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指导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指导详解
一、原文阅读:
一、庄重的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凝重。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称好。
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挪动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
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
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_____在一种安详肃穆的氛围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难道我有什么比不上他吗?
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二、提升练习:
1、为下面词语注音:
凝重精湛氛围旋律
2、根据要求写词语:
①写反义词:宽敞——
②写近义词:振奋——
3、文中横线上应该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沉浸渗透)
4、从文中找到一句反问句写下来,并将它改成陈述句。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对盲人的刻画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6、文中的乞讨者都做了什么事?作者为什么说他是庄严的乞讨?
7、这篇短文给你什么启示?
三、阅读指导:
1、细读全文,把握文章主题。概括主要内容,要依据文章“写了谁,做什么,怎么样”
的思路来进行。这篇文章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我”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个吹奏口琴“乞讨”的盲人,他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给了我力量。
把握文章主题,就要注意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这里常常会有一些关键语句,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地找到概括文中主题的重要元素。比如这篇文章开头结尾都提到的关键词“庄重”,开头开门见山,又以议论的表达方式出现,明确点题;结尾再次议论,表达观点,很容易就把握住文章主题——表达了“我”对盲人正视人生挫折,庄严形式劳动权利的敬重。
2、快速浏览,梳理文章线索。这篇短文是一篇典型的记叙文,因此,第二遍读就一定
要梳理出来文中的各个记叙要素。记叙的要素清晰了,文章的结构线索也就一目了然了。
时间:那天
地点:公交车上。
人物:“我”、盲人和其他乘客。
事件起因:公交车上,盲人为乘客吹奏口琴。
事件经过:乘客们纷纷慷慨解囊。
事件结果:“我”被这“庄严的乞讨”震动,感受到了巨大力量。
1、带题读文,准确审题分析。这一遍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步骤。做题之前,一定要
按照“回原文,找原句;上下文,找答案”的思路,一般情况下,如果能顺利找到相关语句,经过整理,就可以完成答案。
四、解题指导
1、为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凝重精湛氛围旋律
分析:注音题很常见,但是,却常常让很多学生困惑。原因就是常常考查易错字,多音字。因为字形字音的相似,很多时候,学生也会在这样简单的试题中出现失误。因此,明确出题意图,平时学习的时候多注意,多积累,多做比较,会有效帮助学生在答题的时候迅速做出判断。
2、根据要求写出近义词或者反义词:
①写反义词:宽敞——
②写近义词:振奋——
分析:这道题题量小,难度小,但是,却容易马虎。学生非常有可能在读题的时候只看到近义词或者反义词,从而丢分。因此,读题,一定要一字一字读完,做题的时候更要注意提示。
3、文中横线上应该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沉浸渗透)
分析:实际上,这是考查学生对词意的理解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
4、从文中找到一句反问句写下来,并将它改成陈述句。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掌握多种句子形式是小学高年级的学习目标之一,句式练习也是小学高年级常考内容。这道题的难度在于需要到文中去寻找反问句,这就需要学生明确反问句的基本形式和常用的标志性词语,比如“难道”等。这里,还要注意不能和设问句弄混。这个前提正确,解题才有正确依托。答题要求是“改成”陈述句,还要注意主语和谓语的顺序。
5、短文中对盲人的刻画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分析:对于人物描写方法的学习和运用,是小学高年级的阅读和写作的目标之一,在阅读理解试题中考查学生,就很正常了。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哪些”,就证明答案不只一个两个,要回到原文,细细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