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原理2
自然资源学原理第二版课件
第一,有一批志趣相同的研究队伍自觉或不自觉的组织起来 研究某一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具有相对稳定的“专业基质”(理论、方法与应用); 第三,有共同的研究内容和探索目标,而且这些研究者对所 研究的内容、问题等看法比较一致; 第四,有共同的典型案例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五,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了一些解决途径和选择标准。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科学性 质并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但到目前为止,资源学还不是 一级学科,还附属在其它科学之下。
绪论 自然资源学范式
一、自然资源学产生的背景
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造成资源短缺、环境退化, 进而引起为争夺资源引发战争和冲突。那么,解决自然 资源稀缺和冲突的问题就成为社会紧迫需要。而社会的 需要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自然资源学应社会 需求而生,并经由前科学阶段而逐步建立起科学范式。
绪论 自然资源学范式
自然资源学原 理(第二版)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开设本课程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了解和掌握自然资源学的概念、 原理、属性、演化过程、开发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了解自然资源学的学科地位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等。
当前全球存在的突出问题:
就是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如人口增长与资源 短缺的矛盾、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人口增 多也要占用更多空间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和间接破坏 的矛盾等。
2、更深层次的因素
影响资源问题的因素不单是人口过剩问题,而是很多因 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复杂综合体(见P12图0.1)。 主要因素还有: 人口的分布;
科学技术(正反两个方面); 经济、政治和道德伦理等。
第二节 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二、自然资源学的学科结构与时空尺度
第2章 自然资源学的有关理论
第二章自然资源学的有关理论第一节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一、人口过剩→当代自然资源问题的直接原因资源问题=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单位资源利用的环境后果人口过剩:人口数量过剩: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提供食物、水和其他重要资源以支持这些人生存的程度;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或由于财富分配不平等,致使一部分人贫穷到无力生产或购买足够的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资料时。
人口消费过剩:是指人口数量虽然不多,但人均资源消费过高以致引起显著的污染、环境退化和资源基础耗损。
⏹二、其他因素⏹1、人口的分布⏹2、战争⏹3、科学技术的某些发展⏹4、经济、政治、道德伦理诸要素第二节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一、自然资源学的框架结构与时空尺度⏹1.自然资源学的框架结构⏹自然资源学:主要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界中可转化为生产、生活资料的物质与能量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等。
⏹二、自然资源学研究的时空尺度⏹1、空间尺度:要区分全球、区域、地方、地点等尺度。
对不同的尺度要研究不同的论题。
我国把区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研究重点。
⏹2、时间尺度⏹区分未来近、中、远期的不同任务⏹(1)近期规划目标主要是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打破资源、环境退化与发展受阻恶性循环的关键环节,实施可行的开发项目,起步措施还必须有政策保证;⏹(2)中期规划则是从发展的可靠性着手,使当地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步入良性循环;⏹(3)远期规划着眼于前瞻性预测,走向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有关的其他学科⏹1.环境科学⏹ 2.国土经济学⏹ 3.人类生态学第三节自然资源学的发展⏹一、关于人类史前时期的自然资源问题研究——自然资源学的史前时期⏹人类对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是局部的、微小的。
积累了一些极为原始的经验,但根本谈不上记载,更不用说总结。
自然资源学原理 蔡运龙 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2015
但是这种“本来可以得到的机会和权利”很可能
在其他方面又失去了。
如:在撒哈拉,如果把水资源的利用控制在持续能力水 平上,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衰退。
关于可更新资源利用的程度观点
从费用—收益的角度:在某些情况下把某种可更新资源利 用到耗竭程度是可以接受的。
人类道义——保护其他生命的生存权利:上述思想是受诅 咒的。 生态学角度:长远来看,遗传基因和物种多样性的损失, 对于人类的支持系统是的威胁。
--大英百科全书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研究水 平下,为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而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
--我国学者的定义一
“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与欲望的任何天然 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取自自然 界的初始投入。
--蔡云龙
外推。这种方法假设尚未勘察的地区将会像那些条件类似 的已开发地区一样,具有资源潜力并将带来利润收益。
很多专家指出,这种可能性极小。因为已经被开采的
都是规模较大、地质条件较有利、通达性也较好的构 造;当开发推进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较差的 地区时,是不大可能实现预期的资源潜力和利润收益 的。
6、最终可采资源
资源产品的价格:这主要取决于需求与供给的消长关系, 但也受生产者价格政策和政府干预的影响; 替代品的可得性与价格:包括某些资源循环利用的费用.
3、条件储量
【条件储量】与探明储量一样,也是以查明的藏量,但受但 前价格水平、采掘和生产技术限制,开采是不经济的。
经济储量和不经济储量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很大程度上
也可以被人类改变。
自然资源学原理考试解析 (2)
自然资源学原理考试解析前言人口过剩:分为人口数量过剩和个人口消费过剩人口数量过剩: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食物、水和其他重要资源足以支撑这些人生存的程度;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或由于财富分配不平等,致使一部人贫穷到无力生产或购买足够的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须资料时,也被认为是人口过剩。
人口消费过剩:指人口数量虽然不多,但人均资源消费过高以致引起的显著污染、环境退化和资源基础耗损。
自然资源学: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特征、性质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等。
第一篇自然资源极其稀缺的性质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初始投入。
自然资源概念的含义:1.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
2.资源是由人而不是由自然界来界定的;自然资源的两个前提:人类的开发能力、人类的需要。
3.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但都是同一个客体。
4.其范畴随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
5.人的需要与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有关。
信仰、宗教、风俗习惯等6.自然资源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人文概念;还涉及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文化人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诸多原理;资源是文化的函数。
“可更新”与“不可更新”的相对性:A.可更新资源(收入性或流动性资源):直接太阳能、间接太阳能B.不可更新资源(资本性或储藏性资源):a.利用后就变性或毁灭的资源(化石原料)b.可循环利用的资源(金属矿物)1.对于大多数流动性资源来说,天然可再生性取决于人类的利用水平或强度,这是一个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概念。
2.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间的划分界限,更多地取决于人类的认识和开发程度而不是自然现实。
资源分类的关键:在于划分个体资源基础:指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估算某些特殊非燃料矿物资源基础的方法:是用这些矿物元素的丰度或者克拉克值乘以地壳的总质量。
自然资源学基本原理第二版期末考试
自然资源学基本原理第二版期末考试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8分)1、自然资源:2、报酬递减原理:3、均等边际原则:4、探明储量:5、人口数量过剩:6、最大资源潜力:7、土壤侵蚀: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20分)1、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储量和理论储量的总和统称为最终可开采资源。
⒉、嫡越大,系统越混乱;嫡越小,系统越是有序。
3、一般说来,由生态系统外部力量所引发的演替过程叫自发演替。
4、自然资源供需平衡的核心问题是有价或有偿使用。
5、矿区条件主要指矿体产状、形态及大小、矿层厚度、埋藏深度,以及矿区的水文地质、地貌、气候条件等。
6、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点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行为是由报酬最大化的愿望所推动的。
要获得最大报酬,开发利用者总是力图将其各种生产要素作最有利的组合。
7、在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范围内,某用途的资源供给随该用途收益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自然资源的经济供给。
8、地球共同体观点认为道德义务和道德立场是从作为生物圈一分子获得的,对整个自然系统的义务是道德义务的一方面。
9、资源问题=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单位资源利用的环境后果。
10、矿床开采条件主要指矿体产状、形态及大小、矿层厚度、埋藏深度、矿石顶底板围岩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以及矿区的水文地质、地貌、气候条件等。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著名地理学家卡尔、苏尔(Carl Suaer)认为人类最宝贵的适应能力是()A、人类有学习知识的能力B、消化能力C、自我约束能力D、利用工具能力2 、采矿活动对土壤的影响主要是()A、引起地层变形B、地表塌陷C、堆积大量的废弃物D、土壤侵蚀3、联合国发展署设计的人类发展指数,采用了三个能综合反映经济福利和社会公平状况的指标,下面那个不是反映经济福利和社会公平状况的指标()A、人均期望寿命B、婴儿死亡率C、识字率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 、下面哪一个是影响自然资源有效需求的因素()A、自然资源利用的集约度B、自然资源本身的品位C、产业发展D、交通条件的改善5、自然资源供需平衡的核心问题是()A、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B、理顺资源产品价格C、强化自然资源利用的社会控制D、有偿使用6、“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符合的理论是()A、人类中心论B、环境影响论C、文化决定论D、环境整体主义四、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能得分;每题3分,共30分)1、全球粮食和农业当前的主要趋势有()A、全球谷物产量持续增加,但从1983年开始,增长速度已经放慢;B、就人均产量而言,亚洲和发达国家较高,而其他地区人均产量较低;C、世界谷物的库存水平是1930年以来最高的;D、在大多数地区,营养不良人口的相对百分数和绝对数量将增加。
自然资源学原理 蔡运龙 自然资源的性质PPT课件
3、分类多样性
有关自然资源,目前尙无统一分类系统,分类系统之间 有交叉。如:从地球圈层的分布;从用途;从经济学等方面 分类。 有学者主张:流动性或者收入性来代替可更新性,用储藏性或 资本性来代替不可更新性;不可更新资源(资本性或储存性资 源) (如化石属矿物燃料);可更新资源 (收人性或流动性资源) 还有其他自然资源(如风景、空间等) 如:哈哥特分类系统(图1-1) 还有以固有属性分类法(图1-2)。
理论上可恢复可循环使用的临界性使用后就消耗掉的恒定性所有元素矿物金属矿物鱼类森林动物土壤蓄水层中的水石油天然气煤太阳能潮汐能风能波浪水能大气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一旦超过再生能力临界性资源就变成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使用到灭绝的程度可更新与不可更新资源的相对性由图可知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间的划分界线更多地取决于人类认识和开发程度而不是自然现实有关自然资源目前尙无统一分类系统分类系统之间有交叉
•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之一是产生各种废物,这些废 物要排放环境媒介(资源),即大气、水、土地等。这 就需要另一个衡量资源潜力的概念。
• 【吸收能力】或【同化能力】:环境媒介吸收废物而又 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
第33页/共45页
• 任何环境媒介的吸收能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不仅随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天然变 化,也可以被人类改变。
第29页/共45页
渔业资源
第30页/共45页
➢维持持续产量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它意味着 须抑制当前的消费。所放弃的这一部分消费可 看作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为后代在资源上得 到了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但是这种“本来可以得到的机会和权利”很可 能在其他方面又失去了。
如:在撒哈拉,如果把水资源的利用控制在持续能 力水平上,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衰退。
《自然资源学原理》
一般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 原材料),如土地资源、矿藏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 源、海洋资源等,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
——《辞海》
.
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 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72
.
二、自然资源的类型
1、自然资源分类的多样性
——无统一的分类系统,视角度、目的不同可进行划 分; ——两分法: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恒定性资源、 临界性资源)
.
.
2、自然资源界线的相对性
——更多地取决于人类认识和开发程度而不是自然现 实。
.
3、自然资源的进一步细分
——气候分类、生物分类、土地分类、矿产分类等
.
2、不可更新资源的本质特征
——使用后就消耗掉的不可更新资源:确定最佳的消 耗速率问题 ——可循环使用的不可更新资源:确保资源总量的基本 不变
.
3、可更新资源的本质特征
——取决于人类的利用和管理能力,可更新资源的可 得性依赖于不同时空尺度上的调控供需的政治、制度和 社会经济系统。
.
裹驗賊斆櫸忾耩靏榝咱鋯伥鄡浇 騊傒崈曝湐幻惬訂臂娥莣顳齖膸 詇杳坩粕昉躗疄旹陮鷄支又摫頙 珐锐坖饗
.
.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一、不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1、资源基础
——即指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 ——计算方法:元素丰度(g/t)×地壳总质量(24 ×1018t) ——仅表明资源理论上的最终极限,不能在实际上用 来预测未来资源的可得性。
.
2、探明储量
——指已经查明,并认为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 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藏量。 ——只反映了当前的消费水平和企业在勘探上的政策, 而不是资源储存量的潜在规模。 ——探明储量受技术、知识和工艺的可得性,需求水 平、开采成本、资源产品的价格、替代品的可得性与价 格等因素的影响
自然资源学原理
利用价值和森林资源价值。
03
环境变化对资源开发方式的影响
环境变化可能促使人们改变资源的开发方式,如采用更环保、可持续的
开发方式。
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平衡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经济手段激励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 发展。
资源保护措施的目标是保护自然资源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
资源循环利用
1
资源循环利用是指将废弃物经过适当的处理和加 工,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废弃物的减 量、无害化和资源化。
2
资源循环利用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 的产生,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率。
3
资源循环利用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加 强废弃物的管理和回收利用,推广循环经济的理 念和实践。
土地资源的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 地、城市用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资 源具有不同的生产潜力和生态功能。
水资源
水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以液态、固 态或气态形式存在的水,包括河
流、湖泊、地下水、冰川等。
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 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
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需要考 虑到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公平性 和环境影响,采取有效的水资源
土地资源监测与评价
运用遥感、GIS等技术手段,对土地资源数量、质量、权属等信息进 行监测和评价,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资源管理案例
水资源调查与评价
开展水资源量、质量、时空分布等方面的调查与评价,为水资源规划、配置和保护提供基 础数据。
水权分配与交易
大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要点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一、名词解释1、资源基础: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
2、探明储量:是指已经查明,并已知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的储藏量。
3、条件储量:指已查明的藏量,但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以现有的采掘技术和生产技术开采是不经济的。
4、远景资源:是目前仅做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发而尚未查明的储量,但可望将来有大的发现。
5、理论资源: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迄今尚未勘察或极少勘察的地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
6、最终可采资源:是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和理论资源的总和。
7、最大资源潜力:是指在其他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流动性自然资源能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
8、持续能力:是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既不损害其充分更新的能力。
9、承载能力: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生境(或土地)可持续供养的最大种群(或人口)数量。
10、吸收能力:即媒介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
二、简答题1、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含义参考答案:(1)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
(自然资源是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满足当前或未来需要的自然界中的空间、空间内天然存在的各种物质、物质存在形式及运动形式所含的能量以及物质运动变化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
)(2)自然资源的概念包括以下含义: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自然资源属于天然生成物);自然资源不是由自然而是由人来界定的(自然资源是有人来界定的);自然资源的范畴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范围是不断扩大);自然资源与人的文化背景、经济地位等决定(自然资源与文化背景有关);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及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是自然环境的一个方面);自然资源不仅是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人文科学概念(是文化的函数)。
2、简述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可更新性的相对性参考答案:(1)分类:分类依据不同分类方案也不同:如根据在地球圈层的分布,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利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五大类;根据用途分为工业资源、农业资源、服务业资源;根据更新的速度分为不可更新资源与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又分为恒定性资源和临界性资源)。
自然资源学原理第02讲
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差异造成的稀缺
• 资源地理分布不平衡。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矿藏和森林,而
另一些国家拥有迷人的沙滩和休闲胜地。
• 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历史不同。发达国家长期的资源开发,
消耗了优质资源。现在,他们利用先进技术、雄厚资本和强
自然资源的性质
Natural Resource
自然资源的概念
• 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
• 自然物是否被看作资源,取决于信仰、宗教、风俗习惯等, 以及人类需求和开发利用能力。
• 自然资源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 自然资源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还涉及到文化、伦理和价值观。
中国科学院和科技部组织的综合考察,及自然区划与地理
志的工作;
有关产业部门及所属研究机构进行的单项资源(如森林、 作物品种、石油、金矿等)勘探与调查; 高等院校为配合教学需要进行的调查研究。
相关学科:人类生态学
研究人类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类生态学以人类生态环境为对象, 以协调人口、经济、 资源、环境相互关系为目标。
我国自然资源研究
外国学者如李希霍芬、罗士培等,其中日本侵华时期所作
调查较为系统,涉及东北、华北、内蒙古、海南岛等地。
英、俄、德、法等国对我国东北、西北、西南、青藏高原 等地也作了一些调查。 主要在我国边远地区(如新、蒙、藏等)进行。同时,针对 国家建设之需,对重要资源(如橡胶、热带作物、盐矿等) 进行专项调查;
自然资源的类型
自然资源的分类
• 恒定性资源:按时间尺度来看无穷无尽,也不会因人类利 用而耗竭的资源。 • 不可更新资源(储存性资源):地壳中有固定储量,它们 不能由自然过程再生,其数量必然存在某种极限。 • 可更新资源:可通过自然过程再生的资源,只要利用强度 不超过其再生能力,可无限更新的流动性资源。
自然资源学2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性质
18
二、自然资源的本质特征
1、资源价值随人类需要和能力的发展而变化
自然资源从本质上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种价 值判断与评价,是以人类利用为标准的。
自然资源的价值响应于知识的增加、技术的改善、人类需求 的变化和文化的发展而呈高度动态性。
技术革新从原先无价值或未利用的自然物质中创造出各种资 源。
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性质
➢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可得性度量 ➢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2021/7/9
1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可得性度量
一、自然资源的分类
1、根据自然资源在地球圈层的分布,分为矿产资源(地 壳)、气候资源(大气圈)、水利资源(水圈)、土地资 源(地表)、生物资源(生物圈)五大类。
探明储量:指已经查明,并认为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 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储量。
条件储量:也是已经查明的储量,但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以 现有采掘技术和生产技术来开采时不经济的。
2021/7/9
9
远景资源:指目前仅作了少量勘探和试探性开发而尚未查明 的藏量,但可望将来有大的发现。
理论资源: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迄今 尚未勘察或极少勘查的地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
稀缺性:
自然资源的 稀缺性
2021/7/9
绝对稀缺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相对稀缺 (资源地区分布与人口 分布不匹配)
人口数量增加 人均需求量增加 人的世代无穷、有些资源不可再生
资源分布不均 人口分布不均 地区发展不平衡:技术、资金、交通等 地缘政治:隔离、孤立等
13
整体性: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 系统。人类不可能在改变一种自然资源或生态系统中某种 成分的同时,又使其周围的环境保持不变。
自然资源学2第二章自然资源的性质PPT课件
利用土地资源种植作物, 养殖动物,提供食品和
纤维。
砍伐树木,获取木材和 生态服务,同时保护森
林生态。
水资源利用
抽取地下水、河水等, 满足生活和工业用水需
求。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采掘业
农业
林业
开采矿石、石油等资源, 获取原材料。
利用土地资源种植作物, 养殖动物,提供食品和
纤维。
砍伐树木,获取木材和 生态服务,同时保护森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的分类
01
根据生物资源的种类和特点,可分为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农
作物等。
生物资源的特点
02
生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可塑性,同时生物资源
的生长和繁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03
为了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需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合理利
用生物资源,防止生物入侵和生态破坏。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分类
根据矿产资源的种类和用途,可分为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 等。
矿产资源的特点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长期稳定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矿 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受地质条件的影响。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为了合理开发矿产资源,需要加强矿产资源管理,提高矿产资源的 利用效率,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自然资源学2第二章自然资源的性 质ppt课件
目录
• 自然资源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 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 自然资源的性质 • 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 自然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目录
• 自然资源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 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 自然资源的性质 • 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 自然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自然资源学原理
自然资源学原理自然资源学是研究自然资源的形成、分布、利用和保护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供人类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
而自然资源学原理则是指研究自然资源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首先,自然资源的形成是自然资源学原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自然资源的形成主要是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气候变化、生物演化等过程而形成的。
比如,矿产资源是在地壳构造运动和岩石圈活动的影响下,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水资源是在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循环的作用下形成的;森林资源是在气候、土壤和植被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形成的。
了解自然资源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资源。
其次,自然资源的分布是自然资源学原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自然资源的分布受地质构造、气候环境、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各不相同。
比如,地处热带的地区水资源丰富,而矿产资源较为匮乏;而地处寒带的地区则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水资源相对较少。
因此,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我们合理规划和利用自然资源。
再次,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自然资源学原理的核心内容。
自然资源的利用是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而自然资源的保护则是指保护自然资源不受过度开发和破坏。
在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利用。
在自然资源的保护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措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生态环境恶化。
最后,自然资源学原理的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自然资源的供给却是有限的。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深入研究自然资源学原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和保护政策,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2章自然资源学的有关理论
第2章⾃然资源学的有关理论第⼆章⾃然资源学的有关理论第⼀节资源问题产⽣的原因⼀、⼈⼝过剩→当代⾃然资源问题的直接原因资源问题=⼈⼝数量×⼈均资源消费×单位资源利⽤的环境后果⼈⼝过剩:⼈⼝数量过剩:是指⼀个地区(或国家)的⼈⼝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提供⾷物、⽔和其他重要资源以⽀持这些⼈⽣存的程度;当⼈⼝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或由于财富分配不平等,致使⼀部分⼈贫穷到⽆⼒⽣产或购买⾜够的粮⾷、燃料等⽣活必需资料时。
⼈⼝消费过剩:是指⼈⼝数量虽然不多,但⼈均资源消费过⾼以致引起显著的污染、环境退化和资源基础耗损。
⼆、其他因素1、⼈⼝的分布2、战争3、科学技术的某些发展4、经济、政治、道德伦理诸要素第⼆节⾃然资源学的研究内容⼀、⾃然资源学的框架结构与时空尺度1.⾃然资源学的框架结构⾃然资源学:主要是研究⼈类与⾃然界中可转化为⽣产、⽣活资料的物质与能量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以单项和整体的⾃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等。
⼆、⾃然资源学研究的时空尺度1、空间尺度:要区分全球、区域、地⽅、地点等尺度。
对不同的尺度要研究不同的论题。
我国把区域⾃然资源的可持续利⽤作为研究重点。
2、时间尺度区分未来近、中、远期的不同任务(1)近期规划⽬标主要是充分合理地开发利⽤当地⾃然资源,打破资源、环境退化与发展受阻恶性循环的关键环节,实施可⾏的开发项⽬,起步措施还必须有政策保证;(2)中期规划则是从发展的可靠性着⼿,使当地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步⼊良性循环;(3)远期规划着眼于前瞻性预测,⾛向⾃然资源的可持续利⽤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其他学科1.环境科学2.国⼟经济学3.⼈类⽣态学第三节⾃然资源学的发展⼀、关于⼈类史前时期的⾃然资源问题研究——⾃然资源学的史前时期⼈类对其环境和⾃然资源的影响是局部的、微⼩的。
积累了⼀些极为原始的经验,但根本谈不上记载,更不⽤说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资源学原理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于自然资源问题的论争,悲观派以新马尔萨斯主义者为代表,其代表论著为:(A)
(A)《增长的极限》(B)《没有极限的增长》
(C)《寂静的春天》(D)《象山那样的思考》
2、早期的狩猎者与采集者对环境的影响:(A)
(A)很小、局部(B)没有影响
(C)稍大的影响(D)很大的影响
3、当自然资源开采已达到资源基础的最终极限时,该种资源达到:(A)
(A)自然耗竭(B)经济耗竭
(C)资源稀缺(D)供需失调
4、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称为:(C)
(A)最大资源潜力(B)吸收能力
(C)持续能力(D)承载能力
5、由生态系统外部力量所引发的演替过程称为:(A)
(A)异发演替(B)自发演替
(C)原生演替(D)次生演替
6、“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的体格、气质和精神”是下述哪种人地关系论的主要观点:(B)
(A)人类中心论(B)环境影响论
(C)文化决定论(D)生态伦理学
7、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是一种:(B)
(A)有弹性的供给(B)毫无弹性的供给
(C)有较高的弹性(D)由较低的弹性
8、下列资源中属于耗竭性资源的是:(B)
(A)太阳能(B)化石燃料
(C)风能(D)自然风光
9、垄断地租的源泉是什么?(C)
(A)土地级差生产力(B)社会平均利润的超额部分(C)超出价值的垄断价格(D)资本的有机构成
10、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总产量的变化趋势为:(B)
(A)递减,而后转为递增(B)递增,而后转为递减
(C)递减,而后不变(D)递增,而后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环境阻抗又称为限制因素,包括:(ABCD
(A)食物供应(B)气候
(C)疾病(D)异种捕食
(E)种间竞争
2、精耕农业的特征:(ABE)
(A)单位面积上能量投入增加(B)单位土地上产量提高(C)低能源消费(D)农业生产技术革新(E)重新安排了生态系统
3、下列属于经济财货的为:(CDE)
(A)清新的空气(B)被污染的水域
(C)矿产资源(D)被净化了的污水(E)空调房间里的空气
4、自然资源上附加的人工价值取决于:(BCDE)
(A)自然资源市场供需情况(B)经济地理位置的改变(C)对自然资源的管理(D)开发条件的改变(E)直接附加
5、影响资源利用集约度的要素有:(ABCD
(A)产品价格(B)人口压力
(C)生产中的限制要素(D)经营者的态度
(E)技术水平
三、解释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自然资源利用的更替性原理
2、粗放边际
3、合理行为带
4、限制因子
5、均等边际原则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2、简述自然资源开发与再开发的原理
3、简述地租论的主要内容
4、简述生态伦理学科学基础
5、简述自然资源稀缺的经济学含义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资源供需平衡的经济机制及缓解供需矛盾的措施
2、论述外部成本如何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