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横跨各节点说明

合集下载

关于岔区软横跨的说明

关于岔区软横跨的说明

1. 适用范围本说明适用于30m/s 和35m/s 风速区域的Re200C 和Re100C 接触网。

本说明仅适用于道岔开口尺寸为0.40 m 至0.80 m 的道岔上部软横跨接触线悬挂点。

本说明仅适用于9(4194)和12(4190)型道岔。

软横跨悬挂点的特殊结构形式仅适用作为特殊情况于1999年6月25日以前竖立的软横跨支柱。

其根据是于1999年6月25日与99/005号备忘录一起提交的第1号设计说明。

2.确定在道岔开口尺寸(侧线和正线轨道中心线的距离)大于0.40 m 时,原则上必须使用加长定位器。

定位绳上定位环以及定位器挂环必须在下部定位绳上安排在受电弓限界之外。

为此,为了超越轨道中心线而保持最大的之字值,管状定位器必须加长。

轻型定位器则不能加长。

管状定位器不应长于超越轨道中心线0.40 m 的最大值。

特殊情况的更长超越尺寸只有在使用管状定位器特殊结构时才能实现,而且原则上必须征得2包系统负责人的同意。

天津第三设计院向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在具体设计阶段即已把用于相应具体设计的管状定位器的数量和特殊长度提交给在沈阳的德方联合体。

并确定仅用于更换轻型结构定位器的特殊长度,而对于侧线的管状定位器仅提供了特殊长度管状定位器数量。

图 1: 用于两条Re100C 链形悬挂的加长定位器示意图图 2: 用于Re200C 和Re100C 链形悬挂的加长管状定位器示意图。

1) 拆下零件14(13或550)并替代以B234的管状定位器。

B234的零件19扭转90О。

使用极限:下部定位绳B233A 1)(B 或 C)B233A 1)(B 或 C)正线(Re 200C) 使用的特殊管状定位器仅允许用于 0,60m 以下道岔开口尺寸。

两条接触线交叉点位于距悬挂点约 2,00m 处。

侧线 (Re 100C) 使用的特殊管状定位器仅允许用于0,80m 以下道岔开口尺寸。

两条接触线交叉点位于距悬挂点约 0,75m处。

因此交叉点不装线岔杆。

接触网设备与结构—软横跨与硬横跨

接触网设备与结构—软横跨与硬横跨
其中节点2、4用于站台上
的钢柱和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
节点1、2在双横承力索时的安装
联板
双耳楔型线夹
当使用双横承力索时,节点 1、2的装配如图
所示,主要区别是在绝缘和双横承力索间增
加联板。
节点5
节点5作用相当于一个腕臂
中间柱,在整个站场软横跨定
位中,采用最普遍的是节点5。
为了保护承力索 ,悬挂点
出承力索需要加装铜合金预绞
负载传递给支柱。由于负载不大,故采用GJ-50镀锌钢绞线。
不管是接地侧绝缘子还是上、下行股道间的横向电分段绝缘子,
它们一方面起绝缘作用,另一方面起连接作用。
横向承力索和上部固定绳间,通过两股直径为4.0mm的镀锌铁线拧成的直吊弦连接
起来;上、下部固定绳间,通过两股直径为4.0mm的镀锌铁线拧成的斜拉线将鞍子或悬
软横跨节点概念
软横跨节点是指软横跨所跨越线路的装配形式。
接触网链形悬挂软横跨节点示意图
为了设计及施工的方便,把软横跨各种装配形式经过归纳综合,制定了15种节点类型。
接触网链形悬挂软横跨节点1、2、3、4安装图
节点1、2适用于13m或
15m高的钢柱连接。
节点3、4适用于地面以上
12m的钢筋混凝土柱。
三、求横向承力索各股道悬挂点至支柱悬挂点的垂直距离y
分别对各悬挂点取分离体并取矩得:
y1A= FA·X LA
T
y2A= FA·X 2 A Q1A X 2 A X LA
T
FA·X iA Qi 1 AX iA X i 1 A
i
yiA=
i 1
T
同理:y1B= FB ·X 1B
03 在线路较多的站场上用绝缘软横跨可节约大

软横跨与硬横跨

软横跨与硬横跨

触 接
精 网
课 品
第十一节 软横跨与硬横跨
三、软横跨预制计算
1、实测和确定参数
(5) d1 d 2 偏移距离,即支柱结 构斜率和调整倾斜值所 形成的偏移距离之和, 简称偏距,是悬挂点高 度和支柱斜率的积。 (6)S柱底面(钢筋 混凝土支柱由地线孔至 轨面)至轨面的垂直距 离。
zz
tc rv
触 接
精 网
课 品
则横向承力索悬挂最低点便出现在悬挂负载 QK 所在的悬挂点
计算图
第十一节 软横跨与硬横跨
三、软横跨预制计算
3、确定最短吊弦位置
方法一:根据横承力索在悬挂点反力确定横向承力索最低点
zz
tc rv
触 接
精 网
课 品
计算图
第十一节 软横跨与硬横跨
三、软横跨预制计算
3、确定最短吊弦位置
zz 课 品
tc rv
触 接
精 网
第十一节 软横跨与硬横跨
二、软横跨节点
软横跨节点
是指软横跨所跨越线路的装配形式。为了设计及施工的方便, 把软横跨各种装配形式经过归纳综合,制定了14种节点类型,其结 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zz
tc rv
触 接
精 网
课 品
第十一节 软横跨与硬横跨
zz 触 接 精 网 课 品
zz 课 品
tc rv
触 接
精 网
第十一节 软横跨与硬横跨
二、软横跨节点
4、节点 6、7
节点6、7相当 于道岔定位柱的定 位装配,它所定位 的两组悬挂均为工 作支,两根接触线 的高度基本一致。 节点6相当于L型道 岔定位柱安装,节 点7相当于LY型道 岔定位柱安装。
zz 课 品

11第十一节软横跨.

11第十一节软横跨.
10.当Cx>6m时,节点2或节点4的横向承力索绝缘子串应下移,且与上、下部固定绳绝缘子串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另将悬吊上部固定绳的吊弦外移至双点划线处,为此,零件需按表2-11-3所示调整。
表2-11-3侧面限界Cx>6m时,软横跨零件调整
节点1、2是软横跨在钢柱上的安装形式,横向承力索由绝缘子、杵头杆、固定角钢、角形垫块固定在钢柱靠线路侧的一面。上、下部固定绳用杵头杆、固定角钢、球形垫块固定在钢柱的田野侧,具体材料选用见表2-11-4。节点1、2结构装配如图2-11-3所示。
4.承力索在直线区段应位于线路中心正上方,在曲线区段应位于接触线正上方;接触线拉出值a,在直线及曲线区段均属相对于受电弓中心的距离。
5.下部固定绳的高度以电化股道的最高轨面连线的中心为准,接触线高度不得超过6500 mm,轨面较低时,可采用按不大于接触线允许坡度升高接触线的方式安装,接触线高度超过6500 mm时,可采用加设调节立柱的措施安装,如图2-11-2所示。
表2-11-4软横跨节点1、2、3、4用料
表2-11-5取消或增加开式螺旋扣用料
注:“表示将上、下部固定绳所用JL39-01-85焊接杵环中175的尺寸改为550 mm,其余不变,各钢筋混凝土软横跨处的开式螺旋扣应安装在同一侧。
上、下部固定绳处三孔角钢型式及杵头杆型式分别见表2-11-6和表2-11-7。
图2-11-11接触网链形悬挂软横跨结点14安装示意图
二、软横跨预制计算
站场软横跨的预制计算在接触网施工和改造中十分重要,因为软横跨在架设时跨越很多股道,受运输干扰比较大,而且可调节的裕度较小。因此,一般要求软横跨挂设时一次到位,尽量避免返工,所以软横跨前期的预制和计算十分重要。在施工和改造中曾采用抛物线计算法、图解法、实测法等,这些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精确度不够。特别是在既有电气化线路上改造,由于施工停电点的限制,以上方法不可取,故一般采用负载计算法。负载计算法是以实际悬挂的标准形式为依据,以实际负载为计算条件,以安装后的受力状态为前提,由负载计算转化为结构尺寸计算的方法。

第8章软横跨装置及安装

第8章软横跨装置及安装

第八章软横跨装置及安装软横跨装置是车站多线路接触悬挂的支持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造价低廉,弹性好的特点,但也存在着稳定性差,调整不便的缺点。

第一节软横跨结构软横跨由支柱、横向承力索、上部定位索、下部定位索及连接零件组成,其结构形式如图8-1-1所示。

图8-1-1 软横跨结构图一、软横跨支柱与线索1、支柱软横跨支柱一般采用桁架式钢柱,只在跨越四股道及以下的小站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柱。

软横跨由两棵支柱构成一跨式,最多跨越的股道数不超过8道,超过8道时采用两跨或三跨式。

软横跨根据跨越的股道数目的不同,一般采用13m或15m钢柱,它承担着接触悬挂及支持装置的全部负荷。

2、横向承力索横向承力索承担着悬挂及软横跨装置的全部垂直负荷,为减少支柱容量,横向承力索弛度较大,一般为横向跨距的1/8~1/10。

当软横跨悬挂6组及以上接触悬挂时,采用并列的两条承力索称为双横承力索,否则采用单横承力索。

横向承力索一般采用Gj-70镀锌钢绞线或LXGJ-80、LXGJ-100镀铝锌钢绞线。

3、上部定位索上部定位索用于固定纵向承力索,承担着纵向承力索传来的全部水平负荷,其状态呈水平,可略有负弛度。

一般采用GJ-50或LXGJ-50钢绞线。

4、下部定位索下部定位索用于固定接触线,承担着接触线传来的全部水平负荷,其状态及使用线材同上部定位索。

二、软横跨节点软横跨为多组接触悬挂的定位而设置,由于车站线路情况不同,对悬挂定位要求不同,软横跨的安装形式也不同,为了方便起见,把这软横跨装置划分成不同的节点,每一节点表示一种安装形式,这样就可以把不同形式的软横跨看成是不同节点的组合。

1、节点1、2节点1、2用于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定位索在钢柱上的固定,其中,节点1用于非站台侧,节点2用于站台侧,节点形式见图8-1-2及8-1-1零件表图8-1-2 节点1、节点2安装图软横跨固定角钢选用表表8-1-2采用双横承力索时,绝缘子由腕头挂板及V型联板与双横向承力索连接,其他零件不变,如图中所示。

软横跨装配综述

软横跨装配综述

第二节 软横跨计算
二、计算结构参数
1.求横向承力索弛度: 钢 柱: f1=柱高-0.07+hA-S上-Cmin f2=柱高-0.07+hB-S上-Cmin 混凝土柱:f1=10.8+hA-S上-Cmin f2=10.8+hB-S上-Cmin 式中:f1、f2—软横跨两侧支柱悬挂点至横向承力索最低点的垂直距 离; 柱高—钢柱高度; 0.07—钢柱横向承力索悬挂孔至柱顶距离; 10.8—混凝土软横跨柱地线孔至横向承力索悬挂孔的距离; hA、hB—软横跨两侧支柱与最高轨面的高差,由测量得; S上—上部固定绳安装高度; Cmin—最短吊弦长度,一般取500mm。
第二节 软横跨计算
3.求上部固定绳安装高度处钢柱外缘(混凝土柱 内缘) 钢 柱:混凝土柱: 式中:—上部固定绳支柱固定点至相邻悬挂点的 距离; —测量所得支柱限界; —上部固定绳安装位置至最高轨面的垂直距离。 由设计给定; δ—支柱斜率。 用以上式子分别计算软横跨两侧支柱。
第二节 软横跨计算
4.求下部固定绳安装高度处钢柱外缘(混凝土柱 内缘)到定位环线夹的距离。 钢 柱:混凝土柱:式中:—下部固定绳支柱固 定点至定位环线夹的距离; —支柱下部固定绳安装位置至最高轨面的距离; ±1.48 —定位环线夹偏移线路中心的距离。当斜 拉线拉向支柱取“ -”,背离时取
软横跨装配
36-雷栋
第一节 软横跨的组成
软横跨是多股道站场接触悬挂的横向支持装置。它由横 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及连接零件组成。 横向承力索承受接触悬挂的全部垂直负载;上部固定绳 承受承力索的水平负载;下部固定绳承受接触线的水平 负载。 横向承力索一般用GJ-70钢绞线,上、下部固定绳一般 用GJ-50钢绞线。两侧软横跨支柱,一般在跨越3-4股道 时,采用钢筋混凝土软横跨柱;在跨越5股及以上时, 采用钢柱。跨越股道数不宜超过8股。 为了方便,将软横跨用节点的方式来表示。 节点1、2是软横跨在钢柱上的装配形式。 节点3、4是软横跨在钢筋混凝土柱上的装配形式。 节点5相当于一般中间柱装配。

软横跨连接方式技术交底

软横跨连接方式技术交底

软横跨连接方式技术交底一、中间节点8连接方式:(采用硅胶绝缘子一头杵座,一头单耳(杵头))A.单横双耳楔形线夹+球头挂环+硅胶绝缘子+双耳(杵座)楔形线夹B.双横双耳楔形线夹+LV联板+双耳连接器+球头挂环+硅胶绝缘子+双耳连接器+LV联板+双耳(杵座)楔形线夹二、支柱侧连接方式:(采用硅胶绝缘子一头杵座,一头杵头)1,1S连接方式:A.横向承力索单横:600mm杵头杆+硅胶绝缘子+杵座楔形线夹双横:600mm杵头杆+硅胶绝缘子+双联碗头挂板+LV联板+双耳楔形线夹B.上下部固定绳1600mm杵头杆+硅胶绝缘子+杵座楔形线夹C.上下部固定绳(带弹补)800mm 耳环杆+双耳连接器+弹簧补偿器+双耳连接器+焊接杵环杆+硅胶绝缘子+杵座楔形线夹2SD下移节点连接方式:A.横向承力索单横:600mm杵头杆+杵头瓷瓶+单联碗头挂板+接地跳线固定板+ 杵座楔形线夹双横:600mm杵头杆+杵头瓷瓶+单联碗头挂板+接地跳线固定板+双联碗座挂板+LV联板+双耳楔形线夹B.上下部固定绳杵头杆+杵头瓷瓶+单联碗头挂板+接地跳线固定板+杵座楔形线夹C.上下部固定绳(带弹补)耳环杆+双耳连接器+弹簧补偿器+双耳连接器+焊接杵环杆+杵头瓷瓶+单联碗头挂板0.06+接地跳线固定板+杵座楔形线夹2D下移节点连接方式:A.横向承力索单横:600mm杵头杆+杵座楔形线夹双横:600mm杵头杆+双联碗头挂板+LV联板+双耳楔形线夹B.上下部固定绳杵头杆+杵座楔形线夹C.上下部固定绳(带弹补)耳环杆+双耳连接器+弹簧补偿器+双耳楔形线夹2,2S连接方式:上下部固定绳硅胶下移,横向承力索硅胶不下移。

3,3S连接方式:A.横向承力索双耳连接器+焊接杵环杆+硅胶绝缘子+杵座楔形线夹B.上下部固定绳固定角钢+ 开式螺旋扣+双耳连接器+焊接杵环杆+硅胶绝缘子+杵座楔形线夹C.上下部固定绳(带弹补)弹簧补偿器+双耳连接器+焊接杵环杆+硅胶绝缘子+杵座楔形线夹4SD下移节点连接方式:A.横向承力索双耳连接器+焊接杵环杆+杵头瓷瓶+单联碗头挂板+接地跳线固定板+杵座楔形线夹B.上下部固定绳开式螺旋扣+双耳连接器+焊接杵环杆+杵头瓷瓶+单联碗头挂板+接地跳线固定板+杵座楔形线夹C.上下部固定绳(带弹补)弹簧补偿器+双耳连接器+焊接杵环杆+杵头瓷瓶+单联碗头挂板0.06+接地跳线固定板+杵座楔形线夹4D节点连接方式:A.横向承力索双耳连接器+焊接杵环杆+杵座楔形线夹B.上下部固定绳开式螺旋扣+双耳楔形线夹C.上下部固定绳(带弹补)弹簧补偿器+双耳楔形线夹4,4S下移节点连接方式:上下部固定绳硅胶下移,横向承力索硅胶不下移。

软横跨装配

软横跨装配

软 横 跨 装 配
五、注意事项
1.预制时线盘应支放平稳,不得倾斜。 2.直吊弦应按长度预先加工好,在软横跨预制时,直 接装入横承力索线夹。 3.安装横承力索线夹、固定绳线夹时,安装方向应一 致,安装下部固定绳定位环线时,安装方向上下应 对直,线夹上带凹槽的一面与定位器的拉出值方向 一致。 4.如为钢柱软横跨,则将随身带上来的角形垫块预置 在安装位置。 5.搬运工程中,每串绝缘子均应有专人负责,同时各 个节点的杵座鞍子不要卡在轨道上。并注意勿使软 横跨钢绞线短路轨道电路。 6.注意大、下滑轮应用小绳吊下来。 7.软横跨安装时不得与轨面接触(不应搭在钢轨上) 以免影响信号正常使用。
软 横 跨 装 配
三、软横跨的的基本要求及其安装
安装好的软横跨应保证架设悬挂负荷后,软横跨各 部尺寸符合设计规定;各绝缘子串及零配件安装位 置正确、整齐、美观;直吊线要垂直;上、下部固 定绳基本上呈水平状态。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先对软横跨(主要是横向 承力索)进行精确的计算和预制,以便尽量减少调 整工作量,保证安装质量。 软横跨的安装一般采用整组吊装法,即将预制好的 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组装好后,一次吊装到位。 此项作业要求在该软横跨跨越股道空间(无行车的 条件下进行)。下部固定绳则需待纵向承力索架设 好后再安装。
软 横 跨 装 配
三、软横跨的的基本要求及其安装
(2)软横跨安装
1)将预制好的横向承力索上部固定绳及绝缘子等运送至现场。按标记分散至各支柱。 2)将盘成圈的横向承力索、上部固定绳展开。根据软横跨预制图直吊线长度,将横向承 力索与上部固定绳逐根联结。 3)将绝缘子和其他联结零件按图装配好,与钢筋混凝土软横跨柱联结的开式索具螺旋扣 横向承力索的丝扣置于中间位置,上部固定绳的丝扣放到最长的位置。 4)软横跨柱顶端爬上一人。扎好安全带后用小绳将钢丝套、大滑轮吊上连接好,然后将 大绳吊上,传入滑轮。 5)在下面的人,待上面将大绳穿入大滑轮后。用大绳的一端扎好绝缘子串,此时上面的 人作好准备。 6)下面的人拉大绳另一端,徐徐吊起横向承力索,当吊到支柱顶端时,柱顶人员用一手 抓住杵头杆(或杵头环),然后把杵头杆穿入固定孔(或把环杵杆与双耳联结器相连结), 另一只手将垫片、螺母装好。 7)当安装横向承力索时,一人爬到支柱上部固定绳角钢处,并扎好安全带。抓住上部固 定绳端部。当横向承力索安装好后,把上部固定绳杵头杆与固定角钢孔(钢筋混凝土柱为 开式螺旋扣与固定底座夹板)相连结,带上球形垫片,然后拧上2个螺母。软横跨的一边 即安装完成。 8)在软横跨另一边支柱顶端按前述方法安装钢丝套、大滑轮、大绳。在上部固定绳处安 装钢丝套、滑轮。 9)与车站值班员联系,当车站股道空闲时,迅速将软横跨运过各股道。 10)用大绳将横向承力索绝缘子串扎牢,然后拉大绳另一端,把软横跨吊起来。 11)横向承力索吊到支柱顶端时,上面的人员将杵头(或杵环杆)抓住,然后把杵头杆 穿入固定孔(或把杵环杆与双耳联结器相连结),另一只手将垫片、螺母安装好。解开绑 扎横向承力索的大绳,卸下滑轮、钢丝套。 12)横向承力索安装完后,在支柱上部固定绳位置的人员,用接触线的钩钩住弹簧补偿 器。 13)支柱下面的人员,开始逐渐紧上部固定绳。上面的人与下面的人配合,把弹簧补偿 器与固定底座相联结上,穿进固定角钢孔。带上球形垫块、垫片、螺母,拧紧螺母,并带 上防松螺母。 14)松开接触线,然后卸下滑轮钢丝套。

软横跨装配.

软横跨装配.

第四节 软横跨安装
软横跨安装是分两次完成的。即先将横向承力索和上部固定绳通过 直吊弦连在一起进行安装,下部固定绳待承力索架设完毕后再安装。
一、安装方法:




1.测量固定角钢(钢柱)或固定底座(混凝土柱)安装位置并进行安装。 2.在柱顶和上部固定绳位置分别挂滑轮和棕绳,将横向承力索和 上部固定绳同时拉上去安装。 3.在另一侧支柱顶挂滑轮、棕绳,在上部固定绳位置挂滑轮和手 扳葫芦钢丝绳。 4.经与防护员联络并确认无列车通过后,将软横跨搬运过股道, 迅速拉上去。先将横向承力索固定,然后通过手扳葫芦紧线安装上 部固定绳。 5.待承力索架设完后,通过手扳葫芦紧线安装下部固定绳。
第二节 软横跨计算
软横跨计算一般采用力学计算法仪测量支柱顶至轨面 标高处的倾斜,钢柱测外缘,混凝土柱测内缘。
2、测高差:使用水准仪测量最高股道轨面与钢 柱底部、混凝土柱地线孔的高差。 3、测侧面限界和股道间距:用钢尺测出钢柱外 缘、混凝土柱内缘到相邻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 分别测出相邻股道线路中心的距离。
软横跨装配
36-雷栋
第一节 软横跨的组成
软横跨是多股道站场接触悬挂的横向支持装置。它由横 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及连接零件组成。 横向承力索承受接触悬挂的全部垂直负载;上部固定绳 承受承力索的水平负载;下部固定绳承受接触线的水平 负载。 横向承力索一般用GJ-70钢绞线,上、下部固定绳一般 用GJ-50钢绞线。两侧软横跨支柱,一般在跨越3-4股道 时,采用钢筋混凝土软横跨柱;在跨越5股及以上时, 采用钢柱。跨越股道数不宜超过8股。 为了方便,将软横跨用节点的方式来表示。 节点1、2是软横跨在钢柱上的装配形式。 节点3、4是软横跨在钢筋混凝土柱上的装配形式。 节点5相当于一般中间柱装配。

接触网的软横跨

接触网的软横跨

接触⽹的软横跨软横跨⼀、软横跨的组成多股道的站场(3股道以上)接触悬挂通过横向线索悬挂在线路在线路两侧的⽀柱上,这种装配⽅式称为软横跨。

软横跨由站场线路两侧⽀柱和悬挂在⽀柱上的横向承⼒索、上部固定绳、下部固定绳、及⽀持和连接它们的零件组成。

如图2—10—1所⽰。

图2-10-1 软横跨⽰意图1—横向承⼒索,2—上部固定绳,3—下部固定绳,4—直吊线,5—斜吊线, 6—纵向承⼒索,7—定位器,8—接触线,9—悬式绝缘⼦,10—钢柱,11—站台横向承⼒索是软横跨的主要构件,承受各股道纵向接触悬挂的全部垂直负荷,根据负载重量有单根承⼒索组成的单横向承⼒索和双根承⼒索组成的双横向承⼒索。

在横向承⼒索下⽅布置有上、下固定绳,⽤以在⽔平⽅向固定线索。

横向承⼒索与上部固定绳之间⽤⼀根直径6mm镀锌铁线或3根直径4mm的镀锌铁丝编成的垂直吊线连接。

由于横向承⼒索承重较⼤,因此选⽤GJ —70镀锌钢绞线,根据计算可选⽤⼀根或两根。

上部固定绳的作⽤是固定各股道的纵向承⼒索,并将纵向承⼒索的⽔平负载传递给⽀柱。

下部固定绳的作⽤是固定定位器,以便对接触线按技术要求定位,并将接触线的⽔平负载传递给⽀柱。

上部固定绳与下部固定绳之间⽤两根直径4mm的镀锌铁丝编成的垂直吊线连接。

由于上、下部固定绳只承受⽔平⼒,负载不⼤,所以⼀般采⽤GJ—50镀锌钢绞线。

我国⽬前采⽤的软横跨是绝缘式软横跨,即横向承⼒索、上部固定绳、下部固定绳均对地绝缘。

绝缘式软横跨便于带电检修。

⼆、软横跨的节点由于软横跨的种类较多,结构⽐较复杂,所⽤的零部件也多,调整也⽐较⿇烦。

为了能表达各种类型软横跨装配,在设计上通常将软横跨结构分解归纳为⼀。

接触网4-3第四章 软横跨

接触网4-3第四章 软横跨

Cm-1
Q1
Q2
Qj-2
a1
a2
aj-2
aj-1
2020/4/17
Qj-1 aj
Qi aj+1
Qj+1 aj+2
Qj+2 am-`
Qm-1 am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㈤ 求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020/4/17
软横跨
习题课
试确定如图2—11—20所示钢柱双横软横跨的结构尺寸。支柱类型
软横跨
一、软横跨的结构 组成:横向承力索、上部定位索、下部定位索、 软横跨节点。
2020/4/17
软横跨
二、软横跨的节点
2020/4/17
软横跨
二、软横跨的节点
结点1、2:表示软横跨在钢柱上的装配形式(1表示非站台 侧,2表示站台侧)。
结点3、4:表示软横跨在钢筋混凝土支柱上的装配形式(3 表示非站台侧,4表示站台侧)。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图解法:将已知的数据按一定比例,绘在坐标纸上,然后用 曲线尺寸描绘横向承力索的悬线,在吊弦固定点外,将悬线 和上部定位索间引垂线即得吊弦长度。

铁道供电技术《2.11.1 软横跨组成》

铁道供电技术《2.11.1 软横跨组成》
吊弦将鞍子或悬吊滑轮与定位环线夹连接起来。
软横跨组成
概述
非绝缘软横跨 结构复杂,绝缘子用量大, 易污染,在我国没有大量推广使 用。
谢谢观看!
绝缘软横跨 非绝缘软横跨
软横跨组成
概述
普速电气化铁道站场大多采用软横跨结构。
软横跨组成
概述
软横跨组成
概述
优点: 1〕便于带电检修; 2〕对地绝缘的绝缘子串都装在线路两侧,可减 轻绝缘子的的污损程度; 3〕可节约大量绝缘子,且有利于机务人员的信 号瞭望,同时增加了车站的美观。
横向承力索和上部固定绳间,通过两股 4.0镀锌铁线拧成的直 吊弦连接起来,上下部固定绳间,通过两股 4.0镀锌铁线拧成的斜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软横跨组成 软横跨各部件作用 软横跨结点 软横跨故障
01
软横跨组成
软横路两侧的两根支柱上,这种装置称为软横跨。
软横跨由站场线路两侧支柱和悬挂在支柱上的横 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软横跨直吊弦以及支持 和连接它们的零件组成。

(完整word)软横跨各节点说明

(完整word)软横跨各节点说明

(完整word)软横跨各节点说明软横跨各节点说明在站场上,多股道的接触悬挂借助于单根或数根横向线索悬挂到布置在这些线路两侧的两根支柱上,这种装置称为软横跨。

(1)节点1:适用于13m或15m的钢柱,软横跨下全为电气化股道(2)节点2:同样适用于13m或15m的钢柱,但软横跨下不全为电气化股道,一般在侧边有非电气化股道.节点2通常用于站台上的钢柱.(3)节点3:同节点1一样,但支柱为钢筋混凝土支柱。

(4)节点4:同节点2一样,支柱同样为钢筋混凝土支柱。

节点4通常用于站台上的钢筋混凝土支柱.节点1、2、3、4后加S表示双重绝缘,加D表示大限界。

(5)节点5:适用于无交叉、直线等区域,形式和区间正定位相似.(为站场最常用的节点方式)(6)节点6:和L型道岔定位相似,下锚向一个方向去,两支接触线的高度基本一致。

(一支全补,一支半补,承力索滑轮有长短之分)(7)节点7:和LY型道岔定位相似,下锚向两个方向去,两支接触线的高度基本一致。

(也是一支全补,一支半补,承力索滑轮有长短之分)(8)节点8:股道间电分段,股道间电气分开。

(无站台,股道间要求电气分开)(9)节点9:站台上方安全分段,股道电气不分开.(有站台的,股道之间不要求电气分开)(10)节点10:一支为工作支,一支为非工作支,非支抬高200㎜~250㎜,用双股铁线用夹环拉起,一般为直线非绝缘锚段关节转换节点。

Z10a表示受力为同方向,Z10b表示受力为反方向。

(11)节点11:非工作支抬高,接触线从下部固定绳下方通过,用双股铁线用夹环拉起。

(12)节点12:非工作支抬高,接触线从下部固定绳上方通过,用双股铁线用夹环拉起。

(13)节点13:中间站台电分段,站台上方安全分段,股道间电气分开。

(有站台要求电气分开的股道之间)(14)节点14:站场防串中心锚结,下部同节点5.节点5、7、10、14前加Z表示正线.(15)节点15:中锚绳穿过软横跨的形式。

软横跨节点明晰表

软横跨节点明晰表
软横跨节点明晰表
序号 节点名称 1 节点1 2 节点2 3 节点3 3 节点4 4 节点9 5 节点13 6 节点11 7 节点12 8 节点8 9 节点5 10 节点6 11 节点7 12 节点10 节点用处 用于非站台上13m或15m高的钢柱 用于站站台上13m或15m高的钢柱 用于非站台上12m以上钢筋混凝土支柱 用于站台上12m以上的钢筋混凝土支柱 中间站台上方的下部定位绳的分段 中间站台上方上、下部定位绳和横承分段 侧线接触线在此处升高(正值时在下部定位绳上方) h=H/-(H+200) 接触线在此处升高(负值时在下部定位绳下方) 用于上下行正线股道间电分段 相当于1个一般中间柱装置 L型道岔定位柱安装(两个正定位) LY型道岔定位柱安装(一反一正定位) 相当于锚段关节中转换柱安装 (非支抬高200-250mm) h=H/-(H+430) cx>6m时绝缘子前移 cx>6m时绝缘子前移 备注
Hale Waihona Puke 13 节点11、12 两组悬挂均为非支 14 节点14 站场内软横跨防窜中心锚结
备注:1、H值为接触线距电化股道最高柜面的垂直高度 2、Z为正线的意思,如Z5,即正线5节点的安装示意图;

软横跨.ppt

软横跨.ppt

分类
绝缘软横跨和非绝缘软横跨
软横跨的节点
软横跨节点是指软横跨所跨越线路的装配形 式。为了设计及施工的方便,把软横跨各种 装配形式经过归纳综合,制定了14种节点类 型,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节点1、2是软横跨在钢柱上的安装形式, 适用于13m或15m高的钢柱,其中节点2.用 于站台上钢柱的连接。
各部件的作用
(1)横向承力索:承受各股道纵向接触悬挂的全部垂直负载。除 特殊要求外,一般悬挂6支以上接触悬挂时,无论跨越几股道 均采用双横承力索,悬挂5支及一下接触悬挂时,采用单横承 力索。由于横向承力索承重较大,因而选用GJ-70镀锌钢绞线。 ⑵上部固定绳:是固定各股道的纵向承力索,并将纵向承力索 的水平负载传递给支柱。由于负载不大,故采用GJ-50镀锌钢 绞线。 ⑶下部固定绳:是固定定位器,以便对接触线按技术要求定位, 并将接触线水平负载传递给支柱。由于负载不大,故采用GJ-
节点9实现正对中间站台上方的下部固定绳无 电,形成一个无电区。
软横跨故障
1、软横跨接地侧绝缘子串因污染严重闪络击穿或损坏, 造成接触网接地故障。
2、当一部分接触网设备停电检修时,带电部分接触网 设备因分段绝缘子串污染严重闪络或损坏而造成接 触网接地故障。
3、下部固定绳距接触线的铅垂距离太小,受电弓抬升 接触网,造成受电弓刮坏下部固定绳故障。
软横跨
目标:
1、了解硬横跨的结构及作用 。 2、掌握软横跨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 。 3、掌握软横跨14种节点的类型 。
一、软横跨
定义: 多股道接触悬 挂通过横向线索悬挂在 线路两侧的支柱上的装 配方式称为软横跨
组成:由站场线路两 侧支柱(称为软横跨 支柱)和悬挂在支柱 上的横向承力索、上、 下部固定绳、软横跨 直吊弦及支持和连接 它们的零件组成。

ZHJ软横跨硬横跨

ZHJ软横跨硬横跨

6.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应涂油防腐,无锈蚀,基础帽无脏污和杂草,双横承力 索受力均衡。 7.下部固定绳与接触线间距一般为 300 _ 400mm ,最小不得小于 250mm 。 8.分段绝缘子串应对齐,不得下垂,钢柱上、下部固定绳杵头杆外露 20 _ 100mm 。 开式螺旋扣必须露 扣螺纹最大旋进长度150mm 。 9.分段绝缘子串应位于两股道中间且上、下对齐在同一铅垂面,允许误差 ±50mm 。 站台上方上、下部 固定绳绝缘子串靠站台侧第一片绝缘子瓷裙边应与站台边沿在同一铅垂面,允许误差 ±50mm 。上、下部固 定绳两端接地侧绝缘子串瓷裙边至支柱内缘的最小距离 为 700 _ 800mm 。
6.检查直吊弦是否垂直(左右偏移允许误差 ±100mm ),若不垂直,超过误差,则需 调整。 调整方法为: ( 1)挂梯挂在承力索上(为防止挂梯滑移,可在挂梯上绑绳,绳子固定在铁塔或混凝 土柱上,或在横向 承力索较低侧安装一个防滑线夹)。 ( 2)用双滑子挂住横向承力索(为防止双滑子滑移可在横向承力索较低侧安装一个防滑线夹)与上部固 定绳,拉紧双滑子使其受力,使直吊弦松弛。 ( 3)观察直吊弦偏斜原因,若上边偏斜则松开横向承力索线夹调正;若下边偏斜则松 开横承力索线夹或 U 型线夹(定位环线夹)调整。
2.分段供电用的分段绝缘子串污染严重或损坏,当一部分接触网设备停电检修时,带 电部分接触网设 备因分段绝缘子串污染严重闪络或损坏而造成接触网的接地故障。
3.下部固定绳距接触线的铅垂距离太小,受电弓抬升接触网,造成受电弓刮坏下部固 定绳故障。 4.接地侧或分段的绝缘子串中,杵头连接部分弹簧销脱落,线索松弛或上人作业时绝 缘子串下垂,杵 头从绝缘子串中脱落,造成软横跨线索抽脱故障。 5.下部固定绳松弛严重(正弛度严重),受电弓刮断下部固定绳故障。

软横跨过程

软横跨过程

软横跨预配计算一、执行接触网计算软件进入软件主菜单,选定“软横跨预配计算”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依次完成基本数据、原始数据输入。

见界面1二、节点分类、重量求解及分摊:1、节点分类:钢柱:节点1A、1B、1C、1AS、1BS、1CS节点2A、2B、2C、2AS、2BS、2CS混凝土柱:节点3A、3B、3C、3AS、3BS、3CS节点4A、4B、4C、4AS、4BS、4CS钢柱绝缘子串下移:节点5A、5B、5C、5AS、5BS、5CS混凝土柱柱绝缘子串下移:节点6A、6B、6C、6AS、6BS、6CS 跨越非电化股道双重绝缘:YP跨越非电化股道单绝缘:WP中间:节点5道岔:节点6、节点7绝缘:8A、8B、8C、9A、9B、9C、13A、13B、13C、13D、13E、13G锚段关节:10A、10B、10C非支:11、12中心锚结:142、计算结构参数:根据支柱型号由支柱参数表查询支柱参数,根据原始数据输入表:S上=上固绳至纵向承力索距离+结构高度+导线高度2.1、计算横承驰度钢柱:F1=支柱高度-横承端点至柱顶高度+支柱埋深-最短吊弦长度-S上F2=支柱高度-横承端点至柱顶高度+支柱埋深-最短吊弦长度- S上混凝土支柱:F1=10.8+支柱埋深- S上-最短吊弦长度F2=10.8+支柱埋深- S上-最短吊弦长度2.2、计算横承端点处至相邻股道悬挂点距离钢柱:a1=侧面限界-支柱斜率×(支柱高度-横承端点至柱顶高度+支柱埋深)-横承端点处支柱宽度-支柱挠度混凝土支柱:a1=侧面限界+支柱斜率×(支柱高度-横承端点至柱顶高度+支柱埋深)-支柱挠度-耳环杆长2.3、计算上部定位绳处至相邻股道悬挂点距离钢柱:a1’=侧面限界-支柱斜率×S上混凝土支柱:a1’=侧面限界+支柱斜率×S上2.4、计算下部定位绳处至相邻股道悬挂点距离钢柱:a1’’=侧面限界-支柱斜率×(导线高度+下部定位绳至导线距离)+拉出值±定位器水平长度(拉出值>0取“-”,反之为“+”)混凝土支柱:a1’’=侧面限界+支柱斜率×(导线高度+下部定位绳至导线距离) +拉出值±定位器水平长度(拉出值>0取“-”,反之为“+”)3、绝缘子分摊重量:L:=a1+a2+……+a m-1+a m1A:单横:d1=单横承扣料长度-三片绝缘子尾半长双横:d1=双横承扣料长度-三片绝缘子双横尾半长d1’=上部定位绳扣料长度-三片绝缘子尾半长d1’’=下部定位绳扣料长度-三片绝缘子尾半长c1={ a12+[F〃a〃(L-a)]2/L4}1/2单横:G1A=三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1A=三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1B:单横:d1=单横承扣料长度-四片绝缘子尾半长双横:d1=双横承扣料长度-四片绝缘子双横尾半长d1’=上部定位绳扣料长度-四片绝缘子尾半长d1’’=下部定位绳扣料长度-四片绝缘子尾半长c1={ a12+[F〃a〃(L-a)]2/L4}1/2单横:G1B=四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1B=四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1C:单横:d1=单横承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尾半长双横:d1=双横承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双横尾半长d1’=上部定位绳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尾半长d1’’=下部定位绳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尾半长c1={ a12+[F〃a〃(L-a)]2/L4}1/2单横:G1C=五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1C=五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1AS:单横:d1=单横承扣料长度-四片绝缘子尾半长双横:d1=双横承扣料长度-四片绝缘子双横尾半长d1’=上部定位绳扣料长度-四片绝缘子尾半长d1’’=下部定位绳扣料长度-四片绝缘子尾半长c1={ a12+[F〃a〃(L-a)]2/L4}1/2单横:G1AS=四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1AS=四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1BS:单横:d1=单横承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尾半长双横:d1=双横承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双横尾半长d1’=上部定位绳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尾半长d1’’=下部定位绳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尾半长c1={ a12+[F〃a〃(L-a)]2/L4}1/2单横:G1BS=五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1BS=五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1CS:单横:d1=单横承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尾半长-单片绝缘子加跳线板长/4双横:d1=双横承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双横尾半长-单片绝缘子加跳线板长/4d1’=上部定位绳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尾半长-单片绝缘子加跳线板长/4d1’’=下部定位绳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尾半长-单片绝缘子加跳线板长/4c1={ a12+[F〃a〃(L-a)]2/L4}1/2单横:G1CS=六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1CS=六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2A、单横:d1=单横承扣料长度-三片绝缘子尾半长双横:d1=双横承扣料长度-三片绝缘子双横尾半长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2A=三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2A=三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2B、单横:d1=单横承扣料长度-四片绝缘子尾半长双横:d1=双横承扣料长度-四片绝缘子双横尾半长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2B=四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2B=四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2C、单横:d1=单横承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尾半长双横:d1=双横承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双横尾半长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2C=五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2C=五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2AS、单横:d1=单横承扣料长度-四片绝缘子尾半长双横:d1=双横承扣料长度-四片绝缘子双横尾半长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2AS=四片绝缘子串重量×(1.333d1/c1+d1’/ a1’+d1’’/ a1’’)双横:G2AS=四片绝缘子串重量×(1.333d1/c1+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2BS、单横:d1=单横承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尾半长双横:d1=双横承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双横尾半长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2BS=四片绝缘子串重量×(1.25d1/c1+ d1’/ a1’+ d1’’/ a1’’)双横:G2BS=四片绝缘子串重量×(1.25d1/c1+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2CS、单横:d1=单横承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尾半长+0.75*单片绝缘子加跳线板长双横:d1=双横承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双横尾半长+0.75*单片绝缘子加跳线板长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2CS=五片绝缘子串重量×(1.2d1/c1+ d1’/ a1’+ d1’’/ a1’’)双横:G2CS=五片绝缘子串重量×(1.2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3A、单横:d1=双耳连接器(0.08)+焊接杵环(0.18)+三片绝缘子瓷间隙长/2d1’=上部定位绳扣料长度-三片绝缘子尾半长d1’’=下部定位绳扣料长度-三片绝缘子尾半长c1={ a12+[F〃a〃(L-a)]2/L4}1/2单横:G3A=三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3B:单横:d1=双耳连接器(0.08)+焊接杵环(0.18)+四片绝缘子瓷间隙长/2d1’=上部定位绳扣料长度-四片绝缘子尾半长d1’’=下部定位绳扣料长度-四片绝缘子尾半长c1={ a12+[F〃a〃(L-a)]2/L4}1/2单横:G3B=四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3C:单横:d1=双耳连接器(0.08)+焊接杵环(0.18)+五片绝缘子瓷间隙长/2d1’=上部定位绳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尾半长d1’’=下部定位绳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尾半长c1={ a12+[F〃a〃(L-a)]2/L4}1/2单横:G3C=五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3AS:单横:d1=双耳连接器(0.08)+焊接杵环(0.18)+(四片绝缘子瓷间隙长+单片绝缘子加跳线板长)/2d1’=上部定位绳扣料长度-三片绝缘子尾半长-0.25*单片绝缘子加跳线板长d1’’=下部定位绳扣料长度-三片绝缘子尾半长-0.25*单片绝缘子加跳线板长c1={ a12+[F〃a〃(L-a)]2/L4}1/2单横:G3AS=四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3BS:单横:d1=双耳连接器(0.08)+焊接杵环(0.18)+(五片绝缘子瓷间隙长单片绝缘子加跳线板长)/2d1’=上部定位绳扣料长度-四片绝缘子尾半长-0.25*单片绝缘子加跳线板长d1’’=下部定位绳扣料长度-四片绝缘子尾半长-0.25*单片绝缘子加跳线板长c1={ a12+[F〃a〃(L-a)]2/L4}1/2单横:G3BS=五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3CS:单横:d1=双耳连接器(0.08)+焊接杵环(0.18)+0.75*单片绝缘子加跳线板长+五片绝缘子瓷间隙长/2d1’=上部定位绳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尾半长-单片绝缘子加跳线板长/4d1’’=下部定位绳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尾半长-单片绝缘子加跳线板长/4c1={ a12+[F〃a〃(L-a)]2/L4}1/2单横:G3CS=六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A、单横:d1=单横承扣料长度-三片绝缘子尾半长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4A=三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B、单横:d1=单横承扣料长度-四片绝缘子尾半长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4B=四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C、单横:d1=单横承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尾半长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4C=五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AS、单横:d1=单横承扣料长度-四片绝缘子尾半长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4AS=四片绝缘子串重量×(1.333d1/c1+d1’/ a1’+d1’’/ a1’’)4BS、单横:d1=单横承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尾半长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4BS=四片绝缘子串重量×(1.25d1/c1+ d1’/ a1’+ d1’’/ a1’’)4CS、单横:d1=单横承扣料长度-五片绝缘子尾半长+0.75*单片绝缘子加跳线板长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4CS=五片绝缘子串重量×(1.2d1/c1+ d1’/ a1’+ d1’’/ a1’’)5A、单横: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双横: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5A=三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5A=三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5B、单横: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双横: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5B=四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5B=四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5C、单横: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双横: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5C=五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5C=五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5AS、单横: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双横: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5AS=三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5AS=三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5BS、单横: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双横: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5BS=四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5BS=四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5CS、单横: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双横: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5CS=五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5CS=五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6A、单横: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双横: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6A=三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6A=三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6B、单横: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双横: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6B=四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6B=四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6C、单横: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双横: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6C=五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6C=五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6AS、单横: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双横: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三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6AS=三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6AS=三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6BS、单横: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双横: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四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6BS=四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6BS=四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6CS、单横: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双横:d1= (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1.18-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d1’’=a’’-瓷尾距线路中心距离-五片绝缘子瓷间隙/2c1={ a12+[F〃a〃(L-a)]2/L4}1/2单横:G6CS=五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双横:G6CS=五片绝缘子串重量×(d1/c1+ d1’/ a1’+ d1’’/ a1’’)+4×[双横承扣料长度-双耳楔型线夹(0.05)]/c18A、单横:G8A=三片绝缘子串重量×1.5双横:G8A=三片绝缘子双横重/2+三片绝缘子串重量8B、单横:G8B=四片绝缘子串重量×1.5双横:G8B=四片绝缘子双横重/2+四片绝缘子串重量8C、单横:G8C=五片绝缘子串重量×1.5双横:G8C=五片绝缘子双横重/2+五片绝缘子串重量9A、G9A=三片绝缘子串重量9B、G9B=三片绝缘子串重量×213A、单横:G13A=三片绝缘子串重量×2双横:G13A=三片绝缘子双横重/2+三片绝缘子串重量×1.5 13B、单横:G13B=三片绝缘子串重量+四片绝缘子串重量双横:G13B=三片绝缘子重+四片绝缘子串重量×0.5+四片绝缘子双横重/213C、单横:G13C=三片绝缘子串重量+五片绝缘子串重量双横:G13C=五片绝缘子双横重×0.5+五片绝缘子串重量×0.5+三片绝缘子重13D、单横:G13D=三片绝缘子串重量×2.5双横:G13D=三片绝缘子双横重×0.5+三片绝缘子串重量×213E、单横:G13E=三片绝缘子串重量×2+四片绝缘子串重量×0.5双横:G13E=四片绝缘子双横重×0.5+三片绝缘子串重量×213G、单横:G13G=三片绝缘子串重量×2+五片绝缘子串重量×0.5双横:G13G=五片绝缘子双横重×0.5+三片绝缘子串重量×24、悬挂点负载计算根据悬挂方式和节点类型,确定线材自重q0和悬挂数量n;横承及上下部定位绳总重:单横时, Pi=0.719(a i+a i+1),双横时,Pi=1.026(a i+a i+1)悬挂负载Qi=Gi+Ji+Pi+Zi =1/2(前部跨距+后部跨距)n q0 +节点自重+ Pi +绝缘子分摊重量5、确定最低点人工判断输入最低点,通过程序计算来验证判断是否正确(用Y值判断),不是程序计算最低点。

07-09软横跨.

07-09软横跨.

节 点 4S
(CX<6m)
结 构 图
节点4S(当CX<6m)零件数量表
序号 代号 名称 材质 单位 数量
1
2
JL54(400)-89
JL78(540)-89
400型耳环杆
540型软横跨固定底座
Q235A
Q235A


1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JL78(580)-89
JL32(Y)-89 OU LC-0712 JHJ27L(T)-2004 FQXS-25/100-738UH JHJL23-96改 JHJL24-96改 GB3081=82 JB-2 LJ-70

件 套 套 套
1
3 3 1 1
1
3 3 1 1
6
7 8 9 10 11 12
JHJ27L(T)-2004
JL73-89 JL30-89 JL45(1000)-89 FQXS-25/100-738UH JB-2 LJ-70
80型双耳楔型线夹
软横跨固定角钢 球型垫块 耳环杆
双重绝缘硅橡胶绝缘子
招标件
Q235A Q235A Q235A A2
2 2 2
2
2 2 2
11
12
JHJL23-96改
JHJL24-96改
横承力索线夹
双横承力索线夹
Q235A
Q235A


1
1
2
2
13
14
GB3081=82
JHJL21-89
Φ4.0软态不锈钢吊线
定位环线夹
0Cr18Ni9Ti
Q235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横跨各节点说明
在站场上,多股道的接触悬挂借助于单根或数根横向线索悬挂到布置在这些线路两侧的两根支柱上,这种装置称为软横跨。

(1)节点1:适用于13m或15m的钢柱,软横跨下全为电气化股道
(2)节点2:同样适用于13m或15m的钢柱,但软横跨下不全为电气化股道,一般在侧边有非电气化股道。

节点2通常用于站台上的钢柱。

(3)节点3:同节点1一样,但支柱为钢筋混凝土支柱。

(4)节点4:同节点2一样,支柱同样为钢筋混凝土支柱。

节点4通常用于站台上的钢筋混凝土支柱。

节点1、2、3、4后加S表示双重绝缘,加D表示大限界。

(5)节点5:适用于无交叉、直线等区域,形式和区间正定位相似。

(为站场最常用的节点方式)
(6)节点6:和L型道岔定位相似,下锚向一个方向去,两支接触线的高度基本一致。

(一支全补,一支半补,承力索滑轮有长短之分)
(7)节点7:和LY型道岔定位相似,下锚向两个方向去,两支接触线的高度基本一致。

(也是一支全补,一支半补,承力索滑轮有长短之分)
(8)节点8:股道间电分段,股道间电气分开。

(无站台,股道间要求电气分开)(9)节点9:站台上方安全分段,股道电气不分开。

(有站台的,股道之间不要求电气分开)
(10)节点10:一支为工作支,一支为非工作支,非支抬高200㎜~250㎜,用双股铁线用夹环拉起,一般为直线非绝缘锚段关节转换节点。

Z10a表示受力为同方向,Z10b表示受力为反方向。

(11)节点11:非工作支抬高,接触线从下部固定绳下方通过,用双股铁线用夹环拉起。

(12)节点12:非工作支抬高,接触线从下部固定绳上方通过,用双股铁线用夹环拉起。

(13)节点13:中间站台电分段,站台上方安全分段,股道间电气分开。

(有站台要求电气分开的股道之间)
(14)节点14:站场防串中心锚结,下部同节点5。

节点5、7、10、14前加Z表示正线。

(15)节点15:中锚绳穿过软横跨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