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件—糖代谢课件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 糖代谢 PPT课件
1. 到分枝前4个G时, 淀粉磷酸化酶停止降解 2.由转移酶切下前3个 G,转移到另一个链上 3.脱支酶水解α -1,6糖 苷键形成直链淀粉。脱 下的Z是一个游离葡萄 糖 4.最后由磷酸化酶降解 形成G-1-P
淀粉(或糖原)降 解
脱支酶
磷酸化酶 G—1—P
(三)糖原的降解
糖原降解主要有糖原磷酸化酶和糖原脱支酶催 化进行。
单糖 (monosacchride):不能再水解的糖。
寡糖 (oligosacchride):能水解生成少数几个分子单糖的糖, 各单糖之间借脱水缩合的糖苷键相连。 多糖 (polysacchride):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 复合糖(glycoconjugate): 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1.单糖的结构
O H OH OH HO
OH
ATP
Mg2+ ADP
HO H H
C C C H2C O
磷酸果糖激酶 (PFK)
糖酵解过程的第二个限速酶
(F-6-P)
P O OH
(F-1,6-2P)
磷酸果糖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是一种变构酶是糖酵解三个限速酶中 催化效率最低的酶,因此被认为是糖酵解作用最重 要的限速酶。
变构激活剂:AMP、ADP、1,6-二磷酸果 糖、2,6-二磷酸果糖 变构抑制剂:ATP、柠檬酸、 长链脂肪酸
第一节 概述
一、糖的概念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其化学本质为多 羟醛或多羟酮类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已经不符合于传统对糖的定义 Cn(H2O)m , 有些 糖并不符合这一通式,而符合这一通式的不是糖。
二、糖的分类及其结构
根据能否被水解以及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 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生物化学 --糖代谢(共32张PPT)
新陈代谢
同小分化子作物用质合成大分子的需能过程
中间代谢
大异分化子分作解用成简单小分子的放能过程
Top
1
2
3
4
糖代谢概述 糖原的代谢
糖酵解
柠檬酸循环
磷酸戊糖通路 糖异生
糖代谢与其 他代谢关系
第一节 糖类的一般概况
1.单糖:不能再水解的糖,葡萄糖,果糖,核糖等。
2.双糖:由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组成, 乳糖、蔗糖等.
CH3
丙酮酸
COO HC OH + NAD+
CH3 乳酸
甘油醛3-磷酸氧化为 甘油酸1,3-二磷酸
丙酮酸
无有氧条条件件
NADH
丙酮酸进一步被氧化分解
乳酸
NADH经呼吸链生成水
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乳酸
合成肝糖原或葡萄糖
糖异生
乳酸
乙醇
NADH
乳酸发酵
NADH 乙醇脱氢酶
丙酮酸 脱羧酶 乙醛
乙醇发酵
糖酵解途径汇总Βιβλιοθήκη HOCH 2C O P O OH
HC OH HO
H 2C O P O OH
3-磷酸甘油醛
上述的5步反应完成了糖酵解的准备阶段 。酵解的准备阶段包括两个磷酸化步骤由六 碳糖裂解为两分子三碳糖,最后都转变为甘 油醛3-磷酸。
在准备阶段中,并没有从中获得任何能量 ,与此相反,却消耗了两个ATP分子。
以下的5步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磷酸
3113-PPii
3 生成甘油酸2-磷酸
4 生成烯醇式丙酮酸磷酸
ATP
ATP
5 生成烯醇式丙酮酸 6 生成丙酮酸
⑹甘油醛3-磷酸氧化为甘油酸1,3-二磷酸
O
同小分化子作物用质合成大分子的需能过程
中间代谢
大异分化子分作解用成简单小分子的放能过程
Top
1
2
3
4
糖代谢概述 糖原的代谢
糖酵解
柠檬酸循环
磷酸戊糖通路 糖异生
糖代谢与其 他代谢关系
第一节 糖类的一般概况
1.单糖:不能再水解的糖,葡萄糖,果糖,核糖等。
2.双糖:由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组成, 乳糖、蔗糖等.
CH3
丙酮酸
COO HC OH + NAD+
CH3 乳酸
甘油醛3-磷酸氧化为 甘油酸1,3-二磷酸
丙酮酸
无有氧条条件件
NADH
丙酮酸进一步被氧化分解
乳酸
NADH经呼吸链生成水
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乳酸
合成肝糖原或葡萄糖
糖异生
乳酸
乙醇
NADH
乳酸发酵
NADH 乙醇脱氢酶
丙酮酸 脱羧酶 乙醛
乙醇发酵
糖酵解途径汇总Βιβλιοθήκη HOCH 2C O P O OH
HC OH HO
H 2C O P O OH
3-磷酸甘油醛
上述的5步反应完成了糖酵解的准备阶段 。酵解的准备阶段包括两个磷酸化步骤由六 碳糖裂解为两分子三碳糖,最后都转变为甘 油醛3-磷酸。
在准备阶段中,并没有从中获得任何能量 ,与此相反,却消耗了两个ATP分子。
以下的5步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磷酸
3113-PPii
3 生成甘油酸2-磷酸
4 生成烯醇式丙酮酸磷酸
ATP
ATP
5 生成烯醇式丙酮酸 6 生成丙酮酸
⑹甘油醛3-磷酸氧化为甘油酸1,3-二磷酸
O
生物化学第四章糖代谢ppt课件
为单糖。
吸收机制
单糖主要通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 主动转运方式吸收进入血液。
影响因素
糖的消化吸收受多种因素影响,如 食物中糖的
吸收后的单糖主要通过门 静脉进入肝脏,再经血液 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 官。
淋巴运输
少量单糖和寡糖也可通过 淋巴管运输到血液循环中 。
06 糖原的合成与分 解
糖原的合成
合成部位
肝和肌肉是合成糖原的主要器官,其中肝糖原占总量10% ,肌糖原占90%。
合成原料
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单糖。
合成过程
包括活化、缩合、分支和交联等步骤,最终形成具有高度 分支结构的糖原分子。
糖原的分解
01
分解部位
主要在肝脏和肌肉中进行。
02 03
分解过程
柠檬酸循环
在线粒体中,丙酮酸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CO2、 H2O和大量ATP。
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1 2
能量供应
糖有氧氧化是体内主要的能量供应途径,为细胞 活动提供ATP。
物质代谢枢纽
糖有氧氧化连接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 ,实现能量转换和物质转化。
3
维持血糖水平
通过糖有氧氧化,可以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 内。
糖有氧氧化的调节
激素调节
胰岛素促进糖有氧氧化,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则抑制该过程 。
底物水平调节
细胞内糖浓度升高时,可促进糖有氧氧化;反之,则抑制该过程。
酶活性调节
关键酶的活性受到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共价修饰调节,从而控制糖 有氧氧化的速率。
05 磷酸戊糖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
磷酸戊糖的形成
在磷酸戊糖途径中,葡萄糖首先经过磷酸化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随后经过异构化反应生成果糖-6-磷酸。果糖-6-磷 酸再经过磷酸化反应生成果糖-1,6-二磷酸,最终裂解成两个 磷酸丙糖分子。
吸收机制
单糖主要通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 主动转运方式吸收进入血液。
影响因素
糖的消化吸收受多种因素影响,如 食物中糖的
吸收后的单糖主要通过门 静脉进入肝脏,再经血液 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 官。
淋巴运输
少量单糖和寡糖也可通过 淋巴管运输到血液循环中 。
06 糖原的合成与分 解
糖原的合成
合成部位
肝和肌肉是合成糖原的主要器官,其中肝糖原占总量10% ,肌糖原占90%。
合成原料
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单糖。
合成过程
包括活化、缩合、分支和交联等步骤,最终形成具有高度 分支结构的糖原分子。
糖原的分解
01
分解部位
主要在肝脏和肌肉中进行。
02 03
分解过程
柠檬酸循环
在线粒体中,丙酮酸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CO2、 H2O和大量ATP。
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1 2
能量供应
糖有氧氧化是体内主要的能量供应途径,为细胞 活动提供ATP。
物质代谢枢纽
糖有氧氧化连接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 ,实现能量转换和物质转化。
3
维持血糖水平
通过糖有氧氧化,可以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 内。
糖有氧氧化的调节
激素调节
胰岛素促进糖有氧氧化,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则抑制该过程 。
底物水平调节
细胞内糖浓度升高时,可促进糖有氧氧化;反之,则抑制该过程。
酶活性调节
关键酶的活性受到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共价修饰调节,从而控制糖 有氧氧化的速率。
05 磷酸戊糖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
磷酸戊糖的形成
在磷酸戊糖途径中,葡萄糖首先经过磷酸化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随后经过异构化反应生成果糖-6-磷酸。果糖-6-磷 酸再经过磷酸化反应生成果糖-1,6-二磷酸,最终裂解成两个 磷酸丙糖分子。
生物化学-糖代谢PPT课件
6-磷酸果糖激酶-1
特点:不可逆反应。需ATP提供磷酸基和能量 磷酸果糖激酶-1 是糖酵解最重要的限速酶之一
(4) 1,6-二磷酸果糖裂解成2个磷酸丙糖
(5) 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酸甘 油酸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该途径唯一的氧 化步骤
(6)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
5-磷酸核酮糖
NADP+
NADPH + H+ +CO2
2. 5-磷酸核酮糖的基团转移反应过程:
在此阶段,经由5-磷酸核酮糖的异构可生成 5-磷酸核糖 5-磷酸核酮糖经一系列基团转移及差向异构 反应生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 基团转移阶段的所有反应均为可逆反应。
5-磷酸核酮糖(C5) ×3
三羧酸循环的特点
②循环反应在线粒体(mitochondrion)中进行,是 单向反应体系,为不可逆反应。 ③三羧酸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生成两分子CO2; 有四次脱氢反应,生成三分子NADH和一分子FADH2。 有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一分子GTP。
⑤三羧酸循环是机体主要的产能方式,每完成一次 循环,氧化分解掉一分子乙酰基,可生成10分子 ATP。
糖代谢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第一节 概 述
Section 1 Introduction
生物化学
➢糖的概念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其化 学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及其衍生物。如葡 萄糖、蔗糖、淀粉、糖原、糖复合物等。
食物中的糖主要是淀粉,经消化为葡萄 糖吸收入血后进行代谢,故糖代谢主要指葡 萄糖代谢。
5.红细胞中的糖酵解存在2,3-二磷酸甘
油酸支路
特点:不可逆反应。需ATP提供磷酸基和能量 磷酸果糖激酶-1 是糖酵解最重要的限速酶之一
(4) 1,6-二磷酸果糖裂解成2个磷酸丙糖
(5) 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酸甘 油酸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该途径唯一的氧 化步骤
(6)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
5-磷酸核酮糖
NADP+
NADPH + H+ +CO2
2. 5-磷酸核酮糖的基团转移反应过程:
在此阶段,经由5-磷酸核酮糖的异构可生成 5-磷酸核糖 5-磷酸核酮糖经一系列基团转移及差向异构 反应生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 基团转移阶段的所有反应均为可逆反应。
5-磷酸核酮糖(C5) ×3
三羧酸循环的特点
②循环反应在线粒体(mitochondrion)中进行,是 单向反应体系,为不可逆反应。 ③三羧酸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生成两分子CO2; 有四次脱氢反应,生成三分子NADH和一分子FADH2。 有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一分子GTP。
⑤三羧酸循环是机体主要的产能方式,每完成一次 循环,氧化分解掉一分子乙酰基,可生成10分子 ATP。
糖代谢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第一节 概 述
Section 1 Introduction
生物化学
➢糖的概念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其化 学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及其衍生物。如葡 萄糖、蔗糖、淀粉、糖原、糖复合物等。
食物中的糖主要是淀粉,经消化为葡萄 糖吸收入血后进行代谢,故糖代谢主要指葡 萄糖代谢。
5.红细胞中的糖酵解存在2,3-二磷酸甘
油酸支路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 第9章 糖代谢(共110张PPT)
(4)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5)特殊生理功能的物质 (6)保护与润滑:蛋白聚糖(粘膜与分泌物)
9.1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 糖类中多糖和低聚糖,由于分子大,不能透
过细胞膜,所以在被生物体利用乏前必须水 解成单糖,其水解均依靠酶的催化
淀粉的酶促水解
纤维素的酶促水解
9.1.1 淀粉的酶促水解
• α-淀粉酶:水解淀粉分子内部任意部位的α1,4糖苷键(内切酶)
经过一轮循环,乙酰CoA的2个碳原子被氧化成CO2;在循 环中有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可生成1分子ATP;更为重要的是 有 4 次 脱 氢 反 应 , 氢 的 接 受 体 分 别 为 NAD+ 或 FAD , 生 成 3 分 子
乙醛 乳酸
乙醇
糖酵解产能效率
步骤
能量产物
葡萄糖→ G-6-P
-ATP
F-6-P → F-1,6-2P
-ATP
1,3-二磷酸甘油酸 → 3-磷酸甘油酸 +2 ATP
PEP → 烯醇式丙酮酸
+2 ATP
合计
ATP
ATP数 -1 -1 +2 +2
+2(葡糖糖) +3(糖原、淀粉)
葡萄糖酵解产能196kJ/mol,糖原、淀粉酵解产能183kJ/mol, 1molATP捕获。
从葡萄糖或糖原开始至生成丙酮酸, 分别包括10或 11步连续的酶促步骤
己糖磷酸酯的生成
丙糖磷酸的生成 4个阶段 丙酮酸和ATP的生成
丙酮酸继续氧化
(1)己糖磷酸酯的生成
从葡萄糖开始经过三步--消耗2个ATP,有2个不可逆反应
ATP ADP
葡萄糖 激酶
ATP ADP
果糖磷 酸激酶
(5)特殊生理功能的物质 (6)保护与润滑:蛋白聚糖(粘膜与分泌物)
9.1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 糖类中多糖和低聚糖,由于分子大,不能透
过细胞膜,所以在被生物体利用乏前必须水 解成单糖,其水解均依靠酶的催化
淀粉的酶促水解
纤维素的酶促水解
9.1.1 淀粉的酶促水解
• α-淀粉酶:水解淀粉分子内部任意部位的α1,4糖苷键(内切酶)
经过一轮循环,乙酰CoA的2个碳原子被氧化成CO2;在循 环中有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可生成1分子ATP;更为重要的是 有 4 次 脱 氢 反 应 , 氢 的 接 受 体 分 别 为 NAD+ 或 FAD , 生 成 3 分 子
乙醛 乳酸
乙醇
糖酵解产能效率
步骤
能量产物
葡萄糖→ G-6-P
-ATP
F-6-P → F-1,6-2P
-ATP
1,3-二磷酸甘油酸 → 3-磷酸甘油酸 +2 ATP
PEP → 烯醇式丙酮酸
+2 ATP
合计
ATP
ATP数 -1 -1 +2 +2
+2(葡糖糖) +3(糖原、淀粉)
葡萄糖酵解产能196kJ/mol,糖原、淀粉酵解产能183kJ/mol, 1molATP捕获。
从葡萄糖或糖原开始至生成丙酮酸, 分别包括10或 11步连续的酶促步骤
己糖磷酸酯的生成
丙糖磷酸的生成 4个阶段 丙酮酸和ATP的生成
丙酮酸继续氧化
(1)己糖磷酸酯的生成
从葡萄糖开始经过三步--消耗2个ATP,有2个不可逆反应
ATP ADP
葡萄糖 激酶
ATP ADP
果糖磷 酸激酶
生物化学完整——糖代谢ppt课件
细胞呼吸最早释放的CO2
完整版课件
30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位于线粒体内膜 上,原核细胞则在胞液中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包括3种酶和6 种辅因子
E.coli丙酮酸脱氢酶系/复合体:
分子量:4.5×106,直径45nm,比核糖体稍大。
酶
辅酶
每个复合物亚基数
丙酮酸脱氢酶(E1)
TPP
24
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E2) 硫辛酸、CoA
同时进行脱氢和磷酸化作用,并引起分子内部能量重新
分配,生成高能磷酸化合物1,3-BPG ,脱下的氢为 NAD+ 接受。甘油醛-3-磷酸完整版脱课件氢酶的作用是负协同效1应6
3.2 高能磷酸基团的转移
+ ADP
+ ATP
1,3-BPG
3-PG
高能磷酸化合物1,3-BPG在磷酸甘油酸激酶作用
下,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转变为ATP;因为每1mol
•柠檬酸/ 三羧酸循 环TCA
顺乌头酸
苹果酸
H2O
•草酰乙酸
再生阶段
•氧化脱 羧阶段
异柠檬酸
NAD+
NADH +CO2
延胡索酸
FADH2
FAD
完整版课件
琥珀酸 GTP 琥珀酰CoA
-酮戊二酸
NAD+
NADH +CO325
TCA第一阶段:柠檬酸生成
草酰乙酸
O CH3-C-SCoA
CoASH
柠檬酸合成酶
一、糖代谢总论 二、糖的分解代谢 (1)糖酵解作用 (2)丙酮酸去路 (3)柠檬酸循环 (4)戊糖磷酸途径 (5)葡糖异生作用 (6)乙醛酸途径
三、葡聚糖(糖原、 淀粉)的代谢
生物化学课件7糖代谢
1. 代谢的概念
指生物活体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的物质 (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和能量的交换过程。 其本质是活细胞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每一 变化均由酶催化。
包括: 分解代谢、合成代谢
2.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生 物 体 内 新 陈 代 谢
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
小分子合成大分子
需要能量
分解代谢
释放能量
能 量 代 谢
依赖型(Ⅰ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
第2节 葡萄糖的分解代谢
糖酵解 糖的有氧氧化 磷酸戊糖途径
一 糖酵解(glycolysis)
在无氧情况下,细胞液中葡萄糖降解为乳酸并伴随着少 量ATP生成的一系列反应称为糖的无氧分解。因与酵母 菌使糖生醇发酵(脱羧还原)的过程相似,因而又称为 糖酵解。
糖 酵 解 肌乳酸 血乳酸
糖 6-磷酸葡萄糖 异 生 丙酮酸 乳酸
(3)丙酮酸的去路
乙醇发酵
NADH+H+ NAD+ H+ CO2
乙醇 乙醛
O2
丙酮酸
TPP
乙酸
厌氧有机体(如酵母或其他微生物)把酵 解生成的NADH中的氢交给丙酮酸脱羧生成的 乙醛,使之形成乙醇——酒精发酵。
(4) 糖酵解能量的生成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烯醇化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乙醇 乙醛
丙酮酸激 酶
+ATP
由1分子G在无氧条 件下氧化分解,最 终产生2分子ATP。 如果从糖原开始, 则可得到3分子ATP
乳酸
丙酮酸
乳酸脱氢酶
(5)巴斯德效应和克雷布特里效应
巴斯德效应:氧抑制糖酵解的现象。酵
母细胞暴露在有氧环境时,葡萄糖的消
指生物活体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的物质 (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和能量的交换过程。 其本质是活细胞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每一 变化均由酶催化。
包括: 分解代谢、合成代谢
2.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生 物 体 内 新 陈 代 谢
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
小分子合成大分子
需要能量
分解代谢
释放能量
能 量 代 谢
依赖型(Ⅰ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
第2节 葡萄糖的分解代谢
糖酵解 糖的有氧氧化 磷酸戊糖途径
一 糖酵解(glycolysis)
在无氧情况下,细胞液中葡萄糖降解为乳酸并伴随着少 量ATP生成的一系列反应称为糖的无氧分解。因与酵母 菌使糖生醇发酵(脱羧还原)的过程相似,因而又称为 糖酵解。
糖 酵 解 肌乳酸 血乳酸
糖 6-磷酸葡萄糖 异 生 丙酮酸 乳酸
(3)丙酮酸的去路
乙醇发酵
NADH+H+ NAD+ H+ CO2
乙醇 乙醛
O2
丙酮酸
TPP
乙酸
厌氧有机体(如酵母或其他微生物)把酵 解生成的NADH中的氢交给丙酮酸脱羧生成的 乙醛,使之形成乙醇——酒精发酵。
(4) 糖酵解能量的生成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烯醇化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乙醇 乙醛
丙酮酸激 酶
+ATP
由1分子G在无氧条 件下氧化分解,最 终产生2分子ATP。 如果从糖原开始, 则可得到3分子ATP
乳酸
丙酮酸
乳酸脱氢酶
(5)巴斯德效应和克雷布特里效应
巴斯德效应:氧抑制糖酵解的现象。酵
母细胞暴露在有氧环境时,葡萄糖的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和某些藻类能够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 和水合成糖类化合物,即光合作用。光合作用 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主要是糖类化合物), 是自然界规模最大的一种能量转换过程
二、糖的分解代谢
糖代谢为生物体提供重要的碳源和能源,糖 的分解代谢是生物体的取能方式,实质上是 糖的氧化作用
糖酵解作用——无氧降解 Ⅰ.糖酵解概念与反应过程 Ⅱ.糖酵解作用的调控 Ⅲ.糖酵解作用的能量计算
一、糖代谢总论 二、糖的分解代谢 (1)糖酵解作用 (2)丙酮酸去路 (3)柠檬酸循环 (4)戊糖磷酸途径 (5)葡糖异生作用 (6)乙醛酸途径
三、葡聚糖(糖原、 淀粉)的代谢
(1)糖原的降解 (2)糖原的生物合成
(3)淀粉的水解
(4)淀粉的生
物合成
新陈代谢的概念:生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全过程.
- 二 磷 酸
磷酸果糖 变位酶
糖 原 磷酸化酶 葡萄糖-1-磷酸
②. 磷酸丙糖的生成。(F-1,6-2P →2GAP)
CH2O P HC O HO CH H COH HO C
CH2O P 果糖-1,6-二磷酸
2.1 果糖-1,6-二磷酸的裂解
磷酸二羟丙酮 DHAP
3-磷酸甘油醛 GAP
2.2 丙糖磷酸的同分异构化
相当于果糖-1,6-二磷酸裂解 为两分子的甘油醛-3-磷酸。
• 在丙糖磷酸异构酶的催化作用下,2个三碳化合 物之间有同分异构的互变;在正常进行的酶解 系统里,易向生成GAP的方向转移.只有转变成 GAP才能进入糖酵解途径。
• 丙糖磷酸异构酶的催化反应是极其迅速的,只 要酶与底物分子一旦相互碰撞,反应就即刻完 成,因此任何加速丙糖磷酸异构酶催化效率的 措施都不能再提高它的反应速度;又由于 DHAP和GAP互变异构极其迅速,因此这两种 物质总是维持在反应的平衡状态。
Ⅰ.糖酵解作用(glycolysis)(Embden Meyerhof Parnas EMP)概念与反应过程
(一)概念:在无氧的条件下,葡萄糖或 糖原分解成丙酮酸,并释放少量能量的 过程称为糖的无氧分解。这一过程与酵 母菌使糖发酵的过程相似,又称为糖酵 解,简称EMP途径。
(二)反应部位:细胞液(胞浆) (三)EMP途径的生化历程—2个阶段
ATP
在丙酮酸激酶催化下,将PEP的C2上的磷酰基团转移到 ADP上形成ATP——底物水平磷酸化;且此反应是不可 逆反应,是调节糖酵解过程的另一重要步骤;所以,丙 酮酸激酶是EMP途径中的另一个调节限速酶。
自发反应
Pyr 烯醇丙酮酸极不稳定,很容易自动变为 比较稳定的丙酮酸,且不需酶催化.
本章简介 掌握内容讲授
要点回顾 本章习题
本章主要介绍生物体内糖的新陈 代谢——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伴随物质代谢进行能量代谢。重 点掌握糖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葡糖异 生作用;重点掌握糖原的降解与 生物合成;重点掌握糖代谢中的 调节酶。了解戊糖磷酸途径、乙 醛酸循环。
第八章 糖代谢
OH H
H2O3PO CH2 O CH2OH
磷酸己糖异构酶
OH
H
OH
OH
OH
OH H 己糖激酶
H OH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 HO
己糖磷A酸DP 异构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ATP)
有Mg绝己对糖的磷酸底激物酶专一性和立体专M一g 性磷。酸果糖激酶
ADP
1.3 1,6-二磷酸果糖的生成
P
ATP
ADP
3.3 3-磷酸甘油酸异构为2-磷酸甘油酸
3-PG
2-PG
3.4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生成
~
2-PG
PEP
烯醇化酶催化2-PG在第二和第三碳原子上脱下一分 子水;在脱水的化学反应中,2-PG分子内部的能量 重新分配,产生了高能磷酸化合物——烯醇丙酮酸 磷酸(PEP)
3.5 丙酮酸的生成
~ ADP
产
能 ③. 丙酮酸的生成。(2GAP →2Pyr) 阶
段 3.1 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CHO
COO~ P
CHOH+NAD++Pi
CHOH +NADH+H+
CH2OP
3-磷酸甘油醛 GAP
CH2OP
1,3-二磷酸甘油酸 1,3-BPG
GAP的氧化是EMP中唯一一次遇到的氧化作用,生物 体通过此反应可以获得能量,GAP的醛基氧化为羧基时,
EMP途径的2个阶 段葡萄糖
丙酮酸
己糖 耗能阶段
激酶
产能阶段
耗能阶段 1. 己糖磷酸酯的生成(G →F-1,6-2P )
2. 磷酸丙糖的生成(F-1,6-2P →2GAP)
1. 己糖磷酸酯的生成(G →F-1,6-2P )
P
ATAPTP
ADP
1.1 葡萄糖磷酸化
பைடு நூலகம்
葡萄糖G
葡萄糖-6-磷酸G-6-P
己糖/葡萄糖激酶是EMP途径中第一个调节酶,催化第一个ATP 磷酸化反应基本上是不可逆的;这就保证了进入细胞内的G可立 即被转化为磷酸化形式;不但为G随后的裂解活化了G分子,还 保证了G分子一旦进入细胞就有效地被捕获,不会再透出胞外。
1.2 己糖磷酸异构化G-6-P F-6-P
CH2OPO3H2 H OH
新陈代谢
生物小分子合成为 生物大分子 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
需要能量 释放能量
能量 代谢
物质代谢
分解代谢 (异化作用) 生物大分子分解为
生物小分子
一、糖代谢总论
糖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动物和大多数微生物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糖 的分解代谢提供的。另方面,糖分解的中间产 物,又为生物体合成其它类型的生物分子,如 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肪酸等,提供碳源或碳链 骨架
同时进行脱氢和磷酸化作用,并引起分子内部能量重新 分配,生成高能磷酸化合物1,3-BPG ,脱下的氢为 NAD+ 接受。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作用是负协同效应
3.2 高能磷酸基团的转移
+ ADP
+ ATP
1,3-BPG
3-PG
高能磷酸化合物1,3-BPG在磷酸甘油酸激酶作用 下,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转变为ATP;因为每1mol 己糖代谢后生成2mol丙糖,所以在这个反应及随后 的放能反应中有2倍ATP产生
果糖磷酸激酶是EMP中第二个关键酶,并且是最关 键的限速酶,催化此途径中的第二个ATP磷酸化反 应;反应不可逆;此步反应是酵解中的关键步骤; 糖酵解速度决定于此酶的活性
葡
果
萄
果
糖
葡
糖
糖
-
萄 己糖激酶 - 磷酸己糖 -果磷糖酸磷果酸糖激酶
1,6 6 6
糖 ATP
ADP
- 磷
异构酶
- 磷
酸
酸
ATP ADP
二、糖的分解代谢
糖代谢为生物体提供重要的碳源和能源,糖 的分解代谢是生物体的取能方式,实质上是 糖的氧化作用
糖酵解作用——无氧降解 Ⅰ.糖酵解概念与反应过程 Ⅱ.糖酵解作用的调控 Ⅲ.糖酵解作用的能量计算
一、糖代谢总论 二、糖的分解代谢 (1)糖酵解作用 (2)丙酮酸去路 (3)柠檬酸循环 (4)戊糖磷酸途径 (5)葡糖异生作用 (6)乙醛酸途径
三、葡聚糖(糖原、 淀粉)的代谢
(1)糖原的降解 (2)糖原的生物合成
(3)淀粉的水解
(4)淀粉的生
物合成
新陈代谢的概念:生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全过程.
- 二 磷 酸
磷酸果糖 变位酶
糖 原 磷酸化酶 葡萄糖-1-磷酸
②. 磷酸丙糖的生成。(F-1,6-2P →2GAP)
CH2O P HC O HO CH H COH HO C
CH2O P 果糖-1,6-二磷酸
2.1 果糖-1,6-二磷酸的裂解
磷酸二羟丙酮 DHAP
3-磷酸甘油醛 GAP
2.2 丙糖磷酸的同分异构化
相当于果糖-1,6-二磷酸裂解 为两分子的甘油醛-3-磷酸。
• 在丙糖磷酸异构酶的催化作用下,2个三碳化合 物之间有同分异构的互变;在正常进行的酶解 系统里,易向生成GAP的方向转移.只有转变成 GAP才能进入糖酵解途径。
• 丙糖磷酸异构酶的催化反应是极其迅速的,只 要酶与底物分子一旦相互碰撞,反应就即刻完 成,因此任何加速丙糖磷酸异构酶催化效率的 措施都不能再提高它的反应速度;又由于 DHAP和GAP互变异构极其迅速,因此这两种 物质总是维持在反应的平衡状态。
Ⅰ.糖酵解作用(glycolysis)(Embden Meyerhof Parnas EMP)概念与反应过程
(一)概念:在无氧的条件下,葡萄糖或 糖原分解成丙酮酸,并释放少量能量的 过程称为糖的无氧分解。这一过程与酵 母菌使糖发酵的过程相似,又称为糖酵 解,简称EMP途径。
(二)反应部位:细胞液(胞浆) (三)EMP途径的生化历程—2个阶段
ATP
在丙酮酸激酶催化下,将PEP的C2上的磷酰基团转移到 ADP上形成ATP——底物水平磷酸化;且此反应是不可 逆反应,是调节糖酵解过程的另一重要步骤;所以,丙 酮酸激酶是EMP途径中的另一个调节限速酶。
自发反应
Pyr 烯醇丙酮酸极不稳定,很容易自动变为 比较稳定的丙酮酸,且不需酶催化.
本章简介 掌握内容讲授
要点回顾 本章习题
本章主要介绍生物体内糖的新陈 代谢——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伴随物质代谢进行能量代谢。重 点掌握糖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葡糖异 生作用;重点掌握糖原的降解与 生物合成;重点掌握糖代谢中的 调节酶。了解戊糖磷酸途径、乙 醛酸循环。
第八章 糖代谢
OH H
H2O3PO CH2 O CH2OH
磷酸己糖异构酶
OH
H
OH
OH
OH
OH H 己糖激酶
H OH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 HO
己糖磷A酸DP 异构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ATP)
有Mg绝己对糖的磷酸底激物酶专一性和立体专M一g 性磷。酸果糖激酶
ADP
1.3 1,6-二磷酸果糖的生成
P
ATP
ADP
3.3 3-磷酸甘油酸异构为2-磷酸甘油酸
3-PG
2-PG
3.4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生成
~
2-PG
PEP
烯醇化酶催化2-PG在第二和第三碳原子上脱下一分 子水;在脱水的化学反应中,2-PG分子内部的能量 重新分配,产生了高能磷酸化合物——烯醇丙酮酸 磷酸(PEP)
3.5 丙酮酸的生成
~ ADP
产
能 ③. 丙酮酸的生成。(2GAP →2Pyr) 阶
段 3.1 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CHO
COO~ P
CHOH+NAD++Pi
CHOH +NADH+H+
CH2OP
3-磷酸甘油醛 GAP
CH2OP
1,3-二磷酸甘油酸 1,3-BPG
GAP的氧化是EMP中唯一一次遇到的氧化作用,生物 体通过此反应可以获得能量,GAP的醛基氧化为羧基时,
EMP途径的2个阶 段葡萄糖
丙酮酸
己糖 耗能阶段
激酶
产能阶段
耗能阶段 1. 己糖磷酸酯的生成(G →F-1,6-2P )
2. 磷酸丙糖的生成(F-1,6-2P →2GAP)
1. 己糖磷酸酯的生成(G →F-1,6-2P )
P
ATAPTP
ADP
1.1 葡萄糖磷酸化
பைடு நூலகம்
葡萄糖G
葡萄糖-6-磷酸G-6-P
己糖/葡萄糖激酶是EMP途径中第一个调节酶,催化第一个ATP 磷酸化反应基本上是不可逆的;这就保证了进入细胞内的G可立 即被转化为磷酸化形式;不但为G随后的裂解活化了G分子,还 保证了G分子一旦进入细胞就有效地被捕获,不会再透出胞外。
1.2 己糖磷酸异构化G-6-P F-6-P
CH2OPO3H2 H OH
新陈代谢
生物小分子合成为 生物大分子 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
需要能量 释放能量
能量 代谢
物质代谢
分解代谢 (异化作用) 生物大分子分解为
生物小分子
一、糖代谢总论
糖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动物和大多数微生物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糖 的分解代谢提供的。另方面,糖分解的中间产 物,又为生物体合成其它类型的生物分子,如 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肪酸等,提供碳源或碳链 骨架
同时进行脱氢和磷酸化作用,并引起分子内部能量重新 分配,生成高能磷酸化合物1,3-BPG ,脱下的氢为 NAD+ 接受。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作用是负协同效应
3.2 高能磷酸基团的转移
+ ADP
+ ATP
1,3-BPG
3-PG
高能磷酸化合物1,3-BPG在磷酸甘油酸激酶作用 下,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转变为ATP;因为每1mol 己糖代谢后生成2mol丙糖,所以在这个反应及随后 的放能反应中有2倍ATP产生
果糖磷酸激酶是EMP中第二个关键酶,并且是最关 键的限速酶,催化此途径中的第二个ATP磷酸化反 应;反应不可逆;此步反应是酵解中的关键步骤; 糖酵解速度决定于此酶的活性
葡
果
萄
果
糖
葡
糖
糖
-
萄 己糖激酶 - 磷酸己糖 -果磷糖酸磷果酸糖激酶
1,6 6 6
糖 ATP
ADP
- 磷
异构酶
- 磷
酸
酸
ATP ADP