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信息、能源与材料

合集下载

信息能源新材料导论

信息能源新材料导论

信息能源新材料导论上篇信息新材料第一章信息材料绪论1.1 信息材料与信息处理技术1.2 信息材料与信息传递技术1.3 信息材料与信息存储技术1.4 信息材料与信息显示技术第二章半导体材料2.1 半导体材料性质与概述2.2 硅单晶材料2.3 砷化镓材料2.4 氮化镓材料第三章光电子材料3.1 光电子材料概述3.2 激光晶体3.3 半导体激光器材料3.4 半导体光电探测器材料第五章光纤通信材料5.1 光纤通信发展与材料5.2 石英通信光纤材料5.3 特种光纤材料第六章光电显示材料6.1 显示技术发展与材料6.2 液晶显示(LCD)材料6.3 等离子体显示(PDP)材料6.4 发光聚合物显示(LEP)材料第七章信息存储材料7.1 信息存储材料概述7.2 高密度磁性存储介质7.3 高密度光盘存储材料下篇能源新材料第一章能源新材料绪论1.1 新能源与新能源材料1.2 新能源材料的主要进展第二章新型二次电池材料2.1 二次电池概述2.2 镍氢电池材料2.3 储氢材料2.4 锂离子电池材料第三章燃料电池材料3.1 燃料电池概述3.2 磷酸型燃料电池材料3.3 质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材料3.4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材料3.5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材料第四章太阳能电池材料4.1 太阳能电池概述4.2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材料4.3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材料4.4 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4.5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4.6 染料敏化电池第五章温差发电与热电材料5.1 温差电效应5.2 热电器件的基本构成与性能参数5.3 热电材料基本传输性能及性能优值5.4 典型热电材料5.5 热电材料的应用。

信息能源知识点总结

信息能源知识点总结

信息能源知识点总结能源是指能够产生能力的材料或物质。

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能源的支持。

目前主要的能源类型包括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

信息能源是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传输、存储和处理能源相关的信息,以优化能源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下面将对信息能源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能源的分类1. 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指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代表的矿物燃料。

它是地球上长时间积累下来的有机质的产物,是人类目前主要的能源来源。

化石能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能源,它的消耗速度远快于新的能源的产生速度,因此会逐渐减少。

2.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永远不会枯竭、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的能源。

它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

可再生能源不仅能够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而且对环境没有污染,并且它可以持续使用,是人类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

3. 核能核能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能源,主要包括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

核能在利用中不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但是核能在开发和利用中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和环境风险。

二、信息能源的概念信息能源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能源信息进行传输、存储和处理,以优化能源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信息能源主要包括能源数据采集、能源信息管理和能源优化决策等方面。

1. 能源数据采集能源数据采集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能源生产、传输、消费等环节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监测。

主要应用在电力系统、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建筑能源管理等领域,从而实现能源使用情况的实时把控和管理。

2. 能源信息管理能源信息管理是指将大量的能源数据进行整合、存储和处理,并基于此开展数据分析、信息挖掘和知识发现等活动。

它的目的是实现对能源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的消耗。

3. 能源优化决策能源优化决策是指基于能源数据和信息进行合理的决策,以达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等目的。

信息和能源知识总结 文档

信息和能源知识总结 文档

信息的传递1、电话的结构:贝尔发明了电话电话组成:话筒、听筒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结构与麦克风相同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结构象喇叭电话线:传递信号电话工作的流程图为:2、电话交换机:结果:利用电话交换机可以大量减少线路。

电话交换机之间可以连接简述电话交换机的发展过程(见课本)。

分析:占线的现象(见课本)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模拟信号: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

缺点: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易失真,从而使传递的信息发生变化。

数字信号:利用数字的组合来代表信息的信号。

特点:一般只有两个数字,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很稳定,容易编辑。

4、电磁波的产生: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5、电磁波的传播:在很多介质中可以传播,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用c表示:c=3×108m/s (这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①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m②频率:1秒钟变化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Hz (1MHz=1000kHz =1000000Hz)它们的关系: c=λf6、电磁波的分类:无线电波:长波、中波、短波、微波光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7、无线电广播:大致过程:声信号→电信号→电磁波→发射→接收机→声信号但有两个问题:①信号弱;②频率低,传递性差解决方法:①放大;②加一载波,接收后再去掉8、电视的发射和接收:传播过程与无线电广播基本相同,但多了图像信号,必须把图像转换为电信号,与声音一起发射9、移动电话:即有发射功能,又有接收功能。

(可以看做是广播电台与收音机的组合)10、微波通信:微波: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在30MHz~300000MHz之间的电磁波。

优点:频率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高,可以同时开通大量的频道,穿透性好。

缺点:传播近似直线,不能沿地球表面传播,在地面的传播距离短。

改进方式:需要大量的中继站,约50km一个。

能源经济学 第6讲

能源经济学 第6讲

3. 能源物理效率
〔1〕能源物理效率通常是指能源 的热效率 ed,其理论根底是热力学定 律。根据能源流环节的不同,能源物 理效率通常可分为能源开采、加工转 换、储运及终端利用效率。此外还可 分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效率
〔2〕根据热力学〔能量转换与能 量守恒〕第一定律,过去 20 多年来, 我国能源物理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2005 年能源开采效率、中间环节利用 效率、终端利用效率分别为 33.3%、 64.8%、52.9%,总物理效率为 13%。 2007 年我国电力供热效率为 40.24%, 炼焦效率为 97.78%,炼油效率为
〔3〕当今社会,能源既是一种必 需的生产与生活资料,而且也是一种 战略物资,其中,化石能源还是不可 再生的。同时,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也 会带来环境污染和气候恶化等社会问 题,因此,提高能源效率确实是十分 必要而迫切的
2. 能源效率的社会奉献量
提高能源效率关键在于提升能源消耗对整个经济、社会及其环境可 持续开展的奉献量。然而,在不同的开展阶段,人们对能源奉献量的理解也 不一样
能源经济学
第六讲 能源效率
第六讲 能源效率
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能源的有限性愈益突 出,如何利用有限的能源推动经济的快速开展是 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本讲主要探讨能源效率的 内涵、能源效率测度的根本思路以及测度的具体 指标与方法等问题
第六讲 能源效率
一、能源效率的内涵 二、能源效率的测度 三、能源效率测度的具体指标 四、有关能源效率的几点启示
〔3〕有些能源活动,尽管带来的效劳量没有 增加,能源消耗量也没变化,但却推动了可持续 开展,也等于改善了能源效率。比方,技术的进 步使人们以更低的本钱用丰富的能源取代了稀缺 的能源〔太阳能取代化石能源〕,且没有带来环 境方面的负面影响,也可算作女性了的提高

材料、信息和能源ppt 人教版优秀课件

材料、信息和能源ppt 人教版优秀课件

类型二
分类 方法
能源 的获 取方 式
能源的分类
类别
概念
常见能源
一次 能源
二次 能源
化石能源、风能、 可以直接从自然 水能、太阳能、 界获得的能源 地热能、生物质
能、核能等
由一次能源直接 电能、汽油、柴
或间接转化而来 油、煤油、木炭
的能源

能源 是否 可再 生
不可再 生能源
可再生 能源
不能在短期内从 煤、石油、天然
考点七 核能
1. 核能:一旦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 19_分__裂__或者质 量较小的原子核 20 相__互__结__合_,就有可能释放出惊人的 能量,这就是核能.
2. 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 (1)核裂变 定义:用中子轰击质量比较大的铀235原子核,使其发生 21 _裂__变__,变成两个质量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 出巨大的能量. 应用:核电站,原子弹. 核电站:首先利用核反应堆,将 22 _核___能转化为蒸汽 的内能;接下来利用蒸汽轮机,将 23 _内__能转化为 24 _机__械_能__;最后利用 25 _发__电___机,将 26 _机_械__能转化为电 能,然后利用输电线输出电能.
2.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移动 电话等在靠复杂的电子线路来产生迅速变化的⑤ _电__流__,发出电磁波,可以给我们传递各种信息
3. 电磁波的传播
(1)波长:在波的一系列传播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 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相邻的两个波峰(或波谷) 的距离,叫做波长.
(2)波速:描述波传播⑥_快__慢__的物理量叫做波速.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2. (’15成都)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C )

第七部分 信息、能源和新材料 讲义-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无答案)

第七部分 信息、能源和新材料 讲义-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无答案)

第七部分信息、能源和新材料信息的传递信息的传递方式:(1)古代:烽火、驿马、书信、语言、手势等。

(2)近现代:电话、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等。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1、电话的基本构造:和。

3、电话的原理:变化的声音→变化的电流→变化的声音。

4、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提高线路利用率。

5、两种信号及通信方式: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数字信号的优点:抗干扰能力强;方便计算机处理;保密性好。

二、电磁波的海洋1、电磁波:迅速变化的电流周围会产生电磁波,它可以传递信息。

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有介质时也可以传播。

3、电磁波的速度:c=3×108m/s。

4、波速、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c=λf波长与频率成反比。

波长越长,频率越低,波长越短,频率越高。

5、按电磁波的频率,可将电磁波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光属于电磁波)6、收音机、电视机、移动电话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本节内容,只作了解)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用调制器把电信号加载在高频电磁波上,再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

接收机调谐器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电子线路把声音信号选出来,放大后送到扬声器,把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2、电视的发射与接收:与广播相似,既传播声音信号又传播图像信号。

3、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手机和基地台进行无线电信号传输。

需要中继站。

4、无绳电话的工作原理:座机相当于基地台。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1、最先进的四种通信方式: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2、微波通信: 微波的波长在10m-1mm,频率在30MHz-30万MHz,每隔50km要建一个中继站。

3、卫星通信:人造卫星做中继站的微波通信,3颗卫星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4、光纤通信:传输量最大。

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这样就把携带的信息传到远方。

材料、信息和能源ppt 人教版

材料、信息和能源ppt 人教版
部分教材知识梳理
十一章材料,信息与能源
中招考点清单 考点一 材料
材料的性质及应用 :一般来说 ,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 的物理性质. 除密度不同外,材料的导电性、磁性、弹 性、硬度、延展性等也往往各不相同 .生产、生活中 , 人们利用各种材料的优点,设计出所需的物品.
考点二
现代顺风耳——电话
贝尔 发明了电话,使人们冲破空 1. 电话:1876年①_____ 间的阻隔,互通信息. 2. 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1)话筒和听筒:②_____ 话筒 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 听筒 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 号,③____ (2)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 模拟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 做数字信号.
不能在短期内从 煤、石油、天然 不可再 自然界得到补充 气、柴薪、核能 能源 生能源 的能源 等 是否 风能、水能、太 可再 可以在自然界里 可再生 阳能、生物质能、 生 源源不断地得到 地热能、潮汐能 能源 的能源 等
对环 境的 影响
清洁 能源
对环境无 污染的能源
太阳能、电能、 风能、水能、潮 汐能、地热能等
3.由于能量是守恒的,所以我们不必担心能源危 机 (×) 虽然能量是守恒的,但由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 有方向性,所以能源危机仍然存在
河南五年中招 1. (’15河南8题2分)2015年3月,我国成功将首颗新一 代导航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 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它与地面通信时利用的是( A ) A. 电磁波 B. 紫外线 C. 红外线 D. 超声波
【解析】核能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核裂变释放 能量,另一种是核聚变释放能量,故A错误;氢弹爆
炸是利用聚变释放出核能,故B错误;裂变分为可控
链式反应和不加控制链式反应,前者应用于核反应 堆,后者应用于原子弹,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信息与能源-课件

信息与能源-课件
考点二十三 材料、信息与能源
一、基本内容回顾
(一)材料
课标要求:(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 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2)初 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 对社会的影响。(3)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 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4)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3、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这 些术语,你知道什么叫模拟信号?什么叫模拟 信号?
(三)能源与能量
课标要求:(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 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 们生活的关系。(2)知道能量转化及守恒定 律,有利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简单物 理现象的意识。(3)了解新能源。对于能源 的开发利用,有提高能源利用率及可持续发展 的意识。(4)了解能源状况,认识能源与人 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2/27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2月27日星期 六2021/2/272021/2/272021/2/27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2月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2、电磁波和声音的传播有着本质 的区别。将手机放在玻璃瓶内,如 图23—2所示。用抽气机抽去瓶中 的空气,用另一只手机呼叫瓶中的 手机,这时手机的显示屏上 (会/不会)显示受到来电信号。 (能/不能)听到瓶中手机的振铃声。 这说明 能在真空中传播,而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 传播不 需要介质,而 传播需要介质。

能源材料和信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能源材料和信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手工处理信息阶段。人们主要通过手工方式收集、整理和使用信息。
第二阶段
机械处理信息阶段。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信息开始以书籍等形 式进行大规模的复制和传播。
第三阶段
电子处理信息阶段。20世纪初,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人们开始利 用电子设备处理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和速度。
能源、材料和信息:人类社会发展 的三大支柱
目录
• 引言 • 能源 • 材料 • 信息 • 三大支柱的相互关系与影响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能源、材料和信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它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
能源为人类提供动力,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材料是构成人类生活和生产的 基础,支撑着社会物质文明;信息则是人类知识、文化和科技传承与创新的载体 ,引领社会变革和进步。
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和技术的进步,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将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占 据更重要的地位。同时,能源储存和智能电网技术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挑战
如何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平衡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之间的关系, 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此外,如何解决可再生能源的稳定性和储能问题,以 及核能的废料处理和安全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煤炭时代
01
19世纪以前,煤炭是主要能源,推动了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和第
一次工业革命。
石油时代
02
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石油成为主导能源,推动了内燃机、汽
车、飞机等技术的发展。
清洁能源时代
03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太阳能、风能等
清洁能源逐渐得到大规模应用。
能源的未来趋势与挑战
未来趋势

2023九年级物理下册专题六材料、信息和能源B能源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3九年级物理下册专题六材料、信息和能源B能源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3九年级物理下册专题六材料、信息和能源B能源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3九年级物理下册专题六材料、信息和能源B能源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
“2023九年级物理下册专题六材料、信息和能源B能源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能源的分类、能源的利用和保护。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不同类型的能源,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并掌握能源的基本利用方法以及如何保护能源。同时,本章还会介绍一些与能源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能源的重要性和保护能源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交流四个方面展开。
首先,在科学探究方面,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等方法,掌握能源的基本特性和利用方法,提升学生对能源现象的探究能力。
其次,在科学思维方面,学生需要通过分析能源的分类和利用过程,培养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题目:请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解答: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利用能源的过程中,既要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又要保护环境,确保能源资源的长期供应。
例题5:分析题
题目:分析火力发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解答:火力发电过程中,燃料(如煤炭、天然气)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热能,热能再通过锅炉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涡轮机旋转,最后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整个过程中,能量从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从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最后转化为电能。

第1课时 材料、信息和能源

第1课时 材料、信息和能源

专题六材料、信息和能源第1课时材料、信息和能源材料、信息和能源紧密联系生活、生产、经济和科技的各个方面,逐渐成为中考的热点.材料、信息和能源重点考查的内容是:材料及其应用、电磁波及其应用、现代通信技术、能源的分类、核能及核能的利用.出题的主要形式是填空题和选择题.分数值约占总分的3%.1.认识材料的一些物理属性.2.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大致工作过程;常识性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3.了解什么是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4.了解核能、裂变和聚变.考点1 材料的物理特性及应用1.物质的磁性:(1)人们利用磁石的指向性发明了指南针,指南针指示南北方向,与地球是个大磁体有关.(2)磁性材料的应用:如磁带、磁盘、磁卡等.2.物质的导电性和导热性:(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2)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3)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条件发生改变时物体的导电性可能改变.(4)容易导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物体是热的不良导体.常见热的良导体有金属.常见热的不良导体有木材、橡胶、空气等.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不同物质的热胀冷缩程度是不同的.3.物质的硬度:如果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能划破另一种物质组成物体的表面,就说明这种物质的硬度比另一种物质的硬度大.考点2 信息1.电磁波:(1)电磁波的产生: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周围的空间激起电磁波.(2)电磁波的传播:①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②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为c=3×108m/s,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传播速度是相同的.③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电磁波叫做无线电波.④光是电磁波.(3)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①波长:电流每振荡一次电磁波向前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m,也就是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②频率:一秒内电流振荡的次数叫做频率,用f表示,单位是Hz.③波速:一秒内波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速,用c表示,单位是m/s.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c=λf .2.电磁波的应用:(1)电磁波在信息方面的应用①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a.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话筒把播音员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由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再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b.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由收音机完成.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各种电磁波,通过调谐器选出特定频率信号,电子电路把音频信号从中取出来,进行放大送到扬声器里,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②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a.图像信号的产生过程: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发射机将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流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b.图像信号的接收过程: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把带有图像信号的高频信号接收下来,通过电视机把图像信号取出并放大,由显像管将它还原成图像.c.与无线电信号一样,单独的图像信号不能在空中传播,必须以电磁波为载体传播.③移动电话:a.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每一个移动电话都是一个无线电发射台,它将用户的声音转换成高频电信号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是一个无线电接收台,捕捉空中的电磁波,使用户接到对方送来的信息.b.基地台:移动电话发射功率不大,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因此,它的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无线电台来转接,这种固定的电台叫基地台.(2)电磁能量特性的应用高频电磁波、X射线、γ射线和激光,具有巨大的能量,对所照射到的物体产生很强的作用.如X射线、γ射线是医生手术治疗的强大助手.激光除在医疗上有大用途外,在机械制造中可用于加工精密模具,钻打精细小孔,进行精密焊接等.3.现代通信技术:(1)卫星通信:①卫星通信系统,是由通信卫星、地面站和传输系统组成.②通信卫星做微波的中继站,可从一个地面站接收发射来的电信号,经过处理,再发送回一个或几个地面站.③用三颗同步通信卫星可以实现全球通信.(2)光缆通信:①光是一种电磁波,与微波相比,光的频率更高,传递更多的信息.②光导纤维:是很细很细的玻璃丝,通常数条光纤一起敷上保护层,制成光缆.③通信用的激光在光导纤维里传播,光纤通信容量极大,不怕雷击,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3)移动通信:①当前最为普遍的手机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台、基站和移动交换中心组成,它们形成了一个数字蜂窝系统.②移动交换中心是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所有移动台发来的信息都要经由它分拣、处理、传递.同时它还担负着移动通信网络与固定电话网,甚至是互联网的连接,是一个业务庞大、头绪繁多的信息枢纽.考点3 能源1.能源: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2.能源家族:(1)化石能源:千百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遗体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演变形成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2)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①一次能源: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都是一次能源.②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如电能.(3)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4)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①不可再生能源:像化石能源、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②可再生能源:像水的动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的能源.3.核能:(1)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2)核能:原子核一旦发生分裂或聚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能量.(3)裂变:核裂变是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核电站利用的是可控核裂变,原子弹利用的是不加控制的核裂变.(4)核电站:核电站是利用核能发电的,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5)聚变:核聚变是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为较重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这种反应又叫热核反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的练习.。

第19-20章 信息、能源和材料 复习课件(沪科版九年级全册)

第19-20章 信息、能源和材料 复习课件(沪科版九年级全册)

________ ,适宜用做冲击钻钻头的是 ________ 汞 金刚石 。汞的温度降低 到-269℃时会出现超导现象,在超导情况下用汞作为大电流的 传输导线时,汞导线 ________(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 ) 消耗电 能。
物理·新课标(HK)
第 19 20章 信息、能源和材料┃ 实战演习成高手
4 .在江河里奔流的水具有 ________ 能;建水电站时修拦河 动
坝提高上游水位,是为了增加水的 ________ 重力势 能;运动的空气具 有 ________ 能,可以推动风车做功,或者驱动帆船前进,也可 动 以用来发电。
物理·新课标(HK)
第 19 20章 信息、能源和材料┃ 实战演习成高手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声、光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
第十九~第二十章过关测试第1题针对训练
1.(多选)在打电话时,能量在电话中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BD
) A.在话筒内,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在听筒内,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两人通话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两人通话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物理·新课标(HK)
第 19 20章 信息、能源 和材料┃ 试卷讲评针对练 [解析] BD 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把握好听筒和话筒中信号电流
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 流传递信息的
C.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D .根据公式 c=λ f可以推断出,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 越短
物理·新课标(HK)
第 19 20章 信息、能源和材料┃ 实战演习成高手
6.下列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D A.冬天,在阳光的照射下,人感到暖烘烘的 B.冬天,穿上厚厚的羽绒服,人感到很温暖 C.冬天,喝一杯热茶,人感到很暖和 D.冬天,使劲搓手,手会发热

专题15++材料、信息、能源、粒子和宇宙++知识要点总结梳理(共49张PPT)

专题15++材料、信息、能源、粒子和宇宙++知识要点总结梳理(共49张PPT)
我们所能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节约能源。
能量与能源
1.能源
能够提供化学能、光能、机械能和电能等各种形式能量的
资源就叫能源。
2.能源的类型
(1)能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 化石能源、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 (2)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柴油、汽油
能量与能源
物质的构成
1811 年 , 意 大 利 科 学 家阿伏伽德罗进一步 指出,物质一般不是 直接由原子组成,而 是由几个原子相结合 的分子构成的。
用场离子显微镜拍摄的 DNA分子结构 钨针针尖上的原子图样
揭开原子的“面纱”
电子的发现:
1897年,英国的物理学家 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在 电场或磁场的作用下可发 生偏转,偏转方向与带负 电的粒子相同,从而发现 了电子。
红外线 紫外线
760 nm 可见光 400 nm
γ 射线
短波无线电波
X射线
波长m 108 104
100
10-4
10-8 10-12 10-16
电磁波的应用和防止电磁波的危害
电磁波的应用和防止电磁波的危害
电磁污染都有哪些? 哪种物质可以屏蔽 电磁波?
音频、视频和射频信号 调制
音频信号
由声音转换成的电流称为音频信号。
专题15 材料、信息、能源、 粒子和宇宙
电磁波的产生
电磁波是由变化得非常快的电流 产生的。
电流变化的快慢用频率表示,频率 的国际单位是赫兹(Hz)。
1kHz = 103Hz 1MHz = 106Hz
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 为3×108m/s。
电磁波的速度与光速相等。于是 麦克斯韦预言,光也是一种电磁 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 的预言。

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课件《能源学》

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课件《能源学》


次能源。如化石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
信 息
核能都是一次能源。

(3)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获得,必须消耗一

次能源才能获得。如电能。

专 题
考点1 能 源


2.能源家族:

(4)不可再生能源:像化石能源、核能会越用越
、 信
少,不可能在短期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

(5)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的动能 、风能、
专题六 材料、信息和能源
第2课时 能源学
R·九年级下册
专 题
考点1 能 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能源: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


2.能源家族:

(1)化石能源:千百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
息 、
遗体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演变形成的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专 题
考点1 能 源


2.能源家族:

(2)一次能源:能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叫一

生物质能等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
能 源
的能源。
专 题
考点2 核 能

1.原子结构: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

构成的。


(2)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的
、 能
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

专题六 材料、信息、能源
考点2 核能
1.原子结构: (3)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如图所示)

九年级下册物理专题六 材料、信息和能源(导学案)

九年级下册物理专题六 材料、信息和能源(导学案)

专题六材料、信息和能源上信中学陈道锋镇海中学陈志海1材料、信息的传递规律总结:1.材料的物理性质包导热性、导电性、性、密度、比热容、弹性、硬度、延展性等.一般来说,不同材料的这些性质是不同的.2.(1)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可以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各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一定的,也是最快的.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0×108m/s.(2)所有电磁波都有三个特征量:波长、频率和波速.(3)一种确定的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它的频率不变;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4)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如在电梯里手机会接收不到信号.特别提醒:“流的迅速变化”电流的方向或大小迅速变化,或者是方向和大小同时迅速变化.(3)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①波长: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用λ表示,单位是m.②频率:1秒内电流振荡的次数叫做频率,用f表示,单位是Hz.③波速:1秒内波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速,用c表示,单位是m/s.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c=λf.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1)无线电广播信的发射和接收①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话筒把播音员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由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到高频电流,再通过天线产生电磁波发射到空中.②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由收音机完成.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各种电磁波,通过调谐器选出特定频率信号,电子电路把音频信号从中取出来,进行放大送到扬声器里,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2)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①图像信的产生过:摄像机把像变成信号,发射机将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流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②图像信号的接收过程: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把带有图像信号的高频信号接收下来,通过电视机把图像信号取出并放大,由显示器将它还原成图像.③与无线电信号一样,单独的图像信号不能在空中传播,必须以电磁波为载体传播.(3)移动电话:①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每一个移动电话都是一个无线电发台,将用户的声音转换成高频电信号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是一个无线电接收台,捕捉空中的电磁波,使用户接到对方送来的信息.②基地台:移动电话发射功率不大,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因此,归纳总结:(3)光纤通信:①光是一种电磁波,与微波相比,光的频率更高,传递更多的信息.②光导纤维:是很细很细的玻璃丝,通常数条光纤一起敷上保护层,制成光缆.③通信用的激光在光导纤维里传播,光纤通信容量极大,不怕雷击,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4)网络通信:①计算机能高速处理大量信息,把计算机联在一起,就可以进行网络通信.②电子邮件(E mail):是目前使用最频繁的网络通信形式.③因特网:网络间相互联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2能源大纲导航5.认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中考复习要点精讲考点1 能源1.能源: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2.21世纪的能源趋势:面对目前的能源趋势,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有:一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二是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考点2 核能1.原子结构:(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2)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3)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图所示)2.核能:原子核一旦发生分裂或聚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能量.3.裂变:核裂变是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铀核发生的核裂变叫链式反应,核电站利用的是可控核裂变,原子弹利用的是不加控制的核裂变.4.核电站:核电站是利用核能发电的,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5.聚变:核聚变是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为较重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这种反应又叫热核反应.规律总结:能源分类说明:同一种能源可属于不同的能源类型,例如水能既属于一次能源,也属于可再生能源,还可以是常规能源,这是因为从不同的角度划分.选讲内容:材料、信息、能源综合特别提醒: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如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接触后,一部分热量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上,并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上;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但此时得到的内能并不能自发地转化为化学能;电流通过灯泡发光,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但是这些内能和光能并不能自发地重新转化为电能;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但这些内能并不能自发地用来再次开动汽车.【素材积累】1、黄鹂方才唱罢,摘村庄的上空,摘树林子里,摘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起来。

九年级物理全册 期末复习专题六 材料、信息和能源第1课时 材料、信息的传递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期末复习专题六 材料、信息和能源第1课时 材料、信息的传递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 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 对身体不好哦~
专题六 材料、信息、能源
考点3 现代通信技术
2.现代通信技术:
(1)微波通信: 微波能传递更多的信息,但微波只能沿直线 传播,因此需要中继站来传递信号。 (2)卫星通信:通信卫星是微波的中继站, 三颗同步通信卫星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学习课件
九年级物理全册 期末复习专题六 材料、信息和能源第1课时 材料、信息的 传递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专题六 材料、信息和能源
第1课时 材料、信息的传递
R·九年级下册
专题六 材料、信息、能源
考点1 材料的一些物理属性
1.物质的磁性: (1)指南针能指南北的性质与地 磁场有关。 (2)磁性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磁带、磁盘、磁卡等。
专题六 材料、信息、能源
考点1 材料的一些物理属性
2.物质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1)容易导电的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 叫绝缘体。
(2)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专题六 材料、信息、能源
考点1 材料的一些物理属性
2.物质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3)容易导热的是热的良导体,不容易 导热的是热的不良导体,一般物质具有热 胀冷缩的性质,但水是反常膨胀。
专题六 材料、信息、能源
考点3 现代通信技术
2.现代通信技术:
(3)光纤通信: 光纤使用激光通信,比微波能携带更多的 信息,光纤通信容量大,不受贸易界干扰, 通信质量好,保密性高。 (4)网络通信: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 算机网络,电子邮件是常用的网络通信。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奥利给~

考点23:材料、信息和能源

考点23:材料、信息和能源

考点二十三材料、信息和能源材料① _______ 材料是由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为主制成的材料。

其特点是导电性能好、硬度高、便于加②陶瓷、金刚石、半导体是常见的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材料。

③:棉花、皮革、塑料等,是常见的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它们地广泛用于工农业、国防、现代电子工业中。

④:跳高的撑竿等是_____________ 材料。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很多,如: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导_____ 性、________ 性、密度、比热容、_______ 硬度、延展性。

3. 按材料的导电性可分为体、体和体.用半导体材料能够制造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级管和集成电路等,半导体二极管有_______________ 性, 半导体三极管可用来_____________ 。

这些元件常用在收音机、电视机、电脑中。

4. 新材料有半导体、超导材料和纳米材料料。

超导体材料是一种电阻为_______ 的材料,人们利用它的__________________ 特性实现远距离、大功率送电,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被人们用来实现交通工具的无摩擦运动。

纳米材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能够提升材料的_________ 度和______ 度,降低温度,提升材料的性等。

由纳米材料制成的导线可大大提升计算机的性能,缩小计算机芯片的体积。

5•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金属导体的电阻会突然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体现象,假如所有导体都没了电阻,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 白炽灯仍然能发光B.电动机仍然能转动C•电饭锅仍然能煮饭 D.电熨斗仍然能熨烫衣服6. 对下列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A. 塑料和铜都是很好的绝缘材料B. 各种材料中,铁是导电性能最好的C. 硅是应用较多的半导体材料D. 碳是很好的磁性材料7. 下列器材中没有用到磁性材料的是()A. 录音机中使用的录音带B. 计算机中使用的录音带C. CD、VCD、DVD播放器中使用的光碟D. 银行取款机中所用的磁卡&阅读下面短文会发光的电磁翘翘板小明制作了如下图(a)所示的电磁翘翘板参加学校的科技节活动.该电磁翘翘板是在两端封闭的透明塑料管中放有一块磁性很强的磁铁,塑料管外绕有金属丝作为线圈,在线圈两端并联两只发光二极管(符号■►卜,其电路如下图(b)所示.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演示时,将塑料管上下翘动,磁铁便在线圈中左右移动,相当于线圈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这时会看见两只发光二极管轮流发光.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磁翘翘板是根据 ____ 原理发电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 信息、能源与材料,贵阳三年中考命题规律)年份 题型题号考查点及如何考查 分值 总分2016 简答题18开放性试题:智能时代奇思妙想。

3分 3分 2015选择题7电磁波:考查了无线上网与互联网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3分x k b 1 . c o m简答题 18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考查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两条举措。

2分 5分 2014填空题 7物质的基本属性:考查了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物理属性,不同的物理属性有不同的特殊运用。

2分简答题 13超导材料:考查了超导材料与焦耳定律公式的运用,关键是知道高压输电的目的。

3分选择题 2节约能源的措施:考查了环境保护应从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几个方面进行。

3分 8分分析上表可知:贵阳三年中考中对“信息、能源与材料”的考查主要是以信息、能源和材料的形式出现。

,贵阳五年中考真题演练)信息的传递1.(2015贵阳中考7题3分)随着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贵阳市逐步进入了“全城免费无线上网和互联网”新时代,市民可在城区内用智能手机与互联网免费连接,则手机接受的网络信息是通过( A )A .电磁波传递B .金属导线传递C .声波传递D .高压线传递解析:无线上网和互联网都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 选项正确,B 、C 、D 选项都是错误的,则答案选A 项。

2.(2016贵阳中考18题3分)2016年5月25日,主题为“大数据开启智能时代”的“2016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在贵阳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

智能时代的来临,向我们展示了无限可能的美好未来。

智能手机功能的开发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对此,你有什么奇思妙想贡献给大家呢?请写出一条你的设想。

答:未来的手机,应该将个人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功能集中于一体,为了满足观看视频,需要手机具有更大的屏幕、更强劲的处理器、更快的数据连接,为了满足人们外出使用,需要续航时间更久的电池,等等。

能源3.(2013贵阳中考7题3分)下列属于可再生、无污染的能源是(A)A.地热 B.石油 C.铀矿 D.天然气思路点拨:石油、铀矿和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且有污染的能源,故B、C、D的选项都有错误。

地热是属于可再生能源,且是无污染的新能源。

故A选项正确。

4.(2012贵阳中考15题2分)核能的和平利用让人类看到了开发新能源的曙光,核能的主要优点是__高效清洁__(写出一条即可)。

但是,今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的几个机组在大地震中因遭受破坏而导致核泄漏,对日本本土甚至亚太地区造成了令人担忧的污染,这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核能的价值。

请你对更好地利用核能提出一条建议:__合理处理核废料__。

思路点拨:核能的开发和利用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利用核裂变释放能量,二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

其核能的主要优点是高效清洁,为了更好地利用核能建议是合理处理核废料。

能量的转化5.(2012贵阳中考8题3分)下列事例中主要目的是将电能转化成内能的是(B)A.给手机充电 B.用电饭锅煮饭C.用电风扇吹风 D.摩擦起电解析:给手机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项错误;用电饭锅煮饭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B项正确;用电风扇吹风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选项错误;摩擦起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选项错误。

物质的基本属性6.(2013贵阳中考9题3分)目前,汽车发动机的气缸都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这主要利用了金属耐高温、耐摩擦等性质。

但由于它的另一特性却使得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大为减少,降低了发动机的机械效率,这是指它具有良好的(B)A.导电性 B.导热性 C.磁性 D.弹性思路点拨:汽车发动机的气缸都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使得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大为减小,从而降低了发动机的机械效率。

7.(2013贵阳中考20题2分)浙江大学研制出了目前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全碳气凝胶。

让100cm3大小的“气凝胶”“踩”在狗尾巴草上,纤细的草一点都没有被压弯,如图所示。

若将其压缩至很小体积之后也能迅速复原,则可判断,“气凝胶”至少具有__密度__小和__弹性__好的特点。

思路点拨: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气凝胶的物理属性是具有密度小、弹性好的特点。

,(第7题图)),(第8题图)) 8.(2012贵阳中考13题2分)陶瓷刀是用纳米材料“氧化锆”加工而成的新型刀具,如图所示。

它可轻易切割很多较坚硬物品,号称是永远锋利的刀具,这说明该刀具的硬度__大__(选填“大”或“小”),但它却不能摔打、跌落,否则将会破损、断裂,这说明该刀__无__(选填“有”或“无”)延展性。

思路点拨:纳米材料陶瓷刀的物理属性是具有硬度大,但无延展性。

超导材料9.(2014贵阳中考13题3分)超导是导体电阻为零的现象,目前我们只研制出了低温下的超导材料.若我们研制出常温下的超导材料并作为输电导线,那么,还需要采用高压输电吗?为什么?解:不需要。

采用高压输电是为了减少电能在输电电线上的损耗;而现利用超导材料做导线,电阻为0,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无论电流多大,输电导线上都不可能有电能损耗,所以无需高压输电。

思路点拨:根据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和高压输电的目的、焦耳定律进行解答。

纳米材料10.(2014贵阳中考7题2分)石墨烯是人类目前研制出的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还具有其他一些物理特性,利用石墨烯可以加快用电器在工作时的散热,这说明它的导热性__强__(选填“强”或“弱”)。

思路点拨:石墨烯可以加快用电器在工作时的散热,说明石墨烯的导热性能好。

解答:石墨烯是人类目前研制出的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利用石墨稀可以加快用电器在工作时的散热,这说明它的导热性强。

11.纳米是一个能让人产生美好憧憬的词语,“纳米材料”“纳米技术”不再是科学家或实验室的专有词汇,它已经悄然进入寻常百姓生活,渗透到衣、食、住、行等领域。

如涂有纳米材料的炒锅不粘油;用纳米技术制成的机器人可进入人体血管中清除病灶……请你振起联想的翅膀,去翱翔于纳米的“天空”,说出你最希望应用“纳米技术”实现的两个愿望。

解:纳米技术处理过的汽油使汽车更省油、更环保;纳米材料制成的计算机薄如一张纸,更便于携带。

(其余合理答案均可)思路点拨:纳米材料是指大小限制在1~100nm范围内的材料。

纳米技术处理的汽油使汽车省油、更环保。

纳米材料制成的计算机薄如一张纸,便于携带。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12.(2015贵阳中考18题2分)我市正在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如:对饮用水源的治理与保护、提高空气质量开展的治污工程……充分体现了我们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请你以身边的小事为例,从物理的角度提出两条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举措。

解: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举措为:随手关灯以便节约能源,少开私家车可以减小对空气的污染。

13.(2014贵阳中考2题3分)我市是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从物理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看,你认为下列哪项措施符合建设生态文明城市(D)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B.多烧煤少用天然气C.多安装景观灯,使城市更美D.大力开发风能和太阳能解析: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要求,故A错误;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与二氧化碳,无污染且产热量较高是较清洁的能源,而含硫的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空气,二氧化硫与雨水结合,从而形成酸雨,酸雨会破坏森林植被,故B错误;C.为了节能环保要尽量少使用景观灯,故C错误;D.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可以节约化石燃料,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紧张,故D正确,故选D。

,中考考点清单)信息1.记录信息的形式:古代的__牛骨和竹简__;现代的__图书__、__报纸__等纸质印刷品和光盘等。

2.(1)19世纪30年代,莫尔斯用短脉冲和长脉冲(点和划)代表字母,使信息以__电码__的形式沿电线传送出去,实现了电报通信。

(2)1876年,__贝尔__发明了电话。

电话主要由__话筒__、__键盘__、__听筒__三部分组成,它的基本原理是先由话筒中高低不同的声音引起膜片与碳粒不同强度的__振动__,然后变为变化的__电流__,又经过另一方的听筒变为__强弱不同的振动__,还原为声音。

3.γ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等都是__电磁波__。

4.(1)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即在真空中是__3×108__m/s。

(2)波长等于波源每振荡一次,电磁波向前传播的距离,即__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__间的距离,用希腊字母__λ__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波长的单位是__米(m)__。

(3)频率指波源在__单位时间内__振动的次数,用希腊字母__ν__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__赫兹__,符号是Hz,常用的单位还有kHz、MHz,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kHz=__103__Hz,1MHz=__106__Hz。

(4)波速(c)、波长(λ)、频率(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c=λν__。

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成__反__比,波长越长,频率__越低__。

5.光导纤维(即光纤)是传输光信号的介质,光纤的__抗干扰__能力强,运载__信息容量大__,常用于__远距离__传输大量信息。

6.电信网络由__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__等组成。

7.__互联网__(如因特网)利用__通信线路__和__电磁波__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信息的网络化资源共享。

能源(高频考点)1.(1)化学能是由于__化学反应__,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的__能量__。

(2)核能是由于__核反应__,物质的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的__能量__。

2.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转化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转移__到其他物体,而能的总量__保持不变__。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3.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叫做__能源__。

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属于__可再生能源__;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属于__不可再生能源__。

4.核能的开发和利用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__核裂变__释放能量;另一种是利用__核聚变__释放能量。

材料1.按导电性能不同,材料分为__导体__、__半导体__、__绝缘体__三类。

2.1911年,昂内斯在研究汞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时,观察到在温度降低到4.2K时汞的电阻值突然降低到几乎为零,从而发现__超导现象__。

能发生此现象的材料叫__超导材料__。

3.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大小限制在__1nm至100nm__,其特点是基本单元的空间尺度小,具有特有的物理性质。

,中考重难点突破)信息【例1】下列关于电话的几种叙述中,正确的是()A.话筒的作用是将电流直接送到对方的听筒B.话筒的作用是把电流变为声音C.当听筒中电磁铁线圈里的电流大小变化时,听筒内膜片振动起来发出声音D.听筒和话筒都有碳粒,其作用是保护膜片【解析】声波使话筒里的膜片振动,碳粒的松紧随膜片的振动发生变化,使电路中产生随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电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