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工业园区简介(11年12月)

合集下载

XXX镇工业园区概况及下步计划

XXX镇工业园区概况及下步计划

XXX镇工业园区概况及下步计划XXX镇位于XX区南部,距XX市区13公里,距XX飞机场仅9公里,S202省道穿境而过,大京九铁路纵贯境内,国土面积78平方公里,南枕运河,北傍草河,交通便利,位置优越。

XXX镇按照2018年XX 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2018-2030年XXX镇总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镇新区,工业新区,和物流园区为目标,以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配套居住及公共服务设施为定位,以工业、物流、居住、商贸为主导职能,以“两轴一带三组团”为结构,整体控规,详细描述。

一、XX工业园区土地情况概况1、已批待供(实施)路网:富民街(202省道-胜强路)、葛庙路(文化路-张寨路)、明威路(文化路-张寨路)、栖凤路(部分未批,需调规通过后全部报批方可实施)、胜强路(文化路-张寨路)、张寨路(葛庙路-胜华路)、古槐街(202省道-胜华路)、物流一、二、三路拆迁完成后可以实施,龙凤路正在实施。

2、XX项目所在批次为2018年第4批次增减挂钩项目,于2019年第1批次(增减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征收(已上报、待批)。

征收土地总面积24.6092公顷,其中农用地24.5044公顷(耕地22.6390公顷),建设用地0.1048公顷。

二、园区建设现状(一)基础建设类及地产项目。

我镇新区工业园区共涉及以下几个项目。

详细进展情况如下:1、XXX镇总归控规修编后,建设规模和内容包括XXX镇7.5平方公里总体规划成果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以及目前园区环评已获批,总投资为80万元。

2、栖凤花园安置区(天筑尚府)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1100套及配套设施,计划总投资为45000万元,现正在紧张施工中。

3、城市综合体占地132亩,荣信地产摘牌后现正在办理各项手续。

4、XX区XXX镇卫生院,总建筑面积90亩,其中一期60亩、现土地正在卷报批。

5、污水处理厂,总建筑面积30亩,其中一期建设处理量5000吨/日,二期10000吨/日,总投资为5000万,中标企业现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2020年下半年可以投入使用。

乌江船舶产业发展简介

乌江船舶产业发展简介

乌江船舶产业发展简介一、基本情况浦口区乌江镇现有长江岸线13. 5公里,滩涂面积4000余亩,平均滩涂高程9. 6米。

目前上游的7公里,平均水深4米,是乌江船舶业主要集中发展区;下游的6. 5公里,平均水深12. 5米以上,为七坝港区和深水码头备用岸线。

乌江镇造船产业园区现有造船企业30家,可同时开工1500吨至8万吨驳船、散装船、油船、化学品船等各类船舶100条以上,其中70%以上的船舶出口,主要销往新加坡、韩国、日本、台湾及欧美等国家及地区。

2009年乌江造船业实现产值约21亿元,增加值4.3亿元,利税2.3亿元,年实现造船70万载重吨,过亿元的企业有6家。

2010年乌江造船产业产值预计达突破29亿元,利税2.8亿元,年实现造船80万载重吨,生产的船舶以散装船、油船、化学品船、集装箱为主。

乌江造船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农户收入的增加,目前船厂吸纳农村劳动力总计超过8000人,其中:本地农民就业占65%以上,外地(安徽、苏北、河南、湖南等)就业占近35%,职工年均现金收入超过2万元,有力地带动了农民致富。

同时带动车辆运输、房屋出租、小饭店、小商店、小配件销售等相关就业1000余人。

二、发展目标以船兴港、以船兴城、以船兴工,着力提升造船能力和水平,积极发展港口、物流、商务、研发、休闲、观光等现代化服务业,大力发展船舶装备、船舶电子、船舶仪器仪表、船舶用品等先进制造业,建设造船产业带、港口物流区、商务与研发区、船舶装备区,路网与港口码头衔接、造船与配套产业链接,沿江展开、梯次推进、一体两翼、四区互动,到2015年造船能力达到130—150万载重吨,年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含配套产业)。

到2020年建成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的现代船舶产业城。

三、发展思路①、通过中小型造船厂及船舶配套厂的集聚,使园区内的造船与配套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产业链相对完整的船舶工业园区。

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香隅化工产业园区)简介

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香隅化工产业园区)简介

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香隅化工产业园区)基本情况安徽东至香隅化工园区位于安徽西南长江南岸香隅镇,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也是安徽省专业化工园区。

2010年列入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程单位、安徽省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园区第一批通过省土地利用集约评价成果更新审核验收。

2011年列入池州市千亿元化工产业群建设规划。

2012年,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

园区的创办与设立主要依托原上海小三线留存下来的大量的基础设施、闲置厂房以及周边的土地资源,对全县的化工资源整合集中而成。

一、园区区位:陆路:园区位于安徽省东至县香隅镇境内,距东至县城25公里,地处皖赣边界长三角经济圈和武汉经济圈交汇处,S327省道穿园而过,济(南)广(州)高速、东(至)九(江)高速在园区交汇互通。

距杭州、南京、武汉车程均在4小时之内。

水路:园区西北滨临长江,建有3个泊位的危化品专用货运码头,年吞吐量400万吨,常年可停泊5000吨级货船。

铁路:南临铜(铜陵)九(九江)铁路,建有专用危化品货运站,安(庆)景(德镇)铁路、上海至安庆城际轻轨铁路即将动工。

民航:园区距安庆60公里、合肥250公里、南昌250公里、南京300公里、武汉350公里、且均设有民航机场。

距九华山机场100公里。

旅游:园区距离黄山180公里,九华山150公里,庐山120公里,处于三大名山的中心地带。

资源:园内年产33万吨硝酸、60万吨硫酸和12万吨合成氨的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的广信农化和长江沿线的九江石化、安庆石化和铜陵、南京等地的大型化工企业可提供多种丰富的基础化工原料。

明显的区位优势、方便快捷的交通、丰富的化工资源为园区的创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园区规划:园区规划建设始终遵循“规划先行、注重特色、滚动发展”的原则,按照示范区规划要求,大手笔、高标准规划园区。

2009年第二轮规划调整按15.32平方公里编制总体规划,以35.55平方公里作规划控制。

沿河县2012年工业园区建设及招商引资概况

沿河县2012年工业园区建设及招商引资概况

工业园区建设及招商引资概况作者:佚名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274 更新时间:2012-3-6一、园区发展规划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工业园区规划为“一园五区”布局,即山峡生态工业区、淇滩循环经济工业区、官舟山羊科技工业区、塘坝矿产品加工区、洪渡食品工业区,于2011年10月24日通过省级专家评审, 2011年12月8日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研究并批复。

园区规划面积为6928.48公顷,规划建设用地为3641.96公顷,规划总投资54亿元。

山峡生态工业区、淇滩循环经济工业区、官舟山羊科技工业区为我县“十二五”优先建设区。

二、园区建设情况我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由政府投资建设,先期启动淇滩循环经济工业区、山峡生态工业区(A、B)区场平工程、B区一、二期标准厂房、输变电工程以及供水管网、主干道、标准厂房配套设施,污水处理等项目建设,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9亿元。

十二五期末,工业园区可实现产值2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0%,创税3.93亿元,解决就业12600人。

其中:山峡生态工业区可实现产值7亿元,创税9100万元,解决就业6100人。

淇滩循环经济工业区可实现产值13亿元,创税1.96亿元,解决就业2200人。

官舟山羊科技工业区可实现产值8亿元,创税1.06亿元,解决就业4300人。

截止2012年2月底,园区投产企业8家,总投资7900万元,占地面积120亩,年产值1.08亿元,创税920万元,解决就业712人;在建企业9家,总投资8.46亿元,年产值13.71亿元,占地面积852亩,创税1.172亿元,解决就业3310人;拟入驻企业14家,总投资9.53亿元,占地面积262亩,年产值27.48亿元,创税3.97亿元,解决就业3136人。

其中:山峡生态工业区:投产企业6家,总投资2400万元,占地面积22亩,年产值5000万元,创税282万元,解决就业597人;在建企业5家,总投资1.68亿元,占地面积102亩,年产值5.66亿元,创税5210万元,解决就业1160人;拟入驻企业13家,总投资4.53亿元,占地面积232亩,年产值7.48亿元,创税9774万元,解决就业1136人。

重庆市西彭工业园区项目情况简介

重庆市西彭工业园区项目情况简介

重庆市西彭工业园区项目情况简介重庆市西彭工业园区在市、区的大力支持下,4年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园区建设发展态势较好,截止2006年,园区累计投资总额(不含工业项目业主投资)为62801万元,已经完成投资56816万元,在建工程5985万元。

共计编制完成了18.7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建成了从16米到44米不同等级的道路近20公里,其中:44米宽的道路7.5公里,架构了启动区5平方公里和拓展区6平方公里的主要道路骨架;征用并整治土地3500余亩;建成农转非安置房693套、6.68万平方米;在区教委的支持下建成可以容纳2500名学生的园区实验小学;累计引进工业项目33个,投资总额为63.9亿元,达产后可实现工业总产值207.1亿元,其中:与铝加工相关的项目17个,估算投资总额54.06亿元,预计产出规模为176亿元,目前,园区工业项目87%的投资、90%的产出将来自铝加工产业,这些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形成90万吨铝加工产能的产业集聚区。

去年共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0.3亿元,入库税金1.12亿,跨入了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十强之列。

重庆市政府和中国铝业公司联合建设中国铝加工之都框架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打造世界级铝加工高地的梦想正一步一步地走向现实!现就入驻园区企业项目简介如下:投产项目1、企业名称:中铝西南铝板带有限公司项目内容和规模:“1+4”热连轧,10万吨热轧铝带在园区位置:西彭A标准分区合同投资金额:项目总投资13.503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0581亿元(含外汇5289万美元)。

项目占地面积:80784.36平方米建设厂房面积:55186平方米年产值:目前产能10万吨,产值达16.5亿元,税收近0.83亿元。

项目预计2009年达产后,将实现35万吨,产值58.18亿元,税收近2.9亿元。

2、企业名称:重庆顺威万希铝业有限公司项目内容和规模:采用西南铝高精度、优质的光箔基材,专业生产空调器用亲水铝箔在园区位置:园区启动区合同投资金额:3676万元项目占地面积:14亩年产值:年生产能力达25000吨,年产值将达到67500万元,可实现税收3400万元。

重庆市城口县工业园区概况

重庆市城口县工业园区概况

城口县工业园区概况城口工业园区是重庆市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于2008年12月正式启动建设。

根据我县地理条件、资源分布和工业发展基础,采取“一区三组团”模式予以建设,分为“高燕组团”、“庙坝组团”和“巴山组团”,同时规划两个拓展区。

园区总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面积2平方公里,拓展区1平方公里。

“高燕组团”以锰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中国西部绿色锰工业基地。

“庙坝组团”以农林牧渔及特色工艺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全国有机农产品加工基地。

“巴山组团”以钡产品精深加工及建材加工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全国绿色钡精深加工基地。

“高燕组团”位于城口县西南部,距县城6公里,城(口)万(源)路、城(口)开(县)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是打造锰工业基地的“主战场”。

该组团规划建设面积84公顷,分为A、B两区,现已入驻大型骨干企业10家。

该组团将依托锰、钡、铅、锌等矿产资源优势,引进高锰合金钢、无汞碱锰电池、锰盐、锰锌软磁铁氧体等精深加工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型发展之路,建成国内具有规模的锰系列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和建材加工基地。

“庙坝组团”位于城口县西南部,距县城22公里,规划建设面积28公顷,分为C、D、E三区,主要发展生漆、核桃、茶叶、中药材、老腊肉、蜂蜜等农林特色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目前已入驻的企业有重庆土老福食品开发公司、重庆七雁山食品开发有限公司、重庆丰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渝桑林业有限公司、重庆渝农乡村建设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

该组团将充分利用县域特色优势,依托丰富的特色资源,重点引进畜牧及林产品加工、绿色农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并努力将城口特色产品打入国内大中城市,提高市场份额与产品竞争力。

“巴山组团”地处巴山镇,距县城53公里,位于城口西北部。

规划建设面积78.62公顷,分为F、G两区。

该组团主要开发钡精深加工高端产品和建材生产。

从建设时间上该组团为本园区二期启动建设项目。

该组团建成后将形成中国绿色钡矿开发和精深加工企业集群。

长丰水湖工业园简介

长丰水湖工业园简介

长丰⽔湖⼯业园简介
长丰⽔湖⼯业园总规划占地8平⽅公⾥,计划分三个阶段建设:2010—2015年,⾸期启动建设⾯积2平⽅公⾥(S311以西、兴湖⼤道以东、双墩西路以北、长寿路以南),启动区⾯积3000亩,其中500亩全部⽤于标准化⼚房建设,另外2500亩⽤于园区配套的商业物流项⽬的引进建设以及根据⽔湖镇资源、产业等⽅⾯需求⽽引进的投资超5000万元以上项⽬的建设,⽬前建成区⾯积2平⽅公⾥。

⼯业园定位为:“前期以轻纺、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先导,后期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

2015—2020年拓展双墩西路以北、长寿路以南、兴湖⼤道以西、锦湖路以东地区约3平⽅公⾥区域,使园区规划建设总⾯积达5平⽅公⾥。

2020—2025年,由锦湖西路继续向西延伸,使园区规划建设总⾯积达8平⽅公⾥。

先期在省道S311以西、长丰西路以北、裴户路以南、昌湖路以东规划建设占地500亩,建筑⾯积60万平⽅⽶的标准化⼚房。

2010年⾸期启动总占地⾯积80亩,建筑⾯积15万平⽅⽶的30栋标准化⼚房,投资约3.38亿元。

⽬前,总投资约2亿共21栋7.8万平⽶的四期标准化⼚房,已全部投⼊使⽤,正在建设的五期约3万平⽶的标准化⼚房19年可全部竣⼯投⼊使⽤。

园区现已建成三纵三横道路管⽹框架,道路总长约6公⾥,部分道路⾬污⽔管⽹已与县城主管⽹连接,⽔、电、⽓全部接⼊⼯业园区,⽬前已累计完成资⾦投⼊约3.5个亿。

截⽌⽬前⼯业园区共引进落户企业35家,其中,建成投产企业24家,2018年实现产值约23亿元,在建企业11家,投资总额约15亿。

园区⼯业总产值占全镇⼯业总产值⽐重约为65%,2018年园区实现税收约3000万元左右。

南京工业园汇总

南京工业园汇总

工业园、创业园、文化园汇总工业园区发展现状根据“以江为轴、两岸联动、三个圈层”的生产力布局总体框架,将沿江划分为六大功能区:(1)重化工业区:包括西厂门、卸甲甸、山、塘、长芦、瓜埠、玉带等区域,主要以化学工业园、钢铁集团等大园区、大企业为依托,利用沿江、沿路的有利条件,集约化发展重化工产业。

(2)港口经济区:包括栖霞、尧化、燕子矶、龙潭、靖安等区域,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为主体,结合金陵石化、栖霞经济开发区及仙林大学城,以外向型经济为导向,发展新型制造业。

(3)现代都市区:从河西新城区到幕燕地区,建设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与现代化城市景观为一体的都市区。

(4)江北新市区:包括浦口、珠江、高新区等区域,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功能培育,加快高新区、泰山地区、珠江地区联动开发步伐,加大服务业发展建设的强度。

(5)工贸产业区:包括西善桥、板桥、江宁镇、铜井等区域,在已有的冶金、建材等产业基础上,积极发展都市型产业、物流业、房地产业等。

(6)都市生态区:包括乌江和桥林部分区域、江心洲、八卦洲等,建设成生态环境优良的都市后花园。

长江沿岸工业区主要有:市浦口区沿江工业区、化学工业园、钢铁集团、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栖霞经济技术开发区、雨花经济技术开发区、马群工业园、湖熟工业园、禄口工业园、麒麟工业园。

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进行介绍。

高新区简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省政府、市政府共同创建于1988年9月,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也是省首家国家级高新区。

规划面积82.46平方公里,已开发16.5平方公里,拥有企业近2000家,经济总量在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居前列,是省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火炬计划先进管理奖、建设新有功单位、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新区已发展成为市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和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的基地,并且成为航空航天和新材料等产业的聚集地。

重庆龙桥工业园区简介

重庆龙桥工业园区简介
物流节点 龙头港物流园区 渝涪高速出口 南涪(渝湘)高速出口 沿江高速出口 渝怀铁路涪陵货运站 渝利铁路涪陵货运站 涪陵集装箱码头 涪陵滚装船码头 距离 1km 5km 5km 5km 3km 9km 8km 10km 运输方式 铁公水联运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 铁路 铁路 集装箱水路 车载水路
重庆龙桥工业园区 及化纤纺织产业推介书
化纤纺织产业
纺织产业园介绍
目前,龙桥园区已经为纺织产业园企业落户入驻做好了规划和准备,已经完成 了纺织产业园1500亩的土地平整、220KV变电站建设、消防特勤站建设、污水处理 厂建设、水电管网铺设等工作,能够让产业链上的各大项目顺利实施、发展壮大。
重庆龙桥工业园区 及化纤纺织产业推介书
化纤纺织产业
纺织项目规划
医疗用纺织品
医疗保健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项目,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5 年,医疗保健产业产值年增长率将达到9%至11%。一次性手术衣、口罩、 铺单等手术室用非织造材料的临床应用技术,能有效降低医疗系统因落 絮、交叉感染造成的医疗事故比例,今后几年在国内有望实现快速推广。 此外,我国在人造器官、仿生材料方面多依赖进口,随着老龄化进程加 快,心血管等人造器官和仿生材料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这一领域亟待突 破技术瓶颈,实现产业化。
涪陵区情
城市定位
重庆龙桥工业园区 及化纤纺织产业推介书
涪陵区情
重庆江南万亿工业走廊的核心
重庆市“十二五”规划布局的沿江南万亿工业带,涪陵处于核心区,预计将占到 经济体的50%以上。
重庆龙桥工业园区 及化纤纺织产业推介书
涪陵区情
涪陵三大工业园区(71平方公里)
梦起龙桥
连接未来
重庆龙桥工业园区园区简介 及化纤纺织产业推介书

金沙县乌江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简介

金沙县乌江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简介

金沙县乌江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简介2011年2月12日,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全县重大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根据金沙县发展规划,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设立了茶园——木孔循环经济园区管理委员会、沙土民营经济聚集区管理委员会、乌江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等三个机构。

机构性质为县委、县政府派出的临时机构,代表县委、县政府行使管理和开发建设职能,管理委员会领导干部兼职。

金沙县乌江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由金沙县财政局党组书记贺黔光兼任,常务副主任由后山乡党委书记吴文茂兼任,后山乡、官田乡、源村乡、木孔乡、化觉乡乡长分别兼任副主任。

管委会辖区为上述五个乡。

下设办公室在后山乡,后山乡乡长王珠明兼任办公室主任。

现在只是成立了机构,还未明确抽调办公人员。

管委会于2011年2月13日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

会议对开发区管委会的工作思路进行了梳理,统一了工作思路,并对近期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提出了当前需要做好的工作。

一是抓规划落实,力争3个月内完成旅游开发区总规的编制工作,继而推进详规等的编制;二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近期组织力量编制精品宣传画册和电视宣传片;三是征集景点的传说故事、民间故事和历史文化资源,为旅游解说词的形成提供蓝本;四是争取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从木孔——源村—官田——后山——化觉等地的旅游专线,确保水路、陆路均能通行,协调有关部门加快海马孔、壮飞大桥等项目的建设;五是尽快协调管委会办事机构的落实,确保人员、资金到位,保障正常运转。

2月26日,管委会主任贺黔光同志召集后山、化觉、官田、源村、木孔等乡党委书记召开座谈会,并特邀县政协副主席赵宝庆、县移民局、水利局等单位领导到会指导。

会议就乌江旅游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招商引资、产业调整等进行商讨。

最后形成了一致意见:一是根据各地特色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乌江沿库区一线打造万亩椪柑基地;二是在后山、源村建设万亩茶叶基地;三是积极招商引资,在后山建600亩疏菜基地,3000亩凉粉草生产基地,木孔建万亩辣椒基地;三是在后山、木孔引资建设600吨冷库各1个;四是县移民局将对开发区各乡实际争取资金就农业基础建设、产业调整等方面加强倾斜,并计划2011年投入600余万元在开发区建设农田水利、生产道路、新农村建设等项目。

乌江简介

乌江简介

乌江[wūjiāng]中文名乌江外文名wujiang别名黔江长度1037千米流域面积115747平方千米主要支流猫跳河清水江洪渡河阿蓬江发源地贵州省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沿线景点龚滩古镇、彭水水电站名称由来乌江,先秦到唐代称牂牁江(先秦时期贵州属牂牁古国),又有称内江水、涪陵水、延水等的,唐时设立黔中道,故唐宋又称黔江。

元代首次被称为乌江。

蒙古人南下,用蒙古语记下各地的名字,再音译成汉字,导致了许多谬误,如沿河北部河流“思邛”被记为“思渠” (因为当地巴蜀语有鼻音韵尾脱落的情况)。

乌江也是此时得名。

沿河古称“务川”(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招慰蛰僚奉诏置务川县,治地在今沿河县城东岸,南宋后期才迁往都濡,务川县治沿河历519年)。

唐《元和郡县志》载:“内江水,一名涪陵水(乌江),在县(今沿河河东田坝)西四十步,因川为名,曰务川县。

”可见乌江在唐代就被称为“务川”。

“务”是微母字,元代发音构拟为vu,但蒙古语没有v辅音,所以用一个相近的qu来代替,于是在后来转写时记成影母字“乌”,这便是乌江名称的来历。

乌江,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河,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酉阳县和彭水县,在重庆市涪陵区注入长江。

地理位置乌江,长江上游支流,长江上游右岸支流。

又称黔江。

发源于贵州省境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乌江东南,在重庆市涪陵区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公里。

六冲河汇口以上为上游,汇口至思南为中游,思南以下为下游。

乌江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流域内喀斯特发育。

地形以高原、山原、中山及低山丘陵为主。

由于地势高差大,切割强,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

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

乌江水能蕴藏丰富,全流域水能蕴藏量1042.59万千瓦,乌江渡电站坝是中国喀斯特地区已建成的最大高坝。

乌江流域为贵州主要工农业分布区,居住有汉、彝、苗、布依、回等民族。

黔南州工业园区介绍解读

黔南州工业园区介绍解读

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主要位于贵定县昌明、旧治、沿山、盘江四乡镇,分为七个区块,总面积36平方公里。

2011年7月23日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列入全省重点打造的5个“千亿元”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将与马来西亚常青集团共同合作开发建设园区,以生物科技发展为基础,逐步拓展到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以高新科技及电子产品研发为重点,集保税服务、物流仓储等功能为一体产业,力争打造成贵州示范园区,中国一流园区,亚洲知名园区。

区位优势:园区距贵州南下大通道贵新高等级公路盘江匝道口22公里。

西南腹地通往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出海通道厦蓉高速公路在园区内设有匝道口,距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55公里,车程约30分钟;距广州800公里,车程约8个小时。

已运营通车的黔桂铁路新线(贵定南站)在园区设有客、货运站,目前货运能力50万吨,规划货运能力400万吨;正在建设西南地区第一条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标准铁路贵广快速铁路在园区内设有客运站,预计2013年通车;正在规划设计的贵南高速铁路途经园区;309省道、922县道、926县道在园区交汇。

资源优势:园区内有220KV变电站1座、110KV和35KV变电站各2座;聚集区内主要河流有瓦窑河、新安河,其中瓦窑河流域面积2214平方千米,最枯流量1.4立方米/秒。

以瓦窑河河水为重点供水水源,建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水厂1座和小型水厂3座,供水能力2万吨/日,另有合作水库、梅冲水库及拟建总库容1160万立方米的河山墩水库作为园区补充水源;园区网络健全,通讯设施完备,程控电话、宽带、广播和数字电视等覆盖园区。

贵州福泉经济开发区福泉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44.6平方公里,启动区面积为8平方公里,处于湘黔铁路、贵新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兰海高速公路交织地带,是贵州省东西、南北交通节点城市,也是陆路西南出海通道必经之地。

福泉火车站就坐落于园区内,铁路与公路交通极其便利;同时瓮福集团、天福集团、国电福泉电厂、中国建材集团等一批大规模企业实现集聚。

苟江经济开发区简介

苟江经济开发区简介

苟江冶金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简介遵义苟江冶金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是按遵市编发{2010}6号文件成立的全市“10+7”工业园区之一,园区涉及南白镇、苟江镇、三合镇共6个行政村,规划面积近15平方公里,可用面积近20000亩,园区选址内无压覆矿产和地质采空区,境内年平均气温度,森林覆盖率%。

园区承接遵义市“退城进园”、“退二进三”的遵义市建成“冶金工业集聚区”,建设100万吨铁合金配套2×30万kW煤矸石发电厂、15万吨工业硅、10万吨三氯氢硅、10万吨有机硅单体、3000吨多晶硅、1000吨单晶硅、万吨海绵钛、5万吨金属镁及镁合金、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以及精细化工等项目;按照遵义200万口城市发展需要,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建成“未来城市拓展区”,构建苟江8万人口城镇。

功能划分:苟江冶金循环工业集聚区总体结构按照各区域不同功能划分为“三个组团”,即“北部工业组团、中部苟江集镇组团、南部冶金循环工业组团”。

北部工业组团,主要发展二类工业。

中部苟江集镇组团,主要发展苟江集镇建设和高铁客运站建设。

南部冶金循环工业组团,主要发展三类有色金属冶金工业以及向南延伸的精细化工业。

交通现状:西端紧靠川黔铁路阁老坝货运站,距规划中的渝黔快速铁路遵义南站2500米,距渝黔高速公路新站收费站、210国道各6公里,距310县道2公里、三(合)茅(栗)公路6公里,北面距南楠公路5公里,距楠木渡码头30公里、乌江渡码头10公里,交通规划:即“一纵三横”公路网。

一纵:即在建的南部城区交通干道一号线东南大道;一横:苟江——宝峰—青山公路,二横:苟江——阁老坝——新站公路,三横:苟江樟门坎——阁老坝公路;电力设施:县内鸭溪发电厂和乌江渡发电厂御发电量150亿千瓦时以上,供电从220kV的阁庄变和110kV的三合变、110kV的和平变接入;水资源:取水可利用遵南灌区水泊渡水库(库容5510万m3),也可从渔塘河取水(平均流量 m3/s)、水资源丰富的乌江河取水,境内还有小二型水库3座,总容量近100万m3。

绥阳县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简介

绥阳县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简介

绥阳县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简介绥阳县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基于煤电化一体化循环经济项目及相关配套产业开发建设而设,主要以基地为核心,另规划两个产业园为配套。

园区位于绥阳县西南,涉及蒲场、枧坝、宽阔三个乡镇范围约100平方公里,为一园三区结构:即布置在蒲场镇沿河村一带的基地中心工业区占地约5平方公里、以联盟—宽阔煤炭矿山为主的煤炭开发工业区占地约93平方公里、布置在蒲场镇七九村原3409厂为基础的附属配套加工工业区占地约2平方公里。

园区计划总投资88.5亿元,其中煤电化基地建设投资69亿元,新建煤矿投资16亿元,409配套加工业投资3.5亿元。

煤电化循环经济项目是全省重点发展的18个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之一,建设项目包括:48万吨/年电石、30万吨/年PVC、3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130万吨/年水泥、2×30万千瓦电联营动力车间;配套项目包括:6.28公里二等级进厂公路、50万吨/年石灰、后水河水库大坝加高工程、青龙堡水库新建、185万吨/年配套煤矿开发和50公里运煤公路,以及项目建成后的各项配套产业。

水泥厂已于2011年6月26点火烘窑,并开始生产运行,产出水泥数十万吨。

2012年6月21日,涉及煤电化循环经济的电石、氯碱等子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绥阳煤电化循环经济项目工艺简介绥阳煤电化循环经济型项目是指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建设火电厂,利用丰富的石灰石生产水泥和电石,由电石生产乙炔,乙炔、烧碱生产产生的氯气和氢气合成氯化氢,氯化氢和乙炔聚合生成聚氯乙烯(PVC),电石生产过程中产生电石渣和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石膏又作为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实现废1渣、废料回收利用,从而形成节能、经济、环保的循环项目。

该项目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沿河村,是贵州省“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

2。

贵州锦屏工业园区简介

贵州锦屏工业园区简介

贵州锦屏工业园区简介贵州省锦屏经济产业(开发)区是贵州省级重点建设的经济开发区,是黔东南州七大工业园区第一批重点建设园区之一。

经济产业(开发)区位于中国杉木之乡、水电之乡——锦屏县的西南部,地处贵州省黔东南州东部,湘、黔、桂三省交界,泛珠三角区域,途经的交通线路为三黎高速公路(与夏榕高速贵州段相连接)、黎平机场、贵广快速铁路、夏榕高速公路、即将建设的独山至永州铁路线(在邻近开发区的黎平县设有专用货运站)等,这使经济产业(开发)区处于贵阳通往全国主要经济区不超过8小时的快速铁路交通圈,以及黎平机场的建成后形成的全国中部和西部大中城市1小时航程范围内。

是珠三角进入贵州省的门户区域,属国家西部大开发前沿地区。

同时也是广州、港澳和桂林等地区进入贵州、西南乃至西北的首当门户。

经济产业(开发)区成立于2011年1月,总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是目前贵州省级重点建设的开发区之一,定位目标是打造西南木材高端产品加工和西南木材交易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建材生产中心、生态旅游园区和现代化开放型工业新城。

锦屏县是中国的林业大县,是黔东南州七大省级经济开发重点建设地区之一,全县人民继承传统产业,发展现代经济,形成了以木材、建材、酿酒、化工为新兴产业的工业体系,确立了以农牧业、旅游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内外贸结合的经济格局。

锦屏经济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受锦屏县人民政府全权委托,按照“充分授权、镇村托管、封闭运作、滚动开发”的体制,充分履行县发改局、招商与商务局、住建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等部门的授权职能。

锦屏经济产业(开发)区主要设工业园区、商贸区、农业旅游观光区和居住区等四大功能区,规划集聚人口15万,重点发展木材精深加工、建材加工、民族医药、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项目,积极引进商贸服务、房地产及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等项目。

计划通过3—5年的建设,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生产总值40亿;通过10年的建设,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生产总值200亿。

贵州修文工业园区简介

贵州修文工业园区简介

贵州修文工业园区简介第一篇:贵州修文工业园区简介贵州修文工业园区简介贵州修文工业园区位于贵阳北部,修文县扎佐、久长、龙场三个镇的三角地带,交通优越,距贵阳市区35公里,到龙洞堡机场约30分钟车程。

210国道、贵遵高速公路、贵毕高等级公路、川黔铁路、待建的渝黔快速铁路、规划的久扎沙一级公路穿境和交汇。

贵州修文工业园区是在贵州修文医药产业园区(贵州修文医药产业园区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公告的全省15个省级开发区之一)的基础上,并随着首贵特钢、黔轮胎、贵州百灵、贵州贵酒、贵阳统一等省市重点项目的落户,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工业强省战略和构建贵阳至遵义产业带的发展规划,结合修文实际按“一区三园”(一个省级开发区,即贵州修文工业园区。

三个工业园,即龙场工业园、扎佐工业园和久长工业园)规划布局的。

园区总规划面积约45平方公里。

其中,依托在园区内的修文扎佐、久长、久永三个火车货运站,规划了为工业项目和地方资源进出及贵阳北部物流配套服务的扎佐(久长)物流园区。

且扎佐物流园区已建成为500万吨的铁路战略装车点,属省级重点项目。

目前,园区建成企业38户,规模以上32户。

在建工业项目13个,拟开工工业项目16个,物流项目4个。

园区将逐步形成以首贵特钢及上下游产业等为主导的钢铁制造加工产业;以黔轮胎及配套项目等为主导的产业;以贵州百灵、贵州贵酒、贵阳统一、好一多等为主导的医药食品产业;以贵州诺亚精密铸造、龙翔集团机械加工等为主导的精密铸造和机械加工产业;以贵州自立、贵州泽西、贵州鑫益能等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以贵州华飞等为主导的铝资源加工产业;以金久水泥为主导的建材产业等。

2010年,园区完成工业总值33亿元。

预计到2013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

2015年产值力争达到500亿元。

力争建成为全省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工业园区之一。

第二篇:修文工业园区贵州修文工业园区简介贵州修文工业园区位于贵阳北部,修文县扎佐、久长、龙场三个镇的三角地带,交通优越,距贵阳市区35公里,到龙洞堡机场约30分钟车程。

南京乌江化工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南京乌江化工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南京乌江化工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南京乌江化工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南京乌江化工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产品服务酯销售;危险化学品批发(按许可证所列项目经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江工业园简介
乌江工业园始建于2003年11月,位于乌江镇区南面,交通极为便捷,省道合马、滁芜公路穿境而过,合宁、合巢芜高速公路均有开口连接公路直达园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合肥骆岗国际机场均在1小时车程之内。

距南京长江三桥仅17公里,与马鞍山市区只一江之隔。

工业园东至长江边,西至建设南小孙自然村,北至建设马山根自然村,南至驻马杨巷自然村。

园区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主要以机械加工、泵阀、仓储物流等为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

乌江工业园为扩展规模,按照加快沿江工业带建设的总体要求,全力东延西拓,2007年5月份,启动3.2公里通江大道工程建设,目前1公里的水泥路面和2.2公里的道路基础已基本建成。

为了扩大园区规模,提升园区档次,2010年委托安徽省城乡设计研究院对乌江工业园重新规划,并将原5.3平方公里规划调整到10平方公里,委托安徽煤碳设计院对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规划,配套完善园区功能。

几年来,园区基础设施共投入资金约1亿元,完成了供电、给排水、道路、电信、有线电视和场地平整,“五通一平”面积近4平方公里;110kv、35kv、10kv等高压供电线和程控电话、宽带网络等均已入园。

园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供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设园以来,已有29家企业落户中心园,25家投入生产。

2011年实现工业产值10亿元,税收2500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