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业分析实验指导

合集下载

生物质的分类及工业分析资料

生物质的分类及工业分析资料

第3章生物质的分类及工业分析3.1 生物质的分类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

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广义概念: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

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和动物粪便。

狭义概念:生物质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

特点: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分布性。

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五大类。

林业生物质资源是指森林生长和林业生产过程提供的生物质,包括薪炭林、在森林抚育和间伐作业中的零散木材、残留的树枝、树叶和木屑等;木材采运和加工过程中的枝丫、锯末、木屑、梢头、板皮和截头等;林业副产品的废弃物,如果壳和果核等农业生物质资源是指农业作物(包括能源作物);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如农作物收获时残留在农田内的农作物秸秆(玉米秸、高粱秸、麦秸、稻草、豆秸和棉秆等);农业加工业的废弃物,如农业生产过程中剩余的稻壳等。

能源植物泛指各种用以提供能源的植物,通常包括草本能源作物、油料作物、制取碳氢化合物植物和水生植物等几类。

生活污水主要由城镇居民生活、商业和服务业的各种排水组成,如冷却水、洗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粪便污水等。

工业有机废水主要是酒精、酿酒、制糖、食品、制药、造纸及屠宰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等,其中都富含有机物。

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是由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商业、服务业垃圾和少量建筑业垃圾等固体废物构成。

其组成成分比较复杂,受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建设、自然条件、传统习惯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

畜禽粪便是畜禽排泄物的总称,它是其他形态生物质(主要是粮食、农作物秸秆和牧草等)的转化形式,包括畜禽排出的粪便、尿及其与垫草的混合物。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及数据处理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及数据处理

硅酸盐岩石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习复杂物料分析的方法、原理和步骤。

2.巩固,加深和扩大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1.SiO 2的测定—盐酸脱水,动物凝聚法试样经NaOH 熔融,热水浸出熔块,将溶液蒸发至湿盐状态,加入盐酸,用动物胶凝聚硅酸,过滤使其与其他元素分离,沉淀于950—1000℃灼烧后称量,即得SiO 2质量,试样也可用Na 2CO 3熔融,但要使用铂金坩埚。

动物胶是一种蛋白质,在酸性溶液中其质点由于吸附H +而带正电荷。

++-→+-H NH COOH Rn H NH COOH Rn 22)()(而酸性溶液中硅酸的质点带负电荷。

两者在溶液中彼此吸引,而电性中和,并发生凝聚作用而沉淀下来。

动物胶凝聚硅酸盐的条件,一般是指在盐酸浓度在8mol/L 以上,温度在70℃左右,动物胶用量在25—100mg 为宜,盐酸浓度低和温度≤60℃或≥80℃;则不能使硅胶酸凝聚反应,而动物胶少于或多于此用量范围会造成硅酸胶溶损失或过滤速度减慢。

主要反应为:↑+−−→−+↓==+↑+−−→−+︒︒O H SiO SiO H NaClSiO H HCl SiO Na O H SiO Na NaOH SiO C C 22100032323223260022222.Al 2O 3的测定-氟化物取代-EDTA 法吸取分离SiO 2后的部分滤液,加入过量EDTA ,加热使与铁、铝和钛等全部络合,在PH=6时,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而锌标准溶液回滴过剩的EDTA ,再用锌盐回滴,计算铝、钛含量,减去钛量既得铝量。

主要反应为:+-++--+--+--+-++==++==++==+++==+H ZnIn In H Zn H ZnY Y H Zn Y H AlF H F AlY H AlY Al Y H 222623222222223632三.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试剂:(1)NaOH :固体 AR(2)动物胶溶液:1%,将1g 动物胶在搅拌下溶于先予煮沸的100ml 水中(用时配制),煮沸至清亮为止。

工业分析实验指导

工业分析实验指导

一、酸水解法测定淀粉的含量1.原理试样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酸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单糖,然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2.试剂2.1 乙醚。

2.2 乙醇(85%)。

2.3 盐酸(1+1)。

2.4 氢氧化钠溶液(400 g/L)。

2.5 氢氧化钠溶液(100 g/L)。

2.6 乙酸铅溶液(200 g/L)。

2.7 硫酸钠溶液(100 g/L)。

2.8 甲基红指示液:乙醇溶液(2 g/L)。

2.9 精密pH试纸。

2.10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 g硫酸铜(CU S04²5H20)及0.05 g次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 mL。

2.11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 g酒石酸钾钠、75 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入4 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 mL,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2.12 乙酸锌溶液:称取21.9 g 乙酸锌,加3mL冰乙酸,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2.13 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10.6 g亚铁氰化钾,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 mL。

2.14 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000 g 经过96℃士2℃干燥2h的纯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5mL盐酸,并以水稀释至1000 mL。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 mg 葡萄糖。

3.仪器3.1 酸式滴定管:25 mL。

3.2 可调电炉:带石棉板。

3.3 5mL移液管2支。

3.4 水浴锅。

3.5 回流装置并附250mL锥形瓶。

4.分析步骤4.1 称取2.00 g--5.00 g 较干燥、磨碎过40目筛的试样,置于放有慢速滤纸的漏斗中,用30 mL乙醚分三次洗去试样中脂肪,弃去乙醚。

用150 mL(85%)乙醇分数次洗涤残渣,除去可溶性糖类物质。

滤干乙醇溶液,以10 mL水洗涤漏斗中残渣并转移至250 mL锥形瓶中,加入30 mL盐酸(1+1),接好冷凝管,置沸水浴中回流2h。

回流完毕后,立即置流水中冷却。

待试样水解液冷却后,加入2滴甲基红指示液,先以氢氧化钠溶液(400 g /L)调至黄色,再以盐酸(1+1)校正至水解液刚变红色为宜。

生物工业原理实验报告

生物工业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生物工业中酶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实验室条件下酶促反应的实验操作步骤。

3.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生物工业中,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在许多生化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酶催化反应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温和的条件等特点,因此在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以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为例,通过观察反应前后溶液的透明度变化,分析酶催化反应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1. 材料与试剂:- 淀粉酶- 淀粉溶液- 斐林试剂- 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2. 器材:- 烧杯- 试管- 滴管- 研钵- 电子天平- 热水浴- 秒表四、实验步骤1. 配制淀粉溶液:取一定量的淀粉,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煮沸5分钟,冷却后备用。

2. 酶催化反应:- 取两只试管,分别标记为1号和2号。

- 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淀粉溶液,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淀粉溶液和适量的淀粉酶。

- 将两只试管放入50℃的水浴中,定时观察并记录溶液的透明度变化。

3. 斐林试剂检测:- 当2号试管中的溶液透明度明显下降时,取出试管,向其中加入斐林试剂。

- 观察并记录溶液的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1. 酶催化反应:在实验过程中,2号试管中的溶液透明度明显下降,表明淀粉酶已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2. 斐林试剂检测:向2号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变为蓝色,进一步证明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六、实验分析1. 酶催化反应原理:淀粉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够特异性地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实验结果显示,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淀粉酶能够有效催化淀粉水解反应。

2. 影响因素分析:- 温度: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降低酶的活性。

本实验中,选择50℃作为反应温度,以确保酶催化反应的有效进行。

- pH值:酶的活性也受pH值的影响,不同的酶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不同。

《生物工程专业分析》实验指导书解析

《生物工程专业分析》实验指导书解析

《生物工程专业分析》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生物工程贵州大学二OO 七年十二月前言本实验是针对于生物工程专业分析课程开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分析课堂授课的内容,更直观的了解各类生物工程样品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原理。

在实验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分析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实际样品的分析测定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获得正确分析数据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切实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应用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勤于动手、动脑,实验中认真观察记录现象及结果,做好实验报告。

具体试验项目有游离氨基酸测定、蛋白质测定、粗脂肪测定、还原糖测定、总酸总酯测定、铜的测定、酶活力测定、阿贝折射仪的使用等。

其中蛋白质测定为综合性实验。

目录1、实验一:游离氨基氮测定···············································································42、实验二:白酒中总酸的测定···········································································63、实验三:白酒中总酯的测定··········································································84、实验四:粗脂肪含量测定················································································105、实验五:淀粉的测定························································································136、实验六:铜含量测定························································································167、实验七:波美计、密度计及阿贝折射仪的使用·················································188、实验八:酶活力测定························································································229、实验九:蛋白质含量测定················································································2510、附件一:实验报告基本内容要求····································································2811、附件二:实验报告格式··················································································2912、附件三:实验注意事项··················································································30实验一:游离氨基氮测定实验学时:3学时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掌握甲醛法测定游离氨基氮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生物制药工程》实验指导书

《生物制药工程》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甲壳质、壳聚糖的制备【实验目的】了解制备甲壳质、壳聚糖的工艺流程;掌握甲壳质的提取、制备原理及壳聚糖的检测方法。

【实验原理】甲壳质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如虾、蟹)的外壳,昆虫表皮,软体动物(如贝类、乌贼)的器官、菌类(如菇类、霉菌)的细胞壁。

自然界每年合成量高达100亿吨,仅次于植物纤维素。

甲壳质是1823年法国科学家Odier首次从蟹壳中提取出来的,由于甲壳质的性质非常稳定,溶解性很差,限制了它的应用。

经一个多世纪世界各地科学家对它在结构上进行改良、修饰,并开发应用研究,它的衍生物壳聚糖在工业、农业、畜产、渔业、食品、化妆品及医药行业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壳聚糖的动物试验及临床观察得到科学家们的肯定,誉为人类第六生活要素(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壳聚糖)。

是一种功能性食品。

从虾壳提取甲壳质,工艺主要是将虾壳的成份分离,虾壳中含有无机盐(主要为碳酸钙)蛋白质和甲壳质。

利用碳酸钙能溶于盐酸的机理,将其离析。

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能被水解生成短肽及氨基酸,它们能溶于水,与甲壳质分离。

本实验首先采用盐酸浸泡虾壳除去钙质,接着利用氢氧化钠煮沸除去蛋白,之后水洗;用高锰酸钾与硝酸氧化脱色干燥得白色制品为甲壳质。

甲壳质在碱性条件下脱去乙酰基,生成聚胺糖。

工业上很难100%脱去乙酰基,所以工业制得的实际上是甲壳质和聚葡胺糖两个结构单元的结合,称为壳聚糖。

壳聚糖结构中有胺基(-NH2),具碱性,因此,它能溶于很多酸,如硫酸、盐酸、胃酸等,可以用游离氨基含量的来检测乙酰基的脱去程度。

【仪器、材料与试剂】1实验材料与试剂虾壳;3%~4%的氢氧化钠;50%的氢氧化钠;5%~6%的盐酸;5%的高锰酸钾;1%的硝酸;1mol/L 的盐酸;0.1mol/L的氢氧化钠;溴酚兰指示剂。

2仪器设备烧杯1000mL;三角瓶500mL;三角瓶100mL;大试管夹;水浴锅;烘箱;碱式滴定管;铁架台;磁力搅拌器;电炉等。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操作指导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操作指导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操作指导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化学课程组2006.12目录生物化学实验须知⋯⋯⋯⋯⋯⋯⋯⋯⋯⋯⋯⋯⋯⋯⋯⋯⋯⋯⋯⋯⋯⋯⋯⋯⋯⋯⋯⋯⋯⋯ 2实验室一些常用知识介绍⋯⋯⋯⋯⋯⋯⋯⋯⋯⋯⋯⋯⋯⋯⋯⋯⋯⋯⋯⋯⋯⋯⋯⋯⋯⋯⋯ 3实验一:离子交换法分离氨基酸⋯⋯⋯⋯⋯⋯⋯⋯⋯⋯⋯⋯⋯⋯⋯⋯⋯⋯⋯⋯⋯⋯⋯ 7实验二: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 9实验三: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制备及性质实验⋯⋯⋯⋯⋯⋯⋯⋯⋯⋯⋯⋯⋯⋯⋯⋯⋯⋯⋯13实验四:碱性蛋白酶活力的测定⋯⋯⋯⋯⋯⋯⋯⋯⋯⋯⋯⋯⋯⋯⋯⋯⋯⋯⋯⋯⋯⋯⋯16 实验五:植物组织中DNA和RNA的提取和鉴定⋯⋯⋯⋯⋯⋯⋯⋯⋯⋯⋯⋯⋯⋯⋯⋯19实验六:糖酵解中间产物的鉴定⋯⋯⋯⋯⋯⋯⋯⋯⋯⋯⋯⋯⋯⋯⋯⋯⋯⋯⋯⋯⋯⋯⋯⋯22实验七:综合设计实验—蛋白质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24 实验八: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35实验九:发酵过程中无机磷的利用⋯⋯⋯⋯⋯⋯⋯⋯⋯⋯⋯⋯⋯⋯⋯⋯⋯⋯⋯⋯⋯⋯⋯37实验十: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39 实验十一:细菌血栓溶解酶活性测定⋯⋯⋯⋯⋯⋯⋯⋯⋯⋯⋯⋯⋯⋯⋯⋯⋯⋯⋯⋯⋯⋯41 实验十二:可溶性糖的硅胶G薄层层析⋯⋯⋯⋯⋯⋯⋯⋯⋯⋯⋯⋯⋯⋯⋯⋯⋯⋯⋯⋯⋯43 实验十三:植物材料中总黄酮的提纯与鉴定⋯⋯⋯⋯⋯⋯⋯⋯⋯⋯⋯⋯⋯⋯⋯⋯⋯⋯⋯44 实验十四:IEF/SDS-PAGE双向电泳分离鉴定蛋白质⋯⋯⋯⋯⋯⋯⋯⋯⋯⋯⋯⋯⋯⋯⋯45附录⋯⋯⋯⋯⋯⋯⋯⋯⋯⋯⋯⋯⋯⋯⋯⋯⋯⋯⋯⋯⋯⋯⋯⋯⋯⋯⋯⋯⋯⋯⋯⋯⋯⋯49一、实验室主要仪器使用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49二、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55三、硫酸铵饱和度的常用表⋯⋯⋯⋯⋯⋯⋯⋯⋯⋯⋯⋯⋯⋯⋯⋯⋯⋯⋯⋯⋯⋯⋯⋯⋯⋯60生物化学实验须知1.实验室规则(1) 实验课必须提前5分钟到实验室,不迟到,不早退,应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生物质与煤工业分析

生物质与煤工业分析

工业分析的作用
通过工业分析能评定原料和产品的质量,检查工艺过程是否正 常 。从而能够及时地、正确地指导生产,并能够经济合理的使用 原料、燃料,及时发现、消除生产的缺陷,减少废品,提高产品 质量。
因此,工业分析起着指导和促进生产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许 多生产部门(如化学、化工,冶金、煤炭、石油、环保、建材等 等)中不可缺少的生产检验手段,分析化学被誉为“工业生产的 眼睛”,由此可见工业分析在工业生产中所起作用的重要性.
煤中矿物质分为内在矿物质和外在矿物质。 1.内在矿物质,又分为原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 原生矿物质,是成煤植物本身所含的矿物质,其含量一般不超过1~
2%;次生矿物质,是成煤过程中泥炭沼泽液中的矿物质与成煤植物遗体 混在一起成煤而留在煤中的。次生矿物质的含量一般也不高,但变化较大。
内在矿物质所形成的灰分叫内在灰分,内在灰分只能用化学的方法才 能将其从煤中分离出去。

率。 煤的挥发分不仅是炼焦、气化要考虑的一个指标,也

是动力用煤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动力煤按发热量计价

的一个辅助指标。 挥发分是煤分类的重要指标。煤的挥发分反映了煤

的变质程度,挥发分由大到小,煤的变质程度由小到
大。如泥炭的挥发分高达70%,褐煤一般为40~60%,
烟煤一般为10~50%,高变质的无烟煤则小于10%。煤

固定碳是煤的发热量的重要来源,所以有的国 家以固定碳作为煤发热量计算的主要参数。固定碳
也是合成氨用煤的一个重要指标。
煤 的 工 业 分 析
煤的硫分
煤中硫分,按其存在的 形态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 两种。有的煤中还有少量 的单质硫。
煤中硫分,按其在空气
中能否燃烧又分为可燃硫 和不可燃硫。有机硫、硫 铁矿硫和单质硫都能在空 气中燃烧,都是可燃硫。 硫酸盐硫不能在空气中燃 烧,是不可燃硫。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生物化学实验是探索生命奥秘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操作,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和物质代谢过程。

本实验指导将帮助您顺利完成生物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一、实验前的准备(一)了解实验目的在进行每个实验之前,务必清楚地知道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这将有助于您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专注,并理解实验结果的意义。

(二)预习实验内容认真阅读实验教材和相关的参考资料,熟悉实验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三)准备实验用品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试剂和材料。

检查仪器是否完好,试剂是否过期,并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实验要求。

二、实验安全(一)个人防护在实验过程中,要穿戴好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以保护自己免受化学试剂和生物样本的伤害。

了解所使用化学试剂的性质和危险特性,遵守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理规定。

避免直接接触有毒、有害和腐蚀性试剂,如果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三)生物安全对于涉及生物样本的实验,要遵循生物安全操作规范,防止感染和交叉污染。

在处理微生物、细胞和组织样本时,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并妥善处理废弃物。

(四)防火防爆实验室中严禁烟火,要熟悉灭火器和紧急喷淋装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对于易燃易爆的试剂和气体,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和储存。

三、常用仪器的使用(一)移液器移液器是定量移取液体的常用工具。

使用前要根据所需移液量选择合适的移液器和吸头,并进行校准。

移液时要保持垂直,缓慢按下和释放按钮,避免产生气泡。

(二)离心机离心机用于分离不同密度的物质。

使用前要平衡样品,选择合适的转速和离心时间。

离心结束后,要等离心机完全停止转动后再打开盖子,以免发生危险。

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使用前要进行仪器校准,选择合适的波长和比色皿。

测量时要确保比色皿清洁,溶液无气泡和杂质。

(四)pH 计pH 计用于测量溶液的酸碱度。

生物工业分析实验讲义1

生物工业分析实验讲义1

实验一、滴定法测定酸奶总酸度生物样品中的酸味物质,主要是溶于水的一些有机酸和无机酸。

在果蔬及其制品中,以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和醋酸为主;在肉,鱼类样品中则以乳酸为例。

此外,还有一些无机酸,像盐酸,磷酸等。

这些酸味物质,有的是样品中的天然成分,像葡萄中的酒石酸,苹果中的苹果酸;有的是人为的加进去的,像配制型饮料中加入的柠檬酸;还有的是在发酵中产生的,像酸牛奶中的乳酸。

酸在生物样品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显味剂不论是哪种途径得到的酸味物质,都是生物样品重要的显味剂,对生物样品的风味有很大的影响。

其中大多数的有机酸具有很浓的水果香味,能刺激食欲,促进消化,有机酸在维持人体体液酸碱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保持颜色稳定生物样品中的酸味物质的存在,即pH值的高低,对保持生物样品的颜色的稳定性,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在水果加工过程中,如果加酸降低介质的pH值,可抑制水果的酶促褐度;选用pH 6.5-7.2的沸水热烫蔬菜,能很好地保持绿色蔬菜特有的鲜绿色。

3、防腐作用酸味物质在生物样品中还能起到一定的防腐作用。

当生物样品的pH小于2.5时,一般除霉菌外,大部分微生物的生长都受到了抑制;若将醋酸的浓度控制在6%时,可有效地抑制腐败菌的生长。

一、实验意义与目的酸度测定的意义1. 测定酸度可判断果蔬的成熟程度果品、蔬菜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是在不断变化的,通过测定酸的种类或含量能够判别果蔬的成熟度。

例如:如果测定出葡萄所含的有机酸中苹果酸高于酒石酸时,说明葡萄还未成熟,因为成熟的葡萄含大量的酒石酸。

另外,不同种类的水果和蔬菜,酸的含量因成熟度、生长条件而异,一般成熟度越高,酸的含量越低。

如番茄在成熟过程中,总酸度从绿熟期的0.94%下降到完熟期的0.64%,同时糖的含量增加,糖酸比增大,具有良好的口感,故对酸度的测定是判断原料的成熟度的主要指标之一。

2. 可判断生物样品的新鲜程度原料的酸度常常是其新鲜的指标。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手册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手册

实验一、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实验目的】学习、掌握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考马斯亮蓝G-250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与蛋白质结合则呈现蓝色。

染料的最大吸收从465nm变为595nm,蛋白质-染料复合物在595nm具有很大的光吸收值,蛋白质测定的灵敏度较高,最低检出量为1ug蛋白质。

本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测定范围1-1000ug。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1.材料:新鲜的植物材料2.仪器:722分光光度计,天平,离心机,研钵,容量瓶,试管,移液管,漏斗(1)标准牛血清蛋白质溶液:0.1mg/ml(2)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实验步骤】1.样品的提取:准确称取鲜样2克,用2ml蒸馏水在冰浴中研成匀浆,转移到25ml容量瓶中并定容。

在8000rpm冷冻离心10min,取上清液待测。

2.标准曲线的绘制:取8支具塞试管,按表1加入试剂。

将上面8支试管摇匀,放置5分钟后,用1cm光径比色杯在595nm下比色,记录吸光值,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根据样品吸光值在标准曲线查得蛋白质含量。

【结果计算】C × V T样品中蛋白质含量(ug/g.FW)=V S×W F×1000式中:C为查标准曲线值(ug);V T为提取液总体积(ml);V S 为测定时加样量(ml);W F为样品鲜重(g)。

实验二植物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实验目的】学习掌握鲜材料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当氨基酸与水合茚三酮共热时,能定量地生成酮茚胺。

该产物显示蓝紫色,称为Ruhemans紫。

其最大吸收值在570nm ,并在一定范围内与氨基酸含量成正比。

氨基酸与茚三酮的反应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氨基酸被氧化形成CO2、NH3和醛,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第二步:所形成的还原型茚三酮与另一个茚三酮分子和氨缩合生成Ruhemans紫。

生物质的分类及工业分析

生物质的分类及工业分析

第3章生物质的分类及工业分析3.1 生物质的分类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

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广义概念: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

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和动物粪便。

狭义概念:生物质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

特点: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分布性。

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五大类。

林业生物质资源是指森林生长和林业生产过程提供的生物质,包括薪炭林、在森林抚育和间伐作业中的零散木材、残留的树枝、树叶和木屑等;木材采运和加工过程中的枝丫、锯末、木屑、梢头、板皮和截头等;林业副产品的废弃物,如果壳和果核等农业生物质资源是指农业作物(包括能源作物);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如农作物收获时残留在农田内的农作物秸秆(玉米秸、高粱秸、麦秸、稻草、豆秸和棉秆等);农业加工业的废弃物,如农业生产过程中剩余的稻壳等。

能源植物泛指各种用以提供能源的植物,通常包括草本能源作物、油料作物、制取碳氢化合物植物和水生植物等几类。

生活污水主要由城镇居民生活、商业和服务业的各种排水组成,如冷却水、洗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粪便污水等。

工业有机废水主要是酒精、酿酒、制糖、食品、制药、造纸及屠宰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等,其中都富含有机物。

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是由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商业、服务业垃圾和少量建筑业垃圾等固体废物构成。

其组成成分比较复杂,受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建设、自然条件、传统习惯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

畜禽粪便是畜禽排泄物的总称,它是其他形态生物质(主要是粮食、农作物秸秆和牧草等)的转化形式,包括畜禽排出的粪便、尿及其与垫草的混合物。

《生物工业分析》实验教学大纲(生物工程专业)

《生物工业分析》实验教学大纲(生物工程专业)

《生物工业分析》实验教学大纲生物工业分析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工业分析课程编码:1403250406英文名称:Bio-engineering Industrial Analysis学时:36 学分:1.5适用专业:生物工程课程类别:选修课程性质:专业课先修课程: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参考教材:《生物工程分析与检验》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本大纲依据天津科技大学《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规范》以及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而制定。

二、本实验课程的具体安排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等三、本实验课在该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生物工业分析实验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任务是学生在已学过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有关课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生物工程质量问题的一般规律,掌握其基本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树立比较完整的生物工程质量观念;掌握常用的含量测定的原理与方法;能够从分析物的化学结构出发、结合理化性质,理解其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具有分析、评价以及控制工艺质量标准的能力。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的出发,以生物工程本科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的教学为基础,在知识结构上注意将能力要求贯穿于实验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学习,应掌握相关的分析理论,加深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正确掌握实验中各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及操作技术,掌握常用的检测技术在生物工业分析工作中的应用;具有独立开展分析工作的能力,并具有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五、讲授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一)、原料中粗淀粉的测定基本内容:淀粉经酸或酶水解生成葡萄糖,所生成的葡萄糖用斐林法测定。

斐林试剂由甲、乙液组成。

甲液为硫酸铜溶液,乙液为氢氧化钠与酒石酸钾钠溶液。

生物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doc

生物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doc

生物化工原理实验教案指导教师:张玉先面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二0 —年九月实验一雷诺实验(2学时)一、实验目的1、熟悉雷诺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观察并验证流体流动的状态。

二、实验任务1、通过调节流速,得出层流、过渡流和湍流。

2、测量流体的流速和其它物性参数,计算临界雷诺数,并和理论值进行比较。

三、实验原理雷诺曾做过实验,得到流体的流动状态分为层流、过渡流和湍流三种。

另外,流动状态和流体流速、密度、粘度、管径有关,并因此得到一个准数——雷诺数。

R*如经过总结,得到流体的流动状态只同雷诺数的大小有关,雷诺数小,则为层流,雷诺数人则为湍流。

由层流变为湍流所对应的雷诺数,称为上临界雷诺数,约为4000〜12000Z间,工程上常用3000, 一般大于此值对确定为湍流。

市湍流变为层流所对应的雷诺数称为下临界雳诺数,约为2000左右,小于此值可定为层流。

上、下临界雷诺数Z间的流动状态为过渡流,由于过渡流不稳定,稍有干扰,就变为湍流,所以有时把它看成为湍流的延伸部分。

由于Re和四个参数有关,通过改变这些参数來改变Re值,从而改变流体的流动状态。

四、实验装置—TI V妥二图i・i雷诺实验装置简图五、实验内容1、准备好管子、红墨水、桶、量筒等辅助材料,把红墨水充满漏斗。

2、将水充入设备内,让水面达到预定高度并稳定,多余的水由溢水管排出。

3、打开流水管阀门,让水山管子流动,同时打开漏斗让红墨水从漏斗底部流出,并随水流动。

4、调节水的流速,利用红墨水的流动状态,观察不同的水的流动情况。

5、认真耐心的调节上下临界点,用量筒和秒表测量水的流量,换算出流速,结合其它参数,计算对应雷诺数,并和理论值进行比较。

6、实验完毕,关闭进水管,关闭漏斗,关闭出水管。

最后一组实验,将装置内的水放尽。

六、注意事项1、做实验时要小心,以免碰坏漏斗、量筒等易损品。

2、调节流速时,要手扶管子或阀门,不要硬掰,进行实验时要有耐心。

3、由于液体流动易受外界干扰,观察现彖吋,尽可能保持安静。

工业微生物实验指导书(林化)

工业微生物实验指导书(林化)

工业微生物实验指导书(林产化工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一、实验原理马铃薯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类及多种维生素经煮沸后可把这些营养成分从中溶出以供酵母和霉菌生长需要,加入葡萄糖或蔗糖以补充微生物所需的碳源。

此培养基为半合成培养基。

二、实验目的:1、掌握培养基的制备方法,2、学会高压蒸汽灭菌技术。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马铃薯、葡萄糖(或蔗糖)、琼脂。

2、烧杯、漏斗、试管、三角瓶、量筒、玻璃棒、纱布、棉花、细绳、牛皮纸、试管架、培养皿。

3、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天平、电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一)玻璃器皿的清洗配制培养基需要一些玻璃器皿,并且在使用前要对器皿进行清洗、包装和灭菌。

新置的玻璃器皿应将其浸在2%的盐酸溶液中数小时;或用热水浸泡,再用去污粉或肥皂粉刷洗,最后经过热水洗涮、自来水冲洗、干燥灭菌备用。

用过的玻璃器皿因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应需先经高压蒸汽灭菌或沸水煮沸30min后,倒掉污物方可洗刷。

吸过菌液的吸管,应将其放入盛有5%石炭酸溶液的高玻璃筒内消毒;未吸过菌液的,用水浸泡,防止干燥;吸过油的应在10%的NaOH溶液中浸泡30min,去油后清洗,如去不掉可置于洗液中清洗。

吸管上端的棉花用钢针钩出,洗净的吸管顶端向下,下面垫一块干净的厚布或几层纱布,使水分迅速吸干。

(二)器皿的包扎试管和三角瓶灭菌前,试管口和瓶口均须塞好棉塞,再在其外面包一层牛皮纸,用棉绳包扎,置于烘箱,灭菌备用。

棉塞制作(如下图)(1)要求:棉塞紧贴玻璃管壁,没有皱纹和缝隙,松紧适宜。

制作好的棉塞拔出时会听到“叭”的一声响。

棉塞长度不小于管口直径的二倍,约2/3棉塞长度进入管口。

(2)作用:棉塞起过滤作用,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

图1-1 棉塞的制作方法洗净的培养皿按10~12套一包用报纸,或每10套一起放入特制的铁皮平皿圆筒内,加盖置于烘箱灭菌备用。

吸管在包扎前在其前部塞入少许普通棉花,以免使用时将菌液吸出污染或吹入空气污染。

生物质的分类及工业分析

生物质的分类及工业分析

第3章生物质得分类及工业分析3、1 生物质得分类生物质就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得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得可以生长得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

它包括植物、动物与微生物。

广义概念:生物质包括所有得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得动物及其生产得废弃物。

有代表性得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与动物粪便。

狭义概念:生物质主要就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得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得禽畜粪便与废弃物等物质。

特点: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分布性。

依据来源得不同,可以将适合于能源利用得生物质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与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与畜禽粪便等五大类。

林业生物质资源就是指森林生长与林业生产过程提供得生物质,包括薪炭林、在森林抚育与间伐作业中得零散木材、残留得树枝、树叶与木屑等;木材采运与加工过程中得枝丫、锯末、木屑、梢头、板皮与截头等;林业副产品得废弃物,如果壳与果核等农业生物质资源就是指农业作物(包括能源作物);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废弃物,如农作物收获时残留在农田内得农作物秸秆(玉米秸、高粱秸、麦秸、稻草、豆秸与棉秆等);农业加工业得废弃物,如农业生产过程中剩余得稻壳等。

能源植物泛指各种用以提供能源得植物,通常包括草本能源作物、油料作物、制取碳氢化合物植物与水生植物等几类。

生活污水主要由城镇居民生活、商业与服务业得各种排水组成,如冷却水、洗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粪便污水等。

工业有机废水主要就是酒精、酿酒、制糖、食品、制药、造纸及屠宰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出得废水等,其中都富含有机物。

城市固体废物主要就是由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商业、服务业垃圾与少量建筑业垃圾等固体废物构成。

其组成成分比较复杂,受当地居民得平均生活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建设、自然条件、传统习惯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

《生物工程专业分析》新实验指导书解析

《生物工程专业分析》新实验指导书解析

《生物工程专业分析》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生物工程贵州大学二OO 七年十二月前言本实验是针对于生物工程专业分析课程开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分析课堂授课的内容,更直观的了解各类生物工程样品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原理。

在实验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分析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实际样品的分析测定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获得正确分析数据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切实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应用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勤于动手、动脑,实验中认真观察记录现象及结果,做好实验报告。

具体试验项目有游离氨基酸测定、蛋白质测定、粗脂肪测定、还原糖测定、总酸总酯测定、铜的测定、酶活力测定、阿贝折射仪的使用等。

其中蛋白质测定为综合性实验。

实验一:白酒中总酸含量测定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掌握酸碱滴定法测定白酒中总酸度的原理及方法二、实验内容白酒中的总酸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根据所消耗的碱量推算出白酒中总酸的含量。

三、实验原理白酒中的总酸以中和法直接测定,根据所消耗的碱液量计算出白酒中总酸的含量(白酒中总酸以乙酸计)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采用集中授课形式。

五、实验条件1.试剂:(1)5g/L酚酞指示剂(2)0.1mol/L氢氧化钠溶液2.仪器:(1)50ml碱式滴定管(2)50ml移液管(3)250ml三角瓶(4)50ml量杯六、实验步骤准确吸取50ml白酒样品,置入250ml三角瓶中,加50ml水和2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记录滴定体积。

同时做空白试验。

七:计算:总酸(以乙酸计g/100ml)=[(V-V0)×C]×0.06006×100/50式中:V――滴定样品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量mlV0――滴定空白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量mlC――氢氧化钠溶液摩尔浓度mol/L0.06006――每毫升氢氧化钠相当于乙酸的毫克数50――吸取白酒样品体积ml八、实验报告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具体要求详见附件一和附件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工业分析实验指导张丙云编写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实验须知一、认真进行实验预习,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做好记录。

二、严格遵守实验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中途离开,不无故不做实验。

三、实验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和记录,不得抄袭他人数据,认真做好实验报告。

四、室内不准大声喧哗,严禁吸烟,吃零食。

五、听从老师指导,严守操作规程,不了解仪器性能时不得随意乱动。

六、注意节约水、电及药品。

七、实验完毕将药品、仪器、用具等洗净后放回原处,由班长安排同学轮流值日,值日生负责当天的卫生清理工作。

八、实验室内一切物品未经许可严禁携带室外。

九、因违反实验规则而损坏的物品需按有关规定赔偿。

生物工业分析实验计划(共25学时)实验一水分的测定(1学时)实验二旋光法测定味精含量、折光法测定可溶性固形物(2学时)实验三总灰分的测定(2学时)实验四啤酒中铁的测定(2学时)实验五粗脂肪含量的测定(索氏法)(4学时)实验六淀粉的测定(费林法)(3学时)实验七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凯氏定氮法)(4学时)实验八酸度的测定及总氨基酸的测定(2学时)实验九液化型淀粉酶酶活力的测定(2学时)实验十新鲜蔬菜中β—胡萝卜素的提取、分离(3学时)实验一直接干燥法测定水分(GB5009.3-85 )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实验掌握水分测定的方法;2.领会常压干燥法测定水分的原理及操作要点;3.熟悉烘箱的使用、天平称量、恒重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水分一般是指在100士5 o C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除去物质的总量。

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95~105℃下,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

三. 实验用品1. 仪器:称量瓶(矮形)、干燥器、分析天平。

2. 试剂(1)盐酸(1+1)。

(2)氢氧化钠溶液(240g/L)。

(3)海沙:取用水洗去泥土的海沙或河沙,先用盐酸(1+1)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再用氢氧化钠(240g/L)溶液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经100士5℃干燥备用。

四. 操作方法1. 固体样品: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置于100±150C 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0.5-1.0h,取出,盖好,置干燥器内冷却0.5h,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量。

称取2.00-10.0g切碎或磨细的样品,放入此称量瓶中,样品厚度约5mm 。

加盖,精密称量后,置100士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干燥2-4h 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称量。

然后放入100士5℃干燥箱中干燥1h 左右,取出,放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再称量。

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即为恒量。

2. 半固体或液体样品:取洁净的蒸发皿,内加10.0g 海沙及一根小玻棒,置于100士5℃干燥箱中,干燥0.5-1.0h 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量。

然后精密称取5-10g 样品,置于蒸发皿中,用小玻棒搅匀放在沸水浴上蒸干;并随时搅拌,擦去皿底的水滴,置100±50℃干燥箱中干燥4h 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称量。

以下按(1)中自“然后放入100士5℃干燥箱中干燥1h 左右”起依法操作。

五. 实验数据及结果计算 1.实验数据称量瓶(+海砂+玻棒)称量瓶+样品烘干后第一次称重 第二次称重 第三次称重 第四次称重2. 结果计算:10031211⨯--=m m m m X式中:X 1—样品中水分的含量,g/100g;m 1—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沙、玻棒)和样品的质量,g;m2—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沙、玻棒)和样品的干燥后的质量,g;m3—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沙、玻棒)的质量,g。

六. 思考题1. 对采用本法测定水分含量的样品有何要求?2. 判断样品中水分是否蒸净的依据是什么?实验二旋光法测定味精含量、折光法测定可溶性固形物一、目的要求1. 了解折光计、旋光仪的工作原理;2. 熟悉折光计、旋光仪的使用。

3. 学习用旋光法测定味精含量,折光法测定可溶性固形物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旋光法测定味精含量原理:2. 折光法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原理折射定律:n2 / n1 = sinα1/sinα2(n1为样品折射率,n2棱镜折射率)当发生全反射时:α1=90o,则n1= n2sinα临,若n2已知,α临通过折射仪可测得,可求出样液的折射率n1。

液态食品的折光率可反映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折光率即可确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虽然含有不溶性固形物的样品不能直接用折光率反映其含量,但通过实验编制的总固形物与可溶性固形物的关系表可查出总固形物含量。

三、测定方法1 旋光法测定味精含量(使用自动旋光仪)(1)样品溶液的配制精确称取味精样品10.0g,加入40~50ml蒸馏水溶解,搅拌下加入分析纯盐酸16ml,使味精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全部转入100ml容量瓶,定容至刻度;(2)旋光仪零点校正打开电源开关,经预热10min,使钠光灯发出稳定的光,取16ml分析纯盐酸,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装满旋光管,放进样品室,调整零点。

(3)样品液的测定用样品液洗涤旋光管三次,装满,放进样品室,调整并记录旋光度以及测定时该样品的温度。

附:旋光仪操作方法(1)接通电源:打开仪器背面左下角处的总开关,钠灯会自动启亮,仪器预热一刻钟左右使之稳定。

(2)清零:翻开样品室门盖,把已注入蒸馏水或空白的试管放入样品室内v型定位槽中,再关上门盖,按下测量键数字显示窗将出现数字显示,稍待数字趋向稳定即可按下清零键。

使数码管示数为零。

一般情况下如在不放试管时已示数为零,放入无旋光度蒸馏水或空白试管后,其示数也应为零。

但须注意在测试光束的通路上不得有小汽泡或油污等不清洁物,试管护片也不宜旋压得过紧,否则会引起附加旋光度。

在取出以上试管时应记下其按放的位置与方向。

(3)测试取出对零试管,除去空白溶剂,注入待测样品,并按取出试管时的相同位置与方向将试管放入样品室的V型定位槽内,再关上门盖,仪器的伺服系统工作,从数字显示窗上将显示出被测样品的旋光度值。

待数字稳定后读数,窗上负号(—)亮表示左旋,不亮表示右旋。

(4)复测:按下复测键,可进行复测,取几次复测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5)复位:如样品旋光度超过仪器规定的测量范围,仪器在士45o处会自动停止。

此时,取出试管按一下样品室左壁上角处的复位按钮键,仪器即自动返回零位。

(6)关机:仪器使用完毕后,应依次关闭测量键和电源开关。

2. 折光法测定可溶性固形物(1)校正使用纯水校正,如不是20℃可查附表4-6i开始测定之前必须将进光棱镜及折射棱镜擦洗干净,以免留有其他物质影响测定精度。

(若用乙醚或酒精清洗,必须等干后再加入被测液体)。

(2)测定工作i) 将棱镜表面擦干净后,把待测液体用滴管加在进光棱镜的磨砂面上,旋转棱镜锁紧手柄,要求液体均匀无气泡并充满视场。

(若被测液体为易挥发物,则在测定过程中须用针筒在棱镜组侧面的一小孔内加以补充)。

ii) 调节两反光镜,使二镜筒视场明亮。

iii) 旋转手轮使棱镜组转动,在望远镜中观察明暗分界线上下移动,同时旋转消色调节旋钮,使视场中除黑白二色外无其他颜色,当视场中无色且分界线在十字线中心时,观察读数镜视场右边所指示刻度值即为测出的n D。

测量糖溶液内含糖量浓度时,可从读数镜视场左边所指示值读出,即为糖溶液含糖量浓度的百分数。

当测定温度不是20℃时,查表校正。

四实验数据及结果计算(一)旋光法测定味精含量1. 实验数据测定次数 1 2 3 平均值旋光度2. 计算(1)根据测定的旋光度a ,可计算出样品中L-谷氨酸的浓度c。

C=(a× 100)/(L×〔a〕20D )a为测的旋光度,L为旋光管的长度,分米表示;〔a〕20D 测定温度为t时,L-谷氨酸的比旋光度:〔a〕20D=32 + 0.06×(20-t)(2)根据样品中L-谷氨酸的浓度,计算样品中味精的纯度:样品中味精的浓度:c味=c× 187.3/147.3味精纯度=c味/样品重(二)折光法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实验三总灰分的测定(GB 5009. 4-85)一. 目的要求1. 掌握灰分测定方法;2. 领会直接灰化法测定灰分的原理及操作要点;3. 掌握高温炉的使用方法,坩埚的处理,样品炭化、灰化等基本操作方法。

进一步熟悉天平的称量操作。

二. 实验原理一定量的样品经炭化后放人高温炉内灼烧,其中的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以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及水等形式逸出,而无机物质则以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等无机盐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残留下来,这些残留物即为灰分。

称量残留物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总灰分的含量。

三. 实验用品1. 仪器:马弗炉坩埚坩埚钳干燥器分析天平2. 试剂:(1)(1∶4)盐酸溶液(2)0. 5%三氯化铁溶液和等量蓝墨水的混合液(3)6mol/L硝酸(4)36%过氧化氢(5)辛醇或纯植物油四. 操作步骤(1)取大小适宜的坩埚,以(1:4)的盐酸煮1~2h,洗净晾干后,用三氯化铁与蓝墨水的混合液在坩埚外壁及盖上编号;然后置于规定温度(575℃士25℃)的马弗炉中,灼烧0. 5h,冷却至200o C以下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精密称量,并重复灼烧至恒量(前后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 5mg)。

(2)加人一定量的样品后,准确称量。

(3)样品预处理①果汁、牛乳等液体试样准确称取适量试样于已知质量的瓷坩埚(或蒸发皿)中,置于水浴上蒸发至近干,再进行炭化。

这类样品若直接炭化,液体沸腾,易造成溅失。

②果蔬、动物组织等含水分较多的试样先制备成均匀的试样,再准确称取适量试样于已知质量坩埚中,置烘箱中干燥,再进行炭化。

也可取测定水分后的干燥试样直接进行炭化。

③谷物、豆类等水分含量较少的固体试样先粉碎成均匀的试样,取适量试样于已知质量的坩埚中再进行炭化。

④富含脂肪的样品把试样制备均匀,准确称取一定量试样,先提取脂肪,再将残留物移人已知质量的坩埚中,进行炭化。

(4)液体样品须先在沸水浴上蒸干。

固体或蒸干后的样品,先在电炉或煤气灯上以小火进行炭化。

炭化时,半盖坩埚盖,小心加热使试样在通气情况下逐渐炭化,直至无黑烟产生。

对特别容易膨胀的试样(如含糖多的食品),可先于试样上加数滴辛醇或纯植物油,再进行炭化。

(5)炭化后,把坩埚移入已达规定温度(575℃±25℃)的马弗炉炉口处,稍停留片刻,再慢慢移入炉膛内,将坩埚盖斜倚在坩埚口,关闭炉门,灼烧一定时间(通常2~5h左右,视样品种类、性状而异),至灰中无炭粒存在。

打开炉门,将坩埚移至炉口处冷却至200℃)左右,再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准确称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