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概况、东亚和日本
东亚及日本
![东亚及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25a42d0790c69ec3d5bb7519.png)
4、东亚的气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 高寒气候
温带季 风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回顾: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4、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 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 特点: 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读图9,回答问题。 (3)指出B、C两城市 所属气候类型的共同 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 的影响
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降水集中在夏季,易产生洪涝灾害
(4)从综合国力中基本实体的角度,对比分 析B、C所在国发展经济的条件。
B所在国为临海国,国土面积辽阔,资源种类丰富、总 量大,劳动力数量多; C所在国为岛国,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短缺,1)据图推断甲国人口 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 因。 该国人口多分布在沿海、
沿河地区,中部少。原因 是该岛沿海、沿河地区地 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中部为山地
2)说明甲国A、D两城市,分别在一月和七月 出现降水差异的原因。
该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中部地势高。一月D城市处于东 北季风的迎风地带降水多,A城市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 七月A城市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地带降水多,D城市则处 于背风地带降水少
日本
甲
右图中甲气候类型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 ( 乙气候类型是( ) 亚热带季风气候 若图中甲乙是下表中的两地 则甲应是( 上海 ) 两地气候的主要差异是( 上海年温差较大,年降水量 ) 较少,大陆性强;东京年温 乙 差小,年降水量较多,海洋性强 年降水量 (mm) 1 163 1610
最冷月平均 最热月平均 气温(℃) 气温(℃) 上海31.2N 3.7 27.8 东京36N 3.7 25.1
(完整版)东亚和日本(区域地理)
![(完整版)东亚和日本(区域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c25c6e241ed9ad51f01df2a8.png)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海陆位置: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经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80°E—145°E,20°N—50°N 北半球,东半球;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1)海岸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 多港湾)
(2)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地形: 以高原、山地为主 东部地形: 以平原、丘陵为主
2000
1000 1月 0
北京
东京
东京 北京
1月均温 3.7℃ -4.77℃
7月均温 25.1℃ 26.1℃
年温差 21.4℃ 30.8℃
年降水 1610mm 636mm
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 有特殊天气现象-梅雨和台风。
冬
(1)岛国,四面环海;
夏
(2)海岸线曲折,海洋影响大;
(3)东西季风都来自海洋;
主要分布在东亚东部地区。 东亚东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 水源充足,农业发达;临海多港 本
思考: 东亚沿海经济发展程度超过西 部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东亚东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农业 发达;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劳 动力充足;科技水平较高。
(1)日本以什么地形为主?
日本以山地丘陵为主。
山地丘陵分布在岛屿的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比较狭小 的沿海地区。
(2)海岸线曲折
多优良港湾
日本海
太平洋
关东平原 富士山
日本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 壳 运 动(多火山地震)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火山爆发
日本海 日本
太平洋
日本所在区域
太平洋板块
(3)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
第七讲 东亚与日本
![第七讲 东亚与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01b89f1c33687e21ae45a956.png)
落后 畜牧业
向
大陆 东部
半岛、 岛屿上
低
平原 丘陵
东
起伏 大
山地 丘陵
短、急
季风 气候
地壳 活动 强烈
大 较发达 农业 林业
读下图提供的信息,(图中圆圈大小表示贸易总额多少,白 色部分表示出口,黑色部分表示进口)回答7~8题。
C 1.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国的贸易进出口构成均为进口大于出口
第七讲
东亚与日本
一、东亚概述
(一)位置 1、经纬度位置 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4°N ~ 53°N 73°E~145°E 2、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一、东亚概述
东亚位置示意图
一、东亚概述
(二)范围 中国:首都北京。发展迅速的发 展中国家。 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畜牧业占 重要地位。 朝鲜:首都平壤。森林、矿产丰 富。 韩国:首都首尔。以汽车、电子、 服装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 日本:首都东京。发达国家。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300 200 200 100
5.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 数量最多的应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 措施是( )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一、东亚概述
(三)地形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多自西向 东流,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 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和丘 陵。东部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 丘陵,平原狭小,河流短促。 2、海岸线比较曲折,多半岛岛屿。
1.东亚的地形、地势特点:
亚洲分区1《东亚和日本》
![亚洲分区1《东亚和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8f44d82ead02de80d4d84089.png)
哈尔滨
海洋性显著的表现与原因:
东京
1.年降水量偏多且季节分布较均匀;
2.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夏季较凉爽、
冬季较温和);
3.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
原因:受海洋和日本暖流影响
传统工业区:五大工业区,多为临海型
发展途径:大力发展海上 航运,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 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日本工业分布
日本工业分布过度密集
会带来许多弊端,新兴
工业向哪里发展?
日
本
太
海
平
洋
新兴工业区(高
濑户内海
新技术):向南
北扩展,九州
主要工业区 岛(硅岛),为
日本城市、人口集中分布区
临空型,
思考:日本工业布局向国土南北两端发展的原因是?
科学城:筑波
硅谷:北九州
筑波 北九州
太平洋、濑户内海沿岸的老工业区已呈现“饱和状态”, 地价昂贵,工业成本高(根本原因); 工业污染影响严重; 国土南北两端环境较好; 有现代飞机场和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支撑
现代化的农业和渔业
(1)农业单产高
1、农业地域类型:
2、农业单产高
水稻种植业
耕地少,精耕细作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课堂小结
日本地理特征
➢ 地狭人稠多港湾 ➢ 山地丘陵多火山 ➢ 季风气候海洋性 ➢ 林水丰富少矿产 ➢ 工业集中在沿海 ➢ 太平洋与濑户内 ➢ 农业进口渔业一 ➢ 加工贸易经济达
作业
1.整理本节课笔记; 2.完成《考点》中本节习题。
今日的辛苦成就明日的辉煌!
亚洲概况、东亚和日本资料
![亚洲概况、东亚和日本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7f0f58633d4b14e852468c9.png)
BD)(选择填空) A.年降水量分配均匀 B.雨热同期 C.冬季普遍高温 D.年降水量较丰沛
2.地形 高原山地为主、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大陆30°N地形剖面图
读“沿40°N亚洲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4.有关E、F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能否从地形、纬度位置、河流、农业等方面分 析一下这三个地区的共性? ❖ 位于温带的南部和热带北部,气温、降水适中。 ❖ 位于大江大河的冲积平原上,土壤肥沃。 ❖ 早期农业发达
真题1(2011年上海卷)亚洲某地,位于45°E、20°N
,该地所在国家有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1)该地在世界文化圈中属于 ( ) A.伊斯兰文化圈 B.南亚文化圈
高原高山
温带季 风气候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热带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哈尔滨
上海
一月气温:0℃以下(寒冷) 0℃以上(温暖)
雨季:
短
长
两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上海
气温年较差大, 降水季节变化大
东京
气温年较差小, 降水丰沛
温带季风气候
C.东南亚文化圈 D.非洲文化圈
(2)该地所属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出口的主要产品
之一是 ( )
A.茶叶
B.锡矿
C.石油
D.咖啡
【答案】 (1)A (2)C
(一)东亚的位置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20ºN-50ºN 经纬度的范围80ºE-140ºE :
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课件
![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ff877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f.png)
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课件一、导言大家好,今天我们将探讨东亚和日本的区域地理。
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而日本则是东亚的主要经济体之一。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了解东亚和日本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状况以及人文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二、东亚概述1、地理环境东亚位于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等国家。
该地区地形复杂,有广阔的山地和丘陵地带,同时也有一些平原和河谷地区。
东亚的气候以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为主,同时也有一些热带气候地区。
2、自然资源东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以及森林、水资源等。
此外,东亚还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如各种草药和动物资源。
3、经济状况东亚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之一,特别是中国和日本。
该地区的国家在汽车、电子、钢铁、纺织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同时,东亚的服务业发展也很快,如金融、旅游、教育等。
三、日本概述1、地理环境日本是一个位于亚洲东部的岛国,由四个主要岛屿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
日本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同时也有一些平原地区。
日本的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
2、自然资源日本的自然资源相对较少,主要依赖进口。
然而,日本拥有一些独特的自然资源,如温泉和富士山等旅游资源。
此外,日本在海洋资源方面也具有优势,如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海洋运输能力。
3、经济状况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日本的汽车、电子、钢铁等产业在全球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同时,日本在服务业方面也具有优势,如金融、旅游和教育等。
近年来,日本政府致力于推动数字化和科技创新,加强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合作,以应对全球经济的变化和挑战。
四、结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东亚和日本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状况以及人文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东亚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发展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而日本作为东亚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其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的竞争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
![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051d0bb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6.png)
降水mm
300 250 200 150 100 50
二、东亚东西部比较——河流
主要流向:
黑龙江
自西向东,
流入太平洋
黄河
为什么大江大 河主要集中在 中国,而其他 国家较少?
珠江
蒙古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日本、韩国、朝鲜 面积狭小,河流短小。
二、东亚东西部比较——人口
东亚人口主要 分布在哪里? 为什么?
三、城市与贸易
日本首都东京,位于关东平原的南部,人口1200多万,是世 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也是日本海陆空交通的枢纽。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中国。神户和横滨是日本两个最大的 对外贸易港口。科学城——筑波。硅岛——九州岛。
近年来,日本从中国输入的商品有服装、石油、煤炭、棉花、 水产品和蔬菜等;向中国输出的商品有钢铁、电子产品和其他 工业产品。
(1)日本群岛 东亚最大的群岛 (2)台湾岛 中国第一大岛 (3)朝鲜半岛 东亚最大的半岛
海、海峡:
渤海 日本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朝鲜海峡
(四)、河流
1、大陆:多大江大河; 河流流向大河多 自_西___向_东___流入 _太__平__洋
2、半岛、岛屿:
河流短促
1、气候类型的分布
东部沿海为___季__风__气候; 西部内陆为_温__带__大__陆__性_气候; 青藏高原为_高__原__、__高__山_气候。
东亚岛国 海岸曲折 火山之国 矿产贫乏 原燃进口 外贸发达 日出之国
浓缩日本
我国近邻 港湾优良 地震之邦 林水丰富 产品输出 渔业著名 樱花之国
面积狭小 境内多山 季风显著 经济大国 三湾一海 农业高产
人口稠密 平原狭小 海洋性强 资源小国 工业集中 精耕细作
3.1亚洲概述、东亚和日本
![3.1亚洲概述、东亚和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c8fbafd35022aaea998f0f5f.png)
•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自然增长率较高, 排第三。
看“亚洲各国人均GDP”图,总结亚洲经济状况。
• 经济发展差异大。 • 日本属于发达国家,其他属于 发展中国家。 • 东南亚国家,如新加坡、马来 西亚等国经济发展较快。 • 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因大量 出口石油,也比较富裕。
归纳总结:将亚洲的自然地理环 境之间的关系书面表达出来。
东亚的 位置和 范围
韩国
朝鲜
蒙古国
中国
中国经济密度多中心格局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中国东部沿海,朝鲜、 中国西部内陆,蒙古 范围 韩国、日本 海陆 位置 地形 气候 水文 交通 人口 经济
气 候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中国东部沿海,朝鲜、 中国西部内陆,蒙古 范围 韩国、日本 海陆 位置 地形 气候 水文 交通 人口 经济 濒临海洋,距海近
富山
• 比较富山和东 京降水特征,
并分析原因。
从日本的
地形和气
候特征推
测水文水 系特征。 河流多、径 流量大,但 短小、湍急、 落差大。
由上述条件推测日本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 自然资源:
水力资源、森林资源、地热资源、矿产资
源(种类多,但量小)
• 自然灾害: 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洪涝、台风
3.1 亚洲概述、 东亚和日本
区域研究分析一般思路
海陆位置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自然地理环境 区域地理环境
(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
区域
人文地理环境
(人口、聚落、交通、经济、文化等)
分析优劣条件,研究区域发展
海陆位置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自然地理环境 区域地理环境
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精选全文
![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74b8f3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a.png)
亚热带季风气候:朝鲜半岛南部、日本九州岛、四国、本
州岛南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
热带季风:范围小,如中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
西双版纳
(2)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我国西北地区和蒙古等地
(3)韩国、日本南部6月、7月可出现梅雨天气
3、河流
(1)大陆:多大江 大河;河流流向大河 多 自_西___向_东___流入 _太_平___洋
2、世界经济大国。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 国家,生产水平居世界前列。
3、现代化工业国家。工业部门以钢铁、机械、 电子、化学、纺织等为主。许多工业产品的产 量和产值居世界前列。 4、对外贸易发达。
对外依赖性突出,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 国。工业产品也大量销往国外。
5、农业居次要地位
日本从事农业的人数不多,耕地面积不大。但日本农业多采 用小型机械,精耕细作,注意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不断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领土:北海道、本州、四国、 九州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1000多个 小岛。
(2)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
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人口约1.2亿。 人口单一,99%以上为大和民族。
北海道
九州 四国
2、地形:山地、丘陵为主
(1)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
积3/4以上。平原面积狭小。关东平原 (2)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富士山
40
20
0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铁矿石
铜矿石
木材
棉花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百分比
二、日本的经济
1、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小的地区, 主要有五大工业区:
(1)京滨区:以东京和横滨为中心,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区。
亚洲 东亚和日本
![亚洲 东亚和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f0a1bb3d3968011ca30091a5.png)
(3)名古屋区:以名古屋为中心。
(4)九州北部区: 以北九州为中心。 (硅岛)
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框图,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 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A.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B.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C.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D.产品主要出口
影响范围 气候特点
东亚大部分
低温少雨
东部近海
高温多雨
3、东亚气候区差异
(1)南北差异 日本北部、朝鲜、韩国北部、
及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为温 带季风;
日本南部(九州、四国、本 州南部)韩国南部及我国秦岭 淮河以南地区为亚热带带季风。
(2)东西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西 北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四万美元稳居世界前列,是全球最富裕、 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从1968年开始至2009年,日本一直保持世界第二大经 济体的地位,直到2010年才被中国超越。
2、主要部门
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 商业服务业占GDP占最大比重,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东京 不仅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 运和服务中心。自二次大战后,日本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 电子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日本三菱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通用的超级 企业财阀,2007年仅在三菱旗下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就达到了11家。
富士山:日本的象征,海拔 3776米,是全国最高峰。山顶 终年积雪,有温泉、瀑布,景 色宜人。
海岸线长
日本的海岸线曲折,长 3万多公里,形成了许 多优良港湾。太平洋沿 岸的横滨贺神户是全国 著名的海港。
区域地理-亚洲东亚和日本精选全文
![区域地理-亚洲东亚和日本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68792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e.png)
区域地理的学习,要突出其基础性和常识性,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界线及重要的区域特征。
一般要从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三方面分析:亚洲概述一、世界第一大洲1.纬度位置:最广(10S —80N )2.经度位置: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30E —170W )3.面积最大的一洲,主要位于东、北半球4.亚洲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5.洲界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亚、大洋洲——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亚、北美——白令海峡二、自然环境特征(一)地形1.地形特征:平均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中部是高原和山地,四周为平原丘陵2.主要地形区(1)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2)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湄公河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西区域特征地理位置: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特别突出高中低纬、寒温热带等】 相对位置【与何地相邻、相望】 海陆位置【临海或内陆,大陆东西岸】 交通位置【位于某交通要道】自然特征:地形【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高低、地质条件、地貌】 气候【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分布】 水文(河流、湖泊)【水系特征、重要河流、湖泊的分布、水文特征】 植被【植被类型、分布】----一般在区域特征中涉及不多土壤【土壤类型、分布】----一般在区域特征中涉及很少自然资源【类型、分布、成因】 自然灾害【类型、分布、成因】人文特征:农业【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位条件及评价、农产品(农作物、畜产品等)】 工业【工业部门、分布、区位条件及评价】城市【主要城市、分布、城市区位、城市化水平等】交通【交通运输方式、分布、区位因素】----一般在区域特征中涉及不多 人口【分布、原因】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主要针对区域在工业和农业等生产活动中伯利亚平原、图兰平原(3)山地: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东西伯利亚山地(4)丘陵:哈萨克丘陵(二)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9种):热雨、热季、热沙、亚热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地中海、高原、极地2.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分布最广思考:为什么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分布最广?亚洲面积广大,且有大面积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且有高大山地阻挡水汽深入内陆3.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三种)东亚——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亚、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思考:为什么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典型?面临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4.高山、高原气候位于大陆中部(三)河流和湖泊1.河湖总体特征:多大江大河,发源于中部山地,向四周流入海洋;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2.主要河流及湖泊: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贝加尔湖、咸海、里海(四)世界上最广的亚寒带针叶林三、居民和经济1、人口最多的大洲,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六个人口超亿的国家:中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东亚、东南亚、南亚成为世界人口稠密区思考:东亚、东南亚、南亚为什么成为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①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②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开阔,多沿海平原/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多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2.多样的地域文化: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民族众多,宗教信仰多样,风俗民情各异3.经济发展差异大日本——高度发达韩国、新加坡等——发展中富裕国沙特等——西亚石油输出富裕国大部分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工业不发达第一节东亚和日本东亚一、概述:(一)、位置范围经纬度位置:80º E~140º E,20º N~50º N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范围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岛国:日本(首都东京)找一找: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本区重要的经纬线23°26′N纬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峡、澎湖列岛、台湾岛(玉山)。
高三地理世界分区-东亚和日本PPT优秀课件
![高三地理世界分区-东亚和日本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4f3f26f90f76c660371a6a.png)
一、东亚概况
1、位置和范围
东亚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侧,包括 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等国家 ( 见下图)。其中朝鲜、蒙古同我国接壤, 日本、韩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 2、地形特征
• (1)多半和岛屿,海岸曲折( 多港湾)
• 东亚海岸线比较曲折( 图7.2),沿海有许多半岛 ( 朝鲜半岛、山东半岛)、岛屿( 日本群岛、琉球 群岛、南海诸岛、台湾岛、海南岛)和边缘海( 日 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乙图 东京各月气温 和降水量的分配
亚 洲 气 候 图
4、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
• (1)影响气候: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 夏季风) 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
• (2)影响河流( 水系): 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 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西部内陆地区,高原、山 地较多,气候干燥,人口 较少,草原广阔
7、东亚各国的文化交流
• 东亚是胜界文化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 程中,东亚各国都
• 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历 史悠久。
• 远在中国唐朝,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 国学习科学、文化、艺术,中国也曾派遣使者东渡 日本,传播建筑和绘画艺术,以及医学和宗教。唐 朝高僧鉴真渡海到日本,就是其中的一例。
• 朝鲜、日本最早都曾使用汉字,至今日本文字中仍 保留不少汉字。朝鲜的音乐、舞蹈在隋唐时已传 入中国。
二、日本
• 1、日本的地理位置:
• 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
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东
• (1)朝鲜: 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朝鲜的 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 (2)韩国: 较发达的国家,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经 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
亚洲东亚与日本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亚洲东亚与日本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cbb0613a87c24028915fc333.png)
29.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29.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河流在冬、 河流在冬、夏季节的 降水补给均比较少, 降水补给均比较少, 解释其原因。 解释其原因。 在濑户内海沿海岸地 区,冬季有北部的山 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 的日本海水汽,夏季 的日本海水汽, 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 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 水汽。 水汽。
3、居民和文化 人口1.27 1.27亿 人种, 人口1.27亿,黄色人种,居民多为 大和 族,通 首都东京。 用 日语,信奉 神道 教和 佛 教,首都东京。
亚欧板块 太平洋 (1)震中位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板块交界地带。 (2)日本四大岛中,受本次地震影响较小的两个 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北海道 九州 (3)图中著名港口城市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它位于 横滨 东北 震中的________方向。 (4)其他条件相同,B、C两地的地震烈度应该是( ② ) ①.相同 ②.B>C ③.C>B
自然地理特征
(1)东亚岛国、 (1)东亚岛国、我国近临 东亚岛国 (2)面积狭小 面积狭小、 (2)面积狭小、人口稠密 (3)海岸曲折、港湾优良 (3)海岸曲折、 海岸曲折 (4)境内多山 境内多山、 (4)境内多山、平原狭小 (5)火山之国 火山之国、 (5)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6)季风显著 季风显著、 (6)季风显著、海洋性强 (7)矿产贫乏 矿产贫乏、 (7)矿产贫乏、林水鱼丰
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 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 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 多达3000毫米, 3000毫米 多达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 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 区年降水量较少。 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 材料二:日本专门设 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 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 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 合开发,主要工作是: 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 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 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 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 ③……
2 东亚与日本
![2 东亚与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758b115fc850ad02de80413a.png)
1、(22分)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 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 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 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 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 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 因(8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 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 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 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
高考链接
(1)答案: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气温低,蒸发量小。③下部土层冻结, 阻滞水分下渗,④凌汛导致河水泛滥。
(2)答案:①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流速快,侵蚀强,增 加了河流的含沙量,②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相关知识。河流的水文特征中有一点是关于 河流含沙量的,河流的含沙量取决于河流流经地区的土质情况,植被覆盖状 况,侵蚀作用强弱,流速快慢等。
亚洲概况 东亚 日本
一、亚洲的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2、地形河流 3、气候
30°E
80°N
180°
海陆位置:东有太平洋、北有北冰洋 南有印度洋,西通过黑海、地中海与大西 洋相通。 经纬度位置:10°S—80°N,跨纬度最多 的大洲,且跨寒、温、热三带; 30°E—180°,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东亚—日本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20°N到50°N,80°E140°E;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读图查阅: 1.东亚地区有哪 些国家? 2.临海国,内陆 国,半岛国,岛 国分别是?
中国
北京 蒙古
临海国
内陆国
乌兰巴托
高考一轮复习PPT课件、亚洲概况-东亚、日本
![高考一轮复习PPT课件、亚洲概况-东亚、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f741f6671a37f111f0855b09.png)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考一 轮复习 课件、 亚洲概 况-东亚 、日本 (最新 版本) 推荐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2、东亚的气候特征
(2)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地形的阻挡;
到达的海洋水汽少,气候干燥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特点:
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年降水量较少;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
异最大。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来源 冬季风 蒙古、西伯利亚
性质 寒冷干燥
风向 势力 影响范围 气候特点 西北风 强劲 东亚大部分 低温少雨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温暖湿润 东南风 较弱 东部近海 高温多雨
考纲考情
学习目标 1.了解东亚及其主要国家的位置、范围和自然地理特征。 2.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和分布。 3.日本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联系。 4.掌握日本发展农业的条件、日本工业的特征和分布。
考情分析
1.东亚地区是高考热点,主要考察东亚季风气候的特点和成因,常 与南亚季风一同考察。自然地理方面常考察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 以及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和防灾减灾的措施 2.人文地理主要以日本“加工贸易”为切入点,多结合时政新闻和 经济发展情况考察其对外加工贸易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河流短促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考一 轮复习 课件、 亚洲概 况-东亚 、日本 (最新 版本) 推荐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考一 轮复习 课件、 亚洲概 况-东亚 、日本 (最新 版本) 推荐
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冰洋
3.河流 多水发能源资于 源中 丰鄂部 富山 ,地 内高 流原 区勒拿, 面积放广射大状水系、
毕
河
河
太
约旦河、塔
里木河、锡 尔河是什么
【答案】 (1)D (2)C
4、 物产
棉花
石油
水稻、茶叶、小麦
,橡胶、椰子、锡矿
(三)、亚洲的人文地理特征
1、亚洲的人口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1)人口:人口稠密、 分布不均
(2)人种:黄种人为主
亚洲地区人 口分布不均 的原因是?
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
亚洲人口占世界 人口的百分比
亚洲 61%
其他洲 39%
区域地理复习框架
一、位置与范围 包括的地区或国家
经纬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气候 水文(重要河流、湖泊)
二、自然地理概况 土壤
自文化 经济概况(工业、农业、交通、 商贸、旅游等)
城市
一、亚洲概况
(一)亚洲的位置与范围
1.半球位置
赤道分南北
亚洲大部分位于 北 半球, 东 半球。
①西高东低种类多 ②半岛群岛岛弧链 ③海岸曲折海湾多
3、河流 大河自西向东流、岛上河流短而促
在“东亚的地形”图上,找出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 它们的流向、水文特征
(三)东亚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 (1)、人口数量及分布 总人口15亿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四分之一 主 要分布在 东部沿海平原 ,是世界上人口最稠 密的地区之一。 (2)、人种:黄种人为主,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
平
类型河流青?藏高原 黄 河
长江
洋
恒河
河流的补给类型是?水文特征是?
印度洋
例2 下图为沿20° 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 问题。
(1)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不包括 ( )
A.地势起伏大 B.北高南低
C.山河相间
D.中间高四周低
(2)甲、乙两地形区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
A.水量小B.有冰期C.水位季节变化大D.落差小
C.东南亚文化圈 D.非洲文化圈
(2)该地所属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出口的主要产品
之一是 ( )
A.茶叶
B.锡矿
C.石油
D.咖啡
【答案】 (1)A (2)C
(一)东亚的位置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20ºN-50ºN 经纬度的范围80ºE-140ºE :
范围东亚五国的名称及首都
2、亚洲的经济
亚洲大部分国家属 于发展中国家,其中日 本、新加坡、韩国发展 较快
经济发展的差异
3、亚洲地域文化
干旱草原游牧生活
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就会有什么 样的人文环境与之相适应。
居住木屋,狗拉雪橇
干旱山坡地区生活 湿热多河湖,水上生活
温带草原游牧生活
多地震的抗震建筑 湿热高脚屋聚居生活
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东经26度
北纬81度 南纬11度
2.经纬位置
西经169度
东 西 长 , 纬 度 广 , 世 界 最
亚北美分界线: 白令海峡
亚非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红海
非洲 北美洲
3.海陆位置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
围
黑海、土耳其海峡
三
北冰洋
洋
欧洲
亚洲
,
连
两
印度洋
大洋洲 洲 ,
两
洲
隔
中国 北京
蒙古 乌兰巴托
朝鲜
平壤
韩国
首尔
日本 东京
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
中国 北京
蒙古
乌兰巴托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朝鲜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
平壤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 岛国: 都首尔)
韩国
首尔
日本(首都东京)
日本
东京
(二)东亚的自然特征 1、气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
(3)、民族: 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2、经济:东部沿海 地区条件优越,人口稠密, 农业、工业发达。 西部内地陆区条 件较差,人口稀少,畜牧业为主。
5、区域内部差异与经济
平原广阔
东 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部 水资源丰富
沿 海 地 区
长期耕作,土壤较肥沃
劳动力充足 多优良港口,交通发达 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高原高山
温带季 风气候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热带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哈尔滨
上海
一月气温:0℃以下(寒冷) 0℃以上(温暖)
雨季:
短
长
两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上海
气温年较差大, 降水季节变化大
东京
气温年较差小, 降水丰沛
温带季风气候
(3)东亚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有(
BD)(选择填空) A.年降水量分配均匀 B.雨热同期 C.冬季普遍高温 D.年降水量较丰沛
2.地形 高原山地为主、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大陆30°N地形剖面图
读“沿40°N亚洲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4.有关E、F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较差大, 降水季节 变化大
大陆性
北京
过渡性
平壤
年较差小,降水 丰沛
海洋性
东京
受海陆位置影响:分海洋性季风(日本)和大陆 性季风(我国),朝鲜半岛有过渡性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寒夏热 年较差大 降水少, 集中夏季 大陆性更强
2、地形
在“东亚的地形”图上,找出朝鲜半岛(东亚最大半岛), 日本群岛(东亚最大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海南岛, 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朝鲜海峡。
能否从地形、纬度位置、河流、农业等方面分 析一下这三个地区的共性? ❖ 位于温带的南部和热带北部,气温、降水适中。 ❖ 位于大江大河的冲积平原上,土壤肥沃。 ❖ 早期农业发达
真题1(2011年上海卷)亚洲某地,位于45°E、
20°N,该地所在国家有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1)该地在世界文化圈中属于 ( ) A.伊斯兰文化圈 B.南亚文化圈
海
4、亚洲的分区
北
亚
中亚
东
西亚
亚
南 亚
(二)亚洲自然地理特征 1.气候 类型多样、季风显著、大陆性广布
【例1】读东亚1月和7月气压和风向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图表示的是_1_月的气压和风向,B图表示的是__7 月的气压
和风向。
(2)东亚的季风气候可分为__温_带_季风气候和_亚_热_带_季风气候两 种类型。其中,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短的气候是__温_带_季风 气候。而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雨季较长的气候是_亚_热_带_季气风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