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资料分析比重“连环”解题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也是很多考生重点攻克的对象。
要想在资料分析部分取得高分,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运算技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答题策略。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高分技巧。
一、扎实的基础知识首先,对于常见的统计术语和概念,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必须有清晰准确的理解。
这些术语是我们解读数据和进行计算的基础。
例如,增长率可以分为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要清楚它们的计算方法和区别。
其次,要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特点和阅读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等。
能够快速准确地从图表中提取关键信息,是提高答题速度的关键。
另外,对于一些重要的公式,如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公式,以及比重、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等,要做到烂熟于心,能够在看到题目时迅速反应并运用。
二、快速准确的阅读技巧在做资料分析题时,阅读材料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要学会有针对性地阅读,先快速浏览材料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和注释等,了解材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然后,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有重点地回到材料中寻找相关数据。
在阅读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单位和时间范围,避免因为粗心而导致错误。
同时,要善于对材料进行分类和总结,将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简化和整理,便于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三、高效的计算技巧在资料分析中,计算往往是比较耗时的环节,因此掌握一些高效的计算技巧可以大大提高答题速度。
1、估算法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对数据进行适当的估算,忽略一些次要的数字,快速得出近似的结果。
例如,计算 12345÷125,可以将 12345 近似看作 12500,那么计算就变成了 12500÷125 = 100,与实际结果相差不大,且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
2、直除法直除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计算方法,通过直接除以除数的首位数字来判断商的首位数字。
比如,计算 3456÷45,先看 34 除以 4 商 8 余 2,所以商的首位数字是 8。
国考资料分析比重问题三种考查方式运算技巧总结

国考资料分析比重问题三种考查方式运算技巧总结京佳教育荆嘉行测考试作为一种具有倾向性的非准确性测试,试题全部为客观题,并且考试时间紧、题量大.,而资料分析部分由于处于行测第五个模块,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考生做到该部分的时候考试所剩余时间也已不多,加之该部分涉及计算比较麻烦,致使众多考试在考场中对该部分内容放弃,造成无谓的丢分。
其实试题难度不大,只要考生能够采用灵活的解题方法,就能事半功倍,现京佳教育资料分析老师将该部分常用的快速计算方法简要叙述总结。
纵观近十年国考资料分析部分试题,我们发现考察最多是为增长率,增长量,比重三个知识点,这三个知识点涉及的计算量都较大,今天就对比重问题中涉及到的常用公式总结如下:考查形式比重即在总体中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
对于比重的考察,在资料分析中有集中考察方式:(1)去年某产业产量为A,其中一部分产量为B,求总体中的比重。
用公式表示为:比重=100%。
这种类型的较为简单。
(2)由今年数据求去年某部分在去年总体中的比重。
一般表述方式为某产业今年的产量为A,同比增长a,其中一部分产量为B,同比增长b,问去年这部分在去年产量中占的比重。
即,只要我们大概估算出A/B的值,在结合与1的关系结合选项就能迅速秒杀了。
其实也就是比较a与b的大小。
如果a>b,则整体数值大于A/B,如果a<b,则整体数值小于A/B。
(3) 某部分在整体中今年比重与去年比重的大小比较。
只需将上式进行变形因此,对比重的比较就转化为对a、b的比较。
如果a<b,,那么,即今年该部分在总体中的比重下降了。
如果a>b,,那么即今年该部分在总体中的比重上升了。
换言之,与前期相比,增长速度变大的部分在总体中比重变大,增长速度下降的部分在总体中比重下降例1:(2011年国考)2010年1~5个月,石油石化行业实现利润1645亿元,同比增长76.4%,去年同期为下降35.4%。
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1319亿元,增长1.67倍,去年同期为下降75.8%;炼油行业利润326亿元,下降25.7%,去年同期为增长1.8倍。
行测资料分析备考:计算比重变化量

⾏测资料分析备考:计算⽐重变化量 ⾏测作为公务员的考试科⽬之⼀,有些题型需要你充分发挥想象能⼒,这让许多考⽣很是摸不着头脑,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测资料分析备考:计算⽐重变化量”,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测资料分析备考:计算⽐重变化量 在⾏测考试中,基本上都会涉及⾏测的考查,⽽在⾏测的考查中资料分析是⾮常重要的⼀个部分。
资料分析由于核⼼考点⽐较少,主要是增长、⽐重、倍数和平均数,从⽽使得资料分析相对来说⽐较容易复习且提分⽐较快,所以同学们⼀定要重视资料分析。
那么今天⼩编带⼤家来学习资料分析中⼀个常见考点——计算⽐重的变化量。
例.2015年3⽉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054875.4亿元,同⽐增长12%;负债总额685766.3亿元,同⽐增长11.9%;所有者权益合计369109.1亿元,同⽐增长12.2%。
其中,中央企业资产总额554658.3亿元,同⽐增长10.5%;负债总额363304亿元,同⽐增长10.4%;所有者权益为191354.4亿元,同⽐增长10.7%。
问题:2015年3⽉末,中央企业所有者权益占国有企业总体⽐重⽐上年同期约:A.下降0.7个百分点B.下降1.5个百分点C.上升0.7个百分点D.上升1.5个百分点 【答案】A。
解析:本题中求解的是2015年3⽉末,中央企业所有者权益占国有企业的⽐重⽐上⼀年(中央企业所有者权益占国有企业的⽐重)上升还是下降了⼏个百分点?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2015年的⽐重减去2014年的⽐重来求解,⽽2015年的⽐重是现期⽐重,2014年的⽐重是基期⽐重,因此所求就是计算⽐重的变化量=现期⽐重-基期⽐重,我们就得到了计算⽐重变化量的公式。
将数据代⼊公式可列式为,观察算式10.7%-12.2%=-1.5%<0,所以算式计算结果⼩于0,确定是下降,排除C、D。
由于为现期⽐重,故结果⼩于1,因此整个算式结果的绝对值应该是⼩于1.5个百分点的。
行测资料分析考点:百分数、百分点与比重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考点:百分数、百分点与比重详解行测资料分析考点:百分数、百分点与比重详解一、百分数、百分比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资料分析中涉及到的增长率、比重、指数等的变动幅度。
1. 区分“降低(增加)了a%”和“增长(降低)为a%”“降低了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100-a ,“降低为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a; “增加了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100+a,“增加为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a。
【示例一】2.区分“占”、“超”、“为”、“比”“XX占AA的a%”即AA为100,XX为a,则XX占AA的a%;“XX超过AA的a%”即AA是100,XX是100+a,则XX超过AA的a%;“XX为AA的a%”即AA为100,XX为a,则XX为AA的a%;“XX比AA增长了a%”即AA为100,XX为100+a,则XX比AA增长(100+a-100)%=a%。
【示例二】3.拉动……增长……百分点拉动增长是指总体中某部分值的增加造成总体值相对于原来的增长。
【示例三】二、比重比重是公务员考试当中考查频率较高的概念之一。
比重即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比重一般都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
2.间接求比重(1)已知A占B的比重为a%,B占C的比重为b%,则A占C的比重为a%×b% 。
【示例二】 2010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723所。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占高等学校总数的87%,独立学院占普通高等学校数的14%。
求独立学院占高等学校的比重。
解析:根据以上公式,所求为87%×14%=12.2%。
(2)已知总量为A,B占A的比重为b%,C占B的比重为c%,则C=A×b%×c% 。
【示例三】2010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其中货物出口占比为53.1%,一般贸易出口额占货物出口的比重为45.7%,求一般贸易出口额。
行测资料分析之两期比重比较和计算

行测资料分析之两期比重比较和计算方法不对路,速度没法提。
在争分夺秒的行测考试中,掌握-定的技巧才能突破重围。
今天跟着中公教育专家一起熟悉一下广东省考资料分析中考查频次极高的考点:两期比重。
一、题型识别两期比重类题目往往有明显的特征,其在提问时会涉及到两个时间及比重。
比如: 2019年A占B的比重与2018年相比上升还是下降。
二、解题技巧第一步:题干如果只是让我们判断比重.上升还是下降,只需要找到这个比重分子,分母的增长率。
将分子增长率标记为a,分母增长率标记为b。
当a>b时,比重上升;当a< b,比重下降;当a=b,比重不变。
(注: a, b带符号比较) 第二步:若题干中不仅需要判断比重的升降,还进一步问具体变化了几个百分点,在国联考中仅仅需要在判断升降之后,大胆选绝对值最小的选项,简称为大胆选最小。
例1.2015年2月,全国每百万件快递业务中,有效申诉量为23.4件,对企业1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75.13件,环比增长48.0%,对企业2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32.56件,环比增长55.0%,对企业3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31.86件,环比增长140.0%,对企业4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17.81件,环比增长36.0%。
2015年2月对四家企业每百万件快递业务有效申诉量环比增长率2015年2月4家企业中,有几家企业的投递服务中有效申诉量占该企业当月有效申诉量的比重高于上月水平:A.1家B.2家C.3家D.4家中公解析:判断题型。
两个时间:2015年2月比上月。
一个比重:投递服务中有效申诉量占该企业当月有效申诉量的比重。
由于只需要判断比重的升降,先在表格材料中找到这四家.企业的投递业务有效申诉量环比增长率分别为a1=53.0%、a2=44.0%、a3=139.0%、a4=41.0%。
再找到四家企业的总有效申诉量的环比增长率分别为b1=48.0%、bz=55.0% 、b3=140.0%、b4=36.0%;由于题干要求比重上升,则只要a>b即可。
行测资料分析复习资料:比重和变化率

⾏测资料分析复习资料:⽐重和变化率 今天⼩编为⼤家提供⾏测资料分析复习资料:⽐重和变化率,请⼤家仔细阅读本⽂,熟悉相应的⽅法这样在考试中遇到就不怕了! ⾏测资料分析复习资料:⽐重和变化率 在省考当中,虽说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桥,却也是⼈多⾁少马上要考试的同学们,相信你们对考试的内容已经有了⼀定程度的了解,资料分析题量⼤,却不是很难。
中公教育相信有很多同学对于资料分析当中的基期⽐重(倍数,平均数),⽐重(平均数)变化量,⽐重(平均数)变化率,已经是傻傻分不清楚了,可是你们越分不清楚,考试考的越欢实,基本每年都会有题⽬让你去求⽐重,倍数,平均数的基期,变化量,变化率等等。
不过不⽤着急,⼩编相信你们在看完这些东西之后,⼀定能够让你的⼩脑⽠转⼀转,会转明⽩的。
对于倍数,⽐重,平均数⽽⾔,我们会发现倍数=分⼦/分母,⽐重=部分/整体,平均数=总量/份数。
其实都是⼀个分数形式,在⽐重当中,我们可以亲切的称部分为分⼦,整体为分母。
当然了,在平均数当中,总量就是分⼦,份数就是分母。
既然如此,那我们不妨在记忆过程当中只记住求分数形式的基期,分数的变化量或者分数的变化率地公式就可以了。
那⼤家现在是否能想起我们的公式呢?(任意的分数形式,分⼦⽤A表⽰,分⼦增长率⽤qa表⽰,分母⽤B表⽰,分母增长率⽤qb表⽰) 求分数的基期=A/B*(1+qb/1+qa) 求分数的变化量=A/B*( qa-qb/1+qa) 求分数变化率=qa-qb/(1+qb) 好了,回忆了公式,接下来就告诉⼤家⼀种⽐较简单的判断⽅法,来分清我们到底应该应⽤哪个公式: 1. 看时间,假设材料当中的时间给了2016年,题⽬⼀出现却问的2015年的指标,那可以肯定的是问的为基期,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看⼀眼指标,咦,正好问的是分数形式,这个时候⼤家就可以⼼⾥⼀喜,直接套⽤求分数的基期公式即可。
2. 第⼆条呢,当然也是看时间(时间相当重要)当题⽬当中出现2016年某指标相较于上⼀年怎么样了(变化了,增长了)等相似描述时,不要慌,接下来看选项,发现给的是量的概念,那这个时候呢,万事具备了,发现是在问两个时间相⽐较的变化量,那⽆⾮就是我们学的增长量或者变化量。
行测资料分析:计算题技巧详解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多以计算为主,因此计算题是资料分析的必考题型之一,这些题目中有的列式难度偏大,有的计算难度偏大,数据关系比较复杂,难以把握,对考生分析资料、提炼有效数据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且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多个数据间的计算,可能导致计算结果和正确选项之间有偏差。
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将介绍几种常见计算题。
一、求增长的计算题求增长的计算题在资料分析中是最常见的,其中增长包含同比增长量、环比增长量、同比增长率、环比增长率、年均增长率等,提问方式却各不相同。
1.常见提问方式求增长的计算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与上年同期相比,XX 约增长了多少”、“XX 同比增长了百分之多少”、“上年同期XX 的量是多少”、“上个月XX 的量是多少”等等。
2.高频考查方式:求增长量求增长量的问题,在国考和地方考试中出现频率均较高。
在各类考试中常给出“本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量。
【例题1】 2010年1-6月,全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累计完成1486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4%;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34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
其中,移动通信收入累计完成29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比重提升到68.55%,增加了3.24%;固定通信收入累计完成1366.5亿元,比重下降到31.45%。
2010年1-6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 )。
A.2476.7亿元B.2619.6亿元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C.2972.0亿元D.3180.2亿元3.特殊考查方式:求跨年增长率求增长率的问题很多,但是一般都是已知“本期量和增长量”或者“本期量和上年同期量”来计算,2011年国考中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新的考查形式即求跨年的增长率,下例中求跨年的增长率无需利用本期量和上期量,只需已知两期的增长率即可。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考点:比重计算技巧

通过最新吉林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吉林中公教育整理了吉林
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百分数、百分点和比重是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概念,在公务员考试中时
有出现,考生需重点掌握百分数百分点的考查形式,比重的含义,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
的基础上熟练解资料分析题目。
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讲解最简便方法。
一、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资料分析中涉及到的增长率、
比重、指数等的变动幅度。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吉林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巧妙判断比重变化

⾏测资料分析技巧:巧妙判断⽐重变化 做了许多⾏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些技巧和重点,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测资料分析技巧:巧妙判断⽐重变化”,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测资料分析技巧:巧妙判断⽐重变化 资料分析是公考⾏测中⼀类⾮常重要的题型,它包含了增长、⽐重、平均数、倍数等⼀系列知识点,其中⽐重是考察的重点之⼀。
今天就和⼤家⼀起分享⽐重中常见的⼀种考察⽅式--判断⽐重变化。
⼀、原理透析 由⽐重的基本公式,我们知道: 当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时,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0,即⽐重的变化量>0,现期⽐重>基期⽐重,⽐重呈上升趋势; 当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时,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0,即⽐重的变化量<0,现期⽐重<基期⽐重,⽐重呈下降趋势; 当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时,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0,即⽐重的变化量=0,现期⽐重=基期⽐重,⽐重不变。
所以在判断⽐重变化趋势的时候,并不需要进⾏繁琐的计算,只需要找准部分值和整体值对应的增长率,对增长率进⾏⽐较即可。
⼆、实战演练 【例题1】2018 年,我国全部⼯业增加值 305160 亿元,⽐上年增长 6.1%。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 6.2%。
问题:2018 年我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全部⼯业增加值的⽐重较上年上升还是下降? 【解析】部分值对应的是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率为6.2%,整体值对应的是全部⼯业增加值,增长率为6.1%。
6.2%>6.1%,即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重上升。
【例题2】2019 年 1-7 ⽉份,⾼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 11.9%,其中,电⼦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 48.0%,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业投资增长 36.2%,检验检测服务业投资增长 31.3%,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增长 17.8%。
问题:与上年同期相⽐,2019 年 1-7 ⽉上述 4 类服务业投资占⾼技术服务业投资的⽐重上升的有⼏类? 【解析】4类服务业投资为部分,⾼技术服务业投资为整体,整体增长率为11.9%,由材料可知,以上4类增长率均⼤于11.9%,则⽐重上升的有4类。
资料分析公式

行测高频考点-数资从近五年考情来看,比重问题是国考资料分析中的必考考点且考频很高。
其中现期比重难度较低但考频最高,两期比重考频次之,基期比重考频较低。
总体来说,对于考生而言,比重问题是性价比很高的题型,建议重点学习。
1.现期比重:题目所求时间与材料时间一致,且出现“占”字,…占…的比重。
计算公式:比重= 部分总体= A B × 100%(A 表示部分量、B 表示总体量);总体=部分比重;部分=总体×比重。
2.基期比重:题目所求时间在材料所给时间之前,且出现“占”字。
A 表示现期部分量,B 表示现期总体量,a:分子/部分的增长率,b:分母/总体的增长率)。
3.两期比重:题干出现两个时间及“占”,需要判断上升或下降,或问上升(下降)几个百分点。
计算公式:两期比重差= AA 表示现期部分量,B 表示现期总体量,a:分子/部分的增长率,b:分母/总体的增长率)。
解题思路:(1)判断升降:a>b,比重上升;a<b,比重下降; a=b,比重不变;(2)定大小:小于|a-b|,即比重差<增速差的绝对值;若有多个选项满足比重差<增速差的绝对值,时间不充足直接猜最小的选项即可,但这种“猜”的技巧有一定的风险。
因此,如果时间充足可代入公式: A ,利用截位直除进行速算。
【例题详解】(2020 国考)2018 年前三季度,S 省社会物流总额 35357.26 亿元,同比增长 6.4%,增速比上半年放缓 0.7 个百分点。
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 16636.15 亿元,同比增长 0.2%,增速比上半年放缓 2.1 个百分点;外部流入(含进口)货物物流总额 17357.31 亿元,同比增长 12.1%,增速比上半年加快 0.8 个百分点;农产品物流总额 875.06 亿元,同比增长 11.6%,增速比上半年加快 0.5 个百分点;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 457.86 亿元,同比增长 40.7%,增速比上半年放缓 3 个百分点;再生资源物流总额 30.88 亿元,同比下降 7.0%,降幅比上半年扩大 4.3 个百分点。
省考行测考试资料分析题技巧

省考行测考试资料分析题技能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题属于“性价比”比较高的题目,不算难,分值高,考试的时候应当保证这部分能做完且全对,然后再给资料分析题提提速。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省考行测考试资料分析题技能,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省考行测考试资料分析题技能第一,快速浏览材料。
拿到一则材料,特别是文字型材料,要利用5到10秒的时间快速浏览材料,分清材料结构,是总分结构、分总结构还是总分总结构,然后勾画出每段文字描写的主要对象。
如果遇见独段材料,则快速将材料分层,找出每层主要描写的对象。
其次,快速找准考点。
大致浏览完材料就赶忙回到题干中,通过题干信息,找准考点。
如显现“谁占谁的比重为多少?”那么肯定是求比重,然后再通过时间判定,是求现期比重还是基期比重。
一样主要是有两种,一种求的是量,一种求的是率。
我们可以从单位上去区分,量的单位是具体的实际量,例如吨,亿元,亿美元,千克,万公顷等,而率的单位是百分数,没有单位;还有一些题目是求倍数、比重、平均量的题目,这类题目的特点就很明显了;当然也还有比较类的,但是比较一样也是比较量或者是率之间的关系,所以这里就不拿出来单独讲授了。
然后,准肯定位材料。
通过题干信息,再回到材料中寻觅相应的数据。
一样资料分析中我们常见的考试材料有三种,文字型、表格型、图形(柱形、饼型、折线形),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阅读方式。
文字型用快速阅读法先读材料(提示考生要特别注意关注年份、关键性名词)、而表格型、图形(柱形、饼型、折线形)可以直接看题目,但是注意表格型如果有备注时一定要看,在阅读进程中,对于关键性的要点,可以进行适当勾画。
最后,准确做出答案。
数据找到,直接代入相应的公式中,再利用之前很多运算方法,比如首数法、尾数法、有效数字法、错位加减法等,快速做出正确答案即可。
拓展:公务员行测考试心理学知识点第一组: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点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偏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点。
行测资料分析的作答技巧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的作答技巧详解行测资料分析的作答方法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资料分析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资料分析通常在试卷的最后一部分,所以很多考生没有时间去做,即使有的考生有时间,但是一看到数据那么庞大复杂就顿时失去了去信心,因此无法牢牢抓住这部分分数,实在是可惜!其实如果各位考生能够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不难发现,有的资料分析题简直就是在给你送分!资料分析并不难,牢牢掌握住概念公式以及计算方法,20道资料分析90%的正确率是很容易达到的。
当然首先是保证时间充沛,这就需要考生们掌握方法多加练习!下面就资料分析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尾数法进行总结,希望考生们快速准确地把资料分析的分数收入囊中!此方法主要是应用在资料分析的加法或减法运算中。
顾名思义,当你根据问题列出的式子就是a+b+c+d的形式时,就可以利用尾数法。
首先列出的式子是加法(减法),其次观察选项,如果选项最后一位不同,那么只要把列出的式子最后一位相加即可;如果选项的最后一位相同但是倒数第二位不同,只需要把列出的式子的最后两位相加即可。
例1.341.35+521.49+619.18=()A.1482.02B.1484.98C.1488.83D.1490.45【解析】很明显式子是加法形式,观察选项可发现最后一位不同,那么只要把式子的最后一位相加即可,5+9+8=22尾数是2,故答案选A。
例2.390.2+242.7+235.8+432.1+469.2=( )A.1770.0B.1743.1C.1740.1D.1743.0【解析】式子属于加法形式,选项中尾数有相同的情况,但是倒数第二位不同,所以把式子中的最后两位相加,0.2+2.7+5.8+2.1+9.2=20.0,后两位是0.0,故答案选A。
但是考生要注意:在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点对齐进行加。
例3.23.15+18.22+14.6+21.93=()A.78.25B.77.28C.77.90D.78.26【解析】式子是加法形式,选项中最后一位不相同,所以把式子中的最后一位相加即可,5+2+0+3=10。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主要考查我们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这一部分的题目通常数据较多、计算量较大,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很容易花费大量时间却得不到理想的分数。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行测资料分析的快速解题技巧,并结合一些练习题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
一、快速解题技巧1、阅读材料有技巧先略读材料:快速浏览材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了解所涉及的统计指标、时间范围和数据类型。
标注关键信息:对于重要的时间、数据范围、关键词等进行标注,方便后续查找和使用。
2、分析题目抓关键明确所求:读懂题目,确定要求的是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具体指标。
提取关键数据:根据题目要求,从材料中准确提取相关数据。
3、计算方法要灵活估算法:适用于选项差距较大的题目,通过对数据进行粗略估算得出答案。
直除法:将除法运算转化为直除,快速比较商的首位或前两位来确定答案。
特殊值法:记住一些常见的特殊值,如 1/2 = 50%,1/3 ≈ 333%,1/4 = 25%等,将复杂计算转化为简单计算。
4、选项分析有窍门先看选项差距:差距大则大胆估算,差距小则精确计算。
排除法:根据题目特点和数据性质,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
二、练习题与解析【例 1】2019 年,某地区的 GDP 为 5000 亿元,2018 年为 4000 亿元,求 2019 年该地区 GDP 的增长率。
A 20%B 25%C 30%D 35%解题思路: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即(5000 4000)÷ 4000 × 100% = 25%,答案选 B。
【例 2】2020 年,某企业的营业收入为 800 万元,营业成本为 500 万元,求该企业的毛利率。
A 375%B 30%C 25%D 20%解题思路: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 100%,即(800 500)÷ 800 × 100% = 375%,答案选 A。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之比重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之比重【答题妙招】比重是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占总体数值的比值,结果需要表示成百分数。
即:比重=部分÷总体部分=总体×比重。
注:1、一个总体中有两部分A 和B ,若题干中给了它们在总体中的比重,则计算二者倍数关系时,只需用比重代替数值即可;2、A 占B 的比重为x ,B 占C 的比重为y ,则A 占C 得比重为xy ;若A 占B 的比重为x ,A 占C 的比重为y ,(范围A<B<C ),则B 占C 得比重为xy 。
3、比重变成百分数,数值介于0-100%之间所有部分比重的和为100%。
两个比重之间进行比较计算时,一般只能做差,结果表示成若干个百分点。
【例1】2008-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机组并网容量2012年清洁能源机组并网容量占当年并网机组总容量的比重比上年()A.上升了5.5个百分占B.上升了2.5个百分点C.下降了5.5个百分点D.下降了2.5个百分点【答案】B 。
2012年比重为24004/88000≈25%+,2011年比重为20260/81800≈25%,所以相差到不了5.5%的量级,只能选择2.5%。
【例2】若2011年末我国15-59岁的人口比重为69.8%,则60-64岁人口约有多少万人()A.4235B.4934C.5264D.6198【答案】D 。
从第二张图可知,2011年15-64岁人口比重为74.4%,题干给出15-59岁人口比重为69.8%,则60-64岁人口比重为74.4%-69.8%=4.6%。
再根据第一张图可得到2011年总人口数,即134735×4.6%=6197.8万人。
【例3】2014年1-4月,以下哪种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占同期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20%()A.食用油籽B.蔬菜C.畜产品D.水产品【答案】A。
2014年1-4月各类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分别为()A项食用油籽:5.4+142.6=148;B项蔬菜:38.3+1.5=39.8;C项畜产品:22.1+85=107.1;D项水产品:61.9+32.1=94。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测的资料分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
它不仅题量大,而且分值较高,是我们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关键之一。
然而,很多考生在面对这部分内容时,往往感到头疼,觉得数据繁多、计算复杂,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完成题目。
那么,如何才能在国考行测的资料分析中取得高分呢?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
一、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要想做好资料分析,首先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概念和公式。
比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等。
只有清楚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和计算公式,才能在看到题目时迅速找到解题的思路。
例如,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增长量的计算公式是: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对于比重,我们要知道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 100%。
而平均数则是总量÷份数。
在学习这些概念和公式时,不能死记硬背,要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加深理解和记忆,做到能够灵活运用。
二、快速准确地查找数据资料分析题中的数据通常都很多,而且比较分散。
因此,快速准确地查找数据是解题的关键之一。
在阅读材料时,要先快速浏览一下材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有文字型、图表型和综合型三种。
对于文字型材料,要重点关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其中”“占比”等,这些地方往往会包含关键信息。
对于图表型材料,要注意图表的标题、横纵坐标、单位以及注释等。
在查找数据时,要细心认真,避免看错行或找错数据。
三、学会估算和简化计算在资料分析中,很多计算都不需要精确计算,只要能够估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
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一些估算和简化计算的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比如,在计算除法时,可以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使计算变得简单。
或者利用首数法、尾数法、特征数字法等方法来快速得出答案。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必考科目之一,而资料分析则是行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要在这一模块取得高分,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技巧和方法。
一、熟悉题型与考点首先,了解资料分析常见的题型和考点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题型包括文字型资料、图表型资料(如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和综合型资料。
考点主要涵盖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
对于增长率,要熟练掌握其计算公式,如: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增长量的计算则要明确其与增长率的关系,以及相应的公式。
比重问题中,要清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已知条件求出比重或者根据比重求出部分或整体的值。
平均数的计算也有特定的公式和方法,需要准确把握。
二、快速准确阅读资料在考场上,时间非常宝贵,因此快速而准确地阅读资料是取得高分的基础。
拿到资料后,不要急于看问题,而是先快速浏览资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对于文字型资料,要关注段落的首句和尾句,以及一些标志性的词汇,如“其中”“但是”等,这些往往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理清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同时,对一些关键的数据要做好标记,比如年份、数据的名称等。
对于图表型资料,要先看清图表的标题、坐标轴的含义、单位以及图例等。
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图表所表达的主要内容,为后续的解题提供便利。
三、掌握速算技巧在资料分析中,计算量往往较大,如果采用常规的计算方法,不仅耗时而且容易出错。
因此,掌握一些速算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估算法。
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对数据进行大胆的估算,以减少计算量。
直除法也是常用的技巧,通过直接相除得到首位数字来判断答案。
此外,还有特殊值法,记住一些常用的特殊值,如 1/2 =05,1/3 ≈ 033,1/4 = 025 等,可以将复杂的计算转化为简单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资料分析比重“连环”解题技巧
公务员资料分析题有什么规律呢?为大家提供行测资料分析:比重“连环”解题技巧,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你能好好掌握!
行测资料分析中,有很多常考的公式,回顾近几年的试题,发现题目越来越灵活,基础公式使用的越来越少。
其中,比重这个考点近年来考察的形式就非常的多样,题目很活,比重套比重,导致学生只学习了基础公式,仅学习比重=部分值/整体值之后,还很难应对题目。
那么下面将带你去学一学,比重中还有比重这样的题目我们应该怎么办?
1.xx年全年,内蒙古自治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9.9万元,其中城镇完成88.2%(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区的66.6%)。
问题:xx年全年,城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城镇的比重为多少?
2.xx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7.4万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占4
3.2%(住户存款余额中人民币余额99.1%)。
问题:xx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中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所占比重为百分之几?
通过对于例题的仔细研究和共性的查找,不难发现这几道题目中有一些规律。
首先,题中所求为比重;其次,涉及到的部分值和整体值题干中没有全部给出;最后涉及到的部分值和整体值都与题干中的比重有关系。
这种比重套比重的题目,各位同学拿到肯定是开始是
没有思路的,认为题目难度较大。
接下来,将用常规办法和技巧办法分别解决,将比重“连环问题”解决掉。
常规办法:
1.从问题出发,所求比重中,部分值为城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后用城区替代),整体值为城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后用城镇替代)。
城区出现在比重66.6%中,是部分值,故城区为内蒙古自治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6%。
城镇出现在比重88.2%中,也是部分值,故城镇为内蒙古自治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2%。
用内蒙古自治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6%/内蒙古自治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2%,则内蒙古自治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掉后,公式成:66.6%/88.2%即可。
2.从问题出发,所求比重中,部分值为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整体值为全部金融机构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出现在比重99.1%中,是部分值,故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为住户存款余额*99.1%。
全部金融机构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出现在比重4
3.2%中,是整体值,故全部金融机构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住户存款余额/43.2%。
用住户存款余额*99.1%/(住户存款余额/43.2%),则住户存款余额约掉后,公式成:99.1%*43.2%即可。
以上是常规办法,不难发现,其过程比较繁琐,记忆起来也没有什么规律,接下来,用技巧办法来解答一下我们来看一下。
技巧办法:
1. 从问题出发,所求比重中,部分值为城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后用城区替代),整体值为城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后用城镇替代)。
城区出现在比重66.6%中,是部分值,城镇出现在比重88.2%中,也是部分值。
两者在不同比重中所处的位置相同,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既然位置相同,就将两个相除(因比重小于等于1,所以小数除以大数)即可。
2. 从问题出发,所求比重中,部分值为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整体值为全部金融机构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出现在比重99.1%中,是部分值,全部金融机构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出现在比重4
3.2%中,是整体值。
两者在不同比重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这时我们将两个比重相乘即可。
技巧办法的解决步骤:1.判断所求为比重;2.所需部分值和整体值没有全部给出具体数值,而是出现在两个比重中,并判断其在各自比重中的“角色”;3.若“角色”相同,则相除,“角色”不同,则相乘。
2018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0万亿元,名义增速为9.69%,其中广东省凭借97300万亿名列第一,占全国GDP 的10.8%,江苏省和山东省紧随其后。
在广东省各地市中,“深圳速度”一点没有慢下来,以占全省11.3%份额的成绩位居首位。
问题:广东省排名第一的地市占全国的比重为多少?
【解析】1.判断所求,为比重;2.所需的深圳GDP和全国GDP没有全部给出,而出现在了两个比重中,并且在各自比重中,深圳GDP 为部分,全国GDP为整体;3. “角色”不同,相乘即可,10.8%*11.3%。
想必各位参加2019公务员考试的小伙伴在备战公考过程中会
发现资料分析这个专项,在掌握所有公式和考点后,觉得它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专项,但是有一个困惑的点,花费的时间长但正确率却不高,此时你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在计算中是不是列出一个式子来就埋头
苦算,这样别人可能已经做了三四个题了,你最后还是把它算错了...那我们 * 算得既快又能保证正确率呢?接下来就此问题给大家提一
些可行性的指导建议:
选项在行测中是很好的工具,用好了事半功倍,在资料分析中,我们既准又快的列出式子后,我们一定不要着急着去算,而是去观察选项,选项差距告诉你应该用哪一个方法估算更合适,算到哪一步即可。
当选项差距比较大时(一般选项第一、二位不同时),我们可能随便估算一下也就能确定出正确选项;当选项差距比较小(一般来说,当选项第三位才有差距时),为了保证精度,应该尽量精算。
方法:直接快速估算或结合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适当估算
【例2】7125×17.8%=( )
A.1167
B.1215
C.1235
D.1268
【答案】D。
解析:观察选项,B、C、D选项第三位才不同,选项差距小,尽量精算避免误差,列式乘法可用运算拆分,原式7125
×17.8%=7125×(20%-2%-0.2%)=1425-142.5-14.25=1268,故选择D 选项。
通过以上几个例题,大家会发现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测资料分析题型数据都国家 * ,确实比较大,但是很多题目都是不需要算或者通过简单估算就可以确定正确选项的,所以大家在平时练习或者考试中,要有能不算尽量不算的意识,结合选项尽量简化运算,从而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题目做完,并且保证正确率,才不会在最后的考试中留下遗憾,相信大家通过练习,能够熟练运用咱们平时所教的方法、技巧,最终能够考上一个理想的岗位!
:中公教育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