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摘要:创造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能力,它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国家大力倡导创新教学,培育公民的创新思想这是高瞻远瞩的。作为培育人才的学校,应当旗帜鲜明的站在这个潮流之中,打头阵,树创新之教风学风,笔者从什么是创造思维,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通过培养创造性人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三方面谈了自己在一线历史教学感受。

关键词:中学历史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

什么是创造思维呢?广义的说,一切具有创新性质的思维过程都具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思维,在中学历史课中表现为学生对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浓厚兴趣,对独立思维有快慰感,对独立解决问题有心情舒畅的满足感。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每门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本文拟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谈几点看法,以飨读者。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首先

要不断创新,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的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

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要简单的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其次要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知识创新的难度只能是越来越高,失败的风险越来越大。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不一地坚持创新,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历史学科的优势。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的艰苦劳动和无数次的失败才创造出来的。另外,通过讲述无数革命先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经历无数次探索和失败后,中国革命才取得成功等史实都能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逐步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首先,要围绕教学内容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广阔性,即思维的广度。它是指学生善于打开思路全面地观察问题,抓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掌握事物本质的能力,其主要方式是通过课堂讨论来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进行训练。其次,要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面

现象中发现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来提示历史事物内在本质的联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锻炼“以史为鉴”、“鉴古而知今”的能力。第三,要利用逆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中随机应变,不为习惯性思维束缚的能力,能够举一反三,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1、用延迟思考,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指对刺激作出不同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延迟思考,即不让学生马上回答问题,以求见解的开拓性、独创性。如教《‘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时,可出思考题:“1966年你如果主持中央工作是否开展‘文化大革命’?为什么?你认为当时应抓哪些工作?”这题目很新颖,让学生站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位置上来考虑问题,他们必须认真阅读课本和有关资料,了解当时的背景和党的方针政策后才有能回答。多数同学认为不能开展“文革”,应坚持中共“八大”路线发展生产力;有的认为可以开展“文革”,但仅局限在文化领域,以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并推动物质文明建设;有的认为当时就要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同时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学生思维很活跃,也有创见。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标新立异,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的途径,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

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反弹琵琶,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首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其次,在教学上要发扬民主,为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知识,这就给了学生标新立异的机会。但学生的标新立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错误。对于这些,教师如果简单加以否定,不仅剥夺了学生探索新知的乐趣,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疏于思考。事实上,只有犯过“错误”,才能改正错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一定要加以保护。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带给学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然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