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复习资料解读

合集下载

融合 (全)解读

融合 (全)解读

考试方法:1进入考试页面2保存考试页面3打开保存的考试页面,复制题目4在本资料中点击“编辑”,“查找”,找到答案5在考试页面答卷搜索每道题目的特有词语,不要把完整的题目打下来进行搜索,这样会降低考试效率。

例如这道题1、“妹--妹喜--欢看--电视”属于何种口吃问题你就输入一个“妹喜”就可以查找到了多选题没有答案,全部选择全选这样分数保证在90左右,同时也大大缩短了答题时间.融合教育竞赛题库判断题:第一章特殊需要学生一、特殊需要学生的概念特殊需要学生是指一切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它的任何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青年,这就包括残疾儿童和天才儿童、流浪儿童和童工、偏远地区或游牧人口的儿童、语言或种族或文化方面属少数民族的儿童,以及来自其它不利处境或边际区域或群体的儿童。

——联合国家教科文组织.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特殊需要即特殊的教育需要,是学生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对特殊的教育条件的支持性需要。

特殊教育条件支持需要个别差异引发特殊教育需要具有条件性,一是个体差异具有教育意义,而是个体差异达到一定的度。

特殊需要学生又称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在学习上需要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学生。

二、特殊需要学生的分类广义:一切由个体身心特征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狭义:个体身心条特征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残疾”与“障碍”两个概念在中文表达中经常替代互用,实际上有区别。

我们这里不做严格区别。

考虑到障碍一词在感情色彩上更具中性的,教育领域一般用“障碍”。

障碍学生的分类(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划分)中国大陆: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

中国台湾: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著障碍等12类。

美国2004年《残疾人教育促进法案》(Individual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04,简称IDEA 2004)把特殊需要学生分为13类,并对每一类都作了定义。

融合教育复习提纲

融合教育复习提纲

一、知识点1、我国随班就读的三种形式。

①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上课;②普通学校附设辅读班;③一所学校兼有特殊部和普通部。

2、教师对融合教育的态度,有三种:积极支持态度、消极排斥态度、中立态度。

3、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机会均等的涵义:①入学机会均等或入学不受歧视;②受教育过程的机会均等;③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④机会均等的原则是指那些在物质、经济、社会或文化方面处于最底层者而且应尽可能地通过系统得到补偿;⑤不仅在获得知识,而且在获得本领上的机会均等;等等。

4、融合教育的核心思想:让所有儿童都得到教育,让所有儿童都得到适合他的教育,使每个儿童都得到最佳成长机遇和对社会生活的最佳适应。

5、一般来说,教育机会均等包括:教育起点的均等、教育过程机会的均等、教育结果机会的均等。

6、随班就读生每班以人为宜,最多不超过人。

有的地方每增加一名随班就读的学生就减少名普通学生。

7、1994年颁布的《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提出融合教育的思想。

二、名词解释1、融合教育:国外的融合教育定义包括三种:全员教育思想,普通学校安置和就近学校安置。

国内的定义为:融合教育是指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没一所普通学校都必须接收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并为这些儿童都能受到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提供条件。

2、全纳教育3、随班就读:就是让具有一定能力的视障、听障、弱智等特殊儿童少年就近进入普通学校同普通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活动,共同进步。

4、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积极互动的教学策略,强调学生们一起进行学习活动,达成共同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模式可使普通班级中的特殊学生能与普通学生一样在学业和社会生活方面达到有意义的融合。

5、个别化原则6、资源教室:在普通学校或特殊学校建立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教室。

1986年,哈里斯和斯库兹定义为“由资源教师为障碍儿童提供直接服务和由资源教师与普通教师合作为障碍学生提供间接服务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融合教育实践指南课后题

融合教育实践指南课后题

一、名词解释1. 融合教育2. 特殊教育3. 普通教育4. 障碍儿童5. 个性化教育6. 课堂教学策略7. 校本课程8. 教学评价二、简答题1. 简述融合教育的定义和意义。

2. 融合教育与传统特殊教育、普通教育的区别有哪些?3. 阐述融合教育中障碍儿童的特点。

4. 如何在融合教育中实施个性化教育?5. 融合教育中,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6. 课堂教学策略在融合教育中的应用有哪些?7. 校本课程在融合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8. 如何评价融合教育的效果?三、论述题1. 结合实际案例,论述融合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如何构建适合融合教育的课程体系?3. 融合教育中,如何处理普通学生与障碍儿童之间的关系?4. 融合教育中,如何实现资源共享和教师培训?5. 如何在融合教育中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6. 融合教育中,如何评估障碍儿童的发展水平?7. 融合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8. 融合教育中,如何关注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四、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小学开展融合教育实验,将一名自闭症儿童纳入普通班级。

案例问题:在融合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心理需求,使其更好地融入班级?案例分析:教师应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心理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加强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儿童发展。

2. 案例背景:某中学开展融合教育实验,将一名听力障碍学生纳入普通班级。

案例问题:在融合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关注听力障碍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更好地适应普通教育?案例分析:教师应关注听力障碍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适当的辅助教学手段,如手语、文字提示等,并加强与家长、专业人士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学习。

五、实践活动1. 调查所在地区融合教育的发展情况,撰写调查报告。

2. 设计一节融合教育课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3. 针对所在学校融合教育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4. 参与一次融合教育活动,记录活动过程,分析活动效果。

融合教育资料

融合教育资料

融合教育复习资料第一章特殊需要学生一、特殊需要学生的概念特殊需要学生是指一切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它的任何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青年,这就包括残疾儿童和天才儿童、流浪儿童和童工、偏远地区或游牧人口的儿童、语言或种族或文化方面属少数民族的儿童,以及来自其它不利处境或边际区域或群体的儿童。

——联合国家教科文组织.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特殊需要即特殊的教育需要,是学生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对特殊的教育条件的支持性需要。

特殊教育条件支持需要个别差异引发特殊教育需要具有条件性,一是个体差异具有教育意义,而是个体差异达到一定的度。

特殊需要学生又称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在学习上需要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学生。

二、特殊需要学生的分类广义:一切由个体身心特征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狭义:个体身心条特征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残疾”与“障碍”两个概念在中文表达中经常替代互用,实际上有区别。

我们这里不做严格区别。

考虑到障碍一词在感情色彩上更具中性的,教育领域一般用“障碍”。

障碍学生的分类(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划分)中国大陆: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

中国台湾: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著障碍等12类。

(Individual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美国2004年《残疾人教育促进法案》2004,简称IDEA 2004)把特殊需要学生分为13类,并对每一类都作了定义。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引用“IDEA”的界定。

本课程特殊需要学生——主要指有障碍学生重点介绍10类:视觉障碍学生、听觉障碍学生、智力障碍学生、孤独症学生、学习障碍学生、注意或多动症学生、情绪行为障碍学生、沟通障碍学生、肢体障碍学生、多重障碍学生。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融合知识竞赛复习资料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融合知识竞赛复习资料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融合知识竞赛复习资料第一章特殊需要学生一、特殊需要学生的概念特殊需要学生是指一切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它的任何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青年,这就包括残疾儿童和天才儿童、流浪儿童和童工、偏远地区或游牧人口的儿童、语言或种族或文化方面属少数民族的儿童,以及来自其它不利处境或边际区域或群体的儿童。

——联合国家教科文组织.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特殊需要即特殊的教育需要,是学生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对特殊的教育条件的支持性需要。

特殊教育条件支持需要个别差异引发特殊教育需要具有条件性,一是个体差异具有教育意义,而是个体差异达到一定的度。

特殊需要学生又称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在学习上需要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学生。

二、特殊需要学生的分类广义:一切由个体身心特征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狭义:个体身心条特征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残疾”与“障碍”两个概念在中文表达中经常替代互用,实际上有区别。

我们这里不做严格区别。

考虑到障碍一词在感情色彩上更具中性的,教育领域一般用“障碍”。

障碍学生的分类(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划分)中国大陆: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

中国台湾: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著障碍等12类。

美国2004年《残疾人教育促进法案》(Individual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04,简称IDEA 2004)把特殊需要学生分为13类,并对每一类都作了定义。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引用“IDEA”的界定。

本课程特殊需要学生——主要指有障碍学生重点介绍10类:视觉障碍学生、听觉障碍学生、智力障碍学生、孤独症学生、学习障碍学生、注意或多动症学生、情绪行为障碍学生、沟通障碍学生、肢体障碍学生、多重障碍学生。

融合教育复习资料(附答案)解读

融合教育复习资料(附答案)解读

融合教育复习资料(附答案)解读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知识复习材料第一章特殊需要学生一、特殊需要学生的概念特殊需要学生是指一切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它的任何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青年,这就包括残疾儿童和天才儿童、流浪儿童和童工、偏远地区或游牧人口的儿童、语言或种族或文化方面属少数民族的儿童,以及来自其它不利处境或边际区域或群体的儿童。

——联合国家教科文组织.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特殊需要即特殊的教育需要,是学生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对特殊的教育条件的支持性需要。

特殊教育条件支持需要个别差异引发特殊教育需要具有条件性,一是个体差异具有教育意义,而是个体差异达到一定的度。

特殊需要学生又称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在学习上需要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学生。

二、特殊需要学生的分类广义:一切由个体身心特征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狭义:个体身心条特征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残疾”与“障碍”两个概念在中文表达中经常替代互用,实际上有区别。

我们这里不做严格区别。

考虑到障碍一词在感情色彩上更具中性的,教育领域一般用“障碍”。

障碍学生的分类(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划分)中国大陆: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

中国台湾: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著障碍等12类。

美国2004年《残疾人教育促进法案》(Individual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Improvement Act of 2004,简称IDEA 2004)把特殊需要学生分为13类,并对每一类都作了定义。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引用“IDEA”的界定。

本课程特殊需要学生——主要指有障碍学生重点介绍10类:视觉障碍学生、听觉障碍学生、智力障碍学生、孤独症学生、学习障碍学生、注意或多动症学生、情绪行为障碍学生、沟通障碍学生、肢体障碍学生、多重障碍学生。

融合教育竞赛权威复习资料完整版

融合教育竞赛权威复习资料完整版

考试方法:1进入考试页面2保存考试页面3打开保存的考试页面,复制题目4在本资料中点击“编辑”,“查找”,找到答案5在考试页面答卷搜索每道题目的特有词语,不要把完整的题目打下来进行搜索,这样会降低考试效率。

例如这道题1、“妹--妹喜--欢看--电视”属于何种口吃问题你就输入一个“妹喜”就可以查找到了多选题没有答案,全部选择全选这样分数保证在90左右,同时也大大缩短了答题时间.教师融合教育知识网络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之一)《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一.是非题:*1.自闭症学生的智力很多是较低,也有一些学生智力是超常的。

()是2.智力障碍儿童没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障碍()否3.我国对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界定多从人格障碍出发,从情绪与行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讲,更倾向于从行为的外在表现来进行界定。

()是4.患有视野狭窄症的个体所看见的景象,就好像他们是透过长管子看东西似的。

()是5.学习障碍是一种遗传疾病()否6.我国对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界定多从人格障碍出发,从情绪与行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讲,更倾向于从行为的外在表现来进行界定。

()是7.听障学生的教育目标只需适应他们特殊的教育需要,不需考虑一般少年儿童成长规律。

()是或否都是错8.既然自闭症学生有很多是智力低下,那么在普通学校中就读意义不大。

()否9.学习障碍是一种遗传疾病()否10.学习障碍的学生应该独立编班。

()否11.若要鉴定一个学生为单纯的情绪障碍,还必须要排除智力因素,个体必须是智力正常。

()是12.频率越高,人耳听到的声音音调也越高;频率越低,听到的声调也越低。

()是13.物理和职业治疗师对于这些儿童的运动技能和灵活性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并不需要与教师.其他专家.家长们共同协作。

()否14.生活自理是一般儿童发育最早的人类技能,视觉障碍孩子没有大人的指导一样可以掌握好。

()是15.对于那些在语言表达上存在困难的肢体障碍儿童,应该为他们提供扩音器或其他替代性的沟通系统,最常见的扩音和语言交流装置是沟通板和带有综合性言语输出能力的相关电子设备。

融合教育复习提纲(精选5篇)

融合教育复习提纲(精选5篇)

融合教育复习提纲(精选5篇)第一篇:融合教育复习提纲融合教育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指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每一所普通学校都必须接收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并为这些儿童都能受到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提供条件。

2、随班就读:随班就读就是让具有一定能力的视障、听障、弱智等特殊儿童少年就近进入普通学校同普通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活动,共同进步。

3、回归主流:回归主流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将特殊儿童安置在普通班级接受教育,与普通儿童共同学习和生活。

4、全纳性教育:全纳性教育是只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

5、正常化原则:即强调身心障碍者的个别性和公民权,认为身心障碍者应该尽可能与普通人一样,拥有一个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并享有自由的权利和公平的机会。

6、零拒绝模式:主张特殊儿童原本就应该在普通班就读,并认为儿童已经统合在普通班不可能被转移到特殊班就读。

不过,此模式必须附设特殊教育教师的咨询服务,并训练普通班教师处理特殊儿童的教育。

7、失败—救援模式:该模式具有一定的弹性,可看成是一种过滤体系。

首先,普通班教师可要求一位特殊教育咨询人员协助其教材设计和教学方法,一旦不成功,可将特殊儿童转移到资源教室/普通班,如再行不通,可再转移到资源教室/特殊班就读两个学期,待期满后,经过评量再决定特殊儿童是否回资源教室/普通班或特殊班。

如果选择后一种形式,最长以两年为期限,时间一到必须再送回资源教室/普通班再评量。

8、金钥匙计划:即“金钥匙工程”,是由徐白仑先生在1988年发起的,并创建了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

是一个旨在发展视障人士的教育、康复和文化事业,普及贫困、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视障儿童的基础教育,使每一个失明儿童都能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并为当地打下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公益项目。

金钥匙计划先后在我国华东的江苏,华北的河北、山西,东北的黑龙江和首都北京实施金钥匙盲童教育计划,进行一体化教育的实验。

融合教育复习资料

融合教育复习资料

融合教育研究第一章融合教育总论第二章融合教育服务对象第三章融合教育学校建设第四章资源教室与资源中心第五章融合教育中教师的工作态度、知识、能力第六章融合教育个别化教育计划第七章融合教育班级管理第八章融合教育中的辅助技术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第一章融合教育总论第一节融合教育概说一、定义1、“融合”,美国教育部(2007)定义“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正常发展同伴放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的方式,旨在强调提供特殊需要幼儿一个正常化的教育环境而非隔离的学习环境”2、融合分类:单向融合;双向融合??3、融合教育越早越好(同意吗?)二、目的1、为特殊需求儿童服务2、弥补教育缺失,追求正义、公正、公平,建设平衡、和谐、高品质常态教育,让特殊需求学生进入普通教育环境,并获得教育实效3、让所有参与者(??)获得进步三、发展融合教育的依据1、理论依据:教育机会均等2、法律依据:《残疾人权利公约》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08年《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2008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四、融合教育的特点1、融合教育是渐进的(进入班级—观念、环境、教学调整—融合:共同生活、学习)吴淑美老师的融合教育“四级理论”2、每个人都受益,每个人都进步(学校、班级、教师、特殊儿童、普通儿童、家长及家庭、社会)3、融合教育是关怀、接纳、付诸行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4、融合教育贯通于学龄前、学龄、职业、成人生活,贯通于生涯发展全程融合教育发展需要哪些支持?五、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建设(一)支持性行政系统的形成省政府;教育厅;残疾人联合会;民政厅等(二)学校支持学校支持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导向与气氛教学中的支持校本课程的定位与教学管理制度完善、资源教室建设评价体系的改革(三)班级支持1、班级所有教师协同合作,尊重随读生及家长2、建立全班同学关心特殊生的合作、相互尊重的班级3、促进特殊生个人成长的班级4、构建学校、班级支持系统(四)家庭支持1、家庭是特殊生重要的自然支持系统2、家庭对融合教育工作的影响3、家庭成长(家长的成长)4、学校班级对特殊生家庭的关照(五)支持性社区、社会环境(六)自我支持:对己克制、对人尊重、对事负责、对物珍惜六、我国融合教育发展现状(一)工作成效1、法律政策不断完善;2、服务贯通性加强;3、服务人群类别增加;4、融合教育学校不断增加;5、公办、民办、私立相结合;6、服务区域从城市向农村发展;7、部分城镇、农村融合教育发展成为全国代表云南省融合教育现状王建颖《在2013年全省特殊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四)经费支持力度持续有力。

融合教育答案

融合教育答案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知识复习材料第一章特殊需要学生一、特殊需要学生的概念特殊需要学生是指一切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它的任何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青年,这就包括残疾儿童和天才儿童、流浪儿童和童工、偏远地区或游牧人口的儿童、语言或种族或文化方面属少数民族的儿童,以及来自其它不利处境或边际区域或群体的儿童。

——联合国家教科文组织.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特殊需要即特殊的教育需要,是学生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对特殊的教育条件的支持性需要。

特殊教育条件支持需要个别差异引发特殊教育需要具有条件性,一是个体差异具有教育意义,而是个体差异达到一定的度。

特殊需要学生又称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在学习上需要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学生。

二、特殊需要学生的分类广义:一切由个体身心特征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狭义:个体身心条特征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残疾”与“障碍”两个概念在中文表达中经常替代互用,实际上有区别。

我们这里不做严格区别。

考虑到障碍一词在感情色彩上更具中性的,教育领域一般用“障碍”。

障碍学生的分类(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划分)中国大陆: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

中国台湾: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著障碍等12类。

美国2004年《残疾人教育促进法案》(Individual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04,简称IDEA 2004)把特殊需要学生分为13类,并对每一类都作了定义。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引用“IDEA”的界定。

本课程特殊需要学生——主要指有障碍学生重点介绍10类:视觉障碍学生、听觉障碍学生、智力障碍学生、孤独症学生、学习障碍学生、注意或多动症学生、情绪行为障碍学生、沟通障碍学生、肢体障碍学生、多重障碍学生。

中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知识点一

中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知识点一

1、一切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它的任何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青年,这就包括残疾儿童和天才儿童、流浪儿童和童工、偏远地区或游牧人口的儿童、语言或种族或文化方面属少数民族的儿童,以及来自其它不利处境或边际区域或群体的儿童。

——联合国家教科文组织.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2、特殊需要即特殊的教育需要,是学生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对特殊的教育条件的支持性需要。

特殊教育条件支持需要3、特殊教育需要的条件性:个体差异具有教育意义,个体差异达到一定的度4、特殊需要学生又称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在学习上需要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学生。

广义:一切由个体身心特征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狭义:个体身心条特征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5、障碍——残疾“残疾”与“障碍”两个概念在中文表达中经常替代互用,实际上有区别。

我们这里不做严格区别。

考虑到障碍一词在感情色彩上更具中性的,教育领域一般用“障碍”。

6、障碍学生的分类—中国大陆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7、障碍学生的分类—中国台湾台湾地区在“特殊教育法”中规定:特殊教育对象包括身心障碍和资赋优异(即超常或天才)等两类人群,其中身心障碍包括: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著障碍等12类。

8、视觉障碍学生;听觉障碍学生;智力障碍学生;孤独症学生;学习障碍学生;注意或多动症学生;情绪行为障碍学生;沟通障碍学生;肢体障碍学生;多重障碍学生9、特殊需要学生的鉴定:鉴定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通过检查、测评或其他方式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鉴别诊断出来的过程。

鉴定原则:公正性、科学性、全面性。

鉴定过程:筛查、干预、诊断。

特殊需要学生的鉴定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应采取严肃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恰当的工具。

10、普校教师的任务:平时在教育教学中,注意观察或发现班级学生中有异常或疑似特殊需要的学生要进行初步的筛查了解,向学校和家长反映情况,为干预、诊断和评估提供信息,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融合教育复习提纲 (1)

融合教育复习提纲  (1)

一、知识点
1、我国随班就读的三种形式。

2、教师对融合教育的态度
3、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
4、融合教育的核心思想
5、一般来说,教育机会均等包括
6、随班就读生每班以人为宜,最多不超过人。

有的地方每增加一名随班就
读的学生就减少名普通学生。

7、1994年颁布的首次提出融合教育的思想。

二、名词解释
1、融合教育
2、全纳教育
3、随班就读
4、合作学习模式
5、个别化原则
6、资源教室
7、资源教师
8、插入式教学计划
三、简答题
1、简述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的区别。

2、简述融合教育的特点。

3、简述资源教室模式的特点。

4、简述巡回服务模式。

5、简述融合教育质量的保障条件。

6、简述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

7、简述随班就读的意义。

8、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如何做好课前准备?
9、如何为视力残疾儿童创造安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四、论述题
1、融合教育对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

2、当前我国随班就读现状
1。

融合教育知识点

融合教育知识点

融合教育知识点的步骤思维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融合教育是一种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相互结合的教育形式,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融合教育的步骤思维,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将不同的教育知识点融合在一起。

第一步:明确教育目标融合教育的第一步是明确教育目标。

在设计融合教育的课程或项目时,我们需要明确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能力要求。

这些目标可以是跨学科的,也可以是特定学科的。

明确教育目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组织和选择相应的知识点。

第二步:识别重要知识点在融合教育中,我们需要从不同的学科和领域中选择合适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应该与我们明确的教育目标相匹配,并且能够相互补充和扩展。

例如,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与环境科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的知识点。

第三步:建立联系在融合教育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这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和分析来实现。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和对比的方式来探索不同学科的共同点和差异,并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种联系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第四步:设计综合性任务融合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设计综合性的任务或项目。

这些任务或项目可以要求学生运用他们所学的不同知识点来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要求学生结合环境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知识来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

第五步:评估和反馈在融合教育中,评估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评估方式来评价学生在不同知识点上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这可以包括书面作业、项目展示、小组讨论等形式。

同时,我们也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改进方向。

第六步:持续改进和发展融合教育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过程。

我们应该保持对教育领域的关注,学习和借鉴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

融合教育满分(判断、单选)精讲

融合教育满分(判断、单选)精讲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知识复习材料第一章特殊需要学生一、特殊需要学生的概念特殊需要学生是指一切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它的任何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青年,这就包括残疾儿童和天才儿童、流浪儿童和童工、偏远地区或游牧人口的儿童、语言或种族或文化方面属少数民族的儿童,以及来自其它不利处境或边际区域或群体的儿童。

——联合国家教科文组织.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特殊需要即特殊的教育需要,是学生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对特殊的教育条件的支持性需要。

特殊教育条件支持需要个别差异引发特殊教育需要具有条件性,一是个体差异具有教育意义,而是个体差异达到一定的度。

特殊需要学生又称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在学习上需要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学生。

二、特殊需要学生的分类广义:一切由个体身心特征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狭义:个体身心条特征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残疾”与“障碍”两个概念在中文表达中经常替代互用,实际上有区别。

我们这里不做严格区别。

考虑到障碍一词在感情色彩上更具中性的,教育领域一般用“障碍”。

障碍学生的分类(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划分)中国大陆: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

中国台湾: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著障碍等12类。

(Individual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美国2004年《残疾人教育促进法案》2004,简称IDEA 2004)把特殊需要学生分为13类,并对每一类都作了定义。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引用“IDEA”的界定。

本课程特殊需要学生——主要指有障碍学生重点介绍10类:视觉障碍学生、听觉障碍学生、智力障碍学生、孤独症学生、学习障碍学生、注意或多动症学生、情绪行为障碍学生、沟通障碍学生、肢体障碍学生、多重障碍学生。

6-融合教育知识(1)

6-融合教育知识(1)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知识“触摸数字”的教学方法是多感官的教学方法的一种正确“回归主流”运动主要起源欧洲错误“盲人摸象”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残疾对人的观察力的影响错误“随班就坐”现象说明随班就读质量好错误“一体化”运动主要发生在北美错误“正常化”的核心理念是让所有人过上正常的生活正确“正常化”是发端于北美的一种文化思潮错误“正常化思潮”为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正确“字头概括法”是图示组织策略的一种错误3岁前失明的儿童其视觉表象能保留。

错误50%-70%的学习障碍儿童同时具有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错误 ADHD儿童吃药会有副作用,最好不要吃药,且多动症儿童一旦服用药物,青少年时会成为药物滥用患者错误ADHD儿童的班级管理工作包括有:教师态度;生态环境支持;班级常规;同学协助;作业调整;评价的调整。

这些因素中生态环境支持最为关键与核心错误ADHD儿童的第二个诊断维度是多动-冲动维度,症状的项目有:a通常手或脚常常动个不停或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扭动;b在应该坐在位置上时,经常离开座位;c通常在环境中,不合适地跑着或攀爬(对青少年或成人而言,觉得他们似乎静不下来)等症状正确ADHD儿童的辅导,亲职教育尤为重要,儿童的学习与适应问题,需要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在学校与家庭两个以上的情境,共同处理与解决,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正确ADHD儿童的干预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需求只要采用一种方法。

错误ADHD儿童的筛查主要分为观察、访谈与行为检核等三方面正确ADHD儿童还有其他的诊断条件,这些症状一定要出现在儿童12岁之前,并且要排除情境因素正确ADHD儿童与青少年症状表现的数量随着年龄愈大,注意力不足的症状越明显错误ADHD儿童与一般的儿童一样,有他令人困扰的问题。

但是,也有他与众不同的优势,重要的是老师与家长对他们要带着“研究”与“欣赏”的态度来面对他们的问题正确ADHD儿童在学习上的行为问题有:无法专心听讲;上课常离座,喜欢到处走动;学习困难,作业做得很慢;活动间的转换困难正确ADHD儿童在婴儿期的行为症状有:1.睡眠时间短,很容易醒来,不容易入睡;2.醒着时动个不停,不断地到处爬、攀爬;3.喜欢乱碰东西;4.容易打翻、弄坏物品正确ADHD儿童中,男生要比女生多,男生大约是女生的5到9倍。

融合教育正确答案100多页解读

融合教育正确答案100多页解读

考试方法:1进入考试页面2保存考试页面3打开保存的考试页面,复制题目4在本资料中点击“编辑”,“查找”,找到答案5在考试页面答卷搜索每道题目的特有词语,不要把完整的题目打下来进行搜索,这样会降低考试效率。

例如这道题 1、“妹--妹喜--欢看--电视”属于何种口吃问题你就输入一个“妹喜”就可以查找到了多选题没有答案,全部选择全选这样分数保证在90左右,同时也大大缩短了答题时间.配合融合教育网络竞赛试题有答案.xls使用效果更佳融合教育竞赛题库单选题:序号题目答案1 “妹——妹喜——欢看——电视”属于何种口吃问题延长字音2 不属于同一教育体制隔离的现象是按年龄分班3 常用的孤独谱系障碍行为和教育干预技术不包括()引导式教育4 以下有关拼写障碍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汉语学习中,拼写主要是指为汉字注音5 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安置形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包括以上三种形式6 下列关于应用行为分析中ABC行为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应用行为分析中的A是指前因7 情绪行为障碍的成因,首推什么因素?生化8 有位教师在安排班级中随班就读的听障学生的座位时注意了以下问题,您认为哪一项不妥当让这位学生单独坐,以避免被其他同学打扰9 教师可以给予肢体障碍学生适度的肢体运动训练,帮助其克服障碍,但需谁的指导?()康复治疗师10 聋人团体会给听觉障碍儿童带来很大影响,以下四项中哪一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聋人团体给听觉障碍儿童带来的影响全是正面的11 某儿童将“西瓜/xīguā/”一词说成/xīgā/,该现象属于何种构音异常遗漏12 如果鼻、咽、喉受感染,其中的病菌可能通过什么器官进人中耳,引发中耳炎咽鼓管13 关于我国目前特殊教育安置格局表述正确的一项是随班就读为主体14 学龄前儿童说话的响度声大致为()dB。

7015 引起脑瘫的直接病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16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参与普通课程学习,有效的经验有改变随班就读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绕开或补偿学生的认知缺陷,降低学习普通课程的难度17 将复杂或多步骤的技能任务分解为一些较小的,更容易学习的子任务,然后分步骤教学,这是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中的()方法任务分解18 所谓的“嗓音/发声系统”具体指的是身体的哪个部位喉部19 脑瘫兼有以下哪种情况下,需同学尽量耐心倾听,若无法理解他们的意思,可以善意地要求重述或是改以笔谈,并且避免在交谈时因为不耐烦而断章取义甚至放弃沟通()口齿不清20 多重障碍儿童的教育内容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适应性技能是学科学习,另一方面是________的学习。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融合知识竞赛复习资料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融合知识竞赛复习资料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融合知识竞赛复习资料第一章特殊需要学生一、特殊需要学生的概念特殊需要学生是指一切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它的任何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青年,这就包括残疾儿童和天才儿童、流浪儿童和童工、偏远地区或游牧人口的儿童、语言或种族或文化方面属少数民族的儿童,以及来自其它不利处境或边际区域或群体的儿童。

——联合国家教科文组织.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特殊需要即特殊的教育需要,是学生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对特殊的教育条件的支持性需要。

特殊教育条件支持需要个别差异引发特殊教育需要具有条件性,一是个体差异具有教育意义,而是个体差异达到一定的度。

特殊需要学生又称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在学习上需要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学生。

二、特殊需要学生的分类广义:一切由个体身心特征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狭义:个体身心条特征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残疾”与“障碍”两个概念在中文表达中经常替代互用,实际上有区别。

我们这里不做严格区别。

考虑到障碍一词在感情色彩上更具中性的,教育领域一般用“障碍”。

障碍学生的分类(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划分)中国大陆: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

中国台湾: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著障碍等12类。

美国2004年《残疾人教育促进法案》(Individual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04,简称IDEA 2004)把特殊需要学生分为13类,并对每一类都作了定义。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引用“IDEA”的界定。

本课程特殊需要学生——主要指有障碍学生重点介绍10类:视觉障碍学生、听觉障碍学生、智力障碍学生、孤独症学生、学习障碍学生、注意或多动症学生、情绪行为障碍学生、沟通障碍学生、肢体障碍学生、多重障碍学生。

融合教育考试资料(最新最全的)解读

融合教育考试资料(最新最全的)解读

判断题:“触摸数字”的教学方法是多感官的教学方法的一种对“回归主流”运动主要起源欧洲错“盲人摸象”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残疾对人的观察力的影响对“随班就坐”现象说明随班就读质量好错“学习的指南”是指提供给学生的课堂教学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的清单对“一体化”运动主要发生在北美错“正常化”的核心理念是让所有人过上正常的生活对“正常化”是发端于北美的一种文化思潮错“正常化思潮”为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对“字头概括法”是图示组织策略的一种错“最少受限制的教育环境”是“一体化”运动的产物错1997~1998年我国对六省(区)1~6岁脑瘫患病率进行调查,约为4‰。

错3岁前失明的儿童其视觉表象能保留。

错50%-70%的学习障碍儿童同时具有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错AADHD儿童吃药会有副作用,最好不要吃药,且多动症儿童一旦服用药物,青少年时会成为药物滥用患者错ADHD儿童的辅导,亲职教育尤为重要,儿童的学习与适应问题,需要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在学校与家庭两个以上的情境,共同处理与解决,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对ADHD儿童的班级管理工作包括有:教师态度;生态环境支持;班级常规;同学协助;作业调整;评价的调整。

这些因素中生态环境支持最为关键与核心错ADHD儿童的干预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需求只要采用一种方法。

错ADHD儿童的成因还包括胚胎期与生产过程的伤害、大脑神经传导物质、新陈代谢速率以及轻微的脑伤的因素,尤其是右脑前额叶,与大脑执行功能运作的区域受损有关对ADHD儿童的第二个诊断维度是多动-冲动维度,症状的项目有:a通常手或脚常常动个不停或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扭动;b在应该坐在位置上时,经常离开座位;c 通常在环境中,不合适地跑着或攀爬(对青少年或成人而言,觉得他们似乎静不下来)等症状对ADHD儿童在婴儿期的行为症状有:1.睡眠时间短,很容易醒来,不容易入睡;2.醒着时动个不停,不断地到处爬、攀爬;3.喜欢乱碰东西;4.容易打翻、弄坏物品对ADHD儿童的筛查主要分为观察、访谈与行为检核等三方面对ADHD儿童与一般的儿童一样,有他令人困扰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合教育研究第一章融合教育总论第二章融合教育服务对象第三章融合教育学校建设第四章资源教室与资源中心第五章融合教育中教师的工作态度、知识、能力第六章融合教育个别化教育计划第七章融合教育班级管理第八章融合教育中的辅助技术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第一章融合教育总论第一节融合教育概说一、定义1、“融合”,美国教育部(2007)定义“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正常发展同伴放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的方式,旨在强调提供特殊需要幼儿一个正常化的教育环境而非隔离的学习环境”2、融合分类:单向融合;双向融合??3、融合教育越早越好(同意吗?)二、目的1、为特殊需求儿童服务2、弥补教育缺失,追求正义、公正、公平,建设平衡、和谐、高品质常态教育,让特殊需求学生进入普通教育环境,并获得教育实效3、让所有参与者(??)获得进步三、发展融合教育的依据1、理论依据:教育机会均等2、法律依据:《残疾人权利公约》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08年《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2008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四、融合教育的特点1、融合教育是渐进的(进入班级—观念、环境、教学调整—融合:共同生活、学习)吴淑美老师的融合教育“四级理论”2、每个人都受益,每个人都进步(学校、班级、教师、特殊儿童、普通儿童、家长及家庭、社会)3、融合教育是关怀、接纳、付诸行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4、融合教育贯通于学龄前、学龄、职业、成人生活,贯通于生涯发展全程融合教育发展需要哪些支持?五、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建设(一)支持性行政系统的形成省政府;教育厅;残疾人联合会;民政厅等(二)学校支持学校支持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导向与气氛教学中的支持校本课程的定位与教学管理制度完善、资源教室建设评价体系的改革(三)班级支持1、班级所有教师协同合作,尊重随读生及家长2、建立全班同学关心特殊生的合作、相互尊重的班级3、促进特殊生个人成长的班级4、构建学校、班级支持系统(四)家庭支持1、家庭是特殊生重要的自然支持系统2、家庭对融合教育工作的影响3、家庭成长(家长的成长)4、学校班级对特殊生家庭的关照(五)支持性社区、社会环境(六)自我支持:对己克制、对人尊重、对事负责、对物珍惜六、我国融合教育发展现状(一)工作成效1、法律政策不断完善;2、服务贯通性加强;3、服务人群类别增加;4、融合教育学校不断增加;5、公办、民办、私立相结合;6、服务区域从城市向农村发展;7、部分城镇、农村融合教育发展成为全国代表云南省融合教育现状王建颖《在2013年全省特殊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四)经费支持力度持续有力。

自2008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明确到2020年,基本实现市(地)级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区)都要建设一所特殊学校。

我省纳入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的共64所,现已建成招生的学校共47所。

除迪庆州外,其余15所州市学校都已面向社会招生。

我省在校特殊教育学生达16777名。

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学生达4750。

(二)存在问题1、自上而下的行政支持系统尚需完善;2、主动开展随班就读的学校、学生数量有待增加;3、随班自流、随班就坐现象亟待解决;4、普校对融合教育认识不足,教育能力不足;5、特教资源尚未与普教资源整合;6、评价体系不完善;7、持续性生涯关照尚未形成体系第二节融合教育的理论及观念一、生态观二、生态社会观三、教育进步观四、多元智能理论第三节基于共同性与特殊性的融合教育辩证关系一、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发展的共同性与特殊性第二章融合教育服务对象(??)狭义:盲、聋、智力障碍广义:言语障碍与语言障碍脑瘫儿童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多重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超常儿童一、狭义的服务对象(一)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1、请试论述听觉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2、教育训练方法(1)听力障碍筛查:我国卫生部、中残联等将儿童听力筛查纳入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内容,列入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

幼儿园的儿童听力筛查由体检单位完成(2)康复训练:听觉刺激;语言刺激;发音训练;语言训练;社会交往训练;认知训练;使用科技辅具3、听障儿童教育训练需要的支持(1)建立完善的听障儿童教育训练网络;(2)佩戴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3)重视家长和机构合作,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工作;(4)融合教育安置形式(二)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1、请试论述视觉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2、教育训练方法(1)学习活动的一般准则:成为活动的主导;改变活动内容;知道周围发生的事情;鼓励其独立;好好利用现有视力(2)视觉障碍婴儿的活动:多感官训练;交流训练;定向能力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3)儿童青少年期(义务教育阶段盲生的活动):知识学习;定向行走;手工;生活常规;职业化培养(钢琴调音、机械装配、自行车修理、电话接线员、按摩、编制等)(三)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1、请试论述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2、教育训练内容与方法(1)内容: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2)方法:情景教学;游戏教学;工作分析;直接教学二、广义的服务对象(一)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1、请试论述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生理、心理)2、教育训练(1)正确评估1)构音障碍评估:自然谈话;指导与检查;构音器官检查;听辨能力检查;正确音模仿2)声音障碍评估:音调、音量等检查;发声器官检查;自然交谈检查3)流畅性障碍评估:口吃4)语言发展迟缓:语意、语用、语法的运用5)失语症:口语表达、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2)训练1)构音障碍介入:区辨语音;2)声音障碍评估:教导儿童适当地使用嗓音(听觉训练;放松练习;呼吸控制;确定最佳音高;维持正确的说话姿势)3)流畅性障碍评估:心理咨询与治疗;指导流利说话(气流、速度调整);类化说话技能4)语言发展迟缓:加入有异议的情境以及实际的应用5)失语症:循序渐进,病人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收到预期效果(二)脑瘫儿童的教育与训练1、请试论述脑瘫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2、教育训练:运动疗法;引导式教育;特定的环境调整(使用辅具、电动轮椅、姿势性摆位及支架)(三)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与训练1、请试论述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2、教育训练(1)自闭症儿童注意力训练及对刻板行为的转移(2)遵从简单指令渐进到较复杂指令的训练(3)给孩子鼓励与增强(4)学习时间、学习量的控制适度、合理(5)全面综合的教育训练(6)评估与教育计划结合(7)依目标进行不断重复的练习(8)坚持每日专门训练(9)每天给孩子个人独处的时间与空间(10)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培养生活自理和生活常规(11)给与一日生活结构和活动结构教育(12)多安排游戏环节和户外活动几乎,增进交往能力(四)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1、请试论述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品行障碍、焦虑-退缩、社会化攻击行为、不成熟)的身心特点及原因2、教育训练(1)药物治疗:抑郁症、焦虑行为、多动症(2)心理治疗:劝说、解释、安慰、鼓励、支持、积极暗示、引导(3)行为管理:强化(正强化、负强化)(4)改变环境(五)多重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1、请试论述多重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2、教育训练(1)医疗康复教育训练(2)特殊教育训练(六)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1、请试论述学习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2、教育训练(1)多感官学习(2)涉及规律的环境(3)认知训练(4)直接教学:勤能补拙;替代学习;发现优势(七)超常儿童的教育与训练1、请试论述超常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2、教育训练(1)美国:加速制、充实制(2)中国:改革招生、考试制度,采用合理的教育管理第三章融合教育学校建设融合教育(?)学校(?)建设(??)融合教育—对学生期望的结果家长相信他们的小孩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会工作、会结婚等等,而且谈到孩子的未来,是快乐的、有价值的而且被视为成人。

总之,我们希望学生是具有生产力、有贡献的社会成员,遵循社会规范,并且和其他人融洽的相处帮助学生发展自我决策能力,能主导做一个积极有活力的角色,处理以后将面对的生涯抉择《普通班融合重度及多重障碍学生-教师实务策略》作者:June E.Downing 翻译:李淑玲一、全校参与的融合学校有效性建设(一)全校参与的融合教育学校1、学校校长及领导层面—理解重视2、资源教室和资源教师—配合3、各班级—开展4、环境与资源—配备(二)全校参与的融合教育学校的意义1、常态(??)教育、常态学校回归2、教育公平3、教育梦—明日家庭、社会良善4、学校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三)融合教育学校特点1、以学校和班级为核心,全体学生为本2、平常心3、持续、恒久的全校参与4、创新的教育与教学5、协同教学与合作学习(四)融合教育学校结构(五)融合教育学校与班级的有效性建设1、随班就做与岁半自留现象2、措施(1)良好氛围(2)融合教育成为学校、班级常规的重要构成(3)相关教育活动:残疾认识;残障体验活动;社会性服务工作;时间引导二、全校参与的融合学校行政岗位职责三、融合教育学校、班级评价第四章资源教室与资源中心一、融合教育模式资源教室模式咨询教师模式巡回服务模式资源中心模式教育配对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特殊教育班模式二、资源教室(一)概念地点: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内容: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功能:个案咨询、管理、教育心理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学支持、学习辅导、补救教学、康复训练、教育效果评估目的:满足具有显著个别差异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资源教室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一种教育思想!(二)历史发展主要流行于美国、加拿大1913年,艾文(IRWIN)资源方案1968年,邓恩批评特殊班缺点,提出资源教室方案197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研究项目1986年,哈里斯和斯库兹对资源教室定义“由资源教师为障碍儿童提供直接服务和由资源教师与普通教师合作为障碍学生提供间接服务之间的最佳平衡点”香港《融合教育实施指引》“向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士提供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社会上各式各样的活动,如教育、就业、消费、娱乐、社区及家庭活动”台湾,重视资源教室建设,建章立制,且将资源教室安置的特殊儿童数量进行单独统计讨论:随班就读学生包括哪些?2、服务内容(1)个案管理: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位核心展开的管理工作。

包括咨询、安置、教育诊断、与正常班级教师一起拟定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等;(2)学习训练:对各类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进行个别教学、辅导、训练、独立学习、完成作业等学习训练活动;(3)康复训练:对有语言、动作、行为、肢体等康复训练要求的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康复训练;(4)心理咨询:为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补救训练和必要的咨询辅导;(5)巡回辅导:资源教师利用资源教室的设备与资料,对普通班级教师与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辅导;(6)资源中心:协助全校教师和有关的教学人员,使用资源教室的设备(7)转介服务:包括校内转介与校外转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