B细胞 瘤细胞表面,浆细胞不表达。
四肽链,主要为mIgM(单体)和 mIgD 。 结合特异性抗原,抗原结合位点 位于VH和VL的高变区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镶嵌在细胞膜脂质双层结构中的蛋白质分子 ,即膜 蛋白,是白细胞间或白细胞与基质间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
• 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LDA)
指白细胞在分化、发育,成熟为不同谱系,或细胞 不同活化阶段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多为跨膜糖蛋 白。
25
26
粘附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1. 参与炎症反应
炎症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 穿越血管
内皮细胞渗出
2. 参与免疫细胞识别与活化
3.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addressin、 LFA-1/ICAM-1
27
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壁(扫描电镜
30
31
整合素和整合素配体 Integrins and integrin ligands


CD40与CD154(CD40L)
CTLA-4调控T细胞的活化
三、参与免疫效应的CD分子
• 构成IgFc段受体CD分子 介导抗体的调理吞噬作用。 • 细胞凋亡相关的CD分子 CD95(Fas)与 CD178(FasL)结合 ,介导靶细胞或活化 T细胞凋亡.
构成免疫球蛋白Fc受体的CD分子结构
Double negative
Large double positive
Small double positive
Single positive
CD3CD4-, 8-
CD3+ CD4+, 8+
CD3+ CD4+ CD8+
Single positive
CD3+ CD4+
98%
CD3+ CD8+
一、参与免疫细胞识别与信号转导的CD分子
Transmigration of leukocyte through the endothelium
Leukocyte Recruitment Into Tissues
Fig. 3-3
粘附分子介导APC与T细胞之间 的非特性结合和粘附
LFA-1在Neu、Mo和T 细胞上——ICAM-1,ICAM-2在内皮细胞上 淋巴细胞、DC M、纤维母细胞 VLA-4 Mac-1 在Mo和T 细胞 ---- VCAM-1在内皮细胞上。 4 7
Integrins的最大特点:根据细胞内信号而迅速变构增加其与配体的亲和力 趋化因子和受体结合
功能: 主要介导血液流动状态下白细胞与血管
内皮细胞的局部粘附,在rolling过程中起作用。
21
白 细 胞 的 渗 出 和 迁 移
22
3.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
概念:是一类具有与IgV或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其氨 基酸组成也与Ig有一定同源性的分子。 种类:包括MHC分子、TCR、BCR、IgFc受体等等 功能:主要介导T细胞-APC/靶细胞;T细胞-B细胞间
抗原与抗原受体结合
Integrin Activation by Chemokines
Fig. 3-2
白细胞怎样从血管浸润到组织?
Selectin-mediated rolling of leukocyte on endothelium (low affinity) Chemokine-mediated increase in affinity of integrins (high affinity) Stable integrin-mediated adhesion of leukocytes to endothelium
白细胞分化抗原 CD分子
主 要 内 容
• 基本概念
– 白细胞表面标志 – 白细胞分化抗原 – 分化群
• 参与免疫应答的CD分子
– 参与免疫细胞识别与信号转导的CD分子 – 参与提供免疫细胞活化共刺激信号的CD分子 – 参与免疫效应的CD分子
基本概念
• 细胞表面标志(cell surface marker)
粘附分子的共同特点
• AM几乎无多态性,同一种属不同个体的同类AM基本相同。
• 同一细胞表面可表达多种不同类型的AM。
• 通过受体与配体间相互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可逆性、
非高度特异性。 • AM的作用往往通过多对受体和配体共同作用而完成。 • 同一AM分子在不同细胞表面可发挥不同作用,同一生物 学作用也可能由不同的AM所介导。 • AM在介导粘附作用的同时往往也启动信号传递。
• 参与T细胞识别抗原的CD分子
– CD3
– CD4 和CD8
• 参与B细胞识别抗原的CD分子
– CD79a/CD79b – CD19/CD21/CD81复合物
CD4 and CD8 TCR co-receptors
CD4 and CD8 can increase the sensitivity of T cells to peptide antigen MHC complexes by ~100 fold
相互识别和作用。
23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
24
4.黏蛋白样家族(mucin-like family)
• 一组富含丝氨酸和苏氨酸的糖蛋白,包括CD34、 GlyCAM-1、PSGL-1等3个成员。 • 为选择素的配体,参与早期造血的调控和淋巴细 胞归巢。
5.钙黏蛋白(cadherin)家族
• 一类Ca2+依赖的AM,其中与免疫有关的主要是E-、 N-、P-cadherin等. • 调节胚胎形态发育和实体组织形成与维持。
参与免疫细胞粘附的膜分子 粘附分子 Adhesion Molecule, AM
一、黏附分子的概念及分布
• 黏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 AM) 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 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多为跨膜糖蛋白。以 配体-受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 • 分布: 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细胞表面,也可成为 可溶性的黏附分子.
19
1. 整 合 素 家 族 (integrin family)
• 结构与分类 : 为α和 β链组成的二聚体 ,
按β亚单位的不同分
8个组。
• 功能: 主要介导细胞
与 ECM 粘 附 , 以 及 白 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 粘附。
20
2. 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

包括L-、P-、E-选择素,配体是寡糖基团。
CD3
• • • • CD3 分 子 由 5 种 多肽链组成; 与 TCR 形成 TCR-CD3 复 合物; 是成熟T细胞特征性 的表面标志; CD3分子可稳定TCR结 构,并传导活化信号 至细胞内;
CD4和CD8
• 是 TCR 识 别 抗 原 的 共 受 体 , 分 别 结 合 MHC-II 和 MHC-I分子。
• 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
将不同实验室用单克隆抗体所鉴定的同一分化抗原归 为同一分化群。CD分子即是细胞膜分子的命名编号(1-350)。
T cell development is marked by cell surface molecule changes
• 鉴定T细胞亚群的表面标志
• CD4分子是HIV的受体,与HIV感染有关
CD79a(Ig)/CD79b(Ig) • 与BCR结合成复合物,
• Ig/Ig 相 当 于 TCR-CD3 复 合体中的 CD3 分子,参与 抗原识别信号的传递
• 属B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
CD19/CD21/CD81
• BCR共受体
• CD21 是 补 体 受 体2(CR2) • CD19属B细胞特
异性表面标志。
二、提供免疫细胞活化共刺激信号的CD分子
• T细胞活化所需的共刺激分子 – CD28与CD80(B7-1)/CD86(B7-2)分子 – CD152 (CTLA-4)抑制活化T细胞增殖
B细胞活化所需的共刺激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