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建中的三个重要问题——兼评黄楠森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建中的三个重要问题——兼评黄楠森
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想
安启念
【期刊名称】《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近年来,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一直是哲学界的热点问题.它涉及三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问题;哲学的科学性问题;如何认识旧体系的主要不足.在这一领域拥有重要影响的黄楠森先生努力开拓创新,但他依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他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想没有克服旧体系的不足.建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还是有待完成的艰巨任务.【总页数】5页(P25-29)
【作者】安启念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A81
【相关文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建刍议——商榷、就教于黄楠森教授 [J], 卢冀宁
2.也谈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兼与黄楠森先生商榷 [J], 刘良琼
3.也谈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兼与黄楠森先生商榷 [J], 刘良琼
4.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建的有益尝试——黄鰓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
代构建》刍议 [J], 卢冀宁
5.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夜访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北京大学黄楠森教授[J], 魏训古;邓品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最全优质PPT
物理学: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一切所谓物理力,即机械力、热、光、
产 宣言》
——《共
“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 ,开始走在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 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发明出现之 后,又为科学研究与工业发展开辟了新的 领域。”——《科学史》
患肺病的比率
年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份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马克思
一、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生
产
生产的发展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
力
与此同时,社会内部的固有矛盾逐渐加剧
生
工人过着非人的现实生活
产 关
系
人道主义并未成为现实。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
“资产阶级在他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 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的一切世代创 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 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 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 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 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人口 ,——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 力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 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 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 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哲学的贫困》
这里,正确地表达了实际的联系。‘机械发明’。它引 起‘生产方式上的改变’,并且由此引起生产关系上的 改变,因而引起社会关系上的改变‘并且归根到底’引 起‘工人的生活方式上’的改变。 ——《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华南理工大学参考书
《交通工程学》王炜、过秀成,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点击查看
820
概率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2版)栾长福、梁满发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点击查看
821
传热学
《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点击查看
822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张法、王旭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点击查看
623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同济大学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专业教材
624
微生物学
《现代工业微生物》杨汝德,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
点击查看
625
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上下册),复旦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分析》(上下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点击查看
357
英语翻译基础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冯庆华、穆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文体与翻译》,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点击查看
397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
全国统考科目,见国家统一的考试大纲
398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
全国统考科目,见国家统一的考试大纲
3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504
建筑设计2(做图)
点击查看
505
素描
506
工业设计快题设计
网上提供考试大纲
点击查看
601
高等数学(单考)
《高等数学》(上、下册)第五版 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主要参考书
《生物化学》(影印版)
《生物化学》(第三版)
2212 细胞生物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2213 数理统计与随《数理统计》 机过程
方俊鑫,陆栋 贾弘褆 ,冯作化主编 B.D Hames,N.M.Hooper, J.D.Houghton 王镜岩等 胡以平主编 汪荣鑫
上海科技出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 社 科学技术出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 社 西安交大出版 社
单位代码:10698
联系部门:招生办公室
电话:029-82665565
考试科目代码及 名称
参考书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社
联 系 人:南老师
版次
备注
2203 高级微观经济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H.范里安 费方域翻译 学
2204 马克思主义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导 教育部社科司组编
典著作
读
2205 常微分方程 常微分方程
2006 年 1991 年 1989 年 1984 年 1989 年 1984 年 2007 年 8 月 2005 年 1992 年 2006 年 5 月 2000 年
备注
西安交通大学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主要参考书
邮政编码:710049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 28 号 42 号
单位代码: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主要参考书
邮政编码:710049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 28 号 42 号
单位代码:10698
联系部门:招生办公室
电话:029-82665565
考试科目代码及 名称
参考书名称
1101 英语
作者
出版社
联 系 人:南老师 版次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2015年09月18日18:08 卢婷婷点击:[308]《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of Marxism、开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编码:S0305202学分:2 总学时:36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修读基础:修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本科课程。
主讲教师:潘建屯(副教授)、刘晓辉(讲师、博士)、卢婷婷(讲师、博士)。
二、课程目的任务1、课程地位作用该课程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主要是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高度,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科学规律,使学生清楚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与精神实质的内在统一性,真正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信念。
2、课程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与规律的科学。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历史必定性,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历史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科学世界观的公开问世,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革命,剩余价值理论的伟大发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与策略理论的新探究,资本主义的时代变化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现,列宁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探究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与指导实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在不同历史时期上发展的特不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史。
3、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学生能够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更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真正分清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丰富与发展的理论判断,以更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时代的创新;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以更切实地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以更利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与科学内涵;学生能够紧密结合当代世界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实际,探究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科学规律及当代趋势、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概述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ﻫ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特点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历史分期ﻫ四、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意义与方法教学重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时安排:2学时课外学习要求:课外阅读《马克思传》,分组讨论学习马克思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历史必定性。
推荐50本哲学人文入门书
推荐50本哲学人文入门书一、人文综合1.《思想的盛宴——西方思想史中之哲学、历史、宗教、科学及其他》,[英]汉默顿,九州出版社,2005.10,100万字。
正如书名所示,乃思想的盛宴,集西方很多经典的人文学者的精彩文章段落于一书,内容广泛,深浅不一,唯一的共同点是经典。
2.《20世纪思想史》,[英]彼得〃沃森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译文出版社,2006.1,110.1万字这本书精彩纷呈,语言幽默,通俗易懂,涉及人文、宗教、科学和艺术。
最有趣的是书中说到,美国的知识界之所以在二战后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要归功于希特勒拱手相让的数以万计的犹太学者和艺术家。
3.《希腊精神》,依迪丝〃汉密尔顿著,葛海滨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3,19万字本书对西方文明的起源:希腊文明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是一本可以一口气读完的好书。
4.《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法]弗朗索瓦〃多斯著,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5,上下卷,总共112万字这本书的思维跳跃性很大,专业性较强,如果不是具备一定人文学科基础的朋友最好还是不要看,该书的知识面广,以20世纪语言学发展为主线将所有的人文学科以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线索串联起来。
5.《后现代精神》,[美]大卫〃雷〃格里芬著,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18.8万字对于曾经时髦一时的后现代一词,格里芬做了一番梳理,不过如果没有关于现代主义的一些基本知识,最好还是不要看。
格里芬更为关注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这与法国的后现代主义有些区别。
6.《后现代论》,高宣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54.8万字高宣扬是著作等身的著名学者,写书超过500万字,文字朴实易懂,他的书都是入门性的,不仅是这本书,他的系列著作都可以看作人文学科的入门书。
7.《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英]帕特里克〃贝尔特著,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4,25.3万字这本书着重于介绍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交叉的一些话题,专业性较强,具备一定跨学科能力的朋友可以尝试读一读。
安启念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创新哲学初探
安启念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创新哲学初探摘要:反映论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体现,能动的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本质特征。
在反映论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即从认识事物的现象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一个重要且十分困难的问题。
因为事物的本质与相互联系是人的感觉器官无法感知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依靠思维的创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日益复杂,感性认识与事物本质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科学认识越来越依赖思维创造。
在这个情况下如何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成为重大理论问题。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把实践概念引入世界观,实践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内含着对人的思维创造作用的高度肯定,又通过把实践检验作为真理标准而与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保持一致。
马克思合理解决了思维创造作用与唯物主义的统一问题,为科学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论奠定了基础。
同时,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他的认识论思想,解决了为什么需要创新、创新何以可能、如何创新以及怎样把理论创新与唯物主义原则统一起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们勾勒出马克思主义创新哲学的基本框架。
今天,创新成为新发展理念中最重要的问题,深入研究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和认识论思想,对于创建马克思主义创新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反映论;思维的创造性;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今天,不论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和生活实践中,创新都成为最重要的环节。
似乎唯心主义,特别是实证主义哲学,赋予了人的思想充分的自由,为创新开辟了广阔道路,而唯物主义哲学因强调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可能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为思维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由于生活实践的日益复杂,感性认识与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坚持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创造性的作用予以充分的肯定。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体系,在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与人的思维创造性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认识论理论,同时也为我们勾勒出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哲学的基本框架。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空)课程名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文名称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学分学时2学分,34学时开课时间第二学期开课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范围全校授课对象硕士课程类型必修考试方式开卷考试+课程论文+平时成绩主讲教师协讲教师教材教材和参考书:1.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共产党宣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3.童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4.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人民出版社,2005。
课程内容简介(限500字,5号字,宋体)该课程主要阐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苏联模式”到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历程,注重总结经验教训,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主要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教育,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和当今的国际环境、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从而有助于学生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提高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使他们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进程,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熟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重点在于结合实际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些原理。
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进程,掌握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
了解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产生的历史,重点在于正确评价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重点在于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和“两个不会”的理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241 二外法语1、《大学法语简明教程》,薛建成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
242 二外日语1、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43 二外德语1、《大学德语》(修订本)1、2册,张书良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01 政治学原理1、《政治学基础》,王浦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
60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肖前、黄楠森、陈晏清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李秀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04 社会学原理1、《普通社会学理论新编》,庞树奇等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西方社会思想史》,于海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05 法学基础1、《法学通论》(法学理论、宪法学部分),吴汉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或以后各版本)。
606 基础英语1、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综合教程》 (1、2、3、4),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2005年版。
2、《高级英语》(修订本1、2),张汉熙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
607 新闻学基础1、《新闻学导论》,李良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08 公共管理基础综合1、《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四版。
(或以后各版本)2、《公共管理学》,徐双敏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
个阶段:
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初步形成阶段(1830年代-初期)
在这个阶段,马克思主要受到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影响,开始形成自己
的哲学体系。
他主张用唯物的观点看待世界,强调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马克思的这些思想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这个阶段,马克思逐渐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包括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
说等等。
他也开始批判黑格尔哲学,并将黑格尔的辩证法转化为唯物辩证法。
在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式成为独立的体系,包括唯物辩证法、社会历史唯物
主义等理论。
此时的马克思已经将其哲学思想应用于历史、政治和经济的分析中,并以
《资本论》为代表的经济学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逐渐被完善和发展,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唯物主义
等等不同维度的理论。
此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逐渐成为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理论基础。
在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社会唯物主义等新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同时,
一些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质疑和挑战,也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了新的
考验。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导师安启念教授介绍
4 月 28 日至 5 月 4 日
7
7 / 11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官方网站:
开设课程:【网络函授班】 【精品小班】 【高端一对一】 【状元集训营】 【定向保录】
将字母 F 至 I 的词汇复习完,标准同上。 5 月 5 日至 5 月 11 日 回顾复习的所有词汇,将没有掌握的这次要掌握牢固。 5 月 12 日至 5 月 18 日 复习字母 G 至字母 N 的词汇,标准同上。 5 月 19 日至 5 月 25 日 复习字母 O 至字母 T 的词汇,标准同上。 5 月 26 日至 6 月 1 日 复习字母 U 至 Z 的词汇,标准同上。 6 月 1 日至 6 月 8 日 将复习完的词汇重新回顾,将掌握不牢固的词汇要加强记忆。
首先先说一下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3 个长难句 至少 2 篇英语阅读理解 词汇背诵
除了每天的学习任务,我们在做一下阶段任务分析: 第一阶段复习:主攻词汇 即日---6 月 8 日: 词汇是很多学生恐惧的部分,但英语想考好必须首先过词汇关。考研英语词汇(必考词+基础 词+超纲词)包括了 5500 余个大纲词汇,严格按照考研英语最新大纲要求,将出现频率高的核 心词汇掌握,育明教育建议学生正常速度每天复习 100-150 个单词,开始复习时如果达不到这 样的速度,可由 50 个词开始,每天增加,直到正常速度。
115
50
1252 公共管理
1253 会计
120
60
120
50
1255 图书情报
120
55
1351 艺术
40
40
同教育部 A 类分数线 同教育部 A 类分数线
90
90
前面试 通过提前 面试 180 村官通过 提前面试 全日 225 制 非全日 205 制 195 325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自19世纪中叶开始形成,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指研究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过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背景、思想演变和重要概念等内容。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重要阶段和思想家,以及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贡献。
1. 列宁主义阶段(1870年-1924年)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帝国主义时代的发展阶段。
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他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理论和策略,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是对帝国主义经济和政治本质的深入分析,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著作。
2. 斯大林主义阶段(1924年-1953年)斯大林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苏联全盛时期的发展阶段。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必须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快速工业化。
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内的建设”理论,并通过五年计划等政策推动苏联的迅速发展。
斯大林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3. 毛泽东思想阶段(1949年至今)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
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成功领导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思想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强调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争议。
4. 邓小平理论阶段(1978年至今)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提倡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争议。
5.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当前,随着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继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注:下列书目,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调整时由各专业学科(方向)带头人或导师组推荐,特推荐给同学们,请同学们用心规划自己的学业,认真阅读专业书目,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伦理学专业基本理论部分:1. 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
2. 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 王海明:《伦理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 程炼:《伦理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5. 唐凯麟:《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6. 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7. 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8. 宋希仁:《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经典著作部分:9.《论语》10.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
11.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文版,商务印书馆,1999年。
12. 康德,苗力田:《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3. 约翰.穆勒(密尔):《功利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
14.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15.《伦理学原理》摩尔著商务印书馆长河译 1983年。
16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魏贤超、柯森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伦理思想史部分:17.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18. 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9. 陈瑛:《中国伦理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20. 张锡勤:《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21. 蔡元培:《中国伦理史》,中华书局,2014年。
22. 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兰州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参考书目
1、《区域分析与规划》(第二版),崔功豪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2、《旅游地理学》(第三版),保继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9月;
3、《城市地理学》(第二版),许学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
4、《城市生态学》(第三版),杨小波等,科学出版社,2014年2月;
《动物生物学》许崇任、程红等主编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9月第二版
《动物生物学》陈小麟,方文珍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第四版
发育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张红卫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三版
生理学《生理学》第7版,朱大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体解剖学《人体组织学与解部学》(第4版),段相林,郭炳冉,辜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郭齐勇,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新编》,苗力田,李毓章,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汤国安等,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第2版),韦玉春等,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水文学(含水文统计学)
1、《水文学原理》,沈冰、黄红虎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
2、《水文统计学》,黄振平、陈元芳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年。
水文水利计算
《水文水利计算》(第2版),梁忠民、钟平安、华家鹏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版。
水环境化学
《水环境化学》,吴吉春、张景飞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年版。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导论》,盛连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马哲史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所体现的辩证法思想一、马克思原著中所体现的辩证法思想(一)博士论文“马克思在1841年大学毕业时提出了一篇伊壁鸿鲁哲学的学位论文。
马克思按其观点来说,当时还是一个黑格尔唯心主义者。
”①列宁全集[M].第21卷第28页“黑格尔哲学中吸引马克思的正是它的辩证法思想。
马克思在伊壁鸿鲁哲学的研究中具体地应用和发挥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取得了杰出的成果。
”②孙梦雨.马克思<博士论文>辩证法思想初探[J].杭州师院学报,1984(3)“人们通过偶然上升为必然性、任意性上升为规律那样的途径来回避决定论。
”③马恩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0卷第120页“在哲学史上存在着多种关节点,它们使哲学在白身中上升到具体,把抽象的原则结合成统一的整体……”④马恩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0卷第135页“只有当自然被认为完全摆脱了自觉的理性,本身被看作是理性的时候,这才完全成为理性的财产。
”⑤马恩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0卷第174页“表现着思想对存在的关系,两者的相互关系。
在哲学家在世界和思想之间所建立的一般关系中,他只是为自己而把他的特殊意识同现实世界的关系客观化了。
”⑥马恩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0卷第203页“伊壁鸠鲁认为原子在虚空中有三种运动。
一种运动是直线式的下落,另一种运动起因于原子偏离直线,第三种运动是由许多原子的互相排斥而引起的。
承认第一种和第三种运动是德谟克利德和伊壁鸠鲁共同的,可是在承认原子偏离直线这一点上,伊壁鸠鲁就和德谟克利特不同了。
”⑦马恩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0卷第409页“《博士论文》中的观点和方法也是具有特点的,马克思系统发挥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其目的也在于要使伊壁鸠鲁原子论的能动原则得到合理的论证。
”⑧胡彬.从《博士论文》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思想的转变[D].(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在《批判》一文中马克思深刻揭露了黑格尔的神秘辩证思想,深入剖析了黑格尔的辩证方法,阐释了自己独到的辩证法思想,标志着其唯物辩证法思想初现端倪。
主要参备考资料书目
主要参考书目(2)郝寿义和安虎生,《区域经济学》(第二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3)吴树青,《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王兆峰和蒋才芳,《管理学原理》,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5)杨文士,《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财政学(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陈共,《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3)吴树青,《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王兆峰和蒋才芳,《管理学原理》,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5)杨文士,《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金融学(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吴树青,《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王兆峰和蒋才芳,《管理学原理》,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5)杨文士,《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产业经济学(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吴树青,《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王兆峰和蒋才芳,《管理学原理》,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5)杨文士,《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阎德玉,《会计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5)冷志明,《企业战略管理》,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2、企业管理(1)王兆峰和蒋才芳,《管理学原理》,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2)杨文士,《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王兆峰和冷志明,《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4)柳思维,《营销学原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或《市场营销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5)冷志明,《企业战略管理》,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6)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
导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社会经济学的分析手段,擅长于用矛盾冲突的观点分析社会中利益存在冲突的社会群体,是一套“经典”的社会学理论。
马克思采取了唯物的看待历史的观点,假设社会变化的原动力在于阶级之间的冲突。
认为历史有其客观的支配规律,认为社会变化是辩证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阶层冲突的分析来帮助理解系统性的经济社会变迁。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冲突是由于资产所有者所拥有的高生产率生产资料与无产者从事的社会化劳动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导致的。
由无产者劳动所得的价值剩余未能公平的分配给劳动者而集中在资产所有者手上。
冲突的后果便是劳动所有者的“异化”,这将导致社会动荡引发革命。
革命的最终结果便是社会主义的建立——一种基于社会公有产权的生产模式,基于个人贡献所得的分配模式以及按需生产的经济模式。
尽管马克思并未预言共产主义社会的模样,但他指出基于科技及生产率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将会过渡到共产主义。
到那时阶级,国家,社会将被公有制取代。
各尽其用,各取所需。
马克思其实也是一种早期的社会经济学理论,其供需理念分析了物质条件即生产中的生产资料,经济活动以及社会需求的关系。
认为这些关系组成了社会结构的基础以及其上层建筑。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生产要素在一个社会政治体制安排下没能被很好的利用是阶级冲突产生的一个原因。
2、革命实践的需要如何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精神武器,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种强烈的实践性,而且是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实践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表现出与其他哲学明显不同的特点。
首先,接受、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纯学术问题看待的学者教授,而是革命家,即使是学者教授,也是致力于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否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对这种哲学的接受、运用和发展,本身就是政治实践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与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与辩证唯物主义作者:安启念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20世纪30年代,苏联哲学家建立了名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随后斯大林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与运用。
此后,在大多数人眼里,辩证唯物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内容。
苏联哲学家的论述,主要是依据恩格斯的著作。
说恩格斯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迄今无人反对,但是马克思有没有?一些哲学家,在今天主要是中国哲学家,认为不仅有,而且是他最重要的哲学思想;另一些人对此断然否定,认为马克思不可能关注与赞成辩证唯物主义。
几十年来两种意见的对立从未停止,在我国至今仍是理论热点之一。
然而这种分歧其实是建立在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误解之上的。
马克思有作为世界观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但这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与恩格斯的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辩证唯物主义有重要区别的哲学思想。
否认马克思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把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辩证唯物主义画上等号,都是片面的,不符合实际的。
一、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学术界,有人用辩证唯物主义指称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按照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可以具体分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和思维观。
也有人把它和历史唯物主义并列,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事实上只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在我国哲学界,绝大多数人持后一种观点。
按照后一种理解,辩证唯物主义是用自然物质的辩证运动解释一切的世界观。
这一理解是本文讨论的基础。
应该承认,这样的世界观在马克思那里是存在的。
先看唯物主义思想。
恩格斯和列宁用人以外的物质存在解释人本身、人的意识以及整个世界。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我们找不到关于这一思想的明确论述,不过经过仔细梳理会发现,他有这样的思想。
一个有力的证据,是恩格斯集中阐述其唯物主义思想的著作《反杜林论》。
在该书序言中,恩格斯说:本书所阐述的世界观,绝大部分是由马克思确立和阐发的,而只有极小的部分是属于我的,所以,我的这部著作不可能在他不了解的情况下完成,这在我们相互之间是不言而喻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是一门伟大的科学理论,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主要代表人物,为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需要回顾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开始,逐步介绍其发展过程,以期帮助读者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的起源马克思主义发源于19世纪的欧洲。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期研究社会历史和经济学的基础上,于1848年合作出版了《共产党宣言》,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初步形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丰富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在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完善。
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相结合,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这些发展与丰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方法。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不仅在本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应用。
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了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为当地革命和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世界各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影响。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洞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为我们认识当代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为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六、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社会经济学的分析手段,擅长于用矛盾冲突的观点分析社会中利益存在冲突的社会群体,是一套“经典”的社会学理论。
马克思采取了唯物的看待历史的观点,假设社会变化的原动力在于阶级之间的冲突。
认为历史有其客观的支配规律,认为社会变化是辩证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阶层冲突的分析来帮助理解系统性的经济社会变迁。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冲突是由于资产所有者所拥有的高生产率生产资料与无产者从事的社会化劳动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导致的。
由无产者劳动所得的价值剩余未能公平的分配给劳动者而集中在资产所有者手上。
冲突的后果便是劳动所有者的“异化”,这将导致社会动荡引发革命。
革命的最终结果便是社会主义的建立——一种基于社会公有产权的生产模式,基于个人贡献所得的分配模式以及按需生产的经济模式。
尽管马克思并未预言共产主义社会的模样,但他指出基于科技及生产率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将会过渡到共产主义。
到那时阶级,国家,社会将被公有制取代。
各尽其用,各取所需。
马克思其实也是一种早期的社会经济学理论,其供需理念分析了物质条件即生产中的生产资料,经济活动以及社会需求的关系。
认为这些关系组成了社会结构的基础以及其上层建筑。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生产要素在一个社会政治体制安排下没能被很好的利用是阶级冲突产生的一个原因。
2、革命实践的需要如何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精神武器,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种强烈的实践性,而且是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实践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表现出与其他哲学明显不同的特点。
首先,接受、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纯学术问题看待的学者教授,而是革命家,即使是学者教授,也是致力于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否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对这种哲学的接受、运用和发展,本身就是政治实践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否定。
其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国情,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也有不同的具体情况。
是马克思主义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以及马克思主义者的不同时间需要的结合。
最后,每一个派别都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不同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都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自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3、应该如何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这里所说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指欧洲以及北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西方个偶家的共同特点,是社会发展程度较高,但阶级矛盾不断缓和,始终没有形成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者在这里不可能成功的发动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他们现实的任务是对资本主义展开理论批判,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或者寻找其他的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途径。
因此,他们建立的不是革命理论,而是批判理论;他们需要的不是弘扬科学理性,强调世界客观性必然性的思想,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他们选择的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不人道现实进行理论批判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的早期思想。
他们建立的是凸显人道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时代背景这一章宗旨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背景。
思考题:1.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角度出发应该怎样评价空想社会主义和黑格尔哲学。
空想社会主义和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哲学思想来源中的两个,而且是重要的两个。
可以说,如果没有空想社会主义和黑格尔哲学,那么就没有马克思哲学思想。
所以它们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哲学史基础、思想史基础。
空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哲学家们开始意识到其本质的罪恶,开始产生更高一级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并且初步勾勒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从早期的莫尔到后来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都是。
但是不懂得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没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因而没有认识阶级斗争的必然性。
不可否认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社会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础,马克思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广泛数据和现象研究掌握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代表作《资本论》),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并且充分意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同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性。
鉴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失败,要使人道主义理想真正成为现实,黑格尔哲学显示出了他的重要意义。
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他的哲学不可能揭示物质世界本来的辩证过程,而是把他们转化为客观规律自我演化的逻辑元素。
他的《逻辑学》一书的三个部分--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描述。
黑格尔把精神的演化也分为三个阶段,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
尽管黑格尔的哲学头脚倒置,但是是第一次作为连续的。
严格地按照客观规律进行的概念自我运动过程的产物来描述。
黑格尔哲学的出现是科学理性把整个世界,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的发展,都纳入自身一次伟大尝试。
2、为什么说实现人道主义与科学理性的结合是19世纪上半叶的时代要求?文艺复兴结束了黑暗的中世纪,开始了理性的时代,恩格斯认为真正向人类展示出自然界本来的辩证联系的是19世纪中叶的“三大发现”。
即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黑格尔哲学的出现是科学理性把整个世界,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的发展,都纳入自身一次伟大尝试。
它表明,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并且日益被人们认识与接受的科学思维方式,在19世纪初已经因自然科学巨大成就而使世人折服,科学理性在黑格尔哲学中取得辉煌的胜利,成为当时的一种普遍的认识方法。
人道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失落、空想社会主义的失败,自然科学的成就和黑格尔哲学对理性的颂扬,向人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应当运用科学理性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必然性的历史过程。
实现人道主义理想与科学理性的结合是当时时代的要求,是无产阶级寻求解放的斗争在理论上的反映。
实现这样的结合,黑格尔的哲学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理论资源。
第二章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本章是全书重点之一)1、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836年进入大学学习到1842年参与《莱茵报》的工作之前,法学研究中的困惑与转向黑格尔哲学;成为黑格尔哲学的信徒;1841年马克思在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博士论文》,文章把自我意识当做决定一切的力量,表明马克思是作为一个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者离开大学的;与此同时也开始了解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
第二阶段,是1842年-1844年,这是马克思开始对黑格尔哲学产生怀疑进而开展批判,并接受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时期。
1842年开始参与《莱茵报》工作到1844年着手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莱茵报》时期的苦恼开始告别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并全面阐述自己人本主义思想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刚要》与1843年1月问世,1844年初马克思开始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接受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
第三阶段,1844年到1846年。
这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初步阐发阶段,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研究经济学依据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批判改造黑格尔哲学,他用肉体的人的劳动时间辩证法取代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自我意识的辩证法,依据劳动实践的自我发展解释了自然界、人本身和人类历史,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思想。
这一思想包含了马克思哲学的全部丰富内容、人本身和人类历史,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思想。
这一思想包含了马克思哲学的全部丰富内容,他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唯物史观诞生了。
1845年春天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通过批评费尔巴哈不懂实践活动的意义,告别费尔巴哈;1844年-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批判青年黑格尔派。
第四阶段,1846年以后直至1833年逝世,这一阶段主要是马克思对已有的哲学思想在经济、政治和历史研究中加以运用与发展。
2、马克思是怎样实现人道主义与科学理性的结合的?马克思内心深藏普罗米修斯情结,在《博士论文》中深刻表达,马克思经过《莱茵报》时期斗争实践的洗礼,这种志向已经转化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而献身的决心。
在1844年2月出版的《德法年鉴》上,马克思发表了《论犹太人的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马克思第一次把人类的解放与无产阶级的解放联系起来了。
为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是马克思毕生的事业,普罗米修斯情节贯穿他的一生。
马克思是热烈的人道主义者,集中反映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现实支出,人在四个方面被异化,丧失了自己的本质:(1)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2)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3)劳动是人的本质,因而人的类本质也与人相异化,(4)人是社会的动物,同劳动者异化的劳动产品必定属于不劳动的人,因而人与人处于对立的状态,人与人也异化了。
这表明,对异化现象的揭示与分析本身便体现了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是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强烈的人道主义谴责。
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
但是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有着本质不同,而这根本区别在于: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看到的是抽象,没有具体规定性的人;他用抽象的任何人道主义解释历史,把历史视为人道主义的产物,把人道主义的实现实现诉诸人的思想,观念;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是现实的、科学的人道主义,他看到的是处在各种现实关系中的人,他用具体的人和人的历史解释人道主义,把人道主义极其现实视为历史发展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对抽象人道主义提出尖锐的批判,马克思实现了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根本改造。
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条件。
马克思对辩证法的理解---马克思把黑格尔集中体现科学理性的辩证法运用于对人类历史和资本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揭示了他们的客观规律,他所说的辩证法与黑格尔哲学类似,也是指示物的自我发展过程,不是绝对观念,而是人类历史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发展过程。
在马克思这里,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在按照客观规律自我发展这,社会主义学说也就犹如自然科学理论意义,是科学性的体现。
作为马克思的核心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与科学理性的结合。
这一结合的历史意义----只有马克思实现了科学性与人道主义的结合,也即成功的把人道主义的实现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在一起,人类面前第一次出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通向人道主义理想社会的光明大道。
3、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及其基本内容?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的由来:来源马克思对黑格尔精神的辩证法的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二者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