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中期报告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开题中期报告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开题中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cd3f3c0852458fb770b5690.png)
教学理论的学习。课题组先后推荐了《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论 有效教学的特征》、《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基本条件》、《国外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有效教学的十二个基本原理》等学习文章, 使课题组成员有了可广泛借鉴的经验和理论,使全体教师都能在短时 间内学习有效教学理论,了解国内外有关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在学 习的过程中,老师们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以往难以解决的课堂低效问 题找到了解决的理论支撑,“怎样才能使教学更有效” 成了老师们 经常讨论的话题。另外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通过课题的管理网络和课 题研究例会,组织教师学习. 交流这些理论,统一思想,切实做好课 题实验的前期理论准备。
1. 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高效课堂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学校的办学水平。 3. 让学生想学习,会学习,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学习热情和学习动 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4.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使课堂教学良 性发展。
3. 营造交流氛围,扎实开展研究 为了使课题研究扎实开展,学校积极为老师们的研究搭建交流平 台,开展了以有效教学为载体的各种教育研讨. 教学研究及每周听评 课活动,并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营造多种交流氛围,进一步掀 起有效教学的研究氛围。 2012 年 3 月 22 日. 10 月 17 日二天学校举办教学开放日,通过 听课、说课、评课等系列活动,探讨如何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逐步构建高效课 堂和有效教学的模式 。2012 年 11 月 26 日,我校组织了高效课堂和 有效教学模式八年级物理同课异构活动,每位教师在备课时都秉着 “立足教材,优化教材,超越教材”的理念,广泛搜集资料,深入研 讨教材,整合资源,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中求异,异中
中学物理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中学物理课题研究中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e40352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6.png)
中学物理课题研究中期报告研究背景目前,中学物理教学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兴趣下降等问题。
因此,我们计划开展这项物理课题研究,旨在探索如何提高中学物理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采用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具,提高中学物理教学的效果。
我们希望通过实际的课堂实施和学生反馈,验证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并为中学物理教学提供可行的改进方案。
研究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选择两所中学作为研究对象,一所为实验组,另一所为对照组。
2. 在实验组中,采用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具进行物理教学,包括使用互动实验装置、引入实际应用案例等。
3.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成绩比较,并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
4. 基于成绩比较和学生反馈,评估学策略的效果,并提出改进方案。
研究进展目前,我们已完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活动,并收集了学生的成绩和反馈数据。
初步分析显示,在实验组中采用的学策略下,学生的研究成绩明显提高,并对课程内容表现出更高的兴趣。
下一步计划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计划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并结合学生反馈,深入探索学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同时,我们也会尝试根据研究结果对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结论通过对中学物理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具能够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并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兴趣。
我们相信这项研究将为中学物理教学的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 注意:以上内容为中期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的研究方法和进展请在后续报告中详细描述。
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之行动研究中期的报告
![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之行动研究中期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3620b5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8.png)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案例一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过程
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物体 在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通过 练习和拓展,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案例二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能够运用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过程
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理解折射规律的内容和意义;通过练习和拓展,让学生运用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 的现象。
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之行 动研究中期的报告
汇报人:XXX 2024-01-28
• 引言 • 行动研究实施情况 •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分析 •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 学生物理学习效果分析 • 教师专业成长与反思
01
引言
报告目的和背景
目的 评估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分析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表现和进步。
01
02
03
04
科学性原则
教学内容必须科学准确,符合 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针对性原则
教学设计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 况,包括学生的年龄、认知水
平和兴趣等。
启发性原则
教学设计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 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
趣味性原则
教学设计应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
性。
初中物理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初中物理课题中期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3bcab5884254b35effd3439.png)
初中物理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初中物理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初中物理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当前农村初中教学中存在了很多问题,客观上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大部分到了城区学校,留下来的大多数都是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因此农村>物理教学面临学生怕学、老师难教的现状,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物理,学懂物理,乐于学习物理。
“快乐物理”课题研究势在必行。
二、研究目标1、创立积极的课堂环境和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勇于质疑、提问,从而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2、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监督下逐渐的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经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大教育观。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也落后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前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当然也难指望学生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也无法使她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针对社会经济以及各方面突飞猛进的发展,那么我们对教育的方式和对学生的培养也应该转变观念,把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改为传授学习方法和知识并重,既重视知识培养又重视技能的培养,更不能忽略情感的培养。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开放系统,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引和强制,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其学习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
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有兴趣,那么她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她就会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享受,她就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因此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研究》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6c5245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0.png)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研究》结题报告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研究》结题报告XXXXXX一、课题提出背景新课改下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随之起了新的变化。
课堂教学变得开放、灵活,学生的主体性突显出来,自主研究和实践探究的机会也相应增多,老师则以引导和鼓励为主。
因此,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改革教育方法,探索高效率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是每位教师应该深刻研究的课题。
我校是保康县唯一一所城区初中,虽然教学成绩在时间加汗水下在全县遥遥领先,但教师辛苦学生累,过重的学业负担使大部分学生厌学,减负增效已是需要迫在眉睫要解决问题。
在我校组织的几次针对课堂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中,其结果反映出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着如下几个共同问题:1、课堂不够生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2、课业负担太重,学生很累3、教师讲得太多,给学生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太少;4、教师较多是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5、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太窄,差生容易被忽视等等。
存在这些问题的课堂,其教学效率很难保证。
这种“教师中心,系统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思辩与创新,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研究积极性被压抑,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
基础教诲课程革新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施行过于强调接受研究、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近况,倡导学生自动参与、乐于探讨、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本领、获得新知识的本领、分析和解决题目的本领以及交流与合作的本领。
”《国家中长期教诲革新和开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把教诲资源配置和学校事情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诲质量上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诲质量的关键所在。
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有生命力的生本高效物理课堂。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素质教育“减负”等已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期报告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e95b1c5ef7ba0d4b733b68.png)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期报告永顺县石堤镇麻岔初级中学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回顾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尚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教育公平失衡,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教育的发展找不到真正的突破口.而通过对农村各基础教育学校的调查了解,2000年以来,各校办学水平徘徊不前,教育质量攀升乏力。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合格率不高,学生在小学毕业、初中毕业、高中毕业时,不缺乏高分者,但是不合格者占到30%强.二是控辍保学任务十分艰巨,未成年人基础教育完成率难以达到六成。
目前这一现状的成因主要是我们的课堂效率低下,教学模式生硬呆板,缺乏对学生产生足够大的吸引力。
于是,我们提出了对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对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能更好发挥学校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培养尽可能多的合格学生。
2、课题的界定探索高效课堂和有效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学生乐于接受且利于其全面发展的课堂形式和学习方式.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目前,全国各地对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风生水起,沸沸扬扬,比较成功的教育教学观念有广州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江苏洋思中学提出的”先学后教”;比较有影响的教学模式有广州许多学校实践的生本课堂,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河北天卉中学”大单元"教学模式,岳阳许市中学的”五环渐进”教学模式.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被各类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深深吸引,参观者趋之若鹜,络绎不绝。
据报道,到杜郎口中学参观考察就有来自全国30个省市12万人次。
很多学校从杜郎口中学借鉴经验,探索自己的教学模式,如河北天卉中学、岳阳许市中学就声明是师从杜郎口中学。
但是,这些课堂教学改革的弄潮儿也存在着很多不足,还有很多瓶颈需要突破,至少存在许多质疑者。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9bfa6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3.png)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背景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注重课堂上的互动性,而课堂互动离不开课堂提问。
要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有学生的有效参与,这也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项重要的表现。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存在这样的困惑:部分班级上课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但是学生成绩并不理想,而有些班级上课气氛不是那么热烈,反而考试成绩还可以;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几乎能积极回答老师的每一个问题,而有些学生从来没有主动回答教师的任何一个提问……班级的上课气氛、学生的参与情况,固然与班级氛围、学生的个性有关,但是能不能使学生参与课堂、并且是有效地参与课堂,关键还在于教师提问的效度。
教师的提问必须是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提问,必须是有效的提问。
因此,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就成为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之急。
提问----作为课堂交流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凝聚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的一条十分重要渠道。
在目前的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主要有:1、课堂提问目的不明确,随心所欲,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
2、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提问偏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
3、提问表达不明,零碎不系统,缺乏层次。
4、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
5、候答时间过短。
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6、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因此,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必须关注与研究课堂提问。
研究的意义提问艺术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提问得当,有利于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也有利于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旺盛强烈的求知欲,开启智慧的大门,产生水到渠成的效果。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中期报告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中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ed9655269eae009581becee.png)
课题《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中期报告报告人:马晓娟课题名称: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申请日期:2014年5月15日立项时间:2014年3月12日批准文号:课题编号:课题负责人:贺小芳课题预计:用一年半时间完成。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 由于当前高中新课程实行模块化教学,新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原来部分高等生物的内容被放到了高中,大幅度增加了高中的教学内容。
在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高中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教学质量又不高的问题。
因此,高效课堂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高中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
2.我校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如下几个共同问题:①、课堂不够生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②、教师讲得太多,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③、教师较多是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④、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太窄,差生容易被忽视等等。
存在这些问题的课堂,其教学效率很难保证。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系统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思辩与创新,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学习积极性被压抑,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而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课题主要研究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模式的研究。
研究本课题主要有三方面的目的和意义:一是探索出适合尧山中学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改变我校现有的缺乏活力的课堂教学,解决我校课堂教学中现有的一些问题,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
二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
初中物理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初中物理课题中期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72c40eda6c30c2258019e1b.png)
初中物理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篇一:初中物理合作学习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初中物理合作学习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初中物理合作学习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莒镇中学物理课题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大家好:由莒镇中学物理课题组承担的'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课题,与 2014 年 9 月份申报,与 11月份开题被确立为禹城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的课题,今天,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向各位专家、领导和老师们汇报如下:一、课题的研究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新大纲明确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此,我们物理教研组决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期望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进行有效教学。
并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锻炼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要求学生努力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评论他人的观点,学会进行物理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使学生在集体的学习合作中逐步意识到在当今竞争的社会中,有比竞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合作。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① 通过课题研究提炼构建有助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一般模式和探索出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民主的意识、竞争的意识、创新的意识和善于表达的能力。
③小组合作学习中,研究学生心理发展和个性完善的联系,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成效的评定及多元的评价策略。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途径教研课题论文开题中期结题报告教学反思经验交流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途径教研课题论文开题中期结题报告教学反思经验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71ca8b8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1.png)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途径教研课题论文开题中期结题报告教学反思经验交流摘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 初中物理教学更加重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积极地把知识内容与核心素养密切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体系, 形成优秀的学习态度, 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 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途径引言在初中阶段, 物理这门学科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复杂。
因此,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退缩、放弃等情况。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便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 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思维, 进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容易理解新知识、新内容。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课堂中进行相关的物理实验时, 有一些较为困难的实验, 需要准备的器材很多, 并且操作步骤过程十分麻烦, 有些实验也是在教室中无法完成的。
例如, 《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课程时, 可以看到书本上的实验较为复杂, 在教室内完成相对较困难。
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将相关的实验展示在上面, 让学生更直观地去观察对应的现象, 增强了他们的观察实验的效果。
这样的物理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对物理现象和原理有一个更加透彻的认识, 也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多媒体的技术在课堂中展示所教学的实验步骤和全部的过程能够让本堂课中讲解的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显示得非常清楚。
二、联系生活, 创设情境教学物理知识是抽象而复杂的, 在课堂上如果单纯讲解, 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与乏味感, 对其兴趣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融入生活元素, 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 将这些静态的物理知识转为动态的知识点, 更好地呈现教学重、难点, 有利于学生融情入境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与掌握。
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之行动研究中期的报告
![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之行动研究中期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e244094ec3a87c24028c43f.png)
校本研修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富平县漫町初中田江寿2013年7月《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之行动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富平县漫町初中田江寿一、课题的提出:物理课上常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老师讲解过多,匆匆讲完然后大量练习、校对、讲解、改错,接着再练习、校对、改错。
忽略概念规律得来的过程。
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很少能体验学习的成功。
二是想以学生为主体,但由于组织无力,准备不充分,一堂课学生处在无序的活动之中,虽然很热闹,但一节课下来概念规律未能有效得出,也没有让学生及时反馈、及时反思,造成拖课。
查阅老师的备课笔记,发现教学设计只关注教学材料(或学生学习材料)。
而对教学方式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效果的反馈设计方式单一,甚至缺失,导致课堂教学随意性,指向性不明确。
通过平时听课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的课题提问出现以下一些问题:1)使用的问题太复杂、模棱两可。
2)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后,老师又自己回答了;当有学生想回答了,但考虑时间不够便打断学生,老师自己说出了“标准答案”。
3)用问题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明知所问问题超出那位学生的能力水平,作为惩罚而教该学生回答。
提出问题后,老师常让学生独立思考。
而有些问题大部分学生单凭短时间内的独立思考是无法得到答案的,于是老师再降低难度启发学生,这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有所获,这时老师又越粗代庖,自己说出结论。
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形式。
也常常掩盖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老师没能及时正确获知学生的情况而学生也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失去展示自己的机会,成功感大打折扣。
这些情况老师未能很好地对学习目标分化,未能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我感觉很差、失去信心。
也使老师不能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国家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目标,教学效率低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于是越来越多地学校和教师开始研究和探索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765676ee06eff9aef807f4.png)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总结报告高效课堂是教学方面的一项重要课题,我校也围绕这项工作进行了相关的课题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学低效问题,而针对这个问题,主要症结在于课堂,而最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力所不及,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以课堂教学评价为导向,规范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保证教学效果的优良。
这也就为我们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即开展课堂教学高效性的评价研究。
怎样建立?怎样操作?更科学?我校现状:物理教师亲自参与物理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的有4人,占100%由此可见,只有我们参与到标准的建立过程中,才有可能实现标准的共识性,只有我们认可了评价的标准,才有可能使评价的作用更好发挥。
因此我们共同经历:理论学习——尝试建立——实践验证——指导教学的过程。
(一)可供借鉴的现代理论:1、多元评价理论:加德纳多元智能观主要体现出两个方面。
一是参与评价者的多元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通常是由教育管理者来完成的,被评价对象——教师往往处于评价活动之外。
而现代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将作为评价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不仅有教育管理者的评价,同行的互评,还有教师的自我评价、学生的评价等,从而构成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二是指评价角度的多元性。
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对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教学的基本环节和过程进行评价,还需要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教学能力要素进行评价。
2、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即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
皮亚杰的结构观和建构观认为人的知识是在知识范畴和感性材料结合的基础上建构的,“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产生”。
3、高效教学理论高效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涵义: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
高效果主要考察活动结果和预期目标的吻合度;高效率则是重点考虑活动结果与活动投入的比例关系;而高效益则是有效性最高体现,是在保证效果和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系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交往的研究中期报告
![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交往的研究中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f809ca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1.png)
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交往的研究中期报告
中学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需要良好的教学交往,即教师与学生之间
的互动和沟通。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学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交往,并尝试
寻找可行的教学策略。
调研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交往涉
及以下方面:
1.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应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
个性特点,鼓励学生发言、提问、思考,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对话质量:教师应当注重对话的质量,包括语言表达清晰、逻辑
严谨,注意提问方式和问题难度,以及尽可能使学生参与到对话中来。
3. 交互模式:教师应当掌握多种交互模式,如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以满足不同教学目的和学生需求。
研究进展
本研究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调研和实证研究。
通过对一所中学两位物
理教师的授课观察和访谈,发现以下几点:
1.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于有效教学交往至关重要。
在观察中,教师
们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并对学生的发言和提问给予积极回
应和鼓励。
2. 对话的质量也是关键因素。
教师们在讲解知识点时,使用清晰明
了的语言和逻辑。
同时,他们善于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使得学生能够
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
3. 交互模式的多样化能够丰富课堂教学。
教师们采用了多种交互模式,如小组合作、问题悬赏等,在不同场景下进行针对性教学。
下一步工作
接下来,本研究将继续进行实证研究,以获得更多的数据支持。
同时,针对调研结果,将制定一套可行的教学策略进行实验验证,以期能够在中学物理课堂中实现更有效的教学交往。
高效课堂调研报告中期报告
![高效课堂调研报告中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a08f36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c.png)
高效课堂调研报告中期报告高效课堂调研报告中期报告中期报告写1000字一、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教育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是信息的唯一源泉,而学生则被动地接收这些信息。
这种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也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高效课堂成为了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高效课堂的概念、原则和实施情况,探讨高效课堂对学生学习成效和学习动力的影响,以及教师们在高效课堂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惑。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我们希望可以为教育部门和学校制定高效课堂建设方案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在本次调研中,我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通过统计学生和教师对高效课堂的认知程度和实施情况的回答,了解不同学校和学生群体对高效课堂的接受程度和评价。
然后,我们选择了几所学校,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对相关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在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心得和问题。
最后,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撰写了本中期报告。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和教师对高效课堂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认为高效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其中,约8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高效课堂中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7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高效课堂中更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而对于教师来说,大部分认为高效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
一方面,部分教师在高效课堂的实施上遇到了困难,如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等。
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认为高效课堂过度注重课程内容的掌握,缺少兴趣、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
这些问题需要在高效课堂的进一步推进中加以解决。
四、研究意义和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高效课堂的概念和原则,并对高效课堂对学生学习成效和学习动力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课题研究课题报告.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课题研究课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5d2767a8114431b90dd8ca.png)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课题研究课题报告山东省蒲泽市巨野县麒麟镇第二中学王保平一、问題的提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用较短的时间,较快捷的方式,获得基础概念的正确理解,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动手实验操作的初步掌握,为学生今后在该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效率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课堂教学必须用一种易于学生认知的方法也就是适合于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方式明释学生所学内容,若所釆用的方法不易被学生认知那就得不到原定的目标。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是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效率低下的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学习。
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高效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种技术或策略,也是一种观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分析什么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教学效果.通过怎样的改进会使教学效果提高,从而得出实施有效教学的一般性策略。
由于本课题研究的是课堂教学的效率性,因此主要我体就是课堂。
本课题乗承新课改宗旨,改变以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陈旧的注重知识传授的傾向,启迪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具有学科特点的先进的教学模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进入21世纪,面对知识经济的退速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极端的重要性。
而减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改变教育现状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学校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而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事业的顽症,严重阻碍着全面素质教育实施和党的教育方针的金面贯彻,已经给中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学生成了应付考试的机器,整夭埋在作业堆中,苦不堪言。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研究报告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e583a0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d.png)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研究报告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研究报告一、引言物理学是一门抽象和理论性很强的科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物理概念和学习解题方法常常面临挑战。
因此,如何设计高效的物理课堂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探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设计和教学方法。
二、课堂设计1. 设计具有启发和激发兴趣的开头一个好的课堂设计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引入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例子、问题或者实验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并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好奇心。
2. 设计合理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在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时,应结合初中物理学科标准和学生的学习特点。
目标应具体明确,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和观察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解题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实物模型和实验装置等教学资源,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1. 概念先行,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然后通过提出具体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问题导向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启发性问题和案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和实际案例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通过分析问题和案例,学生可以掌握物理原理和解题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小组合作学习在某些教学环节,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探究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效果评估1. 学生兴趣和参与度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生们在课程中表现出的兴趣和参与度,可以通过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以及参与实验等活动来评估。
2. 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课题中期小结】《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期小结
![【课题中期小结】《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期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b96adad603d8ce2f016623b2.png)
·年 月 日
县进修学校审定意见 通过
年月日
不通过 年月日
-6-
附件 2:
教师小课题研究课评价表
课题名称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教学课题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作课班级 (含所在学校)
九年级(3)班
项目
评价要点及分值
作课教师 作课时间
得分
目标
课堂教学设计能体现课题研究的目
1
标,研究目标具体、明确。(1 分)
理、内容做一梳理,让学生基本形成本节的知识框架;
“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是初中物理的教学重点之一,纵观物理
评价反馈
学史,其又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精彩片段之一。在日常教学中,无论 是出于知识掌握的需要,还是培养物理素养的需要,本节知识都更有
重点研究、实践并思考的必要。
-5-
所在教研组评审意见
所在单位审查意见
应用,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效果分析
针对观察“磁生电”现象,我添加了一个小的实验,让学生动手 并观察小型电机模型,观察二极管的发光,从而使学生兴趣猛增,随 后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根据课本上的实验表格,学生都能较 好的完成观察实验,总结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接下来就是感应电 流的方向教学,可能由于我的设计不够合理,或者教材内容没有把握 到位,导致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花费较多的时间,学生很难在大脑中抽 象出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磁场方向和感应电流方向。
在本节教学中将演示实验,分配给每个小组来做,学生兴趣更浓
厚;在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由于器材限制,改用视
教 学 设 计 与 课 题 研 频展台,让学生观察灵敏电流计更清晰;学生的抽象思维形成较难,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7篇)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c3f20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d.png)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7篇)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精选7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篇1一年来,我校所申报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关系的研究”课题在区课题组的统一领导安排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工作,为了提高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促进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实现预定的研究目标,现将课题所开展的情况做中期报告如下:一、做好课题的开题工作。
在区课题组的组织和支持下,我校于20xx年2月成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关系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与管理小组,制定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随机抽取本校41位课题实验教师进行了教师问卷调查并做了认真细致的数据分析和文本报告,根据问卷调查,课题组进一步完善了课题研究内容和方向,再向区课题组申报,20xx年3月初本课题正式立项。
二、研究。
自课题申报以来,我校课题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
1、研究相关著作。
学校课题组为全体课题构成员提供与本课题相关的著作书目,要求全体教师认真、系统研究,如XXX教授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阅读教学设想的要诀》、XXX教授的《写作教学内容新论》、XXX老师的《文本细读》等。
此外课题组还根据教师在研讨进程中的问题、情况,为教师举荐教育教学网络、杂志中的好文篇目,如XXX 老师《“语用型教学的整体框架”》、XXX老师的《语文知识教学一个合理的定位分析》等,这些文章为教师进行课题研讨工作提供了理论背景和基础,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外出研究。
选派课题骨干教师积极参加总课题组举行的各种培训,如开题工作培训会,课题论证工作培训会,选派老师参加市进修学院举行的课题工作培训会议,倾听XXX副所长和XXX校长关于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课题工作,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赴XXX的研究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物理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中期报告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有效课堂甚至高效课堂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我们申报了市级课题《中学物理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旨在针对我校实施新课改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求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效果。
随之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融通课堂内外,积极构建“有效课堂甚至高效课课堂”。
现将我校在该课题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组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二)组织开题学习,明确意义
课题申报成功后,召开了校级开题会。
会上,课题负责人宣读了课题研
究实施方案,为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目标,明确
了追求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以转变和优化师生传统教学方式为重点,
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
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师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进行了“课堂教学低效原因”调查分析。
通过全体教师课堂教学
效果自我反思与调查,通过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讨论,结合自己教学实践,
分析目前学校、学生、家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方法、策略;通过课题
组成员分学科走进课堂,进行课堂观察与调研,对本校常态课堂教学实况作
进一步的了解、分析,开展本校课堂教学低效原因的调查工作,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与侧重,寻找研究的突破口。
(四)依据调查分析各年级学科教研组确立了本组的研究侧重点与子课题。
(五)以“优化教学环节构建有效课堂”为主题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理论学习,理念先行
研究指出,长期的被动学习状态下学生形成的不良习惯,导致学生学习
自主性差、两极分化严重等不良问题,要改变这种局面,真正展现学生学习状态的真实性,就需要教师主动改变、提升思路、强化行动。
所以组织教师采用自学与外出培训学习,观看专题讲座视频等形式,进行理论学习,更新观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先后组织教师学习和观看了余文森教授撰
写的《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给老师的100条建议》、《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等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视频。
课堂实践,寻找策略
(1)研读课标与教材
经过分析研究,一致认为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对教
材的熟悉程度、理解认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号召教师结合课标研读教材,以教学内容为契机再学课标。
要求教师先认真研读课标,分析教材,掀起研读教材、分析教材的良好教研氛围。
通过这一活动,使每位教师从思想上高
度重视,都能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读教材,用课程改革的理念、整体联系的观点,在读懂教材上做文章,在读懂学生、读懂课堂上下功夫。
(2)立足常态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立足常态课,即教研组或分管领导采用随机抽查听课的形式,发现问题
及时研讨点评,让每位教师明确一节常规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任务要求,教法学法等环节内容,能结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有效组织引导学生顺利
完成当堂学习任务,达成既定学习目标为标准,努力提高常规课的教学效率。
推进教研课。
为了帮助教师形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研究氛围,促进教师听课评课的实效,开展了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展示活动。
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学校公开课。
依据课堂评价,通过教师全程参与,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了教学水平共同提高的目的。
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为教师的高效课堂研究提供实在的研究案例,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引领示范课。
即发挥本土资源,组织和开展本校各级能手示范观摩课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
“进名校,访名师,解读有效课堂”主题教研活动。
课题组曾多次鼓励
和安排相关老师去其它兄弟学校学习借荐,以提高对有效(高效)课堂的深
入理解。
通过学习,使老师们重新认识了课堂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深了对有效课堂的理解,同时也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总之,各项活动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优化教学环节、构建有效课
堂、追求高效课堂”为宗旨,不断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促进了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了课题向更深层次的推进。
二、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一)通过研究,明晰了构建有效课堂甚至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1.首先要静下心来钻研教材和备课,静下心来研究学生,明确了理清了教师角色。
只有备课充分,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准确把握重难点,要充分研究好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的掌握水平和课型的不同设计灵活的教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分层,不能一把抓;要体现有所侧重,不能一刀切;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取舍。
把教学目标分解若
干个教学活动目标。
这样既提升到了优的学习优势又适当兼顾差生。
在教学活动中知识点的呈现要也分层次,循序渐进,做到兼顾共性,照顾个性。
教
师在活动设计中要有前瞻性,留有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但要注意如何避免出现一些设计上的无效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做好课堂提问环节。
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
不同层次的问题要有不同
水平的学生回答。
要让基础很差的学生对已经由其他学生回答对了的问题进
行重复,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进步。
教师要像无私的太阳一样,毫不保留
地吧赞美之词送给那些需要我们鼓励的学生。
做到在课堂上人人平等。
尊重
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权。
在课堂上要对学生的评价及时到位。
要让每一个学
生都能勇敢地站起来,体面地坐下去。
所以及时的表扬、必要的耐心、适当的有趣的课堂活动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积极的内驱力。
3.作业的布置要体现侧重和分层的原则。
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做出不
同的标准的要求。
4.课堂练习要稳扎稳打。
向学生提出小目标,有小目标的完成来逐渐向
大的目标靠近。
要求学生小步子,低起点。
逐步的积累来完成一节课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5.开展好小组合作活动。
让学生体验小组合作的成功感。
鼓励优生带动
差生,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鼓励他
们把小组讨论的结果展示给大家,使他们知道同学们和老师都没有抛弃他们,也没有放弃他们,愿意帮助他们取得进步。
在教学环节的有效策略探讨和研究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较成功地解
决了课题中提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的策略,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形式的相关问题。
(二)通过研究,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1、教师对有效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策略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
研究促使教师走进“有效教学”,研究“有效教学”,实施“有效教学”。
在过程中,老师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有效教学的本质,理解了开展有效教学
的目的,感受到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在研究中,他们了解了新课程背景
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流程,并且对优化每个流程的有效策略
有了较为清晰地认识。
2、教师的科研意识普遍增强,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名师成长梯队已经形成
教师们深刻认识到科研给学校带来的活力,他们都力图借助课题研究提
升学校教学品位,改变教师的教学状态,提升自身的工作质态。
在研究中我
们积极组织教师撰写课题论文和案例反思,并汇编成《中学物理高效课堂和
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论文集》教师的课题研究成果,经过教、研、思、写等多
层次的磨炼,不少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3、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一年多来,我们通过课题研究的引领,教研风气空前浓厚,教学策略和
方法的优化正成为广大教师数学教学的追求目标。
教师们在一次次研究、追寻、反思、改进中,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三)通过研究,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随着学习方式的不断优化,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课堂上学
生搞小动作的少了,专心听讲的人多了;只会倾听的人少了,会听善思敢说
的人多了;教师说话的时间少了,学生表达的多了;单一评价的少了,学生
参与的多了。
总之,一个积极向上、紧张有序、和谐文明的课堂气氛形成了。
今后,我们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不再戴着“有色眼镜”把学生分成上,中,下三等,改变教师一贯地运用师威和高高在上的身份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和学生一起探究知识。
让
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使学生能在每节课上都能有所收获,学而有得。
永寿中学《中学物理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
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