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8篇)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8篇)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8篇)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枚1元硬币厚约3()学校跑道一圈长250()课桌长约10()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

千米又叫公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

(出示照片)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教案《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人教三年级上册数学(最新)

教案《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人教三年级上册数学(最新)

4 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一课时教学内容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

(教材第27~30页)教学内容1.在知道1千米=1000米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根据米与千米之间的这种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在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概念的基础上,加深对千米的认识,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了解常见物体的运行速度,提高学生运用和千米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重点:学会根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难点:正确解答与千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口答下列各题。

(1)1米=( )分米(2)5米=( )分米(3)10厘米=( )分米(4)60厘米=( )分米(5)100毫米=( )厘米(6)7米=( )厘米=( )毫米2.提出问题。

观察这一组题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关于长度单位换算的题)小结:同学们做得非常好,大家都能够根据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进行正确的换算。

3.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了1千米=1000米。

那么根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你能正确换算吗?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教学例5。

学习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出示例5。

①全班同学一齐动笔写在书上。

②指名学生说出解答思路。

(2)出示教材第 27页上面的“做一做”。

指名学生说出结果,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3)集体完成教材第28页第4题。

组织学生反馈交流,全班交流填写思路。

2.教学例6。

师: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生1:100米我大约要走200步,从家到学校我走了600步,大约300米。

生2:我坐3站公共汽车,每站约500米,大约1500米远。

生3:走100米我大约要用2分钟,从家到学校我大约要走10分钟,约500米。

……只要学生叙述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表扬鼓励。

师:估计一下,从你家到附近的商店大约有多远。

千米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教学资料: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70-71页。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明白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本事、实践本事,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本事,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1、量出100米的实际长度,走一走大约有多少步。

2、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几分钟?3、向家长了解一下从自我家到那里大约是一千米?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昨日,教师和小朋友一齐在操场上量出了100米的实际长度。

下头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100米的?(米)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米分米厘米毫米一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齐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适宜?(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

(4)测量教室的长。

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唐山吗?如果要测量乐亭到唐山的距离,可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学生讨论,得知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师:对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乐亭到唐山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

那用什么单位呢?今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千米的什么知识?提出学习目标:1.千米的实际长度,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千米的应用。

[说明:从测量本地两个城市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能够帮忙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

引导学生自我寻找目标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进取性。

]二、探索新知(一)认识1千米的长度。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案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案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案一、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米与千米之间的单位换算问题,这是一个实用且常用的数学知识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米和千米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掌握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单位换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心与细心。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米和千米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实物展示,并与学生进行交流: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米”和“千米”是什么意思吗?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呢?学生:老师,米是长度单位,是用来度量长度的。

老师:非常好!那么,什么是千米呢?学生:千米是千米的简称,表示长度很长的一个单位。

老师:很好!那么我们该如何表示米和千米呢?2.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口头讲解和图片展示的方式,讲解米和千米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老师:米和千米可以表示什么长度的物体?学生:米表示较短的物体,千米表示较长的物体。

老师:非常好!那么我们该如何表示米和千米呢?学生:1米等于1000毫米,1千米等于1000米。

老师:很好!请你们用图形表示1米和1千米。

3.运算方法(25分钟)(1)通过实例引入:老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1米等于1000毫米,1千米等于1000米。

那么如果要把10米换算成毫米,应该怎么做呢?学生:老师,应该将10乘以1000,就是10,000毫米。

老师:非常好!那么要把1000米换算成千米,怎么做呢?学生:老师,应该将1000除以1000,就是1千米。

(2)通过计算练习:老师:请你们计算下面的题目。

《1千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1千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1千米有多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单元是学生理解了长度单位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分米”、“毫米”和“千米”的长度单位。

使学生对常用长度单位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千米是用来测量比较长的路程时用的单位,因为它比较抽象,教材在“一千米有多长”中通过“手拉手”和“走一走”两个活动,先体验10米有多长,再体验100米有多长,最后引导学生推算和想象1000米有多长,进而建立1000米的表象。

教学时,教师能够先让三个手拉手地站成一排,第四个同学实行测量,将数据记录并在全班汇报。

再引导学生思考:站成大约10米长需要几个人?走一走,10米长的距离大约要走多少步?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够不够100米长?多少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够100米长?100米要走多少步?当学生真正体会到10米、100米的距离到底有多长时,再实行理解1千米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较长单位(千米)的表象。

学情分析:1、千米是较大单位,学生会感到抽象,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感受较短距离开始,逐步引导学生想象和推理1千米有多长。

2、学生建立较大单位的表象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急于求成,要在持续对10米、100米感知的基础上,推想10个100米的距离,也就是形成1千米的表象,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

3、在估测的学习中,学生会经历从胡猜乱想到估得较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1)把估测与测量的结果实行比较,从而获得估测的经验,逐步提升估测水平(2)利用参照长度实行估测,做到估而有度。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1千米=1000米,会用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在观察和实践中,发展空间想象水平。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手拉手”,“想一想”,“走一走”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

(2)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理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体验一千米有多长教学难点: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理解。

千米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千米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千米的认识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千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千米的概念,知道它是长度单位的一种。

2. 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 学生能够运用千米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一、引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并引出千米这一新的长度单位。

二、新课讲授1. 介绍千米的概念:千米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之一,符号为km。

一千米等于1000米。

2. 讲解千米与米的换算关系:1千米=1000米。

3. 利用实物模型或者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记忆千米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三、实践活动1. 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让学生进行千米与米的换算练习。

2. 组织一次实地测量活动,让学生实际感受千米的距离。

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千米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五、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关于千米的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地测量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教学评价:1. 进行课堂测验,检查学生对千米概念的理解和千米与米换算的掌握情况。

2. 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观察和评价,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1. 教科书2. 实物模型或图片3. 测量工具(如卷尺)教学建议:1. 在讲解千米的概念时,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千米的实际意义。

2. 在组织实地测量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同时也要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6篇)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6篇)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6篇〕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6篇〕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根底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通过理论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才能和合理推理的才能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才能。

3.浸透数学知识来于生活理论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米呢?假如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拟适宜?测量教室的长度呢?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间隔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图片“认识千米”。

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

2.老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

3.设疑:计算比拟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作单位?你们想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三、自主探究,研究问题: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

学生汇报时,老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老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间隔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间隔长1000米;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1千米=1000米〕3.估想。

〔1〕师问: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2〕师问: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小组讨论〕〔3〕师问: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想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间隔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记忆进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3.2.2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3.2.2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3.2.2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千米与米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实现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千米的认识;2.千米与米的定义及其换算关系;3.千米与米的实际运用。

三、教学重点1.千米和米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2.千米和米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难点千米和米的换算应用。

五、教学方法1.观察发现法;2.情景体验法;3.教师引导法;4.讨论合作法。

六、教材与工具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2.课件资料;3.尺子、计时器、计算器等教学工具。

七、教学步骤7.1 导入(5分钟)1.生活中有很多长度单位,如:分米、厘米、米、千米等,你们知道这些长度单位中哪一个单位最大吗?2.通过师生互动、谈论、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说出千米是最大的长度单位。

7.2 观察千米的长度(5分钟)1.让学生在课件中观察千米和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千米的长度帮助学生了解千米的概念和长度大小。

2.通过讨论、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千米和其他长度单位间的转换关系。

7.3 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20分钟)1.通过课件、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千米与米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使用教学工具让学生体验使用千米和米进行换算的过程,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通过练习题、合作探究等方式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换算能力。

7.4 实际应用(10分钟)1.通过导入实际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计算,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让学生使用前面学过的知识,将千米和米进行换算,并将换算结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7.5 总结(5分钟)1.知道千米与米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实现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情景体验、讨论合作等方式认识了千米和米的概念,并掌握了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实现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千米的认识教案10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10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10篇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一千米的长度,建立一千米的长度概念。

并经过观察、推究等方法明确1000米=1千米,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明白1千米=1000米,及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身体验1000米长度,建立1千米的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师:在之前的学习中,咱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能从小到大背出来吗?并且用手表示每个小单位。

板书: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师:我们一齐用手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

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暑假中有没有观看一场体育盛事——奥运会,在奥运会中有些什么比赛?生:乒乓球羽毛球跑步、游泳、、、、、、师:那么跑步比赛中有一些什么项目呢?生: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等等师:跑步比赛中都是在规定的跑道内完成,你们有没有试过这些长度的跑步锻炼呢?在跑步运动中最长的跑步运动同学们听过没有?——马拉松小结:对于马拉松比赛,让孩子们有必须的了解,并经过马拉松的长度展开教学。

马拉松为什么用公里作为单位,而公里又是千米都是比米更大的单位,大多少呢?生:1千米=1000米《因为1000g=1kg》经过孩子们已知的知识构架能够清楚地推出此公式。

四、分享跑完1000米长度后的感受,继续探究米和千米的关系。

1、全班共同分享感受生1:1000米真的好长啊!生2:跑到三圈的时候就很累了。

生3:1000个1米真的好长啊!生4:1公里原先有这么长!、、、、、、、、、2、那么我们再次来从小到大把咱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整理一遍。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总结:在计量比较远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千米(公里)作为单位。

3、想一想师:如果我们要完成3000米,得在我们的操场上跑多少圈?生:150米一圈得20圈才能完成3000米师:3000米有多少个1000米生:3个4、换一换6000米=千米5千米=米米=7千米9000米=千米3500米=千米+米5、总结: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五、看书质疑看一看书,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不懂或是有疑问提出来,我们一齐解决。

千米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千米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千米的认识數學教案設計标题:千米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千米的概念,学会千米与米的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掌握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度量单位的理解和尊重,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千米的概念,学会千米与米的换算。

难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千米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说的公里是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千米的概念。

2. 新知学习:(1)认识千米:千米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之一,符号为km。

1千米等于1000米。

(2)千米与米的换算:通过实例讲解千米与米的关系,让学生了解1千米=1000米,并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

3. 实践操作:(1)组织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实地测量一段距离,然后转换成千米,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讨论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公路的长度、城市的距离等,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千米的实际意义。

4. 小结作业:(1)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千米的概念和千米与米的换算方法。

(2)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千米的应用实例,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和作业检查,评估学生对千米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千米与米换算的能力。

同时,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以评估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千米的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千米的概念,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长度单位,让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

- 提问: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 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1千米等于多少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出1千米等于1000米的结论。

-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测量步长、计算步数等,进一步理解1千米的长度。

- 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会用到千米这个单位。

3. 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小组讨论。

- 针对学生易错点进行讲解,强调单位换算的方法。

4. 应用拓展-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千米来描述一段距离,例如学校到家的距离、公园的周长等。

- 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提升-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千米的概念、进率以及单位换算。

-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完成教材P37页练习题1、2、3。

- 让学生与家长一起,用千米来描述一次旅行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千米的概念和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设计)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例五及练习六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思,沟通旧知.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进率.教师依次出示: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做合格的小小列车员.(开火车回答出每节车厢上的题目,其余学生判断。

)8米=()分米→50分米=()米→9分米=()厘米→60厘米=()分米3厘米=()毫米←2米=()厘米←100厘米=()米←1千米=()米二、探索新知.1.学习例5(1)。

(1)出示:3千米=()米6千米=()米(任选1题试做)(2)自主探索,汇报交流.提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汇报.说明:如3千米=()米,因为1千米=1000米,3千米里面有3个1千米,就是3个1000米,1000×3=3000(米),所以3千米=(3000)米.想6千米=()米,方法同上.(3)归纳总结、概括算法.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再算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明确:因为1千米是1000米,那么有几千米就是几个1000米就是“几千”米板书:3千米=3000米6千米=6000米(4)初步练习.仿照例题,学生互相出题考一考.并说明思考过程.2.学习例5(2)。

(1)出示:5000米=()千米4000米=()米(任选1题试做)师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交流.(2)学生汇报.说明:5000米=()千米,因为1000米=1千米,5000米里面有5个1000米,就是5个1千米,5000÷1000=5(千米),所以5000米=(5)千米.4000米=()米,与此同理.(3)总结算法.问:通过例5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明确:因为1000米是1千米,那么有几个1000米就是几千米就是几“千米”.板书:5000米=5千米4000米=4千米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二 千米的认识(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二 千米的认识(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千米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米的概念,知道千米是长度单位之一。

2. 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千米的概念2. 千米与米的换算关系3. 实际生活中的千米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的概念,千米与米的换算关系2. 教学难点:千米与米的换算,实际生活中的千米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导入:(1)教师向学生介绍千米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千米是长度单位之一,用于测量较长的距离。

(2)讲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明白1千米等于1000米。

3.实践操作:(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学校到家的距离、城市之间的距离等。

(2)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测量学校操场一圈的长度,并换算成千米。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千米认识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协助孩子观察生活中的千米应用,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对千米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加强对千米与米换算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本教案共2000字,符合要求。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中的实践操作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重要步骤,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关键部分。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千米的概念,并理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这些活动应该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有实际意义,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长度单位的换算大班教案

长度单位的换算大班教案

长度单位的换算大班教案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灵活运用不同长度单位进行换算,并加深对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以下是本教案的详细内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理解长度单位:米、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含义。

b. 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 能力目标:a. 能够准确地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b. 能够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b.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a. 教学投影仪和屏幕。

b. 教学PPT。

c. 实物尺子、计量杯等。

2. 教学资源:a. 数学教材。

b. 练习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中的物体的长度,并引导学生思考长度的测量和单位的问题。

2. 概念解释利用教学PPT向学生解释不同长度单位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其应用场景。

例如,1米大约是一张书桌的长度,1厘米大约是一颗米粒的厚度等。

3. 练习活动a.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发放一把尺子和一张长度图。

要求学生利用尺子测量图中的物体,并将测量结果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表示出来。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组的测量结果。

b. 实物比较: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物体,并让学生逐个估算物体的长度。

随后,学生利用尺子进行实际测量,并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表示出测量结果。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c. 知识梳理:教师向学生讲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并通过教学PPT向学生展示相应的换算公式。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加深对换算方法的理解。

4. 拓展应用利用练习册中的相关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换算方法解答实际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和辅导。

5. 总结提升学生分组展示他们在分组活动中的测量结果,学生相互评论和评价。

教师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并出示问题供学生思考和回答。

《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13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13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13篇】千米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

(教材第26页)教学目标1、明确千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明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难点: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生:毫米、厘米、分米、米。

师:这些都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当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设计意图:借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师:关于“千米”这一概念,你们对它有哪些了解呢?生1:“千米”也是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生2:“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是测量比较长的路程时选用的计量单位。

生3:“千米”也叫“公里”。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看起来大家对千米的了解还真不少呢。

不过刚才大家所说的,都是凭自己的主观感觉猜测的,那么,到底1千米有多长,需要走多长时间?你们哪位同学估测得最准确,能不能自己想办法来验证一下?可以跟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验证方案;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生1:走一步大约长5分米,走20xx步大约是1千米。

从学校门口出发,走20xx步,看走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再计算一下时间。

生2: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沿着100米的跑道走10次,就是1千米,并计算一下时间。

(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右下方图)生3: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沿着跑道走2圈半就是1000米。

10 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

(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例4情景图)……师:根据自己的验证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

各小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人教版数学三上第三单元第五课时千米的换算及路程的估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上第三单元第五课时千米的换算及路程的估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上第三单元第五课时千米的换算及路程的估算教学设

教学内容:第27页例5 、例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建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长度,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千米与米之间换算的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类推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及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路程的估算。

教法与学法:
教师:演示讲解法。

学生:探究发现,练习巩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二年级数学《1千米有多长》教学设计教案

二年级数学《1千米有多长》教学设计教案

《1千米有多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验一千米有多长。

2、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三、教具准备:米尺、课件。

四、教学流程:(一)情境引入: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同学们可能一时想不起来,没关系,请每组选一位同学上来走一走,再请一位同学量一量,不就知道了吗?(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1.走一走。

通过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长时间。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一数10米、100米大约有多少步,分别用了多少时间,并做好纪录。

回到教室,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在说一说走完100米后有什么感受。

2.估一估。

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考1千米的长度。

(1)刚才我们测量出100米大约有多少步,思考: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估一估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3)(课件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

沿操场走()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那么沿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4)小结:1千米=1000米3、读一读。

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1千米=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一听就明白。

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2)讲解: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

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指名板演四、实施思路: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我们知道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看图选择正确答案。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数学教案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数学教案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数学教案第一章:米与千米的概念引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米和千米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内容:1. 米和千米的基本定义。

2.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1千米= 1000米。

教学步骤:1. 引入米和千米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场景会用到这两个单位。

2. 讲解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进行换算。

练习题:1. 1000米等于多少千米?2. 500米等于多少千米?第二章:米与千米换算的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换算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利用进率进行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2. 利用换算公式进行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步骤:1. 讲解利用进率进行米与千米换算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 讲解利用换算公式进行米与千米换算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练习题:1. 将500米换算为千米。

2. 将3千米换算为米。

第三章:米与千米换算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在实际场景中运用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米与千米换算实例。

2. 数学题目中的米与千米换算实例。

教学步骤:1. 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场景会用到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 给出数学题目,让学生运用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进行解答。

练习题:1. 小明家到学校距离2千米,他每天步行上学,速度为500米/分钟,问小明上学需要多少时间?2. 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为60千米/小时,行驶500米需要多少时间?第四章:米与千米换算的拓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米与千米换算的拓展知识。

2. 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米与千米之间的其他换算关系。

2. 米与千米换算在科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讲解米与千米之间的其他换算关系,如米与公里、米与码等。

2. 介绍米与千米换算在科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如地图比例尺、长度测量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

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4、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准备: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及步数。

教学过程:一、导入,初步感知: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测量铅笔的长度、硬币的厚度、教室的长、浏阳到长沙的路程。

师:如果要测量浏阳到长沙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浏阳到长沙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

(边说边板书)二、学习新知(一)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教学例4)如:(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

图1:长沙到北京的铁路线长1587千米。

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80千米。

图3;离宜昌还有268 千米。

图4: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中国第一大河流,全长约6300 千米(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3)张家界的出租车是如何计价的呢?(4)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

(板书:(公里km))(二)新课展开: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1千米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

3.2千米的认识 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3.2千米的认识 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教案标题:3.2千米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意义,能够准确地进行长度测量。

2.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千米的定义:千米是长度单位,是“千”和“米”的组合,表示一千米。

2. 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1千米=1000米。

3. 实际生活中的千米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的定义,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2. 教学难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长度较远的物体,如学校到家的距离,引入千米的认识。

2. 新课导入:讲解千米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千米是长度单位,是“千”和“米”的组合,表示一千米。

3. 换算教学:讲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千米与米的换算。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千米有更深入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物体,尝试用千米作为单位进行描述。

2. 让学生进行千米与米的换算练习,加深对换算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3.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就是我对“3.2千米的认识”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尤其是实践操作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通过实际测量和换算活动来加深对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理解。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之实践操作环节详细说明1. 准备工作- 材料准备:为学生准备测量工具,如卷尺、测量轮或步距器,以及记录用的纸张和铅笔。

- 场地选择:选择适合进行长度测量的场地,如学校的操场或周边的街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2、加深学生对千米的认识。

3、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4、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小黑板等。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1千米= ()米1000米=()千米
7米= ()分米3分米= ()厘米
4厘米= ()毫200毫米= ()分米
2、提问: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其中最小的长度单位是什么?最大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千米等于多少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出示:3千米=()米
(1)学生先独立思考说出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2)教师总结算法:我们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那么3000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

(3)出示5000米= ()千米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算法。

2、比较上面两题,总结算法。

3、口答:
6000米=()千米5千米=( )米
()米=7千米9000米=()千米
三、巩固练习
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聪明法宝,想送给你们,你们得到后就会变得更加聪明,不过每个聪明法宝里都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如果回答对了,老师就把聪明法宝奖给你。

聪明法宝(一)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作单位。

聪明法宝(二)
在()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①彩笔长75()
②爸爸的身高为175()
③青岛到济南的路程为400()
④一根旗杆长7()
聪明法宝(三)
请把已学过的长度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
聪明法宝(四)
300米+()米=1千米
3500米=()千米()米
4千米600米=()米
1千米—400米=()米
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3、完成练习二的第3题、第4题、第5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
例5:3千米=(3000 )米
5000米=(5)千米
教学反思
学生是在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上,掌握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

准确进行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3千米=()米,5000米=()千米时,放手让学生先独立填写,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通过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白: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1000米是1千米,5000米是5个1000米,就是5千米。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能熟练掌握换算的基本方法,并熟练进行单位换算,准确率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