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动车发展状况

合集下载

2023年解析我国出租车行业发展趋势

2023年解析我国出租车行业发展趋势

解析2022年我国出租车行业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城市机动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快速加剧,机动车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进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环节成拥堵的主要手段,城市公共交通是大众交通,它面对大众服务,是以人为本的交通系统;公共交通也是绿色交通,它以最低的能源消耗、最小的环境污染供应服务,是可持续进展的交通系统。

出租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城市交通起到重要作用。

将来出租车将向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节能环保等方向进展。

新能源出租车公司投入运营以后,短期内很难盈利。

根据知情人士的测算,纯电动出租车每天运营时间短,司机的承包费不能收太高,这种状况下每辆车每月养一名司机的开销都够呛。

而出租车电池四年就需要更换,换电池需要15万元左右。

此前,延庆开展的纯电动出租车每辆车每月上缴1200元,需要向司机支付1160元,这意味着一个司机每个月只要支付40元就可以得到一辆电动车和获得社保。

而从全国其他城市的运营时点来看,纯电动出租车试点大多数停留在“形象工程”阶段,基本上是不计成本地在试点,而有的城市尴尬如此巨大投入,干脆叫停了此类试点运营。

租车行业的竞争在不断加剧,目前真正的竞争力在于企业本身的系统力量,企业对用户数据挖掘和积累。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线下服务等成为了企业长期考虑的问题和必需持续注入的竞争力。

传统租车业还未正式崛起,移动租车也好像蓄势待发。

据谷歌去年11月份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城市智能手机普及率高达35%。

因此,神州租车等租车企业与移动租车企业,在将来一段时间里,将会如何共享或是分割这块市场,又或是谁被谁掩盖,这对于用户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伴随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会渐渐融入到这种移动互联网的生活方式。

这场租车革命将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闲置车辆也将更快的步入车辆共享的一种环境。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出租车行业的进展前景及将来进展趋势,请访问《2022-2022年中国出租车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与投资分析猜测报告》,宇博智业市场讨论中心供应市场规模和潜力讨论、市场细分和用户行为讨论、渠道模式讨论、竞争对手调查、市场进入讨论、消费者讨论、可行性讨论、商业方案、产业规划等系统的市场讨论询问服务。

城市交通规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市交通规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市交通规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引言城市交通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合理规划城市交通成为了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城市交通规划的现状出发,探讨其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的城市交通规划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城市交通规划的现状1. 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突出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空气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的一大困扰。

城市交通规划的现状需要认真反思和改进。

2. 公共交通的发展与不足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一些大城市,公共交通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如地铁、公交等。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公交线路不够完善、地铁站点不够密集等,这些问题需要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得到解决。

3. 非机动车和步行交通的地位提升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加剧,非机动车和步行交通的地位逐渐提升。

在一些城市,政府开始鼓励居民骑自行车或步行出行,以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交通拥堵,还能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二、城市交通规划的发展趋势1. 综合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城市交通规划需要从综合的角度来考虑,将公共交通、非机动车和步行交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交通系统。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交通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2. 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趋势。

智能交通技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交通状况、优化交通信号灯等手段,提高交通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能交通技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3. 绿色交通的推广绿色交通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推广电动汽车、建设充电桩设施、鼓励低碳出行等措施,可以减少交通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城市交通规划还应该注重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将其应用于交通领域,以进一步降低交通的碳排放。

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行业2012年发展综述

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行业2012年发展综述
电控化油器 、二次进 气装置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 装置 、 点火系统 的优化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和排气催化 转化技
1 . 2 . 2 新 技 术 的 开 发 应 用
到实 施轻型 车国V 标准需要 供应相应 的燃油 ,标准 的实 理系统 以及配备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等 。
排放法 规标 准相 比 ,二次 征求 意见稿的排放控制水 平和 所采 用 的发 动机 进行 优化 设计 、化 油 器 的优 化 改进 、
业I 行I 综l 述
T r a d eR e P o r  ̄
l f 2 ● 一 r 7 ■
⑧ 我国 概 勘 霉 喻 一
(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机 动车污染防治技 术专业委员会 ,北京 1 0 0 0 3 7 )

要: 综述 了2 0 1 2 年我 国机动车 污染防治行业的发展环境 ,以及行业的技 术发展进展 、新技 术开发应
经 国务院批准 ,北京 市开始实施第五 阶段机 动车排 术等 。 放标 准 :
( 1 )轻 型 汽 油 车
1 . 2 . 2 . 1 国Ⅳ/ V柴油车排放控制技术 ( 1 ) 排放 法规 对柴油机排放控 制技 术
施时 间需 待燃油供应时 间明确后 才能确定 。与 国外 汽车 欧洲 正在实施的第五阶段轻型车排放法规相 当。
1 . 1 . 2 北京 市实施 第五 阶段机动 车排放标 准
( E G R) 技术等 。 汽油车主要排放控制技术包括 :采用 电控发动机管 摩托车主要排放控制技 术包括 :对传统燃油摩托 车
的主要 推 动力 量 ,政 策法规 方 向和执 行 力度对 机 动车 盟 ( E C) N o 7 1 5 / 2 0 0 7 和 ( E C)N o 6 9 2 / 2 0 0 8 法规 、U N E C E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制定的一项重要规范,旨在规范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的经营行为,保障投保人的权益,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对该示范条款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对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市场的影响和作用,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第一章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的背景和意义1.1 中国机动车市场发展状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必需品。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机动车市场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

这一变化催生了机动车保险市场的繁荣,尤其是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的需求不断扩大。

1.2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然而,在机动车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例如,保险条款不透明、保险责任模糊、理赔难度大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制定一套具有示范意义的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条款。

1.3示范条款制定背景和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保险监管部门着手制定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旨在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保险服务质量,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机动车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示范条款内容解析2.1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基本责任示范条款对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的基本责任进行了明确,包括第三者责任险、车辆损失险、第三者人身意外伤害险等。

这有助于投保人更加清晰地了解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2.2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责任免除与限制为进一步保护投保人权益,示范条款对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的责任免除和限制进行了明确。

例如,明确列举了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以及赔偿金额的限制等。

这有助于避免保险公司滥用责任免除和限制条款,损害投保人权益。

2.3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费率与费用示范条款对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的费率制定和费用收取进行了规范,要求保险公司公开、透明地公布费率,不得存在隐形收费。

交通现状分析实践心得

交通现状分析实践心得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作为一名交通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参与了一次交通现状分析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数据收集和分析,我对我国当前的交通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心得体会。

一、实践活动背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理念,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

在此背景下,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交通现状分析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对某一城市交通现状的实地考察和分析,为政府制定交通政策提供参考。

二、实践活动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我国某一座典型的一线城市作为考察对象。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该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交通管理模式、公共交通系统、交通拥堵状况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实地观察、拍照、访谈等方式,我们对该城市的交通现状有了直观的认识。

2. 数据收集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该城市的交通现状,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1)城市人口、面积、机动车保有量等基本数据;(2)公共交通线路、站点、运营时间等数据;(3)道路状况、交通流量、交通事故等数据;(4)居民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距离等数据。

3.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

该城市的公共交通线路密度较低,站点设置不合理,导致居民出行不便;(2)交通拥堵严重。

在早晚高峰时段,道路拥堵现象尤为明显,严重影响居民出行;(3)私家车出行比例过高。

受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影响,私家车出行比例逐年上升,加剧了交通拥堵问题;(4)交通管理模式有待改进。

该城市的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交通执法力度不足,导致交通秩序混乱。

三、实践心得体会1. 交通问题不容忽视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瓶颈。

为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交通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北京市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北京市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北京市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经济发展的推动,北京市的交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交通问题已成为制约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因此,了解北京市交通运输现状及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对于改善北京市的交通状况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北京市交通运输的概况,包括交通运输网络的构成、主要交通方式的使用情况以及运输需求的特点等。

其次,重点分析北京市交通运输面临的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出行不便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发展。

最后,本文将展望北京市交通运输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旨在解决当前的问题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对北京市交通运输现状的全面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其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建议的提出,可以为北京市交通运输的改善与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方向。

同时,本文也将深入研究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为北京市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市的交通运输将迎来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框架进行介绍,包括主要章节的标题和内容安排。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如下所示: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北京市交通运输概况2.2 北京市交通运输问题3. 结论3.1 北京市交通运输发展前景3.2 对策建议在引言部分之后,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是北京市交通运输概况和北京市交通运输问题。

在正文部分分析完交通运输现状后,结论部分给出了北京市交通运输发展前景以及对策建议。

整篇文章的结构清晰,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北京市交通运输的现状和发展。

1.3 目的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和探讨北京市的交通运输现状,深入了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前景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交通,是现代人生存空间的一个重要元素,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交通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经济建设。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道路交通安全现状资料,欢迎查看。

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一:1、东部地区事故总量大、死亡人数多,中部地区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多,西部地区一次死亡5人以上、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多。

2、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增多。

3、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驶肇事明显减少,超速行驶、未按规定让行、无证驾驶为肇事致人死亡多的三大违法行为,逆向行驶、疲劳驾驶等肇事致人死亡增多。

4、生产经营性车辆导致亡人事故比例高,一般货运车辆、校车肇事致人死亡增多。

5、高速公路事故增多。

6、6年以上驾龄驾驶人肇事增多。

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二: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猛增已成了交通管理所面临的严重问题。

汽车交通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彻底地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给人类以舒适和便捷等正面效应的同时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交通事故就是其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负面效应之一。

正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对事故预防及对策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许多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实行了综合治理交通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措施,虽然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很高,但交通事故上升的势头已趋于平缓,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交通事故尤其是近几年交通事故处于稳定趋势,而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害后果却依然严重,而且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于世界首位。

近年来在我国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交通事故及伤亡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

我国自1951年开始统计交通事故数据,当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5922起,死亡852人,伤5159人。

①1951年至1984年的30多年间,交通事故各项指标的变化基本上是平稳的。

论中国交通现状

论中国交通现状

概要1.中国交通发展史1.中国交通发展史一中国交通运输曾经非常落后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落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①最早的铁路——上海至吴淞铁路,修建于清末的1876年;②1913年,中国第一条标准化的公路长沙湘潭公路建成,标志着公路建设拉开了序幕;③水运在1894年的通商口岸船舶吨位中,外籍轮船占90%以上;④民用航空发展既晚且慢,至1950年8,;,,年,总规模达到4.1万公里,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运输量和运输结构:2005年公路旅客运量169.2亿人,相当于全国平均每人旅行12.9次,货运量完成12.45亿吨;运输结构得到改善; 运输装备:向大型化、拖挂化、专用化、高速化、柴油化等过渡,车载GPS、监控、通信等运输保障能力得到广泛应用,使运输更加安全、准时,高效; 公路桥梁隧道建设领域: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和沿海海域,一大批有代表性的世界级桥梁相继诞生;目前有8座斜拉桥、5座悬索桥、5座拱桥和5座梁桥分别在世界同类桥梁中居前10位;杭州湾跨海大桥长 36Km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2.中国城市交通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和车辆不断增加,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着越来越艰巨的任务,城市交通拥堵、交通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实现城市交通系统快捷、安全、高效地运转,对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一些突出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的第三大排放源,城市交通的碳排放在城市整体的碳排放结构中占据较高的比例;近年来随着城市机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运输业对油品的消耗较大的用能特点,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每况愈下,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另外,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近年来,在我国环境投诉案件中,噪声投诉的比重正逐年提高,在特大城市已经高达40%以上,交通噪声的影响已经从单纯的环境问题逐渐发展成为社会问题;1.3 机动化出行比例明显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化也进入高速发展期;据统计,2000年至2010年,全国民用汽车年均增长率为35%,私人汽车年均增长率为77%,2010年民用汽车和私人汽车保有量分别达到7801.83万辆和5938.71万辆,私人汽车占民用汽车比例由2000年的38.87%增至2010年的76.12%;1.4 停车难问题突出随着城市机动化水平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私家车的急剧增长,城市“停车难、乱停车”等问题日益突出;乱停车不仅挤占道路资源,还,2.3 城市交通规划不尽合理在我国大中城市中,瓶颈路、断头路、畸形路口较多,且路网结构不尽合理,城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比例国家规范为1∶1.5∶3.5,呈金字塔结构,以济南为例,济南市的比例为1∶0.41∶1.81,加之占道经营、违章建筑现象较突出,交通微循环不畅,致使过多的流量涌入主干路,造成交通拥堵;2.4 交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无论在交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还是交通信息服务、公共交通管理等方面,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交通组织不合理,客流分布不均,影响交叉口路段的通行效率,导致路网交通拥堵;二是缺乏交通需求管理,目前我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部分城市实施了少量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而大部分城市仍然缺乏有效的需求管理措施,迅猛增长的交通需求与发展滞后的交通管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3. 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意见;,,的交通能力;如果在现行十字路口的基础上,将车道和红绿灯设置稍做更改,十字路口的通行能力就可以提高两倍以上,且不影响现行十字路口交换车流的安全性;1、在十字路口A、B、C、D各方向路段各设置一个禁停区,再在各方向路段直行区域禁停区后和逆行区域禁停区前各设置一条左传车道;2、调整绿波灯光指示,取消直绿、左绿和直红、左红指示灯,同一方向只保留一个红灯和一个绿灯;3、禁停区的宽度以道路的宽度为准,长度以10米左右为宜,只要能供两辆机动车相向行使即可;禁停区至十字路口停车线的长度以50至60米为宜,能供20至30辆机动车停放就行;三、优化公交车线路,提高路网整体通行能力目前大城市公共汽车交通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或者相当严重的缺陷;,解决车多路少的矛盾和交叉路口混合交通流中的相互影响或彼此的相互影响,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任何再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都是纸上谈兵,甚至事与愿违;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寻常老百姓的家庭,再加上政府大力发展的公交、出租车,车辆数量每年都会以高比例的速度增加;这不仅要求道路要越来越宽阔,而且要求有新的交通管理模式的出台;本文着重分析和阐述了交通拥堵的状况及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这些思路,希望能够为大城市的管理和决策者工作时提供参考;同时,能够为其他同类城市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国内外甲醇汽车发展和使用情况及对策建议

国内外甲醇汽车发展和使用情况及对策建议

国内外甲醇汽车发展和使用情况及对策建议摘 要: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使用,具有低碳、氧含量高、辛烷值高的特性,有利于充分燃烧,可有效提升发动机功率。

自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山西、上海、陕西、贵州、甘肃5省市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进一步对社会关注的甲醇汽车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性能进行了科学系统地验证,为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9年3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8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节〔2019〕61号),提出要加快推动甲醇汽车应用,实现车用燃料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并部署重点在部分条件具备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工作。

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甲醇汽车发展和使用的状况,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为从事甲醇汽车设计、生产、使用、登记、检验的有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甲醇汽车;车辆安全周文辉(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100062,中国)1国内甲醇汽车发展和使用情况2012年以来,我国先后在山西、上海、陕西、贵州、甘肃5省市的晋中、长治、上海、西安、宝鸡、榆林、汉中、贵阳、兰州、平凉等10个城市,组织开展了甲醇汽车试点工作。

2018年试点工作全部结束,并通过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共同组织的验收,取得了积极成效。

试点共投入运营甲醇汽车1024辆,车辆总运行里程超过1.84亿公里,单车最高行驶超过35万公里,累计消耗甲醇燃料超过2.4万吨。

试点应用取得了以下成果:(1)提升了甲醇汽车技术水平。

共分17批公告发布9家甲醇汽车生产企业和32款甲醇汽车产品,形成了包括甲醇轿车、甲醇/柴油二元燃料重型商用车、微型车、城市客车等系列车型,基本形成了甲醇汽车整车及专用零部件制造体系。

(2)完善了配套标准规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9年第16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18年全国汽车安全与召回状况的通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9年第16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18年全国汽车安全与召回状况的通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9年第16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18年全国汽车安全与召回状况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19.05.14•【文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9年第16号•【施行日期】2019.05.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9年第16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18年全国汽车安全与召回状况的通告汽车召回是国际通行的产品安全监管制度,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举措。

我国汽车召回制度实施15年来,消除了大量的安全隐患,维护了消费者人身财产和社会公共安全,同时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进,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总体水平。

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现将2018年全国汽车安全与召回状况通告如下。

一、汽车安全状况我国机动车产销量超过美国,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

2018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9%;汽车产量达到2781.9万辆,下降4.1%。

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1160.1万辆,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927.4万辆。

新能源汽车作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规模发展迅速。

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量115万辆,比上年增长66.2%。

2018年汽车出口115万辆,进口113万辆[1]。

截至2018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27亿辆[2],比上年增长10.5%;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2.4亿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07亿辆[3]。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61万辆,占汽车总数的1.09%。

机动车驾驶人达4.09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69亿人[4]。

截至2018年底,921家汽车生产企业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要求备案了产品技术资料、技术服务活动等信息。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机动车产品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2018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为1.93人,比上年下降6.3%[5]。

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和管理对策

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和管理对策

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和管理对策目前,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也愈加重要。

机动车检验检测是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机动车的技术水平、减少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质量不高、管理不规范、技术装备落后等。

因此,制定合理的管理对策非常必要。

首先,应加强对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

政府应提高对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要加强对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职业培训和资质管理,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确保机动车检验检测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素质。

此外,应加强对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日常监督和评估,对检验检测结果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要推动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创新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机动车检验检测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提高检验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要加强对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信用评价和奖惩制度,通过建立行业信用档案,公示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信用状况,给予优秀机构适当的奖励,对不合格机构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以提高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此外,应加强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政府应建立起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合作与交流,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可以共同解决技术难题,提高检验检测的水平和效率。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组织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之间的技术比武和经验交流活动,推动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共同发展,促进行业的繁荣与创新。

最后,要加强对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宣传与教育。

政府应加大对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宣传力度,让公众了解机动车检验检测的重要性和作用,提高公众对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信任度。

此外,还应加强对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增强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合规意识和规范运营意识。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及研究进展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及研究进展

2.3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特点
(1)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是造成交通事 故的主要原因
• 根据近年来的统计分析,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在交通 事故的原因中一直占主导地位(见图)。
近8年来(2000年~2007年),因机动 车驾驶人违法行为
• 造成的交通事故起数 占86.84% • 造成的死亡人数 占79.22% • 造成的受伤人数 占85.76
日本经济发展与道路交通事故变化
日本经济发展与道路交通事故变化
日本交通事故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 • 1950~1970年:事故快速上升期,工业化进
程中的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长率9.6% • 1971~1980年:事故快速下降期,后工业化 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减缓,年均5% • 1981年以后:事故相对平稳期,基本完成工 业化,进入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增长进一 步减缓。 • 可以看出,日本道路交通事故与国民经济发展 速度有着密切关系!!
美国经济发展与道路交通事故变化
• 在1950~1973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高发期,美 国注册机动车增加了近三倍;其后,美国注册机 动车虽然逐年增加,但增速已大为减缓。
美国经济发展与道路交通事故变化
• 美国的汽车拥有量和公路总里程均居世界 之首,2003年年底,美国公路总里程达到 639.8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高速公路里 程达到9.4万公里,也居世界第一位。机动 车达到2.37亿辆。 • 但借助于其先进的交通管理设备和良好的 道路条件,使得交通事故和伤亡人数自20 世纪70年代以来呈现递减的趋势。现在正 处于稳定阶段。
• 2007年已降至5.61人/万车.10万人口
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综合死亡率
2.2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总体特点
(3)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影响人们安全感的最重 要影响因素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作者:孟欣来源:《商情》2015年第19期【摘要】新能源汽车是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来推动和规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成本过高、配套服务滞后等。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以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对策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治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发展状况关系着汽车行业的生死存亡。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上汽调研期间表示,新能源汽车关系着国家安全。

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自2009年一月《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以来,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等部门先后出台了20余项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扶持政策,激励并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一、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碳排放达到13%,在这13%中,汽车所产生的排放占到七成。

我国正处在新兴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交通碳排放快速增长的趋势难以改变的。

但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意识和决心仍不可缺少。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预测我国交通碳排放峰值大概在2030-2040年之间发生,这个预测结果是需要国家执行强力减排政策下作出的,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必须大力发展低碳交通,而新能源汽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此外,我国雾霾天气愈加严重,雾霾范围及持续天数都有所增加,空气中大量的PM2.5极大的影响了百姓健康。

环保部发布的研究证明,交通是很多城市里空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而北京、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首要的污染源是机动车,这一现象也倒逼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二)保障能源安全的要求石油消费的高幅度增长和产量的低幅度增加,造成国内石油供应短缺、石油净进口量大幅度增加。

我国新能源汽车现状分析与展望

我国新能源汽车现状分析与展望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燃油汽车的大量使用不仅加剧了国内石油资源的短缺问题,并且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还会进一步恶化环境,加剧温室效应。

寻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汽车成了必然的选择。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不仅可以改变能源消费结构,还可以有效缓解环境污染。

文章从发展意义、分类、发展问题和趋势这几个方面,解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

工业的发展导致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汽车工业需要转变发展路径,走上节能环保的道路。

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燃油汽车可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例如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

此外,燃油汽车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微粒,不仅加剧温室效应,而且加剧了空气污染。

(2)燃油汽车需要消耗大量石油资源,然而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矿物燃料。

石油在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

燃油汽车的内燃机热效率不高,热能只有约40%转换成动能,这导致大量石油能源浪费。

面对石油即将被开采完的危机,如今各国都在努力开发新能源来应付能源危机。

若要提倡节能减排,必须解决传统燃油汽车的尾气的排放问题。

新能源汽车因势而生,它采用先进的技术,有效地做到了低碳环保。

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石油消耗,从而减少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

1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意义1.1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但却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仅次于美国。

我国近年来也成为“轮胎上的大国”,汽车产量和使用量剧增。

我国机动车燃油消耗量约占总油耗的三分之一以上。

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加速了石油消耗量的飞速提升。

而我国大部分石油需要依赖进口,这也导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增高,不利于经济稳步发展。

故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促进调整能源结构,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1.2 有效缓解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关注重点。

据IFA估计,汽车二氧化碳总排量到2020年的已经增至60亿吨。

中国历年的机动车的发展状况

中国历年的机动车的发展状况

中国历年机动车的发展状况一、汽车近30年,从我国汽车增长轨迹来看,我国汽车工业已经摆脱了大起大落的情况,逐步进入快速增长期。

1971年到2003年汽车产量增长情况,大起大落的情况很明显。

1998年我国汽车增长很快,一直往上升。

从2002年开始汽车就有大幅度开始增长的趋势,汽车产量每上一个台阶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从1953年到1992年达到100万辆产量经过了近40年;从1992年到2000年的8年时间完成了100万辆到200万辆增长;到2002年,用了2年时间就实现了从200万辆到300万辆的增长; 2002年是1993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2003年汽车产量又超过了440万辆。

2010年突破了1000万辆。

汽车工业发展在近两个十年呈现了明显加快的趋势。

2002年,全国共生产汽车325.12万辆,同比增长38.49%,全球排名上升到第五位。

3家大型企业集团生产166.64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51%;15家重点企业集团(公司)生产291.03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89.5%。

2003年,全国共生产汽车444万辆,销售437万辆,同比增长36.6%和34.5%。

其中,生产轿车201万辆,销售轿车1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4.4%和80.7%。

我国已排在美国、日本、德国之后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

2011年12月,全国汽车生产169.20万辆,同比下降9.3%;汽车销量168.92万辆,同比增长1.4%。

其中,乘用车生产136.42万辆,同比下降5.6%,销售136.89万辆,同比增长4.6%;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2.78万辆和32.0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1.9%和10.4%。

截至2011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25亿辆,其中汽车1.06亿辆,从去年的汽车的销售情况看出我国的汽车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1)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平稳发展2011年,在节能汽车推广政策的作用下,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保持平稳发展。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我国城市居民的机动车保有量在逐年增加,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加剧了本来就很脆弱的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车多路少,从而出现了很尴尬的一幕:能买得起车,却享受不到私家车带给自己的出行便捷。

现在我国大、中城市的居民普遍感到出行不便、交通拥挤、道路堵塞,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且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最严重的莫过于交通事故死亡率居高不下。

道路交通事故除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外,还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缓解;没有安全、便捷、快速的现代交通,就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城市道路好比是人体上的血管,如果血管不畅通、阻塞的话,人的健康就会受到很大威胁。

只有找出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下面谈谈我对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存在问题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存在问题一)道路不足目前,我国的道路通车里程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相较于发达国家,我们差距还是很大的。

比如:美国国土面积比我国小,却有660多万公里道路,是我国的5倍多。

德国国土仅为我国的1/26,道路长度却是我国的一半。

城市道路差距更大。

北京情况在全国最好,城市道路占地率也仅为10.8%,而华盛顿是45%,伦敦是35%,东京是23%。

目前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正以15%的高速增长,而城市道路的增长率仅为3%左右。

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承受着巨大压力。

二)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交通基础建设相对落后形成鲜明的对比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和完善,城区作为全市中心的地位日益突出,流动人口数目逐年膨大,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强度增加,使得城市内部道路难以承受沉重的交通压力。

虽然近年来城市路网建设速度加快,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的年增长速度。

同时,这几年城市道路建设的增加主要分布在旧城市向周边延伸发展的新城区,旧城市的道路面积率增加不大,难以满足旧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2023年机动车检测站年度报告

2023年机动车检测站年度报告

2023年机动车检测站年度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持续攀升,机动车检测站作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2023年机动车检测站的年度报告,带您了解检测站的发展状况、业务动态及未来趋势。

一、机动车检测站发展概况截至2023年底,我国机动车检测站数量达到10000余家,较去年同期增长5%。

其中,一类检测站占比30%,二类检测站占比50%,三类检测站占比20%。

检测站遍布全国各地,为广大车主提供了便捷的检测服务。

二、业务动态1.新能源汽车检测业务增长迅速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检测业务在检测站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2023年,新能源汽车检测业务同比增长50%,成为检测站业务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2.检测项目多样化为满足市场需求,机动车检测站不断丰富检测项目,包括安全技术检测、排放污染物检测、噪声检测、制动性能检测等。

此外,部分检测站还开展了二手车评估、维修保养等增值服务。

3.检测设备升级换代为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机动车检测站纷纷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

2023年,约80%的检测站完成了设备升级,实现了检测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4.互联网+检测服务机动车检测站积极拥抱互联网技术,推出在线预约、检测结果查询等便捷服务。

2023年,全国约60%的检测站实现了互联网+检测服务,提高了车主的检测体验。

三、未来趋势1.检测站数量持续增长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机动车检测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

预计未来几年,机动车检测站数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检测标准趋严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我国将不断完善机动车检测标准,提高检测项目要求。

检测站需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满足更高标准的检测要求。

3.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机动车检测站将加大对智能化、绿色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助力我国机动车检测行业可持续发展。

4.市场竞争加剧随着检测站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将日益加剧。

我国二手车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我国二手车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我国二手车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0 引言目前,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十年蝉联全球第一,属于全球汽车产销大国。

国内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汽车拥有量也逐年增加,2019 年1-12 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572.1 万辆和2576.9 万辆。

据公安部数据统计,截至2019 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6 亿辆,2019 年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共办理机动车转移登记业务2574 万笔,其中汽车转移登记业务2444 万笔,占94.94%,比2018 年增加386 万笔,增长18.76%,而近五年汽车转移登记与注册登记业务量的比例由0.59 上升至0.95,均反映出二手车交易市场日益活跃。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消费者换车需求彰显,未来二手车交易量与新车销量差距将进一步缩小,二手车市场将迎来增长和爆发。

1 我国二手车发展历程1.1 市场萌芽阶段在汽车开始实行私有化的20 世纪80 年代末至90 年代初,中国经济尚处于物质匮乏的卖方经济时期,任何单位和个人购买车辆均需要拿计划、批条子。

当时没有正规的二手车经销商和所谓的二手车交易市场,二手车交易以车贩子倒车为主要方式,其交易地点均是按照“存在即合理”的法则,在车管所过户地附近以私人自发、路边摊、自由市场方式而存在,造成了二手车交易的秩序混乱、诚信度差等具有时代特色的特点,导致了消费者很难放心地购买二手车。

1.2 规范起步阶段1998 年,国家贸易部印发了《旧机动车交易管理办法》([1998]第33 号),规范了旧机动车交易行为,保障了旧机动车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2005 年,国家商务部、公安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2005]2 号),旨在加强二手车流通管理,规范二手车经营行为,促进二手车流通健康发展。

2006 年,为规范二手车交易市场经营者和二手车经营主体的服务、经营行为,以及二手车直接交易双方的交易行为,明确交易规程,增加交易透明度,国家商务部配套印发了《二手车交易规范》(2006 年第22 号)。

PEST分析汽车行业模板

PEST分析汽车行业模板

PEST分析汽车行业模板PEST分析(一)政治环境分析1、税收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制约我国汽车消费的市场潜力巨大,可是汽车消费环境的状况却是十分恶劣。

据有关部门统计,仅国家有关部委统计在册的税费就达500多项,收费总量达1600多亿元,部分地区附加在汽车上的收费竟达车款的30%至50%。

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征收牌照费、购置费及各种杂费,这些车外费相当于中档车车价的30%以上,再加上每年超过1万元的维护费用,使得不少消费者放弃购车。

高税费严重影响了中国的汽车消费环境,这是目前汽车消费市场启动的最大原因。

当交通设施建设市场化运作后,同时配套渐进的汽车消费政策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优化汽车消费环境需要一系列的政策。

2、产业政策汽车产业政策重点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变,以便更好地发挥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

政治要素主要涉及世界贸易组织、垄断与竞争立法、环保和消费者保护立法、税收政策、就业政策和与法规、贸易规则、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等几个方面。

逐渐完善汽车法律、法规体系,是我国汽车工业能够顺利发展的先决条件。

⑴《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有利于抑制能源需求增长过快的势头⑵《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地方政府一律取消不利于汽车消费的政策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理,继续降低汽车进口关税⑷《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⑸《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只要汽车生产商授权,进口车可以和国产车同网销售。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了长期困扰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瓶颈”问题。

其他产业政策:鼓励企业发展小质量、低价位、经济适用型的汽车消费品以及代用燃料;加快发展柴油客车,提高轻型柴油货车、客车的比例;开发和生产柴油轿车和微型车,提高燃气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推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支持企业生产大功率客车和载货车;支持发展高速公路行驶条件高档重用载货车、牵引车和商用车;支持和鼓励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其他企业,扩大效益,提高国际竞争力鼓励并支持企业自主开发或者利用外国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乘用车产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辅助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新增同步发展能力,按照专业分工、层次清楚的零部件产业结构,向系统性、模块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效,加强和完善准入管理制度,制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限制利用散件进行简单组装,特别是引进散件进行组装;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机动车尾气排放调研报告

机动车尾气排放调研报告

机动车尾气排放调研报告一、机动车尾气排放现状1. 排放量逐年上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呈持续增长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3亿辆,其中汽车占比逐年提高。

机动车尾气排放量也随之上升,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2. 排放标准不断提高为改善空气质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不断修订和完善排放标准。

目前,我国机动车排放标准已与国际接轨,欧VI标准在我国部分城市已得到实施。

国六标准将于2023年全面实施,将进一步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

3. 排放成分复杂机动车尾气排放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有害成分。

其中,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颗粒物则具有较强的致癌性。

二、影响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因素1. 车辆类型和 age不同类型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性能存在较大差异。

一般来说,柴油车的尾气排放污染物排放量高于汽油车。

车辆年龄也是影响排放的重要因素,新车排放性能较好,而老旧车辆排放性能较差。

2. 驾驶行为驾驶行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具有重要影响。

急加速、急刹车等激烈驾驶行为会导致尾气排放量增加。

相反,平稳驾驶有利于降低尾气排放。

3. 道路状况4. 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对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有较大影响。

温度、湿度、风速等都会影响尾气排放。

例如,低温条件下,汽油车尾气排放污染物浓度较高。

三、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措施1. 推广清洁能源汽车为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我国政府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

还对购买清洁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给予补贴。

2. 提高燃油品质提高燃油品质是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有效途径。

我国政府已实施国五燃油标准,并计划逐步推广国六燃油标准。

3. 优化交通出行结构优化交通出行结构有助于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

政府鼓励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出行。

4. 加强在用机动车排放监管加强在用机动车排放监管是保障排放标准有效实施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机动车发展状况
一、我国机动车发展历史
1、汽车的先河,终究是值得钦佩的。

早在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在曼海姆制成了的一辆汽车,这辆车也被认为是世界上首俩机动车。

对于中国来说,第一辆自己制造的汽车应该是1929年5月由张学良领导生产的民生牌汽车。

从《张学良全传》上可以了解到:
我国的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

张学良让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一辆,作为样车。

李宜春将整车拆卸,然后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对其它零件重新设计制造,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汽车,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
2、百废待兴的汽车业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始在长春市兴建,毛泽东主席亲自为该厂题写“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

1956年10月起开始大批生产载重量为4t的解放CA10系列货车,从而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1957年7月13日我国生产出第一辆载货的解放牌汽车,又于1958年5月,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自行研制设计生产了第一辆与当时政治风云起伏颠簸、荣辱与共的红旗牌轿车,被誉为“东方神韵”。

毛泽东主席乘坐后表示赞赏,并勉励一汽
人继续为我国汽车工业做出贡献。

3、自主建设的汽车发展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汽的批量生产和其他一些汽车厂的相继投产仍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对其产品品种和数量的需求,汽车企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于是国家决定在内地再新建一批汽车工业骨干企业。

1968年在湖北省十堰市开始动工兴建我国规模最大的第二期制造厂,随后又建成了生产重型汽车的四川汽车制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

这三大汽车基地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已具备了独立开发载货汽车产品及主要依靠自己力量设计和装备大中型载货汽车厂的能力。

据统计:1966-1980年,我国汽车总投资51亿元,15年中产量由年产5.6万辆增加到22万辆,产值由20.1亿元增加到88.4亿元。

4、改革开放后的产业转型
单一经济计划模式逐渐被突破,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渐明显,汽车企业开始出现竞争。

这一时期,汽车行业形成了一些骨干企业集团,开始走向联合发展的道路。

部分地区打破了“小而全、大而全”的发展模式,促进了汽车企业之间的协作和专业化生产。

此后,逐渐开始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我国汽车企业从自我封闭的发展模式,走向了与国际汽车企业加强合作的道路。

十余年间,我国汽车企业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100多项。

通过KD方式生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建设改造,使我国整个汽车工业有了明显进步。

不仅汽车产量增加迅速,而且汽车产品结构也有单一的中吨位载货车变为中型
汽车与重、轻、微型货车等多种产品生产,商品车、专用车、客车同时发展的新局面。

5、新世纪汽车发展新景象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汽车工业面临着更为广泛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汽车市场已从单一的公费购车转向多元化结构,私人购车趋势明显上升,汽车工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重要的转折的背景下。

国务院于1994年7月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它在总结我国汽车工业40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20世纪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汽车工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措施。

在这一阶段,我国汽车工业在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扶植下,围绕加快汽车零部件工业和轿车工业的建设为中心,建成了以轿车工业为主体的汽车工业新体系。

2004年一季度,供产销汽车129.96万辆和127.77万辆,是1993年全年的汽车产销量。

其中,轿车累计产销57.69万辆和56.70万辆;载货车累计产销39.62万辆和37.80万辆;客车累计产销32.65万辆和33.27万辆。

汽车产品在产量、质量、品种、性能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我国汽车工业出现高速发展的新局面。

汽车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1年国家经贸委有发布了《汽车工业“十五”规划》,在客观分析国内外汽车行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入WTO后,我国汽车企业要坚持走开放竞争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的道路;提出了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优势汽车企业的加快发展,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增强国
际竞争力;提出了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的汽车行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我国机动车现状
1、汽车保有量过亿,位居世界第二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去年8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9亿辆。

其中,摩托车占54.12%,约为1.19
亿辆。

汽车保有量占机动车总量的45.88%,刚刚超过1亿辆。

这是中国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大关,仅次于美国的2.85亿辆,位居世界第二。

中国1亿辆汽车保有量中,包括近2000万辆三轮和四轮低速货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农用车。

即使扣除农用车,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也超过日本的7000万辆,仍然是世界第二。

2、中国刚刚进入汽车社会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汽车化进程不断加快,汽车消费需求旺盛,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

2006
年至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全国汽车保有量几乎翻了一番。

个人买车成为汽车消费主流,成为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一个国家100个家庭中有20个拥有汽车,就是进入了汽车社会。

截至今年8月底,国内千人汽车保有量在60辆左右,基本达到汽车社会国际公认的标准。

中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但是还只是初级阶段,刚刚进入。

3、中国对汽车社会准备不足
2001年国产汽车产销量只有207万辆,2010年达到1800万辆。

汽车社会来得太快,我们严重准备不足。

整个社会,包括城市规划、燃料供应、道路建设、停车场建设以及汽车文化、售后服务等各方面都没有做好准备。

每年因汽车增长而增加的石油消费达到3000万吨。

迅速增加的汽车保有量,已经对国内燃油供应带来巨大压力。

能源压力正在制约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汽车尾气成为许多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环保部的一项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333个地级以上城市,五分之一空气质量不达标。

国内城市规划中,长期以公交车和自行车出行模式为主。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道路和停车资源严重不足。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667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高峰时段出现交通拥堵。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些特大城市,已经车多为患,交通拥堵十分严重。

由于规划滞后,许多城市停车位严重短缺,北京市近500万辆汽车,停车位缺口达到235万个。

燃油供应压力、环境保护压力、以及严重的交通拥堵和停车难,对刚刚迈进门槛的中国汽车社会带来巨大挑战。

4、必须建设绿色汽车社会
中国人的消费结构开始从衣食转向住行,现在还在继续转变中。

尽管部分大城市汽车趋于饱和,但在广大中小城市、城乡接合部和广大农村地区,汽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欧阳明高认为,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极限是3亿辆,达到顶峰的时间点大概在2025或2030年。

按照中国人口多人均土地少、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情,中国汽
车社会必须走一条节能环保、绿色出行的道路。

必须大力发展节能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处理好汽车与社会、汽车与能源、汽车与环境、汽车与行人的关系,保证汽车社会的和谐发展。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越来越严格的汽车油耗标准和排放标准,以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并减少汽车对环境的污染。

建设绿色汽车社会不仅关系到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更关系到国家的石油安全和能源安全。

因此,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共同建设和谐汽车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