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流动人口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流动人口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流动人口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丽水经济开发区为例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再加上政府招商引资,各区人口的大流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进步的特征之一,这也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流动人口的主体是青壮年人群,都处于生育的高峰期,其大量而频繁的流动必将给人口计生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开发区流动人口快速聚集,成为了亟需解决的经济社会问题。
(一)开发区流动人口的形成“流动人口是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下相对一地户籍人口而产生的概念。
比较规范的“流动人口”,主要是指那些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另一地滞留、居住,从事各种活动的人口,其中绝大多数是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城务工经商的富余劳动力。
”全国流动人口有1.2亿多。
08年至今丽水全市登记暂住人口45.70万多,占全市250多万人的18.280%。
“流动人口现象是中国社会转型期间或者说是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过渡现象,是传统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分割与市场经济发展、统一劳动力市场及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相冲突的产物。
”流动人口的出现及其大规模化,是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各项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他们是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国现阶段的人口流动,使现有户籍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冲突,使流动人口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成为了各界关爱和保护的弱势群体;流动人口一方面为中国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们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由于其既不同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固定户口的居民的特点,也给现有体制下的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开发区水阁工业园区是03年2月开始征地开发的。
几年以来,经过努力,开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获得了迅猛发展:水阁街道近14k m。
的丘陵山地变成了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原只有三、五家乡镇企业的区域集中了近400家现代化工业企业,开工投产企业已达300多家。
人口流动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挑战与对策
人口流动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挑战与对策一、人口流动背景与现状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现象日益普遍。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而与此同时,农村也面临着人口减少的挑战。
这种人口流动对农村社会保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挑战1. 老龄化人口增加:随着农村人口流动,农村留守老人的比例日益增加,他们面临着养老问题、医疗问题等,给农村社会保障带来了压力。
2. 子女教育问题:很多农民工流动到城市工作,他们对于子女教育的需求也增加了。
但是由于流动性的特点,他们无法享受城市教育资源,而农村教育投入相对较少,这对于农村社会保障构成了挑战。
3. 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往往不能享受当地的医保政策,而在农村,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农民的基本医保也无法保障。
这也使得人口流动对农村社会保障形成了较大的挑战。
三、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1. 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关爱,建立健全社会福利机构,提供养老金、养老补贴等,确保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2. 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资源配置,使农村子女能够获得与城市同等的教育机会。
3. 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与医生的培训,确保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四、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1. 完善政策法规:制定更加细化的政策法规,确保城乡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消除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差距。
2. 优化资源配置:将城市的社会保障资源与农村社会保障需求进行对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城乡社会保障资源的共享。
3.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意识,让他们了解并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保障政策。
五、鼓励农村发展产业1. 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农村发展产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来源,减轻社会保障压力。
2. 支持农村创业:鼓励农村居民创业,提供创业扶持政策,增加农村人口的自我保障能力。
社会对待流动人口的问题
社会对待流动人口的问题流动人口是指在社会上频繁变动居住地的人群,他们常常面临着各种问题与困境。
然而,社会对待流动人口的态度和方式,往往反映了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共融程度。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社会对待流动人口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权益保障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流动人口同样享有人权和基本权益,包括受教育权、医疗保障、劳动权益等。
然而,由于其流动性和身份不稳定性,流动人口常常面临着这些权益的侵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流动人口权益的保护;其次,建立健全流动人口信息登记系统,便于对流动人口进行精准服务和管理;最后,加强流动人口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
二、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是社会对待流动人口问题的根源之一。
目前,户籍制度对于流动人口来说,依然存在很多限制和不公平的地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逐步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户籍限制,使得流动人口能够享受到与本地居民平等的待遇。
同时,还应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力度,提高其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
三、就业机会流动人口常常因为没有稳定的工作机会而面临生计问题。
解决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首先要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扩大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同时,建立流动人口就业服务机构,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四、教育公平流动人口的子女常常面临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无法享受到与本地居民相同的优质教育资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大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投入,改善他们的学习条件;同时,加强流动人口子女的学籍管理,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益;此外,推行“阳光教育计划”,提供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经济补贴,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五、社会融入流动人口常常面临着社会融入的问题,他们与本地居民的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隔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社会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融入和交流,宣传流动人口的正面作用和贡献;同时,鼓励与流动人口共同生活的本地居民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加强彼此的了解和理解。
2024年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2024年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一、流动人口管理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动人口管理,关系到城市社会稳定、公共安全以及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
然而,当前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管理模式、技术手段和服务体系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在管理模式上,传统的户籍人口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流动人口的变化。
流动人口具有流动性强、居住地不固定等特点,这使得传统的户籍管理模式难以有效实施。
同时,由于流动人口信息更新不及时,管理部门难以准确掌握流动人口动态变化,给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在技术手段方面,当前流动人口管理手段相对滞后。
尽管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已经在其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流动人口管理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
缺乏先进的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导致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难以高效进行。
在服务体系上,流动人口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尚不完善。
流动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入度。
二、问题分析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不对称:由于流动人口信息更新不及时、管理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等原因,导致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
这不仅影响了管理效率,也增加了管理成本。
服务体系不完善:流动人口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如就业歧视、子女教育问题、医疗保障不足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他们的社会融入度。
管理模式落后:传统的户籍人口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流动人口的变化。
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模式和手段,导致管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
法律法规不健全:当前针对流动人口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存在诸多空白和漏洞。
这导致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容易出现法律纠纷和争议。
三、对策探讨针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动态更新。
人口流动导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人口流动导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不同地区、城市之间的迁移与流动。
人口流动可以带来许多问题,但也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本文将探讨人口流动导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人口流动导致的问题:
1.社会不稳定:大量人口的流动会导致社会不稳定。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冲突。
2.资源承载能力:人口的大量流动会给目的地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涉及到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承载能力。
3.文化冲突:不同地区的人口流动会导致文化冲突,尤其是在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
4.就业压力:大量的人口流动会给目的地城市带来就业压力,尤其是对于低技能劳动力。
5.教育和医疗资源不均衡:人口的流动会导致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分布,造成原籍地和目的地资源的浪费与浪费。
解决人口流动导致的问题的方法:
1.制定合理的政策: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政策来引导人口流动,包括管理城市规模和发展节奏、优化资源配置、鼓励人口流动。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的地城市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以满足流动人口的需求。
3.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可以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目的地城市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流动人口留下来。
4.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政府应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包括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帮扶力度、提供更多的福利和公共服务等。
5.加强跨地区合作:政府应加强跨地区合作,共同解决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
各地区之间应加强合作,形成良性的人口流动机制。
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可以解决人口流动导致的问题,使得人口流动不再是社会问题,而是社会的积极因素。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同时,他们也给社会保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何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流动人口的情况入手,分析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流动人口的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流动人口超过2.8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20%。
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其中以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为主。
他们大多从事低端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等工作。
二、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1.户籍问题流动人口常常没有稳定的户籍,这一点使得他们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
例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都是跨省异地不能对接的,这使得很多流动人口的社保无法落地。
2.职业风险流动人口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作,这些工作往往伴随着高风险的职业病和工作安全问题,这一点使得他们更加需要社保的保障。
3.收入问题由于流动人口不稳定的工作和社保制度的缺陷,他们的工资一般较低。
这个问题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使得他们的社保制度不足以应对。
三、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应对策略1.加强社保政策倾斜流动人口是城市化的产物,城市应该承担起他们的社会保障责任。
针对流动人口需要加强社保政策倾斜,例如可以优先享受城市居民的社保待遇,也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给予支持等。
2.完善社保制度应该完善社保制度,消除跨省异地社保的限制,将社保制度更加贴近流动人口的需求;同时,应该加大对职业安全、职业病等问题的监管和保障力度,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
3.提高收入水平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也是解决流动人口社保问题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加大对低端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的扶持来改善流动人口的工资待遇。
四、结论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从全局性的角度来思考解决方案。
我们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保障,才能真正实现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人口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流动人口主要指的是那些离开户籍所在地,跨越一定的行政范围,并在新的居住地居住一定时间的人口。
他们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流动人口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就业困难、社会保障不足、子女教育问题、居住条件恶劣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流动人口的生存质量,也对流入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本文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揭示了流动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
本文也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解决流动人口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流动人口问题的认识,也有助于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从而为我国流动人口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概述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和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
普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总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农民工、学生、退休人员以及其他各类人群。
这些流动人口主要流向了经济发达、就业机会丰富的地区,如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
在流动人口的结构上,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方面,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更加年轻化,大量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加入到流动人口的行列中。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还揭示了流动人口在社会融入、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例如,许多流动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仍然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歧视和排斥,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流动人口的生存和发展,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
人口流动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人口流动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人口流动现象愈发普遍。
然而,人口流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全社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此,需要人们共同思考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一、人口流动问题1.城市压力增大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压力也不断加大,各种资源的短缺愈发明显。
城市面临的问题包括:交通拥堵、房价飞涨、环境恶化、资源不足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由人口过多导致的。
2.家庭拆散由于外出打工等原因,许多家庭被迫分离。
子女也会因此失去家庭的温暖,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关爱。
此外,在外工作的人可能会遭受剥削、欺压,甚至是失业和贫穷。
3.社会安全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打工者的工资和福利也发生了变化。
但是,由于打工者与家人分离,无法及时得到帮助和保护。
他们可能面临性别歧视、殴打、欺骗、被盗等各种安全问题。
4.教育和医疗资源不均教育和医疗资源也受到人口流动的影响。
随着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中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得到了充分发展,而较为贫困的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却相应减少。
二、解决方案1.政府应加强管理和引导政府应该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引导,建立健全的制度、政策和服务体系,规范流动人口的行为和权利,加强社会保障,提高流动人口的获得感,以此来调节流动人口的数量。
2.推进城市和农村一体化推进城市和农村一体化,让人们在家乡也能获得同城市相同的机会和生活水平。
政府应该建设农村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的基础设施、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吸引流动人口回归农村。
3.多部门协助多部门联合协作,视情况制定不同的措施和政策,对不同的人口流动方式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他们的权利和利益,避免流动人口的权益受损害。
4.人民群众自我管理和互助人民群众应积极发挥自我管理和互助的作用,避免在流动过程中遭遇矛盾和纠纷。
建立工地委员会、村委会等组织机构,帮助流动人员解决生活问题,增强流动人口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流动人口管理难点及对策建议
流动人口管理难点及对策建议1. 流动人口现状好家伙,现如今这个社会,流动人口就像是草原上的野花,随处可见,没个定数。
根据统计,咱们国家的流动人口已经突破了3亿,听着就让人心里一紧,这么多的人,怎么管呀?这些人从农村跑到城市,为了梦想、为了生活,有的甚至一走就是几年。
可是,随着人口的流动,管理上的难点可真不少。
比如说,户籍问题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很多流动人口在城市里工作,却没有正式的户口,享受不了相应的福利,这让人心里五味杂陈,真是“有心无力”。
再说了,城市管理也面临着一大堆的挑战。
流动人口扎堆的地方,往往是市中心、交通枢纽,周围的资源本来就紧张,再加上人多得像下饺子,瞬间就显得捉襟见肘。
交通、住房、教育等各种问题都接踵而来,简直是“问题一大堆,麻烦一箩筐”。
2. 管理难点2.1 社会服务滞后首先,咱们得说说社会服务问题。
流动人口虽然在城市里打拼,但很多时候却得不到应有的服务。
比如,孩子上学难,医院看病也不方便。
这就像是在城市里游泳,明明会游,却没法上岸。
对于他们来说,很多服务根本就“高不可攀”,即便有些地方想提供帮助,但缺乏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2 安全隐患再者,安全隐患也是个大问题。
流动人口的集中,往往会引发治安问题,比如小偷小摸、抢劫事件时有发生,真让人提心吊胆。
这时候,有些人就开始“满城风雨”,把流动人口当成了“罪魁祸首”,这也让人无奈,毕竟不是每个流动人口都是坏人,很多人只是为了生存而已。
3. 对策建议3.1 完善那么,针对这些难点,咱们能有什么对策呢?首先,相关部门得尽快完善相关。
比如,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措施,帮助流动人口解决居住和子女教育的问题。
就像那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咱们得让他们能在城市里立足,而不是一味地施舍。
可以通过建立临时居住证制度,让他们在城市里合法居住,同时享受相应的社会服务,这样才能让他们心里踏实。
3.2 加强管理再说,管理方面也得跟上。
流动人口的社 会保障问题
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在当今社会,流动人口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他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离开家乡,在城市间奔波。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却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流动人口是指那些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在其他地区工作、生活,但户籍关系未能随之迁移的人口。
这一群体数量庞大,分布在各行各业,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由于他们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在社会保障方面面临着诸多困境。
首先,流动人口在社会保险的参保率上普遍较低。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五险,对于很多流动人口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一方面,由于工作的不稳定性,他们频繁更换工作单位,导致社保缴纳出现断档。
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故意逃避为流动人口缴纳社保的责任。
这使得流动人口在面临年老、疾病、工伤等风险时,往往缺乏应有的保障,生活陷入困境。
其次,流动人口在社会保障待遇的享受上也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以医疗保险为例,由于医保制度的地域分割,流动人口在异地就医时,报销流程繁琐,报销比例较低,往往需要自己承担大部分医疗费用。
这对于收入本就不高的流动人口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同样,在养老保险方面,由于流动人口的工作地和户籍地不一致,在退休后如何领取养老金以及养老金的数额计算等问题上,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和不公平性。
再者,流动人口在社会救助和福利方面也面临着困境。
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住房保障、教育福利等社会救助和福利政策,往往是以户籍为依据进行分配的。
流动人口由于没有当地户籍,很难享受到这些福利。
在遇到突发困难时,他们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生活陷入绝境。
造成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制度层面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着城乡分割、地区分割的现象,缺乏统一性和衔接性。
这使得流动人口在社保转移接续上存在着很大的障碍。
从经济层面来看,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不愿意为他们缴纳社保。
流动人口存在的隐患及措施
流动人口存在的隐患及措施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流动人口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与流动人口的增加相伴随的是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隐患。
本文将探讨流动人口存在的隐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就业问题流动人口常常因为缺乏固定的工作机会而陷入就业困境。
由于他们多数来自农村,受到城市户籍限制和职业技能不足等问题的制约,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
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给城市带来了社会稳定的隐患。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职业培训和教育。
政府应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培训力度,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就业竞争力。
同时,鼓励企业提供更多的岗位机会,减少户籍限制,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二、社会保障问题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他们往往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缺乏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使得流动人口在面临意外事件时无法得到及时的救助,增加了他们的生活风险。
为解决社会保障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力度。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流动人口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为他们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福利待遇。
同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法律援助和维权保护,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三、子女教育问题流动人口的子女常常面临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由于流动人口多数居住在城市的边缘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他们的子女无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为解决子女教育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
建立健全的义务教育制度,确保流动人口的子女能够平等接受教育。
同时,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的资助政策,为他们提供教育经费的支持,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四、社会治安问题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和聚居特点,他们往往成为社会治安问题的重点对象。
一些流动人口参与非法活动,犯罪率相对较高,给社会治安带来一定的隐患。
为解决社会治安问题,政府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和安全防范。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及解决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及解决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向城市,特别是一些小城市、次新城市等,都成为了社会流动人口的聚集地。
这群流动人口由于常年远离自己的家乡,生活状态比较危难,且在大多数时候容易受到城市规划的限制和政策限制。
在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下,流动人口是一个人均收入相对较低的群体。
此外,在他们的工作中,工资并不是稳定和确定的,这种情况下,他们面临着很多社会保障问题。
为了解决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改善。
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城市流动人口的保障不仅涉及到他们自己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就至关重要。
首先,当地政府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
针对这个群体的特点,社会保障制度应当有更明确的精准化。
其次,应当适度提高城市流动人口的保障标准,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城市。
可以通过调整他们的就业和退休保障制度、社保缴纳方式等,针对不同的职业喜好来建立相应的保险制度。
最后,当地政府应当开展对流动人口的法律、保险、就业等知识的宣传教育,让这些人了解他们的权利和福利,减少欺诈和违法行为。
二、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的就业机会流动人口的身份难以尽快融入一个陌生的城市,工作机会变得异常有水平。
因此,在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保问题之外,还需要优化工作机会和平等机会。
首先,我们应该尝试帮助流动人口尽可能的找到“有薪”的工作岗位,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支持。
比如针对整个市场的调整和改进、人才计划的开展、引导和帮助流动人口内部成长和帮扶机制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扶持。
其次,尝试提高流动人口的个人劳动技能和素质,加强与当地企业和企业单位之间的联系,增加社内员工的交流和了解,鼓励流动人口发挥自己的个人优势,让他们不断发掘潜力,在具体的生产环境中创造更高的价值。
最后,我们应该做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之外的政策保障,包括迁移和安置、居住和公共交通、家政和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方面。
城市人口流动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挑战与改善
城市人口流动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挑战与改善现代社会,城市人口流动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人们为了就业、生活质量和机会等原因,纷纷涌向城市。
然而,这种人口流动对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从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和教育保障等方面探讨这些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首先,城市人口流动对医疗保障构成了极大的压力。
由于城市相较于农村拥有更多的医疗资源和技术,前往城市就医成为了许多人的首选。
然而,大规模的人口涌入使得城市医疗资源短缺,医疗服务供不应求。
此外,流动人口中也存在就医难、就医贵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减轻对大城市医疗资源的依赖。
此外,建立跨地区、跨城市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加强城乡医疗资源有序流动,实现平等共享的医疗服务。
其次,养老保障也面临着城市人口流动带来的挑战。
传统的养老保障体系以地区为单位,由于流动人口的存在,实现养老金的跨地区转移变得困难。
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就业,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后,在老家享受养老金,会导致养老金的分配不均。
此外,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工作强度大,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加速了老龄化进程,给养老保障体系带来巨大的压力。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可以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转移机制,使得流动人口能够在老家享受到相应的养老金。
同时,加强城市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鼓励社会组织和社区提供更多养老辅助服务,提升养老保障的整体水平。
最后,教育保障也面临着城市人口流动的挑战。
由于流动人口的存在,他们的子女在城市就学,但受到户籍制度的束缚往往只能上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而无法享受到优质的城市教育资源。
这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限制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发展机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教育壁垒,让流动人口子女有机会享受到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流动人口的就业竞争力,以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
流动人口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流动人口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流动人口,这个词汇本身就蕴含着无数的故事与挑战。
他们在城市间穿梭,为了生活,为了梦想,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流动人口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问题分析1.就业问题流动人口来到城市,面临的就是就业问题。
由于他们往往缺乏专业技能,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只能在低端产业中徘徊。
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2.住房问题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很难找到合适的住房。
一方面,房价高昂让他们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他们往往无法享受到公租房、限价房等政策福利。
这使得他们只能选择群租、地下室等恶劣的居住环境。
3.子女教育问题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同样令人担忧。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无法在城市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不仅影响了子女的成长,还可能加剧社会不公。
4.社会保障问题流动人口往往无法享受到城市的社会保障。
他们没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福利,一旦生病或失业,生活将陷入困境。
5.融入问题流动人口在城市中面临着融入的难题。
他们往往因为生活习惯、文化差异等原因,难以融入当地社区,产生孤独感。
二、解决方案1.提高流动人口就业能力政府应加大对流动人口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同时,鼓励企业招聘流动人口,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政策支持。
2.改善流动人口住房条件政府应加大对公租房、限价房等政策住房的建设力度,让流动人口能够享受到住房保障。
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建设员工宿舍,解决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
3.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益政府应改革户籍制度,让流动人口子女能够在城市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时,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提高教育公平。
4.完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将流动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给予他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福利。
还可以通过设立流动人口救助基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5.促进流动人口融入社区政府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文化关怀,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帮助他们融入当地社区。
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其对策
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其对策第一篇: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其对策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其对策当前,全国流动人口的总数已突破1.2亿,相当于大陆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流动人口一方面为流入地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为流出地增加了经济总量,并且带回了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不但为自己挣回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但是,流动人口由于其无固定的工作,无固定住所,并且居住分散、隐密,给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了很大困难,每年有相当一部分计划外生育人口都是在人户分离的情况下出生的。
因此,如果不正确处理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问题,势必给户籍地和现居住地的计划生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为此,强化和探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是新世纪、新阶段各级人口计生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多年的流动人口管理实践中,我认为要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必须重点抓好流入地、流出地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形成资源共享,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同时应强化基层基础,加强队伍建设和加大经费投入。
一、面临的难点问题一是流出人口办证难。
由于我县为国列贫困县,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口外出务工,加之近年大抓劳务输出,流出人口数量逐年增加。
流出人口由于文化偏低,流动无序,加之宣传不到位,不知道出门务工需要办理的相关证件,并且有一部分是为逃避当地计划生育政策而寻求避风港的,难以正确掌握其流向,加之流入地查证、验证不到位,致使流出人口的办证难、跟踪服务更难。
二是流入人口验证难、管理难。
部分流入人口由于居住分散、隐密,而且经常更换居住地,无固定的工作场所。
在管理上仅靠1—2名兼职人员进行调查、摸底、登记、查验证件,村(居)民小组长由于报酬未落实而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一个城镇内,县内流动人口往往由于户口在本地而忽视管理,成为管理的死角,往往这部分育龄人群未办理《婚育证明》,难以准确掌握婚育史及详细住址,再加上跨省、跨县的流动人口,其量大面宽,给验证和管理服务带来诸多困难。
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工作现状及对策
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工作现状及对策
流动人口是指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流动、无固定常住地的人口。
由于其特殊性和不稳定性,流动人口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和困难。
在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工作方面存在一些现
状和挑战,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和对策:
1.信息不对称: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强,信息传递困难,政府和社会组织难以及时了
解到他们最新的需求和困难。
对策:建立流动人口信息登记系统,及时了解其基本信
息和需求,以便开展救助工作。
2.缺乏有效的救助机制:流动人口普遍缺乏社会保障和救助机制,社会救助覆盖不到位。
对策:加大对流动人口的救助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的救助制度,确保
他们基本生活和权益得到保障。
3.职业歧视和社会融入障碍:流动人口大多来自农村和低收入群体,职业歧视和社会
融入困难是普遍问题。
对策: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力度,促进他们
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
4.救助资源不足: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给城市带来了救助资源的压力。
对策:加强政
策引导,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流动人口的帮助和支持,合理分配救助资源,确
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5.心理健康问题:由于流动人口长时间离家和工作环境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
对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流动人口建立积极的
心态和应对方式。
总的来说,为了改善流动人口的社会救助工作现状,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
共同努力,加强政策引导,提供更好的救助服务,促进流动人口的融入和发展。
同时,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树立正能量,减少对流动人口的歧视和偏见。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新版)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同时产业化的地区差异,也促使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动。
至今年6月底,我县已登记的暂住人口就达到4125人。
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为当地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当地的治安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外来人口违法犯罪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治安焦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极大挑战。
为此,亟需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在正视流动人口管理存在问题的同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新路子。
一、当前流动人口的动态特征(一)素质低能化。
在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来自于生活贫穷、经济欠发达地区。
他们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法律知识匮乏,缺乏劳动技能,且缺少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二)心理功利化。
流动人口中大部分在本地生活窘迫,对自身处境不满才流入他乡。
他们背井离乡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工挣钱,以此改善自己当前的生活处境。
这些人口中不乏为了经济利益而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之人。
部分流动人口因对自身处境不满,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并通过各种形式发泄私愤。
还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受外界刺激和腐朽思想影响,为达到自己物质上满足和精神上刺激滋生犯罪动机,走上犯罪道路。
如201X年10月3日,我县南安镇新安村发生一起两名湖南籍流动人员为达到侵财目的入室抢劫杀死二人的特大案件。
(三)结构复杂化。
流动人口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来源广泛,流出地多,其来去行踪不易掌握,且成份复杂,良莠不齐。
流窜犯罪分子混迹其中,成为一个特殊的危险群体,随时都有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社会保障整体水平是比较低的 。据《中国 青年报》2006 年 7 月 5 日报道 ,有专家测算我国在以 社会保障为主体的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占 GDP 的 比例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一 。加之其投入城乡差距 又大 ,故显然与农民 、农村密切相关的流动人口的社 会保障投入就更低 。目前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尚处 于初始阶段 ,整体十分薄弱 ,问题颇多 。2007 年《农 村经济绿皮书》指出 ,根据 2006 年城市农民工的抽 样调查数据分析 ,2006 年中国农民工的平均生活质 量指数为 0. 532 ,表明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全国总体 水平相当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的 53. 2 %。构成农 民工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包括收入与消费 、住房 、健 康和就医 、劳动时间 、社会保障以及权益保护 6 个方 面 ,共 17 个指标 。从分类指数看 ,得分最低的为社 会保障指数 ,平均水平只有 0. 251 。[1] 因此 ,流动人口 社会保障是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 ,急需解 决。
一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农民工免费培训“冷场”现象比较普遍 笔者在高唐 、青岛等地调查 ,当地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门均谈到对农民进行免费培训所出现的冷场现 象。
在青岛 ,从 2006 年开始 ,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 部门便推出农民工学习技能可参加免费培训的政 策 ,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为此 ,在春节过后 的“农民工招聘大集”上还专门设立了“农民工免费 培训招生咨询处”。然而 ,政府推出的免费培训“蛋 糕”,却没有吸引太多的农民工前来“品尝”,半月的 时间 ,上万人前去求职 ,却只有不到百名农民工报名 参加免费培训 。而在农民工招聘大集 ,许多用人单 位打出高薪招收技术类工人的牌子 ,却大部分未能 如愿 。对此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之所以会出现企业招聘技术工人“难”的问题 ,主要 是因为农民工和用工单位并不“合拍”,农民工自身 技能素质太低 ,无法满足用工单位的需求 。“所以 ,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发动农民工 进行相关培训的积极性 ,重点在职业技能培训 ,要让 他们知道 ,只有提高了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 ,才能让 自己在市场上站得住立得稳 。”为此 ,2006 年市劳动 和社会保障局有针对性地强化培训 ,推出可学专业
(五) 流动人口住房条件差 ,社会保障力度过小 流动人口 ,除“老板”和“成功人士”群体外 ,大多 数居住条件差 ,这是造成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整 体生活质量较低的主要因素之一 。青岛在我国流动 人口住房保障方面应该说是比较好的了 ,然而如笔 者前文所言 ,除了少数流动人口有自己的住房和极 少数住上经济适用房外 ,多数是租房 、店堂兼租房 、 投亲靠友居住 、搭建临时住房 、住农民工公寓 。据国 家统计局 2006 年《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 告》,农民工城市生活居住状况为 :居住在集体宿舍 者 , 占 29. 1 % ; 居 住 房 屋 缺 乏 厨 卫 设 施 者 , 占 20. 14 % ;城里无住所者 ,占 12. 54 % ;居住在工作地 点者 ,占 7. 88 % ;居住在临时工棚者 ,占 6. 45 %。另 有调查资料显示 :56. 2 %的进城务工妇女的吃住问 题由用工单位 (雇主) 解决 ,务工妇女大多与人合住 , 45. 7 %的人是 2 - 3 人同住一室 ;3. 7 %的人宿舍中 有十余人合住 ,人均面积不足 2 平方米 。[8] 这一状况 ,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有人对扩大住 房公积金的覆盖面寄予希望 。住房公积金制度于 2002 年在我国实施 , 其对象不含农民工 。2007 年 初 ,建设部部署 :今年将着力完善住房公积金缴存和 使用政策 ,依法扩大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 ,逐步扩大 到包括在城市中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 类就业群体 。当然 ,该问题尚刚刚提出 ,公积金如何 缴纳 ? 按照什么样的标准缴纳 ? 缴纳后以什么样的 方式享受住房公积金贷款 ? 一系列的细节问题目前 都没有明确的说法 。而即使有了明确的说法 ,还必 须有保证执行力的规定 。[9] 2007 年 7 月 ,山东在公积金制度执行中即传出 令人吃惊的问题 ,近日出炉的山东 2006 年度审计报
3 本文是刘书鹤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研究”(项目编号 :06BRK005) 的部分成果 。 [ 作者简介 ]刘书鹤 (1946 - ) ,男 ,山东东阿人 ,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老龄化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 :老年社
会保障 。
·65 ·
多达数十个 ,有家政服务员 、汽车维修 、电工 、焊工 、 服装制作 、烹调等 ,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参加初级 职业技能培训的人员 ,包括教材 、实习费 、老师课时 费等在内 ,所有费用都是免费的 。除此以外 ,如果免 费培训的农民工取得了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 ,政府 还会给予一定的补贴 。然而 ,尽管有这种不需要花 一分钱就能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 ,却仍然让许 多农民工不愿问津 。
2008 年 1 月 总 144 期 第 1 期
山 东 经 济 SHANDONG ECONOMY
Jan. ,2008 Gen. 144 No. 1
流动人口玉
(山东社会科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2)
[ 摘 要 ] 本文在实证研究和分析现有资料的基础上 ,指出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在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方面存 在的如农民工免费培训“冷场”现象比较普遍 、义务教育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 、城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尚有一 些漏洞或法律盲区 、流动人口法律援助和医疗救助薄弱等主要问题 ,并提出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对策 ,如以城乡一 体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眼光 ,增强改变与农民 、农村有关的社会保障滞后的紧迫感 ;认清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 “最大优势”,保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长期稳定等 。
有些还得托人找关系办理 。 (三) 城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尚有一些漏洞
或法律盲区 流浪乞讨人员中 ,老年人占有不小比重 ,有关调
查显示 :一些年老体弱 、身有残疾等生活无着的弱势 群体 ,为解决温饱问题在外乞讨 ,大中城市的救助站 为其中一部分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了救助 ,但还有相 当部分的此类人员在县城 、乡镇乞讨生活 ,无人监 管 ,自生自灭 ,一旦他们的人身遭受侵害 ,其合法权 益将很难得到及时有效保护 。[4]
不计”。而对于在东源县发生的惨剧 ,有评论称 :几 乎每次民工侵权案件的背后都能找到相关部门失职 渎职执法缺位的干系 ,几乎每次围殴讨薪民工事件 的背后都能找到强力部门不作为迟作为的干系 。[6]
医疗救助之薄弱 ,表现为对被救助者一般疾病 的应付以及重病者的无奈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 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总体的过分薄弱 。有资料显 示 :我国人口占世界的 22 % ,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 世界的 2 % ;就这仅有的 2 %的医疗资源 ,其 80 %还 集中在城市 。[7]
(四) 流动人口法律援助和医疗救助薄弱 农民工讨薪难 ,这是老话题 ,而且讨薪成本昂 贵 。农民工为了讨回微薄的血汗钱 ,数次乃至几十 次找有关部门 ,有的奔波 、愁苦 、穷困成疾 ,有的甚至 为此要跳楼自杀 。讨薪难 ,也逼着文化水平很浅的 农民工“啃法律”,有的居然因此而成为为农民工讨 薪 、维权的专家 。 直到最近 ———2007 年 6 月 29 日 ,在广东省河源 市东源县还发生了农民工讨薪的惨剧 :近 300 名来 自重庆的农民工 ,因 4 个多月工资近 500 万元被项 目业主拖欠 ,遂罢工抗议 。不料 ,项目业主找来全副 武装的人员对农民工大打出手 ,造成 10 余名伤亡 , 其中 1 人死亡 ,6 人伤势严重 。[6] 农民工讨薪出现的诸多问题 ,显露了法律援助 的薄弱 ,但其真实原因却是政府不作为乃至司法部 门的渎职和腐败造成的 。有报道称 ,一些建设单位 之所以欠薪 ,是因为这些建设单位是当地的“税收大 户”,与有关部门和领导关系密切 ,很容易受到地方 袒护 ,在上报拖欠民工工资项目和数额时故意“忽略
笔者认为 ,流动人口住房保障救助力度过小 ,是 与我国整体住房保障力度小 、问题多息息相关的 。 笔者关于住房的专门研究认为 “: 官商勾结获暴利 , 房地产市场被扭曲”以及“两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 房) 建设缓慢等是造成我国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住 房保障诸多问题的根本所在 。
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武汉市汉正街 ,自 2006 年 底农民工培训学校开办近半年来 ,除开办礼仪常识 和法律知识班外 ,涉及职业技能培训的只开办了电 脑班 ,累计培训 200 人次左右 ,这与汉正街 2 万农民 工的数量是极不相称的 。[2]
(二) 义务教育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 2007 年 2 月 15 日 ,国家发改委公布去年价格违 法案件情况 , 教育乱收费以 27637 件位居首位[3] 。 这其中就有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乱收费问 题。 厦门大学劳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碧英教授就 此指出 :农民工子女在城里就学难的问题首先表现 在取消农民工子女借读费政策受益面窄 ,大部分农 民工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时仍要交纳一笔借读费 。导 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就在于农民工身分认定程序 过于严格 ,即需要“三证”:农村户籍证明 、在厦门的 暂住证 、合法务工证明 (包括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保费 证明) 。但由于不少农民工在厦门打工期间 ,没有与 用人单位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或是无法提供社保缴 费证明 ,农民工的身分就无法认定 ,随其进城的孩子 就读公办学校的借读费也就无法减免 。据了解 ,目 前 ,在厦门岛内公办学校就读的 2 万多名农民工子 女中 ,只有 4700 多人通过了“农民工子女”身分的认 定 ;这 4700 多名农民工子女中 ,仅 2000 余人享受减 免借读费的优惠 。 又据 2007 年 2 月 14 日《法制日报》载 : 尽管兰 州市出台了农民工子女入学可凭借相关证件免交 “借读费”政策 ,但该市仍有 68. 3 %的农民工不得不 为子女在城市上学交纳 200 —500 元的“借读费”。 原来 ,该政策规定 : 农民工免收借读费需凭“四证” (婚育证 、暂住证 、劳务输出证 、住房证或房屋租赁合 同) ,但办理“四证”不但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