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对靛蓝染料染色的影响

合集下载

pH值在纺织印染上的应用

pH值在纺织印染上的应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pH值在纺织印染上的应用
在家用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印染过程中,pH值具有广泛而重要的作用,下面分精炼、漂白、染色、印花、后整理生产工艺分别进行介绍。

精炼方面
棉织物上的蜡质不易和烧碱作用,必须靠乳化剂(肥皂)将其乳化才能
去除,乳化应在适当的pH值范围进行。

去除真丝丝胶应通过皂碱精炼,但碱性不可过高,否则会影响手感和光
泽,适宜真丝精练的pH为9.5~10.5。

真丝在家用纺织品中的应用有头巾、手帕、床上用品、真丝蜡染(扎染)、装饰辅料(如流苏及彩穗)。

羊毛经炭化去杂后应经过碱性煮练,以去除脂肪,但羊毛是蛋白质纤维,
为防止破坏氨基酸结构,防止手感粗糙,应控制煮练pH值,pH值一般控制在10~10.5。

羊毛制作手编地毯、毛毯、艺术壁挂等家用纺织品的重要原料。

近年利用羊毛可制成床上用品,开拓了羊毛在家用纺织品领域的新途径。

涤纶织物碱减量是涤纶印花仿真丝头巾的重要生产工序。

碱减量工艺的
关键是烧碱的浓度的控制。

碱浓度过低,仿丝绸效果不好,悬垂性不明显;碱浓度过高,则织物强力受损,产生纰裂。

漂白方面
双氧水是棉布漂白常用漂白剂,漂白最适pH值是10.5~11,在此pH值,双氧水能够缓慢分解,起氧化漂白作用,除去棉织物上的色素,并且不会造成纤维素纤维强力的严重下降。

次氯酸钠漂白,pH值应控制在8.5~10,亚氯酸钠漂白,pH值应控制在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天然染色创新实验报告(3篇)

天然染色创新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天然染料研究的深入,天然染色技术在纺织、化妆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天然染料具有无毒、环保、色彩丰富等特点,相较于化学染料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本实验旨在探索天然染料的染色效果,创新实验方法,为天然染料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二、实验目的1. 探索天然染料的染色效果;2. 创新实验方法,提高染色效率;3. 分析天然染料的染色原理,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天然染料:紫甘蓝汁、胡萝卜汁、红曲、靛蓝等;2. 染色剂:无水乙醇、氢氧化钠、硫酸铜等;3. 染色对象:棉、麻、丝等天然纤维;4. 实验仪器:染浴锅、电子天平、温度计、pH计等。

四、实验方法1. 天然染料提取:将紫甘蓝、胡萝卜、红曲等天然植物原料进行粉碎,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过滤,得到天然染液。

2. 染料筛选:将天然染液进行pH值、浓度、温度等条件的优化,筛选出最佳的染色条件。

3. 染色实验:将天然纤维放入染浴中,按照最佳染色条件进行染色。

4. 染色效果评价:观察染色后的纤维颜色、均匀性、耐洗性等指标,评价染色效果。

5. 染色原理分析:通过分析天然染料的化学成分和染色过程,探讨染色原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染色效果:本实验成功地将天然染料应用于纤维染色,得到的染色效果良好。

紫甘蓝汁染色的纤维呈蓝色,胡萝卜汁染色的纤维呈橙色,红曲染色的纤维呈红色,靛蓝染色的纤维呈蓝色。

2. 染色原理:天然染料中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如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多酚等。

这些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使纤维着色。

具体反应机理如下:(1)类黄酮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中的蛋白质、纤维素等发生络合反应,使纤维着色。

(2)类胡萝卜素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中的蛋白质、纤维素等发生缩合反应,使纤维着色。

(3)多酚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中的蛋白质、纤维素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纤维着色。

3. 染色效果评价:染色后的纤维颜色鲜艳,均匀性良好,耐洗性较高。

PH值对靛蓝染料染色的影响

PH值对靛蓝染料染色的影响

PH值对靛蓝染料染色的影响牛仔布是服装面料的重要部分,而靛蓝染色的牛仔布更是全球流行,无人不晓,由于靛蓝染料在棉牛仔布上的流行外观,它可能是惟一被大众所认识的染料。

用于靛蓝染料染色的连续经纱染色机已广泛使用,通过调整染色工艺,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染料渗透,由此而改变了后续摩擦或水洗褪色处理的效果。

pH值对靛蓝染色的影响非常重要,由于靛蓝染料在pH值约为10.5-11.5时是以单离子状态存在,而pH值为12.5以上时是以双离子形式存在。

在含有过量保险粉的高碱性浴中,双离子形式的靛蓝染料的亲和力较低,并随着pH值提高,棉纤维表面的负电荷也随之增加,从而加大了在双离子靛蓝染料与带电荷纤维表面之间的阴离子的排斥作用,降低了染料上染率。

单离子形式的靛蓝染料在纤维表面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和较高的染色上染率,但这又降低了染料在纱芯内的渗透,在使纱线表面得色量大大增加。

当采用高pH值时,以双离子形式的靛蓝染料将具有低的亲和力,并因此在纱芯内有较大的染料渗透和较低的纱线表面得色率。

因此在靛蓝染色过程中,pH值随时间发生的变化会影响得色量以及后续靛蓝染色纱线的洗净性能。

用于连续棉经纱染色的Denim-Ox工艺,采用科莱恩公司的Diresul RDT染料,其工艺流程为:苛化处理→水洗→湿罩湿染色→固色→淋洗。

在60-90℃轧液,进行硫化染料的吸附,这过程包括使染料迁移和扩散的透风时间,再进行固色。

固色阶段加入醋酸,以防止染料溶落,为氧化剂(Diresul Oxdant BRI liq)提供所需的pH 值。

后者使染料分子内形成蒽醌基团,在被氧化阶段,产生最终色泽。

一种阳离子型固色基(Indosol E-50 liq)与染料中的巯基以及纤维发生反应,以离子键使染料固色。

工艺中还需加入硫酸钠和分散剂(Ekaline F liq.),硫酸钠可防止染料从纤维上解吸至固色浴中。

国内外牛仔裤的发展与市场分析

国内外牛仔裤的发展与市场分析

国内外牛仔裤的发展与市场分析一、牛仔的进展历史十九世纪中叶,一位名叫Levi Strauss的犹太裔商人把一种质地粗糙的面料引入美国,并用这种原本制作帐幕的帆布,为旧金山从事淘金业的矿工们制造出一种质地坚韧、耐用的工作服,并因其极佳的有用性能而迅速受到欢迎。

而由此引发的一连串演变,更使这种蓝色帆布面料的工装裤成为制造美国历史的一个神话。

Levi Strauss & Co是世界牛仔服的领导品牌,在110个国家进行销售。

自从1873年发明,Levi's®牛仔已经变成了服装业史上世界上最成功与最广为人知的服装业。

我们的Dockers®品牌,倡导商务休闲运动,自从1986年推出,已经引领了美国卡其类的潮流。

现在受到众多国家的欢迎。

在2003年,Levi推出Levi Strauss Signature™品牌,从他们信任的公司为有意识的品牌消费者高质量与时尚的时装。

2004年,Levi的净销售额为41亿。

而今,这种耐磨、耐脏且极为平民化的服饰正在深入上至富豪名流下至日常百姓等几乎全球人类的生活,并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其物质外表下蕴含的自然、环保与随性的特质也更加被这时装化后的光环所一一放大,并显得更加清晰。

比如那一批身家过亿的年轻新贵们,在制造网络时代财富神话的同时也制造了另一种新的富豪形象--硅谷形象(普通衬衫+牛仔裤+休闲鞋),因此,这种过去只是打工仔才穿的服装开始频繁出现在世界级IT高层论坛的会议桌旁;因此"我有个穿牛仔裤的灵魂"成为张曼玉那样的女子的个人论调,并为千千万人认同……与此同时,当这种"世纪之裤"的拥趸者遍及上及皇室贵胄,下至草根阶层,当然草根自然不必说它,我们要谈论的是"高贵化"与"时装化"后的它,同时也由于富豪们的选择与介入,彰显出它气质中朴拙率确实不一致凡响。

正如希尔顿掌门千金Palisi Xierdun 手指上的玻璃会被人们坚定地以为是2克拉的钻石一样……因此,原本有着明显的平民化烙印的这种服饰也开始登入时装的殿堂,其"身份"成为丈量牛仔裤含金量的标尺。

合成靛蓝染色实验报告

合成靛蓝染色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靛蓝染料,研究其染色性能,为牛仔布等纺织品的染色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同时,通过实验验证合成靛蓝染料在染色过程中的环保性能。

二、实验原理靛蓝是一种古老的染料,具有独特的蓝色,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行业。

传统的靛蓝染料主要来源于植物提取,但植物提取的靛蓝产量低、成本高。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探索合成靛蓝染料,以期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本实验采用生物合成法,以L-谷氨酰胺为原料,通过链霉菌发酵生产靛蓝。

链霉菌具有高效的靛蓝合成能力,其代谢途径包括L-谷氨酰胺、L-色氨酸等前体的缩合反应。

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提高链霉菌的靛蓝合成能力,从而获得高纯度的合成靛蓝染料。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L-谷氨酰胺:分析纯,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链霉菌:由某生物科技公司提供;(3)酵母抽提物、葡萄糖、硫酸铵、碳酸钙、氯化钠: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4)靛蓝染料标准品:分析纯,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纯棉牛仔布:市售。

2. 实验仪器:(1)发酵罐:2L、5L、20L,上海仪电科学仪器有限公司;(2)恒温振荡器:DHG-9140A,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3)离心机:TGL-16G,上海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550,日本岛津公司;(5)天平:FA1004N,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四、实验方法1. 发酵培养基的制备:(1)酵母抽提物10g、葡萄糖20g、硫酸铵5g、碳酸钙2g、氯化钠1g,加蒸馏水至1000mL;(2)121℃高压灭菌30min。

2. 链霉菌发酵:(1)将活化后的链霉菌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接种量1%;(2)37℃、200r/min恒温振荡培养24h;(3)将发酵液离心分离,收集菌体;(4)用无菌水洗涤菌体3次;(5)将菌体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37℃、200r/min恒温振荡发酵48h。

植物靛蓝染料染色及固色工艺研究

植物靛蓝染料染色及固色工艺研究

植物靛蓝染料染色及固色工艺研究
植物靛蓝染料是一种天然色素,可以从靛蓝酸中提取。

靛蓝染料具有良好的耐光性、耐水性和牢度,是一种优良的染色剂。

在纺织工业中,靛蓝染料被广泛用于染色各种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以及混纺织物,如丝绸、棉花、麻等。

靛蓝染料染色的主要困难是靛蓝染料溶解度较低,且容易氧化。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提高溶解度:可采用钠水玻璃等碱性物质将靛蓝染料溶解于水中。

2.添加还原剂:靛蓝染料容易氧化而失去颜色,添加还原剂(如亚硫酸钠)将其还原,可保证染色效果。

3.染色条件:靛蓝染料只在酸性条件下才可被染色,pH值应保持在
4.5-
5.0之间。

固色是靛蓝染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其目的是增强染色剂在织物中的附着力和牢度,防止染色剂在洗涤和日光暴晒中褪色。

靛蓝染料的固色方法包括:
1.水洗固色法:将染色后的织物用清水洗涤,使染色剂分子与纤维表面结合。

2.盐水固色法:将染色后的织物浸泡在含盐水的溶液中,可增强染色剂在织物中的附着力。

3.浸渍硫酸铵固色法:将染色后的织物浸泡在浓硫酸铵中,可使染色剂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增强染色的固定性。

综上所述,靛蓝染料染色及固色工艺研究需要综合考虑溶解度、酸碱度、还原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固色方法,提高染色剂的附着力和牢度,以达到理想的染色效果。

植物靛蓝染料在蚕丝上的染色性能研究

植物靛蓝染料在蚕丝上的染色性能研究

关键 词 :植物靛蓝染料;蚕 丝 ;染 色 值 ;强力
中图分类号:TS 193.62
文 献 标 志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0-4033(2 0 1 7 )11-0056-04
Study of Dyeing Properties of Silk by Plant Indigo Dyes
Zhu Chen ,Yang Ying
Key words:Plant Indigo Dyes; Silk;Dyeing; K/S Value; Strength
近 年 来 ,合成染料由于其价格 低 廉 、色谱全和色牢度高等优点得 到 了 广 泛 的 使 用 ,但 是 ,一部分合 成 染 料 在 合 成 和 使 用 的 过 程 中 ,不 仅 对 身 体 有 害 ,而且会 严 重 地 污 染 环 境 。天然染料的研究对解决这一 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 56 •
印染技术
2017年 第 11期
^
65 g/m2)。
染 化 料 :靛 蓝 植 物 染 常 州
美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保险 粉 、
Na0 H、NaC0 3(均为分析纯,上海联 试 化 工 试 剂 有 限 公 司 )%皂 片 。
仪器:C P 电子天1(奥豪斯仪 器有限公司) 、 Color 07分光测色仪 ( 美 国 爱 色 丽 公 司 ) 、 LC -7200B
本课题使用植物靛蓝染料对 蚕 丝 织 物 进 行 染 色 ,探 讨 植 物 靛 蓝
染料对蚕丝织物的染色性能。植物
靛蓝染料需在碱性条件下, 用
原 法 染 色 ,而 蚕 丝 织 物 碱 性 不
, 其在高 碱 用 下 , 力
[1]。为探讨蚕丝织物采

染 色 的 最 佳 工 艺 条 件 ,本

束染(绳状)靛蓝母液制作过程的问题分析与解决

束染(绳状)靛蓝母液制作过程的问题分析与解决

束染(绳状)靛蓝母液制作过程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营口奔牛纺织服饰有限公司,辽宁营口 115000摘要面对束染生产过程中突出的问题,从影响色泽的工序入手,把制作靛蓝母液(特别是把靛蓝还原成隐色体钠盐)作为关键工序进行分析和解决,使牛仔布的色泽达到均匀一致,提高产品质量。

关键词束染;靛蓝母液;隐色体钠盐中图分类号t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0-0054-02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使牛仔布的色泽达到均匀一致。

特别是能够满足客户对色泽的要求,努力争创名牌产品。

根据目前束染生产过程中突出的问题,我们从影响色泽的工序入手,把制作靛蓝母液(特别是把靛蓝还原成隐色体钠盐)作为关键工序进行分析和探讨。

为什么要把制作靛蓝母液作为目前的关键工序来抓?目前,营口奔牛纺织服饰有限公司牛仔布特别突出的质量问题是色泽不稳定,时深时浅,尤其是水洗之后暴露出来色泽浅,是影响质量的潜伏因素。

造成客户不满意,损害了企业的信誉,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从产品和生产过程来看,颜色的深浅是由上染牛仔布的染色牢度决定的。

水洗老杜不好,靛蓝染料没有真正上染到棉纤维(也就是说,不是以分子结合的形式上染的),而是靛蓝沾附在棉纤维上。

从染色下机的纱线颜色来看,水洗牢度不好的染色纱线发红萎暗。

沾附在纱线上的靛蓝,从光学角度说,微小颗粒直径越大,越呈现红色波长反射。

由于靛蓝染料在水中(没有被充分地还原成黄色的隐色体钠盐)不能直接地上染棉纤维,造成水洗牢度不好,色泽时深时浅。

那么靛蓝染料如何能充分地、完全地上染棉纤维就是我们解决此问题的关键,由此,我们必须从靛蓝染料的染色原理来分析探讨如下几点问题:1)靛蓝染料是如何上染到棉纤维?2)靛蓝染料是在什么条件下转化成隐色体钠盐的?3)什么条件下靛蓝染料上染的效果最好?1 靛蓝染料如何上染到棉纤维靛蓝染料是什么?靛蓝染料不溶于水,靛蓝染料在水中是以颗粒形式的悬浮体,不能上染棉纤维,只能沾附在纤维上,或者说沾在纱线之间的缝隙中。

溴靛蓝生产工艺

溴靛蓝生产工艺

溴靛蓝生产工艺
溴靛蓝是一种高级染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溴靛蓝主要用于染料工业、化学试剂、医药中间体等领域。

下面介绍溴靛蓝的生产工艺。

首先,溴靛蓝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三个步骤:溴化、偶氮化和偶氮胺化。

首先进行溴化反应,将苯胺溴化生成溴代苯胺。

苯胺和溴化氢反应生成溴代苯胺。

反应条件为温度在0-5摄氏度下,PH值为7-8, 反应时间为1-2小时。

然后,将溴代苯胺和间苯二胺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对-对'联氮基苯联苯胺,也即溴靛蓝。

偶氮化反应通常采用硝酸银和氯化钠作为氧化剂,将苯胺和亚硝酸钠反应生成对-对'-偶氮基苯。

反应条件为温度在0-5摄氏度下,PH值为3-4,反应时间为2-3小时。

最后,通过对-对'-偶氮基苯和溴代苯胺进行软化胺化反应,生成溴靛蓝。

胺化反应可选择过硫酸铵为催化剂进行反应,反应条件为温度在35-40摄氏度下,PH值为6-7,反应时间为2-3小时。

溴靛蓝的生产工艺主要存在以下优点: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产物纯度高,产率高。

同时,采用合适的催化剂也能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降低成本。

此外,生产过程中还应加强控制,以确保反应的安全性和工艺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溴靛蓝的生产工艺分为溴化、偶氮化和胺化三个步骤。

通过适当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选择,可以实现高效、高纯
度的溴靛蓝生产。

这对于染料工业和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靛蓝胭脂红变色原理

靛蓝胭脂红变色原理

靛蓝胭脂红变色原理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靛蓝胭脂红的基本成分。

靛蓝胭脂红是一种混色颜料,由靛蓝和胭脂红两种颜料混合而成。

靛蓝是一种含铜的有机染料,呈现出深蓝色。

胭脂红是一种含铁的无机颜料,呈现出红色。

首先,当靛蓝胭脂红溶解在水中时,由于胭脂红中含有铁离子,水溶液会呈现出酸性。

在酸性条件下,靛蓝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使得它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吸收的光的波长发生变化。

原本吸收蓝色光的靛蓝变得可以吸收绿色光,这就导致了靛蓝胭脂红的颜色从深蓝色变化为绿色。

其次,在碱性条件下,水溶液的pH值上升,靛蓝分子结构再次发生改变。

这次改变使得靛蓝可以吸收红色光,并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中,从而呈现出红色。

这时,由于胭脂红的颜料成分没有发生变化,仍然保持红色。

综上所述,靛蓝胭脂红的变色原理可以总结为:在酸性条件下,靛蓝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使其从蓝色变化为绿色;而在碱性条件下,靛蓝的分子结构再次发生变化,使其从绿色变化为红色。

这种变色现象主要是由于靛蓝分子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而胭脂红并没有参与其中。

需要注意的是,靛蓝胭脂红的变色过程是可逆的。

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溶液的pH值可以使靛蓝胭脂红颜料的颜色由绿色变为红色,或者由红色变为绿色。

此外,靛蓝胭脂红的变色现象还与光的吸收与反射有关。

在酸性条件下,靛蓝胭脂红溶液中的颗粒大小会发生改变,使其对可见光的散射程度发生变化,从而使我们看到的颜色也发生变化。

这种光的散射现象与溶液的pH值、颗粒的形状和大小等因素相关。

总结一下,靛蓝胭脂红的变色原理是由于溶液的pH值发生变化,使靛蓝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颜料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吸收的光的波长发生变化。

此外,光的散射现象也会影响靛蓝胭脂红的颜色变化。

靛蓝胭脂红的变色现象深化了人们对颜料和光的相互作用的理解,并在化妆品、染发剂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浅析染液PH值和保险粉含量对靛蓝染色的影响

浅析染液PH值和保险粉含量对靛蓝染色的影响

浅析染液PH值和保险粉含量对靛蓝染色的影响牛仔服以其独特的服用性能和天然磨旧的外观,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近几年来人们回归自然心态的日益浓重,牛仔服已不再是年轻一代的钟爱,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社会各个年龄层次人们的喜爱。

牛仔布大多由靛蓝染经纱,用白纬纱交织而成,此外,也有套色染经纱的。

靛蓝属于还原染料,它具有还原染料的特征,即经碱性还原成隐色体上染纤维。

常用烧碱作为碱剂,保险粉作为还原剂。

靛蓝在染色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和工艺参数的影响,以靛蓝染液的PH值和还原状态为主要因素,因此染色过程中对PH值或还原状态的控制,成为能否染好牛仔布的一大关键。

本文通过两组不同实验,分别调节染液PH值和保险粉含量,通过纱样颜色和数据分析,研究靛蓝染色过程中颜色和色光的变化。

此外,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也一并讨论,从而对靛蓝染色有更好的指导作用。

1实验与讨论1.1染液PH值对靛蓝染色的影响靛蓝不溶于水,对纤维的亲合力很低,必须在碱性溶液中,用还原剂将靛蓝还原成可溶于水的隐色体钠盐而上染纤维,经氧化再转变为不溶性的靛蓝而固着在纤维上,因此碱在靛蓝染色中不可或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本组实验分六次完成,在其它参数(靛蓝含量、保险粉含量、车速、轧车压力等)基本不变的条件下,约以0.5的等差提高染液PH值,研究靛蓝染色过程中颜色和色光的变化。

1.1.1实验仪器、试剂和设备:容量瓶、移液管、锥形漏斗、锥形瓶、量筒、400g/l的烧碱、85%的保险粉、0.1N I2溶液、0.25N HCl溶液、酸碱PH计、723N分光光度仪、球经小样机1.1.2染色工艺流程:煮炼一道→水洗两道(室温淋喷)→靛蓝七道染色及氧化(室温)→水洗两道(室温淋喷)→烘干普通牛仔布常用纱83.3tex 纱,每束10根头份(共六束60根),取车间正常染液,即靛蓝含量约1.0g/l、烧碱含量1.4-1.6 g/l、保险粉含量0.61-0.74 g/l、PH值10.70左右,放入小样机染槽中,配好煮炼液,测试染液各项含量,做好准备工作,以5m/min的车速开车,开车过程中保持染液各含量一致,开出纱样为实验一纱样。

天然染料靛蓝改性及对羊毛染色工艺研究

天然染料靛蓝改性及对羊毛染色工艺研究

天然染料靛蓝改性及对羊毛染色工艺研究丁思佳;王建明;宋江彬【摘要】在研究天然靛蓝改性工艺的基础上,探究天然靛蓝对羊毛染色的可行性.通过测定染色温度,染料用量,染色时间,pH值等因素优化了改性靛蓝的染色工艺.对传统还原靛蓝染色棉织物和改性靛蓝染色羊毛纤维的颜色特征值做了对比.结果表明,经改性后的还原靛蓝具有可溶性,可上染羊毛纤维,其染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染料用量13.5 mL,pH值4,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50 min;染色后色相与传统的还原靛蓝色相接近.染色后羊毛纤维具有较好的摩擦、皂洗和日晒牢度.【期刊名称】《毛纺科技》【年(卷),期】2016(044)001【总页数】4页(P33-36)【关键词】靛蓝;改性;羊毛纤维;染色【作者】丁思佳;王建明;宋江彬【作者单位】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3.5植物靛蓝是我国古代最为常用的天然染料之一,大多是用于一些传统手工艺品如蜡防花布、交缬花布以及少数民族传统服装面料的染色,成为特色鲜明的传统产品[1]。

到20世纪下半叶,合成靛蓝以原料充足、纯度高、易贮运、生产使用方便等优点, 迅速在世界范围普及, 使得具有悠久历史的植物靛蓝黯然失色[2]。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环保观念日渐深入人心,植物靛蓝以其无毒、无害、无污染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

靛蓝染料不溶于水,对纤维没有亲和力,必须在碱性溶液中,用还原剂将靛蓝还原成可溶性隐色体,才能被纤维所吸附,羊毛是蛋白质纤维,耐酸不耐碱,还原染料的碱性条件会对羊毛造成损伤,所以天然染料靛蓝不适合羊毛的染色。

张艳[3]研究了食用靛蓝色素对羊毛的染色工艺,其采用靛蓝色素对羊毛纤维进行染色,达到了还原靛蓝效果,食用靛蓝色素与天然染料靛蓝的结构相似,在苯环二位上多了2个磺酸基,增加了染料的水溶性,对发色基团没有影响。

涤纶织物靛蓝染料染色研究

涤纶织物靛蓝染料染色研究

纶特 殊 的理化 性 能 ,还 必 须 采 取 一 些有 效 的方 法 , 如载 体染 色 法 、高 温 高压 染 色法 和热 熔 染 色 法 Ⅲ 。 1 ] 近年 来 陆续开 发 了分散 染料 碱性 染 色和超 临 界二 氧 化碳 染色 等新 型工 艺 ,运用 其他 类 型染料 对 涤纶进 行染 色 的研究 还不 多 。 涤纶 织物 有着 优异 的 “ 洗可 穿 ”性 ,其抗 皱性 和保 形性 优 良 ,制 成 的衣 服 挺 括不 皱 ,外形 美 观 , 经久 耐用 ,在 窗 帘装 饰 市 场 更 是 涤 纶 织 物 的天 下 。 采用 靛 蓝 对 棉 纱 进 行 染 色 ,经 向采 用 蓝 、 白纱 合 并 ,与纬 向白纱交 织成 牛仔 布 ,外 观粗 犷 ,风格独 特 ,更是 与全 世界 人 民结下 了不 解 的蓝 色情 缘 。本
关键 词 :涤纶 ;靛 蓝染 料 ;染 色 中 图 分 类 号 :T I 0 6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2 5 ( 08 O 一 O O 一 O S 9 . 4 09 6X 20) 4 0 5 3
St dy o h eng Be a i r o l e t r Fa rc t n g e t f u n t e Dy i h v o fPo y s e b i swih I di o Dy s u f
色量 K/ S值 的影响 。最终 确定 靛 蓝用 量 为 1 ( ) % o ,染 浴 p 为 6 H ~7 ,温度 10 10 ,时 问 1 ~ 2 3 % O 2 mi,尿素用量 1 g L的条 件下 ,织物可获得较高 的得色深度 ,摩擦牢度 4 0 n 0/ ~5级 ,水洗牢度 4 级 。 ~5
1 (w1 ; o )
染 色配方

靛蓝的染色原理

靛蓝的染色原理

靛蓝的染色原理靛蓝是一种天然染料,其染色原理主要来自于分子的化学结构以及与纤维的相互作用。

首先,靛蓝分子的化学结构是由苯骈环和吡咯环组成的,其分子式为C16H10N2O2。

靛蓝是属于咪唑类染料的一种,其染色基团是吡咯环上的N-N 键,这个键是靛蓝染料分子与纤维上的氨基结构发生反应生成染色物质的关键。

在染色过程中,靛蓝染料会与纤维表面的氢键、范德华力、静电作用等相互作用力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染料分子与纤维之间的吸附和结合。

具体来说,靛蓝染料的染色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渗透:在染色前,纤维必须首先浸泡在染色溶液中,以使染料能够渗透进入纤维内部。

靛蓝染料的分子体积较大,其渗透速度较慢,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来促进渗透作用。

2. 吸附:靛蓝染料分子在纤维表面的氢键、范德华力、静电作用等相互作用力的驱动下,与纤维表面的化学结构相互吸附。

这种吸附过程是一个平衡过程,染料分子之间也可能发生相互结合,形成染料分子的吸附层。

3. 渗散:染料分子在纤维内部进行渗散作用,即从纤维表面向纤维内部扩散。

这一过程是由于染料分子与纤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染料分子能够沿着纤维的孔隙和纤维间隙向内扩散。

4. 固着:染料分子在纤维内部进行固定作用,成为不易溶解和脱色的染色物质。

这一步骤主要是由于染料分子与纤维上的化学结构发生共价键或取代反应,使染料分子与纤维之间形成更牢固的结合。

总结起来,靛蓝的染色原理是靛蓝分子通过渗透、吸附、渗散和固着等步骤与纤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不易溶解和脱色的染色物质。

这种染色过程主要依赖于染料分子与纤维分子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力及化学反应的发生。

同时,染色条件(如温度、pH值、染料浓度等)也会对染色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靛蓝作为一种天然染料,具有良好的染色效果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牛仔染色数据分析

牛仔染色数据分析
Leabharlann 牛仔染色数据分析专 注
靛蓝
蓝加灰 杂色 黑牛
PH MV值高低 对靛蓝染色影响
如果用分光度计测靛蓝含量数据值并不能反应出靛蓝还原成隐色体纳盐的 多少,在实际生产中大部份色工都有个误区,以分度计测量数值去判断深 浅,导致等量的含量做出的产品深浅都不一样。
MV值高低对色光的影响


1号杯当MV太低时,染料并不怎上色。因染料没充份还原成 隐色体仅以颗粒状的形式粘附到棉纤维上 。 从右边图可以看出,当MV值过高时,并不能染得较深的色光。 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控制过量保险粉在 0.5g/L左右 不 超过2g/L的泛围之内会比较好控制。超过会造成色差大,上 染率下降、色牢度降低、色泽灰暗、、、
在实际生产过程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去选择合 适的生产工艺。
PH高低对环染效果的变化


为取得良好的环染效果,最佳的PH值是 11.5左右。促进靛蓝的扩散和渗染。这就 是为什么有些布洗出后,很有层次感鲜艳 能洗白,有些布洗出来发灰发暗在原因之 一。右边化学反应比较适合现在流行洗水 方法,因上染的环染效果好能很快洗出层 次感。 所以上染色过程PH稳定性非常重要,现 在大多数工厂都是用PH计去测量PH高低 很少工厂会用化学滴定方法,PH计要经 常清洗维护好探头精确度。
从2号杯染出来的色最深的(PH值在11.6 左右)色 光发青,靛蓝染料还原成隐色体钠盐还原状态是否 充分会影响到染料在棉纱的渗透效果。现在很多 厂做出来的布色差大、易掉色、洗水牢度不好、 漂洗酵洗出不了蓝就是因为没控制好靛蓝还原隐 色体。 在这里我重点分析碱对靛蓝的上色影响。 染液中NaOH浓度,理想的pH值为11~II.6, 此时上染率最高,棉纱上染后的色光鲜艳,色牢 度好、环染郊果好。这种染色条件染出来的牛仔 布易洗出层次感,底色能漂出白的效果,而且能 在降低靛蓝原料损耗。 4号杯染出来的色会发红光,透蕊效果会比较好, 但酵漂之后会发灰发暗。

染苑精粹

染苑精粹

使用一种酶时, 即使增加其用量 , 也不及纤 维索酶和果胶酶共 同使用时
的效果。酶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 是 p H值 35, . 温度 4 0℃。由于 目前酶 处理仍无法完全分解植物残渣 , 需继 续研究 能更好分 鹪细胞 壁 的最佳
酶处理法。
酶对碱溶度的影响较小 。经改性后 , 羊毛纤 维的回潮率与失重率有关 ,
问题是织物上残存的硫使其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和湿度控制 。需要依靠
等离子体工艺消耗的能量仅为传 统湿加 工的 13 / 。文 中介绍 了各种类
型的等离子体处理工艺, 展望 了等离 子体技术在 纺织 和服装工 业中 的 应用前景 。 摘译 自英国《 国际染印漂整工作者>
2 09。 1 0 5。 2一l 4
粘胶 弹力针织物印花生产中 。 经常出现色光不稳定 、 色浅、 色萎 、 边 中色差、 色不匀 、 手感发硬等 问题。文章 从粘胶 弹力针织物前处 理、 印
花用活性 染料 和助剂 , 以及 印花后 蒸化 、 皂洗等 方面 , 分析 了产生上述 印花疵病 的原 因和解决方法 。指出 , 粘胶 弹力针织 物印花 的两大关键
光、 纤维生物改性等纺织 品加 工领域 的应用 。近 1 来, 0年 开始采 用环 境友好 、 可生物 降解的纤维素酶对牛仔 布进行石磨水洗加工 , 以取代传
2 104 0O 2
自制纳米 T0 i 用于棉织 物的复合 功能整理。通过正交试 验, 确定 了较佳的整理工艺条件 , 即浴 比 1 1 交联剂 4 / , :0, og L 光催化剂 2g L / 。
酶在 纺织品整理 中的应用
介绍 了目前酶在生物精练 、 酶退浆 、 生物石洗 、 牛仔布整理、 生物抛
盐 ) H O 单独处 理, 和 22 以及 H 2 蛋白酶 和 D C 蛋白酶处 理后羊 2 + o C A+ 毛纤维表面的变化 , 并根据 羊毛润湿性能 的变化 和表面红外光谱分 析 ,

PH值对面料染整加工过程的影响

PH值对面料染整加工过程的影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PH值对面料染整加工过程的影响
染色过程在线测控pH 值,对提升纺织品品质尤其重要。

1.牛仔布“环染”必须控制pH 值靛蓝染料属于还原染料,需经碱性还
原成可溶性隐色体后方可上染纤维。

由于该染料与纤维的亲和力只是一般染料的1/60~1/10,若达不到氧化还原电位值(-760mV),亲和力会更差,上色率会更低。

因此,染色过程中对氧化-还原电位或pH值的控制,是能否染好牛仔布的关键。

单酚钠离子型靛蓝隐色体与双酚钠离子型靛蓝隐色体为棉纤维吸收的主要形式,但从得色量、色牢度、色泽等方面考虑,单酚钠离子型靛蓝隐色体更重要。

为使染液在还原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单酚钠离子型靛蓝隐色体,将染浴pH
值控制在10.8~11.2,使染料和纤维的电离都降到最小,在几乎没有离子斥力存在的情况下,染料对棉纤维的相对亲和力提高了,导致染料对棉纤维有较高的瞬染率,获得工艺上所需要的牛仔布纱线环染。

随着染液pH值的下降,摩擦牢度大体呈下降趋势。

pH值为7.5时,染
液中基本上是还原态的非离子型隐色体,微溶于水,不能上染;
随着pH值的增大,单酚钠离子型靛蓝隐色体不断增加,当pH值达11.0 时,开始出现双酚钠离子型靛蓝隐色体,pH值上升到13.5时,基本上都是双酚钠离子型靛蓝隐色体,这时上染率会下降,色牢度降低,色泽灰暗。

如果要求牛仔布快速水洗褪色,染浴pH值应控制在11.0~11.5;,若不
要求快速水洗褪色,pH值可提高到12.5~13.5,降低染料亲和力,提高
渗透性。

pH值在11.0~11.4时,吸光度反射率最高,而与染料最大吸收时pH值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doc】浅谈靛蓝性质及其染色工艺

【doc】浅谈靛蓝性质及其染色工艺

浅谈靛蓝性质及其染色工艺浅谈靛蓝性质及其染色工艺淄博织染厂怒熙花王建平(提要)合成靛蓝的化学结构和染色机理,根据其性能提出染色工艺的控制? 靛蓝染色中所使用的染料绝大多数是合成靛蓝.台成靛蓝是1850年西德巴斯公司(BASF)首先发嚼倒造的.问世不久就以其独特的优越性而取代了天然靛蓝,被大量应用于染色中.靛蓝的化学结构有顺,反两种异构体,x射线和光谱测定结果表ⅡJj.靛蓝在固态或溶液中均以反式存在.其原因是分子内部存在氢链:靛蓝的染色机理艟蓝(不溶于水)隐色体钠盐(黄色)(在实际染色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I竹作JH,染液中隐色体与少量氧化体相混合,从而使染液在低浓度时带有微黄蓝色.)靛蓝是一种还原染料.其还原原理如下图所示;(圈r}t白,黄色足指低浓度,纯粹情疵]的状态..实际染色Lfu.与靛蓝的氧化休混台在一起.呈蓝颜色.)靛蓝的还原理论当量:.靛蓝臼迁犀理蛇兰量.=十删=一+z一HIo0H~一…'^……''',…~^……''…蓖要的燕昵可提高织物的膨松废,厚度,平挺度.减少极光,提高产iJ的外观质量通过毛特呢的生产,我们认为要想使…L.一__.,'"一,',,一一'.中长华达呢达到仿毛象毛的水平.最关键的是采用松式加工,使织物充分回缩但目前在喷射/溢流染色时,还存在鸡爪花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I叫v~潞一∽.^__)其巾靛蓝,保险粉,氢氧化钠的分子量分别是l262,174,I60(4×40).其比值分别是:100,66,6但是,由于空气氧化的作用及保险粉分解所产生的酸性物质.在实际染色中, 按理论当量计算的还原不够完全.所以实际应用的靛蓝,保险粉,氢氧化钠的比例可定为:100,90,80(渗透剂适量).靛蓝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用步量还原荆也能还原的染料,即使处在如发酵还原那样较弱的还原条件下它也能进行还原.然而就纯靛蓝来说由于没有微粒化,其还原速度是缓慢的,似乎难以还原.因此在实际染色上.采用浓度还原法,加速还匣速度.在染浴中可采用使其稀释昀染色疗法,因为隐色体溶解度极高.在束状染色时.在染色期间连续性地将敞液补充进染浴的染色方法是极为有和J的,并且这种浓度隐色体液体稳定性好.为保证靛蓝处于正常还原状态,染浓的pH值不得低于11.烧碱作为染色-f|染浴的pH值控制剂,还要中和保险粉分解H;的酸性物质.靛蓝染料对pH值的依耥性较大.当染浴中烧碱含量超过20g/l时, 得色较浅,染液呈麦芽糖色,当pH值低于II时,染液带有微蓝色,故pH值控制在II,5~1I.8时较为理想.如果需要青蓝光,可将pH值控制在10.8~Il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高碱度会显着降低染色效率.另外,在碱性溶液中,保险粉具有很强的还原作用:在烧碱浓度为0,5,mo],L保险粉浓度为0,1lmol/L的603C溶液中,插入铂电极,另以饱和甘录电极为参比,测得的电位可低_达一II37mV靛蓝染料的还原电位在还原染料中是最高的一个,约为-600mV.只要将电位控制在一B00raV下的某一范围内,染料就不会析出.从经济角度及染料性质综台分析,以控制在-750~较为理想.但值得注意是靛蓝染料的还原一780mV电位高,并不意味着容易还原.靛蓝染料的还原率是还原染料中较低的.所以染料必须进行高浓度的预还原(干缸). 当pH值一定时,保险粉浓度增加,染色物将出现青蓝光在碱性条件下,靛蓝染色体氧化出红光.在染浴中,如果保险粉不足,染濮犍带有微蓝的暗色;保险粉过剩时,染液呈暗的麦芽糖色;保险粉正好时,染液显微黄的菜籽颜色.靛蓝有两个酮基(>C=0),这两个酮基在述原中起主要作用.它通过还原剂产生的氢被还原.变成隐色酸.为了溶于永(靛蓝不溶于水)在隐色酸中加入烧碱.羟基的H就置换成钠盐,并转化成隐色体.隐色体溶于水,变成黄色,并在棉纱上显示染色性在这种状态下,能够进行染色.当然这只是对反应方式所作的分析.在实际染色过程中,由于还原荆保险粉和烧碱共存,隐色酸转换成隐色体是一瞬间的事所以.可以认为隐色酸这种化学物质是不存在的.隐色体对棉花有亲和性,染色后用轧压等方法脱液一绎空气氧化.即可恢复原来的氧化体——蓝色染料,染色过程就结束了靛蓝染料对棉纤维的染色亲和力比其他染料小,所对棉纤维不易染成深色,需经反复的浸染——氧化才能得到较深的颜色.目前,同际上较为流行的纯靛蓝染色深度为2~2,5%(染料与被染纱的比重)靛蓝的上色亲和力究竟有多弱,可通过有限染浴等温上色亲和率曲线来看出,如下嘲所示:染色条件,浴比I:2O实践证明,如果染料的浓度为2.5g/I时.需经6~8次的浸染——氧化才能得到较理想的深岌靛蓝染料的浓度不控制的:商.斟隙色肄铺盐在水中灼溶解度..豢.蕾和丰:r7!:!三!授范对问有限,浓度超过6g/L时.不仅染料在水中不溶解变成沉淀造成浪费而且所染经纱出现泛红现象.其染色牢度也不够理崽.染料浓度在3g/L以上时随浓度帕灞加,染色度逐渐下降.并且附色较如粜要想获得较深的青蓝光.监防止泛£『: 现象.可在水洗前用弱碱强酸盐处理.弱碱强酸盐只解决色光问题对色牢崖影响不夫对棉纤维亲和力小这种性质,似是靛监染料的不足.但就一般适原染料来讲.隐色休连续轧染染液浓度必须作严格的规定否!I!lJ被染物将出现色差及褂色匀现象然而靛蓝对棉纤维则不会出现匀染现象靛蓝染色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有所波动,染色浓度可依靠浸染——氧化次数来确定.片纱染色及束状染色正是利用了这一特性.鉴于靛蓝染料的亲和力较低,从染色热力学的角度看,升高温度将会降低染料的亲和力.所以靛蓝染料与一般的还原染料相比,较适直低温染色20rC左右的抟裕浓度最大.一旦温度超过40℃则出现以下儿种情况:①上色亲和力明显下降;②求状染色容易消耗染浴的还原荆,并且在操作中续加还原剂便成了问腰;③在环境温度为5℃以下时(如冬季),染浴埘棉纱曲浸透变差,并且还原槽隐色体的溶解状态变坏.难于控制实践证明,靛蓝染色温度控制在20~30℃之间为宜.靛蓝与一般还原染料相比较,氧化速度镦其缓匣.要想充分氧化,最适当的方法则是经过长时间的空气氧化因为如果采用氧化剂进行强制氧化一般的氧化荆办不到.重铬酸钾这种氧化剂又_t1于会产生公害而不能用另外.靛蓝与一般还原染料相比其自身匀染的泳移性(哭叫隐色体泳移)=【}常大,具有在本质上难于形成染斑的性质,而且由于靛蓝的亲和力很低其上色蘧度也比一般还原染料缓慢的多.具有几乎不产生染度(瞬染性)造成的染斑这种特并Iqt廪.因此.靛蓝染色时l蛐果出观染脐≥原-一般挪是因氧化而造成的.靛蓝染色町分为片纱和束状两种方式.片纱染色主要有整经,联合浆染,织造等工守.求状染色主要有球经,束状染色,*经,纵造等工序靛t染色的工艺条件t煮纱:液量2900L,温度95±I℃,烧随岔蹙8~lOg/L.水洗:流动望温水洗(两次一样)染色:1~8格室温染色.每格液鼍20OOL.皂煮:温度95±2C肥皂1g/L.上汕:乳化汕2—3g/L,温度50~60℃烘干目潮:8~10嘶.另外出于我心口前靛蓝劳动带用的是粗支纱,低级棉,造成染色越程中尖=l醢较大失重的花毛聚集后易造成管路堵塞实践IfJ还发,供液管道中易产生靛蓝隐也缔结晶,氏时问不清扫去造成供披管路堵塞.因此应定时御底清扫各种管维,否则将影响染色,降低产品质量.圆网印花机生产仿牛仔布工艺临沂印染厂李萋芳(提要)模仿石磨靛蓝牛仔布的花型,用圆同印花机上印出有抖纹感觉的花型一生产仿牛仔布的花型设计,照相刺同以及染地色和印花的工艺.石磨靛蓝牛仔布早己被人们所喜爱,但由于质地较厚手感较硬.不宜作为儿童服装和夏季衣料.根据这一情况,我们设想出一种仿牛仔布,即在28/28平布上印上花型类似石磨靛蓝的印花效果.该产品投放市场以后很受消费者的欢迎现将生产过程介绍如下t一,崩罔过程t1,花型设计该花型设计时要参照石磨靛蓝花型.并在照相时加上斜绒线,达到尽量逼真的效果,使印出的花型有斜纹的感觉2,照托照相时要适当加强曝光强度,以增加片子的黑白分明度以及细小点子的清晰度防止细小点子被吃掉而显不出影.3,制网制网时要选用125月的网子,这样可以使细小的花型精细清晰.在曝光时曝光时间要短,防止曝光时间长后吃掉花型要注意斜纹线的显影情况虽然花型无规律,但要注意接头,防止出现接版印.二,生产过程工艺请程:烧毛—÷退浆—÷煮炼—÷漂白—÷烘干—÷丝光—÷烘干—÷染地色—÷印花—一焙烘—一拉幅—÷成品.1,染地色因为在白布上直接印花后层次太分明,达不到石磨蓝牛仔布的效果.染上蓝灰色的地色后,使层次硝有模糊.效果较好.染地工艺如下.8304藏青300g8501黑30g轧染牯合剂1.5kg尿素2kg/300L2,印花日]花工艺采用涂料工艺.在印制过程中要注意调节好色浆稠度,刮刀压力和给浆均匀度,以保证前后印制效果一致.印花工艺如下:8304藏青58501黑18l11大红0.1尿素5网粘25六羟2A浆X嘶三,工艺适用的产品范量此工艺不仅适用于纯棉平布,而且适用于哗吼.涤棉华达呢,涤棉府绸.涤棉细纺,麻棉和涤盖棉产品,尤其在涤盖棉上的印制披果较好.总之,台成靛蓝在其还原性,亲和力,氧化性,泳移性和上染速度等方面及其染色工艺控制都有其特殊性.要在实际染色中正确使用,并发挥其特长.。

pH值的概念及在印染方面的应用

pH值的概念及在印染方面的应用

pH值的概念及在印染方面的应用(一)pH值的概念很多化学反应是在一定的酸度或者碱度(简称酸碱度)的溶液里进行的,所以在印染工业、化学工业的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上,常常需要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以判断这个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

pH值,通常叫酸碱值,是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中性或碱性的一种数值。

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pH值的范围如下表所示:从上表中可以知道: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溶液的酸性越强,pH 值就越小,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溶液的碱性越强,pH值就越大。

纯水或中性的溶液,它们的pH值等于7。

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很多,通常用指示剂来测定,因为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指示剂呈现不同的颜色。

pH值在印染、化学等工业上应用很广,在生产过程中,正确地掌握溶液的pH值,对提高产品的质起着一定的作用。

(二)pH值的计算大家知道,酸性溶液中有氢离子H+,碱性溶液中有氢氧根离子OH-。

实际上由于纯水中含有微量但等量的氢离子及氢氧根离子,所以酸性溶液中也有微量的氢氧根离子,碱性溶液中也有微量的氢离子。

中性溶液与纯水相同,有微量但等量的氢离子及氢氧根离子。

为简便起见,纯水及溶液的中性、酸性或碱性都可用氢离子浓度表示。

pH [H+] 纯水的高解度是极微的:H2O←[H+]+[OH-] 在25℃时,10000000升的水里约有一克离子的氢,即水对氢离子浓度约为1/10000000(0.0000001或10-7)规度。

一般说在25℃时纯水中性溶液的氢离子浓度[H+]是10-7(就是千万分之一)克离子∕升。

酸性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大于10-7。

碱性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小于10-7。

因为氢离子浓度[H+]的数值,往往很小,写起来不很便利或不很醒目,所以用pH值来表示。

pH符号是代表氢离子浓度[H+]倒数的对数。

例如:纯水对氢离子浓度来说,约为1/10000000规度,1/10000000=1/107,1/107,1/107倒数为107/1,而107/1=107,107的对数是7,因此纯水的pH 值为7。

聚乳酸织物植物靛蓝隐色酸染色

聚乳酸织物植物靛蓝隐色酸染色

聚乳酸织物植物靛蓝隐色酸染色张林龙;张艳;曹志美【期刊名称】《印染助剂》【年(卷),期】2011(28)2【摘要】用植物靛蓝染聚乳酸织物,探讨了染浴pH值、染色温度、时间、尿素用量对染色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6,100℃染30 min时即可获得较好的染色效果尿素的加入可以提高得色深度.染料用量2%(owf),尿素最佳用量5 g/L.靛蓝对聚乳酸织物染色具有很好的提升力,染色后具有较好的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其中染料2%(owf)时摩擦牢度、皂洗牢度最好].%The indigo was used to dye PLA fabric.The effects of pH value of dye bath, dye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the amount of added urea on dyeing depth were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 fiber dyed at 100 ℃, pH value 6 for 30 min with ideal dyeing effect could be obtained.Dyeing depth was increased by adding urea.The maximum amount of added urea was 5 g/L when 2%(owf) of dye used.Indigo showed excellent building-up property on PLA fabric.The dyed fabrics had better color fastness to rubbing and soaping.The dyed fabrics had best color fastness to rubbing and soaping when 2%(owf) of dye used.【总页数】3页(P33-35)【作者】张林龙;张艳;曹志美【作者单位】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05;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05;盐城市印染有限公司,江苏,盐城,224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40.47+1【相关文献】1.涤/棉织物靛蓝染料同色染色工艺 [J], 曹机良;孟春丽;程献伟;崔美铃2.PTT织物还原染料隐色酸染色 [J], 张艳3.靛蓝隐色酸上染蚕丝的工艺研究 [J], 卢明;刘一萍;张秀咪4.靛蓝隐色酸对维纶的染色工艺 [J], 卢明5.电化学还原靛蓝隐色体染色性能 [J], 周晶晶;左丹英;易长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值对靛蓝染料染色的影响
牛仔布是服装面料的重要部分,而靛蓝染色的牛仔布更是全球流行,无人不晓,由于靛蓝染料在棉牛仔布上的流行外观,它可能是惟一被大众所认识的染料。

用于靛蓝染料染色的连续经纱染色机已广泛使用,通过调整染色工艺,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染料渗透,由此而改变了后续摩擦或水洗褪色处理的效果。

pH值对靛蓝染色的影响非常重要,由于靛蓝染料在pH值约为10.5-11.5时是以单离子状态存在,而pH值为12.5以上时是以双离子形式存在。

在含有过量保险粉的高碱性浴中,双离子形式的靛蓝染料的亲和力较低,并随着pH值提高,棉纤维表面的负电荷也随之增加,从而加大了在双离子靛蓝染料与带电荷纤维表面之间的阴离子的排斥作用,降低了染料上染率。

单离子形式的靛蓝染料在纤维表面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和较高的染色上染率,但这又降低了染料在纱芯内的渗透,在使纱线表面得色量大大增加。

当采用高pH值时,以双离子形式的靛蓝染料将具有低的亲和力,并因此在纱芯内有较大的染料渗透和较低的纱线表面得色率。

因此在靛蓝染色过程中,pH值随时间发生的变化会影响得色量以及后续靛蓝染色纱线的洗净性能。

用于连续棉经纱染色的Denim-Ox工艺,采用科莱恩公司的Diresul RDT染料,其工艺流程为:苛化处理→水洗→湿罩湿染色→固色→淋洗。

在60-90℃轧液,进行硫化染料的吸附,这过程包括使染料迁移和扩散的透风时间,再进行固色。

固色阶段加入醋酸,以防止染料溶落,为氧化剂(Diresul Oxdant BRI liq)提供所需的pH 值。

后者使染料分子内形成蒽醌基团,在被氧化阶段,产生最终色泽。

一种阳离子型固色基(Indosol E-50 liq)与染料中的巯基以及纤维发生反应,以离子键使染料固色。

工艺中还需加入硫酸钠和分散剂(Ekaline F liq.),硫酸钠可防止染料从纤维上解吸至固色浴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