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长”的老师,教“生长”的知识,育“生长”的学生(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生长”的老师,教“生长”的知识,育
“生长”的学生
---------生长数学公益讲坛观后感
对“生长数学”这个词语,虽然听过多次,其实不甚了解,所以在观看视频之前先百度了一下。搜到了一篇名为《“生长数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愿景》的文章,文中对“生长数学”的描述如下:“生长数学”可以认为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愿景,让学生学到具有生长力的数学是生长数学教育的核心所在。“生长数学”要关注让学生从问题中生长思维、从探究中生长学力、从感悟中生长品格、从内化中生长素养,只有这样,数学教学才能聚焦核心素养,才能向践行创新思维的理想王国起航。读完这段话,我的感受是生长数学并不是高深莫测的新概念,而是我们一直追求的课堂愿景。观看完视频后,有许多的启发与共鸣,择其一二记之如下。
刘密贵老师的自问
有一句话说,教师要像农夫。如果细心播撒的种子没有像预想的那样生长,农夫的反应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庭院桌子上的太阳伞挡住了植物的阳光,那么就移开桌子;如果是挑檐遮挡了雨水,那么就把那根棍子拿走。如果找不到问题的原因,那么就去咨询下专家的意见。但是你绝不会因为植物没有长大就“惩罚”它们,而是会竭尽所能地滋养它们、满足它们的需要。
在刘密贵老师的自问中,我们看到了农夫的精神。刘老师在问心、在明志,刘老师的自问也应是我们所有教师的自问。讲台
之上的我,是否神采飞扬?在这里追求的是老师上课时的一种投入状态,是在充分备课基础上的一种自信,是在知识面前高度自由化的境界。讲台之下的学生,正在享受课堂吗?我的课对学生有价值吗?在教育哲学角度有学生中心、知识中心、教师中心三种不同的教育中心论,而在当今的课堂上,大家有一种强大的、不由自主的教师中心或知识中心的思维方式。转变这种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是教师应该发展的专业能力之一。我的上课达到备课预期了吗?差别在哪里?教学反思应该是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当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时,当学生在课堂上恍惚走神时,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埋怨学生,而是多从自身找原因。不同的学生有收获吗?有的课堂只是学优生的天下,学困生则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刘老师的自问让我们看到了以生为本的精神,看到了对生命实实在在的尊重。不断琢磨备课和上课,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一个人真正热爱一件事的时候,他就寻找一切能让自己的进步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吸收相关知识,以日以年,埋头耕耘。
关于品读课本
语文教学中有一个词语叫“文本解读”,我们数学其实也需要文本解读。刘老师在这里举了“三角形的全等”这一课中的三个例题讲了自己对课本的品读,我对于课本也有一些从另外的角度的品读方法。根据世界著名哲学家怀特海的理论,生命是有节奏的,是由浪漫、精确和综合三个阶段组成。生命的这种有节奏的、周期性的特性贯穿人类始终,也不断地出现在人类不同层面的学习之中。具体到一门学科的学习,或者一个主题、一节课的
学习,仍然会有一个浪漫、精确到综合的过程。所以我们课程设计、教学设计不能机械、呆板,必须保持某种节奏。这一点在数学课本每一堂课的内容设计上都可以看到。以青岛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6.1《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为例,在本节观察与思考中的(1)-(4)中,从让学生观察图形,并举出熟悉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开始,感受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发现平行四边形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画一画、剪一剪、想一想、猜一猜,这就属于教学内容的浪漫阶段。
接下来的对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推导证明,则属于教学内容的精确阶段部分。
后面的例题、练习题及挑战自我则属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属于内容编排的综合阶段部分。
不光是一节课的内容安排,一道题目、一个章节乃至一至九年级整个数学课程的安排,我们都能看到一个由浪漫、精确到综合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是线性螺旋上升的。理解了这个节奏理论,我们在品读课本的时候、设计一堂课的时候、做一道题目的时候或者帮助一个孩子成长的时候,都可以做到明确阶段,遵循学习的、生命的节奏去开展教育教学。
关于数学的模型思想
我们知道,知识学习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记忆(死记硬背),中间层次是建模(在大脑中建构起复杂多样的模型,以简御繁、以少胜多、总结规律),最高的层次是精彩观念的诞生(创造和发明知识)。中学的学习本质上是一个知识建模的过程,这也是高效学习的关键,要求学习必须回到根本概念,完成对知识本身的建模,以确保将丰富的知识整合到一个框架里。在这个过程里,知识是明确的,系统化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看到有些同学常犯低级错误,简单的问题也会做错,这其实不是粗心,而是没有建立与知识相对应的数学模型,没有把零碎的知识秩序化。
诸士金老师从图形的“形结构”出发思考这几个例题的教学,从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图形变换方式下,找到不同类型题目都是由同一道题目变化而来。不管是对图形的认识,还是对代数式的认识,结构、结构、还是结构。这里的“结构”,我觉得就是“模型”之意。
初中的模型思想应用广泛,比如刘老师说的“三角形的双高图”,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型,在七年级的互余、高线、面积
法,八年级的勾股定理,九年级的四点共圆、相似都可以在这个模型中进行学习。再如刘老师举例所说的概率当中抛硬币、掷色子、摸牌、摸卡片都可以归结为摸球。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模型还有很多,我们如果能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个的数学模型,学会熟练地识别、应用模型,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将变得更有逻辑性、系统性,进而也更有生长性。
关于交集点
我们在备课时,要找准可以在课堂上引发学生探究的“交集点”,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对原有的旧知识产生了怀疑和疑问,并在怀疑和疑问的基础上开启探求新知识欲望的点。交集点是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储备到新知识之间的那座桥,学生能否顺利通过这座桥就看老师的交集点找得准不准。但是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讲,这个交集点可能并不完全一样。讲座中,刘老师出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前测及反馈,设计前测的目的,我觉得就是是为了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储备情况,呈现疑问,提出有价值的适合于各个层面学生的问题,即摸准各层面学生学习知识的交集点。
再如上一道题目,学生问为什么他的解法不对呢?解决学生
的疑问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智慧,而且也纠正了学生原来理解有错误的地方。学生之所以会错,是因为模型没有掌握好,出现了错误的知识迁移。这个错误就是学会解决这个问题的交集点。再举一个小学生的例子,有的小学生在学习异分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