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升华和凝华教案

升华和凝华教案

升华和凝华教案教案一: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 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升华和凝华的分离方法。

3. 能够运用升华和凝华的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碳酸氢铵、冰精、玻璃棒、玻璃棉、水浴、蒸馏水等。

2. 实验设备:试管、烧杯、恒温水浴等。

3. 教学课件和教学实验讲义。

教学过程:1. 导入:- 回顾学生对物质分离方法的了解,引导他们思考是否还存在其他分离方法。

- 提问:你们是否听说过升华和凝华?对此是否有一些了解?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知识讲解:- 分别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阐述其原理和应用范围。

-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和过程。

3. 实验操作:- 引导学生进行升华实验:将碳酸氢铵加热,并使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 引导学生进行凝华实验:将冰精溶液放在恒温水浴中冷却,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 总结归纳:- 结合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升华和凝华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 指导学生从微观和宏观层面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分离原理。

5. 拓展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的应用范围,如何利用这些分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对升华和凝华在生产和科研领域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6. 练习巩固:-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几个升华和凝华相关的问题。

-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相应的习题作业。

7. 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升华和凝华》的教案设计

《升华和凝华》的教案设计

《升华和凝华》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解释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举例说明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升华和凝华的存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第二章:升华的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的定义和特点。

让学生理解升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介绍升华的定义和特点。

解释升华的过程和原理。

举例说明升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升华的概念。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升华的存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升华的理解。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第三章:凝华的概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让学生理解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介绍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解释凝华的过程和原理。

举例说明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凝华的概念。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凝华的存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凝华的理解。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第四章:升华和凝华的实验观察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4.2 教学内容设计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解释实验结果和现象。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章节一:引言1. 导入新课:物质的三种状态2. 引导学生回顾:固态、液态、气态的特点3. 提问:除了这三种状态,物质还有其他的转变方式吗?4.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总结:物质还可以从一种状态直接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如升华和凝华章节二:升华现象1. 提问:什么是升华?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的过程3. 展示图片和实例:冰雕逐渐变小、干冰制冷等4.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升华过程中,物质的分子是如何变化的?章节三:凝华现象1. 提问:什么是凝华?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的过程3. 展示图片和实例:霜的形成、玻璃上的水珠等4.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凝华过程中,物质的分子是如何变化的?章节四:升华和凝华的应用1. 提问:升华和凝华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哪些应用?2. 学生思考并举例,教师总结:如冰袋降温、固态二氧化碳灭火等3. 讨论:升华和凝华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章节五:小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现象及应用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哪些现象是升华,哪些是凝华?3. 布置作业:请学生总结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并思考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章节六:实验探索观察升华和凝华1. 实验准备:准备干冰和温度计2. 实验步骤:a. 将干冰放在实验台上b. 观察干冰的变化,记录温度计的读数c. 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升华过程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章节七:案例分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1. 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图片:冰雕逐渐变小、霜的形成等2. 学生分析实例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3. 讨论:升华和凝华现象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章节八:知识拓展升华和凝华的其他应用1. 展示升华和凝华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实例:如电子设备散热、冷冻干燥等2. 学生探讨:这些应用是如何基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实现的?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现象在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章节九:课堂互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竞赛1. 教师设计知识竞赛题目,涉及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现象、应用等2. 学生分组进行竞赛,回答问题3. 教师总结竞赛结果,给予奖励和鼓励章节十: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现象、应用及实验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3. 教师给予反馈,强调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章节十一:互动讨论升华和凝华的实际案例1. 教师提出生活中遇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的问题,如冬天窗户上的霜、衣柜里的樟脑球消失等。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教案、教学设计
1.必做题:
-完成课本第chapter页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检验自己对升华和凝华概念、应用等方面的掌握。
-设计一道关于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实验,要求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学生需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观察结果和结论。
2.选做题:
-拍摄生活中遇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以图片或短视频的形式提交。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物理现象的能力。
3.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准确观察和记录。
(三)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升华和凝华现象,降低学习难度。
-例如,通过展示冰冻衣服在阳光下变干、雾凇等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
4.能够运用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升华和凝华现象,掌握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物理原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设计实验:碘升华、冰块凝华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物质状态的变化。
3.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出问题:为什么冰冻的衣服在阳光下会变干?雾凇是如何形成的?
4.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难点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升华和凝华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

七年级上册科学《升华与凝华》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科学《升华与凝华》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升华与凝华的定义:详细讲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让学生明确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和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2.升华与凝华的原理:通过动画、图示等方式,形象地展示升华与凝华过程中分子、原子、离子的运动状态,帮助学生理解这两种状态变化的实质。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实验、讨论等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总之,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升华与凝华的知识,提高科学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7.课后作业,延伸学习:布置有关升华与凝华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8.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升华与凝华知识的同时,提高科学素养,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升华与凝华过程中的物质量变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升华与凝华的原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升华与凝华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有关升华与凝华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

《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实验探究环节,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实验操作不够熟练;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时,部分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5 分钟)
教师活动:提出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舞台上的 “烟雾” 是如何形成的、干冰为什么可以用于人工降雨等,引导学生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进行解释。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设计意图:通过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先介绍升华和凝华的现象,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特点,最后结合实际应用,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设计、观察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四种物态变化,对物质的三态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升华和凝华这两种物态变化在日常生活中不像其他四种变化那么常见,学生对其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实验探究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学法
(1)观察法: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升华和凝华的特点。
(2)讨论法:小组讨论,交流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和认识。
(3)实验法:参与实验探究,亲身体验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过程。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1.2 教学内容: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讨论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是否曾经注意到生活中的物体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或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

1.3.2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解释升华是指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凝华是指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1.3.3 举例说明:让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第二章:理论讲解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

使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热力学原理。

2.2 教学内容: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

解释升华和凝华的热力学原理。

2.3 教学步骤:2.3.1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说明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升华和凝华。

2.3.2 解释热力学原理:解释升华和凝华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第三章:实验演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

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升华和凝华的热力学原理。

3.2 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来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与热力学原理的联系。

3.3 教学步骤:3.3.1 设计实验:介绍实验装置和实验材料。

3.3.2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3.3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结果与热力学原理的关系。

第四章:巩固练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2 教学内容:提供练习题,巩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4.3 教学步骤:4.3.1 布置练习题:提供与升华和凝华相关的练习题。

4.3.2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4.3.3 解答疑问:讨论学生练习中的疑问。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升华和凝华有更全面的理解。

激发学生对升华和凝华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总结升华和凝华的主要概念和原理。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参考模板范本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参考模板范本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升华和凝华是新教材八年级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节的内容,本章前面的内容包括了物态变化的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本节课是物态变化学习的延续以及总结。

所以本节课,学生要完善着六种物态变化,对本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掌握。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

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碘升华和凝华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2、通过认识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的实例,培养学生将物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关心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并能够积极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难点: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板书,碘管,烧杯
五、板书设计
3、4 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

升华吸热
升华现象:樟脑丸变小,白炽灯灯丝变细,
2、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

凝华放热
凝华现象:雾凇、霜、雪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灯泡变黑。

3、干冰升华的应用:
(1)人造舞台云雾
(2)人工降雨
(3)冷藏食物
六、教学过程。

《升华和凝华》教案

《升华和凝华》教案

升华和凝华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升华和凝华两种物质转化过程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升华和凝华的实验方法和条件;3.能够区分升华和凝华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升华和凝华是物质在固态之间转化的两种过程。

升华是指固体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不经过液态的过程;凝华是指气体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不经过液态的过程。

2. 升华和凝华的特点升华的特点: - 固体升华到气体时,通过增加温度和/或降低压力来实现; -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吸收周围的热量; - 升华速度受温度、压力和固体性质的影响。

凝华的特点: - 气体凝华为固体时,通过降低温度和/或增加压力来实现; -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释放热量给周围环境; - 凝华速度受温度、压力和气体浓度的影响。

3. 升华和凝华的实验方法和条件升华的实验方法和条件: - 实验方法:将固体样品置于高温环境中,使其升华为气体,收集气体; - 实验条件:温度高于固体的升华温度,压力低于固体的气化压力。

凝华的实验方法和条件: - 实验方法:将气体样品冷却至低温,使其凝华为固体; - 实验条件:温度低于气体的凝华温度,压力高于气体的气化压力。

4. 升华和凝华的应用升华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雪在寒冷的冬天升华,无需融化成液态;- 冷冻食品中的冰块直接变为水蒸气,不融化成水。

凝华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水蒸气凝华成露珠,滋润植物表面;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云和雨,形成降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入课题,让学生思考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引发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的认知和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特点、实验方法和条件,帮助学生理解两种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3. 实验演示(20分钟)进行升华和凝华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升华和凝华的实际过程,加深对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通用8篇)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1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相识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2、相识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实力目标视察试验,相识物体改变,形成初步的视察、试验实力情感目标了解物理学问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育学习物理的爱好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材给出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用试验引入课题,学生视察碘升华的试验,分析试验,说明碘没有变成液态,而是干脆变成了气态、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哪些是属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对于升华须要吸热,凝华须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教法建议本节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的学习,注意视察和试验的教学,在引出课题时,由于有了许多物态改变的学问,所以可以干脆得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碘的升华试验,要学生留意视察现象,看出碘没有变成液体而是干脆变成了气体,而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汽有附着在容器壁上,形成了碘蒸汽的凝华、可以提出一些视察的问题,学生边视察边思索、升华和凝华的吸热,肯定要联系实际,先要知道哪些现象是升华和凝华现象,再留意联系实际分析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教学设计方案升华和凝华课题:升华和凝华重难点分析:识别生产和生活中的`物态改变是本节的主要内容,也是通过这个培育学生的分析实力和推断实力、要弄清起先的状态和最终的状态,再依据物态改变的定义来推断是属于何种物态改变、教学过程分析:一、引入课题由于具有相当的物态改变的学问,所以可以干脆引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也可以画出物态改变的图解,学生思索有固态干脆变成气态和由气态干脆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存在的,再给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依据所学的学问,干脆从图解中看出升华吸热而凝华放热、二、试验:碘的升华和凝华方法1、老师试验,留意在试验过程中要说明清晰碘是从固态干脆变成气态,这是升华现象,可以学生思索由固态变成液态可能的途径,学生依据原来学到的学问,会想到从固态变成液态,即熔化,再由液态变成气态,即汽化,而本试验碘的升华是由固态干脆变成的气态,这里干脆两字是教学的重点、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学生视察试验,老师提出思索问题,学生带问题视察,参考问题有:碘的升华试验看到了什么现象,固态的碘成为气态的碘可以有什么方法,试验中是如何实现的,碘的升华是吸热还是放热,碘蒸汽的凝华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三、吸热和放热的状况方法1、分析一些实例,说明哪些属于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要注意分析的过程,在分析了一些现象后,要联系实际说明是如何应用的方法2、可以用试验探究的方法实现,供应学生一些有关的课题,学生设计试验的方法,并实施试验,得出一些结论、板书设计:第七节升华和凝华一、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由固态干脆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2、凝华:物质由气态干脆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二、一些现象1、升华和凝华的现象2、物态改变的分析三、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探究活动:试验探究:自然现象中的物态改变课题:调查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属于哪种物态改变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安排与设计试验;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沟通与合作。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方案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方案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学生能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学生能够运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特点。

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及解释。

2、教学难点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碘升华凝华实验装置、干冰、樟脑丸、玻璃片、热水、冷水等。

2、多媒体课件:包含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 分钟)展示一组美丽的雪景图片,提问学生:“雪是怎么形成的?”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的变化。

接着展示干冰制造舞台烟雾的视频,提问学生:“舞台上的烟雾是怎么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升华和凝华。

2、新课讲授(20 分钟)升华的概念进行碘升华实验:在密封的玻璃管中放入少量碘颗粒,用酒精灯微微加热。

引导学生观察碘的状态变化,发现碘颗粒直接变成了紫色的碘蒸气。

讲解升华的概念: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凝华的概念停止加热碘升华的实验装置,让其冷却。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紫色的碘蒸气又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颗粒。

讲解凝华的概念: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展示樟脑丸变小、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灯丝变细等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现象属于升华还是凝华,并解释原因。

展示霜、雾凇、冰花等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现象属于升华还是凝华,并解释原因。

人教版八上3.4《升华和凝华》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上3.4《升华和凝华》优秀教学案例
3.培养学生勇于实验、敢于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勇于尝试新方法,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4.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协调沟通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冰雪消融、霜的形成等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状态变化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展示冰雪消融、霜的形成等生活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存在,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原理、过程以及影响因素。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意识,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内化。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动力。
3.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内化。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2.设计实验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中常见的冰雪消融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状态变化的现象。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冰块在室温下逐渐融化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现象。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冰块在室温下直接变为水蒸气,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借此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升华现象。
4.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反馈,了解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第二章四、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四、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基本概念,理解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观察,掌握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教学难点:升华与凝华过程微观层面的理解,如分子运动状态的变化等。

需通过图示、动画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认识。

三、教学准备为保证教学顺利进行,需要准备物理教材、黑板、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晶观察箱、固态冰、固态气体等)以及相关实验材料。

同时,需提前进行实验准备,确保实验器材的完好性及实验环境的安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课堂的开始,教师首先会通过一个简短的实验或生活中的实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会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干冰在空气中逐渐消失,或是霜的形成过程。

通过这些现象,学生会直观地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从而激发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理论知识的讲解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将详细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和发生条件。

首先,教师会解释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并列举出如冰升华成水蒸气等例子。

随后,再讲述凝华则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比如夜晚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雾凇的现象。

在此过程中,教师将借助图示、模型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实验演示与互动探讨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升华和凝华的过程,教师将进行实验演示。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碘晶体,加热后让学生观察其升华过程;再如,通过冷却水蒸气来演示凝华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讨论,共同探讨升华和凝华的奥秘。

八年级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

八年级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

八年级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它们是物质状态变化的两种形式。

2. 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条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 升华和凝华的条件3. 升华和凝华的实例及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条件及实例。

2. 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2. 运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升华和凝华过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如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现象。

2. 新课导入:介绍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解释它们是物质状态变化的两种形式。

3. 知识讲解:讲解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并举例说明。

4. 实验演示:进行升华和凝华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升华和凝华过程。

5.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实例,如冰雪融化、衣服晾干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条件及应用。

7.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掌握其条件,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升华和凝华概念、条件等的理解程度。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来评价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物质的其他状态变化:除了升华和凝华,还有熔化、凝固、汽化、液化等状态变化,可进行简要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生活中的热现象: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如热水沸腾、冷水结冰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升华和凝华+教案

升华和凝华+教案

升华和凝华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通过观察碘的升华与凝华实验,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直接转化的。

(2)知道升华是吸热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3)了解生活、生产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利用建立的概念解释形成原因。

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建立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并能够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了解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的吸放热规律及升华和凝华概念建立后,综合利用知识分析生产生活实例。

三、教学分析(1)学生在学习了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之后,已经了解了固态与液态、液态与气态之间的物态变化,但对于固态与气态之间直接转化的物态变化尚无认知,甚至可能会认为是“几乎不可能的”。

这正是本节课程的切入点,让学生在思维上与原有的认知形成激烈的碰撞,从而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

(2)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归纳和分析能力,能对较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归纳并得出初步结论,但动手能力相对薄弱,观察现象的能力还不够全面。

本节课程通过教师的引导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我们知道物质可以由液态变成气态或固态,那么物质能够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或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吗?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观察物质在固态与气态之间的变化。

活动2【活动】观察萘的升华和凝华现象,人造“雪”现象活动1-观察萘的升华和凝华现象,人造“雪”现象。

(1)在圆底烧瓶中放入少许萘粉末,在靠近萘粉末上方悬挂一段树枝,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观察现象(萘粉末的状态改变)。

《升华和凝华》教案(通用3篇)

《升华和凝华》教案(通用3篇)

《升华和凝华》教案(通用3篇)《升华和凝华》教案篇1一、说教材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的一类现象,与前面已讲的四种现象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学问体系。

尽管升华和凝华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同学留意,学校自然课本中也没有讲过;且气体不易观察,而难于直接观看到。

本节是在同学学习了前面四种现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同学可用探究冰的熔化过程、水的汽化过程的方法来探究碘的升华过程,进一步培育他们的科学探究力量。

如何探究碘的升华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尝试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是本节的重点。

二、说教具同学:每组一个碘升华器、一个酒精灯、一盒火柴,老师:酒精灯,火柴,碘、细线、锥形烧瓶,铁架台,多媒体课件,新、旧白炽灯各一个三、说同学同学已具有初步的物态变化学问,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因此,老师应设计有利于同学自主学习、创建让他们主动探究物理规律的环境和机会,以进一步培育他们在学习上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的力量。

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式五、说教学目标1、学问和技能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2)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和凝华需要放热。

(3)能简洁解释常见的升华吸热的现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碘的升华过程,使同学进一步把握课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试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2)培育同学的制造性思维过程以及初步的观看、分析和概括力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使同学形成情愿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2)培育同学的制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面对挫折的健康心理、意志和品质。

六、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先播放《奇异的大自然》剪辑录象,片中有云、雨、露、雾、霜、雪、雹,然后让同学说出其中自然现象的名称,最终请同学分析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对未知的现象引发同学提出问题。

这样既复习了旧学问,又自然地引入新课。

2、进行新课《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在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下有六个三级主题,其中第五个三级主题的第一点是要求同学通过试验来探究物态的变化过程,这里强调的是用试验探究的方法学习物态变化过程,而且还应知道相应的物态变化过程。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和凝华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变化的过程。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能识别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常见现象。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理解和应用。

2.教学难点对升华和凝华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变化过程的理解,区别于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

运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一些复杂的生活和自然现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实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段美丽的雪景视频,画面中有雪花飘落,同时还有冰雕在阳光下逐渐变小的场景。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在这个视频中,冰雕变小和雪花形成分别是物质的什么变化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升华和凝华。

(二)讲授新课1.升华概念引入:讲解冰雕在阳光下直接变成水蒸气消失不见,这种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强调“直接”二字,即没有经过液态这一中间状态。

实验演示:在一个烧瓶里放少量碘,对烧瓶微微加热,观察到烧瓶内固态碘逐渐减少,同时有紫色碘蒸气出现。

停止加热后,碘蒸气又会凝华成固态碘附着在烧瓶壁上。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升华现象。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及升华吸热: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如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冰直接升华成了水蒸气;用久了的电灯泡灯丝会变细,是钨丝在高温下升华成钨蒸气。

讲解升华吸热的特点,如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来进行人工降雨。

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升华,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应用
2、观看多媒体课件:人工降雨。
现代社会你也可以“呼风唤 雨”
3、观看多媒体课件:在舞台上撒干 冰制造白雾。 归纳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完成物质三态变化图。 1、炎热的夏天,王东从冰箱里取出一根冰棒,发现 包装纸上附有一些小冰晶,打开包装之后,看到冰 棒在冒“白气” ,一会儿冰棒便成了冰水,根据此情 景请你提出关于物态变化的问题并回答。 2、回家咨询父母,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一:冰箱中的霜是怎样形成的,采用什么办 法可以减少霜的形成? 问题二:霜的形成条件是气温 0 摄氏度以下,对 农作物有害,如何防止? 问题三: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 应用? 3、想想议议:如果要给食品降温,你想到了哪些方 法?严寒的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为什么总出 现在室内的一面? 这些都让学生自己去解释,是六种物态变化的 综合应用,是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联系和应 用。
板书课题:§4.4 升华和凝华 生活中松树上雪的消失是由固体雪 直接变为气体消失的,是“升华” 现象。你还在哪里见过类似的现 象?
自学课本 P92-P93,了解什么 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动手、动 是“升华” ,什么是“凝华” 口、动脑 。 展出固体清新剂、卫生球: 分小组讨论并实验:日常生活 中它们是如何消失的?其中 会有液态出现吗? 给“人造雪景”加热:尝试解 释“人造雪景”中所包含的物 态变化过程。 展出新旧灯泡: 学生对比观察并分辨哪只是 新灯泡哪只是旧灯泡,试着解 释灯泡用过一段时间之后灯 丝变细,灯泡内壁变黑的原 因。 学生能闻到强烈的固体清新 剂和卫生球的气味,但用眼观 察时没有液体物质出现,强 调:升华现象的 “直接”二字。 1、通过有趣的活动,吸引学 生全员参与,进行实验的合作 与交流。 2、培养学生的表达功能,让 学生在不断规范的表达中,整 和语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3、应用概念,用升华和凝华 解释简单的现象,将所学知识 应用于生活。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且从实 验结论中,自然生成升华和凝 华的概念。本实验教师指导学 生自己做,并且让学生给学生 讲此实验现象,给学生机会, 更易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培 养学生动手能力,多角度思 考,开拓思维,多动脑,积极 进入学习状态。 霜和雪都是晴天的产物。因为 天空无云时夜间地面散热很 快很强,温度才能下降到 0℃ 以下,使贴近地面的水汽直接 凝华形成白霜,所以凝霜之前 天气是冷的。等到天亮日出, 太阳光很强,霜的水分很少, 升华时并不需要大量的热,所 以天气相当温暖。 而雪是从高空落下来的,水蒸 气凝华成雪的时候,地面气温 并不一定很冷。但是雪要熔化 成水, 就必须吸收大量的热(一 克的雪,熔化成水所吸收的热 量,等于把一克的水,从 0℃ 升高到 80℃时吸收的热量)。 这些热量就从地面的空气中 吸收,所以不等到雪熔化完, 气温是不可能回升的。
推进新课
实验演示: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
1、观察试管中碘的状态和颜 色,思考要让固态的碘发生变 化,可采用什么办法? 2、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 结论,得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及吸放热情况。
板书:升华吸热,周围环境温度下 降; 凝华放热,周围环境温度上升。
尝试解释“霜前冷雪后寒”这 一自然现象。
展示多媒体图片并且借助多媒体课 件观看雾凇、霜的美丽画面并播放 视频:水的三态变化
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 这里老师要引导学生从物态 和凝华现象,并分类整理: 的初始状态和末尾状态来判 升华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 断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雪堆 (或冰雕) 没有熔化变小、 灯丝变细、衣柜里的卫生球变 小、固体清香剂消失; 凝华现象:霜和雪的形成、灯 泡内壁变黑、北方冬天窗户结 冰花、冰棒纸上白花花的 “粉” 、雾凇等。 1、介绍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 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 样的固体.这种固体不经熔化就可 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 。 了解干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 用: 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如 制造冰淇淋. “干冰”还是良 好的保鲜剂.鱼、肉和其他易 腐烂的食物装船运送几千里 远,可用“干冰”保鲜这些食 品.鸡蛋用“干冰”冷冻保鲜 几乎是无限期的. 思考在云层中抛撒干冰为什 么会促成降雨? 思考在舞台上撒干冰为什么 会出现白雾? 这为下一环节的解释提供了 一个台阶。 (本环节课前完成)
教师活动 展示雪景图片
学生活动 分小组讨论:地面的雪如何消 失?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过 程?松树上的雪也是这样消 失的吗?也经历了同样的物 态变化过程吗?
1
设计意图 生活中处处留意皆“物理” 。 松树上的雪的消失和地面的 雪的消失不同,从而引出“从 固体直接变为气体的过程叫 升华” 。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器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判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碘升华凝华管 1 支、樟脑丸(或卫生球)24 袋、松树枝若干、热水、冷水、带橡皮塞的圆底烧瓶 12 个、新旧灯泡各 12 个、酒精灯 1 个、固体清新剂 24 盒、火柴、多媒体课件等。 (课前辅导学生每人 自制一瓶“人造雪景” )
作业布置
分小组讨论后派出小组代表写成小论文上交。
课外探究
1、阅读水的故事,填写水的三态变化。调查云、雾、雨、露、霜、雪、雹等的成因及它们和人类生 活的关系。 2、观看视频:水的故事。设计一个节水方案。 §4.4 升华和凝华 一、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凝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二、升华吸热周围温度下降 凝华放热周围温度升高
§4.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课题 课型 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 课时 授课教师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第六中学章春玲
教材通过加热碘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从而得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再联系实际分析 一些自然现象,理解升华吸热、凝华放热,以及它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升华和凝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变的过程,初二的学生对 此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一定有正确的认识,而且学生们对这种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热 放热情况并不十分熟悉,实验现象也很难直接观察到,因此需要教师及时纠正学生们对直接经验的 片面和错误的认识,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要掌握好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 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 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转化。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宜 重点启发点拨、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切实领悟:对生活中的日常现象,要从 物理学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多动手,亲自做,通过实验探究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并对它们做 出合理解释。 教法:实验法、探究法、例举法、多媒体结合展示法 学法: 注重实验现象的观察、解释,并联系实际,应用于生活。 知识和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4、能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说明云、雨、雾、露、霜的形成
学生现状
教学策略
实施措施
三维目标
过程和方法 、 1、通过对“碘升华和凝华实验”的探索,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能透过现象认 识到物理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云、雨、雾、露、霜的形成原因的学习,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 中见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3、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情感、态度、 1、通过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实验的观察,对所学知识进 价值观 行归纳总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2、通过分组活动、课堂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奥秘的兴趣及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爱 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板书设计
3
教后反思
在做“人造雪景”实验时出现了液体。本实验需要教师好好思考和改进。 上本节课时正好下了一场大雪,很应景。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接受。之前和之后的若干天又下了霜。 在复习课上学生对“霜前冷雪后寒”印象非常深切。弥补了课堂上生硬接受的欠缺。 实验室如果有干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就更理想了。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