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的解剖》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血管系统解剖课件

心血管系统解剖课件
中纵隔内
• 心尖搏动 左侧第五肋
间隙锁骨中线内 侧1~2cm
3
4
5
6
肺动脉和静脉
7
二、心腔 心腔的钟面关系 (水平切面)
8
9
(一)右心房
固有心房 腔静脉窦
右心耳 界沟、界嵴 冠状窦口 卵圆窝 右房室口 Todaro腱 Koch三角
10
(二)右心室 固有心腔 动脉圆锥
室上嵴 隔缘肉柱 三尖瓣复合体 节制索 肺动脉口
29
3、左束支 呈扁带状, 短而分叉早。
房室束及其分支的功能特点: 缺乏自律性,传导速度快。
30
(五)Purkinje纤维网
31
五、心包 纤维心包 浆膜心包
心包腔 心包横窦 心包斜窦
32
六、心的血管
左冠状动脉 前室间支 旋支
右冠状动脉 右缘支 后室间支 房室结支
33
34
壁冠状动脉(心肌桥)
11
(三)左心房(和右心室) 左心耳 左心房窦 左房室口
12
(四)左心室 窦部 主动脉前庭 左室条索 二尖瓣复合体 主动脉瓣(窦) 主动脉口
13
三、心的构造
(一)心纤维性支架 右纤维三角 Todaro腱 左纤维三角 圆锥韧带 瓣膜间隔
14
(二)心间隔 房间隔 室间隔 肌部 膜部 房室隔
15
左、右纤维三角 心的瓣膜
冠状动脉的壁内分支
35
心血管的狭窄
36
37
•心肌梗塞
38
•梗塞冠脉的再造
39
•搭 桥
40
•心脏移植
41
七、心的神经
42
八、心的体表投影 心的听诊区
43
功能特点 自律性高,60~100次/分 心脏的起搏点。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演示PPT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演示PPT

肱动脉
尺、桡动脉
支气管动脉 脏支 食管动脉 心包支
壁支
肋间后动脉(9对) 肋下动脉(1对)
胸主动脉

腹主动脉


胸主动脉(主动脉胸部)
腹主动脉
成对:肾动脉,肾上腺中动脉 脏支: 不成对: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
一、心脏的组织结构 心壁的结构
1. 心内膜
内皮
内皮下层
心肌纤维
2 . 心肌膜 内纵、中环、外斜三层,肌间含较多的结缔组织和丰富的毛细血管。
心内膜
心肌膜
浦肯野纤维
心内膜和心肌膜
内皮
3. 心外膜(心包膜的脏层) 浆膜:间皮;结缔组织,含血管、神经和脂肪组织。 心包膜的壁层:结构同脏层 心包腔:内含少量液体,润滑作用。
4. 心瓣膜: 房室瓣 主动脉瓣 肺动脉瓣 组织结构特征:表面是内皮,中间为致密结缔组织。 功能:防止血液倒流。
二、心脏的大体解剖






心的位置、外形和毗邻 心腔 心的构造 心传导系 心的血管 心包
(一)心的位置、外形与毗邻
位置 纵隔、胸骨体及2-6肋软骨后方、3/2位于中线左侧
壁:肉柱
(二)心的内腔: 左心室
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的系统。其功能是产生和传导冲动,维持心脏节律性搏动。
窦房结(心脏正常起搏点)
房室结
房室(His)束
左右
束支
Purkinjie纤维
(三)心传导系
心脏的传导系统
窦房结
房室结
房室束
右束支
左束支
室间隔
房室束分支
(四)心的血管:动脉
壁支:四对腰动脉

解剖学心血管系统08PPT课件

解剖学心血管系统08PPT课件
大动脉,如主动脉和肺动 脉,管壁富含弹性纤维, 有明显的弹性和可扩张性。
肌性动脉
中动脉,如冠状动脉和脑 动脉,管壁富含平滑肌, 收缩时可改变官腔大小, 从而影响局部血流量。
小动脉
管径在0.3-1mm之间,管 壁主要由内皮和少量平滑 肌组成,对血流阻力较大。
静脉类型与特点
深静脉
与同名动脉伴行,位于深 筋膜深面,较粗大,是静 脉回流的主要通路。
02 心脏结构与功能
心脏位置与形态
心脏位置
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2/3在正中线左侧,1/3在右侧。
心脏形态
呈倒置圆锥形,前后略扁,心尖指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
心腔结构与特点
心腔结构
心脏内部被纵走的房间隔和室间隔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 心室四个腔。
心腔特点
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而左右心房和 左右心室之间则互不相通。
07 预防保健措施建议
合理饮食结构调整建议
控制总热量摄入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
保持能量平衡,避免过度肥胖,降低心血 管疾病风险。
少吃动物脂肪、内脏及高胆固醇食物,如 蛋黄、鱼子等。
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
多吃蔬菜和水果
适量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坚 果、深海鱼等。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
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建议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心血管疾病 的危险因素,应尽早戒烟并限
制酒精摄入。
保持充足睡眠
每天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心理健康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精 神压力,避免情绪波动对心血 管系统的不良影响。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相关检查 ,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风险。

心血管系统解剖教学ppt课件

心血管系统解剖教学ppt课件

心的外形
形态呈前后稍扁的倒置圆锥体,
可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和四条沟。”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一)右心房
分部: 固有心房 腔静脉窦
二 、心血管系统概述 (一)心血管系的组成 1.心 heart 心腔内血液流动方向:
静脉→静脉口→心房→房室 口(尖瓣)→心室 → 动脉口(动 脉瓣 ) → 动脉
心脏的功能:
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起到血泵的作用。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脉管系
心血管系统
[要求] 一.脉管系的组成 二.心血管系的组成 三.血液循环(体循环、肺循环)的路径及特点 四.心的位置和外形 五.心的各腔 六.心传导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一)心的位置
三.心脏
位于胸腔中纵隔内,2/3在正中线左侧,1/3在正中线右侧。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心的位置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ppt课件

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ppt课件
心腔的钟面关系 (水平切面)
右心室:5-8点 右心房:8-11点 左心房:11-1点 左心室:2-5点
ppt课件.
8
(一)右心房
界沟 界嵴
1.固有心房 右房室口 梳状肌
2.腔静脉窦 上腔静脉口 下腔静脉口 下腔静脉瓣 (Eustachian瓣)
9
ppt课件.
冠状窦口
冠状窦瓣 (Thebesian瓣) 心最小静脉
二尖瓣复合体 左房室口 二尖瓣环 二尖瓣(左房室瓣 )
前尖 后尖 前乳头肌 后乳头肌
13
ppt课件.
2.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前庭) 主动脉口 主动脉瓣 主动脉窦 右冠状动脉半月瓣(窦) (即前半月瓣) 左冠状动脉半月瓣(窦) (即左后半月瓣) 无冠状动脉半月瓣(窦) (即右后半月瓣)
ppt课件.
14
(2)旋支 右冠状动脉
①左缘支 ②左室后支
右室前支 右房支
③窦房结支 ④心房支
右缘支 右心室
⑤左房旋支
前室间沟
22
ppt课件. 左室前支
主动脉弓 动脉韧带 肺动脉干 左心耳 旋支 动脉圆锥支 斜角支 前室间支 心大静脉
左缘支
心尖 左心室
2.右冠状动脉
① 窦房结支 ② 右缘支 ③ 后室间支 ④ 右旋支 ⑤ 右房支 ⑥ 房室结支
1.冠状窦及其属支
心小静脉
(1)冠状窦
(2)冠状窦的主要属支
① 心大静脉
② 心中静脉
③ 心小静脉
2.心前静脉
冠状窦
心中静脉
25
心小静pp脉t课件.
3.心最小静脉 (Thebesius静脉)
(三)冠状血管的侧支循环
ppt课件.
26
六、心的神经

心血管系统解剖ppt课件

心血管系统解剖ppt课件
缺 房室隔:为房损间多隔发、生室于间此隔部的(过室度间、部重)叠。区域; 上界为二尖瓣环,下界为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前界右侧为室上嵴, 左侧为主动脉右瓣环;后界为冠状窦口至隔侧尖的垂线; 房室隔前部的膜部后下缘处主要有房室束,与隔侧瓣尖附着缘相交叉; 在前部后端中心纤维体的右侧有房室结;
ppt课件
26
21
三、心纤维性支架:包括左、右纤维三角、4个
瓣纤维环、圆锥韧带、室间隔膜部和瓣膜间隔等
右纤维三角(中心纤维体):位于二尖 瓣环、三尖瓣环、主动脉后瓣环间;下 附着于室间隔肌部,前与室间隔膜部相 延续,后发出一结缔组织束(Todaro 腱);房室束穿过中心纤维体的右上面, 行向下,在室间隔膜部和肌部交界处离 开中心纤维体;
位于房室隔内,范围基本与Koch三角一 致。 由房室结、房室结的心房扩展部和房室 束近侧部组成,各部之间无截然分界;
房室延搁,使房室依次收 缩,是最重要的次级起搏 点,许多复杂的心律失常 在此区发生;
房区、结区、束区
房室结位于Koch三角的尖端
中心纤维体
ppt课件
31
房室结功能特点: 1)自律性较低,40次/分左右,为异位起搏点。 2)传导慢,0.2米/秒,产生房室延搁。
心血管系统-解剖
ppt课件
1
第一节 概述
循 血液循环 环 系 统
淋巴循环
心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淋巴管道 淋巴器官 淋巴组织
ppt课件
血液在其中循环
淋巴液沿淋巴管道 向心流动
2
心血管系统 肺 循 环 心
动脉
毛细血管件
3
血液循环的功能
•输送:
氧气和营养物质
组织 新陈代谢
代谢产物(CO2、尿素)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课件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课件

窦房结、房室结 结间束 、房室束及分支
25
(一)窦房结
位于 右心房与上腔静脉交 界处。
功能特点 自律性高,60~100次/分 心脏的起搏点。
26
(二)房室结
房室结区(A-V区) 位置:房室隔内 Koch三角
房区、结区、束区
27

房室结功能特点:
1)自律性较低,40次/分左右,为异位起搏点。
2)传导慢0.2米/秒,产生房室延搁。
冠状窦口 卵圆窝
右房室口
Todaro腱 Koch三角
11
(二)右心室
固有心腔 动脉圆锥
室上嵴 隔缘肉柱 三尖瓣复合体 节制索 肺动脉口
12
(三)左心房(和右心室)
左心耳 左心房窦 左房室口
13
(四)左心室
窦部 主动脉前庭
左室条索
二尖瓣复合体 主动脉瓣(窦) 主动脉口
14
三、心的构造
(一)心纤维性支架 右纤维三角 Todaro腱 左纤维三角 圆锥韧带 瓣膜间隔
28
心传导系 与心电变化
29
(四)房室束及左、右束支: 1、房室束 2、右束支 呈圆柱形,细 长而分叉晚。
30
3、左束支
呈扁带状, 短而分叉早。
房室束及其分支的功能特点:
缺乏自律性,传导速度快。
31
(五)Purkinje纤维网
32
五、心包
纤维心包 浆膜心包
心包腔 心包横窦 心包斜窦
33
六、心的血管
左冠状动脉 前室间支 旋支 右冠状动脉 右缘支 后室间支 房室结支
34
35
壁冠状动脉(心肌桥)
冠状动脉的壁内分支
36
心血管的狭窄

最新心血管系统的解剖PPT课件

最新心血管系统的解剖PPT课件

心的血管
心的动脉 心的静脉
心的血管
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
左前降支 中间支
左回旋支
心的血管
左冠状动脉 左前降支 回旋支 中间支
心的血管
右冠状动脉
表2-1-1 冠状动脉支的供血范围
冠状动脉支
供血区
左前降支
对角支
前基底、前侧及心尖
间隔支
室间隔
终支
心尖部
回旋支
窦房结支
后基底部(有时)
(四)左心室
主动脉前庭 主动脉口 心传导系 窦房结 房室结 房室束及其分支
心的传导系统
窦房结
大小 位置 功能
心的传导系统
房室结
大小 位置 功能
心的传导系统
房室束
走行 分支
心的传导系统
束支
右束支 左束支
心的传导系统
Purkinje 纤维网
62
肺静脉畸形引流
又称为肺静脉畸形连接,是指肺静脉未能直 接与左心房连接而是与体静脉右心房连接。
完全型肺静脉畸形引流 1. 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三房心
是指右心房近于正常,左心房被分为上、下 两个腔,下方与二尖瓣口直接相连的房腔称 为“固有左心房”;上方为汇集四个肺静脉 开口的房腔称为“附加左心房”,这两个左 心房之间有肌性隔膜将彼此分开,隔膜有不 同大小的开口使两个左心房沟通。
左房支
前基底与后侧部
钝缘支
后基底部
后侧支
右冠状动脉
窦房结支
房室结支
锐缘支
右心室前
后降支
后侧支
后基底
特殊供血部位
二尖瓣前乳头肌(回旋支参与) 左右束支及右心室乳头肌 有时二尖瓣后乳头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窦房结
二尖瓣前乳头肌(与LAD) 二尖瓣后乳头肌(与RCA)
窦房结(55%) 房室结与希氏束(90%)
部分心尖与间隔 二尖瓣后乳头肌(右优势型)
心的血管
• 静脉 心最小静脉 心前静脉 冠状窦:心大静脉 心中静脉 心小静脉


• 外层:纤维心包 • 内层:浆膜心包
• 肺循环血管 • 体循环静脉 • 体循环的动脉
等长自身调节:由于心肌本身收缩活动的强度和速度的 改变而引起的搏出量的改变,称为等长自身调节。
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
• 每搏输出量的调节
后负荷的影响
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
• 每搏输出量的调节
影响心室后负荷即动脉压的因素有: 1. 心输出量:主要影响动脉收缩压; 2. 心率:主要影响动脉舒张压; 3. 外周血管阻力:主要影响动脉收缩压; 4.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主要影响血压的波动; 5.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
阜外医院先心病研究室:李建荣
心的位置、外形
• 位置 • 外形 • 一底、一尖、二面、三
线、四条沟
心的位置、外形
• 右心房 • 右心室 • 左心房 • 左心室
心的各腔
(一)右心房
右心房可分前、后二部。
• 前部 固有心房 右心耳、右房室口
• 后部 腔静脉窦 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
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
• 每搏输出量的调节
1. 异长自身调节 2. 等长自身调节 3. 后负荷的影响
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
• 每搏输出量的调节
异长自身调节:搏出量决定于收缩前心肌纤维的初期长 度(即初长),在一定范围内,心脏初长愈长,收缩 张力也愈强,搏出量也愈多。
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
• 每搏输出量的调节
• 左心室腔 窦部——流入道 主动脉前庭——流出道
(四)左心室
• 窦部 左房室口 乳头肌
(四)左心室
• 主动脉前庭 主动脉口 主动脉窦
左心房和左心室
心的传导系统
• 心传导系 窦房结 房室结 房室束及其分支
心的传导系统
• 窦房结 大小 位置 功能
心的传导系统
• 房室结 大小 位置 功能
• 房室束 走行 分支
肺静脉畸形引流
• 又称为肺静脉畸形连接,是指肺静脉未能直接与左心房连接而是与体静脉右心房连 接。
1. 完全型肺静脉畸形引流 2. 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三房心
• 是指右心房近于正常,左心房被分为上、下两个腔,下方与二尖瓣口直接相连的房腔 称为“固有左心房”;上方为汇集四个肺静脉开口的房腔称为“附加左心房”,这两 个左心房之间有肌性隔膜将彼此分开,隔膜有不同大小的开口使两个左心房沟通。
回旋支 窦房结支 左房支 钝缘支 后侧支
右冠状动脉 窦房结支 房室结支 锐缘支 后降支 后侧支
表2-、前侧及心尖 室间隔 心尖部
后基底部(有时) 前基底与后侧部 后基底部
右心室前 后基底
二尖瓣前乳头肌(回旋支参与) 左右束支及右心室乳头肌 有时二尖瓣后乳头肌
又称搏出量。 每分钟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又常简称
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 心脏的输出量
费克(Fick)原则 :
每分输出量=肺循环每分钟所吸收的氧量/(动脉血氧 含量-静脉血氧含量)
目前有无创性方法,如超声心动图及阻抗法测量心输 出量。
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心的传导系统
• 束支
右束支 左束支
心的传导系统
心的传导系统
• Purkinje 纤维网
• 心的动脉 • 心的静脉
心的血管
冠状动脉
心的血管
左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
左前降支 中间支
左回旋支
心的血管
• 左冠状动脉 左前降支 回旋支 中间支
• 右冠状动脉
心的血管
冠状动脉支
左前降支 对角支 间隔支 终支
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
• 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增加可使心输出量增多。 但如果心率每分钟超过170~180次,则反而引起心输出
量减少。 反之当心率过慢(每分钟少于40次),心输出量也减少

心音
• 心音:用听诊器放在胸壁某些部位,可听到心跳的声音,称为心音。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概念
阜外医院先心病研究室:李建荣
• 心脏的输出量
心指数 以每一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每分心输出量
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 射血分数
射血分数=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00% 健康成年人射血分数为55~65%
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 心脏作功
心脏活动时所作的功供给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失去 的能量,而维持血液流动,故心室所作的功也是衡 量心室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室间隔缺损
单心室
• 是指一个心室腔同时接受左右心房的血液,它可以通过两个房室瓣口,也可以通过一 个共同房室瓣口。
搏功:左心室一次收缩所作的功。 分功:心室每分钟所作的功。
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 心脏作功
搏功=搏出量×(射血期左心室内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压)
为了计算方便,可用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 ×1/3〕代替射血期左室内压,用心房压代替左室舒张末期压来 计算心脏作功
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
• 每搏输出量的调节 • 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房间隔缺损
•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1. 中心型 2. 上腔型 3. 下腔型 4. 混合型
房室间隔缺损
• 又称心内膜垫缺损或房室通道畸形,是指心内膜垫发育不良造成的房室孔分隔不全 。
1. 部分型 2. 完全型
1. 漏斗部室间隔缺损 2. 膜周室间隔缺损 3. 肌部室间隔缺损
胸部的血管
心血管系统的生理
阜外医院先心病研究室:李建荣
心动周期
•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 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它 包括心房收缩、心房舒 张、心室收缩和心室舒 张四个过程。
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 心脏的输出量 • 射血分数 • 心脏作功
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 心脏的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为一次心动周期中心室射出的血量,
(一)右心房
• 房间隔 卵圆窝、主动脉隆凸、Koch 三角。
(一)右心房
(二)右心室
• 右心室腔 窦 部——右心室流入道 漏斗部——流出道
(二)右心室
• 窦部 肉柱、乳头肌、右房室口
• 漏斗部 肺动脉口
(二)右心室
(二)右心室
(三)左心房
• 前部
• 左心房后部 肺静脉开口、左房室口
(四)左心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