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直线运动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导学案 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be835376c66137ee0619ac.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导学案苏科版5、3 直线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了解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尝试用图像来描述物体的简单运动,体会用图像法来研究问题;3、通过探究体验,感受自然界的运动之美。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掌握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及计算。
难点:匀速直线运动及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P113-115,完成“自主学习”;2、用红笔标出重点内容,用黑笔标出有疑问的内容;老师在你身边我们一起预习有关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知识。
3、【课后拓展】中带★号题为选做题。
【自主学习】克服畏惧,尝试新知1、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举出生活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举例: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3、图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 点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 m/s、【合作探究】升华学科能力,透析重难点(一)学生活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蜡块的运动规律(1)长约1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放有一蜡块;(2)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蜡块的运动情况;(3)如何测出蜡块通过20cm、40cm、60cm和80cm所用的时间?(4)将测得数据填入下表中:路程s/cm20406080时间t/s速度v/ms-1(5)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下图的坐标上画出s—学以致用★上海到南京的T722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书本P120(附表格)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2)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的最快?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慢?分析过程:解答过程:【方法点拨】画图像时先描点再描线。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 《5.3 直线运动》教学设计 教案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 《5.3 直线运动》教学设计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e45a7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1.png)
一、观察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现象实验器材:长约1m的玻璃管、水、橡皮塞、抹布展示实验器材,动手实验。
取内径约1cm,长约1m的玻璃管一根,用橡皮塞塞住一端。
用烧杯向玻璃管中注水,注满水后,在管中留一小气泡,塞上橡皮塞。
使玻璃管翻转放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观察现象讨论交流二、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器材:长约1m的玻璃管、秒表4块、刻度尺、水橡皮塞、橡皮筋、红墨水、坐标纸、铅笔用铅笔在玻璃管上做20cm的等间距标志;向玻璃管中注入清水后,滴入少许红墨水,摇匀,两端用橡皮塞塞好,留一小气泡。
加入红墨水有利于对气泡运动现象的观察和测量。
使玻璃管翻转放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多次观察,记录观察现象。
组织讨论,提出问题:小气泡通过相等的间隔所花的时间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结论进行猜想。
实验方案:四个同学各拿一块秒表,小气泡运动时同时开始计时,小气泡运动到第一标志线时,第一位同学停止计时,依此类推,得到小气泡到达各道标志线时的时间。
时间记录表格:实验次数第一表第二表第三表第四表123小气泡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记录:观察现象分组讨论提出问题猜想设计方案动手实验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数据收集与整理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路程/cm1020 30 时间/s 速度/ms -1在方格纸上作坐标轴,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将表格中时间与路程对应的点标在方格上。
用线段连接各点。
所得到的图线为气泡运动的时间和路程关系图线。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路程/cm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时间/s 速度/ms -1图线称为气泡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图象。
图像分析可知: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速度近似是不变的。
气泡(物体)沿直线的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讨论交流阅读理解归纳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 直线运动(第一课时)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直线运动(第一课时)学案 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d35d8f240c844768eaee16.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直线运动(第一课时)学案苏科版【学习目标】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通过对比,认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规律。
2、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状态。
3、能根据观察气泡运动时的记录数据,画出气泡运动的s-t 图像。
认识用图像可以直观地反映物体运动的规律。
4、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2、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及判断方法3、知道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难点:用图像法分析和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课前预习】1、是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变速直线运动。
2、举出生活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长签字教师评价【新知导学】(一)直线运动播放光盘《动画素材库》中的动画5、6(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结论: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是按照物体运动的路线区分的。
经过的路线是的运动就是直线运动。
经过的路线是的运动就是直线运动。
例:百米赛跑,过山车,打乒乓球,汽车火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月球地球运行轨道属于直线运动的是:属于曲线运动的是:(二)活动5、7“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演示:将1m长的内封气泡的玻璃管竖直靠在黑板上,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思考:①从气泡在直玻璃管中的运动情况可知,气泡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还是曲线?②气泡在管中运动的快慢变不变化?③我们又是如何才能知道它的运动快慢变不变化?讨论:实验中我们既要记下气泡运动的各段路程,又要测出运动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如果两项测量同时做会很不方便,也很难做到精确,那我们能采取什么方法解决这个矛盾?提示:测出气泡通过相同路程,如:10cm、20cm、30cm和40cm所用的时间。
5.3直线运动学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3直线运动学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a12b34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8.png)
学习目标1、知道直线运动的两种类型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直线运动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明确现实中真正的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存在的。
了解我们生活中那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3、知道平均速度的概念,了解速度公式和变形公式的应用。
能熟练的运用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学习重点匀速直线运动概念及其规律.学习难点认识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路程无关学习过程【活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演示:将1m长的内封气泡的玻璃管竖直靠在黑板上,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思考:①从气泡在直玻璃管中的运动情况可知,气泡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还是曲线?②气泡有一定的大小且启动时速度是慢慢增加的,因此测量零点放在何处?;③实验中我们既要记下气泡运动的各段路程,又要测出运动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如果两项测量同时做会很不方便,也很难做到精确,那我们能采取什么方法解决这个矛盾?④书本上实验所用的管子,每隔10 cm测一次时间,间隔太短,来不及测怎么办?⑤怎么准确确定气泡通过的是20 cm、30 cm、40 cm等的位置?⑥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每隔10 cm测一次时间,间隔太短,来不及测怎么办?目标二:能够根据特点区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认识平均速度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分析苹果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议一议:为什么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呢?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结论:变速直线运动:(1)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变速直线运动比较复杂,在粗略描述其运动情况时,仍可使用v=s/t表示速度,但这个速度是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目标三:认识平均速度,明白题目所说的是哪一段路程注意: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快慢程度,它只表明一种平均“快慢程度”,所取路程、时间不同,平均速度也不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导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导学案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c2b67ebcd126fff7050bac.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导学案苏科版【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及其判断方法,培养学生从现象中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导学】1、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2、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3、粗略地反映物体运动快慢时,仍用速度公式求它的速度,这个速度称为【课堂探究】【要点1】匀速直线运动【活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5)在一根内径约为1cm,长约50c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留一小气泡、(6)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3、讨论: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20cm、30cm和40cm所用的时间?4、学生实验:按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把测量结果记录到表格。
路程s/cm010203040时间t/s5、学生绘图:把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轴上画出图像来。
6、规律: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正/反)比,运动速度可以看做是(改变/不变)的。
1、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总结】【要点2】变速直线运动观看课件演示:播放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录像,记录比赛成绩。
苹果下落的过程A、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2、粗略地反映物体运动快慢时,仍用速度公式求它的速度,这个速度称为〖总结〗例题一列长为360m的火车穿过一条长18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时108 s。
求:(1)火车的运行速度,(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课堂达标】1、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判定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快、物理学中用________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2、某班同学用皮尺和秒表测量平均速度时,4位计时员记录了小红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时的时间,如右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计算下列平均速度路程10m20m30m40m时间2、5s4、6s6、5s8、5s⑴从起跑点至10m处平均速度是m/s⑵从10m处到30m 处平均速度是m/s ⑶从30m到40m处的平均速度是 m/s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________;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
5.3直线运动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3直线运动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ca38ee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6.png)
5.3 直线运动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1.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理解质点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明确直线运动的类型。
2.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通过图表和实例分析,探究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加速度的初步理解: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认识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加速度在直线运动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直线运动的特点,掌握速度时间图线的分析方法,理解加速度对直线运动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数学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其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加速度与速度变化关系的理解。
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直线运动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速度时间图线的解读和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物理实验器材(如小车、计时器等)、黑板。
学具:学生实验记录本、笔、计算器、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体育比赛中直线跑道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2. 新课导入介绍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解释匀速和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展示速度时间图例,讲解图例中各物理量的意义。
3. 教材内容讲解详细讲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
通过例题展示如何应用速度时间图线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4. 实验与观察安排学生进行小车直线运动实验,测量并记录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5. 知识深化讲解加速度的概念,分析加速度对直线运动的影响。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和解释加速度。
6. 随堂练习提供几个与直线运动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即时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应简洁明了地呈现直线运动的核心内容,包括:直线运动的类型及特点速度时间图线的解读方法加速度的定义及其对直线运动的影响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速度时间图线,并解释图线中的各个点代表什么物理意义。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直线运动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直线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cedc9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4.png)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直线运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主要包括直线运动的定义、特点以及常见的直线运动类型。
具体内容包括:1. 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2. 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恒定、加速度为零;速度变化率恒定;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3. 常见的直线运动类型:(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恒定,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路程。
(2)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速度增加相同的量。
(3)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速度减少相同的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直线运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直线运动类型的判断,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2. 教学重点:直线运动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类型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挂图、视频播放设备。
2.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如运动员百米赛跑,引导学生关注直线运动。
提问: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是进行什么样的运动?引出直线运动的定义。
2. 知识讲解:(1)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2)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恒定、加速度为零;速度变化率恒定;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3)常见直线运动类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
3. 例题讲解:例题: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问在1小时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解答:由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所以在1小时内汽车通过的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60km/h 1h = 60km。
4. 随堂练习:练习题:一辆自行车以8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问在3秒内自行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解答:由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5.3直线运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5.3直线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6518e28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1.png)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5.3直线运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五章第三节“直线运动”。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直线运动的定义、特点以及常见类型。
具体内容如下:1. 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进行的运动。
2. 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即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即非匀速直线运动。
3. 直线运动的类型:(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直线运动。
(2)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增加,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3)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减小,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直线运动的类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直线运动类型的判断。
2. 教学重点:直线运动的定义、特点和类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汽车的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2. 知识点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三章的学习内容,复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教师讲解直线运动的定义、特点和类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判断下列运动中,哪些是直线运动?哪些是非直线运动?例题1:火车在铁轨上匀速行驶。
例题2:篮球在空中做抛物线运动。
(2)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4.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随堂练习题:判断下列运动中,哪些是匀速直线运动?哪些是非匀速直线运动?练习题1:公交车在市区道路上匀速行驶。
练习题2: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速度逐渐加快。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直线运动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进行的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学案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c60a870066f5335a8121c3.png)
课题: 5.3直线运动片区主备人:学校集备组长签名执教教师签名班级:学生姓名:家长签名:学习目标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2、通过实验学生认识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特点、利用生活中具体事例、切身体验,学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3、参与活动体验发现规律的乐趣、试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学习重点速直线运动速度概念、公式。
学习难点速直线运动速度的理解。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一、课前预习1、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2、变速直线运动:。
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二、课堂新授【情景创设】有一则关于“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思想麻痹,骄傲自大。
比赛过程中跑一会儿睡一会儿,而乌龟不甘落后,连续奋斗,终于先到了终点。
它们在跑步过程中速度是怎样的?任务一:直线运动【合作探究】将内径为1cm,长约50cm 的玻璃管内灌满水,管内封有一小气泡。
将玻璃管竖直放置,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按照方案做一做并把测量数据填入表中,计算出相关的速度。
位置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 路程(cm)时间(s)速度(m/s)【做一做】根据实验数据作出s—t图、v—t图。
s/cm v/cm.s-1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看成(正/反)比,运动速度可以看做是(改变/不变)的。
【任务解决】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计算公式:单位:【应用升华】你能举出一些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例子吗?举例:;。
任务二:变速直线运动【合作探究】乙甲 【演示课件】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1991年在日本东京“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跑完100m 的情景,并附有刘易斯通过不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表:如下【议一议】刘易斯在这100 m 的运动过程中是是作什么运动?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3.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汽车和苹果运动的两张图。
观察甲图可知汽车做_______直线运动;观察乙图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可知苹果做________直线运动。
5.3直线运动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3直线运动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74f3a5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1.png)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3)会运用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解决一些简单的运动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
(4)了解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组织学生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特点。
(2)利用生活中具体事例让学生切身体验,学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教学重难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概念、公式。
教学难点(1)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理解;(2)平均速度。
教学过程运动的分类按运动轨迹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分为:(1)直线运动(2)曲线运动直线运动比曲线运动简单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运动有什么不同?甲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特点:物体沿着直线,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它的速度是不变的。
乙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特点:物体沿着直线,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它的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
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特点:1、任何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2、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匀速直线的运动图像详见课件st运动图象直线的倾斜程度反映速度的大小1、①② V=恒量,即匀速运动,V1>V22、③V=0,即静止3、④与①②运动方向相反再观察与思考右图:苹果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照片。
由图中可看出: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苹果的速度逐渐变大的上述判断的方法与(观众)的一致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
自然界中大部分物体所做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如:火车进站、出站时的运动;自行车上下坡时的运动等等。
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计算式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根据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 精品导学案1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 精品导学案1 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b2885d856a561253d36f4c.png)
5.3直线运动导学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
2、会利用图像描述、分析匀速直线运动3、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自主学习】一、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1、如果气泡运动速度太快,会导致来不及测量,可将玻璃管。
2、数据记录表格:表一从O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从O开始计时的时间t/s3、表格法分析数据:表二区间s/cm 0~10 10~20 20~30 30~40通过各区间的时间t/s通过各区间的速度v/(m·s-1)4、图像法分析数据:根据表二,在甲图中作出气泡运动的s-t图像5、根据表一和表二的分析结果,填写下表, 并在乙图中作出气泡运动的v-t图像时间区间t/s0~4.7 4.7~9.7 9.7~14.8 14.8~19.6距离s/cm通过各区间的速度v/(m·s-1)二、归纳气泡运动规律1、气泡在上升了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_____比,运动速度可以看作是________的;2、时间增加的过程中,速度的大小,路程增加的过程中,速度的大小。
三、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我们把速度的运动叫做运动。
2、特点:在任意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的。
甲乙在任意相等的内所需的是相等的。
3、有些运动可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合作探究】一、利用图像分析匀速直线运动规律1、在上图中分别用两种方法判断2、在下图中大致画出甲乙运动图像3、强化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是值,与路程、时间__ __关。
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的计算匀速直线运动速度计算公式:变形公式:【精讲点拔】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无法比较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D.路程与速度无关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面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自主评价】1.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之比为3:4,它们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_________.2.下列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站在运行的扶梯上的人B.转弯的汽车C.正在起飞的飞机D.跃出水面的海豚3.如图所示是表示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观察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记时开始时,即t=0时,甲的速度是_________m/s,乙的速度是__________m/s.(2)3 s时,甲的速度是_________m/s,乙的速度是__________m/s.(3)甲做的是___________直线运动,乙做的是___________直线运动.4.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彭城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____________段,小刚家到彭城广场的路程为__________m,小刚骑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教学反思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苏科版八上物理5.3直线运动教案
![苏科版八上物理5.3直线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31be8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6.png)
教案:苏科版八上物理 5.3 直线运动一、教学内容1. 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发生改变。
2. 直线运动的特点: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始终沿着直线的切线方向,速度大小可以变化,但方向不变。
3. 直线运动的分类:(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发生改变,但方向不变。
4. 直线运动的应用:直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如汽车的匀速直线行驶、减速直线行驶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直线运动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直线运动实例,运用直线运动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直线运动分类的判断,以及生活中的直线运动实例分析。
2. 教学重点:直线运动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汽车的行驶情况,思考汽车的运动类型。
2. 知识点讲解:(1)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直线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直线运动实例,如汽车的匀速直线行驶、减速直线行驶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直线运动,并判断其运动类型。
5.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 直线运动的分类:(1)匀速直线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七、作业设计1.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直线运动,并判断其运动类型。
答案:略2. 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已知加速度为2m/s²,求汽车加速过程中的速度变化。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对直线运动的掌握情况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直线运动在实际应用中的其他例子,如电梯的运动、滑梯的运动等。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5.3 直线运动 导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5.3 直线运动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6c02a2f5335a8103d22002.png)
1.速度是描述物体_______的物理量,计算公式是,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为_______.10 m/s=_______km/h
2.5 m/s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
3.甲的速度为5.4 km/h,乙的速度是2m/s,丙的速度是120 cm/s,比较这三个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ν=s/t可知 ( )
A.速度t,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ν与时间t成反比
C.速ν与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
3.玩具小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6秒钟内运动了3米,那么玩具车速度的正确读法是( )
A.O.5 m B.每秒0.5米 C.O.5米每秒 D.2 m/s
4.在爆破中,若需在200 m之外才安全,若人跑的速度是5 m/s,而引火线的燃烧速度是0.5 cm/s,那么引火线的长度应为多少以上才安全?
5、如图所示,甲图为一匀速运动物体的路程—时间图像,请在乙图中画出该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
布置作业:
学 习 过 程
备 注
学习目标:1、运用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解决一些简单的运动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
2、能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进行计算
3、让学:生能够读懂列车时刻表以,使学生了解物理、生活、社会的联系。
学习重点:会用s=vt,v=s/t,t=s/v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掌握规范解题格式,已知、求、解过程.
4.甲乙两人沿平直的蓄水大坝并肩行走,上坝后第一分钟走了40 m,第二分钟走了30 m,连续走完190 m共用了4 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他们在第2分钟内,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直线运动学案苏科版
姓名重点难点重点:匀速直线运动的判定及其规律。
难点:通过图象认识匀速直线运动。
集备部分自备部分预习导学
1、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2、举出生活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研讨在物理上我们用速度来描述物理的运动快慢,那么速度公式是什么?那么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它的速度会不会变化呢?如果变化的话,是怎样变化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1、活动
5、7“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匀速直线运动
5、7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请学生阅读书本第117页实验的具体做法,然后对实验细节提出问题:
1、气泡有一定的大小,因此测量零点放在何处?
2、书本上实验所用的管子,每隔10 cm测一次时间,间隔太短,来不及测怎么办?
3、怎么准确确定10 cm、20 cm等的位置?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具体的实验方案。
教师讲解实验的具体做法:
1、在内径约为1厘米、长约100厘米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
2、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3、量出20cm、40 cm、60 cm、80 cm的准确位置,并扎上橡皮筋做好记号。
测出管内气泡通过20cm、40 cm、60 cm、80 cm 时所用的时间。
填入表格内。
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020406080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区间s/cm0~2020~4040~6060~80通过各区间的时间t/s通过各区间的速度v/(m、s-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满足这种要求的运动是不多见的,一般我们只能取物体运动的某一段路程,或者是近似地把物体的运动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举例: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的一段滑行,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的运动,可近似地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播放视频:刘翔110米跨栏。
问题:这110米运动过程中做的(是/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例题讲解一列长360m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18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108s。
求:(1)火车的运行速度,(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1)
已知:火车长S1=360m ,隧道长S2=1800m,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t1=108s求:火车的运行速度V解: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S= S1 +S2=360m+1800m=2160m由公式:
==20m/s(2)
已知:火车长S1=360m ,隧道长S2=1800m,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t1=108s求: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t2解:
S3=S2360m=1440m由公式可知:
t2=s2/v==72s答:(1)火车运行的速度为20m/s;(2)
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为72s、巩固拓展
1、下列物体中可以认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草坪上滚动的足球
B、沿平直轨道出站的列车
C、从阳台上掉下来的花盆
D、在水平传送带上被传送的纸箱
2、下面哪个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
A、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快慢保持不变
B、火车从甲站出发,沿直铁轨运动,到乙站停止
C、火车在直铁轨上运动,某段时间内快慢保持不变
D、百米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的运动
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 )
A、速度越大,路程就越长
B、时间越长,速度就越小
C、路程越短,速度就越小
D、速度不受路程、时间影响
4、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5 s内通过的路程是20 m,则第4 s的速度是 ( )
A、4 m/s
B、5 m/s
C、9 m/s
D、无法确定
5、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它在每分钟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物体所做的运动 (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
6、甲、乙两地相距80 km,某同学从甲地骑自行车到乙地,他骑自行车先以20 km/h的速度行驶了前一半路程,后一半路程行驶的速度为10 km/h,求该同学从甲地到乙地整个行程的平均速度、
7、自xx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六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将新开“D”字头快速列车86列,其中D92次和D9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见下表:南昌-上海南上海南-南昌运行距离D92次8:34开13:49到D93次15:31开20:39到840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列车由南昌到上海南路段的平均速度、(2)假如列车用以上速度匀速通过一座全长6172m的大桥,D92次特快列车有11节车厢
共长228m,求列车经过大桥所需时间、收获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存在哪些疑惑?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