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对韵歌》教材解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对韵歌》说课稿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对韵歌》说课稿
《对韵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对韵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的一首优美的对子,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象,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这首对子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
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
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对韵歌》PPT课文课件说课
小组合作,学习“风”字。
风
你能说说与风有 关的词语吗?
大风 小风 微风 狂风 东风 南风 西风 北风 东北风 风筝 风衣 风扇
图文结合,认识“云、鸟、虫”。
云鸟 虫
把古文字和对应的现代汉字连一连。
请小朋友说说生活中与“云、鸟、虫” 有关的词语。
云朵 白云 青虫 害虫 鸵鸟 蜂鸟
乌云 益虫 鸟食
品读释疑
山 清 对 水 秀, liǔ lǜ duì 柳 绿 对 桃 红。
“山清对水秀”突出了自然风光的美,“柳绿对桃红” 突出了春天景色的美丽。
课堂小结
《对韵歌》共3句。第一、二两句以单字对 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 植物“花、树、鸟、虫”。第三句是双字对的形 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整篇 课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诵读第三句话,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看第 三幅 图, 读第 三句 话。
山清对水秀, 柳绿对桃红。
全班对韵。
山 水柳 桃 清 秀绿 红
欣赏美景,理解“山清水秀”。
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
看图试着背诵第三句话。
课间操
云对雨, 雪对风, 花对树, 鸟对虫。 山青对水秀, 柳绿对桃红。
上横短,下横长, 撇折从下横的中点 起笔。
范写“虫”字
学写字
提示:先写扁扁的“口”,再在 中间写一竖,然后再写平平的提, 最后写一个大大的点。
第二课时
开火车读生字。
云
雨
风
花
鸟
虫
认读课文
对韵歌 云对雨, 雪对风。 花对水, 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 柳绿对桃红。
互动课堂 把三幅图片和课文的三句话配成对连起来。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5.对韵歌》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5.对韵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对韵歌》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之一,主要内容围绕着对仗歌谣展开,通过对仗歌谣的朗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
### 2. 教材特点这首歌谣简单易懂,韵味十足,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和朗诵。
通过这首歌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韵感知能力。
二、说课内容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歌谣,体验其中的音韵美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发现美的能力。
2. 教学重难点•重点:歌谣的朗诵和节奏感的培养。
•难点:音韵美感的体验和感悟。
3. 教学过程1.初步体验:播放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对韵歌》,感受其中的韵律和音韵美感。
2.教学导入:通过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跟读歌谣,注意语音语调。
3.合作学习:分小组让学生一起排练歌谣,强化节奏感。
4.辅助教学:老师逐句解释歌谣中的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歌谣内容。
5.标准朗读:让学生单独或分组进行标准朗读,加深对歌谣的理解和掌握。
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朗读《对韵歌》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正确的朗读方法,也培养了自己的音韵感和语感。
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朗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课堂练习1.请学生准备一段自编的对仗歌谣,并进行朗读。
2.分组进行歌谣朗诵比赛,评选最佳表现小组。
四、教学反馈在课后可以对学生进行听课笔记和展示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对韵歌》的理解和感悟。
以上就是本堂课的说课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对韵歌》这首歌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韵感知能力。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对韵歌》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对韵歌》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云、雨、风、花、鸟、虫”等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的特点。
(3)学会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对仗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受对仗的美。
(3)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的特点。
2.教学难点:发现生活中的对仗现象,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事物。
(2)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对仗现象,如:云对雨、风对花等。
2.学习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随朗读。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3)教师讲解生字,学生跟读并记忆。
3.感受对仗美(1)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课文中的对仗句子。
(3)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互相交流。
4.朗读展示(1)学生自由选择朗读方式,如:齐读、分组读、接力读等。
(2)教师点评学生的朗读,给予鼓励和指导。
5.小组合作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对仗句子进行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创作。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3.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生活中的对仗现象,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对仗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创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5 对韵歌 (说课稿)
《对韵歌》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对韵歌》,本次说课内容为《对韵歌》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评价这五个方面展开。
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说教材】这篇课文是一篇韵文。
整篇课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本课是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对韵歌,共三句。
第一句是以自然现象“云、雨、雪、风”为内容的单子对;第二句是以动植物“花、树、鸟、虫”为内容的单子对;第三句是以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风景为内容的双子对。
这是学生第四次学习用田字格写字的课文,仍是学习写字的起步阶段,要重视笔画书写和笔顺的教学。
【说学情】一、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前四篇识字课文的学习,对课文构成的各部分及其功用,对识字、朗读学习等语文实践学习活动的操作及要求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这是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基础。
二、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绝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已经认识,并了解字义了,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开展教学。
三、学生已经知道并实践了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但由于生理及心理的原因,坚持正确的姿势时间会比较短,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经常提醒督促,以能养成习惯。
四、由于一上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有必要将教学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
【说教法与学法】本课是识字单元中的一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重视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突出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到达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我采用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问答法、情景教学法等方法开展教学。
【说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发现对韵歌的特点,并背诵课文。
2.正确认读“对、云”等7个生字并进行组词。
一年级语文上册《对韵歌》说课稿
一年级语文上册《对韵歌》说课稿《对韵歌》教材解析本课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对韵歌》共3句。
第一、二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
第三句是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
整篇课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教学目标]1.认“对、云”等7个生字,会写“虫、云”等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教学重难点]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对子”。
[教学课时]1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在这个家园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象,(如:把地球妈妈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花草树木)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象。
那课文中又介绍了哪些美丽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这是一首《对韵歌》。
(板书课题,齐读)一、说教材《对韵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识字5的教学内容。
它是一首优美的对子,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象,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这首对子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
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说学情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
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说教学目标1.认识“对、云、雨、”等7个字。
部编版小学语文《对韵歌》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对韵歌》课文原文及赏析
《对韵歌》课文原文:
云对雨,雪对风。
花对草,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赏析:
《对韵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它以简短的诗句和富有韵律的语言,向孩子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仗和韵律之美。
首先,从内容上看,课文通过“云对雨,雪对风”、“花对草,鸟对虫”、“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这三组对仗,描绘出了大自然的各种景象。
这种对仗形式不仅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也让孩子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其次,从语言形式上看,《对韵歌》采用了对联的形式,每一句都由两个相对应的词语构成,这些词语在音韵、词义上都形成了巧妙的对照和呼应。
这种对仗和韵脚的运用,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也让他们在愉快的诵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最后,从教育意义上看,《对韵歌》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通过对仗和韵律的学习,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
总的来说,《对韵歌》是一篇寓教于乐的优秀课文,它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内涵,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向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好大自然的大门。
小学语文-对韵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对韵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对、云、雨、风、花、鸟、虫”7个生字,正确书写“山”,掌握新笔画竖折。
2.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在诵读中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积累“山清水秀、柳绿桃红”两个成语。
3.初步认识对子的文学形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受到熏陶和滋养,立德树人,激发对母语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读准字音。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中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诵读经典走近对子师创设情境:孩子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诗人,让我们跟随他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古代去体验美妙的对韵之旅吧。
(一)诵读经典师生一起走进国学经典《笠翁对韵》(师播放课件,出示《笠翁对韵》中的对子,音乐响起)。
1.师拖长音韵、入情入境地范读。
】2.学生跟读。
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
3.生模仿读。
生模仿老师的语气自己练习读一读。
4.展示朗读。
指2生展示,师及时评价。
(二)走近对子师介绍对子的知识:孩子们,刚才我们诵读的这几句话叫做对子,对子中必须有两种事物相对应,两两成对。
看,天对应着地,雨对应着风,大地对应着天空,山边的红花对应着海边的绿树,红红的太阳对应着广袤的天空。
师生对对子。
师读前边,生对完整。
师小结并导入新课。
对得不错,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由对子编成的一首好听的儿歌——《对韵歌》,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教师入情入境、有滋有味的范读,师生、生生有节奏、有韵律的对读,让孩子初步认识“对子”,拉近学生与“对子”之间的距离,感受“对子”的有趣及读起来很美,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和探究欲望,开启美好的对韵学习之旅。
】<二、随文识字探究对子(一)读课题,探究“对”字预设:师:“对”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宝宝,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生1: 又加寸就是对。
师: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真不错。
(贴字卡“对”)生2:我会组词,“全对”。
《5.0_对韵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一年级上册
《对韵歌》教学分析一、选题目标和背景:本次教学分析以课文《对韵歌》为对象,通过对其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等的分析,旨在评估教学质量,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的依据。
二、教学内容分析:《对韵歌》是一篇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课文,主要介绍了对韵格律和对仗技巧。
课文内容简短精炼,语言漂亮,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用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宏扬。
三、教学目标达成情况: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对韵格律和对仗技巧的基本观点,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自己编写对韵歌。
从学生的表现来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良好。
四、教学重难点冲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同时通过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重难点的冲破上,教师的方法得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教学方法运用情况: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法、讨论法、小组合作进修等,这些方法的应用,既活跃了教室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进修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通过及时的反馈和调整,保证了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判及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同时,通过教室小测验和课后作业的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水平较高。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写作方面还需要加强,教师需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七、总结与建议:本次教学在目标达成、重难点冲破、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在教学评判及反馈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写作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加强训练。
因此,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写作比赛、提供写作指导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不息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对韵歌》。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对韵歌》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对韵歌》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歌谣《对韵歌》,培养学生对韵的感知和理解能力;2. 引导学生关注韵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3. 培养学生对歌谣的欣赏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歌谣《对韵歌》的内容和形式,理解其中的韵的运用;2. 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歌谣的表演和朗读。
教学准备:1. 《对韵歌》的歌谣课件或教材;2. 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具;3. 学生练习板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与韵相关的音乐、歌曲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韵的概念,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韵的思考;3. 教师提问:什么是韵?韵有什么样的特点?二、学习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出示《对韵歌》的歌词,让学生通过观察、朗读等方式初步了解歌谣的内容;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谣中的韵的运用,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韵词部分;3. 教师提问:韵是如何运用的?它起到了什么作用?三、朗读和模仿(1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读《对韵歌》,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的语调和语速;2. 教师分组布置角色,让学生小组配合表演歌谣;3. 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和演示歌谣,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和分析其他韵韵的歌谣,比如《捉泥鳅》、《鸟儿追风》等;2. 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小歌谣,要求包含韵的内容。
五、反思(5分钟)1. 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课堂的学习内容,总结学到了什么;2. 学生单独完成一份反思作业,包括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谣《对韵歌》,培养了学生对韵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引导他们关注韵的运用,培养语感和审美能力。
教师通过导入音乐等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如观察、讨论、朗读和模仿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谣的内容和形式。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对韵歌》说课稿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对韵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对韵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内容是以韵味悠扬的歌曲形式,让学生了解对仗和押韵的基本原理,并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节奏感。
该课文适合一年级学生,通过歌曲的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记忆,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对韵的敏感度。
教材中的歌曲旋律简单动听,一般学生都能轻松跟唱,从而达到了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 掌握对仗和押韵的基本原理; - 理解韵味悠扬歌曲的韵律特点; - 记忆并演唱《对韵歌》。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对韵的敏感度; -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表演能力和协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韵律特点,并准确记忆歌曲;•促使学生与同伴互相配合,形成团队意识。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在歌曲演唱中积极参与,尤其是害羞或不自信的学生。
四、教学准备•课文教材: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对韵歌》;•讲台及投影设备;•MP3音频设备;•活动道具:小鼓、小锣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标题,提问“你们知道《对韵歌》是什么意思吗?”,激发学生思考和猜测,鼓励积极回答。
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画,提问“你们从图画中能猜测出这篇文章是关于什么的吗?”,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展开讨论。
3.给出简短的解释,解释《对韵歌》是一种带有韵律特点的歌曲。
然后播放音频,播放歌曲的前几句,让学生感受并猜测接下来的内容。
第二步:学习歌曲的韵律特点1.学生分组,每组派出一个代表演唱一段歌曲。
鼓励他们尽力表演,并互相配合。
2.学生集体观看其他组的表演,老师指导学生关注韵律特点,包括押韵、对仗等。
3.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发表观点并讨论:“你们发现这首歌有哪些押韵?有哪些对仗?为什么要这样配合唱?”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谱子,通过指导学生分析音符的连贯性和节奏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演唱。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对韵歌》(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对韵歌》(教案)一、教材分析《对韵歌》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识字教材之一,属于第二单元“儿歌儿诗”中的内容。
本教材是一首儿歌,全文共四句,每句都是五个字,并且每句末尾的两个字都是押韵的,是一首既有趣味性,又有助于学生巩固押韵能力的识字教材。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押韵能力和对诗歌的感知力。
二、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能够较准确地读出教材中的每个字,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运用。
2.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教材中每个字的含义,并能够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3.要求学生在押韵时能够敏捷地判断韵脚,掌握正确的押韵方法,并在写作时运用到押韵的技巧中。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押韵能力,融入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识字教学。
难点:提高学生的押韵认知能力,使学生在语感和韵感上有所提升。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课件、教学演示、同步阅读、语音纠正、口头测试与游戏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押韵意识。
五、教学过程1.口语练习教师出示教材,首先要求学生读出教材的标题,并让学生自己朗读儿歌,检验学生的朗读语言准确性,以纠正读音错误。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发挥主动性,进行发音练习。
2.讲授韵脚的认知在学生读诗过程中,教师要谈到韵脚的认知和分类,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什么是韵脚。
并采用多个形式进行阐述和概括,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掌握知识点。
3.品读诗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儿歌,教师需要通过多次朗读和诠释,让学生对儿歌的意义有更多的感受,同时让学生学会品读儿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和韵感。
4.练习押韵讲解韵脚以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押韵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押韵的基本要素,学会如何在写诗和写作文时进行押韵,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韵脚和韵律的特准能。
5.加强巩固教师在本次课程中也要设计一些拓展活动,让学生在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中加强巩固课程中所学内容。
通过在互动游戏和其他课程中的应用,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入理解,提高学生在创作上的水平。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第5课《对韵歌》教案及反思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第5课《对韵歌》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对韵歌》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将多组意思相对或相近的词与反义词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朗读起来朗朗上口。
全文共三句,每句均押韵,读起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易于朗读和背诵。
课文中的生字大都出现在学生已经会说的词语中,这些字与身边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学生读起来难度不大。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借助图画,学生既可以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认识事物,还能帮助学生识字,感受自然之美。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 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3.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读准“风、虫”的字音。
会写3个生字和3个基本笔画。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不久,识字量有限,但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韵歌,对韵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通过听读、观察图画等方式学习生字,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问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韵文的动画或朗读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 引导学生讨论:你们听到了什么?觉得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 揭示课题:《对韵歌》,简要介绍对韵歌的特点和魅力。
2. 新课呈现- 朗读《对韵歌》,注意节奏和韵律,让学生感受其韵律美。
- 分段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每句对韵歌的含义。
- 提问互动:你们知道这句对韵歌中的事物吗?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吗?- 学生尝试跟读,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3. 实践活动-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创作简单的对韵句子。
- 分享交流: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创作成果。
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对韵歌》课文分析
《对韵歌》课文分析语文教学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驰骋学生的想象力,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对于《对韵歌》这节读起来琅琅上口的韵文来说,如何让学生快乐认读生字,达到激发对对子、读小韵文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一、分析教材,确定目标《对韵歌》是摘取《声律起蒙》中的内容,围绕春夏秋冬,编成符合儿童特点的、且含适当生字的韵文。
句式整齐,合辙押韵,琅琅上口,背诵自如,通俗易懂,文道结合,便于儿童理解,易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本课中的生字大部分学生都会认读,因此,老师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放在教会学生利用生活进行识字,激发学生生活识字的兴趣。
对于韵文,学生要能够在读的基础上,了解韵文带给学生提升核心素养,文字背后对大自然的生态意识。
二、故事引对韵,集中巧识字认真分析《对韵歌》这篇课文,我们不难发现,这首儿歌的背后是自然规律的渗透,将自然——识字——韵语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为此,老师结合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将这三者用故事进行串联,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
这也在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们感觉到,字可以组词,词和词组成句子,许多相关的句子,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用这样的方式,突破本课的重点,引出集中识字,让学生对生字也有了整体的感知,更体现了“热爱春天,拥抱春天”这个生态意识,把核心素养的提升,贯穿本课。
由故事到儿歌,学生对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字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由语言到儿歌的过渡,从儿歌的认读对生字有整体的感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也是对学生逆向思维的一个培养。
三、巩固象形字,前后巧连结在本课需要认读的生字中,云、雨、鸟,这三个生字都是象形字。
老师需要充分考虑本单元识字认读之间的关连,对这三个字的认读上,让学生利用象形字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达到利用象形字进行识字的巩固。
四、生活巧识字,认读带阅读生活中在看电视,看书,广告等经常会在孩子身边出现,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字达到识字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途径。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对韵歌 〔教案+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对韵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朗读《对韵歌》的诗句2.能够理解诗句背后的意义,体验韵味3.能够唱出全诗,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音调二、教学重点1.朗读诗句,理解诗句的含义2.学会唱出《对韵歌》,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音调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到韵味2.记住歌词和节奏,能够流畅地唱出来四、教学方法1.听、说、读、唱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图像和音频辅助教学五、教学准备1.音频设备2.图片或 PPT 等呈现歌词六、教学过程1. 教师导入(5 分钟)1.介绍本课要学的内容:《对韵歌》2.给学生播放《对韵歌》的音乐,让学生先聆听、感受这首歌曲的基本韵律2. 导入课文(5 分钟)1.将《对韵歌》的诗句投影出来,让学生一起读一遍2.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发现其中有哪些相同的韵脚3. 学生朗读(10 分钟)1.让学生按照韵脚分组,分别朗读诗句中同样的韵脚2.教师适时纠正学生的发音,指导学生掌握好每个字音的读法和音调4. 唱歌(20 分钟)1.学生分组,练习唱歌2.教师辅助提醒学生注意节奏、音高和发音,帮助学生纠正唱歌中的错误5. 学生表演(10 分钟)1.学生进行小组比赛,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表演《对韵歌》2.教师评选出最佳表演组并进行表彰6. 课堂总结(5 分钟)1.教师带领全班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和所做的事情2.告诉学生课后需要复习和巩固的地方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当中,学生们表现出极强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如看图说话、听音乐、朗诵诗句、唱歌表演等,学生深入了解了《对韵歌》的内容和魅力,更加理解了诗歌中蕴含的韵味。
同时,学生们也提高了发音的技巧和歌曲表演的能力,最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本次教学中,可能会由于学生的发音和节奏不准确而影响唱歌效果和朗诵诗句的效果。
在下一次教学中,应当更加重视对学生发音准确性的训练和强化,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质量。
2024年度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对韵歌》课件
在线教育平台,提供多种形式的语文课程,包括直播课、 录播课等。
网易云课堂
专注于在线实用技能学习,提供与语文学科相关的课程。
30
线下实践活动参与途径
01
诗歌朗诵会
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诗歌朗诵会,锻炼朗诵能力,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
02
对韵创作比赛
参加对韵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24
总结性评价内容和方法论述
2024/2/3
知识掌握评价
通过期末考试等形式,评价学生对《对韵歌》中生字、词语、句 子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能力提升评价
观察学生在朗读、背诵、理解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情况,给予相应的 评价。
学习态度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如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认真 完成作业等。
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实 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4
《对韵歌》教学内容
01
课文原文
呈现《对韵歌》的完整内容, 包括生字、词语和拼音等。
2024/2/3
02
对韵知识
介绍对韵的基本概念、特点和 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对韵在汉
语中的重要作用。
03
诵读指导
提供正确的诵读方法和技巧, 帮助学生准确、流畅地朗读课
通过家长会、班级群等渠道,向家长宣传亲子共 读的重要性和方法。
亲子共读指导
为家长提供亲子共读的指导建议,如选择合适的 读物、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等。
分享亲子共读成果
鼓励家长将亲子共读的成果分享到班级群或学校 公众号上,与其他家长交流分享经验。
2024/2/3
22
05
评价方式与反馈机制建立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对韵歌》教材分析及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对韵歌》教材分析及导学案《对韵歌》教材解析本课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对韵歌》共3句。
第一、二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
第三句是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
整篇课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对韵歌》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 识字。
本课7 个生字中6 个字是对韵歌中呈现的事物名称。
“花”是第一次出现的上下结构的字。
“虫”是翘舌音,需重点正音。
南方地区的学生受方言的发音影响,容易把“风”读错, 教师需要重点示范。
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主要靠多种形式的示范朗读来正音。
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趣味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和背诵中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1)示范朗读,跟读正音。
对韵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师可以创设朗读的氛围,播放录音或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跟着读,再模仿边拍手边读韵文,在诵读中掌握字音。
(2)合作对读,认读生字。
7 个生字都出现在前两句的单字对中,特别是6 个生字是两两相对的事物名称。
教师可以借助生字卡片,与一位学生示范边对对子边找生字,然后引导学生同桌对对子。
通过师生、生生找生字对对子,既认读生字,又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1)图文对照,理解字义。
“鸟”字可回顾前一课的连线练习感受象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呈现象形字“云、雨、风、虫”的图片及古今汉字,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找到对应的图片和字。
再引导学生结合字形,理解字义。
(2)抓特点,形象化识记。
引导学生在整体识记汉字的基础上,抓住每个生字的特点来识记。
如,“雨”的四个点好像雨点从云朵里飘落下来;“风”中间的撇和点就像刮风的情景;“鸟”中间的一点好像它的眼睛,促进字形识记,字义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